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西班牙拍了什么电影
❶ 西班牙电影有哪些
《电话亭》La Cabina(1972,西班牙,35分钟,彩色)
导演:安东尼奥·梅尔塞罗
国家/地区:西班牙
类型:短片/ 喜剧/ 恐怖
片长:35 min
对白语言:西班牙语
IMDb评分:8.3/10 ( 727票 )
本片是西班牙着名电视电影导演安东尼奥.梅塞罗1972年为西班牙电影三台拍摄的一部电视电影,安东尼奥.梅塞罗的作品大家可能很少能看到,因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西班牙本国的电视电影,从来没有在海外发行过。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的编剧除了梅塞罗之外,还有当时还是年青电影人的何塞·路易·加奇,当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他作为副手与梅塞罗共同编导了本片而崭露头角,成为西班牙导演新星,后来他在1982年导演的作品《重新开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本片以超现实和象征主义的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主角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中年男子。电话亭----一个在任何城市都很常见的东西,却能够杀人不见血,你能相信吗?
一个炎热的中午,地点是在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里,操场上空无一人,太阳火辣辣得晒着地面。一辆电信工程车开了进来,下来四个人,抬下一个普通的单人电话亭,然后把它安装在操场的中央,工程车缓缓离开,过了一会,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走来,向单元楼走去,忽然看到了新装的电话亭,一丝微笑浮现在他脸上,于是走进电话亭,开始拨电话,这时候电话亭的门渐渐关闭……打了很久可能是没人接,于是他放下电话,正欲离开,推门,门却没开!他还没觉得意外,以为只是门锁的小问题,于是用手小心地摇着门柄,可还是没开,试了很久,他有点急了,环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大家都在休息,没办法,他只好坐下来等有人经过,试了很多办法,甚至想破门而出,可是那厚厚的钢化玻璃很坚固一点反应也没有……太阳透过玻璃直射到他的身上,亭子里面又闷又热,他已经满头大汗了……
人终于多了起来,大家都围在这个电话亭周围,嘻笑着,交头接耳议论着,好像在笑一个人居然会被小小的电话亭给关了起来。里面的他已经热得不行了,他用力用手拍着玻璃,用手势比划着求大家谁能帮帮他,一个壮汉走过来,使劲用手拉着外面的门把手,可门依然纹丝不动,突然“咔嚓”一声,把手断了,壮汉摔了个四脚朝天,围观的人群哄堂大笑,可里面的他却有点绝望了。这时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两个警察拨开人群走进来,见此情景,他们拿来了一把电锯,打算从顶部锯开钢架,这时里面的他已经困在里面快4个小时了,毒辣的阳光和闷热已经使他精疲力竭,汗流浃背了,他快彻底绝望了...过了一会儿,那辆工程车又开来了,他见有车来,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挣扎着爬起来敲打着玻璃比划着,车上下来那四个人,见此情景,一句话也不说,拧开固定在地上的镙丝,把他和电话亭一起抬到车上开走了,一路上他以为是去生产电话亭的原厂就可以救他出来了,可车子却驶向了城外,在郊区颠簸的山路上行进着,他的心也跟着惊恐起来,感觉路线不对了,这时,一辆一模一样的工程车从后面赶上来,并排行驶着,他突然惊见那对面的车上也装着一个一模一样的血红色电话亭,里面赫然也是一人,两眼如死人般绝望无光,汗流满面衣衫不整,和自己一样!他已经感到事情不妙了……这时车子终于开进了一个巨大的钢铁熔造厂,他环顾四周,赫然发现两边的地上摆满了一个个同样的电话亭,每个电话亭里面都关着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已经自杀而死,有的甚至已经成了一堆白骨!!!
第二天中午,太阳依旧火辣,操场上依然空无一人,一辆工程车开来,下来四个人,在操场的中央又装上一个新的电话亭。太阳依旧照在血红的电话亭上,它矗立在那里,依然张开着血盆大嘴,等待着下一个牺牲品……
本片着力表现工业化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酷,以象征化的黑色电影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化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和漠不关心,独特的手法和创意令人回味。本片被很多电影人评为70年代西班牙最优秀的电影短片之一。2002年,美国好莱坞根据其剧本又改编拍摄了一部《电话亭惊魂》,讲一个男人被迫在一个电话亭里接杀手电话要他做什么就照做不然就杀了他的悬念片,可惜只能是照猫画虎,完全失去了原版的思想深度和内含。
❷ 西班牙电影
1、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是2011年由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欧文·威尔逊、瑞秋·麦克亚当斯、玛丽昂·歌迪亚等联袂主演的一部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浪漫喜剧和奇幻电影。影片于2011年5月开始在全球上映。
影片表现的主题是怀旧情绪、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巴黎的热爱,同时也阐释了一种夸张,别人的生活总是好过和自己的生活的幻觉,因为这种幻觉而产生了生活上的矛盾与不安。
❸ 西班牙电影的内容
无声电影时期 1896年,法国人A.普洛米奥在马德里放映了L.吕米埃尔的影片。同年5月15日,他在西班牙拍摄了一部影片法国圣?路易斯学校学生出大门。10月,E.希梅诺拍摄了西班牙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做完大弥撒后走出萨拉戈萨皮拉尔教堂》。1897年,F.赫拉贝尔托使用他自己制造的摄影机,在巴塞罗那自编、自导、自演,摄制了西班牙第一部故事片《咖啡馆里的争吵》。而后,他又拍摄了《桑斯圣玛丽亚教堂大门》等影片。1898~1906年,他共摄制11部影片,被公认为第一个对本国电影业作出贡献的西班牙人。另一位电影先驱是工程师S.de乔蒙,他在巴塞罗那成立第一个影片染色公司他摄制的影片富于想象力,如《电动饭店》(1905)曾采用了特技摄影。
早期无声电影主要是改编话剧。巴尼奥斯兄弟将话剧《唐璜》(1910)、《牺牲》(1910)等搬上银幕。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但西班牙电影脱离现实,无所反映。1920年,J.布赫导演的《巴罗马村的节日》受到好评。
1925~1929年,西班牙无声电影发展较快。在上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西班牙电影的重点描绘西班牙文化。他们大多是当地的文化、纪录片和后来他们转了西班牙文学脚本。1928年生产影片59部。突出的导演是F.雷依、J.布赫斯、B.佩罗霍、F.德尔加多等。影片多据文学作品改编,如《瞎子领路人》(1926)、《特罗亚之家》(1925)、《圣?苏比尔西奥修女》(1927)等。此外风俗片、歌舞片及轻歌剧题材的影片也很流行。在整个无声电影时期,F.雷依导演的《阿拉贡的阿古斯蒂娜》(1928)描写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的事迹,《邪恶的村庄》(1929)反映农民为生活所迫出外谋生的情景,两部影片不同凡响,取得很大成功。
早期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的诞生对西班牙电影界震动很大。1929年底,导演F.埃利亚斯拍摄了西班牙第一部有声影片《神秘的太阳门》。但由于技术设备不完善,归于失败。因而使得不少导演到国外,特别是到美国,去拍摄西班牙语影片,以便向拉丁美洲国家发行。这使西班牙国内的影片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产量锐减。直到埃利亚斯由法国回到巴塞罗那成立了奥尔贝阿电影公司,并成功地摄制了第一部有声故事片《巴克斯》(1932),才使西班牙有声电影走上正轨。
1932~1933年,只生产了很少几部影片,L.布努艾尔拍摄了纪录片《无粮的土地》(1932),记叙了乌尔德尔地区的贫穷、落后和愚昧,触及了现实。1934~1936年,美洲西班牙电影公司和西班牙电影公司的建立,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1935年生产影片37部。影响较大的有B.佩罗霍根据小说改编的《黑人具有白人的心灵》(1934),F.雷依执导的《高尚的乡下人》(1935)、《莫雷娜?克拉拉》(1935)等。这一时期的影片以风俗片、轻歌剧片和表现农村生活的情节剧为主。影片中穿插安达鲁西亚舞及斗牛的场面。
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前,尽管美国影片向西班牙倾销,但西班牙国产电影仍有竞争能力,受到不少观众欢迎,而且占领了南美洲西班牙语系国家很大一部分市场。这一时期,涌现了人们爱戴的女明星I.阿亨娜和喜剧演员M.利赫罗以及R.希梅诺等。
内战时期的电影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许多电影企业停产,电影工作者随之分化。有的人流亡国外拍片,有的人加入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一边,有的人为国民政府服务。
在共和政府辖区,以拍摄反映人民斗争的纪录片为主,如《农民》、《1936年的马德里》等。但也摄制了极少数故事片。这一时期,有不少外国电影工作者前来拍摄反映西班牙内战的影片,如J.伊文思拍摄的《西班牙的土地》(1937),法国作家A.马尔罗将自己小说中的几个章节改编摄制成的影片《特鲁埃尔山区》。
在国民政府统治地区的电影工作者,摄制了一些歌颂长枪党的纪录片。1938年初,他们与德国合作成立了西班牙德国电影公司,联合拍摄影片。1938~1939年,该公司与乌发公司合作摄制了 5部故事片,其中由B.佩罗霍执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938)、《西班牙的叹息》(1938)是知名的两部。
佛朗哥执政时期电影 这一时期的西班牙电影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1940~1950年。是战后初期的10年,先是由情报部主管电影,后成立了电影总局,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并强调重视民族电影,规定了放映外国影片与国产影片的比例等等。不久,成立了电影剧作家协会,创办了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1947年开办了西班牙电影研究和实验学院。
这一时期,生产的绝大部分是商业性质的影片,包括风俗片、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以及历史题材影片,大多远离现实。此外,还有宣传、歌颂长枪党的影片。一些老导演如雷依、B.佩罗霍、E.阿达宾等仍活跃在影坛上,同时也涌现了R.希尔、A.罗曼、J.L.萨恩斯?德埃雷迪亚、E.内维列等一批新人。
1941年,雷依将他的无声片《邪恶的村庄》重拍成有声片,于194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邪恶的村庄》无论是有声片和无声片,都在西班牙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此外,希尔导演的《钉子》(1944)、《堂吉诃德》(1947)、《没有太阳的街》(1948)等,也是上座率高的影片。
在这一时期,佛朗哥以J.德安拉德的化名写了电影剧本《家族》(1941),由L.萨恩斯?德埃雷迪亚执导。影片通过一个军人家庭的变化,表现了半个世纪以来西班牙政治上的重大事件,鼓吹佛朗哥精神。
当时的主要演员有A.马约、R.杜兰、M.贝希诺、A.里维列斯等。
②1951~1962年。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从50年代初开始,西班牙摄制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1951年,J.A.N.孔德导演的《犁沟》,获很高评价。毕业于电影研究和实验学院的J.A.巴尔登和L.G.贝尔兰加共同编剧,由贝尔兰加导演的马歇尔,欢迎你,描写一个小镇为欢迎“马歇尔计划”的一个委员所做的准备,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对美国所谓的经济援助计划也进行了讽刺,在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奖。以后巴尔登导演了揭露中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骑车人之死》,再次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贝尔兰加拍摄了《普拉西托》(1961)和《刽子手》(1964)两部讽刺喜剧片。《刽子手》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国际评论奖,在国内被评为西班牙电影史上10部最佳影片之一此外,意大利人M.费雷利为西班牙导演了影片《小房子》(1958)和《小车》(1960)。《小车》以辛辣幽默的手法刻画了老年人的孤独,在1960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国际评论奖。演员J.伊斯贝特,在《小车》、《刽子手》和《马歇尔欢迎你》中扮演主角,以表演真实感人获得好评。
这一时期,在西班牙电影史上占一定地位的影片还有:J.de奥尔杜尼亚导演的《最后一支民歌》(1957),在马德里创上映325天的纪录,并在墨西哥取得成功,该片女主角的扮演者S.蒙铁儿成为继I.阿亨蒂娜和A.包蒂斯塔之后的电影女明星;由L.布努艾尔导演,西班牙与墨西哥合拍的《比里迪亚娜》(1961),在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但因该片涉嫌批评佛朗哥政权,在1976年以后才获准在西班牙上映。
③1962~1967年。是西班牙新电影时期。1962年西班牙电影和戏剧总局对电影审查宣布了新的严格条例,但对过去禁演的影片放宽了尺度,并鼓励发展民族电影,力争打入国际市场。
当时,一批在马德里国立电影学校(原电影研究和实验学院)和巴塞罗那电影学校学习和工作的青年人,在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下,想对西班牙电影进行革新。他们摄制了一批反映现实、抨击社会,格调清新的影片,形成了西班牙的新电影。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C.绍拉导演的《为一个强盗而哭泣》(1964)和《狩猎》(1965),后者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M.苏梅尔斯执导的《从玫瑰色到黄色》(1963),获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银贝壳奖;M.皮卡索的处女作《图拉姨妈》(1964),是根据M.de乌那穆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获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此外,B.M.帕蒂诺拍摄的《给贝尔塔的九封信》(1965),获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银贝壳奖;J.迪亚罗特的《爱情的时代》(1964)和M.福尔的《燃烧的皮》(1968),分别在1964年度、1968年度的巴利亚多利德电影节获西班牙文化学院奖和最佳作品奖;M.苏梅尔斯执导的《戴孝的小姑娘》(1964)获戛纳电影节特别奖;A.丰斯的《寻求》(1966)和H.格劳《夏天的夜晚》(1962)都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这一时期,大多数“新电影”作品在创作风格上都采取了精雕细琢的叙述方法,题材刻意求新,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现实弊端,从而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重视。1966年生产影片164部,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但是由于当局的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作品多采用隐喻、象征的手法,步履艰难,尽管如此,“新电影”在西班牙电影史上还是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④1970~1975年。由于经济萧条,政府对电影贷款日益缩减,审查越来越严,因此,这一时期电影生产处于低潮。
在此期间,绍拉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他执导的《安娜和狼》(1972)反映了军队、教会和性方面的问题。他的《安赫利卡表妹》(1973)获1974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V.埃里塞导演的《蜂房精神》(1973)和J.L.博劳执导的《逃亡者》(1975)先后在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获和P.奥莱亚执导的《狼的森林》(1970)也受到好评。
当代电影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去世,此后,西班牙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电影方面,取消了审查制度,被禁演的影片得以公演。如L.布努艾尔的《比里亚迪娜》(旧译《维里吉安娜》,1961)、B.M.帕第诺的《为战后演唱的歌》(1971)以及一些外国色情影片。同时,各种题材的影片竞相摄制出来。1976年生产108部,1977年生产113部。观众对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一些导演继承、发展了“新电影”反映现实的特点,拍摄了一批反映政治事件、内战以及社会现实的影片。
政治题材影片的出现,标志着西班牙电影跨入一个新时期,其代表作有J.A.巴尔登导演的《一月的七天》(1978),描述了1977年1月24日极右分子在马德里杀害几名进步律师的真实事件,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J.L.G.桑切斯与A.利纳雷克共同导演的《多洛雷斯》(1980),是一部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多洛雷斯的传记影片;M.G.阿拉贡执导的《黑帮》(1977),描述了极右分子反政府的活动,获第27届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熊奖,他导演的《森林之心》(1978)、《花园中的魔鬼》(1982)等片也颇有影响;A.里瓦斯拍摄的《燃烧的城市》(1976)和《胜利》(1983),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班牙的历史事件,《燃烧的城市》在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获奖。此外,《暗杀佩德拉尔贝斯》(1978)、《从塞哥维亚逃跑》(1981)等,都是政治题材影片。
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给人民带来精神上、心灵上的创伤,人们开始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反思。J.卡米诺拍摄的《1936年漫长的假期》(1975)和《陈旧的回忆》(1977)、J.查瓦里导演的《夏天的自行车》(1984)以及J.L.加西导演的《未解决的课题》(1977)、《重新开始》(1982)等影片都反映了战争给家庭、恋人、孩子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重新开始》获1983年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从1975年开始,反映人类自身问题的影片渐渐多起来。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人的无法解脱的孤独、苦闷都成为西方电影工作者探索的主题。新时代的西班牙影片,其中包括如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着名电影导演的作品,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和费尔南多·科洛莫将帮助使西班牙电影脱颖而出。J.de阿米尼昂导演的《巢》(1980),描写了一个老鳏夫的孤独以及他与一个13岁女孩间的情谊,扮演小姑娘的演员A.托雷特曾在《蜂房精神》(1977)、《姑息养》(1975)中扮演主角。由于她在《巢》中的成功表演,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女导演P.米罗执导的《贾利?古柏在天堂》(1980),描写了一位事业心很强的电视女导演在身患绝症之后与朋友、亲人无法求得心灵的沟通。P.米罗于1983~1985年曾任西班牙电影局局长,她的另一部影片《昆卡的罪行》(1979)上座率很高,在日本上映时,轰动了广大观众。绍拉导演的《埃莉莎,我的宝贝》(1977)表现一位老学者孤独、怕死的心情,甚至与亲生女儿都无法相互了解。该片女主角由电影大师C.卓别林的女儿G.卓别林扮演。该片采用蓝色、灰色做基调,并运用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受到好评。V.埃里塞拍摄的《南方》(1983)用一个女孩自述的手法,表现了他父亲的忧郁、苦闷。该片在芝加哥电影节获奖。这类题材影片大多细腻感人,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努力追求。
80年代,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较成功的有M.卡穆斯导演的《蜂房》(1982),在西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他的另一部作品《圣洁无辜的人们》(1984)获本国1984年最佳影片奖。此外还有《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1976)、《同特雷莎在一起的最后几个下午》(1985)等影片。但这一时期也拍摄了不少追求商业利润的惊险片、鬼怪片、色情片以及庸俗的喜剧片。
这一时期主要的导演还有J.L.博劳、E.德拉伊格莱西亚、P.奥莱亚等。
1984年1月,西班牙政府颁布了电影保护法,对国产片资助成本费25~50%,如影片获得成功,还可得到更多的补贴。为了扩大西班牙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影响,每年西班牙举办10多个国际电影节,并在许多国家举办西班牙电影周和回顾展。西班牙电影的戈雅奖1987年介绍了西班牙电影学院。荣誉和承认西班牙电影业中的卓越创建了此一年一度的颁奖仪式。这支强心针作为来到境况不佳的西班牙电影博爱,有助促进进入行业的新鲜人才及提升到国际标准的西班牙电影。有些西班牙影片在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获奖。西班牙每年平均生产 70~100部影片。尽管如此,每年上映的外国影片还高达350~400部,美国影片仍控制着它的市场。到1984年,西班牙共有影院3510座,观众有所下降。
西班牙的官方电影学校已关闭;国家电影资料馆设在马德里,受电影局领导;各省、地区都有自己的电影资料馆;所有的制片公司都是私人企业。
❹ 谁有《刽子手》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尼诺·曼弗雷迪主演的
《侩子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9B0qC-pijDjgk9swysLjPg
导演:路易斯·加西亚·贝尔兰加
编剧:恩尼奥·弗拉亚诺、拉斐尔·阿斯科纳、路易斯·加西亚·贝尔兰加
主演:尼诺·曼弗雷迪、埃玛·佩内利亚、何塞·伊斯贝尔特、何塞·路易斯·洛佩斯·巴斯克斯、安赫尔·阿尔瓦雷斯、圭多·阿尔贝蒂、胡利娅·卡瓦·阿尔瓦、玛丽亚·路易莎·庞特、玛丽亚·伊斯韦特、埃拉斯莫·帕斯夸尔、XandasBolas、何塞·奥哈斯、何塞·马里亚·普拉达、费利克斯·费尔南德斯、安东尼奥·费兰迪斯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西班牙、意大利
语言: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1963-08-31(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90分钟(意大利)、87分钟(西班牙)、90分钟(美国)、91分钟(英国)、90分钟(西德)
又名:NotonYourLife、TheExecutioner
《侩子手》是西班牙写实主义大师贝尔兰加的巅峰之作,以辛辣的笔调描写了一个连苍蝇都不敢打的青年人,为生活所迫竟当上刽子手的故事。影片虽在如今的各大西班牙经典影片榜单上名列前茅,但由于推出时正处于弗朗哥黑暗时期,长时间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❺ 有没有清末民初义和团打洋人的电影看的
义和团运动于1963年的电影《北京55日》(55 Days at Peking)中被提及。《北京55日》摄于西班牙,由于拍摄需要数千名中国演员,电影公司从西班牙全国各地几乎把找到的中国人都拉来排戏了。这样的结果导致在电影拍摄期间西班牙全国的中国餐馆几乎都关闭,因为餐馆员工(通常是业主)都被电影公司所雇用。电影公司雇用了如此多的中国人以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西班牙全国几乎找不到中国餐馆吃饭。这套电影因为题材敏感,后来一直被禁止在香港上映,直至1980年代后期。
1975年,香港的邵氏兄弟拍摄了一部反映此事件的电影,名为《八国联军》(Pa kuo lien chun),导演张彻使用高预算拍摄了一个关于觉醒与复仇的大场景故事。[2] 《八国联军》描述了拳民的追随者因受欺骗而相信他们刀枪不入水火不伤。电影的武术导演是刘家良,由傅声主演。
1986年,中国大陆作家冯骥才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小说《神鞭》被改编成电影,着名演员陈宝国参演。电影的主人公“傻二”的辫子神力无比,可作为伤人利器,被称为“神鞭”。傻二亦凭借这项才能加入了义和团。在一次和“洋人”的战斗中,傻二的战友大都阵亡,傻二的辫子也被洋枪打断,此后傻二一度陷入消沉。但在故事的结尾,傻二剪掉了辫子,变成了一位神枪手,继续和外国势力作斗争。傻二有一句总结全剧主旨的名言:“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还得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