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到达中国最早是什么时期
㈠ 古代西班牙舰队如何到中国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
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中国。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
王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0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他们(指中国人)。”1576年6月2日,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在给国王的信
中说:“这项事业(指征服中国)容易实行,费用也少。”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西班牙要侵略中国最重要的原因。16世纪末,西班牙人
在征服了菲律宾之后,即开始积极考察、分析中国国情、民情,并对福建沿海进行侦察,熟悉航道并绘制地图。1576年,桑德在给腓力二世的一份报告中详细阐
述了他的侵华计划:“这项远征需要4000到6000人,配备矛、枪、船、炮和所需要的弹药”;“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占领所要占领的省份,用
那里的港口和舰队,组成海上最大的强国,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计划书内容详尽,面面俱到
1586年4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殖民政府首领、教会显要、高级军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开马尼拉大会,专门讨论征服中国的问题。与会者草拟了一份包含有十一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备忘录,由菲律宾总督和主教领衔,纠集51个显贵联名签署上报西班牙国王。
计划书首先强调作好战争动员。由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国王详细介绍中国的情况,力促腓力二世对侵略中国一事作出决定。
对国王游说成功后就准备好充足的兵力。侵华远征军计划由1万到1.2万名西班牙士兵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远征军总司令由菲律宾群岛的总督担任。
军队由枪手、甲胄兵和毛瑟枪手等组成。派遣4艘大帆船的船员,以及三四名铸炮者,还有12名武器和抛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沥青的手工艺匠以及能造高舷侧大
帆船的船匠。此外,腓力二世命令印度总督送来500名奴隶,并派1名军官到日本,通过日本的神甫招募军队。远征中国最好有葡萄牙人参加,因为葡萄牙人在这
一地区有经验。对葡萄牙军官委以重任,双方协同作战,互相配合。
进攻中国以菲律宾群岛为军事基地,西班牙远征军寻找了四条进攻中国的路线,并认为最佳航线应取道麦哲伦海峡。
计划书还提到战争中应注意的问题。西、葡两军的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被包围。同时谨慎地选择远征的人选,改变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中国人口减少,
人口消失意味着财富的消失。侵占中国后,保留中国政府,以保持它的繁荣和富裕。让参加远征的人知道这次远征并不是去对付敌人,而是为了能在中国自由传教。
侵入中国应采取谨慎和温和的方式,不能对中国人民犯下太多罪行。
计划书强调侵略成功后,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国获得的物资打击自己的敌人。中国还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员,西班牙可获得金、生丝、绸缎、精美的手工艺品。西班牙国王可以从中国获得大量租税和利润。征服中国后,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迁,许多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国并得到封爵。
计划书最核心的部分是战后西班牙如何统治中国。计划书首先强调建立大量学校,对中国人灌输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传播天主教,并引入西班牙人
的生活方式;要安抚农民,使他们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建立58个大主教、主教和一个总主教;建立一个新的有关税赋的军事制度;建立一
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国委任4到6名总督,如同十五省的巡抚,拥有与其他殖民地总督一样的权力;与北方蒙古族和解,打击土耳其。在陆上建立
自中国到西班牙的邮传路线。腓力二世成为中国的主人后,他将成为柬埔寨、暹罗等中国属国的君主。征服中国后,可保障印度从来自中国的商品获得利润,这对印
度的殖民统治很重要。在中国的附属国中建立统治权,以建立联盟和通商,传播基督教。中国人届时可航行至秘鲁及西班牙等殖民地,中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关系将进
一步巩固。西班牙可利用中国人作为他们的殖民劳力进入菲律宾,开发菲岛。占领中国还可防止法国、英国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国家前来中国。
计划书还建议西班牙公民与中国妇女结婚,培养混血后代,执掌中国的统治权。西班牙人和中国妇女结合,便会有适宜作神甫和传教士的人以及担任政府官员和担任军事职位的人。这些人组成的亲属集团和利益集团将会巩固西班牙在中国的统治。
侵华计划流产
1587年,殖民主义者让桑切斯到西班牙向国王面呈计划书。腓力二世对该计划大加赞赏,并积极准备采取行动。
16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和海外掠夺,获得迅速发展,同时强烈希望向外扩张。这种扩张与西班牙的利益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双方兵戎相见。
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
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8月8日,两军在法国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激战。由于西军组织不力,“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到10月,“无敌舰队”仅剩
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
“无敌舰队”的惨败是西班牙国力衰败的转折点。更为严重的是,荷兰从西班牙统治
下获得独立后,国力不断上升,与西班牙在各领域进行较量。它来到亚洲后,成为西班牙的第二大竞争对手,从而牵制了西班牙的力量。荷兰殖民者斯佩伊贝格在描
绘荷兰在亚洲的战略轮廓时谈到:“依我的看法,建立我们在东印度的事业和成为摩鹿加群岛(今印尼)主人的最好和惟一方法,就是派遣一支舰队和武装力量,直
接到菲律宾,进攻在那里的西班牙人。”与英荷的战争使西班牙自顾不暇,腓力二世不愿意再在亚洲陷入与中国的长期战争中。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侵华计划只得
一搁再搁,直至最后流产。
㈡ 15世纪中国西班牙远航
15世纪,即公元1401年1月正枣祥1日至公元1500年12月31日的期间。
其间最重大是举搏事件还属意大利人哥伦布的1492年跨大西洋航行,发现了新岩州大陆——美洲。
㈢ 中国是在什么朝代被外国人侵入
西方列强最早入侵中国是在明朝时期,卖链孙唤御先后有葡萄牙中链进占澳门,西班牙侵入南海,荷兰占据台湾。
到清朝末期达到高峰,最先打开中国大门口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沙俄侵占东北和新疆,各列强在中国圈地划分势力范围。
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中国是那朝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492年,那时是中国的明朝时期,是明孝宗(弘治)年间。
㈤ 欧洲舰队第一次抵达中国是什么时候他们经历了什么
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哪唤洲的舰队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殖民地,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地理大发现”。当时欧洲最强的海上霸主当属西班牙和葡萄牙。由于两国的势力旗鼓相当,因此为了避免在海上起冲突,双方约定西班牙的海上势力向西开拓,葡萄牙的势力向东开拓。结果就是西班牙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葡萄牙则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发现了通向东方的航线。
朝廷的命令抵达广州后,当地官员立即下达逐客令。然而傲慢的葡萄牙人却拒绝离开,因为他们尚未收宏源集到所需的全部货物。这一次明朝的地方官已经有旨意在手,因此就不再心存挑起争端的顾忌了。于是明朝这边立即调集战船向葡萄牙舰队发起攻击,虽然葡萄牙舰队的火炮威力很大,但面对排山倒海般的明朝战船,葡萄牙舰队很快就被击溃,大批葡萄牙人成了明朝的俘虏,其中就包括使者皮雷斯。这些俘虏在后来遭受了严苛的对待,其中大多数人都被处决或死于狱中。
欧洲舰队第一次抵达中国原本很有机会能促成一条新的贸易路线,然而葡萄牙人过于傲慢和自负却让明朝对这些“红毛夷人”彻底反感,并最终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此战以后,欧洲国家终于意识到东方的大明王朝强大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许多欧洲人将欧洲视为世界中心的信念也因此发生了动摇。
参考文献:《明史·佛郎机传》
㈥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中国是那朝代
明朝枝袜弘治胡碧五年,皇帝是明孝宗猛做激
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中国是那朝代
当时中国是大明朝,孝宗敬皇帝 朱祐樘
㈧ 15、16世纪,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三个国家的人到达中国的时间和顺序
最早的是葡萄牙,1557年葡萄牙人就已经获得澳门的居住权;其次是荷兰,1624年占领台湾,古代史西班牙没侵略过中国,查询不到确切资料,只是说西班牙曾在明朝时计划侵略中国,但未实行
㈨ 中国与西班牙的历史渊源
和他们有点贸易关系好像是明朝,还有西班牙曾在明朝时密谋入侵中国,这是西班牙人记录的政治:征服中国,成立全球帝国,为万王之王。
军事:征服中国,以中国为基地,向亚洲其他部分发展。继而以中国人力及战争资源支援欧洲本土军力攻略北欧敌人,控制世界岛。
宗教:征服中国,由中国推进,进占巴力斯坦大主教圣地。
经济:征服中国,开发中国富源,并移植中国人力发展殖民事业,挽救西班牙帝国经济危机。
二、作战方针:
——以帝国海军舰队控制日本、台湾、列古缴士(Lequios)及相对大陆各岛屿(登陆跳板)。
——以菲律宾吕宋北端之加各焉港战略基地之海陆军分向靖州和澳门两处攻击登陆。前者为攻击主力。
——于中国和鄂多曼帝国(Qtomano)携手前攻占大陆,继而进军圣地。
三、兵力组织:
最高指挥官:西陆军上将。陆军:菲律宾总督:西加斯的加海军指挥官。
——西班牙陆军一军一万至一万二干入(包括意大利及盟国土兵)。
——日本兵五千至六干。
——毕萨牙人(菲律宾土人)
——囚犯四船。
——奴隶五百人。
——共:二万五干人。
——葡军任将军一人,率其适当之兵力。
海军:指挥官驻菲总督。
弗拉加达级战船十至十二艘。运输船若干。
四、联合勤务:
四、联合勤务:
——战费:二十万比索(Peso)。
——武器:除西军携带武器装备外五百个头盔 相当的干铳。大炮若干(以能适用各种弹药为上)
——弹药补给:设立军火厂于菲律宾。就地取材,制造攻击登陆时所需火药,向中国商人购取硝石及黄铜。
——食物补给:就非律宾囤积大米八万斤及肉类鱼类和酒,足够维持海陆军完成登陆行动。
——被服补给:购集中美洲的尼绒为士兵成制大衣,并为伤病淮备军毯。
五、心理作战:重点:以殖民政策和天主教义替天行道。
宣传:
对内:以战士封爵制度鼓励西人参与征服事业。
对外:以西国天主教在大陆的传教士使之为向导传教。并向中国人广宣天主教义及和平意旨,使中因人了解征服行动是解救中国人民于残酷统治之桎梏,帮助中国人民谋求解放,使中国不战而降。
——工具:西班牙征集大批玻璃器皿、念珠、织绣、地球仪、葡萄酒等新奇事物,以赚取中国各级官吏及人民之好感及亲善,缓冲中国人之敌意。
六、作战指导:
——陆军由海军协助,以轻型船舰快速行动登陆。
——西班牙军自靖州登陆。
——葡萄牙军自澳门攻击前进。
——日本兵分编于各攻击部队。
——西军登陆部队以短铳长矛为主要武器,在炮兵和海军舰队掩护支援下深入。
——葡军同时在征服最高指挥官指挥之下攻击前进,第一目标为广州。
——征服部队应密切协同宣传人员以宣扬西班牙国王之德威,尽量避免牺牲,以解救中国人民桎梏。
——征服中国后沿马可波罗旧路西进。
计划中不仅有对征服中国的时机、兵力、武器、出击基地和宣传策略等详尽方案,乃至占领后须保留中国政府机构和法律的必要性均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联合葡萄牙人发动战争的必要性,认为“让葡萄牙人参与这次征服有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对中国海岸、陆地和人民的经验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后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重创,从此失去了盛极一时的海上霸权,西班牙的殖民帝国地位被英国替代,这份庞大的征服计划也就无从实施了。
提及这份很少为国人所知的资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荒诞感的,我是无法相信小小的西班牙有能力经中国而远东,实现全球霸权。不过这份堂吉柯德式的计划至少让我们解读了殖民时代西方势力东渐的野心和目的,将广袤的中国市场和资源纳入西方的世界战略的蓝图,始终是其魂牵梦萦的一个主题
㈩ 西班牙历史上第一次和中国接触
西班牙人是西方世界里的中国人。”这是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的一句名言。很多人不知道,16世纪时,中国曾与西班牙共同引领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后来,两国皆从巅峰步入衰微,而今,两国又都在重新崛起。西班牙外交家路易斯·蒙特斯在美国《全球主义者》在线杂志撰写长篇文章,回顾中国与西班牙的历史渊源,并展望两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的合作前景。以下为文章节选。中西交往由来已久中国和西班牙都经历过历史的衰荣,并同样一次又一次地在兴衰沉浮中挺起脊梁,创造辉煌。引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先驱,正是这两个古老的国家。“马尼拉大帆船”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货运船只,由于帆船上的货物主要来自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这种帆船叫做“中国船”)。“马尼拉大帆船”是全球经济中最大的两个地缘政治实体——中国王朝和西班牙帝国——之间的纽带,它建起历史上首个全球经济网络,这个网络包含了当今这一轮全球化浪潮中的三大支柱:北美、亚洲和欧洲。“全球化”不限于货物和货币的交易,文化交流也是重要方面。早在14世纪,中国和西班牙的接触就远远超越了纯粹的经济领域。一本由西班牙作者写的有关中国的书,早在1585年就已风靡欧洲,成为畅销书(注:指1585年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着作《大中华帝国史》。作者是西班牙历史学家冈察雷斯·门多萨)。第一本由中文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在1592年已经面世。艺术和文化的交流,在两国的交流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旧如此。西班牙在16世纪征服了印加帝国之后,把在殖民地找到的大量黄金和白银投入市场流通,这给当时的全球经济带来一场革命。谁也没想到,西班牙帝国的崛起以及其在新兴金融系统内的重要角色,竟给当时明朝的中国带来了“意外之财”。纸币从宋朝开始就在中国流通,但在经历多次财政危机之后,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度日趋降低。到了明代,中国仍然维持着巨大的生产力,只有找到替代货币,才能避免经济崩溃。美洲的白银,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40%流入中国。充足的货币流通,使中国经济稳定。面对挑战一度衰微“马尼拉大帆船”在19世纪初完成了它的使命。此后,中国和西班牙同样从巅峰步入衰微。19世纪,成功争取独立的拉丁美洲进入政治不稳定的循环期,经济方面则向英美霸权靠拢。曾经一度辉煌的“世界中心”西班牙,从一个大帝国一下变成一个被边缘化的国家。面对这种巨大落差,西班牙经历了很长一段痛苦的时期,才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也有着同样的悲惨遭遇。中国被迫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对外国开放其领土和市场。面对严峻挑战,中国和西班牙同样无所适从。两国正在重新崛起如今,中国和西班牙正在重新崛起。两国都在经济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次时来运转,不仅因为他们在经济发展上选择了正确道路,更因为他们都努力建立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中国与西班牙重温昔日友谊,再续前缘。2007年是中国的“西班牙年”,与此同时,西班牙海外最大的塞万提斯学院(类似中国的孔子学院)同年在北京成立。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和西班牙都在向美洲进军。打开任何西班牙着名智库的网站,您都能找到很多关于中国在拉丁美洲投资的资料和文章。美国舆论常常渲染称,美国如何把拉丁美洲“输给了”中国。然而西班牙却不这么认为,它把中国在拉丁美洲的蓬勃发展,视为一个机遇,认为可以趁此建立对各方皆有利的“三角合作关系”。“全球化”早在英美崛起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马尼拉大帆船”就是早期全球化的最佳象征。虽然全球化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美国的霸权却只是历史中的一页而已。也许,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将会实现。在那个世界里,没有胜利者和受害者,没有领导者和追随者。世界各国将会百花齐放,一同谱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