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后到底叫什么
A. “双胞胎”王后的进化史,西班牙王后一年一个样,约旦王后更知性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与约旦王后拉尼亚两人由于在穿衣风格以及气质上的相似,再加上五官也颇有些类似,所以经常被大家戏称为“双胞胎王后”。而在最开始,莱蒂齐亚与拉尼亚同框时,其实大多时候都会由于其气质以及形象上的失利而败给了对方,这可能也是源于拉尼亚比莱蒂齐亚更早成为王后吧。
拉尼亚在成为王后之时才28岁,距今已经坐稳了王后之位22年了。而莱蒂齐亚则是在成为了王妃之后再进化成为王储妃,直到6年前才正式的升级成为王后。不过两人在很早之前就经常会有同框,那时候的拉尼亚便已经展现出了她的温婉知成熟。穿着银色翻领连衣裙,拉尼亚看起来气质出挑而又优雅,还多了几分柔和的精致感。
而莱蒂齐亚则稍微逊色很多,当时的她还不够稳重,穿着一件白色蕾丝无袖上衣搭配黑色半身裙,同时还在脚上搭配上了一件黑色丝袜,再加上过于刻意的大波浪发型,让整个人少了几分端庄,反而有些刻意,气质上完全被拉尼亚王后碾压。不过后来逐渐升级,并且开始找到了属于自己风格的莱蒂齐亚,也开始慢慢追赶上了拉尼亚。
虽然最开始在气度上还是稍逊了几分,穿着灰白色西装套装的拉尼亚在面对莱蒂西亚时,展现出了她作为职场精英女强人的强大气势。宽大的腰带勾勒出腰身,搭配上裹身裙,看起来更加干净利落,而设计个性的西装上衣又给她多加了几分精致优雅。而莱蒂齐娅则是尝试起了一体化的粉色修身连衣裙。
这种连衣裙能够将她的好身材完美展现出来,但少了几分大气,倒是有些过于小家子气了。但是如今已经在王后之位上坐了6年的莱蒂齐娅,终于正式凸显出了她的气场,在与拉尼亚同框时,无论是气质还是形象都已经不输对方。这一次拉尼亚穿上了一袭蓝色连衣裙,搭配上一件粉色外套,白色袖口以及领口收边让整件粉色外套看起来不会过于单调甜腻。
搭配上蓝色手提包后,更是让她看起来更加知性优雅,同时也凸显了几分温婉。特别是她脚上的粉色高跟鞋,更是与整套衣服气质相符,简约的粉白蓝三色凸显出了一丝精致。而莱蒂齐亚则显得干净利落了很多,一件修身红色连衣裙上身之后显得格外喜庆大气,剪短了的头发更是干净利落。
修身的礼服勾勒出了曼妙的身姿,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两人的身材比例都十分完美,举手投足之间格外优雅。两人即使只是简单的站在一起,便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般,吸引人的视线。
而莱蒂齐娅换上一袭灰色西装套装之后,更是显得精致强悍,这一次拉尼亚穿着雪纺衬衫搭配黑白条纹裙,看起来温婉柔和。不得不说,两人虽然样貌气质越来越相似,但是却也各自拥有着各自的韵味,因此看起来在形象以及风格上都大有不同。
B. 现任的西班牙王后是谁
现任的西班牙国王是胡安·卡洛斯一世,他于1975年11月登基。
1962年,胡安·卡洛斯与希腊公主索菲娅结成连理,育有二女一子。索菲娅王后1938年11月生于希腊,系已故希腊国王帕普洛之长女。
C. 哥伦布时期西班牙王后是谁
当时的西班牙是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
她本人是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王,1469年她和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联姻,两国随后合并,夫妇两人成为新成立的西班牙“共治君主”
1492年1月2日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的军队攻下了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七个世纪的摩尔人的最后一个重镇格拉纳达,完成在伊比利亚半岛基督教势力对伊斯兰势力数个世纪的征战收复失地运动。
同年,伊莎贝拉同意资助哥伦布的探险。由于财政吃紧,伊莎贝拉拿出一个自己的装满首饰的首饰盒给哥伦布作为资助,同时答应哥伦布的条件:他和他的后代做为西班牙开拓的殖民地的总督,并获得一成的利润。
D. 48岁的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职业装是怎样搭配得那么时尚的
这几年, 时尚 圈多了一位皇室人员成为 时尚 icon,她就是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奥尔蒂斯·罗卡索拉诺(Letizia Ortiz Rocasolano),相信大家对她都有印象,而且印象还很不错,被她的颜值、气质和 时尚 品味深深地打动了,她的造型以百变着称,其中她的职业装造型也是特 时尚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都是怎样搭配职业装的。
莱蒂齐亚王后在卡塞雷斯的这个红色造型,惊艳了你我的眼球。身穿一身大红色西装的王后,热情奔放又不失优雅感,天生衣架子的她几乎没有失手过,正红色是很能显肤白的颜色,深V领的设计很好地展现了她性感的锁骨,合体的剪裁突出了她优美的曲线,搭配的红宝石耳环增添了几分贵气。
微喇叭的裤子更 时尚 ,侧开叉的设计前卫又时髦,搭配红色的手抓包和红色的高跟尖头单鞋,虽然是一身红,但也不会突兀,难怪国王说,自从莱蒂齐亚出现后,群众都将注意力放在莱蒂齐亚身上了,因为王后实在是太美了。
一身白也是莱蒂齐亚王后喜欢的搭配造型,这是国王与王后出席皇家马德里 历史 学院活动时的照片,白色代表着纯净、大方,也有自带反光板的效果,很能显白,长度适中的西装外套端庄优雅,这次莱后选择了是白色的阔腿裤,不仅仅能拉长了身材的比例,还能很好地修饰了腿型。
在高跟鞋方面,王后这次穿的这双交叉的驼色高跟鞋出镜率也很高,比一般的尖头高跟单鞋多了一些性感,穿起来也更稳妥舒适不会掉跟。耳环的款式非常精致,金色边缘包裹起来的花瓣形状高贵大方,与王后尊贵的身份相当匹配。
除了个性的裤装套装,王后也有比较端庄的包臀裙套装,出席比较正式的严肃场合还是要穿得比较端庄优雅,两件套的粗花呢套装很显气质,内搭一件白色的圆领衬衫百搭又大方,及膝的包臀裙不长不短刚刚好,黑色的尖头高跟单鞋与套装的黑边相呼应。
这是莱后比较早期的搭配造型,酒红色是充满女人味的颜色,用在西装当中更有韵味,内搭同色的酒红色低调又不失女人味,下半身搭配中度灰色的包臀裙相当高级,懂一些色彩搭配的小姐姐就会知道,酒红与灰色的搭配是非常有质感的搭配色,加上灰色的高跟单鞋相当和谐。
小立领设计的西装比较前卫有个性,这一件西装版型是属于比较宽松的,搭配一条窄脚的裤子更加利索,内搭一件黑白千鸟格纹的衬衫, 时尚 又高贵,脚上搭配的鱼嘴高跟鞋,增添了几分时髦度。
格纹元素的单品这两年火遍大街小巷,特别是灰色格纹的西装,几乎人手一件, 时尚 icon莱后又怎能错过呢?这次索性来一套格纹西装套装,有人说格纹西装容易显老气,但在王后身上是不存在老气的。选择了宽松的版型,有点像宽松版与oversize之间的尺寸,看上去更时髦。
一套格纹套装的内搭显得尤其重要,王后搭配了一件白色蕾丝边的打底衫,充满女人味的蕾丝与复古个性的格纹西装碰撞,擦出不一样的花火,加上红色的手抓包和红色的高跟鞋,让整个造型看上去更有活力感。
如果你对职业装的印象还停留在严肃呆板的时代,你就真的out了,来看看王后这一套白色的无袖套装,时髦到你都不相信。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带妻子莱蒂齐亚王后,参加西班牙马德里伽利略俱乐部举行的着名的科学独白演讲,交叉前片的设计很 时尚 ,不规则的下摆让身材比例,看上去更修长,白色直筒裤让腿型看上去更细更直。上臂上戴的大片金色手镯与金色耳环,增加了不少时髦度。
后背的设计更是惊人,原来是交叉像围裙的设计,高开叉的下摆刚到腰部,恰到好处,又不会用力过猛。
首先我觉得她是一个拥有运动员一样健美的身材,看她的手臂就觉得平时没少锻炼,颜值又高,穿衣服肯定好看啊,而且她的衣品真的都是简单气质款。
好身材离不开自律,拥有好的身材加上那么好看的脸我觉得穿什么都不挑。
要想衣品好:款式简单才大气,颜色不要超过3种。高跟鞋更加气质,尤其是细跟的,不要鱼嘴露的。
E. 王后穿婆婆的红裙,西班牙的王室到底有多节俭
这位西班牙的王后叫莱蒂齐亚,她之所以会穿婆婆的红裙,并不是因为西班牙王室的节俭,而是为了告诉大家:她和她的婆婆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而且两个人相处的非常好。在2018年的时候,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和她的婆婆索菲亚王太后不和的谣言在网上疯传。有一次,所有的西班牙王室成员都参加了复活节活动。活动结束后,索菲亚王太后将她的两个孙女抱在台阶上,让记者拍照。
索菲亚王太后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这条红裙子,在她嫁给西班牙皇室之前,她是丹麦的公主,她的形象和气质都很好,红色的裙子穿在她身上非常高贵优雅。这一次,莱蒂齐亚王后穿着她婆婆的衣服似乎缓解了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作为皇室成员,她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榜样。她应该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更加小心和严谨,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F.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其任职期间对西班牙的贡献有什么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其任职期间对西班牙的贡献有什么?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是一个口碑不错的王室成员,她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
三、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在慈善事业方面,得到老百姓认可: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一生都致力于慈善事业,她在西班牙成立的残疾人、孤儿等帮扶机构,帮助过很多人,因此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在西班牙的民意调查中,支持率甚至超出大部分政治人物。
G. 西班牙王后成70后典范,一身红色身披黑大衣,端庄典雅蛮腰抢镜
要说欧洲王室里最勤快的王后那非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莫属,基本上一年四季都陪同国王参加各种公务活动。当然西班牙王后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好身材,如今48岁的她越发出众。
最近莱蒂齐亚一身红色现身,在她的日常造型里红色是非常常见的颜色,红色大气稳重,不管是深红还是明艳的大红色,莱蒂齐亚都驾驭的非常出彩,尤其这一身黑红配,非常经典的配色穿出高级典雅美。
首先上半身莱蒂齐亚选择了红色的高领毛衣,下半身是裹裙设计的红色半裙,将高领毛衣塞进裙子里依然有纤细的腰身,可想而已莱蒂齐亚到底有多瘦了。而且呀为了视觉上看起来更舒服,莱蒂齐亚鞋子也是选择的酒红色尖头高跟鞋,色调舒适大气。
最能彰显霸气风范的还是黑色大衣,直接披着穿,不管是红色内搭还是黑色外套,无不彰显出高级的质感,扎上马尾辫,整体状态相当好。
体态更是没法说,永远都是昂首挺胸,言传身教之下两位公主公开亮相的适合姿态跟王后也是十分相似的。侧身看去腰身尽是纤细的小蛮腰。
莱蒂齐亚的红装可以数不胜数,每次穿红色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一身红色配卡其色也是别样滋味,红色的无袖西装,大大的口袋干练大方,下半身搭配红色西装裤,因为红色比较亮,所以配的是亮一点的浅色卡其色,撑着雨伞,五官深邃,整个人气质都很优雅大气,就好像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
有一段时间的莱蒂齐亚晒黑不少,而且还瘦了不少,所以穿起红色少了几分韵味,一袭红色西装无袖连衣裙,腰带既是装饰品又可以调整身材比例,搭配坡跟草编鞋,带着几分正式感又有度假的气息,很符合这种 旅游 公务活动。
莱蒂齐亚的衣品和气质真的没说,穿大衣和套装一般都是以纯色系为主,灰色高级百搭,一袭系带的灰色连衣裙,裙长在膝盖上下符合典雅气质,外披灰色大衣和灰色的高跟鞋,挺拔就像一棵一样,为了不让灰色看起来太过于沉闷,灰色大衣的内里还是紫色的,多了几分优雅感又不会让人觉得过分亮眼。
莱蒂齐亚虽然瘦但是身材比较好,腰臀比例非常优越,一般的铅笔裙如果身材不好穿出来真不好看,莱蒂齐亚这一身灰色铅笔裙套装大气知性,齐肩长发的她更有知性干练的魅力。
像这种披风式的单品更能穿出不一样的气质,上半身的宽松的设计,下半身搭配深灰色的及地长裙,不同太多的装饰,气质就摆在那。
偶尔也会切换非常明媚的风格,比如说这一条白色底红色大花的连衣裙,不过还真别说这个碎花设计一般人还真不敢穿,因为太花了,穿不好就是显土气了,莱蒂齐亚配上一双坡跟鞋度假风情十足,跟往日干练知性的一面尤为不同,不得不说,莱蒂齐亚也是现在王室里衣品最出众的,而她的穿衣风格也是很多70后的典范。
H. 关于西班牙女王。
西班牙的胡安娜.
胡安娜(西班牙语:Juana,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出生于托莱多,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
她是卡斯蒂利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母。她妹即阿拉贡的凯瑟琳,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之首任妻子。
3楼
生平
1496年,胡安娜在里尔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美男子菲利普结婚。1500年2月,其子查理生于根特。她唯一的兄弟约翰,以及长姐葡萄牙王后伊莎贝拉与其子米格尔相继去世,使其成为西班牙诸王国王位的唯一继承人。1502年,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贵族议会——“科特”均承认她和她的丈夫是未来的君主。
不久以后,胡安娜逐渐开始丧失理智,她开始疯狂地想念自己的丈夫菲利普,最后不得不赶往佛兰德尔与他会面。而当她到达那里之后,却发现丈夫并不忠诚于婚姻,这使她陷于绝望的嫉妒之中,导致了自己凄惨的结局:菲利普操纵当地法庭认定胡安娜精神失常,将其囚禁。
1504年11月,其母伊莎贝拉女王去世,菲利普偕其回国,以冀能以其丈夫的身份获得卡斯蒂利亚的王位。途中,他们的船只在英格兰海岸沉没,但是夫妻二人幸免于难,并作为英王亨利七世的客人访问了温莎城堡。之后他们再度登程,并于1506年抵达拉科鲁尼亚。可是就在此时,胡安娜之父斐迪南二世宣布:因为胡安娜实际上已经成为菲利普的囚徒,所以应该是他本人,而不是菲利普,方能成为卡斯蒂利亚的共治君主。翁婿二人的争执险些酿成西班牙的内战。菲利普当年9月在布尔戈斯死于斑疹伤寒,这虽然使内战的危险消弭无形,但却使得胡安娜彻底疯狂,拼命爱抚着他的腐烂发臭的老公:美男子费力普一世的尸体,人们几乎斐迪南二世设法使胡安娜承认了他的共治权,之后,就将其囚禁在托尔德西里亚斯城堡之中。
无法将其从其夫的尸体边拖走。
胡安娜是出身于西班牙本土王室的最后一任君主,之后所有的西班牙君主均带有国外王室血统。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胡安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病症被她最亲近的三个人:父亲、丈夫、儿子无情的利用。她的一生中从没有朋友或者是可以信赖的人。她的亲人们对他并不诚实,将其拘禁在黑暗之中,她只不过是亲人们争权夺利的一件道具。名义上,直到死去,她都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这使得她所有的亲人都要利用她才能获得合法的统治权。
她共有六个子女:
埃莱奥诺,初为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王后,后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王后
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
伊莎贝拉,丹麦克里斯蒂安二世王后
斐迪南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玛丽亚,匈牙利拉约什二世王后
凯瑟琳,葡萄牙若昂三世王后
I. 哥伦布 时期的 西班牙王后 是谁
我觉得,还是应该说,赞助哥伦布第一次航海的是伊莎贝拉女王。
因为:
1、1492年1月,三次召见了哥伦布的是伊莎贝拉女王。
2、1492年4月17日,与哥伦布签订协议的是伊莎贝拉女王。
3、授予哥伦布海军大元帅任命状的是伊莎贝拉女王。
4、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走的三艘帆船是伊莎贝拉女王赞助的。
伊拉贝拉和斐迪南虽然是夫妻,但他们的政治关系不能用中国的王与后的关系来比照。
在1492年,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国家。伊莎贝拉一世是卡斯蒂利亚的国王,费迪南二世是阿拉贡的国王。他们是两个国家的国王之间的联姻。
注:当时西班牙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国家,而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是这片土地上两个主要的国家,当时他们刚好打败了一个共同的敌国—格拉纳达。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西班牙是在1515年纳瓦拉被打败并入西班牙时才形成。
伊莎贝拉之所以称为女王而不是王后,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王后,其地位是因为嫁给国王而取得的,其政治权力来源于与国王的婚姻关系。而伊莎贝拉的王位并不是因为嫁给斐迪南而获得的,是从其哥哥恩里克四世手里继承并经国民拥戴而取得的。
而在1558年卡洛斯一世的统治结束,卡斯蒂利亚并入统一的西班牙。
所以当时的所谓西班牙王后是卡斯蒂利亚国王伊莎贝拉一世 。
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结婚后,联合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三大强权——莱昂、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才有实力统一西班牙。
可看可不看的历史资料,对上边有疑问的看这段:
在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代,今日西班牙是当时帝国辖下的一个行省(Hispania),这些土地是在凯撒出征高卢期间并入罗马的同执领域。其后西班牙陷入松散的封建状态,多个王国、公国、领主和军阀共存,直至摩尔人才有能力再次统一。查理曼大帝曾欲兼并西班牙入法兰克帝国但不成功,其侄子罗兰更因再次发动远征而送命。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结婚后,联合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三大强权——莱昂、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才有实力统一西班牙。
正式而言,西班牙一字“España”,直至1837年,才正式出现在波旁君主的头衔上。当时在位的伊莎贝拉二世,决定用“西班牙”取代她原有的冗长头衔“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等地的女王”。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西班牙”在拉丁文字里是个众数词——“Reina de las Españas”。直到1874年,西班牙才以单数名词出现在西班牙王室的头衔上。但以西班牙“Hispania”作为王国之名的提法,早在16世纪前已经出现。在腓力二世年间所铸造的钱币上便用了拉丁文“rex Hispaniarum(西班牙的国王)”取代正式而冗长的头衔。“西班牙”确切出现的日子固然无法确定,但以下四个时间点可以被视为西班牙统一王国的开始:
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夫斐迪南继承其父的阿拉贡王位,自此西班牙归于单一家族的统治
1516年,日后的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继承外公的阿拉贡王位,并在卡斯蒂利亚取得国王称号,与自己母亲共治。据云在墨西哥曾铸造刻有“西班牙及印度国王卡洛斯和胡安娜 (Carolus et Johana, reges Hispaniarum et Indiarum)”的钱币。
1555年,胡安娜女王驾崩,查理五世成为卡斯蒂利亚唯一的国王。此时,西班牙仍未正式统一,葡萄牙为一独立国。
1580年,葡萄牙出现王位继承危机。查理五世之子,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腓力二世获得葡萄牙王冠。此时,有人认为,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等王国是以单一的西班牙王国的身分和葡萄牙王国组成共主邦联。而在其后1640年,葡萄牙脱离该共主邦联,另立布拉干萨家族为王。其他王国便以西班牙的名义,继续归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但西班牙仍未统一,仍是以若干王国的共主邦联形式存在。
由此,西班牙历任君主的签名,都不会用到自己任何头衔,往往只是一句,“我,即国王(Yo El Rey)”或“我,即女王 (Yo La Reina)”而已
卡斯蒂利亚是中世纪西班牙土地上4个主要的基督教国家之一。它是从统一的阿斯图里亚斯—莱昂—纳瓦拉国家分裂出来的。纳瓦拉国王桑乔大帝兼领了半岛上的所有西班牙人国家,但随即又把它分封给诸子,因此卡斯蒂利亚国王们的排序是沿自莱昂国王的排序。卡斯蒂利亚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一世与阿拉贡王国的继承者斐迪南二世结婚,两国从此合并。这两个国家形成了今天西班牙的主体。
PS:
通俗点的一个故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着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园说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着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小喜欢学地理,少年时期,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他就大胆地设想,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公元1476年,24岁的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建议,向西环行探索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当时,许多有学问的教授和哲学家,都讥笑这位大胆的年轻人,说他向西方行驶,只能掉进地球边缘的深渊,而企图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简直是傻子说的疯话。
哥伦布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可是,没有当局的支持,自己一无船,二无钱,是没法实现这个计划的。1485年,他移居西班牙,继续宣传西行主张,罗马教皇知道他有这种大志,并且已经等了十几年,就怂恿西班牙的王后,请她帮助哥伦布。教皇送给哥伦布65元钱,作为去见王后的路费。哥伦布用这点钱买了一套衣服、一匹驴,一路上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全靠乞讨过日子。
西班牙王后和统治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了哥伦布三只船,但没有水手,谁都不愿去冒险。哥伦布没有办法,就跑到海边去拉住几个人,先是哀求,后是说服,要他们答应一起去。他又请王后释放狱中的死囚,答应他们如果航海成功,就给他们自由。
1492年8月3日,42岁的哥伦布终于领着87名水手,分乘三只船从巴罗斯港出航了。他们同惊涛骇浪搏斗,经历了千难万险,横渡大西洋,到了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地等岛屿。之后,哥伦布又率领船队分别于1493年、1498年、1502年三次西航,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等岛屿以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等地方。当时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直到他去世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从未被人知晓的“新大陆”。所以,加勒比海一些岛屿至今还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偌大一个美洲,在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所以,人们称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虽然没有绕地球一周,但他勇于开辟新航路的探险精神,几百年来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是一份西班牙君主的列表。严格来说,是现代定义下统一的西班牙的君主列表,此前在现今西班牙乃至葡萄牙领土上的君主国统治者,请参看下面的列表:
西哥特君主列表
科尔多瓦统治者列表
格拉纳达统治者列表
阿斯图里亚斯君主列表
莱昂君主列表
卡斯蒂利亚君主列表
阿拉贡君主列表
纳瓦拉君主列表
上述各系王室,最终在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联姻中得以统一。自此,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形式上是两个独立王国,实际上是一个共主邦联,受同一政府所统治。其后斐迪南二世征服纳瓦拉的南半部,并将其并入西班牙。伊莎贝拉一世去世后,她将卡斯蒂利亚交予其女儿胡安娜。但由于胡安娜的精神失常,其父斐迪南二世最初获得摄政权,但其夫美男子腓力在卡斯蒂利亚贵族支持下与斐迪南二世争夺摄政权。但腓力很快病故,斐迪南得以继续摄政至1516年时逝世。其后胡安娜之子,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继承阿拉贡的王位和卡斯蒂利亚的摄政权,得到“卡斯蒂利亚国王”的称号,自此两国王位便以共主邦联的形式契合下来。
卡斯蒂利亚君主列表
费尔南·冈萨雷斯 923年 - 970年
加西亚·费尔南德斯 970年-995年
桑乔·加西亚 995年-1017年
加西亚·桑切斯 1017年-1029年
莫内阿东娜·埃尔比拉 1029年-1032年 她嫁给了纳瓦拉国王桑乔·加尔塞斯,使卡斯蒂利亚伯国被纳瓦拉兼并
卡斯蒂利亚国王(往往兼任莱昂国王)
桑乔·加尔塞斯三世 1000年-1035年
斐迪南一世 1035年-1065年
桑乔二世 1065年-1072年
阿方索六世 1072年-1073年
乌拉卡 1109年-1126年
阿方索七世 1126年-1157年
桑乔三世 1157年-1158年
(高贵的)阿方索八世 1158年-1214年
恩里克一世 1214年-1217年
贝伦加利亚 1217年
斐迪南三世 1217年-1252年
阿方索十世 1252年-1284年
桑乔四世 1284年-1295年
斐迪南四世 1295年-1312年
阿方索十一世 1312年-1350年
佩德罗一世 1350年-1369年
恩里克二世 1369年-1379年
胡安一世 1379年-1390年
恩里克三世 1390年-1406年
胡安二世 1406年-1454年
恩里克四世 1454年-1474年
伊莎贝拉一世 1474年-1504年
斐迪南五世 1474年-1504年
疯女胡安娜 1504年-1506年
腓力一世 1506年
卡洛斯一世 1506年-1558年
卡斯蒂利亚并入统一的西班牙
西班牙君主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也称:“哈普斯堡王朝”(Hapsburg)。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奥地利帝国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1864年—1867年)和今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区若干王国、公国的国王、大公与公爵。
16世纪中叶,哈布斯堡家族分裂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是指1556年至1700年间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580年至1640年间统治葡萄牙的家族。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同宗,而其母系祖先分别为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他们都是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成员。而在1700年后继承西班牙王位的都是波旁家族的成员。)
卡洛斯一世 (1516年-1556年)
腓力二世 (1556年-1598年)
腓力三世 (1598年-1621年)
腓力四世 (1621年-1665年)
卡洛斯二世 (1665年-1700年)
波旁王朝(西班牙波旁王朝(西班牙语: Dinastía Borbón de España)源于法国的波旁王朝,自1700年至今断断续续统治西班牙。其分支亦曾统治过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等位于今日意大利境内的领地。自1964年至今统治卢森堡的波旁-帕尔玛家族也是西班牙波旁王室的分支。)
腓力五世 (1700年-1724年)
路易斯一世 (1724年1月14日-8月31日)
腓力五世 (1724年-1746年),复位
斐迪南六世 (1746年-1759年)
卡洛斯三世 (1759年-1788年)
卡洛斯四世 (1788年-1808年)
斐迪南七世 (1808年3月19日-5月6日)
卡洛斯四世 (1808年5月6日),复位
波拿巴王朝
何塞一世 (1808年-1813年)
波旁王朝
斐迪南七世 (1813年-1833年)
伊莎贝拉二世 (1833年-1868年)
萨伏依王朝
阿玛迪奥一世 (1871年-1873年)
西班牙第一共和国
波旁王朝
阿方索十二世 (1874年-1885年)
阿方索十三世 (1886年-1931年)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佛朗哥独裁
波旁王朝
胡安三世 (由胡安·卡洛斯一世追封)
胡安·卡洛斯一世 (1975年至今)
莱昂君主列表
莱昂是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四个主要基督教国家之一。它是从阿斯图里亚斯分离出来的王国,后来又从它分离出卡斯蒂利亚王国。莱昂与卡斯蒂利亚最终合并,成为统一的西班牙的一部分。
加西亚一世 910年-914年
奥多尼奥二世 914年-924年
弗鲁埃拉二世 924年-925年
阿方索四世(修道士) 925年-931年
拉米罗二世 931年-951年
奥多尼奥三世 950年-956年
桑乔一世 956年-958年
奥多尼奥四世 958年-960年
桑乔一世 960年-966年
拉米罗三世 967年-984年
贝尔穆多二世 982年-999年
阿方索五世 999年-1028年
贝尔穆多三世 1028年-1037年
斐迪南一世(大帝) 1037年-1065年
(勇敢的)阿方索六世 1065年-1109年
乌拉尔卡 1109年-1126年
阿方索七世 1126年-1157年
斐迪南二世 1157年-1188年
阿方索九世 1188年-1230年
斐迪南三世 1230年-1252年
(英明的)阿方索十世 1252年-1284年
(勇敢的)桑乔四世 1284年-1295年
斐迪南四世 1295年-1312年
阿方索十一世 1312年-1350年
(残忍的)佩德罗一世 1350年-1369年
恩里克二世 1369年-1379年
胡安一世 1379年-1390年
恩里克三世 1390年-1406年
胡安二世 1406年-1454年
(无能的)恩里克四世 1454年-1474年
伊莎贝拉一世 1474年-1504年
斐迪南五世 1474年-1504年
疯女胡安娜 1504年-1506年
腓力一世 1506年
卡洛斯一世 1506年-1558年
莱昂与卡斯蒂利亚一起并入统一的西班牙
阿斯图里亚斯君主列表
阿斯图里亚斯是西哥特王国灭亡后在西班牙兴起的第一个基督教王国,它的王室是西哥特王国的后裔。阿斯图里亚斯后来分裂成莱昂和卡斯蒂利亚等几个部分。
佩拉约 -- 718年-737年
法维利亚 -- 737年-739年
阿方索一世(天主教徒) -- 739年-757年
弗鲁埃拉一世 -- 757年-768年
Aurelio -- 768年-774年
Silo -- 774年-783年
Mauregato the Usurper -- 783年-788年
贝尔穆多一世 -- 788-791
(纯洁的)阿方索二世 -- 791年-842年
拉米罗一世 -- 842年-850年
奥多尼奥一世 -- 850年-866年
阿方索三世(大帝) -- 866年-910年
西方国家有严格的血统继承法,王室大公之间经常联姻所以血统很杂,很多孩子还从叔叔,伯父,兄弟,母亲继承不同的王位和称号成为国王或并立为国王。有的女孩以婚姻来说是王后但同时以继承来讲是女王或女大公,有自己独立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