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王多少个孙辈
Ⅰ 现在的西班牙王室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还是属于波旁家族啊
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因为没有子嗣,便立下遗嘱,确认法国王储的次子安茹公爵为其继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为西班牙国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后西班牙王室就是波旁家的了。
Ⅱ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0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 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殖 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18世纪初,殖民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疯狂的程度。法国在印度占据了本地 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北美,除继续加强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国王 路易十四狂妄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殿、开辟巨大的园 林,以穷奢极欲来显示他的无限权威;不容法国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实现他梦寐 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对外方面,路易十 四野心勃勃,力图扩张领土,其目标是:在法国的东北向外发展,以便取得易于攻守的 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个王公置于西班牙的王位,以扩大法国的力量并控制西班牙 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没有子嗣承继王位。按照亲属关系, 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属于哈布斯堡 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外交的积极活动,查理二世的遗嘱要 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兴高采烈。因为,当时的西班牙 除其本土外,还有意大利的大部分、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以及遍布美洲、亚洲、 非洲的辽阔土地。这就是说,法国得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 殖民利益。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群起反对,他们 结成同盟,决定对法作战。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一方是以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 几个德意志国、萨伏依(很快就转到敌对一方)、巴马参加的同盟;另一方则是以奥地 利和英国为首,有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国和意大利小国参加的同 盟。 1701年,法奥未经正式宣战即在意大利领土上开始军事行动。1702年5月,英国和 荷兰(1701年两国在海牙缔结所谓“大同盟”,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成同盟) 站到奥地利一方参战。1702—1704年,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发生过战斗。陆上的 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 包围时才使用。1704年,英军从海上攻占了直布罗陀。同年,奥英同盟军集中主要精力 击溃法国盟国巴伐利亚。1704年8月13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和马尔波罗公爵统率的.奥 英联军(达6万人)在豪什塔特附近击溃法巴军队(约6万人),毙俘达2.8万人,使战 争的进程变得有利于自己。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统率的奥军在意大利都 灵附近取得了巨大胜利。战斗以后,法军渡过波河,撤回本国。都灵之战证明,在防御 战中以线式战斗队形抗击集中突击是毫无用处的。1706年,法军在尼德兰的拉米利一带 遭到失败。 法军仅仅在西班牙取得了几个局部性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没有产生影响。1707年 7月,奥英联军开始入侵法国,在包围土伦长期未克之后返回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 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于1709年7月11日发生在尼德兰马尔尊拉凯村附近。1709 年秋季,要塞争夺战持续不断。1710—1714年,交战双方持续打消耗战,都避免决战。 英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明显优势(联军为16万人,法军为7.5万人),但没有对法 采取积极行动。战略不果断的原因在于:当时俄国在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获胜。 英国为了竭力阻挠俄国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改变政治方针,不愿将法国彻底击败,背 着自己的盟国开始与其和谈,实际上停止了对法作战。在英国的影响下,荷兰、勃兰登 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弃了积极的战斗行动。 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 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1714年,奥法又签订《拉什塔特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争夺战,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根据和约,法国将早先 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将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将它改 名为新斯科舍。法国承认了英国对纽芬兰和哈德孙湾周围地区的权利的要求。法国还割 让一些地方给奥地利和荷兰,撤回驻洛林的军队。哈布斯堡王朝把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 (撒丁岛、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的一部分)、整个比利时、西属尼德兰 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弗赖堡)并入自己的领地。西西里岛归属萨伏依。英国在西班 牙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根据和约,法国的腓力普虽保有西班牙 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后代永不能继承法国的王位为条件,并规定法西两国不能合并。同 时由于在战争中法国屡遭失败,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国力大 为削弱,盛极一时的法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于1715年继承王位之后,国力进 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岁岁国债增加,专制统治最后不得不走向崩溃,巴黎人民越 来越觉醒,一场起义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这次战争是以掠夺殖民地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规模的大冲突,其基本特点是:时 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多数交战在夏季进行;注重机动作战,进攻行动的地位更加突 出等。 这些特点,特别是攻势作战、机动作战对世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Ⅲ 西班牙国王是什么人是男是女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Felipe VI) 1968年1月30日生于马德里,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君主,其父为胡安·卡洛斯一世。2014年6月2日父亲胡安·卡洛斯宣布退位,让位与其子费利佩王子,
2005年5月,36岁的西班牙王储费利佩与31岁的新娘莱蒂齐亚·奥尔蒂斯结婚。新娘奥尔蒂斯是西班牙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西班牙首位平民王储妃。同年11月,王储夫妇的女儿莱昂诺尔公主出生,莱昂诺尔是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索菲娅的第7个孙子女,也是继王储费利佩之后的西班牙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
Ⅳ 西班牙的历代国王
1、费尔南多五世(FernandoII;即费尔南多二世)1475年1月15日—1504年11月26日与妻子伊莎贝尔一世共治。
2、伊莎贝尔一世(IsabellaI)1474年12月11日—1504年11月26日与丈夫费尔南多五世共治。
3、胡安娜(Juana)1504年11月16日—1555年4月12日1504年到1506年与丈夫腓力一世共治。1516年到1555年与儿子卡洛斯一世共治。
4、腓力一世(PhilipI)1505年11月26日—1506年9月25日1504年到1506年与妻子胡安娜共治。
5、卡洛斯一世(CarlosI)1516年3月14日—1556年1月16日1516年到1555年与母亲胡安娜共治。
6、腓力二世(FelipeII)1556年1月16日—1598年9月13日。
7、腓力三世(FelipeIII)1598年9月13日—1621年3月31日。
8、腓力四世(FelipeIV)1621年3月31日—1665年9月17日。
9、卡洛斯二世(CarlosII)1665年9月17日—1700年11月1日。
10、卡洛斯大公(ArchiqueCarlos;即查理六世)1703年9月12日—1715年7月2日(有争议觊觎者)。
11、腓力五世(FelipeV)1700年11月16日—1724年1月14日。
12、路易一世(LuisI)1724年1月14日—1724年8月31日。
13、腓力五世(FelipeV)1724年9月6日—1746年7月9日。
14、费尔南多六世(FernandoVI)1746年7月9日—1759年8月10日。
15、卡洛斯三世(CarlosIII)1759年8月10日—1788年12月14日。
16、卡洛斯四世(CarlosIV)1788年12月14日—1808年3月19日。
17、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VII)1808年3月19日—1808年5月6日。
18、约瑟夫·波拿巴(JoséI)1808年6月6日—1813年12月11日。
19、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VII)1813年12月11日—1833年9月29日。
20、伊莎贝尔二世(IsabelII)1833年9月29日—1868年9月30日1846年到1868年与丈夫弗朗西斯科一世共治。
21、阿玛迪奥一世(AmadeoI)1870年11月16日—1873年2月11日。
22、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XII)1874年12月29日—1885年11月25日。
23、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XIII)1886年5月17日—1931年4月13日。
24、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CarlosI)1975年11月22日—2014年6月19日。
25、费利佩六世(FelipeVI)2014年6月19日—今。
(4)西班牙国王多少个孙辈扩展阅读
西班牙王室的血统起源于5世纪的西哥特王国,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西班牙王室只计算王室父系血统的情况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ofHesbaye(770-807),他的后代为“欧洲第一家族”法国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
现今国王费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员,是RobertofHesbaye父系血统的直系后代,在只计算父系血统王室中,世界上现存最长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后。
西班牙阿拉贡地区出生的“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看中了哥伦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们也想借助哥伦布,让他为西班牙在海外寻找一个新世界。
于是,他们于1492年资助哥伦布探险。哥伦布不负重托发现了美洲,新世界几乎无穷无尽的金银使西班牙暴富起来。拥有了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等巨额财富,西班牙也几乎拥有了整个世界。
Ⅳ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简介
1701~1714年英、法、奥地利等国为争夺西班牙王位及其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战争。
16世纪时,西班牙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和奥地利大公(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宗亲,曾是欧洲的殖民强国,但1588年对英国的海战失利,海上霸权逐渐削弱,但陆上还保持强大的军事优势。
1648年在三十年战争中对法国和荷兰战争中遭到重创,经济开始全面下滑,国力衰落,被英国、法国和荷兰取代了商贸权和制海权。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1665~1700在位)死后无嗣。卡洛斯二世因为其祖上时常与同宗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通婚,遗传下了一系列绝症。生前曾立遗嘱,将王位传给自己姐姐玛利亚·特里萨和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即自己的侄孙安茹公爵腓力。腓力可以继承西班牙本土、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等地)、意大利地区领土和海外殖民地(主要是美洲、非洲和亚洲的领土)。但规定法国和西班牙永远不得合并为一个国家。
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今捷克)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利奥波德一世企图让其次子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的王位。他认为西班牙公主玛利亚·特里萨在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就承诺自己及自己的后代永远放弃西班牙王位。
1701年路易十四宣布腓力为西班牙国王,称腓力五世(1700~1746在位),同时侵犯西属尼德兰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共和国)。英国不能容忍法国独霸欧洲,因而与荷兰结成反法联盟支持奥地利的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王位。先后加盟的还有普鲁士王国和大部分邦国,还有葡萄牙和意大利地区的萨伏依等。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科隆等邦国等则与法国结盟。同年 3月战争爆发,主要战场在意大利地区、尼德兰、德意志地区和西班牙。
1703年反法同盟在奥克斯塔特打败了法、西军队。在1706年的都灵战役和拉米伊战役及1708年的奥德纳尔德战役中,法西联军大败,法军被迫退出战场。
英国于1704年从西班牙占领了直布罗陀。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也爆发了拥护奥地利查理大公的起义,奥地利的力量伸延到西班牙的巴伦西亚、阿拉贡地区,高尔韦伯爵·马絮也从葡萄牙进入萨拉曼卡,迫使腓力五世撤出马德里,查理大公于1706年7月2日进驻马德里。
1705年,利奥波德一世亡故,其长子约瑟夫一世继位。
法军于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尔曼萨打败高尔韦的部队,占领了巴伦西亚、穆尔西亚、阿拉贡地区,腓力五世实际上统治了西班牙的广大地区。
1710年查理大公再次进入马德里,法国将军旺多姆公爵和腓力五世的联军在比利亚维西奥萨挫败查理大公的部队。
1711年战局又转为有利于法国。同年奥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约瑟夫一世亡故而继承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称查理六世(1711~1740在位)。这使英国和荷兰改变了态度,怕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势力过大对己不利,不再支持他获取西班牙王位的要求,遂于1713年 4月在荷兰的乌得勒支与法国、西班牙签订乌得勒支条约,次年又签订《拉施塔特和约》。
腓力五世被承认为西班牙国王,继承西班牙本土和海外殖民地。但原属西班牙的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和意大利南部受奥地利管辖。从此,西班牙在欧洲的领土损失大半,失去传统的欧洲大国地位。
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加强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势力。次年,法王路易十四病死,法国不再称霸欧洲,财政濒临绝境,开始衰落。
Ⅵ 西班牙现在的王室成员都有谁啊
在西班牙,人们不称王后索菲亚为“殿下”,而是平民色彩较重的“夫人”。国王夫妇共有三个孩子:公主伊蕾娜、克里斯蒂娜和王储菲力浦。孩子们上学、放学,都是王后亲自接送。王后爱好考古和音乐,她还是名出色的护士。王后在马德里的慈善机构工作,她支持红十字会,是一家精神障碍者救助组织的成员。
国王一家一般都在马约卡岛的马里温特宫度假。1995年夏季,警方在马约卡岛上破获了一起针对国王的刺杀事件。这起事件是西班牙巴斯克地下组织埃塔(ETA)所为。幸亏马约卡岛上的警察在行动开始前便将杀手抓获。
国王的两个女儿均受过高等教育。伊蕾娜公主当了老师,1995年3月18日与一位同龄银行家海梅·马里夏拉尔结婚。克里斯蒂娜公主先是学社会学,后又在美国进修语言。因为早在儿时父亲便带她出海航行,她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帆船手。
王储菲力浦中学毕业后到加拿大莱克菲尔德学院深造。像父亲一样,他接着读军事学院,三年后完成了在三个兵种军事学院的巡回。1988年开始攻读法学和经济学。身高1.97米的王储自少年时起就跟随在父亲的左右,9岁时被确认为亚斯都里阿斯王子(西班牙西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王国)。在一次欢庆仪式上,父亲授予他胜利十字勋章,接着意味深长地告诫儿子:“这枚十字勋章既是颁给现在的你,同时也是颁给作为未来国王的你。你必须像王冠所要求的那样,以自豪和尊严来佩带它。你必须勤奋、勇敢、知人善任。这枚十字勋章要求你和所有西班牙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永远去做西班牙要求和期待你去做的事情。”
Ⅶ 世界历史问题 1868年西班牙王位继承缘由
这是由于欧洲大陆上的普法争霸导致的,请看:
普奥战争结束以后,普鲁士日渐强大,但是,紧靠法国南部的四个小国还仍然没有被俾期麦统一,而俾斯麦是下决心要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国家。
所以要实现德意志的最后统一,必须统一这个小邦国。可是,俾斯麦知道,这四个小国紧靠法国,法国也早怀有吞并之心,一旦普鲁士强行占领,法国岂会善罢甘休?更何况,法国离德国最近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俾斯麦也早就瞄准它们了。
对于正处高峰时期的俾斯麦来说,找个借口与法国打一仗,既统一了南部四小国,又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与法国开战的机会迟迟未到,俾斯麦等得手痒痒的。
再说法国一方,当时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这个人是个政治阴谋家和军事冒险家。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后,他窃取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大权,又于1851年12月发动政变,恢复帝制,建立了历史上所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是个独裁、残暴、狂妄之徒,总希望通过战争称霸欧洲,当时皇后欧仁妮就直言不讳地说:"不发动战争,我们的儿子怎么当皇帝?"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坐视普鲁士的强大而不顾。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该统一,应分成三个部分,南北德国应该对立起来。这样法国才可以从中渔利。"
不仅拿破仑三世如此,当时法国的另一位大臣梯也尔也哀叹:"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
这样,普、法双方各怀鬼胎,开始了明争暗斗,都在寻找挑起战争的契机。
法国率先一步,普奥战争刚结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鲁士兑现战前许下的诺言,要求普鲁士同意法国侵占比利时和卢森堡。并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国的领土划分问题。这无异要从普鲁士身上咬去一块肥肉,"铁血宰相"俾斯麦当然不会同意。不过他使了个心眼儿,没有明确予以拒绝,而是要求法国把这事写成备忘录,"我好回去给我们国王商量"。法国大使不知是计,就照办了。
俾斯麦拿到备忘录,没有去见皇帝,而是把它送给了同样想称霸欧洲的英、俄,试图挑起英、俄与法国的矛盾。拿破仑三世知道了俾斯麦的做法,火冒三丈,决心与普鲁士决一雌雄!
尽管如此,法国并未立刻动武。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问题,终于使战争爆发了。
原来,西班牙女王伊沙贝拉被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女王流亡国外,王位空缺,俾斯麦看到有利可图,就派人收买了新成立的西班牙临时政府,提议让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俾斯麦的意图很明显,普鲁士的亲王做了西班牙的国王,法国腹背受敌,打起仗来,普鲁士前后夹击。
拿破仑三世也看到了这种危险,随即就把抗义书递到了普鲁士国王手中,抗议书说,西班牙王位应由西班牙人去坐。否则,法国也可派去一个国王!对此,俾斯麦非常气愤。同时,法国政府内部议论纷纷,不少人要求普鲁士收回成命,否则将把这件事视为战争的原因,双方剑拔弩张。突然,事情却有了转机,利奥波德亲王在别人劝说下,宣布放弃西班牙国王候选人资格,他说:"本来,只要西班牙人拥戴,我可以去作他们的国王。但我不想为此引发一场欧洲战争。"
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人问题就告结束。可是,拿破仑三世看到事情这么简单就完结了,认为普鲁士害怕他,所以他得寸进尺,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他令法国驻柏林大使去面见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鲁士作出书面保证,保证今后决不再派任何普鲁士国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国王。
所以,不是简单的家族血缘可以认定的,是操控在一些强国的手中的,强国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影响欧洲政局,就如同当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否则西班牙内部的私事为什么会引起普鲁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的争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