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是哪个女王统治的

西班牙是哪个女王统治的

发布时间: 2023-01-05 11:19:43

Ⅰ 关于西班牙女王。

西班牙的胡安娜.
胡安娜(西班牙语:Juana,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出生于托莱多,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
她是卡斯蒂利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母。她妹即阿拉贡的凯瑟琳,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之首任妻子。
3楼
生平
1496年,胡安娜在里尔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美男子菲利普结婚。1500年2月,其子查理生于根特。她唯一的兄弟约翰,以及长姐葡萄牙王后伊莎贝拉与其子米格尔相继去世,使其成为西班牙诸王国王位的唯一继承人。1502年,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贵族议会——“科特”均承认她和她的丈夫是未来的君主。
不久以后,胡安娜逐渐开始丧失理智,她开始疯狂地想念自己的丈夫菲利普,最后不得不赶往佛兰德尔与他会面。而当她到达那里之后,却发现丈夫并不忠诚于婚姻,这使她陷于绝望的嫉妒之中,导致了自己凄惨的结局:菲利普操纵当地法庭认定胡安娜精神失常,将其囚禁。
1504年11月,其母伊莎贝拉女王去世,菲利普偕其回国,以冀能以其丈夫的身份获得卡斯蒂利亚的王位。途中,他们的船只在英格兰海岸沉没,但是夫妻二人幸免于难,并作为英王亨利七世的客人访问了温莎城堡。之后他们再度登程,并于1506年抵达拉科鲁尼亚。可是就在此时,胡安娜之父斐迪南二世宣布:因为胡安娜实际上已经成为菲利普的囚徒,所以应该是他本人,而不是菲利普,方能成为卡斯蒂利亚的共治君主。翁婿二人的争执险些酿成西班牙的内战。菲利普当年9月在布尔戈斯死于斑疹伤寒,这虽然使内战的危险消弭无形,但却使得胡安娜彻底疯狂,拼命爱抚着他的腐烂发臭的老公:美男子费力普一世的尸体,人们几乎斐迪南二世设法使胡安娜承认了他的共治权,之后,就将其囚禁在托尔德西里亚斯城堡之中。
无法将其从其夫的尸体边拖走。
胡安娜是出身于西班牙本土王室的最后一任君主,之后所有的西班牙君主均带有国外王室血统。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胡安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病症被她最亲近的三个人:父亲、丈夫、儿子无情的利用。她的一生中从没有朋友或者是可以信赖的人。她的亲人们对他并不诚实,将其拘禁在黑暗之中,她只不过是亲人们争权夺利的一件道具。名义上,直到死去,她都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这使得她所有的亲人都要利用她才能获得合法的统治权。
她共有六个子女:
埃莱奥诺,初为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王后,后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王后
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
伊莎贝拉,丹麦克里斯蒂安二世王后
斐迪南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玛丽亚,匈牙利拉约什二世王后
凯瑟琳,葡萄牙若昂三世王后

Ⅱ 有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这个人物吗

伊莎贝尔一世
IsabelI(西班牙女王,1474—1504年在位),原是卡斯特王国的公主兼继承人。她自己作主的与阿拉贡王国继承人斐迪南的婚姻促成了两国合并,成就了西班牙的统一。她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之举,她资助了哥伦布远航,使1492年成为永远载入史册的伟大一年,从此两个隔绝的世界联结成一体。凭借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的黄金供应,西班牙也借此在此后百余年间成为世界霸主。
是她吧

Ⅲ 世界历史问题 1868年西班牙王位继承缘由

这是由于欧洲大陆上的普法争霸导致的,请看:

普奥战争结束以后,普鲁士日渐强大,但是,紧靠法国南部的四个小国还仍然没有被俾期麦统一,而俾斯麦是下决心要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国家。

所以要实现德意志的最后统一,必须统一这个小邦国。可是,俾斯麦知道,这四个小国紧靠法国,法国也早怀有吞并之心,一旦普鲁士强行占领,法国岂会善罢甘休?更何况,法国离德国最近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俾斯麦也早就瞄准它们了。

对于正处高峰时期的俾斯麦来说,找个借口与法国打一仗,既统一了南部四小国,又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与法国开战的机会迟迟未到,俾斯麦等得手痒痒的。

再说法国一方,当时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这个人是个政治阴谋家和军事冒险家。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后,他窃取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大权,又于1851年12月发动政变,恢复帝制,建立了历史上所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是个独裁、残暴、狂妄之徒,总希望通过战争称霸欧洲,当时皇后欧仁妮就直言不讳地说:"不发动战争,我们的儿子怎么当皇帝?"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坐视普鲁士的强大而不顾。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该统一,应分成三个部分,南北德国应该对立起来。这样法国才可以从中渔利。"

不仅拿破仑三世如此,当时法国的另一位大臣梯也尔也哀叹:"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

这样,普、法双方各怀鬼胎,开始了明争暗斗,都在寻找挑起战争的契机。

法国率先一步,普奥战争刚结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鲁士兑现战前许下的诺言,要求普鲁士同意法国侵占比利时和卢森堡。并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国的领土划分问题。这无异要从普鲁士身上咬去一块肥肉,"铁血宰相"俾斯麦当然不会同意。不过他使了个心眼儿,没有明确予以拒绝,而是要求法国把这事写成备忘录,"我好回去给我们国王商量"。法国大使不知是计,就照办了。

俾斯麦拿到备忘录,没有去见皇帝,而是把它送给了同样想称霸欧洲的英、俄,试图挑起英、俄与法国的矛盾。拿破仑三世知道了俾斯麦的做法,火冒三丈,决心与普鲁士决一雌雄!

尽管如此,法国并未立刻动武。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问题,终于使战争爆发了。

原来,西班牙女王伊沙贝拉被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女王流亡国外,王位空缺,俾斯麦看到有利可图,就派人收买了新成立的西班牙临时政府,提议让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俾斯麦的意图很明显,普鲁士的亲王做了西班牙的国王,法国腹背受敌,打起仗来,普鲁士前后夹击。

拿破仑三世也看到了这种危险,随即就把抗义书递到了普鲁士国王手中,抗议书说,西班牙王位应由西班牙人去坐。否则,法国也可派去一个国王!对此,俾斯麦非常气愤。同时,法国政府内部议论纷纷,不少人要求普鲁士收回成命,否则将把这件事视为战争的原因,双方剑拔弩张。突然,事情却有了转机,利奥波德亲王在别人劝说下,宣布放弃西班牙国王候选人资格,他说:"本来,只要西班牙人拥戴,我可以去作他们的国王。但我不想为此引发一场欧洲战争。"

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问题就告结束。可是,拿破仑三世看到事情这么简单就完结了,认为普鲁士害怕他,所以他得寸进尺,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他令法国驻柏林大使去面见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鲁士作出书面保证,保证今后决不再派任何普鲁士国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国王。

所以,不是简单的家族血缘可以认定的,是操控在一些强国的手中的,强国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影响欧洲政局,就如同当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否则西班牙内部的私事为什么会引起普鲁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的争辩呢?

Ⅳ 谁能提供一些有关西班牙19世纪的事情越详细越好,谢谢

1801年西班牙民众暴动反对戈多伊的专制统治,戈多伊在最后关头仓皇逃遁,寻求法国的庇护。拿破仑则以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接待这位昔日的盟友。

查理四世愧对苍生,引咎退位,让位于其子费迪南德七世。拿破仑见势不妙,引兵攻入西班牙,费迪南德尚未当上国王,先沦为俘虏。拿破仑任命其哥哥约瑟夫·波拿巴为新国王。西班牙人奋起反抗,开展了所谓的“游击战”抵御法军的入侵。1812年西班牙各路人民代表齐聚加的斯,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王权和教会权力的界限。这一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西班牙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制的诞生。

拿破仑兵败大陆,被流放海外,费迪南德也于1814年重新掌权。他虽然接纳了1812年人民代表共同制定的新宪法,但与此同时,这位生性多变、易为他人左右的君主又把其前任查理三世的许多改革措施予以推翻,僧侣团、宗教法庭和刑讯又回到了西班牙。这一不得人心的举措遭到自由党人的反对。费迪南德又顺从了他们的要求,他对1812年的宪法重新发誓,划分他和教会的权力,宗教法庭随之又被取缔。

三年之后,费迪南德七世又在西班牙建立了专制的君主制。直到19世纪以后很长时间,君主专制和自由政体交替主导着西班牙的政局,内乱频仍、世事跌宕是19世纪西班牙的真实写照。

1833年,费迪南德七世去世引发了一场内战。费迪南德七世死时,其女儿伊莎贝拉公主尚未成年,因此暂由他的第四个妻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对此,费迪南德的小弟卡洛斯坚决反对。他在巴斯克地区、纳瓦拉、阿拉贡及加泰罗尼亚等地呼吁反对王后摄政,为此导致了欧洲历史上着名的1833年~1840年及1872年~1876年间两度祸害西班牙的王位继承战争。

伊莎贝拉女王统治西班牙直至1868年。同年,她被军人推翻流亡国外。第二年西班牙被自由派统治,短期内甚至成为共和国。之后,阿方索十二很快在西班牙恢复君主统治,西班牙又回到了保守状态。阿方索重新给予教会过去的权力地位。在其后任阿方索十三统治期内(1886年登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1898年,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也交给了美国,至此,查理五世开创的庞大的西班牙帝国分崩离析……

Ⅳ 谁能介绍一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高手答~~!

伊莎贝尔一世IsabelI(西班牙女王,1474—1504年在位),原是卡斯特王国的公主兼继承人。她自己作主的与阿拉贡王国继承人斐迪南的婚姻促成了两国合并,成就了西班牙的统一。她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之举,她资助了哥伦布远航,使1492年成为永远载入史册的伟大一年,从此两个隔绝的世界联结成一体。凭借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的黄金供应,西班牙也借此在此后百余年间成为世界霸主。
具体到这上面去看:http://ke..com/view/777526.htm

Ⅵ 谁提出十六世纪世界分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

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提出的。

亚历山大六世(拉丁语:Alexander VI;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本名罗德里哥·迪波吉亚(加泰罗尼亚语: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罗马教皇(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是波吉亚家族的一员,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外甥。

亚历山大六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教廷腐败堕落的象征,行为最为放荡和不择手段的教宗,他在政治上也拥有超出寻常的野心,并以大肆敛财和为儿子所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谋夺而臭名昭着,但他却并非这些劣迹的首创者,他的前任们诸如西克斯图斯四世、英诺森八世之流为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

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

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6)西班牙是哪个女王统治的扩展阅读:

教皇子午线的历史背景:

1492年C.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

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league,1里格合3海里,约为5.5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大体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半部,归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属东半部 ,归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之先河。

Ⅶ 现代西班牙国家的奠基人:"白衣女王"伊莎贝尔一世的生平简介

伊莎贝尔一世(IsabeI;卡斯蒂利亚-莱昂女王,1474-1504年在位 )伊莎贝尔一世是现代西班牙国家的奠基人。她原是卡斯蒂利亚-莱昂王国的公主兼继承人,违背兄长、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恩里克四世为自个安排的政治婚姻(嫁给比自个大20岁的鳏夫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自个作主嫁给阿拉贡王国王子费尔南多,他们的婚姻最终促成了卡斯蒂利亚-莱昂王国和阿拉贡王国联合,促进了西班牙的统一。她御驾亲征,攻下了 *** 在西班牙南端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彻底终结了 *** 在伊比利亚半岛持续780余年的统治,为延续数百年的伊比利亚半岛基督徒"收复失地运动"划上圆满的句号。她企图在思想上统一西班牙,为了确保国内基督教"铁板一块"的局面,建立了残酷的宗教裁判所,并将数十万 *** 和犹太人驱逐出境。她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之举,是资助了哥伦布远航,使1492年成为永远载入史册的伟大一年,两个隔绝的世界从此联结成一体。凭借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的黄金供应,西班牙也借此在此后百余年间成为世界霸主。而拉丁美洲也从此打上了西班牙语言文字的烙印。 伊莎贝尔一世是诸多女王中最富于机智的一人。她的美貌曾惊艳欧洲王室。她思维敏捷且意志坚强。她拥有非凡的经历和横溢的才华。生活中的伊莎贝尔一世,高贵而素雅,总是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以"白衣女王"闻名于世。

公元1492年,西班牙好像突然之间成了世界的中心。这一年,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降临到这个伊比利亚半岛上饱经沧桑的国度。而这一切,显然应归功于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其夫斐迪南二世的努力。

1454年伊莎贝拉的父亲卡斯帝利亚国王胡安二世死后,由她兄长恩里克四世继承王位,而伊莎贝拉则与1469年跟当时的阿拉贡王储斐迪南联姻,1474年恩里克四世过世膝下虽有一女但是已嫁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伊莎贝拉顺理成章继承卡斯帝利亚王位,但是葡萄牙王阿方索五世坚持该由恩里克四世女儿也就是阿方索自个的王后继位,两方爆发了继承权战争,1476年托罗一战葡萄牙战败,阿方索五世被迫签署瓦什和约,放弃对卡斯帝利亚王位的所有要求,使伊莎贝拉王权更加巩固。伊莎贝拉是虔诚天主教徒,在1478年于教宗支援下成立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一年后阿拉贡国王去世,其夫婿斐迪南成为阿拉贡国王,1480年俩夫妇召丛集臣跟34位平民代表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律,为未来西班牙的统一立下基础。1492年1月伊莎贝拉的军队攻下了统治西班牙南部长达700年之久的摩尔人重镇格瑞那达,完成伊比利半岛收复失土运动,也让天主教教义更加落实,同年,在对哥伦布提出的西行计划三次拒绝后,伊拉贝拉终于同意哥伦布第四次的西行计划,由于当时西班牙刚刚结束对摩尔人的战争,财政吃紧,伊莎贝拉特地拿出自个装满首饰的首饰盒给哥伦布作为资助并答应哥伦布及其后代均为西班牙殖民地总督。次年,哥伦布带着一些印第安人跟黄金凯旋回航,西班牙从此开启了黄金年代,1494年伊莎贝拉通过托而德西里亚斯条约,予葡萄牙合作瓜分了新世界的资产跟财富,伊莎贝拉也于新大陆建立印第安事物处所,试图让印第安人免于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迫害。

中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曾存在着众多 *** 教和天主教小国。经过几百年的兼并,到15世纪中期,主要剩下了西部的葡萄牙、北部的纳瓦拉王国、中部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和东部的阿拉贡王国,加上半岛最南端的 *** 小国格瑞那达,其中最强大的是卡斯蒂利亚王国。伊莎贝尔是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和葡萄牙公主的女儿。1454年,胡安二世死,伊莎贝尔的异母兄恩里克四世(绰号"无能者)继位。

少女时代的伊莎贝尔非常不顺利,恩里克继位后,她同妈妈、弟弟阿方索搬到阿雷瓦洛一个幽闭的城堡里居住。其母(与女同名,也叫伊莎贝尔)患有精神病,时而发作。但这并不影响伊莎贝尔受到来自萨拉曼卡大学的老师们的良好教育。1468年,对恩里克四世不满的贵族们拥立阿方索为王,一场兄弟阋墙的内战由此开始,不久阿方索突然死去,反对恩里克四世的贵族又抬出了伊莎贝尔公主来继续与之对抗。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议,停止内战,全体贵族都必须宣誓效忠恩里克四世,伊莎贝尔公主则成为王位继承人,但规定她的婚事必须得到王兄的批准。

十分有心计的伊莎贝尔公主派亲信侍从到各国去私访年轻王子。反馈回来的结论是,阿拉贡王子斐迪南品貌出众、英勇善战。伊莎贝尔便与斐迪南通讯往来,最后终于私定终身。但恩里克四世却要把她嫁给葡萄牙鳏居的国王阿丰索五世,企图把伊莎贝尔抓起来。于是,1469年,伊莎贝尔迅速同斐迪南王子订婚,然后借助阿拉贡的军队武力反抗王兄的干涉。这段看来像戏剧的风流韵事,最终成全了西班牙作为一个国家的统一。

恩里克四世以伊莎贝尔不遵守协议为由,剥夺了她的继承权,改立他自个的女儿胡安娜,但由于恩里克有性无能之名,多数贵族均以为胡安娜的血统存在疑问。1474年,恩里克死,伊莎贝尔和胡安娜均宣布自个继位,她们分别借助夫家阿拉贡和葡萄牙的力量,得到国内一部分贵族的支援。经过4年战争,葡萄牙军队被击败,伊莎贝尔终于坐稳了王位。1479年,斐迪南也继承了阿拉贡王位,两国王室联姻形成统一王权,成为欧洲最早的集权共主联邦。(但两国仍然维持各自独立的议会、法律和税制)。

伊莎贝尔由患有精神病的王后所生,而她的女儿中也有"疯女"胡安娜,但她本人却思维敏捷,意志坚强。她与斐迪南共为国王,是强强联合的典型。国内的反对派贵族大多已在内战中被清除,这使伊莎贝尔可以顺利地加强中央集权。她将市长委任权收归国王所有,设立神圣兄弟会武装控制市政生活,使议会行同虚设,摧毁贵族的城堡,没收贵族在恩里克四世时代所得的王室领地等,并以对格瑞那达用兵为由,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西班牙的王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班牙的11世纪以来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王公不断向 *** 小王国夺取地盘的历史,史称"再征服运动",到了伊莎贝尔时代, *** 在西班牙只剩下最南端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王国。历史将这个荣誉交给了伊莎贝尔夫妻,1490年两位国王亲率大军压境,斐迪南二世在前线搏杀,伊莎贝尔则居中排程,并负责后勤供应,还建立了战地医院。1492年,经过8个月的围困,格瑞那达弹尽粮绝,末代国王巴拉迪尔出降,半岛终于统一在基督的庇护之下。这一天,欧洲所有天主教教堂钟声长鸣。

伊莎贝尔一生勤政,她的五个孩子全部在旅途中出生。她大概有洁癖,总是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以"白衣女王"而闻名。

作为一对虔诚的天主教夫妇国王,他们对境内的异教徒,包括犹太人和 *** 进行了迫害,并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就在1492年,20万拥有财富和技术的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0年后摩尔人遭到了相同的命运。这或许是中世纪所有虔诚国王共有的缺憾,他们在天主教世界中得到广泛尊敬,却心安理得地对异教徒犯下了罪行。他们的宗教政策被后继者们延续下去,在卡洛斯一世和腓力二世时代达到极点。在宗教审判制度下,西班牙失去了灵气,逐渐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角落(而与此同时,绚烂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在其它欧洲国家蔓延)。

资助哥伦布

"为了某些理由和目的,我们派遣高贵的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率领三条装备良好的帆船,携带一些礼物飘洋过海,走向印度地区"--伊莎贝尔一世夫妻发给哥伦布的通行证。

资助了哥伦布的壮举。这个落魄的浪子在经过10年的碰壁之后,终于在伊莎贝尔的宫廷中获得了理想的新生。哥伦布的伟大构想得到女王的欣赏并得到慷慨资助,据说伊莎贝尔甚至拿出自个的私房钱来,哥伦布被封为海洋舰队司令和将发现土地的总督。1492年,这个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年份,哥伦布的探险队经过70天航行之后,终于到达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新大陆的发现,给西班牙带来了广阔的未来空间。此后一个世纪,西班牙依靠广阔的海外领地和源源不断的黄金输入,确立了世界霸权。

对于历史上每一对夫妇国王来讲,非常难将各自的作用严格划分开来。她与斐迪南二世是"强强组合",不过传统上以为她的作用要更加突出。在这中间,斐迪南二世的非常多努力大概也被归到了伊莎贝尔的名下。单就赞助哥伦布远航这件事而论,她就足以排进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的行列。已有旧大陆的人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几种假说,但不管怎样,只有哥伦布的壮举才开辟了新航线,将新旧大陆连为一体。另一方面,是西班牙而不是其它国家率先占有了美洲,这使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打上了西班牙的烙印,一直延续至今。由于西班牙在此后100多年里建立了霸权,她留下的影响也超出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范围,远达拉丁美洲、尼德兰等地。

人物评价

由于伊莎贝尔鲜明的个性和魅力,使人们极易过高的评价她在历史上的影响。她的业绩或许首先在于支援了哥伦布探险,然而,哥伦布的航行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向西寻找印度新航道或许仅仅是出于哥伦布的个人判断。事实上,15世纪的欧洲处于躁动之中,贸易在不断扩大,探险活动不可避免,美洲大陆被发展只是时间的问题。

伊莎贝尔本人的婚姻影响了历史,而她给子女安排的婚姻也基于政治的考虑。她的女儿"疯女"胡安娜被嫁给了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之子、尼德兰君主腓力,他们的儿子卡洛斯一世(也称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继承了包括西班牙、尼德兰、奥地利在内的庞大帝国。

此外,伊莎贝尔给西班牙奠定了政治统一的基础,并努力在思想上一统西班牙,但她所建立的审判制度却使西班牙境内的知识分子处于困境。从此之后的几个世纪,西欧思想文化界群星璀璨,而西班牙却一片沉寂,因为在审判制度下,任何一种与官方不一致的学说都会被视为异段,而且会受到残酷迫害,甚至是杀身之祸。在这样的社会里,非常难有思想家出现。的确,她所建立的西班牙审判制度距今已有5个多世纪,被废止也有近200年了,但西班牙依旧不可以从它的影响中全面恢复过来。另外,由于南美和中美洲国家沦为了卡斯蒂利亚(西班牙)殖民地。这也意味着卡斯蒂利亚(西班牙)的文化和制度,包括审判制度,扩散到了这些地区。不难想象,由于西班牙的文化发展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因此,他们在南美的殖民统治,也落后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假如没有她,后来的西班牙或许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Ⅷ 伊莎贝拉一世是谁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简介

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与堂弟及丈夫费迪南二世(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统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础。

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位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她做出过一套完整的关键性决策,这些决策在好几个世纪中都对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着深刻的影响,到今天对更多的人仍有着间接的影响。她还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资助人。

伊莎贝拉于1451年出生于卡斯提尔王国(现今是西班牙的一部分)的牧歌镇。她小时候受过严格的宗教训练,是一个很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她的同父异母长兄恩里克四世从1454年到1474年死去时一直就任卡斯提尔国王。那时候西班牙尚未统一,主要分为几个王国:卡斯提尔、阿拉贡、格拉那达、纳瓦拉等。卡斯提尔的面积最大,阿拉贡位于今日西班牙东北部,格拉那达位于南部,纳瓦拉在北方。

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伊莎贝拉是继承卡斯提尔王位的候选人,又是欧洲最富有的女子,因此非常多王子都向她求爱。她的同父异母兄长恩里克四世希望她嫁给葡萄牙国王。但是1469年年满十八岁的伊莎贝拉逃出家门,不顾恩里克国王的反对,与阿拉贡王位的继承人斐迪南结了婚。伊莎贝拉这一违命举动激怒了恩里克,他于是便指定他的女儿胡安娜为他的继承人。但是1474年当恩里克死去时,伊莎贝拉宣布继承卡斯提尔王位,这遭到胡安娜支持者的反对,于是爆发了一场内战。1479年2月,伊莎贝拉的武装力量取得了胜利。同年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1458-1479年)死去,斐迪南成为阿拉贡国王称斐迪南二世(1479–1516年在位)。从此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共同统治卡斯提尔和阿拉贡的大片江山。

伊莎贝拉一世丈夫斐迪南二世机智敏锐,才干与她不相上下。他们的大多数重要决策往往是根据伊莎贝拉的建议,通过与斐迪南商议后才做出的,而且是通过与斐迪南的密切合作才得到贯彻执行。

从表面上来看,阿拉贡和卡斯提尔两个王国仍是各自独立,两国的大多行政机构也仍然各自保持独立。但是实际上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所有的决策都是俩人共同制定的,夫妇俩皆尽全力,默契配合,共当西班牙君主。在他俩共同统治的二十五年中,其基本政策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这个王国由一个强大的君主政体统治。他俩的首要目标之一是征服格拉纳达王国--伊比利亚半岛上仍受 *** 教统治的唯一地区。征服战于1481年开始,到1492年2月结束,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取得了收复失地运动的最终胜利。征服了格拉纳达等国,西班牙占据的领土就几乎和它今日的领土一样多。纳瓦拉王国在伊莎贝拉死后,于1512年被吞并。

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在其统治初期建立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该法庭融法官、陪审团、起诉律师和警方调查人的决定权为一体,以其刑罚手段凶暴残忍和审理程式粗糙不平而臭名远扬。嫌疑犯非常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反驳对自个的控告。他们无法晓得控告自个的全部证据,甚至连原告人的名字也无法晓得。嫌疑犯如果否认对自个的指控经常要遭到酷刑拷打,直到承以为止。根据一项保守的预计,至少有两千人被烧死在火柱刑上,受到刑罚比这轻的人数要比这个数目多非常多倍。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头目是一个极端狂热的僧侣托马斯·汤戈马达,他是伊莎贝拉的私人仟悔神父。宗教裁判所虽然得到了教皇的认可,但是实际上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控制之下,宗教裁判所一是用来建立宗教统一,二是用来镇压国王的政敌。在英国,封建领主总是保持足够的势力以限制国王的决定权。西班牙的封建主也过去有权有势;但是西班牙国王现今可以利用宗教裁判所为武器来镇压公然反抗的封建主,由此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国,也可以利用它来进一步控制西班牙牧师。

但是宗教裁判所的主要物件是在宗教上有离经叛道行径的嫌疑分子,特别是一些犹太教徒和 *** 教徒,他们名义上已改信天主教,但在暗地里却在继续奉行自个先前的宗教。

起初宗教裁判所并没有把矛头指向那些把自个的信仰公开出来的犹太教徒,但是1492年在狂热的汤戈马达的极力主张下,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签署了一项布告,命令所有西班牙的犹太教徒假如不改信天主教,就在四个月内离开西班牙,并且不允许携带财产出境。这道驱逐令对大约二十万犹太教徒是一个大灾难,非常多人未来得及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之所便横遭杀身之祸。西班牙国中非常大一部分最勤劳、最精明的商人和手艺人流离失所,因此西班牙在经济上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

当拉格纳达投降时,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规定居住在西班牙的 *** 教徒可以继续奉行自个的宗教。但是在事实上,西班牙 *** 不久便践踏了这项协议。因此摩尔人奋起反抗,但却遭致失败。1502年所有住在西班牙的 *** 教徒都被迫做出选择,不是改信天主教就是流亡国外,同样的选择在十年前就摆在了犹太教徒面前。

伊莎贝拉虽然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却从来不允许让她的正统观念干扰她的西班牙民族主义。为了确保西班牙天主教在西班牙君主制而不是教皇的控制之下,她和斐迪南努力斗争,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在西班牙未取得任何进展的理由之一。

当然,在伊莎贝拉统治期间最着名的事件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事件也发生在极不平凡的1492年。哥伦布探险是由卡斯提尔王国资助的,但是有关伊莎贝拉不得不典当她的珠宝来资助这壹次探险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伊莎贝拉于1504年去世。她一生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胡安于1479年早夭。另一个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血腥玛丽)的妈妈。她的四个女儿中最着名的是胡安娜(疯女胡安娜)。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把胡安娜许配给菲利普一世(美男子),他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之子,也是勃艮第公国的继承人。这两位不寻常的王朝联姻,使得伊莎贝拉的外孙查理五世皇帝继承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王国之一的王位,他还被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当时财富最多、势力最大的欧洲帝王,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他在名义上或实际上统治过的领土包括现在的(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士、大部分义大利、部分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此外还有西半球的一个非常大地区。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都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们在长年的统治期间,靠掠夺大陆的财富来资助反对北欧新教国家的战争。因此由斐迪南和伊莎贝拉一世安排的王朝联姻几乎在她俩死后一百年当中都对欧洲的历史产生着影响。

Ⅸ 西班牙的黄金时期是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在位时期吗

十六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即自1500年以来,西班牙开始了黄金时期。

因为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生卒年为公元1451~公元1504,所以在其在位末年与西班牙黄金时期吻合。

Ⅹ 伊莎贝拉女王是15世纪哪个国家的君主

伊莎贝拉女王是15世纪西班牙的君主。
伊莎贝拉(1451-1504)年,西班牙女王。在位期间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统治者,曾赞助哥伦布横渡大西洋,促使拉丁美洲被发现。她的一系列关键决策影响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数年。
伊莎贝拉生于1451年,死于1504年。她与欧洲皇室有很深的渊源,包括与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她和夫婿费迪南德国王最有名的作为是赞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探险之旅。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伊莎贝拉对美洲原住民的福利非常关切。她下令将所有被带到西班牙的美洲原住民都送回故土,并在遗嘱中规定,善待西班牙治下的所有美洲原住民。不幸的是,人们大都未遵守她的遗愿。伊莎贝拉也有她黑暗的一面,她设立了“西班牙异端裁判所”,以维护天主教的正统性,以残酷手段惩罚异端。并于1492年3月31日伊莎贝拉和斐迪南颁布法令,把西班牙的犹太人和穆斯林驱逐。大约有2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剩下的被迫皈依基督教,并在日后被再次迫害。
在古代,西班牙不过是古罗马的一个省,外族入侵后开始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地跨当今的西班牙和高卢的大部分。8 世纪初,阿拉伯人跨越直布罗陀海峡征服了西哥特王国,建立了几十个“哈里发国家”。8 世纪末,法兰克人开始征服西班牙,也建立了一些封建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兼井,12 世纪以后,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除了卡斯提尔和阿拉贡两个大国外,阿拉伯人还残存一个格拉纳达国家。如果卡斯提尔和阿拉贡能联合起来,就能击败格拉纳达,西班牙也就能完成统一大业。而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正是通过伊莎贝拉公主和斐迪南王子的爱情婚姻携起手来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1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