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斗牛场高是多少
1. 西班牙斗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斗牛是西班牙多年来留下来的民族习俗。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300多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使用体重4千公斤的非洲纯种公牛)。 斗牛表演是精彩的,也是残忍的。人对牛残忍,牛对人也残忍。西班牙全国每年要杀死大约5万头牛,300年斗牛史中,125名成名的主斗牛士中有40多位死于牛角之下。 对于斗牛,国际上有争论,西班牙也有争论。多数人认为,斗牛是西班牙多年来留下来的民族习俗,不应该被取缔。但也有少数人,尤其是动物保护组织,主张取缔斗牛。据说,西班牙王室内,有人喜欢看斗牛,有人就不喜欢。国王卡洛斯一世和王后就不太喜欢看斗牛,西班牙前首相阿斯纳尔也不喜欢斗牛,从不涉足斗牛场。前不久传出消息说,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市政府正在酝酿制定法令,争取在“几年内”让斗牛这种血淋淋的娱乐活动彻底消失,但是,动议甫见报端,即遭到当地斗牛联盟等组织的强烈反对。因为斗牛除了是西班牙的传统习俗外,还有许多人靠斗牛为生,取消斗牛,岂不是要砸掉无数饭碗?看来,斗了几百年牛的西班牙人,今后还会继续与牛较劲。
2. 西班牙斗牛的起源是什么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的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将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而真正的斗牛表演则诞生于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有大小400多个斗牛场,其中最大的是马德里的班云达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民间有一种说法,只有在班云达斯斗牛场胜利出来的斗牛士才是真正的斗牛士,因此也成为斗牛士的圣地。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使用体重4千公斤的非洲纯种公牛)。
在西班牙,所有的斗牛表演都安排在下午举行。一场斗牛由三个斗牛士出场,角斗六条公牛,每人两个回合。这三位斗牛士各有三个花镖手和两个骑马的长矛手作为助手。整个斗牛过程包括引逗、长矛穿刺、上花镖及正式斗杀四部分。牛死后,装束着花饰的骡子车会出场将牛拖走,斗牛士则接受观众的欢呼、掌声和投来的鲜花,斗牛士按刺杀水平的由低至高分别享有保留牛耳、保留牛尾、被从正门抬出的荣誉。但是,斗牛是项很危险的活动,斗牛士死在场上也不是罕事。
3. 国外的斗牛节是怎么举办的
四月八"斗牛节",未婚女子在农历四月初八日,相好的女友们要凑些米、油盐、菜肴到野外去"打平伙",带着"女书"去吟唱,畅谈美丽人生。因这一天,男人都赶着牛牯到野外去斗牛,因此,女子习惯也把她们的活动叫"斗牛节"。
国内有苗族斗牛节和侗族斗牛节。
4. 西班牙最大的斗牛场位于哪个城市
西班牙最大的斗牛场是“马德里文塔斯斗牛场”
所以最大的斗牛场位于首都城市 马德里
5. 为什么西班牙人喜欢斗牛
只是追求肾上腺素的突然提升而已……说的简单点,就叫,追求刺激。
斗牛士工资很高的,而且社会地位也很高。肯定不是被人逼迫的。
而且……他们不是因为工资高才去当斗牛士的。
斗牛士这种职业,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荣耀,是一种勇气而强健的象征。
另外,大部分的斗牛士,是因为追求生死之间的刺激感,才从事这个职业的,这种职业观,是我们这些绝大部分,为了混口饭吃而工作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他们已经可以说不愁吃穿了,那么,为了追求他们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们会去挑战这种死亡的威胁,就跟那些玩极限运动,比如蹦极、高空跳伞,悬崖跳水的人一样,他们是在生活绝对安逸的前提下,追求一种生死之间的刺激感。而不是被人逼迫去做。
6. 斗牛有怎样的基本规则,和什么样的传统习惯
7. 西班牙斗牛规则
西班牙斗牛比赛中,正式上场的牛必须是4岁半到7岁的健康牛,体重在370到425公斤之间。每场斗牛出场3名斗牛士,分6节进行,每节斗牛一头,约20分钟,全场要斗6头牛。先由小牛开始斗,最后斗牛士与最大的公牛斗。并且在进行斗牛比赛前,被选中的公牛都要在黑暗的牛栏里关上2天,而且不喂任何水和食物。暴躁饥饿的公牛一进场,七八个斗篷手就挥舞红黄两面的斗篷挑逗公牛,牛本能地向移动的物体进攻。并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公牛会在斗牛手挥舞旗帜的时候,对斗牛手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旗帜的颜色,斗牛选用的公牛都是色盲,所以无论斗牛手拿什么颜色的布去展现在公牛眼前,斗牛都是没有特别的感觉的,只有摇动的物体才能激起它们的斗志。
8. 西班牙斗牛的介绍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后来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拥有300多家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有些时候每天都斗,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
9. 关于西班牙斗牛的介绍是什么
名闻世界的西班牙斗牛,是颇为盛行的一种竞技表演。它起源于古代的宗教活动。18世纪中叶,西班牙各地开始兴建正式的斗牛场,每年春秋两季便是斗牛季节。
10. 西班牙斗牛简介
西班牙斗牛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300多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使用体重4千公斤的非洲纯种公牛)。
斗牛的主要流程
一场斗牛由三个斗牛士出场,角斗六条公牛,每人两个回合。在西班牙,所有的斗牛表演都安排在下午举行。西班牙人惯有懒散拖沓的习惯,较不准时,唯一准时的事情就是观看斗牛比赛。另外,斗牛时必须阳光普照,鉴于西班牙多数地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部分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条件,所以只能在每年的三月至十一月之间进行。这三位斗牛士各有一套助手班子,包括三个花镖手和两个骑马的长矛手。观众对每场决战都很难预料其结果,因为它取决于诸多因素,如斗牛士的胆略和技巧,但也取决于出场的公牛,一些由着名牧场培养的凶猛公牛直接威胁着斗牛士的胜利、甚至生命。其实对于斗牛而言,牛和斗牛士同样重要,因为它的受训练程度和凶猛性关系到斗牛士的吉凶,在历史上再出名的斗牛士都不免战死沙场,最后被牛挑死的命运。
整个表演以斗牛士入场拉开序幕,两位前导一律十六世纪装束,骑着马首先上场。他们径直向主席就坐看台跑去,请求他赐给牛栏的钥匙。此时全场异常安静,观众静待这神圣又庄严的场面。尔后,乐队奏起了嘹亮的斗牛士进行曲,乐曲声中三位斗牛士各自率自己的一班人马分三列同时上场。绸制的斗牛士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耀眼。他们摆着特有的姿势绕场一周,随后来到主席面前向他鞠躬致意,但斗牛士退场后。主席反手一挥,号角吹响,也就是告示牛栏大门敞开,牛飞奔而出,即斗牛开始。以上的开始序曲部分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整个斗牛过程包括引逗、长矛穿刺、上花镖及正式斗杀四个部分。引逗是整个表演的开锣戏。由于此牛牛野性始发,所以由三个斗牛士助手负责引逗其全场飞奔,消耗其最初的锐气。几个回合过去,骑马带甲的长矛手出场,他们用长矛头刺扎牛背颈部,使其血管刺破,进行放血,同时为主斗牛士开一个下剑的通道。所骑之马都用护甲裹住,双眼蒙上以防胆怯。受刺后的公牛,会越发凶暴猛烈,因此长矛手稍不留神被掀翻刺伤也屡见不鲜。因此需要由三位助手上前引开公牛,也利长矛退场。
长矛手完成任务后,由花镖手徒步上场,手执一对木杆制、饰以花色羽毛或纸、前端带有金属利钩的花镖,孤身一人站立场中,并引逗公牛向自己发起冲击。待公牛冲上来,便迅捷将花镖刺入背颈部,如果刺中,利钩会扎在牛颈背上,也起放血作用。由于作出瞄准、前冲、刺入的时间很短,且需判断牛的冲势,因此需要其动作干净利落。但也时常有人只能刺入一镖,或两镖皆不中,即会招来满场嘘声。但如果一次花镖手双镖均插不中,可以允许其再补刺一次,但再失手,即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这也会主斗牛士增加了难度。
最后手持利剑和红布的主斗牛士上场,开始表演一些显示功力的引逗及闪躲动作,如胸部闪躲,即让牛冲向直线冲向自身时,腿一侧滑,牛贴身冲过,另外还有如“贝罗尼卡”,即是以红布甩向牛的面部,以激怒引逗公牛。贝罗尼卡原是耶酥受难时为其拂面的圣女之名,因其动作的相似性,所以命名。其他还有斗牛士原地不动,引逗着牛围着其身体打转的环体闪躲等等不一而足。
在最后阶段,也即最后刺杀阶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斗牛士以一把带弯头利剑瞄准牛的颈部,尔后既引逗牛向其冲来,自己也迎牛而上,冲上前把剑刺向牛的心脏。于是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应声倒地。刺杀是最富有技巧的,斗牛士须将剑与眼睛齐平,踮脚,手水平下压,发力,剑入牛身后须抖腕使剑稍微左弯,以冲破心脏主心室,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确性。刺杀动作分为三种:人不动而牛冲过来;这时斗牛士在瞄准阶段等都是静态的,有利于准备,瞄准和判断。第二种是人动而牛不动,即在牛处在观望的时间内,斗牛士向前冲,边冲边瞄准,直至剑入牛身,这时牛也是发力向前顶,借力刺得更深。第三种是人动牛也动,这是最难把握和最高境界的刺杀动作。即斗牛士冲向牛,逗着牛也从一定距离冲向人,斗牛士在运动中判断运动中的牛的部位并准确下手,这是极其复杂和难掌握的,但如果运用得好,则牛的死亡时间最短,漂亮的甚至可能应声倒地。
如果牛被刺后,已失斗性,但由于剑刺得不够深或牛足够强壮,会暂时还不倒地而死,这时斗牛士或其助手会以十字剑或短剑匕首刺中牛的中枢神经部位,这时牛会立即倒地而死。这时装束着花饰的骡子车即会出场将牛拖走,斗牛士会接受观众的欢呼致意,也可将帽子抛向观众,也接受观众的欢呼、掌声和投来的鲜花,斗牛士按刺杀水平的由低至高分别享有保留牛耳,保留牛尾,被从正门抬出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