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人怎么看三毛

西班牙人怎么看三毛

发布时间: 2023-05-17 13:02:43

Ⅰ 三毛和荷西

    三毛,原名陈懋林,于马德里大学和荷西相识,后回去未婚夫意外去世,又返回西班牙,幂幂之中又与荷西相遇,于1991年在医院过世,享年仅41。

荷西,西班牙人,在马德里大学困键认识三毛,是一名潜水建筑师,于1979年9月30日意外去世。

      “你喜欢什么样的人?”荷西问。

      “看顺眼的,千万富翁也嫁;看不顺眼的,亿万富翁也嫁。”三毛答。

        “说到底,你就是喜欢有钱的。”荷西笑着说。

        “不,也有例外。”三陆尺中毛笑答。

        “哦?”荷西疑。

        “如果是你,只要能吃饱就好。”三毛答。

          “那你吃的多吗?”

          “不多,还可以更少一点。”

  只要是你,一切早山的标准的不再是标准。

Ⅱ 有多少西班牙人知道三毛与荷西的故事

三毛在中国是名人,但荷西在西班牙却一点不出名,而三毛在国外知名度有限,更像个平凡女人,书远不像在国内这样一再再版

Ⅲ 三毛的老公荷西是哪的人三毛怎么死的

三毛的老公荷西是西班牙人。三毛是在医院用丝袜自缢身亡。

荷西,男,1951年生于西班牙安杜哈尔市,潜水工程师,1973年,在非洲沙漠小镇(今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国的阿尤恩)与三毛结婚。1979年9月30日,御首荷西在拉芭玛岛的海底进行水下工程操作时意外死亡。

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高配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戚拆指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Ⅳ 三毛与荷西的故事

在三毛的生命里,除了父母,有两个人在她心里的分量最重,一个是带她走出忧郁的恩师顾福生,一个是宠爱她的丈夫荷西。

在世俗的眼里,三毛与荷西是不般配的。首先是国籍问题,比如文化、观念、习俗等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年龄问题,三毛比荷西大了8岁;再次是经历方面,相对于三毛,荷西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经历相当简单,高中毕业,4年大学,2年兵役,和三毛结婚,而三毛不仅是流浪高手,也结交过许多男友,台湾的、日本的、德国的、还有一个在订婚当晚突发心脏病离世,三毛因此吞安眠药自杀,未遂。

正因为未婚夫的猝死,三毛才离开伤心地,重返西班牙,才想起荷西的六年之约。三毛只当荷西是小孩子,从未把六年之约当真,一如既往按自己的性情生活,而荷西则苦守约定,矢志不渝。不管三毛愿不愿意,命运还是把她推到了荷西面前,一切都像命中注定一样。

爱一个人就要接受她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这句话用在荷西身上最合适不过,他是一个豁达的人,是一个为了爱人可以付出全部的人。他不在乎三毛复杂的过去,“我要的是现在的你,不是过去的你”,他无条件支持三毛的一切决定,甚至比三毛早先一步到了撒哈拉沙漠,并找到工作租好房子,一切安排神氏妥当等候三毛的到来。

撒哈拉气候干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三毛没有职业,自然也就没有收入,当然远在台湾的父母也会不时接济一些,只是一向独立自主的荷西是不会三毛父母寄过来的钱的,他用自己的工资维持两个人的生活,用自己的宽容呵护三毛的一切,近乎宠爱。

三毛如愿来到撒哈拉,沙漠苍凉的美和原生的居民都处处震撼、吸引着她,荷西工作之余便和她一起旅游,历瞎中一起冒险,一起驱车去岩石上捡龙虾,或者下海射鱼回来贩卖,更是新婚之日寻得一幅完整的骆驼头骨送给她。三毛在撒哈拉的每一天都是新奇而快乐的。

在撒哈拉因为属地问题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荷西设法先让三毛搭机撤离。三毛对苦心经营的家以及辛辛苦苦收集来的收藏品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但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荷西把家中的一切,竟连车带物悉数带到加纳利岛,外加一叠钞票——他将一些带不走的大件都变卖掉了。在战争硝烟已经四起,西班牙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荷西是怎么做到的?据说他将东西装车后前往海边搭船,路上遇到撤退的西班牙军队车辆出现故障,荷西凭借娴熟的机械技术帮他们修好了车,而条件就是允许他带着一车的家当一起撤离。至于那些大件是怎么变卖掉的,三毛没说,谁也不知道,反正三毛是又惊喜、又心疼。

来到大加纳利岛,迫于生计,荷西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撒哈拉的单位上班,但三毛实在忍受不了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活,坚持让荷西辞去了沙漠的工作。

三毛无业,荷西失业,两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情急之下 ,三毛甚至写信给将经国,要求给荷西一份潜水的工作,蒋经国回信说台湾暂时没有适合荷西的工作。这时候的三毛不顾病体,再度拿起笔,开始写稿出书,卖文换钱。实际上,《撒哈拉的故事》此时已经风靡台湾,只是三毛因为居无定所、消息闭塞还不知道。这些,不免让荷西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作为国家为数不多的高级潜水员之一,荷西还是很快找到了做海底工肢山程的工作。潜水员的工资很高,荷西当时有900美金左右的月薪,这在上世纪70年代相当可观了,但是危险系数也大,而且岛上潜水员的工作大多是临时的,工程结束了就需要找下一家,不然又是失业状态,可以想象当时荷西的生活压力也不小。

在他急于工作,为尼日尔爾利亚一个私人老板工作时,遭遇到了蒙骗欺诈、克扣剥削等不公正待遇,所有的重要证件都被老板扣押。心中虽然不满,但他本性是忠厚老实善良的,胸无城府,没有心机,只知道埋头苦干。三毛后来过去也和无良老板斗智斗勇,艰难讨薪,并鼓励荷西勇敢反抗、辞职走人。无奈荷西坚持按自己的原则行事,尽心尽职做好本分工作,三毛也拿他没办法。后来这位老板遭遇个人危机,公司面临倒闭,最终还是荷西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帮他解决问题。三毛在文章《五月花》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段故事。

荷西曾与三毛遍游加纳利群岛,拉芭玛岛给三毛的印象最深,初游时便觉景致迷人,优美宜居,但途中休息时遇到一个巫婆,二话没说上前扯下一把荷西的胡须和三毛的头发,念念有词地走了,这让三毛心生不详之感。

再次随荷西到拉芭玛岛工作,三毛便感觉这个岛不对劲,她从小就有非常灵验的第六感,这一次,深蓝色的火山也让她觉得诡异的很,不祥感非常强烈。但荷西不以为然,认为她是想多了。

不管荷西同不同意,也不管三毛愿不愿意,大海就把荷西的最后一刻留在了海底。那一天是1979年9月30日,荷西才28岁,短短的一生,似乎只为三毛而活。

荷西视三毛为生命的全部,三毛又何尝不是呢?《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尽是对荷西的追忆之思和失去荷西后的日夜煎熬。

三毛一向特立独行,绝非优柔寡断之人,但是,在决定与荷西结婚之前,还是有一丝犹豫的,主要还是怕自己的过去伤害到荷西,对他不公平。可幸的是荷西没有再给她犹豫的机会,抢先一步去了撒哈拉,三毛也终于在一个清晨给舍友留了张纸条“结婚去也”,便飞去了前世乡愁之地的撒哈拉沙漠。从此,她流浪的脚步虽然没有停止,但心已经有了归属。

撒哈拉不仅环境恶劣,物质更是匮乏,东西贵的令人灰心,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如果没有荷西的支持与依靠,我想三毛也就过来旅游一趟、看看就走,不会在此定居。只因有荷西在,荒漠的苍凉也是一种诗意与浪漫,最重要的是有安全感。

三毛的生活独立性很强,但是在情感上对荷西的依赖性非常强,荷西对三毛亦然,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不像夫妻,像是朋友,更像恋人,相互牵挂,朝思暮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说的就是他们,一点都不夸张。

在沙漠里,三毛白手成家,充分发挥自己“拾荒”的特长,运用自己的美学功底,与荷西一起,用棺材外箱做家具,旧汽车外胎做坐垫,把棺材板做成沙发,坟地里的石刻当作艺术品,将家徒四壁的房子打理成全沙漠最美丽的家,以致房东跑过来要涨租金。

荷西上班的地方离家有一百公里左右,基本是每周回家一次,三毛不免寂寞无聊,但终究是个女汉子,适应能力强,人缘又极好,不久便和左邻右舍打成一片。生活充实,荷西上班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三毛也就生活无忧了。不久,他们还买了一部车,这就是“白马”,闲时,他们就开上“白马”外出旅游探险,《撒哈拉的故事》由此开始。如果不是战争爆发,真不知还有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着我们呢,也不知道三毛与荷西是否会在此终老一生!

从撒哈拉沙漠到大加纳利岛,从白手成家到逃避战难,他们可以说是患难夫妻了,即使在工作无落,没有经济来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他们仍旧没有互相埋怨、互相伤害。三毛在身体状况不佳,生活无助的情况下也深知为妻之道,努力收敛自己的脾气,尽量顾及荷西的心里感受,何况她本为荷西而自豪——如他文凭的潜水人员,西班牙只有28人。如果说荷西跟随三毛到了风沙四起、干巴巴光秃秃的撒哈拉,是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迁就了三毛,那么到了四面环海的加纳利岛,这不正是荷西如鱼得水的地方吗?

随着荷西工作的落实,三毛也重新提起了笔,用她一生的挚爱,延续撒哈拉的故事,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续写她与荷西普通宁静、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琐事,我们也有幸继撒哈拉之后,再次透过她的眼领略异国风情。

三毛写作,荷西潜水,兴趣就是职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买了房,换了车。如果就这样下去,该是多么的岁月静好。然而,一切都在1979年9月30日这一日戛然而止——荷西终究归于大海……

人人都知道朱自清的《背景》感动了几代人,可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也有一篇《背景》,不知你读后会不会泪流满面?

荷西在拉芭岛工作时,三毛几乎每天都会去工地看他,恰恰在三毛陪父母外出旅游时,荷西发生了意外。三毛在父母的陪同下匆匆赶回来。重情重义的三毛有多愁善感的一面,也有果断决然的一面。除了悲痛过度被强行打镇静剂休息以外,荷西的后事基本都是她一个人亲力亲为。

她的母亲抖着手用小平底锅一锅一锅炒饭,给她的婆婆及其他人开饭,她的西班牙家属,哭号一阵,吃一阵,然后赶着上街去抢购了一些免税的烟酒和手表、相机,匆匆忙忙登机而去。而那以后,厨房也就没有了动静。

三毛的父母因为语言不通,除了陪伴,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他们绕了许多路买了鲜花去看荷西,却把花插在别人的地方了。母亲在台北活了半生也弄不清街区,现在居然一个在异乡异地拿着超市的空口袋,指着口袋上的字问人去菜场的路,回公寓只认识大路,不识小路。三毛竟才发现自己被悲伤弄得死去活来,却完全忽略了父母还在身边,忘了他们也痛。

那段时间的三毛,每天清晨墓园一开,便直奔荷西的坟地而去,痴痴地一直坐到黄昏墓园关闭。

她又回了台湾,一个人出去的,又是一个人回来。她又成了父母日夜操心的孩子,母亲不得不时时刻刻看着她,琼瑶花了整整七个小时劝服她,她才终于“没有选择地做了暂时的不死鸟”。

荷西的离去对三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以最快的速度低价出售了大加纳利岛的房子,几乎是散尽家产,回到台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流浪。

恐怕三毛与荷西都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段跨国婚姻会是一段传奇,他们的爱情故事会是如此凄美,直到今天还有人为之感叹。大概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故事更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她让中国文化在西班牙扎根,我们也透过荷西了解了西班牙。他俩的足迹遍及之处,如今已经衍生出许多三毛文化:三毛故居、三毛之路、三毛公园、三毛角、三毛餐厅、三毛丸子……虽然都是三毛的名字,但荷西一直都在她的身边。

三毛是许多人的青春,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她的许多故事至今仍让许多人感动着,尤其是与荷西的故事。但是我们不是三毛,也不是荷西,他俩的故事可以不朽,我们普通人却不能,我们只有透过她为我们打开的窗,去看她眼里的世界,去感受窗外的风景,还有那颗孤独的心。

Ⅳ 作家三毛的朋友到西班牙买水果被轰出来,选自她的哪篇文章如果能直接贴出来更好

出自《背影》--亲不亲 故乡人

亲不亲,故乡人

——永远的夏娃

你看到的可不是我

去年冬天我的日本朋友莫里在此地滨海大道旁摆小摊子卖东西。我常常跑去看他,一同
坐着晒太阳。

有一日我对莫里说:“你知道吗,我在撒哈拉沙漠住着的时候,为了偷看当地人洗澡的
风俗,差点没给捉去打死。后来有人怀疑到是我,我当然死也不承认,硬赖给你们日本人,
嘿嘿,聪不聪明?”

莫里听我这么说,坏坏的抿嘴笑着,放下正在做的一条项链,向我伸出手来。

我虽不知他是什么居心,还是跳起来跟他重重的对握了一下,又问:“你干嘛?”

“呵呵!”

“什么意思?”我紧张了。

“这个……每当我在国外做了什么不太体面的事情时,偶尔也会变成中国人哩!”

我听了莫里这句话吃了一惊,出口骂了他一句:“丑恶的日本人。”又往他坐着的木箱
踢了一脚。

这时荷西也下工走了过来,我还在逼问莫里:“到底变了几次?说!”

莫里苦笑着向荷西求救,指指我,做出不能忍受的表情。

荷西慢吞吞的说:“中国人日本人有什么好赖的,要是换了我在做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我一定跟旁观的人说——嘘,注意!你看到的可不是我,你看到的是那个住在我左边公寓的
那个叫做菲力的讨厌鬼。”

这一回轮到莫里和我笑得东倒西歪。

总不能老做日本人

政府明令开放观光的新闻传来时,我正安安静静的在给《皇冠》写一篇叫做《小路》的
文章,一打开报纸,发现这条大新闻,只差没喜得昏了过去,那一个星期里我给父母亲涂去
了近五封邮简,语无伦次。又给兰小春去了两次信叫她快存钱好背了小豆豆出来旅行,又写
给很多朋友明信片,总而言之一句话——快来欧洲看看吧,人生几何!

因为父母来信首肯明年参加旅行团来欧,将在西班牙离团留下来跟荷西及我相聚一月,
这个承诺又使我过度兴奋而严重失眠,整天不停的对荷西唠叨:“要是爸爸妈妈来了你表现
不佳,当心我事后跟你拼命!”

这种心情维持了好多天,那篇正在写的《小路》也给丢掉了,觉得它实在无关紧要。

这一阵中文报上提的总是出国旅游这件事,看到许多篇有关国人出国之后种种怪异行为
的报导,我细细的看,慢慢的在脑子里印证,觉得报上写的事情句句属实,这勾起了我本身
的新愁旧恨,再看某大报一位导游先生口述的《洋相大观》,使我惊出汗来,以为是自己在
梦中说的,怎么跟那人讲的一色一样呢?

想到明年开始有那么多的同胞要顶着中国人的名字在世界各地参观游览,我在喜过之后
反倒心乱如麻起来,镇日思潮起伏,极度的忧念和爱国情操混成一条浊流在我的心里冲激着
,人却变得沉默不堪。每当与荷西对看时,我总是故作轻松的笑笑,一开口话题又绕着我过
去对出国同胞的所闻所见讲个不完。

荷西见我如此忧心忡忡,很不以为然的说:“人,是独立的,一个中国人不代表整体的
中国人,你这么担心同胞在外的言行,就是变相的侮辱他们。”

“可是我是有根据的,我看过太多次像报上《洋相大观》里说的事情,天平一样公正的
心,难道自己的同胞还会冤枉他们吗?”

“少数几个不算的。”荷西又说。

“整团的中国人,整团,听清楚了!”我叫了起来。

我在西班牙看过的国人考察团共有三次,单独来的朋友反而多,水准也好极了,可是让
我永生难忘的同胞就是那些“团”,相处一次就够结结实实,荷西不在场,才会说出相反
的话来,

“总不能老说自己是日本人吧!”我叹了口气。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自己的同胞?”荷西暴跳起来。

其实我是过分重视国家的荣辱才会有如此的忧念,在外旅行的团体不太可能跟当地人有
更深一步的了解,别人对我们的印象也是浮面的。吃饭,行路,谈话,甚而脸上的表情,都
可能是别人衡量我们的标准。我过去所见到的许许多多有辱国体的同胞行为如果不写出来觉
得违青了自己的良知,这篇文字可能绝不讨好,连荷西这个看不懂中文的人都不高兴我写,
我的同胞们看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们不是聋子
两年半以前我回国去探望父母,家人带我去饮早茶,走进那一幢挤得水泄不通的大餐厅
,一阵乱哄哄的吵闹喧哗扑面而来,几乎将人袭倒。邻桌又坐了一群谈生意谈得拍桌对骂几
乎大打出手的客人,在那样令人神经衰弱的噪音里我们全家默默的吃了一顿,彼此没法交谈
一句。出来时在街上我生起气来了,脸色僵僵的,父亲长叹一声对我说:“不要气,如果这
种事也要气,身体还可能健康吗?”

“这是消极的说法。”我大不以为然的说。

“咦,你要怎么样?在公共场所说话太大声的人难道抓去坐牢吗?”大弟说了。

“不安静不给他上菜。”我说。

全家笑得一塌糊涂,我的小侄女突然说:“我们在幼稚园就是这样,谁吵就不给点心吃
。”

这些事回想起来心里还是遗憾,进过幼稚园的人怎么都不上餐馆呢?

在国外,我一共跟三个旅行团体有过接触(那时候叫考察团),有的是间接的友人跟团
来,有次是给拉去做零碎翻译,还有一次是国内工商界组团来,当时我尚在给一家商业杂志
写稿,总编嘱我去旅馆看看写一篇访问。

旅馆的大厅本来是一个公共场所,偶尔大声说话并不犯法,可是同胞们一团总是二十多
个人,大家目中无人的“喊话”,声量惊人,四星高级旅馆宁静的气氛因为同胞的入侵完全
破坏,一些原先在看书或阅报的其他旅客在忍无可忍之下大半向我们轻藐又愤怒的瞪了一眼
无可奈何的离去。

有一回我实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的微笑着向几位中年同胞说:“我们小声一点
说话好吧?”这句话说出来我脸就先红了,觉得对人太不礼貌,可是听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反
应,他们的声量压过了我太多,虽然我的性情并不太温柔,可是总不能出手打人叫他们闭嘴
吧!

大声谈话不是人格上的污点,绝对不是,可是在公共场所我们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一群,
所到之处人人侧目皱眉,这总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

为什么不有备而来

俗语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本是增长见闻最直接的吸收方法。现在的世界跟古代
不同,有关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资料多不胜数。我个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书,看地图
,大略了解了要去的国家是怎么个情形,然后再亲身去印证一番,我发觉用这种方法去行路
比毫无概念的进入一个陌生国度乱闯的收获要多得多。

碰见过很多游遍欧洲再来到西班牙的同胞,交谈之下,他们所游所看的各国印象都很混
淆,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感想,更有些人连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这当然是因为奔波太烈,
过分走马看花必然的结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书本再来,那么游览时间的不够消化是
可以因为事先的充实预备而补足的。

亲耳听过国内带团来的先生将西班牙最着名的古城多雷托叫做“乡下”,在旅馆宣布:
“明天要去乡下旅行,参加的人请缴十五块美金。”

“乡下”是什么地方,离马德里有多少公里来回,有些什么古迹文化和背景,带队的人
自己都说不清楚。

去了“乡下”回来的同胞在看过了大画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画,古城无以伦比美丽的建筑
、彩陶、嵌金手工艺种种令人感动不已的景象之后,居然没有什么感想和反应。这情形令我
讶异非常,我觉得这是导游的失职,他带领了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却不跟这群羊解释
——这草丰美,应该多吃,可是羊也极可能回答牧羊人:我们要吃百货公司,不要吃草。

这只是我看见少数同胞对文化的无感,并不代表我所认识的其他知识份子,这是一定要
声明的。很可惜知识和财富往往并不能两得,有家产的暴发户并不一定有家教,而出得起庞
大旅费跟团来旅游的往往是这批人占大多数。

请你一定要给小帐

我的两个间接又间接的朋友跟团来到马德里,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两人都在台做外销
生意。他们一抵达旅馆便马上打电话给我,我一分钟都没有耽搁就坐车去了他们下榻的旅馆


当我跟他们见面时,旅馆正在分配房间给这群同胞,头发已花白了的茶房将这对夫妇的
两个大皮箱提进房间,有礼的平放在搁箱架上。这两个朋友就管跟我说话,无视于已经稍露
窘迫垂手立在一旁等小帐的人。

当时我想他们可能没有当地钱,所以很快的掏出钱来给了茶房并且谢了他一声。

“什么?还要给小帐的,这种习惯不好。”那位太太马上说了。

“住进来提箱子给一次,搬出去提箱子再给一次,就好了。”我说。

“我们跟团来的,说好一切全包,这种额外的开销不能加的。”她不但没有谢我,反而
有些怨怪我的口气。

我突然很讨厌这个说话的太太,入境随俗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如此固执,损失的何止是
那几块钱小帐。

我也是个节俭的人,婚后每年回马德里去一次,住同样的旅馆,里面工作的人总还记得
我,原因很简单,我离开的时候总是给小帐,连接线生都不忘记她,因为经常麻烦的人往往
是这位小姐。小帐一共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换来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的。

坚持不付小帐的同胞太多了,我们何苦在这件小事上被人轻慢呢。

大家来捏水果

我赴旅馆接两位太太去逛百货公司,在大厅里碰到其他几位同胞都要去,所以我们大群
人就上街了。途中经过一间小小的店铺,里面陈列了成箱成排鲜艳如画,彩色缤纷的各色水
果。同胞们看了热烈的反应起来。

那位留着小胡子的胖老板好端端的在店里坐着,突然间闯进一群吱吱喳喳的客人,连彼
此照个面的时间都没有,他的水果已经被十几双手拼命的又掐又捏又拎起来,无论是水蜜桃
、杏子、梨还是西瓜都逃不过那一只只有经验的指甲。

这个老板好一会才回过神智,气得个发昏,大喊大叫的骂起山门来,我赶快跟他说:“
这些捏过的我们买,对不起,对不起!”

这位老板还是狂怒着,啪一下把同胞手里抱的一个甜瓜夺了过去,瞪眼大喊了一声:“
野蛮人!”

我听了这话也动了气,死命拉了同胞们离开,临走时对这老板说:“您太过分了,对顾
客是这样称呼的吗?”

他将玻璃门对我脸上重重的关过来,那一次真是灰头灰脸,大家都扫了兴。两位太太问
我那个混蛋西班牙人骂我们什么丑话,我照实说了,她们也很硬,要再回去对骂,我做翻译
的自然是不肯了——那位水果店的老板其实是在自卫,不能算太错,再说先发动攻击的是我
们。

吃饭还是吵架

我替一个考察团做了一点点口头的翻译工作,有一次全团吃晚饭的时候便硬要拉我同去
,我因见同胞实在是诚心诚意,盛情难却之下,便欣然答应了。

二楼餐厅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包下来的,四周还有其他的客人在吃饭。那一夜不知为什么
全体团员相处得非常和谐亲密,有人建议唱歌,大家附议,于是大合唱——《望春风》,一
面拍手一面唱。

一个人,心里觉得愉快时喜欢唱一唱歌是自然的流露,即使在一个餐厅里拍手高唱都不
是什么太失礼的事,虽然这是很天真的行为。

望过春风之后,坐在我很远的两个不认识的同胞大概是兴致太好了,他们哇一声同时跳
叫起来,彼此甩着手臂暴喊着划起拳来。

这一番突然而来的声势就像爆炸似的骇惨了全餐厅的人,两位同胞胀红着脸叫来叫去,
别人初初以为他们是在吵架,又见手臂不停的挥着,茶房们都紧张的聚了过来,等到他们发
觉并不是什么争吵时,那份藐视又好笑的表情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

猜拳是非常有趣的游戏,可是要看场合,闹酒更是在私人场合才可做的事。过了一会四
周的客人纷纷结帐而去,临去时厌恶的看着我们,有一个外籍客人的眼光跟我无意间碰到了
,我石像似的跟他对着,四周猜拳的叫喊仍像放大龙炮似的起落着,这个人居然悄悄的对我
做了一个很顽皮的鬼脸,我没有幽默感去反应他。在当时,因为过分窘迫,只觉得一切都像
在梦境中似的不真实,几几乎要流下泪来,后来这顿饭怎么结束的都不太清楚,只记得临走
时有一个同胞把桌上的烟灰缸摸到口袋里去。

在国外看同胞划拳也只有那一次,这实在是一次例外又例外的事情,所以记了下来。

我不是好欺负的

又碰过一种同胞,在外步步为营,总觉得外国人要欺生,觉得所有的人都有骗他的可能
,一天到晚担心的事情便是怕吃亏,这种同胞因为心虚的缘故,所以住往露出架子十足,一
副凛然不可侵犯的铜墙铁壁似的表情,望之令人生厌,他好似在对天下人宣告——本人不是
好欺负的。好厉害的中国人啊!

有一个朋友单独来马德里,过分猜忌他人的心理已使这人成了一个不能快乐的怪物,任
何一次付帐,少到相当于台币一两百元的数目他都要一再的不放心的追问:“是不是弄错了
?会不会骗我们?你确定了吗?刚刚计程车有没有绕路?”

我因为那几日一再的被这朋友无止无休的盘算金钱所困,烦得顶了他一场,两人不欢而
散。我呢,吃力不讨好,出钱出力出时间,落得是一场不愉快,这真叫伤感情。

在有些古老的高楼建筑里,电梯是只限三个人一起进去的,有一次我的同胞们因为言语
不通,挤了四个人,门房看了赶上来阻止,起了一场争执,其中一位同胞气着对门房挥拳,
指着人家的鼻子说:“怎么,你看不起我,我揍你!”

我死命的解释,那个同胞不听,硬说门房看不起我们。我又解释,他冲着我来了,说我
不爱国,我倒抽一口气硬是闭上了嘴。这四个人一涌都挤上了电梯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愉快的时光

大伯父汉清先生及大伯母来西班牙时都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人了。那时我在沙漠,千里
迢迢的飞回马德里去陪伴。这一对亲人在西班牙相聚的时光可说是一段极愉快的回忆。

我们共游了许多名胜古迹,最使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好奇,伯父伯母不抢
购洋货,不考究饮食,站在马德里西比留斯广场边,一句一句的谦虚的要我解释塑像、建筑
、历史、渊源……在柏拉图美术馆里面,大伯父因为已是高龄,我讨了一把轮椅请他坐着,
由伯母及我推着他一间一间慢慢的去欣赏。这一对中国人,竟然在西班牙大画家戈耶的一幅
幅油画下面徘徊不忍离去。他们甚至并不冬烘,在国内还在为了裸体画是不是艺术的争论的
今天,大伯父母特别欣赏的竟是“公爵夫人的裸像”。遇见那么多的同胞,数伯父的问题最
多,他不停的发问,我不断的回答,西班牙死死板板的历史地理政治和民情一下子活了出来
,这便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秘密。当时我们下榻在一家普普通通的三星旅馆,不豪华不
气派,可是我相信他们所得的见闻比国内许许多多来抢购西班牙皮货的同胞多得多。

有一位计程车司机对我说:“你们东方人的谦和气度真使人感到舒适,请你翻译给两位
老人家听。”

我伯父客气的回了他一句:“四海一家,天涯比邻,只要人类还有一丝爱心存在,那一
国的人都是相同的。”

这样的对话我乐于传译,真是有着春风拂面似的感动和平。

这样的同胞国内很多的,怎么不多来一点呢!

第三类接触

我看过同胞在飞机上把光脚跷得老高,也看过大批渔船船员在飞机上硬要两人挤一个位
子,更看过飞机正在起飞,同胞一等空中小姐查看完安全带马上站了起来跑到后排同伴扶手
上去斜着。还有一次是一大群同胞看别人叫酒,他们也乱叫,喝完了,空中小姐来收钱他们
不付,说不知道原来是要付钱的,那一次惊动了全机的乘客,一场好戏。

两年前我与十六个同胞一起搭机由瑞士经香港回台,这些同胞是合约满了的远洋渔船的
渔民,一路上大家表现都很好,不吵不闹,一行人中我是唯一的女性,他们也很客气,不爱
吃的瑞士奶酪一律传来给我保存,这一路到了香港,当我们快要登上中华班机回台北时,一
个外国中年旅客一不小心从下降的电动楼梯上绊了一交,重重的一路滚下来,当时我就在靠
楼梯下面的椅子上坐着,本能的一声惊呼,冲上去要接住这位绊交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我
的同胞们看见别人绊倒,竟然不约而同的哄笑怪叫,甚而大力鼓掌,如同看马戏一般的兴奋
起来。

我弯下腰去替那位旅客拾起了旅行袋,又拉了他的手肘问他:“摔伤没有?你自己动动
看?你还好吧?”这位旅客面红耳赤低声道谢而去,他后来也上了同班飞机去台北,请问他
对我们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如何?

我一定要说

我认识的一位西班牙朋友洛丽是一位极美丽而聪慧的西班牙女郎,她嫁的是中国丈夫,
说的是一口许多中国人都及不上的京片子,去过台湾三次,师大国语中心的高材生。当她与
我谈起台湾时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显见她对中国的深情。

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她突然说:“台湾只有一样事情我不能忍受。”我问她是什么
,她说吃完饭才能讲,吃完饭我又问她,她说:“你猜。”

我很自然的回答她:“餐馆内的厕所。”

后来我们都不再讲了,因为彼此意见相同,不愿再呕心一次。

隐地先生写过一本《欧游随笔》,三年前隐地随团游欧数十天,在他的书里也曾提到一
件类似的事情,同团的同胞在飞机上用了厕所不冲水,隐地接着进去看见黄金万两几乎将他
骇昏,赶快替前一位同胞做善后工作,又庆幸跟着进去的人恰好是他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总
算保住一点中国人的颜面。

我个人在大加纳利岛上一共看过四次同胞随地小便的情形,三次是站在渔船甲板上对着
车水马龙的热闹码头洒水。另一次是在大街上,喝醉了,当街出丑。

我其实并未看清楚,每次都是荷西将我的脖子用力一扭,轻轻说:“别看,你的同胞在
方便。”

“你怎么知道是中国渔船?”我也悄悄的问。

“国旗在那里飘呢!”荷西笑了。

他总是笑,我一对自己的同胞生气荷西就要笑:“三毛,你真是荣辱共存呀!好严重呀
!中国人真团结关心呀!”

这种地方我没有幽默感,一点也没有。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七八个同胞,其中我只认识一位,这些同胞坐了一小时左右,非常有
礼的告别了,当我们送客上车再进屋来时,发觉地上许多脏木鞋印,一路由洗手间印到客厅
的地毯上,我心思比荷西快了一步,抢先开了洗手间的门,低头一看——我老天爷!!液体
横流。原来他们没有用抽水马桶,错把欧洲洗脚用的白瓷缸当做了代用品。

荷西不让我擦地,自己闷声不响的去提了一桶水和拖把进来,一面发怒一面骂:“为什
么?为什么?”

我听他怪我自己人,又反气了起来,无理的跟他对骂:

“在台湾,没有这种怪瓷缸,这就是为什么了。”

“他们刚刚上厕所不关门,我好怕你经过受窘,台湾厕所没有门的吗?”他又说。

“荷西,他们是渔船的船员,船上生活那么苦,举止当然不会太斯文,你——”

荷西见我傻起来了,便是笑让下去。

“好啦!荣辱共存又来啦!”总是如此结束争论。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写到这里荷西走了过来,又问我到底写了些什么,我说我写了一些心里不吐不快的真情
,写了些我亲身见到的同胞在外的言行。

荷西又是不快,说:“你难道就不能写别的?”

“可是政府明令开放观光了。”

“你所见的只是极小部份的中国人呀!怎么这么写出来呢?”

“小部份也是我的同胞。”

“你不能回过去写那篇诗意盎然的《小路》吗?”

“不能,《小路》可以等,这篇不能等。”

爱之深,忧之切,我以上所写的事情在每一个民族里都可能发生,并不止是中国人,可
是我流的不是其他民族的血液,我所最关心的仍是自己的同胞和国家。恳请我的故乡人在外
旅行时自重自爱,入境随俗,基本的行仪礼貌千万不要太忽略。至于你会不会流利的外语,
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刀叉,是不是衣着时髦流行,反而是一些极次要的问题了——你看郎静山
先生一袭布衣,一双布鞋环游世界,那份飘逸的美多么替中国人风光。

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
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Ⅵ 三毛在人生中最后一段时间里是如何度过的,最后是怎么死的

1991年1月4日,中国台湾着名女作家三毛在岛内的一家医院自杀:她选择用丝袜自缢的手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三毛之死,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位充满着叛逆与浪漫的作家,一生都是传奇,而对于三毛之死,在很多年后都还存在大量的猜想。

三毛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滚滚红尘》。三毛过世后,同名歌曲《滚滚红尘》也在海峡两岸开始不断传唱,这首歌曲,其实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

Ⅶ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三毛曾在《大胡子与我》一文中写到:


结婚以前漏喊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三毛与荷西的结合,是彼此都希望与对方结伴而行的结果,三毛是个独立的女人,如她自己所言,“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


荷西比三毛小,两人刚结实的时候三毛在马德里大学像个“花蝴蝶”一般(三毛原话),身边不乏爱慕者,而荷西与三毛之前的状态暧昧不清、难以定性,最后荷西决定暂时不再纠缠三毛,临走前,他曾认真地对三毛说让她等他六年,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具体请见 三毛生前珍贵录音荷西离开时,手持常戴的法国帽倒着小跑,一边还微笑地对三毛说”Echo 再见 Echo 再见 Echo 再见⋯“ 眼里浸满泪水却还在做着鬼脸。


这六年里,三毛经历了答应画家求婚后才发现对方是有妇之夫、与返纯野德国教师订婚后对方却心脏病突发而死等感情打击,回到西班牙时身心疲惫,也早已不记得与荷西的六年之约。然而到约定的日子荷西却如期而至,并且千方百计联系到了三毛。“临近晚上时三毛便又匆匆赶去好朋友家,见面时,好朋友只是叫她闭上眼,等候。

而此时,三毛被人突然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裤没荷西!她开心得说不出话来,就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旋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此时的荷西已是成熟俊朗的男子,加上六年前的感情羁绊,两个人的结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事。

拓展资料:


荷西·马利安·葛罗,出生于西班牙哈恩省(Jaén)的安度杜尔市(Andújar)。家中老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妹。是台湾着名作家三毛(陈平)的丈夫。


1973年,在非洲沙漠小镇(今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阿尤恩)与三毛结婚;婚后定居于西属撒哈拉的加那利群岛大加那利岛北部的一个叫做Teide的小镇上的海边社区。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2]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Ⅷ 三毛|6年之约,6年相爱,一朝化为泡影

01 曲折繁杂的爱情

我们前面已经把三毛整个大致人生观和早前经历讲了。

那现在来看一看关于她向死而生这一套古典悲剧哲学,在爱情当中绽放了一朵又一朵怎样神奇的花朵?

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关于她和荷西的故事,但在这之前,三毛感情经历曲折复杂,是如今剧本如何都编写不出来的。

那现在就来看一看三毛初恋,那是在上大学时候。

她遇见了当过兵、出过两本书的小学老师,在当时算是一大才子的──“梁光明”

当时梁光明在三毛所读的学校读书,比三毛大几届,属于三毛学长。

三毛那时候就喜欢上了这位学长,如同一个跟屁虫每天跟着,梁学长去点面,她也跟着点同一碗面。

最初梁光明以为小学妹只是狂热粉丝,但忽然有一天三毛出现在操场上,出现在阳光底下,于他手中写下了一耐余串电话号码,就转身跑开了。

而当时梁学长一时傻在原地不知作何反应,三毛已经跑回家等着电话打过来,果然电话打来了,两人也就这样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恋爱。

但猜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尾,恋爱最开始三毛昌袭滚父母挺开心,因为能够转移女儿注意力不是很好吗?

可谁曾想,三毛没过多久之后就开始逼婚,要对方一定立马娶自己,但这个时候两人还在读大学,没有毕业谈婚论嫁为时过早。

所以,这事让两人在操场大吵一架,三毛跑回家让父母办理一张护照,准备去西班牙留学,要是不给办护照就选择自杀。

其实啊,三毛只是想试探一下梁光明,如果对方答应自己,那么肯定会撕掉护照然后选择结婚。

但如果真这样,也就注定不会有后来的三毛了,如结果梁光明并没有答应。

1967年随着飞机的轰鸣,三毛那段青春岁月也就结束,开始了她新的人生──万水千山走遍。

02 一个完美主义者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毛虽然禅兆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和极致,但有一个宝贵的地方是别人没有的。

“选择并承担代价”

她愿意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这也正是如今为什么这么多人文艺青年会喜欢三毛的原因,却最终没有成为三毛。

因为我们只想成为那个万水千山走遍,人间百态看遍,但就是不愿成为那个真正愿意承受代价的三毛。

这是之间真正的差距。

我们现在看来,西班牙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可以有斗牛看,还有西班牙甲级联赛可以看。

但是那个时候是一九六七年,对应到我们大陆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时也是冷战最高潮时期。

而西班牙在当时既不是北约国家,也不是华约国家,既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相当于一个单独残留下来的法西斯政权。

当时台湾是由蒋家父子执政,而台湾同胞如果留学,基本会选择去美国,或者是英国,没有人会选择去西班牙。

甚至当时很多人根本就听过西班牙。

就像现在我们的学生去巴西或者墨西哥留学,虽然发达,但终归是有一种怪异存在。

所以三毛当时选择去西班牙是真的在要挟自己男朋友,一旦要挟不成,会选择承担这个代价。

但这个代价挺惨重,因为三毛去了西班牙之后,几乎是无亲无故,只有一个他父亲的老朋友──徐耀明。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人。

三毛最初到西班牙前几个月,什么都没有做,时间基本用在恶补西班牙语。

而当时徐耀白给三毛安排了一个特别好的大学,叫做──马德里大学。

在这样一个好学校,学哲学专业对应的西班牙语就要求更高。

如果学理工科,语言要求不高,会几个基本算式,把一些基本专业术语掌握,这一套语言全世界都可以相通。

哲学不一样,要掌握的复杂庞大单词量可想而知。

但三毛厉害就厉害真的靠自己努力没有出现挂科和任何问题,反而学得游刃有余。

03 万水千山走遍

接下来,三毛想去旅游,并没有钱,最初只能在马德里附近玩一玩,咖啡馆坐一坐,看一看街景,歌剧院看看歌剧,或者到一个老教堂,听老爷爷拉管风琴……

后来,甚至为了省钱把宿舍给退掉,自己搬到外面去住,每天喝白开水啃面包,有时还和朋友一起拼车往住小旅馆。

甚至干脆一天不吃不喝,为把钱攒下来去旅游,有一次她实在太想改善生活,又不想和家里说让家中为难,就自己找了一个百货公司做模特。

这是后来三毛在德国找的一份兼职工作,对方要一个东方模特,卖东方香水。

三毛则需要背一个长长的单子,回答顾客咨询的每一个问题,在那个百货公司工作10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脚站肿了。

西班牙当时算落后,消费水平不高,但德国不同,生活压力也随之增高。

三毛当时每个月生活费只有100美金,房租交65,靠剩下35来维持日常生活。

在这个期间,三毛做过很多工作,做过导游、模特、图书管理员,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在欧洲旅行。

她去了很多地方,罗马、阿姆斯特丹、波兰、捷克、丹麦……在那几年时间走完了大半个欧洲。

三毛的外貌和穿着风格,如孩子一般的声音以及罕见东方美,让当时西班牙和欧洲读书男孩子很喜欢,其中就有一个日本富二代化学博士。

据说对方家族在马德里有最大的日本餐馆,他特别喜欢三毛,但是被三毛给拒绝了。

因为三毛不能够容忍自己爱情中有任何不满意,她不想嫁到豪门里,因为性格是当不了金丝雀的。

接下来三毛认识了一位德国男朋友,叫做约根,两个人相约一起到柏林歌德学院去读书,就是三毛到百货公司做模特的这段时间。

这个约根是比较严谨的德国人,凡事一丝不苟,是一个小豪门,家中准备把他将来培养成外交官。

因为做外交官,夫人将来要有一定样,这对于三毛来说又变成了金丝雀。

三毛不会选择这种生活,最后两人不了了之。

接着来到1971年,三毛独自上路去了美国,继续在美国过着流浪的生活,住在一个小公寓里,有他哥哥一个朋友化学博士来照顾着。

后来张继军校长的关照下,三毛回到台湾文化大学做哲学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原来那个化学博士还在不停打电话想和能够在一起,但三毛始终没有答应。

相反在这段时间,有一个画家叫邓博川想要娶三毛,有一日他跪在三毛面前,一手拿着戒指,一手捧着鲜花。

三毛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就答应了对方,可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位女人找上了门。

她说自己是邓博川的妻子,而事情揭露后邓博川居然还向三毛家要分手费,所以,这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渣男。

经过这场噩梦之后,三毛父亲为了让三毛放松就带着去打网球,网球打偏被一个40多岁的外国人帮她捡了起来。

这是一位德国教师,两人相守一起游遍了台湾,一年之后德国教师跟三毛求婚,三毛再一次相信爱情答应了。

正在选黄道吉日时,谁都没有想到,突然脑溢血倒下,嘴和口耳朵淌出了鲜血。

对方就这样死在了三毛怀中,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

这件事对于三毛的打击太大,实在受不了之后吞了大量安眠药,准备自杀,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所以啊,这些故事在我们看如何都像一本剧本,即使写成剧本也不会有人信。

因为这太夸张,但其实这都是真事!

04 爱情最后的归宿

熟悉三毛应该也知道了,接下来是荷西登场了,就像有些事是注定做好的,前面这些人都是在为“荷西”做一个铺垫。

以前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时,经常去徐伯伯家做客,三毛有一天看到邻居家一个帅气男孩路过。

在之后三毛经常去徐伯伯家,时间一长两人就相识了。

西班牙语直接音译过来就是──荷西。

三毛最开始把它叫做和曦,但男孩怎么都写不出来,于是就变成了“荷西”, 他比3毛小8岁,那时候荷西才上高中。

但两人一见钟情,一边打棒球,一边打雪仗,没钱就一起逛旧货市场。

有一天荷西在大风中对三毛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住着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我来赚钱养活你,你再等我6年,我用4年时间读大学,再服两年兵役,等我服完兵役咱们就结婚,你觉得好吗?

当时三毛比他大很多,觉得肯定没有结果,所以拒绝了荷西,而这6年时间三毛经历了种种人生变迁,沧海桑田,吞食安眠药躺在床上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收到荷西寄来的一封信。

6年时间过去了,还有两年兵役服完,你可以等我吗?

这个时候,她忽然想起了6年之约,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用英文给荷西写了一封长信,决定不用等待,再赴西班牙重新去寻找自己的爱情。

那是在1973年,在三毛回台湾之后的三年,又背起了行囊,选择了诗和远方,来到西班牙。

这段故事太过浪漫,如今听来像是一个浪漫的爱情剧本,6年前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6年之后终于兑现。

三毛回到西班牙找了一份兼职,给一家杂志写稿,算是有一份固定收入,一边工作一边等着荷西。

有一天三毛到附近一个城中玩,等回来时一个室友跟他说一个男孩子打了十几个电话回来,心中担心出事就去了朋友家。

进入房间后突然被人蒙上了眼睛,一个男生从身后抱了过来,抱着她满屋子旋转,这是荷西回来了。

13岁三毛曾经预言自己能嫁给一个西班牙丈夫,如今,这句话被自己证实了。

事实证明,荷西也的确是一位好丈夫,不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三毛娶回家,还自己跑出去找了一个地方开了一家画廊,想要赚钱养家。

有一天荷西问三毛:你明年有什么打算?

当时三毛正在搬面包为广场上的麻雀就随口说了一句:我想去沙漠里住一段时间。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荷西就真的去西沙哈拉找寻找居住的地方,西撒哈拉当时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西班牙人如果想去不用办护照,所以比较方便。

荷西和三毛打算在沙漠中结婚,而这个时候三毛父母进来了一笔钱,说这是嫁妆钱,但河西为了兑现自己诺言,没有让三毛花一分。

并且在那边找了一份工作,等安排妥当,三毛也就跟着过来了。

他们在那个地方租了一间三个卧室的房子,家中只有一个大床垫一张桌子。

三毛自己说过:我们没有房,没有车了,没有床架,没有衣柜,没有瓦斯,没有家具,没有水和电,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甚至没有新娘和嫁妆的一朵鲜花。

他们的婚礼没有礼服,没有亲人来道贺,只有荷西送给他的一份礼物,是一幅完整的骆驼头骨。

那是荷西在沙漠走了很久找到的一块头骨,世界唯一独一无二的结婚礼物。

为了寻找这块头骨,荷西把自己晒完全变样,双手粗糙,皮肤红唇干裂。

接下来两人就在撒哈拉定居下来,除了改造自己毛坯房,各种天窗。

三毛也如愿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做一个捡废品的人,她在外面捡回来的宝贝,全部被河西改造成了家具,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轮胎改成了沙发,捡回来的空水瓶子,插上沙漠中的荆棘……

当荷西第1个月工资发下来的时找同事代班,就利用这多出来的半个月去租车去了沙漠深处度了蜜月。

可是等他们回来时发现家中已被邻居抢劫一空,连帐篷的钉子都被挖走。

因为在他们那个地方比较落后,当时的男人奉行一夫多妻制,包括奴隶制残余。

医院只有男大夫,所以女人生病了不去医院,三毛就教他们文字施药,数学。

河西找的那份工作是一份挺辛苦的工作,在一家临矿挖矿,当时是一个潜水工人,负责挖矿工作,除了危险最大问题是晚上需要加班并且路途远,一周只能回来一次。

所以三毛在那家中是既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杂志,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三毛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她又开始了写作,第1篇文章叫《沙漠中的饭店》投给了联合报的副刊,联合报的副刊是琼瑶的丈夫──平鑫涛

几个月之后平鑫涛给三毛寄回来了一份表示收稿这篇文章。

这让三毛荷西走向了聚光灯中心,从此不知道的人都对这两个住撒哈拉沙漠里面奇人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从全世界各地寄来各种各样的食物衣服。

而后面一段时间,河西又带着三毛到安达卢西亚旅行20多天,两人计划把所有见闻写成一本书。

这就是《沙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的由来。

两个人在这过程中做了一个决定,打算拍合集和写真,他们想尽办法找到了一个三脚架和远焦镜头,荷西当摄影师两个人一起拍照。

而这一首《橄榄树》着名之歌也是在这次安达露西亚之行被成就的。

后来这个西属撒哈拉越来越不安全,当时西班牙政府想要抛弃这片殖民地,然后这片殖民地后来就被摩洛哥和毛利塔尼亚两个国家给瓜分,三毛和河西两个人搬到了加纳利群岛,继续过着自己流浪的生活。

1976年春天,《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了,这一年3毛33岁。

三毛这一生追求,只把他乡作故乡,永远作为异乡人,这样其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这两本出版之后又是大火成功,瞬间流浪成为了文艺青年的标准口号。

04 六年之爱,一朝化为泡影

三毛和荷西在加利群岛生活了三年。

三毛的一生就真的像是一个剧本,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转折。

有一段时间荷西送给三毛一块手表,心中觉得并不吉利,后来遇上一个女巫扒下了他们一根头发,三毛就预感到了,哪里不对劲。

正好那段时间陈家二老想到欧洲旅行,三毛到欧洲去陪伴他们。

就在这个期间,荷西潜水的时候意外身亡。

6年之夜,6年相爱,一朝化为泡影。

三毛这几天几夜滴水未进,心中一直在默念着:你等着我

其实就是想自杀了,所有人来劝都没有用,最后琼瑶自己出场扭转了局面。

琼瑶虽然比三毛大5岁,但成名比较早,三毛小时得抑郁症那一段期间除了在家中溜冰,大量时间在等琼瑶杂志的连载。

我们现在的──情深深雨蒙蒙,在当时是叫做──烟雨蒙蒙。

琼瑶夫妇一直在帮助三毛,这一次亲自专门跟三毛聊了7个小时,让三毛发誓绝不会自杀才肯离开。

在这之后三毛又出版了很多书,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祭奠父丈夫离开这段时间。

还有一次接受联合国的报刊邀请,拿了一笔钱去拉丁美洲旅行,顺带写下一组游记,这就是《万水千山走遍》

一转眼很多年过去,到1990年,香港导演严浩想把《哭泣的骆驼》改编拍成一部电影。

三毛并没有同意,严浩没有放弃,请林青霞,秦汉两人一起作陪吃了一顿大餐,三毛出去之后被车撞躺在医院,终于想通。

不过并没有决定改变哭泣的骆驼,而是亲自写一部剧本。

这就是着名的《滚滚红尘》

这部戏拍出来大火成功,当时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奖,只有三毛没有。

而三毛在那一天厕所中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1991年1月4日,那一年3毛48岁。

关于三毛自杀,很多人分析过各种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各种绯闻出来,甚至还有人说河西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构想出来的。

也有人说是──滚滚红尘,最终没有获奖。

三毛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不能承受这样的失败。

还有人说是6年之约,6年夫妻生活,加起来一共12年,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在荷西死后活了12年,时间到了选择离开世界。

但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了三毛的──古典美哲学,向死而生哲学。

三毛当下已经找不到任何更完美的事情值得去做了,在荷西去世之后,人生实在太过于无聊,爱的人已经走了,这辈子该做的事情也做完,想去旅游也旅游走遍了世界。

自己丰富的故事,也写都写了出来。

三毛的经历比一个人三辈子的经历都要多。

那所有事情都完成,只剩下最后一个三毛还关心的谜题没有解开,就是怎样去面对死亡。

所以,三毛选择了结束自己的人生。

“选择并承担代价”

敢于承担这个代价,就配得上也有这样的人生,在艺术流派里有一块叫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是着名的奥斯卡王尔德。

唯美主义所追求的就是极致完美,追求完美本身就是意义,不需要任何诠释。

即使飞蛾扑火也要追求至高无上的美。

而三毛就是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唯美主义一生可以活成什么样。

这样的一种人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因为我们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如果能够做到也就不是普通人了。

(推荐大家去听一听三毛生前的录音,很清脆悦耳)

本文

Ⅸ 西班牙人了解三毛吗

个人认为:不了解。

Ⅹ 三毛的英文名为什么叫Echo

三毛的英文名叫Echo是三毛在看完希腊森林女神Echo与纳西瑟斯的故事后取的。

Echo是森林女神,爱贺坦念上了美少年纳西信如瑟斯,可她被赫拉罚得只能重复别人话语的后三个字。 一天纳西瑟斯经过Echo的森林,Echo默默跟着他,他感觉到便问:“谁在跟着我?”

Echo一张口只能说“跟着我,跟着我”;纳西瑟斯说“请不要这样占有我”,Echo只能重复“占有我,占有我”,于是纳西瑟斯认定ECHO是个轻浮的女子。至于纳西瑟斯后来因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以至饿死的事,便是后话了。

三毛在看完这个故事后写道:爱情,尤如佛学里的阐,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全是错。并将自己的英文名取为Echo。

(10)西班牙人怎么看三毛扩展阅读

三毛笔名由来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三毛1989年首次来到大陆,专程拜访了着名漫画家张乐平。陈懋平说从小看三毛系列漫画长大,这些画给她童年带来欢乐。此番有幸见到偶像,两人相见甚欢。张乐平认了陈懋平为干女儿,从此“三毛”成了干女儿当仁不让的笔名。

第二种说法是陈懋平在停笔10年后,又一次给台湾报纸《联合禅困报》投稿。写稿时她不知道该用什么笔名。想了很久,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干脆就叫“三毛”好了。

在向爱人荷西解释“三毛”的意思时,这位西班牙人听懂了,当场画了一个头上三根毛的人像,说:“‘三毛’就是这个吗?”陈懋平忙说:“是呀。”荷西开玩笑说:“这可是我的商标呀!”荷西对懋平爱得极深,认为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爱人是放低身段下嫁于他。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8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5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0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5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6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8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