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前叫什么
A. 西班牙葡萄牙,名字的由来
西班牙:原是罗马一个行省,
拉丁文hispania, 演变为西语名España, 发音:爱斯巴尼亚,英语中在转换过程中,习惯去掉西语中的第一个字母E, 因此,中文音译为西班牙
葡萄牙:葡语 Portogal,古语港口的意思,音译葡萄牙
B.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同一个民族吗
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是同一个民族。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其中卡斯蒂利亚人是西班牙主体人口,占西班牙全国人口的73%,语言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是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西班牙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占总人口的15%,加里西亚人,占总人口的7%,以及巴斯克人,占总人口的5%。而葡萄牙是单一民族国家,主要民族就是葡萄牙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占葡萄牙全国人口99.7%,使用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葡萄牙民族具有和西班牙不同的民族意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同一个民族吗?
C.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什么关系
两国首先地理位置上是邻国
同占伊比利亚半岛(不算安道尔)
不过国土面积西班牙大很多
半岛五分之四的领土都是西班牙的
葡萄牙仅有西南部五分之一的半岛面积
两国语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很接近
两者都是拉丁语系
区别不是很大
就像北京话 天津话 之间方言的区别一样
两国历史上总是命运相连
都经历过半岛的光复运动
一起拉开了大航海时代
D.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关系
西班牙和葡萄牙历史上同根同源。
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至少有两个时期是同一个国家。第一次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当时两国都隶属于罗马帝国的西班牙行省。在罗马崩溃时期,大量日耳曼人和其它蛮族先后攻入伊比利亚半岛,来自顿河流域的阿兰人在现代葡萄牙所在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第二次,则是在1580年,葡萄牙国王恩里克去世后没有后嗣,而按照欧洲传统,没有后嗣就要从和他血缘最近的其它王室里找继承人。和恩里克血缘最近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遂于次年加冕成为了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结成了伊比利亚联盟,名义上成为了邦联。公元1640年,葡萄牙发生革命,开始驱逐西班牙势力。经过28年时断时续的漫长战争,最终双方在英国人的调停下达成里斯本条约,西班牙承认葡萄牙布拉甘萨王朝的主权,伊比利亚联盟解体。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虽然西班牙也曾经尝试重新兼并葡萄牙,并和葡萄牙在海外殖民地爆发过直接军事冲突,但因为葡萄牙本身也始终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西班牙的兼并尝试始终没能成功。最终葡萄牙的独立一直保持到了近代,伊比利亚半岛上也稳定地形成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
葡萄牙历史沿革
1139年葡萄牙王国成立。
16世纪起,成为大航海时代中重要的海上强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
1494年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
1580年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吞并。
1640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
1822年,最大殖民地巴西独立,葡萄牙国力开始衰退。
1820年—1910年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共和国,1926年5月建立军政府。
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战争结束,反战的康乃馨革命爆发,葡萄牙重新成为西方民主制国家。
E. 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前是一个国家的吗
是的,原先是一个国家。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来,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会堕落,也全是因为西班牙的缘故,是西班牙人将他们拖入战争,国家的财富也毁之殆尽。
F. 葡萄牙曾于哪一年和西班牙合并因为它国王是谁干了什么事被西班牙合并!
你有必要了解一下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两国的光复运动与国家统一
1、光复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公元8世纪初,从北非过来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现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个世纪之内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后,不愿接受这些伊斯兰教统治的西班牙人退缩到北部山区,那里出现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开始了持续7个多世纪的光复运动,但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11~13世纪。这场斗争,在西班牙人看来,是基督教反击伊斯兰教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装也被看成是罗马教皇号召组织的十字军的一部分。
10世纪和11世纪时,在伊比利亚西北部出现了雷翁和卡斯提两个抵抗中心。鉴于西班牙人的复国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约两万北非的柏柏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西班牙,支援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重,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的军队大败,据说他只带了300人死里逃生,而这些柏柏尔人的军队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北非。但卡斯提人没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十字军的支持下,统率联军于柏柏尔人在托罗萨地方进行决战,大获全胜,柏柏尔人被杀至少16万。1230年,卡斯提和雷翁王国合并,统称为卡斯提王国,是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中心,拥有最强大的一支反抗武装。1236年,他们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尔多瓦,光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伊比利亚的东北部则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个中心――阿拉贡王国,该王国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当地几个抵抗中心合并而成。在半岛的西南部,则形成了葡萄牙王国,它先是依附于卡斯提,1143年后成为独立王国。
在整个光复战争中,西班牙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着名的是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士(约1043~1099),他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熙德”(斗士的首领)。他的主要功劳式1094年攻占巴伦西亚,并坚守住这座城市。后来他的事迹被人编为长诗《熙德之歌》,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几部长篇史诗之一。近代以来,这部长诗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学作品的素材,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就创作了悲剧《熙德》,歌颂理智对情欲、义务对感情的胜利。
经过11~13世纪的激战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但离光复全部领土仍需时日。科尔多瓦失守后,阿拉伯人逃到半岛东南部的格拉那大,又在那里坚守了250多年。他们在这群山环抱、江河贯流、田园如茵的弹丸之地,在这势单力薄的偏安环境中,再次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2、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胜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武侠顾及这一类文化的创造,他们在复国的同时处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不经历这个过程,日后他们就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活动,也就不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光是一个驱逐外敌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民族内部冲突、使内部各种政治势力达到相对集中和统一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往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流血斗争。
近代西欧各国民族国家爱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国王和大贵族的冲突。葡萄牙独立后不久,即在13世纪初就发生了内战,主要使国王想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而引起于大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冲突。此后,葡萄牙不仅多次发生与卡斯提的战争和新的内战,还爆发国两次“革命”,即所谓的1245~1247年的革命、1383~1385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学家认为,这些革命都带有国王与“人民”(城市市民和农民)合作打击闹分裂的权贵的性质,结果使中下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商人特别有利。1383~1385年的革命是与卡斯提的战争一起进行的。在这场战争加革命中,世袭大贵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罗马法的知识分子站在政府一边,卡斯提的干涉军失败了。于是,有钱的“资产阶级”(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是习惯上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称呼,一般是知当时的大商人。一般说来,这是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最多也是一些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商人。)和法学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资产阶级”关心和平和扩大贸易,法学家则关心加强国王权威。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至此终于建立起来了,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没有这些商人和法学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后要发展成一个帝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靠这些商人和法学家也是不行的,未来的扩张和加你帝国,还是要靠那些权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贵族的支持和领导。但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西欧中世纪后期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商人及其相关的知识分子这是取得了可以与传统的统治阶级相抗衡的权利。
光复运动的另两个主要中心阿拉贡王国和卡斯提王国也不平静,它们同样面临加强中央权力的问题,同样面临大贵族闹独立,同时还有农民反抗封建捐税的起义。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和集中同志,两个王国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这是通过联姻来实现的。1469年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10年后,他们先后继承了各自王国的王位,这样1469年两个国家正式合并,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不久,统一后的西班牙开始向偏安一偶的阿拉伯人发起总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尔人献出城池投降,光复运动至此结束。
伊莎贝拉是位颇会玩弄权术的女王。据说她金发碧眼,是个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种风情柔和之辈,而是爱好体育、健壮有力之人。理论上她是协组丈夫治理国家,但无比傲慢,固执己见,又善于掩饰,常常装出天真浪漫的样子裁断大小事务。特别是她的宗教狂热,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异端”,制造了大量冤案。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处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达10万人以上。这里所说的“异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犹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尔人(被称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对基督教信仰解释与罗马天主教的官方规定有出入的人。不过后者是少数,当时的异端主要还有那些在宗教实践上与教堂规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乡村妇女,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异端”是被诬告造成的。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镇压政策虽暂时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但其消极面及其明显。比如,政府命令犹太人在3个月内离开西班牙,许多医生、科学家、哲学家、商人、高级手工艺人在犹太教士的带领下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些离开西班牙的犹太人的后裔现在已有200万,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
当然,对这时期西班牙的君主来说,这些消极现象并不像后来看来那么严重。在他们眼里,最有意义的士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这是向外扩张、建立帝国的先决条件。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国家在近代西欧的扩张中走在前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较早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G. 西班牙,葡萄牙国名的由来
据欧洲史书记载,中世纪罗马人将今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杜罗河两岸称为波图卡莱地区价而Portucalens6),它得名于当时位于杜罗河人海处的一座繁荣的港口城市波图卡莱伽rtu Cale)。n世纪时,莱昂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阿方索六世将这代地区赠封给勃良第的恩里克伯爵,称其为“波图卡莱伯爵领地”。1143年,恩里克伯爵之子阿丰苏一世在此领土上建立了独立王国,称为Portu列王国。显而易见,这一名称得名于港口城市波图卡莱,在拉丁文中意为“温暖的港口”,因港口冬季不对冻,相对西欧其他港口气候暖和......而Portugal翻译成中文就成了葡萄牙
H. 清初称西班牙为什么
但自清朝入关以后,就怪事连连,清朝康熙、雍正、干隆三朝重臣张廷玉所编的《明史》中虽然录有“意大里亚”、“佛郎机”、“和兰”和“吕宋”等四个与欧洲国家有关的名称,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后来经过礼部官员“查证”,“《会典》止有‘西洋琐里国’无‘大西洋’”的记载,因而这个“大西洋”的信息最后变成 “荒渺莫考”,或“其真伪不可考”了。 至于“佛郎机”一名,在清朝的史籍和各类着作中,竟然包含三个国家和一种武器四种含意。由于清朝长期分辨不清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因而一律把它们通称为“佛郎机”。后来又添了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大炮”一意。在法国来华后,由于“法兰西”与“佛郎机”读音相近,法国一度也被称为“佛郎机”。以至于来华几百年的葡萄牙人也只好按照地名被称为“澳门夷”了。所有来华的欧洲人因而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西洋澳夷”。
I. 哪些国家曾经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的殖民地
曾经是英国殖民的国家共56个,地区2个(现在的国名):
大洋洲14个: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非洲21个: 南非,尼日尔爾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
美洲8个: 加拿大,伯利兹,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 哥,牙买加 ,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
亚洲10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文莱,民主也门.
欧洲3个: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
地区2个:美国的一部分(指纽约州及周围),中国香港.
注:以上56个国家中除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民 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均为”英联邦”组织成员
现在依然是英国管辖的海外领地,属地还有16个:
海外领地9个: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直布罗陀、蒙拉赛拉特岛、圣海伦纳及其附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3个: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岛”) 南格鲁吉亚与南三明治群岛,皮特凯恩群岛.
皇家属地3个: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特殊属地1个:赛普勒斯英属基地区
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是巴西,非洲海岸和印度(局部),安哥拉、莫桑比克、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南部的马六甲、中国澳门地区,。
西班牙的殖民地:中南美洲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墨西哥、古巴和牙买加,加勒比海地区等,在亚洲,他们也开始在菲律宾建立据点,逐步占领群岛,到16世纪末除南部的巴拉旺岛、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等地以外,都被殖民者征服。西北非加那利群岛、休达、梅利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