西班牙人头像什么时候出现
A. 关于玛雅人的预言,我可不信
楼上复制的东西都有问题,根达亚文明,米索不达亚文明,穆里亚文明,亚特兰缔斯文明。这个版本的说法是杜撰的,亚特兰缔斯文明第一次出现是在古希腊诗人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关玛雅人屁事,复制这个说法的人太没水准了。另外亚特兰蒂斯目前没有被科学证实。而其他的问题看名字就知道是欧洲大陆以及其他位置,反正不是中美洲。那么玛雅人怎么知道其他大陆的事情,难道他们上网?就算他们知道了,那么玛雅人起码有4万年的历史,不然他怎么去了解其他文明的历史?就算他们了解了,他们为什么要把其他文明的历史写进自己的文明?所以这个说法是杜撰的。看我的分析,以及抄录。
以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权威的,全网络知道里面只有我有,因为这段文字不是网上复制的,而是书上抄录进去的。
玛雅文现大部份都被烧毁了。留下的只有口口相传的传说。跟就玛雅人的历法计算,从公元前3113年开始,5125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时,人类所处的第五纪元将被结束。而有关前四个纪元的说法只有在阿兹特克人的经券中才有文字记录,据体我回家在发上来,我现在是手机上网。同时对于这一问题网络上有很多错误的说法,我将随时Pk以下所有复制中的错误说法,请楼主观注。
第五太阳纪的子孙
一如在他们之前出现于墨西哥的许多民族和文化,阿兹特克人相信,宇宙是以“大循环”的方式运转。祭司斩钉截铁地指出:自从创世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过四个这样的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就是一个“太阳纪”。根据他们的说法,西班牙人入侵之时,正当人类进入“第五太阳纪”,而我们今天仍旧活在这一纪。下面这段记述,引自一部珍贵的阿兹特克文献集《梵蒂冈拉丁抄本》(VaticanoLatin Godex):
第一太阳纪“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兰”(Matlactil Ail):为期4008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齐钦特里”(atzitzintli)的水生玉蜀黍为主食。在这个时代中,巨人四处出没……第一太阳光被水毁灭,征象即为“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尔”(意为“十水”)。它被称为“亚帕乔华里兹特里”(Apachiohualiztli,意为“洪水”),一种促使雨水持续下降的魔法。人类被转化成鱼类。据说,只有一对夫妻逃出,托庇于水边一株老树下。又有人说,总共有七对夫妻躲藏在山洞中,等待洪水消退。他们使人类重新繁衍,被他们的国家尊奉为神祗……
第二太阳纪“伊厄科特尔”(Ehecoatl):为期4010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科钦特里”(acotz intli)的野生水果为主食。这个太阳纪被“伊厄科特尔”(风蛇)毁灭;人类被转化成猴子……一双男女任立大石上,逃过了这场劫难……
第三太阳纪“特雷奎雅威洛”(Tleyquiyahullo):为期4081年。第二太阳红硕果仅存的一对夫妻生下的子孙,以一种名为“钦可科克”(tzincoacoc)的果实为主食。第三太阳纪被火毁灭……
第四太阳纪“宗特里里克”(Tzontlilic):为期5026年……一场战争和大火蔓延整个世界,人类全部变成饿殍……⑦
在入侵的西班牙人肆意破坏下幸存的另一项阿兹特克“文献”,是第六世皇帝阿萨雅卡特尔(Axayacatl)于公元1479年树立的“太阳石”(Sun Stone)。这块庞大的石碑,重达24.5吨,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碑上镌刻着一系列同心圆,每一个圆圈都蕴含繁复的象征意义。如同《梵蒂冈拉丁抄本》,碑上的图纹陈述一个基本的信念:世界已经度过四个太阳纪。最古老的第一纪由虎神“奥瑟洛托纳提乌”(Ocelotonatiuh)代表:“在这个太阳纪中,地球上居住着神祗创造的巨人,但最后全都被老虎吞噬。”第二太阳纪的代表则是空气之神“伊厄科特尔”(Ehecoatl)的蛇状头颅:“在这个时期中,飓风蹂躏世界,人类被转化成猴子。”第三太阳纪的象征是一个由雨水和天火构成的头颅,“在这一纪中,天火降临人间,熔岩涌出火山,摧毁地上一切生灵。全世界的房屋都被焚毁。人类全都转变成鸟类,以度过这场劫难”。女水神查秋特丽裘(Chalchi uhtlicue)的头像代表第四太阳纪,“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四处泛滥,山峰隐没在水里,人类转化成鱼类”。⑧
第五太阳纪——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则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iuh)的脸孔。它的舌头是一把用黑耀石(obsidian)打造成的刀子,从嘴洞中伸出来,垂涎欲滴,等待子民奉上人血和人心供养它。脸上布满的皱纹显示,这位神祗的年纪十分老。它的图徽“欧灵”(Ollin),意思是“动荡”。
为什么第五太阳纪会被称为“动荡的年代”?因为,“据长老们说,在这个时期中大地会移动,造成无数生灵死亡”。⑨
这场劫难什么时候会发生?据阿兹特克人的祭司说,为期不远了。他们认为,第五太阳纪已经非常古老,它的周期正在面临结束阶段(因此太阳神托纳提乌脸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皱纹)。古代中美洲传统,将第五太阳纪的起始追溯到远古时代,相当于基督教公元前40O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然而,计算这个太阳纪结束时间的方法,到阿兹特克时代就已经被遗忘了⑩。既然无法确定末日何时来临,阿兹特克人不得不举行杀人祭神的仪式,希望能延缓这场即将临头的灾祸。事实上,阿兹特克人自诩为神的选民,他们坚信,他们负有一个神圣的任务,对神的敌人发动战争,将俘虏的血奉献托纳提乌,借以保存第五太阳纪的生命。
研究美洲史前文化的专家司徒华·费德尔(Stuart Fiedel)将整个问题做一总结:“阿兹特克人相信,为了防止宇宙毁灭,这个现象以往已经发生四次——人类必须时时奉献人心和入血,供养诸神。”⑾同样的信念,大致上也被中美洲其他重要文明所接受。跟阿兹特克人不同的是,在他们之前出现在中美洲的一些民族,却能“精确”计算出何时全球大地震会发生,将第五太阳纪一举终结。
除了一些阴森可怖的雕刻品,奥梅克时代并未留下任何文献。但是,玛雅人——学界公认的美洲最伟大的古文明——却留给后人极为丰富的历法资料。这些谜样的碑铭传达一个相当诡异的讯息:第五太阳纪将宣告结束⑿。
20世纪末的学术界讲究理性思考,因此,一般学者对这体“末日预言”都抱着姑妄言之、姑委听之的态度。学界的共识是:这些预言是迷信的产物,不值得重视。然而,周游墨西哥那段日子,内心却有一个声音时时提醒我:万一他们真的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真相,那么,我们岂不是错过了他们传达的重大讯息?
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勘探古迹时,我就已经察觉到,印加人和他们的先辈对时间的计算极为关注。如今来到墨西哥,我又发现,曾经推算出“世界末日”时间的玛雅族,对时间也有同样的执着。事实上,对这个民族来说,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浓缩为数字,包括岁月的流逝和事件的发生。他们相信,如果能够理解事件背后隐藏的数字,人类就可以精确地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⒀。中美洲神话鲜明地描绘出人类曾经遭逢的几场大劫难。这些事件蕴含的意义我们实在很难漠视。传说中提到巨人和洪水,令人联想起流传在远方安第斯山区的神话。
玛雅人知道,他们的先进知识源自何处。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些知识是“始祖”(the First Men)遗留下来交给他们继承的。始祖是奎札科特尔的门徒;他们的名字是巴兰姆一奎泽(Ba lam-Quitze,意为“笑面虎”)、巴兰姆一阿卡布(Balam Acab,“夜行虎”)、马乌库塔(Mahucutah,“大家杰”)和伊奎一巴兰姆(Iqui-Balam,“月光虎”)①。古代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记述这几位祖先:
具有大智慧,能够洞察人世间的一切幽秘。他们的眼光是如此清澈深透,不须移动身子迈出步伐,他们就能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睿智的始祖,他们的视界十分辽阔;森林、石崖、湖泊、海洋、山脉和山谷,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他们值得子孙永远孺慕敬仰……他们通晓一切,无所不知;他们曾探测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②。
这个族群的智慧和成就,惹恼了天上几位最有权势的神祗。它们聚集在一块商议:“让凡人懂得那么多事情是挺危险的。万一他们想跟我们——他们的创造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平起平坐,那该怎么办呢?……难道也让他们当神祗吗?”③
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经过一番会商,众神决定采取适当的行动。于是,它们降下谕旨:
让他们的眼光只及眼前的事物;让他们只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于是,天心之神将雾气吹进他们的眼睛,遮蔽他们的视觉,就像在一面镜子上吹口气那样。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只能看清眼前的东西……就这样,始祖的智慧和所有知识全都被毁于一旦④。
读过《圣经·旧约》的人都知道,基于同样的理由,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人类的始祖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之后:
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让我们)把他赶出伊甸园去吧……”⑤
学界公认,《波波武经》保存的是最纯粹的、哥伦布之前的中美洲传说。因此,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这些传说和《圣经·旧约.创世纪》所记载的故事竟然这么相似。如同我们曾经提到的那些“东半球/西半球”文化关联,这两个故事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牵涉“谁影响谁”的问题;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事件的两种诠释。据此,我们可以推论:
●作为一种隐喻,《圣经》伊甸园所呈现的,可说是《波波武经》人类祖先曾经享有过的那种极乐的、“神样”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精髓是“洞察一切”和“知晓一切”的能力。亚当和夏娃尝过生长在“智慧树”上的禁果之后所取得的,正是这种能力。
●最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正如《波波武经》四位人类始祖被剥夺“洞察一切”的能力。从此“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
这么看来,《圣经·旧约·创世纪》和《波波武经》讲的都是人类“丧失神的恩宠”的故事。在这两个传说中,恩宠的丧失跟“知识”有密切的关联,而这种知识非同小可——它能使拥有它的人具有神一般的力量。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知识呢?《圣经》语焉不详,只说那是“分辨善恶的智慧”。《波波武经》的叙述就详尽得多。它告诉我们,人类始祖的知识包括“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的能力;它也提到,始祖通晓天文地理,“曾经探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地理学和地图有关。在本书第1部,我们曾罗列一些证据,显示在远古时代,一个神秘的文明曾派遣制图家,对整个地球进行彻底的勘探和测绘。《波波武经》提到的人类始祖和他们拥有的神奇地理知识,是不是跟这个古文明有关呢?这会不会是一种扭曲的记忆呢?
地理学和地图有关;天文学则牵涉到星星。通常,这两门学问焦不离孟,相辅相成,因为:在海上长时间航行必须靠星星指引,而绘制精确的地图,则必须派出勘探人员,航行到世界各个角落。
在玛雅人的《波波武经》中,人类始祖不但勘查过“大地的整个形貌”,而且观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这难道是偶然的意外?学界公认,玛雅文明最杰出的成就是观测天文;通过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他们在天文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灵巧的、繁复的、极为精确的历法。这难道也是单纯的巧合?
奇特的科学知识
1954年,中美洲考古学权威艾瑞克·汤普森(J.Eric Thompson)⑥坦言,当他发现玛雅文明中存在着一些显着的矛盾时,他感到大惑不解——一方面,玛雅文明的整体成就并不算突出;另一方面,他们却拥有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他问道:“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怪癖,促使玛雅知识分子观测天象,却不去研究车轮的原理;他们比任何半开化民族都热衷于探索人类永恒的问题,却不肯花点工夫,把石柱支撑的拱门改进成真正的拱门;他们有能力以百万为单位,进行繁复的计算,却不懂得怎样称一袋玉蜀黍的重量。”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比汤普森想象的简单得多。玛雅人对天象的观测,对时间的深刻了解,对繁复的数学计算的掌握,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心灵怪癖”。也许这是一项文化遗产,玛雅人继承自一个古老的、知识先进的文明,是一个完整而特殊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汤普森观察到的那些矛盾就能够获得合理的解释,而我们也不必再花时间,在这方面进行无谓的争论。我们已经知道,玛雅人的历法继承自奥梅克人(一干年前,奥梅克人使用完全相同的历法)。因此,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奥梅克人从哪里取得这套历法?一个文明,如果想制定这么精确的历法,科技发展该达到哪一种程度呢?
以“太阳年”(sloar year)为例。在今天的西方社会,我们仍旧使用1582年创制于欧洲,建立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上的太阳历——鼎鼎有名的“格里高里历”(Gregorian calen dar)。它所取代的“罗马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把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计算为365.25天。教宗格里高里十三世(PoPe GregoryⅧ)修订的历法,提供更为精细、准确的计算:365.2425天。1582年以来的科技进展,使我们现在知道,太阳年的正确长度是365.2422天,格里高里历有一个小小的误差——多了0.O0033天。16世纪制订的历法能有这样的精确度,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说也奇怪,玛雅历法的根源虽然比16世纪的格里高里历古老得多,但却更加精确。根据它的计算,太阳年的长度是365.2420天,比正确的数字只少0.0002天而已⑦。
同样地,玛雅人知道月亮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时间。根据他们估算,这个周期是29.528395天,极为接近使用最精确的现代方法计算出来的数字——29.530588天⑧。玛雅祭司也拥有非常精确的时间表,据以预测日蚀和月蚀;他们相信,这些现象只会发生在日月轨道交点(node)前后18天之内⑨。此外,玛雅人的数学成就也值得一提。他们利用一种棋盘式器具,从事精密的距离测量计算,而我们直到19世纪才发现(或重新发现?)这种方法⑩。他们充分理解和运用“零”的抽象观念;对于“位计数法”(place numerations),他们显然也相当熟悉。
这些都是深奥的知识。且让我们听听汤普森的解释:
“零”及“位计数法”现已成为人类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此,我们实在很难理解,西方人竟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它创造出来。拥有伟大数学家的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对这两样东西都一无所知。用罗马数字书写“1848”需要及11个字母;MDCCCXLⅧ。当罗马人还在使用笨拙的计数方法时,玛雅人已经发展出先进的位值符号系统,足以媲美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套⑾。
这个中美洲部落民族,在别的方面表现不怎么突出,却在那么古远的时代,“偶然发现”这么新颖的计数方法——科学史专家奥图·纽格鲍尔(Otto Neugebauer)称之为人类最珍贵的发明之一⑿。这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
“上帝”的计算机
现在,我们不妨探讨一下“金星”的问题。对中美洲所有古代民族来说,这个星球具有格外重大的象征意义,因为他们把金星看成奎札科特尔的化身。(在玛雅方言中,“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也被称为古库马兹或库库尔坎,如本书第14章所述:他们都踉金星有密切关系。)
和古代希腊人不同的是,玛雅人认为金星不但是“晨星”,同时也是“黄昏星”。在这方面,玛雅和古代埃及人看法一致。玛雅人对金星的观察相当精细。在天文学上,一个行星的“会合周期”(synodical revolution)指的是它运行一周,回到天空中某一个特定点所需的时间——从地球上观察。每224.7天,金星绕太阳运行一周,而地球则在比较宽广的轨道上运行。这两个星体的运行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效果是:大约每584天,金星就在地球天空的同一个地点升起。
不论是谁发明玛雅人继承的这个精巧、复杂的历法系统,他们一定察觉到上述的现象,而且,他们还找到一些灵巧的方法,将这个现象和其他连锁周期结合在一起。此外,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历法师了解,584天只是一个近似值;他们也知道,金星的运行是不规则的。因此,他们为金星在漫长时期中的“平均”会合周期推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已经被现代科学家确认。这个数字是583.92天;玛雅人以无比繁复的方法,将它融进他们的历法体系⒀。例如,为了让它配合所谓的“圣年”(tzolkin,一共260天,分成13个月,每个月21天),历法师要求,每61个金星必须修正4天。此外,在每第5个循环期内,第57个会合周期结束时必须修正8天。经由这一类步骤,玛雅历法师将“圣年”和金星的会合周期紧密结合在一起,误差小到每6000年只有一天⒁。尤其令人赞叹的是,他们还拟出进一步的、计算极为精确的调整方案,让金星周期和“圣年”不但能够和谐相处,同时也跟太阳年保持正确的关系。玛雅人不惮其烦,苦心经营这套历法,为的是确保它在极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中能够运作无误。
“半开化”的玛雅人,怎么需要这样精确的高科技产品呢?有没有可能,这套历法的制订,原本是配合一个更古老、更先进的文明的需求,而玛雅人不过是捡现成的?
让我们看一看玛雅历法的最高成就,所谓的“长算”(Long Count)。这套计算日期的方法,具体表现出玛雅民族对人类以往历史的看法和信念;他们相信,“时间”是在“大周期”(Great Cycles)内进行的,而这些周期都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创造和毁灭(参阅本书第13章)。根据玛雅历法,目前这个大周期在黑暗混饨中开始于“亚号四孔姆库八”(4A hau 8Cumku),相当于西方历法的“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⒂。玛雅历法的“长算”,目的就是记录目前这个大周期内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年地计算分配给目前这批人类的5125年⒃
玛雅历法的“长算”当然不是用西方人的数字进行。玛雅人自有一套表示数字的符号,那是他们从奥梅克人手中取得的,而奥梅克人又是从……没有人知道是谁。这套数字符号包括:圆点(代表1或最小的整数或20的倍数)、横线(代表5或5乘20的倍数)以及一个代表零的象形文字。计算时间的单位是:钦(kin,即“天”)、乌伊纳尔(uinal,20天)、盾(tun,360天的“计算年”)、卡盾(Katun,等于20个盾)和巴克盾(bac tun,等于20个卡盾)。此外还有皮克盾(pictun,等于8000个盾)和卡拉布盾(calabtun,等于16万个盾),以用来处理范围更大的计算⒄
这一切足以说明,尽管玛雅人相信,目前人类是活在一个必定会结束的“大周期”中,而世界也必将会“毁灭”,但是,他们也知道,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它无视于个别生命和文明的兴起和衰亡,继续以神秘的循环周期无休无止地进行。在探讨这个问题的一部重要着作中,考古学家汤普森指出:
在玛雅人的思维中,时间进行的路线一直延伸到古远的时代——古远到人类的心灵无法想象和理解。然而,玛雅人却鼓起勇气,沿着这条路线追溯时间的起点。这些孜孜不倦的探险家,一步一步走进永恒深处;每往时间的根源跨近一步,他们眼前就出现一幅崭新的景象:世纪融入千年期,千年期融入万年世。在危地马拉奎里格(Quiriga)废墟出土的一块石碑上,玛雅历法家计算9000多万年前的一个日期;在另一块碑铭上,我们发现4亿年前的一个日子。这些都是实际的演算,精确地标明日月的位置,就像我们在西方历法上标明复活节降临的月分。面对玛雅历法的天文数字,我们西方人都会感到目眩神迷……⒅
对一个在别的方面表现并不怎么突出的文明而言,玛雅人对时间根源的追溯,是不是太“前卫”一点呢?玛雅建筑有其局限,但大体来说还算杰出。然而,除此之外,实在很少东西可以证明,这个居住在丛林的印第安民族有能力(或需求)追溯时间的地点。
直到一百多年前,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才扬弃乌舍尔主教(Bishop Usher)的看法——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他们现在承认,世界比基督教主张的要古老得多⒆。换言之,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古代玛雅人对地质时间的久远和地球的古老,了解得比英国、欧洲和北美洲任何人都精确。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玛雅人怎会去探索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问题?难道这只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畸形现象?使玛雅人得以探索、理解这种复杂问题的历法和数学知识,可不可能是他们从某一个民族手中继承来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追问:这种如同电脑电路平面图一般精密的历法,究竟是谁发明的?意图何在?只是为了——正如一位权威学者声称的——“磨练脑筋,增长智力,就像玩字谜游戏一样”⒇?难道没有更实际和更重大的目的吗?
上文提到,如同中美洲其他古老文化,玛雅人最关切的。一再探索的问题是“世界末日”。他们试图计算——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拖延——“世界末日”来临的一天。创制玛雅神秘历法的人,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吗?它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场宇宙或地质大灾难吗?
许多中美洲传说透露出一个重大的讯息:人类的“第四太阳纪”结束得十分凄惨。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洪水消退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的黑暗时期。太阳从天空消失;大地一片阴暗。然后:
众神聚集在泰奥提华坎(“神祗的居所”),焦急地商议,究竟应该由谁来担任下一个太阳。黑暗中,众神只看得见一簇火光,火神威威泰奥特(Huehueteotl)的具体化身;当初就是这位神祗把火带到大地,赋予万物生命〕。大地经历一场浩劫后,这簇火光依旧摇曳不停。众神纷纷为生灵请命:“我们得选出一位神祗,牺牲自我,投身火中,这样天空才会出现太阳。”①
接下来的场面十分感人:两位神祗,纳纳瓦钦(Nanahu atzin)和铁奇兹泰卡特尔(Tecciztecatl),争相牺牲自己,以拯救地上的生灵。结果,一位神祗在火堆中央被迅速烧成灰烬;另一位躺在火堆边缘的火炭上,被慢慢烤成烧肉。“众神守候良久,天空终于出现红霞,有如黎明一般。东方天际冒出一个赤热热的大火球。赋予万物生命的太阳终于出来了……”② 就在大地复苏、万物重生的当儿,奎札科特尔出现了。他的使命是引导地上的生灵,开启人类“第五太阳纪”。因此,他化身为人——脸上蓄着胡须的白人,就像南美洲的维拉科查。
维拉科查把首都设在安第斯山的帝华纳科城。在中美洲,奎札科特尔的首都据说是“第五太阳”的诞生地——众神的都城泰奥提华坎。
B. 一个太阳纪是多少年
5200年,不过这里的一年是360天,折算成公历纪年法是5125年。
自从创世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过四个这样的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就是一个“太阳纪”。根据他们的说法,西班牙人入侵之时,正当人类进入“第五太阳纪”,而我们今天仍旧活在这一纪。
第一太阳纪被水毁灭,征象即为“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尔”(意为“十水”)。它被称为“亚帕乔华里兹特里”(Apachiohualiztli,意为“洪水”),一种促使雨水持续下降的魔法。
人类被转化成鱼类。据说,只有一对夫妻逃出,托庇于水边一株老树下。又有人说,总共有七对夫妻躲藏在山洞中,等待洪水消退。他们使人类重新繁衍,被他们的国家尊奉为神祇......
第二太阳纪“伊厄科特尔”(Ehecoatl):为期4010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科钦特里”(acotz intli )的野生水果为主食。这个太阳纪被“伊厄科特尔”(风蛇)毁灭;人类被转化成猴子......一双男女任立大石上,逃过了这场劫难......
第三太阳纪“特雷奎雅威洛”(Tleyquiyahullo):为期4081年。第二太阳纪硕果仅存的一对夫妻生下的子孙,以一种名为“钦可科克”(tzincoacoc)的果实为主食。第三太阳纪被火毁灭......
第四太阳纪“宗特里里克”(Tzontlilic):为期5026年......一场战争和大火蔓延整个世界,人类全部变成饿殍......
(2)西班牙人头像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第三太阳纪的象征是一个由雨水和天火构成的头颅,“在这一纪中,天火降临人间,熔岩涌出火山,摧毁地上一切生灵。全世界的房屋都被焚毁。人类全都转变成鸟类
,以度过这场劫难”。女水神查秋特丽裘(Chalchi uhtlicue)的头像代表第四太阳纪,“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四处泛滥,山峰隐没在水里,人类转化成鱼类”。
第五太阳纪——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则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iuh)的脸孔。它的舌头是一把用黑耀石(obsidian)打造成的刀子,从嘴洞中伸出来,垂涎欲滴,等待子民奉上人血和人心供养它。脸上布满的皱纹显示,这位神祇的年纪十分老。它的图徽“欧灵”(Ollin ),意思是“动荡”。
第五太阳纪已经非常古老,它的周期正在面临结束阶段(因此太阳神托纳提乌脸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皱纹)。古代中美洲传统,将第五太阳纪的起始追溯到远古时代,相当于基.督教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然而,计算这个太阳纪结束时间的方法,到阿兹特克时代就已经被遗忘了。
C. 哪国纸币最先出现领袖头像
最早将纸币印上领袖的头像的国家据推测应该是英国, 从埃及和古罗马时代起,埃及法老或是罗马皇帝的头像就被铸造在钱币上,后来的西方国家继承了这个传统。所以欧洲国家应该是最早将领袖头像印刷在本国货币上的国家。
世界各地纸币上的头像都是谁?
意大利 里拉 卡拉瓦乔,意大利着名画家。后面的背景是他早期风俗画《占卜者》。
德国 马克 克拉舒曼(Clara Schumann),德国着名钢琴家,她本人的脸比这张照片要瘦。背后是她用过的钢琴。
波兰 兹罗提 正面是肖邦,背面则是肖邦的名作《英雄波兰舞曲》的开头部分五线谱。
加拿大 元 约翰 A. 麦克唐纳(John A. Macdonald)爵士,加拿大的第一位总理,曾于1867~1873年和1878~1891年两度出任总理。背景为议会图书馆。
中国 元 中国人最喜爱的纸币。毛爷爷的全名,地球人都知道。
中国 元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币,色彩有点像以前的大团结。
中国 元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币。
日本 元 福泽谕吉,近代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重要大臣。 着作有《劝学篇》、《脱亚论》、《文明论概略》。《劝学篇》在当时的日本几乎人手一本。在劝学篇中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 日本 元 新渡户稻造,大教育家,农学家。用英语写出名着——《武士道》。“士道正如它的象征樱花一样,是日本固有的东西。”东京大学预备校“一高”的校长、东京女大的首任校长。 日本 元 63、69年版的千元头像是伊藤博文。1984年版,1993年版都是夏目。夏目漱石,近代文学史上地位很高,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我是猫》。 日本 元 樋口一叶,明治维新时代平民女作家,24岁去世。 第一位“登上”日元纸币的女性,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以《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岔路》以及《十三夜》等优秀作品轰动文坛。成为当时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用女性作家作头像,显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日本逐渐被接受。 日本 元 野口英世,日本现代细菌学创始人。他的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日本财务省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从来都是以政治家为中心的,在货币上更是如此,但如果从更广泛的领域去考虑,科学、文学、男女平等对我们同样重要”。
西班牙 比塞塔 这是背面 乔治.胡安(JORGE JUAN1713-1773)西班牙航海时代的海军军官,数学家,科学家。 西班牙 比塞塔 正面为胡安.卡洛斯JUAN CARLOS,1938年1月5日生于罗马(目前在位的西班牙国王)。
韩国 韩币 世宗大王,韩国文字的发明家。1446年,世宗大王创造了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
美国 美元 安德鲁 杰克逊(Andrew Jackson,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美国第七任总统(1829年—1837年)。
英国 英镑 所有英镑的正面都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反面的图案则根据钱币的面值各有不同。
越南 盾 胡志明,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国家主席。 这是“国家银行成立50周年”纪念钞。
D. 西班牙的国宝是什么
西班牙的国宝 斗牛
西班牙的国宝级美食生火腿
如今,如果你去马德里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能看到这样一塑石像,她就是被成为西班牙一号国宝的“埃尔切夫人像”。这尊石像微呈土黄色,多空石灰石制,半身立像,是一位恬静雍容的夫人,眉目低垂,面含微漾,头两侧有经典圆轮型的头饰,如果你请一位导游,他肯定会给你讲,这是他们西班牙的国宝:埃尔切夫人像。这尊头像看上去朴实无华,甚至有点灰头土脸,但为什么西班牙人却封为珍宝呢。我们来看看这尊头像的历史
E.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是2个民族为什么这2个国家没有统一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两个民族没错
葡萄牙今天的独立也是通过多年斗争的结果
相对来说西班牙人也不是好战的民族
于是在战争没有什么结果的情况下,就没有继续就这个问题而继续战斗
欧洲人似乎并不是强大的一定吞并弱小
至今尚有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等根本没有保护自己能力的小国
也可以说如果在东亚人看来,这两国应该由大的吞并小的,然欧洲人不是,如果今天没有葡萄牙,那就不是欧洲人的风格
F. 简年12:你能找到名画中的他吗
朋友: “在欧洲旅行,最不会欣赏博物馆的那些名画了,看不出什么来。”
我:“不会吧?其实很有意思啊,有时候还可以在画里找找画家本人。”
朋友:“有吗?我不知道哦,举个例子?”
我:比如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于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后来到佛罗伦萨后,更是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拉斐尔的重要作品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美丽的女园丁》、《椅中圣母》等。
拉斐尔最着名的作品《雅典学院》,如今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的拉斐尔展室的签字大厅,当时这里是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图书馆兼私人办公室。
《雅典学院》是拉斐尔在1510到1511年间绘制的,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画作以一系列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这些建筑参照了布拉曼特主持新建的圣彼得大教堂。整个大厅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里虚拟地汇集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着名学者。在最中心的位置有两个人迎面走来,其中穿红衣服的年长老者右手指着天,左手夹着《蒂迈欧篇》,他就是以达芬奇为原型绘制的柏拉图;另一位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拿着《尼各马可伦理学》,他就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绘制的亚里士多德。
来对比一下跟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像不像?
当然,我们主要找的是拉斐尔本人,不认识的话,可能要对应着自画像来找,拉斐尔可是当时大受女性欢迎的美男兼暖男,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
仔细看就会发现他在画右下角,也是侧脸。
朋友做恍然大悟状:就是拿着证件照在大合照里找人啊!
其实在拉斐尔画室另一个展厅的《波尔神纳的弥撒》也有他本人,这幅画描述了1263年发生在罗马北部波尔神纳地区的一件奇迹,当时有一位波西米亚神父主持弥撒时,怀疑领圣体用的面包和葡萄酒是否为耶稣的身体和血(圣餐变体论),突然他看见祝圣的面包流出了鲜血。也正因为这一奇迹,1264年教宗乌尔班四世正式确立了基督圣体的瞻礼。
画面右下角,也是侧脸的拉斐尔。
同样在梵蒂冈博物馆着名的西斯廷礼拜堂,1508年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在此绘制巨幅天顶画,米开朗基罗一直从事雕刻,并不擅长绘画,但他不敢违抗教皇的命令,非常艰难地花了4年时间完成了不朽的《创世纪》。因为长期抬头作画,他的肌肉严重变形,视力也极度下降,以至于看信件都要举到头顶,那年他只有37岁,不过他一直活到了89岁,而尤里乌斯二世在三个多月后就一命呜呼了。20多年后,另一位教皇克莱蒙特七世又交给米开朗基罗一个艰巨的任务,在这里绘制一幅巨型的祭坛画。1534年已年届60的米开朗基罗在新教皇保罗三世的坚持下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惊世骇俗的《最后的审判》。也正是这两幅作品使得这座礼拜堂成为不可替代的艺术圣殿。
画中央自带光环的是耶稣,在右下方有个手提人皮的老头是圣巴多罗买,据说他是在印度传教时被剥皮而死。巴多罗买手中的人皮像就是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表达了他在那个时期的痛苦。
画作下层描述地狱,那里有一条阿克隆河,河上有艘渡船,船上的地狱引渡者正把人引渡到各层地狱。我们看到最右下方有个被蛇缠身的男子,米开朗基罗把这个地狱中的人物画成他讨厌的前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形象,也有个说法是因画作裸体人物太多,当时教皇的司礼官Cesena强烈建议将这幅裸'男性荷尔蒙爆炸的图'挂到澡堂里去,结果就是他被画成了这幅鬼样子,成了地狱判官Minos,哪个说法为真就不清楚了,总之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绪。
让我们来到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利比 LIPPI,Fra Filippo(1406-1469),意大利画家,出生于佛罗伦萨,他的作品以写实和趣味故事为主题,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利比《圣母子与二天使》约1455-1460,这件作品可说是15世纪宗教艺术中,最精致的典型作品之一。
上面这幅当然没有画家本人,下面这幅《圣母加冕》约1441-1447,画家在画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左下方穿着僧服、用手托腮的就是......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基督下葬》等,卡拉瓦乔的画作与当时传统的绘画风格截然不同,他惯于用黑色的背景底色体现人物,善于利用明暗对照和非自然的亮光,使画面具有戏剧般的张力效果,突出了主题,令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卡拉瓦乔一直是我觉得比较悲情的画家,因打架杀人一直在逃,最后不知所踪,尸首都找不到,他的一生充满了谜。
可能很多人对他不熟悉,但是下面这幅《微醺的酒神巴克斯 》肯定见过,如今一些咖啡店的装饰里都可以见到。据说这也是卡拉瓦乔的自画像。
这幅画中,兇手背后露出半个脸的就是卡拉瓦乔。
歌利亚的人头,就是画家自己,而不太开心的战胜者大卫的剑上刻着“卑微征服高傲”。逃亡在外的卡拉瓦乔画这幅画,是为了送给在罗马帮他疏通官司争取特赦的伯格赛红衣主教的,就是一种忏悔、祈求宽恕的象征,是作者心中的战斗,是他内心的两个对立面。
埃尔·格列柯(1541~1614)出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原名多米尼加国斯·希奥托科普罗斯。他学习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但他在三十六岁的时候移居到西班牙。他被现代学者奉为西方艺术史上最具个人风格的画家之一,不属于任何流派,他的作品构图奇特,布局多呈幻想结构,用色大胆,新奇,呈现出梦幻般的奇特效果。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源于一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奥尔加斯伯爵是托莱多的名绅,虔诚于教会事业,给圣托美教堂捐过大笔财产。1312年,按照他生前的遗愿,要埋在这个教堂内。但举行葬礼时,发生了惊人的圣迹:天国派了两位圣徒——圣斯蒂芬与圣奥古斯丁——从天而降,亲手为他埋葬,把他的尸体送还大地。
站在左边的一个少年,右手背着持一火炬,脸朝向观者,左手指着从天而降的两位圣者,好像要引起观者的注意。这个少年就是画家心爱的儿子霍赫·马努埃尔,长大后也与父亲一起创作。(生于1578年,画此祭坛画时,刚好8岁,据说画家的的作品以此记录创作年代)。
圣奥古斯丁(右侧,一位白髯长者)与圣斯蒂芬(左侧一俊秀少年)是全画的中心人物,他们在前景小心地扶着伯爵的穿盔甲的尸体。圣斯蒂芬身后右手伸在前面的人就是格列柯本人,他时常巧妙地把自己画到作品中,伸出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相当于自己的签名。
委拉斯凯兹,又被译为委拉斯开兹、委拉斯贵支、委拉斯贵兹等,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1599-1660年),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气的绘画巨匠,他既以风俗画,又以肖像画闻名于世,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
《宫娥》无疑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后来的许多画家都对这幅作品推崇备至。《宫娥》这幅作品的中心人物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小女儿玛格利特公主,她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摆出端仪的姿态。左边的一个宫女跪下来,向她奉上一些茶点,但小公主全然不理会,似乎比较任性。玛格利特右边的一个宫女正鞠躬行礼,画面的右下角,是两个供宫廷取乐的侏儒和一条打瞌睡的狗,而公主后面站着的两个年长的仆人可能是玛格利特日常生活的监管者。整个画面最为有趣的是委拉斯凯兹将自己安排在了画面之中,他手持调色板站在巨大的画板后,无比神奇,俨然就是他为自己画的一个肖像。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ycisco de GoyayLucientes 1746-1828),出生于西班牙北部的芬德托尔斯 ,是西方美术史上开拓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早期喜欢画讽刺宗教和影射政府的漫画,贪婪的修道士,偷盗,抢劫,接生婆,全部被他画成魔鬼的样子.他的画集曾被制成扑克牌.他粗俗但充满真理的画风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为他招来各种审判。
戈雅从来不用画笔讨好任何人,体态上的缺陷、品格上瑕疵,都在画面上如实地画出来,不管你是平民还是国王,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一律平等。在《查理四世一家》中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其幽默的艺术表现力,描绘了国王一家人的丑态。我们从这幅群像中看到,国王一家极端粗俗丑陋,是一堆穿戴皇族服饰的蠢货。画家唯一没有讽刺的是尚处少年的王子和公主。戈雅以无情的画笔为历史留下了一幅“衰落中的皇族”群像。画中有13个人,13在西方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因此画家将自己也画入背景,站在群像后露半个身子。据说国王十分满意这幅全家福肖像,为此赐予戈雅西班牙“第一位画家”的头衔。但是戈雅却没有把“第一位西班牙人”的称号给予画面中的查理国王一家,致使后来的评论家们说,画中人物都是“锦绣的垃圾”,是“暴发户杂货铺老板的一家”。
说到正儿八经的自画像,倒是画家们常见的题材,比如梵高就画过不少。
但是要说画的最多的,还是荷兰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年-1669年)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擅长绘画和蚀刻版画,被视为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是现今留存自画像最多的画家,至今留下约一百余幅。在每一幅画中都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容貌的变化。
并不是仅有画家喜欢将自己隐藏在作品中,着名的悬疑导演希区柯克,经典作品有《蝴蝶梦》《后窗》《爱德华》等,他在自己的每部电影中都要露个面,不起眼的路人甲或路人乙,可是有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海上的一条救生船中,没有他露面的空间,最后他想了个办法,把自己的头像印在报纸新闻上,出现在船上的道具中……
想要欣赏艺术可以从作者的故事开始,你会发现,其乐无穷!
G. 玛雅人的预言出自哪本文献玛雅历
没有出处,玛雅文现大部份都被烧毁了。留下的只有口口相传的传说。跟就玛雅人的历法计算,从公元前3113年开始,5125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时,人类所处的第五纪元将被结束。而有关前四个纪元的说法只有在阿兹特克人的经券中才有文字记录,据体我回家在发上来,我现在是手机上网。同时对于这一问题网络上有很多错误的说法。
第五太阳纪的子孙
一如在他们之前出现于墨西哥的许多民族和文化,阿兹特克人相信,宇宙是以“大循环”的方式运转。
祭司斩钉截铁地指出:自从创世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过四个这样的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就是一个“太
阳纪”。根据他们的说法,西班牙人入侵之时,正当人类进入“第五太阳纪”,而我们今天仍旧活在这一纪。下面这段记述,引自一部珍贵的阿兹特克文献集《梵蒂冈拉丁抄本》(VaticanoLatin Godex):
第一太阳纪“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兰”(Matlactil Ail):为期4008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齐钦特里”(atzitzintli)的水生玉蜀黍为主食。在这个时代中,巨人四处出没……第一太阳光被水毁灭,征象即为“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尔”(意为“十水”)。它被称为“亚帕乔华里兹特里”(Apachiohualiztli,意为“洪水”),一种促使雨水持续下降的魔法。人类被转化成鱼类。据说,只有一对夫妻逃出,托庇于水边一株老树下。又有人说,总共有七对夫妻躲藏在山洞中,等待洪水消退。他们使人类重新繁衍,被他们的国家尊奉为神祗……
第二太阳纪“伊厄科特尔”(Ehecoatl):为期4010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科钦特里”(acotz intli)的野生水果为主食。这个太阳纪被“伊厄科特尔”(风蛇)毁灭;人类被转化成猴子
……一双男女任立大石上,逃过了这场劫难……
第三太阳纪“特雷奎雅威洛”(Tleyquiyahullo):为期4081年。第二太阳红硕果仅存的一对夫妻生下的子孙,以一种名为“钦可科克”(tzincoacoc)的果实为主食。第三太阳纪被火毁灭……
第四太阳纪“宗特里里克”(Tzontlilic):为期5026年……一场战争和大火蔓延整个世界,人类全部变成饿殍……
在入侵的西班牙人肆意破坏下幸存的另一项阿兹特克“文献”,是第六世皇帝阿萨雅卡特尔
(Axayacatl)于公元1479年树立的“太阳石”(Sun Stone)。这块庞大的石碑,重达24.5吨,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碑上镌刻着一系列同心圆,每一个圆圈都蕴含繁复的象征意义。如同《梵蒂冈拉丁抄本》,碑上的图纹陈述一个基本的信念:世界已经度过四个太阳纪。最古老的第一纪由虎神“奥瑟洛托纳提乌”(Ocelotonatiuh)代表:“在这个太阳纪中,地球上居住着神祗创造的巨人,但最后全都被老虎吞噬。”第二太阳纪的代表则是空气之神“伊厄科特尔”(Ehecoatl)的蛇状头颅:“在这个时期中,飓风蹂躏世界,人类被转化成猴子。”第三太阳纪的象征是一个由雨水和天火构成的头颅,“在这一纪中,天火降临人间,熔岩涌出火山,摧毁地上一切生灵。全世界的房屋都被焚毁。人类全都转变成鸟类,以度过这场劫难”。女水神查秋特丽裘(Chalchi uhtlicue)的头像代表第四太阳纪,“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四处泛滥,山峰隐没在水里,人类转化成鱼类”。
第五太阳纪——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则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iuh)的脸孔。它的舌头是一把用黑耀石(obsidian)打造成的刀子,从嘴洞中伸出来,垂涎欲滴,等待子民奉上人血和人心供养它。脸上布满的皱纹显示,这位神祗的年纪十分老。它的图徽“欧灵” 为什么第五太阳纪会被称为“动荡的年代”?因为,“据长老们说,在这个时期中大地会移动,造成无数生灵死亡”。
这场劫难什么时候会发生?据阿兹特克人的祭司说,为期不远了。他们认为,第五太阳纪已经非常古老,
它的周期正在面临结束阶段(因此太阳神托纳提乌脸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皱纹)。古代中美洲传统,将第五
太阳纪的起始追溯到远古时代,相当于基督教公元前40O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然而,计算这个太阳纪
结束时间的方法,到阿兹特克时代就已经被遗忘了。既然无法确定末日何时来临,阿兹特克人不得不举行
杀人祭神的仪式,希望能延缓这场即将临头的灾祸。事实上,阿兹特克人自诩为神的选民,他们坚信,他
们负有一个神圣的任务,对神的敌人发动战争,将俘虏的血奉献托纳提乌,借以保存第五太阳纪的生命。
(Ollin),意思是“动荡”。
除了一些阴森可怖的雕刻品,奥梅克时代并未留下任何文献。但是,玛雅人——学界公认的美洲最伟大的
古文明——却留给后人极为丰富的历法资料。这些谜样的碑铭传达一个相当诡异的讯息:第五太阳纪将宣
告结束⑿。
20世纪末的学术界讲究理性思考,因此,一般学者对这体“末日预言”都抱着姑妄言之、姑委听之的态
度。学界的共识是:这些预言是迷信的产物,不值得重视。然而,周游墨西哥那段日子,内心却有一个声
音时时提醒我:万一他们真的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真相,那么,我们岂不是错过了他们传达的重大讯息
?
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勘探古迹时,我就已经察觉到,印加人和他们的先辈对时间的计算极为关注。如今来
到墨西哥,我又发现,曾经推算出“世界末日”时间的玛雅族,对时间也有同样的执着。事实上,对这个
民族来说,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浓缩为数字,包括岁月的流逝和事件的发生。他们相信,如果能够理解事
件背后隐藏的数字,人类就可以精确地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⒀。中美洲神话鲜明地描绘出人类曾经遭逢的
几场大劫难。这些事件蕴含的意义我们实在很难漠视。传说中提到巨人和洪水,令人联想起流传在远方安
第斯山区的神话。
玛雅人知道,他们的先进知识源自何处。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些知识是“始祖”(the First Men)遗留
下来交给他们继承的。始祖是奎札科特尔的门徒;他们的名字是巴兰姆一奎泽(Ba lam-Quitze,意为“
笑面虎”)、巴兰姆一阿卡布(Balam Acab,“夜行虎”)、马乌库塔(Mahucutah,“大家杰”)和伊
奎一巴兰姆(Iqui-Balam,“月光虎”)。古代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记述这几位祖先:
具有大智慧,能够洞察人世间的一切幽秘。他们的眼光是如此清澈深透,不须移动身子迈出步伐,他们
就能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睿智的始祖,他们的视界十分辽阔;森林、石崖、湖泊、海洋、山脉和山
谷,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他们值得子孙永远孺慕敬仰……他们通晓一切,无所不知;他们曾探测天空的
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这个族群的智慧和成就,惹恼了天上几位最有权势的神祗。它们聚集在一块商议:“让凡人懂得那么多
事情是挺危险的。万一他们想跟我们——他们的创造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平起平坐,那
该怎么办呢?……难道也让他们当神祗吗?”
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经过一番会商,众神决定采取适当的行动。于是,它们降下谕旨:
让他们的眼光只及眼前的事物;让他们只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于是,天心之神将雾气吹进他们的眼
睛,遮蔽他们的视觉,就像在一面镜子上吹口气那样。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
只能看清眼前的东西……就这样,始祖的智慧和所有知识全都被毁于一旦。
读过《圣经·旧约》的人都知道,基于同样的理由,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人类的始祖吃了“
智慧树”的果实之后:
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让
我们)把他赶出伊甸园去吧……”
学界公认,《波波武经》保存的是最纯粹的、哥伦布之前的中美洲传说。因此,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这
些传说和《圣经·旧约.创世纪》所记载的故事竟然这么相似。如同我们曾经提到的那些“东半球/西半球
”文化关联,这两个故事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牵涉“谁影响谁”的问题;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事件的两种
诠释。据此,我们可以推论:
●作为一种隐喻,《圣经》伊甸园所呈现的,可说是《波波武经》人类祖先曾经享有过的那种极乐的、
“神样”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精髓是“洞察一切”和“知晓一切”的能力。亚当和夏娃尝过生长在“智慧树”上的禁果
之后所取得的,正是这种能力。
●最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正如《波波武经》四位人类始祖被剥夺“洞察一切”的能力。从此
“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
这么看来,《圣经·旧约·创世纪》和《波波武经》讲的都是人类“丧失神的恩宠”的故事。在这两个
传说中,恩宠的丧失跟“知识”有密切的关联,而这种知识非同小可——它能使拥有它的人具有神一般的
力量。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知识呢?《圣经》语焉不详,只说那是“分辨善恶的智慧”。《波波武经》的叙
述就详尽得多。它告诉我们,人类始祖的知识包括“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的能力;它也提到,始祖通
晓天文地理,“曾经探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地理学和地图有关。在本书第1部,我们曾罗列一些证据,显示在远古时代,一个神秘的文明曾派遣制
图家,对整个地球进行彻底的勘探和测绘。《波波武经》提到的人类始祖和他们拥有的神奇地理知识,是
不是跟这个古文明有关呢?这会不会是一种扭曲的记忆呢?
地理学和地图有关;天文学则牵涉到星星。通常,这两门学问焦不离孟,相辅相成,因为:在海上长时
间航行必须靠星星指引,而绘制精确的地图,则必须派出勘探人员,航行到世界各个角落。
在玛雅人的《波波武经》中,人类始祖不但勘查过“大地的整个形貌”,而且观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这难道是偶然的意外?学界公认,玛雅文明最杰出的成就是观测天文;通过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他们在天文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灵巧的、繁复的、极为精确的历法。这难道也是单纯的巧合?
H. 酒吧里经常见贴着的那个头像,戴军帽那个人是谁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
古巴游击队领导人
又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人”
呵呵,我偶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