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护卫舰有什么文物
⑴ 四大沉船宝藏森林分别是谁
四大沉船宝藏:
第一个就是“圣荷西”号的沉船宝藏。
在17世纪的时候,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珠宝,当时的西班牙政府为了缓解财政问题,命令南美洲殖民地政府抓紧把黄金运到西班牙国内。当时西班牙组成了17艘联合运输队把大量的黄金和珠宝从南美洲运回西班牙,因为这17艘船大部分都是装载的黄金,因此也被称为黄金船队。公元1708年,一艘满载黄金珠宝的西班牙帆船“圣荷西”号,从巴拿马起航驶往西班牙。船上满载秘鲁金矿出产的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等,还有来自巴拿马的珍珠、来自安第斯山的绿宝石、紫水晶和钻石。正是“圣荷西”号上载有巨额财富,结果引得和西班牙敌对争夺海上霸权的英国的不满,他们虎视眈眈。于是英国海军准将查尔斯·瓦格尔率领着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在半路伏击了这首“圣荷西号”黄金船队,最终这首船上的600多名士兵和价值20多亿美元的财宝一起葬身大海。至今都未找到。
第二个是“阿托卡夫人”号的沉船宝藏。
自从哥伦布在公元1492年第一次远征开始,西班牙就开始源源不断地用最野蛮的方式对殖民地的财富进行掠夺,从新大陆获取贵重资源和特产品。公元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安全起见,最贵重、最多的财宝都放在阿托卡夫人号这艘护卫舰上。遗憾的是阿托卡夫人号的大炮对飓风没有什么威慑力。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间海域时,飓风袭来。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了船队,原本坚强的后盾阿托卡夫人号,由于载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为首当其冲的袭击目标。船很快沉到深17米的海底。其他船只上的水手马上跳下水,希望抢救出一些财宝,但是就在他们找到残骸,准备打捞金条时,又一场更具威力的飓风袭来,所有水下的人都在飓风中丧生。后来有一个叫梅尔·费雪的寻宝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海底发现。这个号称海底最大宝藏的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
第三个是“南海一号”的沉船宝藏。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该船现沉没于阳江海域水下20米深处,被两米厚的淤泥所覆盖,在海底沉睡了将近1000年,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公元1987年被意外发现,最终被于2007年打捞完毕。从初次发现,到最终被打捞,南海一号的出水花了30年。南海一号被形容为“满船尽带黄金甲”,专家估计,古船的文物价值超过千亿美元。船上出土铜钱17000枚,更有金手镯、金腰带、黄金戒指等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其中最多的是瓷器,已经发掘出的达13000多件。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着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第四个是日本“阿波丸”号沉船宝藏。
阿波丸号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公元1945年3月28日,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结果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时,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后沉没,船上2008人葬身大海。据说与“阿波丸”一起沉入海底的还有船上的一大批宝藏。据日本官方披露,船上装载了四十吨黄金、十二吨白金,大概四十箱珠宝文物还有很多的橡胶和大米等等, 甚至有人传言,在“阿波丸号”上还有中国的珍贵文物“北京人头骨”。直到今天,“阿波丸号”的一系列谜团依然没有被揭开,沉没在海底的 宝藏仍是未解之谜。
以上就是人类史上装满财宝的四大沉船宝藏。其中两个已经发现,两个下落不明,至今未发现。
⑵ 世界十大护卫舰是什么
NO.1 世界最小“宙斯盾”战舰的挪威海军南森级护卫舰 是以西班牙海军的F 100型护卫舰为母型,根据挪威海军的需要重新设计。2000年6月23日,挪威海军与AFCON签订了挪威有史以来最大的武器采购合同,后者为前者设计建造5艘新一代护卫舰,总共耗资15亿美元。根据合同,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负责新型护卫舰的平台设计和各分系统的最终集成,并建造其中3艘,后2艘由挪威本国船厂组装,但舰的主体结构仍由巴赞船厂建造。 NO.2 西班牙F-100型护卫舰 西班牙的F100是较先进的, F100巴赞级护卫舰装备了美国的宙斯盾雷达与火控系统,MK41导弹发射系统,而且数量多导弹也是最新的型号,成为少数几个型号拥有区域防空的护卫舰.但西班牙没有装备驱逐舰,舰队整体水平并不高.该级计划生产5艘,已完成3艘的生产. NO.3 荷兰的德泽芬省级护卫舰 荷兰的德泽芬省级与西班牙的F100是共同发展的,装备与法国合作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增加了一部L波段的远程三坐标固态雷达,搜索能力更好.装备先进的反潜直升机, 但少了8单元的防空导弹. 2005年完成4艘的生产任务. NO.4 德国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 德国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与荷兰的德泽芬省级,西班牙的F100是共同发展的,与荷兰的德泽芬省级相同的雷达系统,拥有更强的反潜战斗力.采用不同的末段拦截导弹,但两者都没有经过实战.2004年开始服役,计划生产3艘. NO.5 法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 地平线 级护卫舰 法国与意大利合作的多用途护卫舰,装备一部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没有远程三坐标固态雷达,因为在地平线驱逐舰上已有装备,没有区域防空能力,多用途护卫舰属经济型号,共计划建造20多艘。成为欧洲最大的一项造船计划.首舰将在2009年服役. NO.6 中国海军054A型“江凯”级护卫舰 中国海军054A江凯级护卫舰是中国当今最先进护卫舰,它在中国海军中将会被当作驱逐舰去使用,因此在一开始就非常强调其远洋作战能力。强大的对空对潜能力改变了中国护卫舰防空反潜能力的不足,较大的吨位和隐身的外型赋予它较强的远海作战能力各方面战力均衡。将是中国海军三代舰艇的主力。 NO.7 印度海军的塔尔瓦尔级护卫舰 印度的塔尔瓦尔护卫舰由俄罗斯购入,在此基础上自行生产了希瓦利克级护卫舰.该舰也使印度护卫舰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全舰在隐形设计,武器装备方面有很大发展.但雷达设备与塔舰基本相同,舰上设备系统基本靠进口对批量生产造成困难,计划生产3艘,首舰2006年服役. NO.8 俄罗斯海军20380型新型护卫舰 20380型轻护卫舰首舰是俄海军建造史上无可争议的新现象,建造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身性能,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现代雷达隐形战舰。无论是艇体,还是上层建筑结构中,都大量使用可吸收雷达信号的非燃玻璃钢材料。与此同时,克雷洛夫中央科研所对战舰结构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和试验,最后使战舰科学定型,大幅降低了航行时的阻力。它是俄罗斯舰艇开始隐形化的开始 NO.9 澳大利亚海军安扎克级护卫舰 澳大利亚国防部于1989年与Tenix防务系统公司签署了建造10艘“安扎克”级护卫舰的合同,总价值达70亿美元。首舰已于1996年进入澳海军服役。除了澳大利亚海军外,新西兰、葡萄牙、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海军也装备有“安扎克”或欧洲的MEKO-200级护卫舰。 NO.10 英国“公爵”级护卫舰 英国海军建造的通用型导弹护卫舰。是当时静音最好的舰艇。首舰于1989年建成服役。舰长133米,舰宽16.1米 ,吃水5.5米,满载排水量4200吨 ;装有2台功率为30135千瓦的斯贝燃气轮机和4台功率为5145千瓦的12RPA200CZ的柴油机和2台功率为3000千瓦的推进电机,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配有2架反潜直升机;配装有雷达、声呐、通信、电子对抗系统、计算机辅助指挥系统等电子设备。是20世纪90年代用于海战的主要水面战斗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