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苏联为什么打击西班牙

苏联为什么打击西班牙

发布时间: 2023-02-07 20:48:20

1. 为什么会发生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西班牙内战,这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一场内战,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和左翼人民阵线联盟与西班牙国民军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长枪党等右翼团体作战;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和共和国政府得到了苏联、墨西哥和美国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得到了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由于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轴心国集团与共产主义势力之间的代理战争,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1936年7月17日,在北非的摩洛哥的西班牙军队发生了军事叛变。西非叛军从摩洛哥出发进攻伊比利亚半岛,叛变很快蔓延到西班牙。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

2. 西班牙为什么发生了内战导火索是什么

西班牙内战
1936~1939年西班牙法西斯军人发动的反对共和政府的军事叛乱。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议会选举M.阿萨尼亚·伊·迪亚斯为共和国总统。人民阵线联合政府成立后,进行一系列改革。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军官F.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10月1日,叛军在布尔戈斯成立政府,开始了西班牙内战。

http://ke..com/view/103212.htm

3. 二战时期的苏联和西班牙

差。二战前的西班牙内战,苏联支持原政府军,甚至曾直接派兵参战。结果佛朗哥领导的叛军得胜,佛朗哥一直敌视苏联。

4. 苏联参与西班牙内战的秘史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内战,并由此搅动了整个世界。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指出,苏联情报机关在伊比利亚半岛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西班牙内战这一天赐良机,苏联积极在西班牙人和国际纵队战士中招募间谍,开辟立足点,并借此在欧洲和美洲扩充谍报网。

内战爆发以后,西班牙共和政府遭到周边各国的经济封锁,粮食、燃料和武器皆十分短缺,急需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苏联红军情报局十分清楚,若不能及时得到强大的国际援助,在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叛军的内外夹攻下,西班牙共和军难以支撑。

斯大林亲自下令

1936年9月,根据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指示,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军事援助计划开始着手制定。苏联两个对外情报机构参与了计划的草拟,它们一个是属于军队系统的总参情报局,一个是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外事局。9月14日,这两个局的局长谢苗·乌里茨基和阿布拉姆·斯卢茨基分别在此计划上签了字。苏联情报部门特殊的“X”行动开始了。斯大林亲自下令,将对西班牙的整个援助计划交由军事情报机关具体落实,并在那里成立了一个“X”特别处。

“X”行动

1937年3月13日,乌里茨基呈报了向“X”国提供军援的详细说明,传阅的范围为苏联军事和政治高层领导。“X”行动的基本内容是,向西班牙共和军提供军事技术援助,挑选并派遣军事顾问和专家,帮助西班牙共和军制定作战计划,在苏联军校培训西班牙空军飞行员、坦克手和炮兵,并督导苏联志愿者直接参与作战。

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初,共和军的作战能力和装备都很差,几乎没有自己的战斗机,故而西班牙共和军需要补充的武器数量不少。“X”军援行动内容庞杂,不仅援助内容多,而且行动持续时间长,红军情报局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1937至1938年期间,正遇上席卷苏联的大清洗高潮,军事情报局许多人员还未来得及完成此行动,就无辜地遭到逮捕,少量留守人员承担了巨大而繁重的工作。

在整个 “X”行动期间,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军交付的物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数据统计,苏联军援总量如下:227架飞机、206辆坦克、60辆装甲车、196门中口径火炮、340支德国产火箭筒、3600挺重机枪、3150挺轻机枪、16万枝步枪、12万枚手榴弹,外加数万发炮弹和几百万发子弹。

神秘的格里申将军

别尔津是苏联派往西班牙的第一位总军事顾问。为什么苏联高层没有选择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部队指挥员,而是偏偏选中了他呢?从目前公开的档案找不到答案,但却可以做出一定的推测。在1936年9月29日,政治局会议将对西班牙的军事援助行动定名为“X”行动,说明此次行动具有很强的秘密性质,会上同时对老特工别尔津做出任命也就顺理成章了。

出于保密和安全需要,别尔津到西班牙后使用了化名,人称“格里申”将军。即便是苏联派遣到那里的作战人员,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总参情报局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工十分活跃,除去纯情报任务以外,他们还开展敌后破坏活动:炸毁敌军桥梁,破坏敌方通信线路,组织大规模游击战,并在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创办了两所特工学校。

苏联所付出的代价

苏联曾打算向西班牙派遣正规军,但后来这个想法遭到了否决,转而决定只派军事顾问、专家和志愿者。

苏联顾问进入西班牙的主要途径有两个,陆路经由法国领土进入,水路经地中海抵达卡塔赫纳港,只有少量苏联军事专家绕经巴尔干和非洲。为了掩盖真实身份,这些顾问全部持其他国家的假护照,有些顾问甚至冒充他国驻巴塞罗那的外交官或商务代表。

苏联在西班牙的军事人员体系包括几个层次,最高一层为总军事顾问;下一个层次的顾问在共和军总参谋部各部门担任要职。第三个层次为各方面军司令的私人顾问,先后有19位苏联顾问担任过这种角色。在同一层次上,各方面军司令部有苏联顾问,师、团级指挥员也配备了顾问。在马德里、巴伦西亚、巴塞罗那等七座城市,苏联武器专家还深入到兵工厂,帮助共和军制造枪械,并对苏联歼击机的组装提供指导。第四个层次为基本作战人员,由苏联志愿者组成。苏联的志愿者并非普通的平民百姓,而都是些从军队中精挑细选的军事人员,包括飞行员、坦克兵和水兵。

1936年9月,苏联飞行员的第1轰炸机大队在西班牙上空首次亮相,直接参加了马德里的战斗。同年10月,苏联提供的30架高速轰炸机进入西班牙,此而使在西班牙作战的苏联飞行员达到300人。

据目前俄罗斯保存的资料,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派遣了772名志愿飞行员、351名坦克手、100名炮兵、77名水兵、166个通信兵、141位工程师和技师,外加204名西班牙语翻译。

为对西班牙履行 “国际主义义务”,苏联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在差不多4000名轮流参战的军事人员中,牺牲人数超过200人。不过这场战争也锻陈了队伍,59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着名的苏联军事领导人。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参战人员回国后却遭到了残酷清洗。(据《先锋国家历史》彭华/编译)
^_^

5. 苏联为什么西班牙内战中援助西班牙

德、意和苏联都参加了不干涉委员会。

但德、意根本无视不干涉协定,通过葡萄牙转运站继续大规模向叛军提供军事援助。

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宣布,基于西方国家粗暴地撕毁了以前达成的协议,苏联将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向合法的西班牙政府出售武器并提供贷款。

英、法控制的不干涉委员会对德、意大规模武装干涉西班牙的事实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相反却指控苏联破坏不干涉协议,甚至说“有些国家比德意更应该受责备”。

美国没有参加不干涉委员会,但却支持英法奉行的不干涉政策。

1936年8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绝不干涉西班牙争端。

1937年1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禁止向“在西班牙交战的各方”出售武器,并禁止以志愿者身份援助西班牙政府军的美国人前往西班牙。

但却不禁止叛乱分子从美国购置汽油,也不禁止德意两国从美国购置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物资。

德意是西班牙叛军的主要武器供应者,这样,美国的军火便通过德、意源源运到叛军手中。

美国的禁运政策,实际上只禁止西班牙政府从美国获得武器。

英、法、美等国政府对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绥靖政策不是偶然的。

第一,它们同德意一样都仇视共产主义,担心人民阵线获得胜利会导致西班牙“赤化”,并进而影响本国和欧洲的稳定。

1936年11月,美国驻法大使布利特会见法国外长德尔博斯时一致认为,如果佛朗哥得不到德、意的迅速援助,“西班牙将很快落入共产党人手里,葡萄牙不久也会步其后尘”。

当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把德、意的武装干涉说成是消除西班牙的“共产主义疫区”时,英法美官方内心持赞同态度,因而想借刀杀人,利用德、意法西斯出面扼杀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第二,英法等国虽然力量雄厚,但内部矛盾重重,和平主义和保守思想斗争十分严重,在法西斯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咄咄逼人攻势面前,一味采取守势。

它们幻想能用牺牲西班牙的办法来满足法西斯的欲望,维持欧洲的现有秩序。

第三,它们知道社会主义苏联不会坐视德、意扑灭西班牙人民阵线,因而,想用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办法,来促使德、意同苏联相斗,从而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这就是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同英、法、美政府的态度相反,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进步人士都坚决反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径,鲜明地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一边。

当时,被封锁的西班牙共和国在粮食、武器等方面都遇到极大困难。

苏联人民发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援西班牙人民。

1936年9月,第一艘苏联轮船“涅瓦号”满载粮食和物资抵达阿利坎特港,受到西班牙人民的热烈欢迎。

阿利坎特市的男女老幼涌向码头,热泪盈眶,高呼“万岁”。

随后,装载武器的苏联船只也陆续到达。

从1936年10月1日到1937年8月1日,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飞机496架、坦克332辆、装甲车60辆、火炮714门、机枪12804挺、步枪337793支。

苏联虽未派成建制的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去了大批飞行员、坦克手、教官和参谋人员。

苏联人民捐款5600万卢布,苏联政府向西班牙政府提供8500万美元贷款。

还收容了数千名西班牙难童,让他们在苏联居住和受教育。

同苏联一样,世界各大洲也都展开了声援西班牙人民的群众运动。

巴黎、伦敦、纽约和其他许多城市的民主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要求给西班牙人民阵线提供援助。

西班牙大使馆收到了几千宗捐款和援助品。

墨西哥政府公开站在西班牙政府一边,向它提供了230万美元军火和物资。

阿根廷人民募集了5000万法郎的捐款以及大批粮食和衣服,还装备了19所野战医院。

巴西人民捐献了30万公斤咖啡。

古巴人民捐赠了400万法郎。

乌拉圭工人捐献了一天的工资。

智利人民捐赠了大批粮食和衣物。

为了协调行动,还在巴黎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国际委员会。

在战争的头两年,国际委员会仅从17个国家就募集到8亿法郎。

具有正义感的各种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都站出来保卫西班牙人民阵线。

这是强大的国际反法西斯战线。

着名的国际纵队的组成更是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最高表现。

根据共产国际的号召,来自全世界54个国家的4万多名反法西斯战士,跋山涉水,奔赴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

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冲破本国政府的阻挠,躲过反动势力的搜捕,冒着种种危险才秘密到达西班牙的。

尽管他们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职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共同的一点就是对法西斯的仇恨和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参加国际纵队的都是共产党人。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联的干预也是正常的了。

6. 对于西班牙内战苏联是如何对待的

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坚定地站在西班牙人民一边,谴责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径,深刻地揭露了英法美等国“不干涉政策”的实质,全力支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的正义斗争,给西班牙人民提供了包括坦克和飞机在内的大量援助。共产国际也号召各国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7. 西班牙内战中,受强大苏联支持的共和派,为何会遭遇惨败

因为当时的共和派,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开始的共和派还是占优势的一方,不过后来德国和意大利加强了对叛军的支援,已经英国等国不插手和自身出现了内乱,所以哪怕有苏联做靠山也无法阻止叛军的崛起。

国际纵队的退出,对共和派也是巨大的打击。当英国方面通过了所谓的撤军计划的时候,共和派心都凉了半截,国际纵队可是有着一万人,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是一个巨大的战力。但是英国看着这边的战场太多于威胁了,很多人都是有去无回,就叫他们回去了。

8. 请教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的失败原因

1、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力量消弱
第一,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内部分裂。
共和政府在马德里保卫战胜利后进行了改革,虽然有了明显的进展,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没有适应时势的要求。许多措施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反而出现了混乱状态,比如,大多数的社会民主党和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争取胜利的八项条件”,拉尔哥·卡瓦列罗的追随者们反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民主土地改革。由此可见共和政府内部并不是团结的,甚至出现了离心现象。
第二,共和国政府控制区域缩小、军事力量锐减。
1938年初,国家的疆土已有百分之六十落在了法西斯分子手中。与此同时,面对共和政府不断恶化的局势,一些人们产生了投降的念头,虽然共和政府企图扭转这种局面,但自身的力量越来越小,已无力扭转大的趋势。到1939年2月9日,共和国只剩下约占全国领土四分之一、人口约一千万的中南部地区了。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共约七十万人,而且军队装备也不良。在10月30日发生了埃布罗河战役,这次战役使共和政府和叛军都受到了重大削弱,但叛军可以从德意两国得到武器的补充,而共和政府得到苏联援助的物资却被卡在了加泰罗尼亚。
第三,国际纵队撤出。
1938年7月初,伦敦不干涉委员会通过了所谓“召回外国志愿军的计划”。共和国表示同意撤出一万名国际纵队队员,这个数目占当时在共和军中全部外国人的百分之八十,这一计划又削弱了共和政府的力量。应该说,国际纵队帮助共和政府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但瓜达拉哈拉战役在成为国际纵队辉煌胜利的同时也成为了国际纵队辉煌的转折点。志愿加入国际纵队的人在早期达到一个高峰后日渐减少,组建国际纵队的最初六个月,总共招募了1、8万人,而后面的六个月里,到达训练营的国际纵队新兵只有6464名。最主要的是国际纵队伤亡率非常的高,使人们不敢再报名参加。尤其随着佛朗哥主力的回师,埃布罗河南岸很快变成了双方的绞肉机,短短两个月里,渡过埃布罗河的7000名国际志愿者的伤亡率达到了75%。于是西班牙共和国领导人涅格林在国际联盟宣布单方面撤出所有外国战斗部队。1938年10月,国际纵队开始陆续撤出西班牙。在整个战争期间,国际纵队志愿军的总数达三万五千人。其中法国派往共和制西班牙的志愿军约九千人,波兰――五千人,意大利――约三千五百人,美国――二千八百人,英国――二千人。参加国际纵队作战的还有一千加拿大人,一千二百匈牙利人,一千二百南斯拉夫人,三千德国人和二千奥地利人。国际纵队的撤出,使共和政府的战斗更加艰难,力量更加分散。
第四,苏联的撤退。
在内战初期,苏联积极支持共和政府,在财力方面,在1936年苏联政府就支援共和政府300多万美元,人力方面,苏联向西班牙派了大量的军事顾问、专家和志愿者,帮助共和政府制定作战计划和参加作战,据记载,1936年10月,在西班牙作战的苏联飞行员已经达到300人,专家也至少有387名,这些飞行员都表现非常英勇,歼击机飞行员切尔内赫击落德国一架战斗机。[8]物力方面,数据统计,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军交付的屋子总量有:227架飞机、206辆坦克、60辆装甲车、196门中口径火炮、340枚德国造火箭筒、3600挺重机枪、3150挺轻机枪、16万支步枪、12万枚手榴弹以及数万发炮弹和几百万发子弹。[9]
苏联在内战之初积极支持共和政府,他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集体安全政策得以实现,英法可以加入到人民阵线一方,但英法竟然采取了“不干涉”政策,不予苏联在内战中共进退,这就使得苏联害怕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形成反苏联盟,所以苏联不得不另谋出路。为了避免英法与德意法西斯相互勾结,苏联放弃了一贯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开始推行个体安全政策。所以,在1938年以后苏联逐渐减少了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支持,并撤回军事顾问与志愿军。
在1938年――1939年这一年中,共和政府内部出现了分歧,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与叛军的军事对比上也大不如从前,而国际纵队和苏联的撤退更加消弱了共和国政府的力量,这也预示着共和政府的失败。
2、德意干涉的加强及对佛朗哥叛军的支持
早在1936年11月,德国就建立了“康多尔”军团,此军团拥有强大的防空设施、机械化部队、坦克和装甲车。它的全体战斗人员超过六千人,而空军在刚建立时就已有八个轰炸机和驱逐机大队、一个水上飞机大队。
马德里保卫战佛朗哥叛军失败后,德国和意大利加强了对叛军的援助,在叛军占领的整个地区疯狂的动员和训练新的武装力量。在1937年初,叛乱分子已拥有一直相当强大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队。1937年3月初,意大利的正规军占领了马拉加。德国军舰炮轰了共和制西班牙的沿海一带。3月8日,德意开始对马德里进行又一次进攻,在德国飞机、坦克和炮队的支援下,有五万意大利军被调到这里。4月26日,德国飞行员对盖尔尼卡进行了连续数小时的轰炸,使盖尔尼卡变成了一片废墟。
在共和政府国内外局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佛朗哥的装备和有生力量在不断的增长,在加泰罗尼亚,只有三万七千支步枪的不足十二万名的共和军士兵,对抗者差不多三十万佛朗哥分子、意大利人、德国人和摩洛哥人的军队。每一架共和国飞机要对付十五至二十架法西斯飞机。
在德意的积极支持下,佛朗哥叛军于3月28日攻陷了马德里。德意对叛军的支持可以说对整个战争的进程起了重大影响,当叛军陷入困境的时候德意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在1938年以后加大对叛军的支持,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在整个战争中,意大利共派出官兵73000人左右,还提供给叛军700多架飞机、700多辆坦克以及火炮、机关枪等等。军援的总值约120―140亿里尔,等于意大利一年军事预算的两倍。(关于意大利和德国对佛朗哥的军事援助,各种统计数字相差很大。意大利出兵的数字多至15万,少至5万。对德国投入兵力的估计,多至5万,少至5000―6000人。)没有意大利和德国的支援,叛乱分子是绝对不可能获胜的。
3、英法美“不干涉”与中立政策对西班牙的影响
第一,截断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武器来源,消弱了抵抗力量
英法美在西班牙内战初期采取的“不干涉” 和中立政策,其实质就是“绥靖政策”推行的一种方式,其目标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利益,以换取和平和安全。但是这一政策的实行损害西班牙共和国的利益,尤其是“不干涉”委员会的成立,要求各参加国实行武器禁运政策,这样就截断了西班牙共和国得到武器的途径,苏联支援共和政府的武器不能到达作战前线,致使共和国士兵的装备在战争后期显得较为落后,武器也出现了短缺现象,作战比较困难。而佛朗哥叛军则可以从德意两国得到武器,内战后期,德意对叛军的支持力度加大,英法美等国则听之任之,任由德意的张狂行为。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不干涉”委员会,但它也实行了“不干涉”政策,在战争中,叛军所需的石油75%以上是美国石油公司提供的。比如在1938年7月25日的埃布罗河战役,虽然叛军伤亡达8万多人,但是,在12月底进攻加泰罗尼亚时,叛军加上意、德侵略军,约有34万人,装备着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而共和国的军队只有12万人。[12]在1939年1月,共和国军队在得不到不记得情况下,加泰罗尼亚全境陷落。所以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变相的削弱了共和政府的力量。
第二,大涨了德意及西班牙叛军的士气
英法等国对德意法西斯国家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德意更加肆无忌惮的公开支援佛朗哥叛军,由于英法美的默认,法西斯国家的气焰更加嚣张。这时欧洲的一些小国家开始坐立不安,他们害怕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就比如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就投入了德意法西斯的怀抱,无形之中就壮大了法西斯阵营的力量。而由于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使它们与苏联之间更加不信任,进而不能够团结在一起,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严重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总之,英法美企图利用德国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心理,让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但却恰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干涉”政策成为了变相的“干涉”政策,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西班牙共和政府在得不到援助的情况下节节败退,最终政权落入了佛朗哥手里。

9. 有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问题

1,西班牙在战争初期是犹豫不决的,但是最后保持了中立,作为盟军来说,一个中立国比一个敌对国好得多,所以,盟军并没有进攻西班牙。西班牙中立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正是有了它的中立,盟军在直布罗陀的要塞才能保住。若非如此的话,轴心国可以轻易控制北非,甚至封锁地中海,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所以,对盟军来说,西班牙是一定要保持中立的。

2,“法西斯政权”这个概念是战后才形成的,按照最狭义的观念,只有墨索里尼政府才使法西斯政权,希特勒政府是纳粹。到很久以后,独裁政府才被称为法西斯政府,所以盟军当时并不认为西班牙政府是需要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一样被打倒的。

3,战后,国际局势急转直下,华沙条约/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是冷战双方的集团得以形成,但是西班牙在战后并没有加入华沙条约,所以西方也没有理由去对付这个政权。

10. 二战中西班牙不是中立国吗,为什么1937年会遭到德国空军轰炸

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内战。西班牙以弗朗哥为首的右翼武装和以左翼组成的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发生了战争。之后德国,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就对这场内战进行了武装干涉,派部队帮助弗朗哥叛军对共和国军进攻。这其中就包括了着名的德国空军“秃鹰军团”,轰炸格尔尼卡就是他们干的,因为这个城市处在共和国军的重要运输线,

另外苏联为首的国际左翼力量也派出了志愿军参战帮助共和国政府。即着名的“国际纵队”。但最后共和国军还是战败了。弗朗哥统治了西班牙,并在二战开始后宣布中立。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