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西班牙语怎么说
❶ 推荐几首好听的背景音乐
枯燥乏味的工作就这样又开始了新的一天,一大清早的都么劲的很,听听音乐,还真找到了几首好听的,存到这里!1-比特里克斯.mp3 —————— 好听得很!2-水边的阿狄丽娜(BAUADE FOUR ADELINE) .mp3 ————很多电话的铃声都用这个了3-瓦妮莎的微笑(LES PREMIERS SOURIRES DE VANESSA).mp3 ————轻盈欢快优美,很舒畅的感觉,早上听了一整天的心情都会特别好。很多电话的铃声也用这个!!4-达依女士(LADY DY).mp3 ————————这个也好听 ,欢快,能改善烦躁不按的情绪!5-央视动物世界片尾曲(we stay).mp3 —————— 一听这个好比有回到了原始丛林,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有捕猎者扑过来,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天天听这首能激起人的奋斗激情,练就本领!6-和兰花在一起(With an orchid).mp3 —————— 雅尼最好听的音乐,凤凰卫视天气预报老用这个,听起来很爽,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一直听到现在,都听几年了,百听不厌!7-安妮的仙境.mp3 好熟悉的声音——在大学的时候每天中午下课吃饭的那十几分钟播报校园广播的前头放--好像早上早操时间的时候也放!8-童年 背景音乐 轻音乐.mp3 —————— 这个更不用说了9-萨克斯 UnchainedMelody.mp3 —————— 高档优雅又书香气息的环境里能听到10.春野.mp3 —————— 生机勃勃的感觉 和名字“春野”的意境差不多!11.大话西游-背景音乐——一生所爱.mp3 很经典啊!12.静坐冥想-背景音乐.mp3 ——————跟当和尚的意境差不多,静谧 、深远、轻轻地-轻轻地,貌似怕惊醒了沉睡的鸟儿,好像置身于深山野林里一样!13.秘密(背景音乐).mp3 ——————比上面那个节奏强烈一点,步伐肯定有力,但还是很感觉很荒凉很隐蔽很有目的(感觉这东西实在不好来用语言表达)14.琵琶语-背景音乐.mp3 ——————超好听的琵琶音,舒畅很!15.恒河之畔 RIVER SIDE OF PERMANET.mp3 ——————音如其名,恒河之畔。16.来世迷梦 MY STERIOWS DREAM INANOTHEM LIFE.mp3 ——————音如其名,来世迷梦,像恒河之畔。联系名称感觉好想看到了自己理想的美好的未来一样,美好的明天伸手可得!17.月亮的女儿 DAUGHTER OF MOON.mp3 这个一开始有流水声,幽静,和上面的那两个也有点像,但是联系名称“月亮的女儿”还是能找到那种水一般的水中月般感觉的!18.午后细雨 DRIZZLE AFTERNOON.mp3 ——————貌似迷茫失落的意境19.印度之花 INDIAN FLOWER.mp3 连续听了几天,越听越喜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望采纳~~~❷ 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
“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仲夏的晚上,孩子们挥着扇子,在树阴里,在草丛间,一边追逐着那流动的闪闪“火星”,一边唱着上面的歌谣。
的确,萤火虫发出的闪闪的微光,宛如夜空璀璨的繁星,把大地点缀得更美丽。
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候,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晚上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包在薄薄的薄布袋里。四五十只萤火虫的光,真能抵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偏僻的村落里,妇女们喜欢把萤火虫包在薄纱里插在头发上作为饰物打扮自己,有的还暗暗比赛,看谁头上的萤火虫多,看谁头上最亮。在美洲的森林里,还有人把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瓶子里,绑在脚上夜行照路。
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很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萤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别看蜗牛爬行起来慢吞吞的,它的舌头上长着135排牙齿,每排有105颗,总共有14170颗牙齿,糟蹋粮食,偷吃蔬菜,厉害得很!它的个儿要比萤火虫幼虫大一百多倍,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针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朋唤友把它的同伴请来,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吸足了,蜗牛也完蛋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间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的相会为止。
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部分组成。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萤火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充满着瓦斯,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闪光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又因为这种灯不多用电,不会产生磁场,所以军事上又用它做水下照明,去清除磁性水雷。科学家们还用萤火素和萤火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他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真不少啊。
❸ 名人读书故事
读书的名人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名人名言: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人唯虚,始能知人。 满招损,谦受益。 满必溢,骄必败。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以人为师能进步。
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若要精,人前听。
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怕问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心坚石也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勤勉是成功之母。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南斯拉夫谚语)
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法国谚语)
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
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麦谚语)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日本谚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一窍通,百窍通
心里没有眼,有眼也无用。
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尽信书,莫如无书。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温故而知新。
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强记不如善悟。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谚语)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万川归海海不盈。
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
书囊无底。
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学到知耻处,方知艺不精。
到处留心皆学问。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做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学巧。
聪明的樵夫,应该是既善于砍柴,也善于磨刀的。
聪明来自见多识广。(阿拉伯谚语)
不愿看的人,比瞎子还瞎;不愿听的人,比聋子还聋。(法国谚语)
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的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谚语)
数不尽的土粒,渡不尽的学海。(蒙古谚语)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蒙古谚语)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有钱难买少年时。
失落光阴无处寻。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懒人嘴里明天多。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熟读游泳学,不如下大河
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
万事莫如亲下手。
荆条编小篮,看着容易做着难。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爬崎岖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回智。
有钱难买经验多。
有知识不会运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种。
闭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两腿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经常出门的孩子,比父母知道的多。
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
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站在森林外边,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舞剑是一回事,作战是另一回事。(朝鲜谚语)
打铁才能成为铁匠。(法国谚语
❹ 萤火虫有哪些特点
萤,我国古代又称“熠”或“夜照”,俗称萤火虫,它是一种小型甲虫,属于鞘翅目的萤科。全世界约有1500种萤。萤以老熟幼虫越冬后,第二年4月出来活动,5月化蛹,大约经过半个月化为成虫。成虫在6月间产卵再孵化成幼虫。
萤的幼虫体色灰褐、两端尖细、上下扁平,形似纺织机上的“梭子”,尾端能发光。但因其相貌不出众,故不被人们所注意。大多数成虫阶段的雌萤缺翅或无翅,不能飞翔,外形与幼虫差不多,也能发萤光。夏夜,流萤飞舞,那是提着“灯笼”在找“对象”的雄萤。萤的成虫完全不取食,攻击、捕食蜗牛的是萤的幼虫。
萤,不像肉食性昆虫那样,一见可食的猎物就猛扑上去,而是“热情”地向蜗牛靠近。只见它用那对纤细的颚片,在蜗牛身上频频“亲吻”。蜗牛一点也感觉不到致命的危险已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它照样缓慢地蠕动着腹足,“前额”上那对触角,依旧伸得很长。不过,萤的“亲吻”,顶多不过五六下,蜗牛的一切都静止下来了,腹足停止了蠕动,身体也失去柔美的曲线,触角也垂下来了。很显然,蜗牛已经被什么东西刺麻了。
根据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萤攻击蜗牛的兵器,是一对细若毛发、尖利似钩的小颚。萤用这对尖锐细颚,在近乎搔痒而又似接吻的轻咬的同时,极其迅速地将一种能使周身麻痹的液体,通过颚内的细沟,注入到蜗牛体内。这种极微量的麻醉剂,能使蜗牛麻痹达数天之久。
在人类的外科手术上,使人不感到痛苦的麻醉剂还没有发明之前,萤这种高明的“麻醉师”却已实施了麻醉术。
萤,不仅善于袭击正在蠕行的蜗牛,还能巧妙地攻击紧贴地面将身体卷缩在螺壳内的蜗牛。萤会仔细观察蜗牛,寻觅它那微露于外套膜的缝隙,然后抽出自己的“武器”,轻巧地插入缝隙实施攻击,使蜗牛丧失知觉。有时,蜗牛置身于草干顶部并且龟缩在螺壳内,萤可以使蜗牛在原地失去知觉并吃掉它。
无论蜗牛有多大,一般总是先由一个萤去麻醉它,待蜗牛失去知觉之后,不一会儿,其他萤好似接到“主人”的邀请信号似的,三三两两地跑来,同主人一起“聚餐”。萤“聚餐”的吃法,同样很不简单。“客人”经过几次轻咬,又注射了另一种类似消化素的物质,就把蜗牛那固体的肉变成流质,接着就狂饮起来,直到蜗牛只剩下一个空壳。然后,它们用自己尾端那一簇蔷薇花形的指状体,把全身上下擦洗一番,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蜗牛,在同人类对抗中,需人类好好动动脑筋才能对付它,而大自然却安排了萤轻易地就能制服蜗牛。
最近,人们在研究怎样防止鲨鱼对人类袭击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萤体的某种物质,有强烈的制鲨效果。人们发现萤内外,有一股难闻的异味,饿眼圆睁的鸟类从来不敢去碰它,贪吃的蜥蜴对这种小甲虫也望而止步。
美国生化学家约博纳文?图拉,发现萤的这种气味有强烈的驱鲨作用,他从冻干的萤体内,提取这些物质,把它放进一个蓄养着一条嗅觉灵敏的鲨鱼的海水池里,几分钟后,这条鲨鱼开始出现惊恐、哆嗦、瘫痪现象,接着很快就死了。在萤体内,究竟是什么物质导致鲨鱼的迅速死亡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萤,不但是高明的“麻醉师”,而且还是极出色的充电“专家”。它们的尾部,能发出艳丽的彩光,不同种类的萤,能发出不同色彩的光。有的浅蓝、有的桔红、有的淡黄、有的玉白,西班牙有一种萤,竟能闪出三色光呢!
萤的光平静、柔和,好像从静谧的夏夜,一弯新月中掉下来的光点似的。我国古代诗人常把萤作为吟咏的题材,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萤,以其独特的萤光,作为“爱情”的语言,以博得佳偶的“青睐”。
夏夜,朦胧的月色里,雄萤低空徘徊飞舞,不时闪着那灿烂、美丽的小光点。此时,若草丛中的雌萤也发出闪光时,雄萤便会循着光点飞纵而下,投入雌萤的怀抱。
美国昆虫学家劳埃德发现,萤能模拟同类异性及其他种类萤的光信号。这种模拟用来欺骗、干扰对手,是一种诡诈的夺偶手段。原来,大多数雌萤从隐藏的地方出来,进行交配的时间仅五六分钟,而雄萤要花一个星期,才能找到配偶。因此,雄萤必须设法在激烈的夺偶斗争中来取胜。雄萤会以突然的闪光来破坏其他雄萤的“求爱”对话,或者发出与竞争对手同步的闪光来迷惑雌萤,甚至还会模拟雌萤的闪光信号,诱骗其他雄萤离开“目标”从而达到自己占有雌萤的目的。
很早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应用萤光了。距今1000多年的晋朝,有个家贫、好学的孩子捉了很多萤,放在纱罩里,夜间读书用它来照明。我国台湾、海南岛有一种牛萤,大如蚕蛾,明亮似灯,当地农民把它装在玻璃瓶里,用来诱杀水稻螟虫。在印度、南美等地,还有比牛萤更大的萤火虫,每当入夜出时,只须逮住几只这样的萤火虫,装进透明的小盒内,不用电筒也可以照明道路。
萤为什么能发光?发的是什么光?这个谜现在终于揭晓了。
原来,萤的位于腹部的发光器官,是由数千个发光细胞的发光层所构成。发光层的上面,还有一层透明的表皮,恰似透光的小窗。
每个发光细胞里,含有两种物质:萤光素及萤光素酶。萤光素是光的产生者,它是一种易被氧化的耐高温的物质。而萤光素酶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催化剂,是不耐热的、分子量不大的结晶蛋白体。其发光的机理是:在萤光素酶的作用下,萤光素在细胞里的水分参与下和氧化合而发出萤光。氧是沿着具有短干并有许多细枝的气管进入发光细胞中去的。
萤体内的发光细胞中,萤光素的数量是有限的,要一次又一次地点亮“活灯笼”。所需要那么多的萤光素是从哪.里来的呢?近代研究表明:在一切生物体内都存在着一种精巧绝伦的高能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有人曾把许多萤的发光器取下来干燥并研成粉末,将粉末放人玻璃皿中,当加入适量水后,这种混合物使会发出淡黄色的萤光来,继而,萤光熄灭。这时,若将提取的ATP溶液,加入混和物中,就会重新出现萤光而且光线明亮,这个实验证明:正是ATP这种化合物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使萤光素“复合”,使它再次发出光来。萤光素每次发光后,都依靠与ATP相互作用而重新“再生”。
萤的发光效率高得惊人,有人测定,萤光所产生出来的热度,只有四十万分之一摄氏度,几乎不产生热。所以萤光又被人称之为冷光。正因为如此,萤几乎可以把体内的化学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光能,这是现代光电源效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萤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发光效率呢?原来,萤体发光时,在ATP和萤光素酶的环环紧扣的生化反应过程于,其能量供应是严格定量的。有人把氧化了的萤光素分子数同产生光的量子数作了一番比较后,发现每消耗一个萤光素分子恰好放出一个光量子,因此使它的发光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近年来,人们在研究萤的发光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人们从萤的发光器中分离出纯萤光素。接着,又分离出纯萤光素酶,后来又人工合成了萤光素——冷光源。
早在三四十年代,人们就根据萤发光的原理,仿制出光线柔和不含热线、不伤目力、特别省电的日光灯。接着又仿制出数种生物光源,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里,作为照明用,也可以为蛙人潜入深水时,提供照明光源。
在军事上,这类发光体,由于不用电源而不产生磁场,用此可以用来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后来又研制出不辐射热的发光墙以及适用于多种特殊用途的发光体。
这样就使人类进入了崭新的冷光源时代。
近代科学家发现,从萤体上提取的萤光素及萤光素酶,能与动物细胞内的ATP发生化学反应,并也能使它发光。
这一重大发现启示人们,可用萤光素以及萤光素酶来测定生物体ATP的含量与浓度。
国外已经设计出由萤光素及萤光素酶系统所组成的一种新颖的生物高能物质探测器。这种探测器,能够准确地测定生物体内有否ATP的存在及数量的多少。这种探测器,能够测知该物体中10-15克的ATP存在与否。
目前,这种崭新的生物高能物质探测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方面。不久,也将应用到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以测定其他星球有否生命物质的存在。
萤,以其奇特的武器,帮助我们人类消除残害庄稼的蜗牛,又把经过亿万年演化才获得的高超发光技能为人类研究光电效能作了重要启示,因此,萤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