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核武怎么样
❶ 拥有核武器的9个国家中,最穷的巴基斯坦是如何获得核武器的
核武器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其研发制造成都非常困难,巴基斯坦经济是比较落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点弱芦者搭,那么该国是怎么拥有核武器的呢?
1947年巴基斯坦虽然是获得了独立,但是次年就爆发了印巴战争。作为宿敌,巴基斯坦无法靠现有实力对抗,只能是将目光放在核武器上,他们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力量,从而制衡印度。虽然有着重重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
时间来到1992年2月,巴方外交秘书长表示:“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能力”。1994年,巴基斯坦前总理表示:“巴基斯坦已经拥有原子弹”。1998年,作为回应印度的5次核试验,巴方于5月28日和30日进行了6次核试验。从那之后,巴基斯坦成为国际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❷ 核弹真的能毁灭地球吗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所指的毁灭不是说把地球炸得四分五裂成为碎片,而是指生存环境受到毁灭性破坏。
表面轰炸,不是地心引爆,那没有任何核弹可以炸开地球;就算苏俄制造的那颗巨无霸大伊万也不行,只说它对生命体的杀伤力,理论上有那么恐怖。
其实别说核武器,就是常规炸弹,如果达到即告的当量,它爆炸后也可以毁灭地球生存环境返渣嫌;假如把地球上所有的核弹都引爆,那理论上 核武器的威力是可以制造核冬天,就是在地表扬起万米厚的灰尘和高辐射污染。半年不见太阳,人类和动植物就会灭亡……(仅仅是理论,因为这这种推演是不确定的)
不过据估计,全球核武器总当量应该在100亿吨TNT内,这个能量的热度只能融化南极洲几百平方公里冰盖——仅仅是南极总冰量的几万分之一。
据现有实验资料分析,用核弹想把地球核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核实验上爆炸过最大当量的那刻苏联5000万吨级的氢弹,也没有把试验地新地岛核平,对症的地球而言,微乎其微。
人类目前的能力是可以制成毁灭地球生态的核弹的,比如千亿吨级、万亿吨级或更大的氢弹,但制这样的庞然大物会消耗人类很大的精力与财富,只存在理论层面上。就是真的造出来了,由于重量体积巨大,也运不动,只能原地引爆。。设想一下: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国,倾其国力,花费几十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颗万亿吨级以上的氢弹。
脑子发热了,直接在自家引爆;这就像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在地表上,爆炸会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冲击波和热浪在几天内席卷全球,四大洋同时发生巨大的海啸,全球发生巨烈地震,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种被毁灭,但我们也可以设想,在全世界几十亿人中,很少一部分远离暴炸中心。并由于地球地理位置独特,以及个别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其他的幸运因素,活下来,是有可能的。
就算几十亿人只剩下几百人,那么再过一万年,地球文明会再度产生。
核弹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强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苏联时代研制的沙皇炸弹,英文称为Tsar Bomba是 历史 上最强的核弹。当然,最强核弹也必然是氢弹,氢弹的工作机制与原子弹不同,前者还需要后者来引爆。沙皇炸弹的当量达到了1亿吨TNT,按照设计要求,沙皇炸弹在4公里的高度爆漏手炸,半径1000公里内都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核弹爆炸冲击波和光,在100公里内的居民需要全部撤离。如果沙皇炸弹被成功引爆,那么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区受到核威慑的污染,庆幸的是,沙皇炸弹没有引爆。
论当量,沙皇炸弹是广岛原子弹的6500倍,半径1000公里都可以感受到核爆的威力,一旦引爆那将是生态灾难。核弹毁灭地球的方式也正式这样,冲击波摧毁城市建筑,当然不能完全摧毁,接下里的放射性沾染才是最恐怖的,可导致大量人口损失,投放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就造成数万人当场死亡,如果是1亿吨TNT的超级核弹,那么摧毁一个城市群不是问题。接下来出现的核冬天更是将幸存的人类扼杀,没有植被、没有阳光,粮食减产,放射性污染,每一个都可以致命。
因此美苏之间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条约,双方都把核弹头控制在5000枚以下,不然毁灭地球的将是人类自己。冷战期间也出现多起核弹危机事件,幸好最后都化解了,没有造成核事故或者摧毁城市的问梁码题。
假设全球各地开始核战,目标就是毁灭这颗星球,那就得几百枚。发射爆炸后海,陆,空全辐射,暴露的动植物,人类基本死光。臭氧层撕破,太阳辐射让地表二次辐射。核尘埃使陆上生物面临一片漆黑,温度骤然降低,形成核冬天,这种局面100年至少几十年。当然,变异的蝎子和蟑螂依然快活如神仙。人类会分为两组。一组进入地下掩体,必须有充足的自循环能力才能挺过至少100年。一组进入宇宙空间,在太阳系临近星球等待,不过也需要具有很强的自循环能力(目前看来地球上没什么国家具备这种完全的防御和逃避能力)。摩柯婆罗多史料记载在3000年前貌似核战毁城的做法,其教训相当深刻。如今比较环保的方法是采用超级病毒模式,20克超级病毒可以很环保地杀死50亿人。另外,包括基因武器,更加隐秘,制作第三代以后绝育的样本很容易!然后掺杂在各种人类的食物中,种植作物中,防不胜防!总结:当人类的人文修为达不到控制和引领 科技 能量向有益于整体人类发展的方向时,人类整体的崩塌灭绝速度会加快。人类必须正直,站直了别趴下,否则就是灭绝。
用一段网络资料加一句不知道谁说的名言回答这个问题。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个在墨西哥犹加敦或称尤卡坦半岛发现的陨石坑撞击遗迹,是目前地球最大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是一座位于其上的村庄。陨石坑体地表不可见。距推测,陨石坑整体略呈椭圆形,平均直径约有180公里;造成坑洞的陨石,直径推测约有10公里,撞击后完全蒸发,释出高达5.0 10^23焦耳的能量,相当于120万亿吨黄色炸药,足以引发大海啸,并使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完全遮盖阳光、改变全球气候,造成核子冬天。
综上,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大撞击,240万颗大伊万能量的灾难。再看现在的地球,高度发达的文明,万物生长的世界,曾经的灾难除了那个巨大的陨石坑,可还有一点其他的影响?最引以为傲的武器在大自然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人类面对浩瀚的宇宙,要学会谦逊。
真正的事实来说,核弹的确毁灭不了地球,把地球全表炸翻过皮都难能办到。但是人们常说地球被核武器毁灭,原来是这么个意思,现以上古人类全圆是所依靠地球来生存的。核武器能使地球上所有表面.彻底的被破坏,被杀死灭绝,水彻底变质。土埌恶板死结,核菌毒化。生物生命不复存在,更无谈再生。这就足够证明:地球巳彻底被毁灭了.谁说不是呢?!
我注意到有人说人类迄今最大的5000万吨级氢弹也连个新地岛也没炸平。的确,单件核武器的爆炸威力要将地球炸毁是不可能的,但别忘了人类制造核武器考虑了很多实战需要,包括成本、摧毁典型目标的需要等,从没有人从摧毁地球的角度去考虑过。当然,即使只在理论上疯狂地设想用尽可能多的核装药,追求尽可能高的爆炸当量,比如亿吨、十亿吨,也很难从物理上摧毁整个地球。
探讨这个问题时,还有一个纯理论假设是人类在核军备竞赛最高峰时拥有的全部核弹头如果同时起爆,其实这反而会严重降低核爆炸的威力,因为每枚核弹头爆炸时的杀伤效应(对摧毁地球这类岩土目标来说主要靠冲击波)呈球形向四周快速扩展,但同时爆炸的弹头产生的冲击波会相互碰撞,从而抵消掉威力。这种情况在核战争计划中大量使用核弹头时都有考虑,不能太密集地使用。
但是,核武器摧毁地球的可能是现实存在的,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罗马俱乐部为主的一批有良知的科学家最早研究的结果。他们认为,在爆发大规模核战争(这在冷战时期是完全可能的)时,由于在地球大范围内使用成千枚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尘埃云将弥漫在地球上空,形成浓密的云层,很长时间无法散去,从而使地球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生物圈的自然循环被打破,以人类为首的高等生物首先面临灭绝危险。这一理论叫“核冬天”。
当然,近几十年对生物圈、大气物理学、远古气候灾变等领域的研究,非常怀疑这种结果。但有一点,地球一定要炸成碎片才叫毁灭吗?一定要人类灭绝才叫毁灭吗?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物质文明基本被毁,已经足够可怕了,设想这种问题的意义不在物理上的刨根问底,而在警醒人类的疯狂不是吗。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随着第三次 科技 革命的兴起,让人类文明好像来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时代。其中原子能的掌握和核武器的暴兵,更让很多人对于人类的文明弥漫着一种迷之自信。更有甚者说出了什么全球各国拥有的核武器可以让地球毁灭好几十次的骇人言论。
欸!全球核武毁灭不了地球?怎么可能。来虎哥这就给大家慢慢道来。就拿人类到目前为止造出最丧心病狂的核武器就要属苏联人在60年代搞出来的5000万吨TNT当量的“大伊万”了,那么咱们且看看它炸出个啥。这个5000万吨的大伊万也不过在地面上留下了也给3公里左右的坑。咱们的思维再放宽些。六千万年前那次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当时那颗直径10公里的星星在怼向地球那一瞬间释放了相当于150万枚大伊万的能量。就这,也只也不过把3公里的小坑换成了180公里的大坑,归根结底还不就是个坑,这里毁灭地球还差得老远了。
虎哥再次表示千万不要再说“地球毁灭”了!截止目前人类一共都进行了2000多次核试验,也没见地球怎么样,人类那点当量小炮仗就连地球妈妈的角质层都伤不了。但是,核武器这个小炮仗毕竟还是人类目前为止毁灭力最强的武器,谁也不希望看到核战爆发的那一天,所以说还是和平永远都是比核平更好的选择。
不可能,核弹最多是灭掉地球上的生物,地球本身屁事都没,一个小彗星砸上去都活到现在,核弹威力再强也摧毁不了地核,地核不毁,表面炸的再稀烂也终究会慢慢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在聚集回来…
核弹毁灭不了地球,地球表面是受核辐射影响,会把植被消灭一部分,但水资源一旦被人类饮用,病毒会侵入人类体内,孕妇生下婴儿会变异,成畸形样子。
核弹可以毁灭人类,但无法毁灭地球。地球一旦万物有新生力量,定会复生成长。遭受核辐射的植被也被未感染的植被所覆盖,地球还是恢复到原来模样,大地还是喜气洋洋之景象。
地球一旦没有人,也就是灭亡绝种了,人类在地球上就永远消失了。只能恢复到原始 社会 ,再由古猿演变进化成人类了。又经过万年千年才有人类踪迹活动, 历史 又改写了。
核弹的威力是能毁灭全人类,但毁灭不了地球上任何生物。
核弹只会毁灭人类 社会 ,对地球的影响很小,
最多改变地球的表面形貌,多些大坑而已,人类估计就很少能熬过核冬天了。
现在世界上核弹的储量也不足万枚,核弹的爆炸能量和地球自然灾害释放的能量比起来还是弱爆了,火山,地震,飓风这些自然界释放出的能量,都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例如去年肆虐的飓风哈维和艾玛,给美国造成千亿美元的损失,每场飓风行进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时刻有千万顿当量的核弹在爆炸。同样的还有火山地震,释放的能量也是成千上万枚核弹具有的能量。
人类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文明程度,离操控自然,玩转地球还有很长的距离。现有的核武器即使同时释放,也不足以对地球造成根本性的毁灭,但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肯定就遭殃了。
简单的例子,就是亿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威力可谓巨大,释放的能量也是千万乃至上亿个核弹的级别,地球也安然无恙,最终的结果只是恐龙这些大型动物都灭绝了,其他保存下来的生物,照样发展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量子实验室,专注科学问题,欢迎评论和关注。
❸ 世界已经引爆了2475枚核弹,为何仅有2枚进行了实用
世界上虽然已经引爆了这么多档模枚核弹,但是那些核弹所使用的地方都是在各个国家的无人区。只有两枚进行了使用,是因为当时美国第一次使用低估了原子弹所带来的危害和它所产生的威力。所以才会到现在为止,虽然这么多国家拥行卜缓有了核武器,但是都不敢轻易的去应用。
核武器仅仅是爆炸威力的话,也不会让这么多大国家到迄今为止只有广岛和长崎那两枚原子弹被实际运用。还因为在广岛长崎投放的两枚原子弹所带有的辐射效果,到期经为止仍然没有被消除。如果大范围的运用那世界上,将不会,有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可供人类居住。
❹ 在整个庞大的北美洲,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
就一个,美国
北美洲虽然有二十多个国家,但大国就三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其他的多是弹丸小国无力支付研究和维持核武的庞大开支。
美国当然有核武这不用说,墨西哥虽然是个地理上的大国,经济上却不是,加上美国的压力,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开发过核武。
至于加拿大,一度算是准有核国家,为什么是准呢,因衡念为加拿大虽然有相当程度的核技术,也有一定的资金,但是长期以来对外政策不是跟着英国走就是跟着美国走,很少有单独面对外来武力威胁的局面,加上维持核武库的开支不菲,故加拿大并没有自己研发和清团维持核武的打算,只将自己的核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
但是在冷战期咐正困间,为了与美国共同对抗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曾进行了核武方面的合作,其主要内容是订购美国生产的核武(只买成品不买技术),并允许美国将美国自己的核武部署在加拿大境内。按照加拿大方最初的要求,是要加方掌控在加的核武,但是由于美国施加压力和加拿大国内政局变化,最终变成了美国掌控所有在加拿大境内的核武器,所以加拿大只是名义上拥有核武,实际控制权在美国手里。
❺ 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具有核武器吗
没有!这两个国家都是无核国家。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几个几种:
1、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
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2、虽然已经拥有核武器,但是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合法有核武器的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
3、曾经有核武器,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核武器的国家
南非、乌克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4、其他可能或有核能力的国家或地区
4.1努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现在还没有研制成功的国家——伊朗
4.2有制造核武器能力,也有浓缩铀,但是没造核武器的国家——日本
4.3相传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沙特。有消息称,巴基斯坦给了沙特核弹头,中国卖给了沙特东风3导弹,所以沙特拥有核打击能力。
4.4台湾,进行过相关研究,被美国制止
❻ 墨西哥有核技术吗,比现在有没有,将来会不会有
您好。目前是没有的
1,拥有核武器的国家8个(括号内为第一次核爆时间):
美(45.7)、俄(49.8)、英(52.10)、法(60.2)、中(64.10)、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印度(74);
2,有3个是前苏联分出来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苏联分裂前这3个地方就已经库存了一些核弹头和核技术人员,有重新制造核弹头的条件。但这3国都已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开承诺退还俄罗斯核武器,宣布为无核国家(他们认为这样更安全)。
3,绝对有能力生产核弹头的国家有2个:
日本:一方面坚持无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另一方面秘密进行准备。世人普遍认为,日本是准有核国家,一年内就可生产出核武器,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
德国:德国是最早拥有核技术的国家,战败后被美国人抢先研制出核弹。现在有25座核电站,德国要想拥有核武器是易如反掌的事。
4,有核计划,有核技术,有生产核武器潜力的“核门槛”国家(地区)有44个之多:
巴西、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加拿大、伊朗、朝鲜、韩国、中国台湾、利比亚等等。
5,美国在西欧7个国家部署境内部署了不少核武器,如在法国、英国、德国、土耳其、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❼ 核武器介绍
核武器 nuclear weapon
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娝H,氘)或超重氢(婤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 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尘销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 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陪闹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派乱游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核武器系统,一般由核战斗部、投射工具和指挥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核战斗部是其主要构成部分。核战斗部亦称核弹头,并常与核装置、核武器这两个名称相互代替使用。 实际上,核装置是指核装料、 其他材料、起爆炸药与雷管等组合成的整体,可用于核试验,但通常还不能用作可靠的武器;核武器则指包括核战斗部在内的整个核武器系统。
简史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 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 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1940年夏,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乍得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供一颗“枪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 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工程规模。由于美国的工业技术设施与建设未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又掌握了必需的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够较快地实现原子弹研制计划。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有不少知道“曼哈顿工程区”内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学家J.弗兰克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当时,日本侵略军受到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有力打击,实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又几乎全部摧毁日本海军,海上封锁使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极为匮泛。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仍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
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0年1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下令加速研制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该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 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英国、法国先后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进行了原子弹与氢弹试验。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同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现状和分类 美国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是以带降落伞的核航弹形式,用飞机作为运载工具的。以后,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已形成多种核武器系统,包括弹道核导弹、 巡航核导弹、 防空核导弹、反导弹核导弹、反潜核火箭、深水核炸弹、核航弹、核炮弹、核地雷等。其中,配有多弹头的弹道核导弹,以及各种发射方式的巡航核导弹,是美、苏两国装备的主要核武器。
通常将核武器按其作战使用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即用于袭击敌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在战场上用于打击敌方战斗力量的战术核武器。苏联还划分有“战役战术核武器”。核武器的分类方法,与地理条件、社会政治因素有关,并不是十分严格的。自70年代末以后,美国官方文件很少使用“战术核武器”,代替它的有“战区核武器”、“非战略核武器”等,并把中远程、中程核导弹也划归这一类。
已生产并装备部队的核武器,按核战斗部设计看,主要属于原子弹和氢弹两种类型。至于核武器的数量,并无准确的公布数字,有关研究机构的估计数字也不一致。按近几年的资料综合分析,到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总计有核战斗部50000枚左右,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上。其梯恩梯当量,总计为120亿吨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德国和日本投下的炸弹,总计约200万吨梯恩梯,只相当于美国B-52型轰炸机携载的2枚氢弹的当量。从这一粗略比较可以看出核武器库贮量的庞大。美苏两国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包括洲际核导弹、潜艇发射的弹道核导弹、巡航核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在数量和当量上比较,美国在投射工具(陆基发射架、潜艇发射管、飞机)总数和梯恩梯当量总值上均少于苏联,但在核战斗部总枚数上多于苏联。考虑到核爆炸对面目标的破坏效果同当量大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另一种估算办法是以一定的冲击波超压对应的破坏面积来度量核战斗部的破坏能力,即取核战斗部当量值(以百万吨为计算单位)的2/3次方为其“等效百万吨当量”值(也有按目标特性及其分布和核攻击规模大小等不同情况,选用小于2/3的其他方次的),再按各种核战斗部的枚数累计算出总值。按此法估算比较美、苏两国的战略核武器破坏能力,由于当量小于百万吨的核战斗部枚数,美国多于苏联,两国的差距并不很大。但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在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核武器上的发展,这一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而对点(硬)目标(见点目标)的破坏能力,则核武器投射精度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这方面美国一直领先,仍处于优势。
除美、苏、英、法和中国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进行过一次核试验。一般认为,掌握必要的核技术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及经济实力的国家,也完全有可能制造原子弹。
研制和试验 除铀235、钚239等核材料的生产外,核战斗部本身的研制,必须与整个核武器系统的研制程序协调一致。研制过程大致如下:从设想阶段开始;经过关键技术课题和部件的预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试验要求、研制工期、经费等内容的几种设计方案;再经过论证比较和评价,选定设计方案,确定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进行型号研究设计、各种模拟试验;工艺试验与试制,通过核试验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达到设计定型、工艺定型与批准生产。进行这些工作,要有专门的科技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试验场所,包括核试验场。武器交付部队后,研制和生产部门还要提供维护、修理、更换部件等服务工作,按反馈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改进,并负责其退役处理或更新。
要做好核战斗部的设计,必须深入了解其反应过程,弄清其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各种物理参数,掌握其中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为此,要进行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超音速流体力学、爆轰学、计算数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而核战斗部的研制实践又会反过来带动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在研制过程中,以下环节起着重要作用:①要用快速的、大容量电子计算机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计算,这种计算应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以便从多种设想或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从而节省费用与减少核试验次数。20世纪40年代以来,推动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核武器研制的需要。②要按照方案或指标要求,反复进行多方面的模拟试验,包括化学炸药爆轰试验,材料与强度试验,环境条件试验,控制、 点火与安全试验等。 这些都是为达到核武器高度可靠和安全所必不可少的。③要进行必要的核试验。无论是电子计算机上的大量计算,还是相应的模拟试验,总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地符合核武器方案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氢弹聚变反应所必需的高温条件,还只能由裂变反应来提供(利用激光或粒子束的惯性约束技术来创造这种模拟试验条件,直到80年代初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还必须通过核装置本身的爆炸试验进行检验。当然,核试验所起的作用并不限于此。正是由于核试验在核武器研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美、苏两国为限制其他国家研制核武器,于1963年签订了一个并不禁止进行地下核试验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74年又签订了一个仍然适合它们需要的限制地下核试验当量的条约。
发展趋势 由于核武器投射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来,核武器的发展,首先是核战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减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威力与重量的比值)有了显着提高。例如,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重量约4.5吨,威力约2万吨;70年代后期,装备部队的“三叉戟”Ⅰ潜地导弹,总重量约1.32吨,共8个分导式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威力为10万吨,其比威力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相比,提高135倍左右。威力更大的热核武器,比威力提高的幅度还更大些。但一般认为,这一方面的发展或许已接近客观实际所容许的极限。自70年代以来,核武器系统的发展更着重于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如美国的“和平卫士/MX” 洲际导弹、“侏儒”小型洲际导弹、“三叉戟”Ⅱ潜地导弹,苏联的SS-24、SS-25洲际导弹,都在这些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其次,核战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险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适应各种使用与作战环境的能力,也有所改进和提高。美、苏两国还研制了适于战场使用的各种核武器,如可变当量的核战斗部,多种运载工具通用的核战斗部,甚至设想研制当量只有几吨的微型核武器。特别是在核战争环境中如何提高核武器的抗核加固能力,以防止敌方的破坏,更受到普遍重视。此外,由于核武器的大量生产和部署,其安全性也引起了有关各国的关注(见核武器安全)。
核武器的另一发展动向,是通过设计调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强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增强辐射武器”与“减少剩余放射性武器”都属于这一类。前一种将高能中子辐射所占份额尽可能增大,使之成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通常称之为中子弹;后一种将剩余放射性减到最小,突出冲击波、光辐射的作用,但这类武器仍属于热核武器范畴。至于60年代初曾引起广泛议论的所谓“纯聚变武器”,20多年来虽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例如大功率激光引燃聚变反应的研究,80年代也仍在继续进行,但还看不出制成这种武器的现实可能性。
核武器的实战应用,虽仍限于它问世时的两颗原子弹,但由于40年来核武器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它有关的多种投射或运载工具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通过上千次核试验所积累的知识,人们对其特有的杀伤破坏作用已有较深的认识(见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并探讨实战应用的可能方式。美、苏两国都制订并多次修改了强调核武器重要作用的种种战略。
有矛必有盾。在不断改进和提高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性能的同时,美、苏两国也一直在寻求能有效地防御核袭击的手段和技术。除提高核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能力,采取广泛构筑地下室掩体和民防工程等以减少损失的措施外,对于更有效的侦察、跟踪、识别、拦截对方核导弹的防御技术开发研究工作也从未停止过。60年代,美、苏两国曾部署以核反核的反导弹系统。1972年 5月,美、苏两国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不久,美国停止“卫兵”反导弹系统的部署。1984年初,美国宣称已制订了一项包括核激发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中性粒子束、非核拦截弹、电磁炮等多层拦截手段的“战略防御倡议”。尽管对这种防御系统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美、苏对核优势的争夺仍将持续下去。
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和独特的作用,与其说它可能会改变未来全球性战争的进程,不如说它对现实国际政治斗争已经和正在不断地产生影响。70年代末,美国宣布研制成功中子弹,它最适于战场使用,理应属于战术核武器范畴,但却受到几乎是世界范围的强烈反对。从这一事例也可以看出,核武器所涉及的斗争的复杂性。
中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即发表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此后,中国政府又多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就如何防止核战争问题一再提出了建议。中国的这些主张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参考书目
赵忠尧、何泽慧、杨承宗主编:《原子能的原理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托马斯·B.科克伦等着,柯情山等译:《核武器手册》,解放军出版社,北京,1985。(Thomas B.Cochran,William M.Arkin,and Milton M.Hoenig,Nuclear Weapons Databook,U.S.Nuclear Forces and Capabilities,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Council Inc.,1984.)
贝特朗·戈尔德施密特着,高强、路汉恩译:《原子竞争1939~1966》,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4。(Bertrand Goldschmidt,Les Rivali tés Atomiques 1936~1966,Fayard,1967.)
罗伯特·容克着,何纬译:《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0。(Robert Jungk,Heller als tausend Sonnen,1956.)
原子弹
atomic bomb
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
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它可由不同的运载工具携载而成为核导弹、核航空炸弹、核地雷或核炮弹等,或用作氢弹中的初级(或称扳机),为点燃轻核引起热核聚变反应提供必需的能量。
原子弹主要由引爆控制系统、高能炸药、反射层、由核装料组成的核部件、中子源和弹壳等部件组成。引爆控制系统用来起爆高能炸药;高能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和核部件的能源 ;反射层由铍或铀-238构成 。铀-238不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较大,可以减缓核装料在释放能量过程中的膨胀,使链式反应维持较长的时间,从而能提高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核装料主要是铀-235或钚-239。
为了触发链式反应,必须有中子源提供“点火”中子。核爆炸装置的中子源可采用:氘氚反应中子源、钋-210-铍源、钚-238原子弹爆炸铍源和锎-252自发裂变源等。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以及各种核反应产生的中子、γ射线和裂变碎片,最终形成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因素。原子弹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迅速应用到军事上的一个突出例子。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3颗。一颗用于试验,两颗投在日本。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是: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中国——1964年10月16日;印度——1974年5 月 18日。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以塔爆方式进行 ,用的是“内爆法”铀弹。1965年5月14日第二次核试验时 ,核装置用飞机空投 。1966 年10月27日第四次核试验时,核弹头由导弹运载。
自1945年原子弹问世以来 ,原子弹技术不断发展,体积、重量显着减小,战术技术性能日益提高。原子弹小型化对于提高核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用作氢弹的起爆装置(亦称“扳机”)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战场使用的需要,发展了多种低当量和威力可调的核武器。为改进原子弹的性能,发展了加强型原子弹,即在原子弹中添加氘或氚等热核装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点燃氘或氚,发生热核反应,而反应中所放出的高能中子,又使更多的核装料裂变,从而使威力增大。这种原子弹与氢弹不同,其热核装料释放的能量只占总当量的一小部分。高能炸药的起爆方式和核爆炸装置结构也在不断改进,目的是提高炸药的利用效率和核装料的压缩度,从而增大威力,节省核装料。此外,提高原子弹的突防和生存能力以及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原子弹的历史
●二战期间,科学家西拉德为防止德国人抢先造出原子弹,动员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
●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罗斯福才批准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全力研制原子弹。
●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43年7月,美国成立原子弹研究所。
●1945年3月,美国成立合并秘密的原子能委员会。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1949年,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英国、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制的原子弹,1964年,中国也拥有了原子弹。
原子弹分为“枪式”和“收聚式”两种类型,核武器以其特有的方式产生毁灭性的力量
根据原子弹引发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枪式”原子弹和“收聚式”原子弹。“枪式”原子弹将两块半球形的小于临界体积的裂物质分开一定距离放置,中子源位于中间。在核装药的球面上包覆了一层坚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将过早跑出来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在中子反射层的外面是高速炸药、传爆药和雷管,再将雷管与起爆控制器相连接。起爆控制器自动地起爆炸药。两个半球形裂变物质在炸药的轰击下迅速压缩成一个扁球形,达到超临界状态。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链式反应迅速进行,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就是杀伤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爆炸。“收聚式”原子弹将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并把小于临界体积的核装药制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炸药同时起爆,将核装药小球迅速压紧并达到超临界体积,从而引起核爆炸。“收聚式”原子弹的的结构复杂,但核装药利用率高。现代原子弹综合了这两种引发机构,使核装药的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从而获得了极大的破坏力。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1枚当量为2万吨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后,距爆心7000米会受到比阳光强13倍的光照射,范围达2800米。光辐射可使人迅速致盲,并使皮肤大面积灼伤溃烂,物体会燃烧。冲击波是核爆炸后产生的一种巨大气流的超压。一枚3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在距爆心投射点800米处,冲击波的运动速度可达200米/秒。当量为2万吨的核爆炸,在距爆心投影点650米以内,超压值大于1000克/厘米2。可把位于该地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及人员彻底摧毁。早期核辐射是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线。1枚当量2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距爆心1100米以内人员可遭到极度杀伤,1000吨级中子弹爆炸后,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员几周内会致死,在200米以内的人员则当即致死。电磁脉冲的电场强度在几千米范围内可达1万至10万伏,不仅能使电子装备的元器件严重受损,还能击穿绝缘,烧毁电路,冲销计算机内存,使全部无线电指挥、控制和通信设备失灵。1颗5000万吨级原子弹爆炸后破坏半径可达190千米。放射性沾染是蘑菇状烟云飘散后所降落的烟尘,对人体可造成照射或皮肤灼伤,以致死亡。1954年2月28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试验的1500万吨级氢弹,爆后6小时,沾染区长达257千米,宽64千米。在此范围内的所有生物都受到致使性沾染,在一段时间内缓慢的死去或终身残废。
五核国家核武力量对比
美国:1945年首次核试验成功。核试验次数超过1030次。拥有约1.2万枚核弹头。导弹射程达13035公里。
俄罗斯:1949年首次核试验成功。核试验次数超过715次。拥有约2.8万枚核弹头,其中约1.8万枚将被拆除。导弹射程达10943公里。
英国:1952年首次核试验成功。共进行45次核试验。拥有约400枚核弹头。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
法国:1960年首次核试验成功。拥有约510枚核弹头。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
从威力上排列,核武器 生化武器,化学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主要体现在瞬间的杀伤和持续的核污染上,生化武器已经包含了生物武器。
❽ 各国拥有核武器的顺序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
除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进行过一次核试验。巴基斯坦也在1998年05月29日首次核试验成功。以色列和日本虽未公开进行核爆试验,但以色列是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日本被认为是准核国家。
朝鲜进行过三次核试验,并且正在向着核武器更小型化方向发展,以便未来能够实现实战能力。
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国际社会确认拥有核武,哈萨克斯坦作为苏联解体后第三大核武器拥有国,因原苏联时期核试验多在哈萨克进行,其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独立主动放弃核武器,并关闭苏军建立的数千座核试验设施。
另外乌克兰与南非因和平原因放弃其核武,属于曾经拥有核武的国家,而关于日本,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日本是准核国家,因为日本拥有大量核电站并且拥有大量的铀,而日本已经完全掌握了核武器技术至于制造核武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美国: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 1952年11月1日 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苏联: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3年8月21日爆炸了第一颗干式氢弹装置
3、森稿英国:1952年10月3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7年5月15日爆炸了第一颗实验氢弹原型。
4、法国:1962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法国(1968年8月)也拥有了氢弹。
5、中国;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
6、印度,1998年进行了数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宣称拥有核武,30到100枚核武器;
巴基斯坦紧接印度后进行了核试验,也宣称拥有核武,15到50枚核武器。
7、2006年10月9日,至2013年2月12日,朝鲜共进行了三次核试验,地点分别位于咸镜北道的三处核试验场,为地下核试验。
以上是公开承认的七国,其它国家拒不承认以色列有。
(8)墨西哥核武怎么样扩展阅读
常见核弹
1、原子弹,以重核铀或钚裂变的核弹。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链式反应——由中子轰击铀-235或钚-239,使其原子核裂开产生能量,包括冲击波、瞬间核辐射、电磁脉冲干扰、核污染、光辐射等杀伤作用。
2、氢弹(一般指二相弹):氢弹是核裂变加核聚变——由原子弹引爆氢弹,原子弹放出来的高能中子与氘化锂反应生成氚,氚和氘聚合产生能量。氢弹爆炸实际上是两次核反应(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两颗核弹爆炸(原子弹和氢弹),所以说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要更加强大。
如装载同样多的核燃料,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4倍以上。当然,不能用大当量的原子弹与小当量的氢弹来比较。一般原子弹当量相当于几千到几万吨TNT,二相弹可能达到几千万吨TNT当量。
氢铀弹(三相弹)经过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三次核反应,它是在氢弹的外层又加一层可裂变的铀-238,破坏力和杀伤力更大,污染也更加严重,即为“脏弹”。也属于第二代核武器。
3、中子弹(增强辐射弹):以氘和氚聚变原理制作,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力的核弹。中子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型氢弹,是核裂变加核聚变——但不是用原子弹引爆,而是用内部的中子源轰击钚-239产生裂变,裂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和高温促使氘氚混合物聚变。
威力排序:氢铀弹>;氢弹>;原子弹>;中子弹;
辐射排序:中子弹>;氢铀弹>;氢弹>;原子弹
污染排序:氢铀弹>;氢弹>;原子弹>;中子此拦孝弹
4、肮脏弹,肮脏弹是作为一个术语代指具有放射性、非核武器的武器。它装填着放射性材料,爆炸的时候将放射性物质抛射散布,造成相当于核放射性尘埃的污染,造成灾难性的生态破坏衡凯。
5、钴核弹,钴核弹的原理是在弹壳使用钴元素。核融合释放的中子会令钴变成钴-60,一种会在长期(约五年内)释放强烈伽_射线的同位素,目的是维持长时期的强放射污染。除了使用钴外,亦可使用金造成维持数天污染,或用锌及铊造成维持数月的污染。
6、中子弹,中子弹是小型的热核武器。武器内的X射线反射镜及弹壳以铬或镍制成,让核融合中产生的中子离开弹体。高能量的中子流比其他放射更具穿透能力。
7、冲击波弹,MK15核子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中子活化,削弱其爆炸后辐射的作用,部队可以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是一种战术核弹。
8、射线弹,原理类似一座无防护层的裂变反应堆,所以不会发生一般意义上的爆炸,只放出大量伽玛射线;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虽然能造成持久的放射线,但不一定会污染土地,能有效迫使敌人离开。
9、核电磁弹,经过改造的核弹,减弱了冲击波与核辐射效应,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利用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等原理),利用在大气层以上的核爆炸,产生大量定向或不定向的强电磁脉冲,基本上对人体无害,但可使电器(或金属)急速升温烧毁。
10、贫化铀弹
贫化铀弹又称衰变铀弹或者是耗弱铀弹。是指弹体使用以核能发电所产生出的核废料贫化铀为主原料的合金所制作出的弹头。 由于在实战、演习、射击训练时,贫化铀粉末会扩散到自然环境中,而贫化铀是具有化学毒性的重金属,同时也是放射性物质,所以使用贫化铀弹的正当性也引起争议。
❾ 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具有核武器吗
墨西哥和澳大利亚都是小国家,且有英联邦和北美防空部的核保护伞
❿ 墨西哥有能力制造核弹吗
有。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闭培拦州离阿拉木郭多50英里的一片广阔荒芜地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说明美国墨西哥中春是有能力制造核弹的。核轿胡弹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