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竞争力下降了多少
Ⅰ 欧洲为什么要再工业化请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近年来,欧洲国家普遍“去工业化”,西班牙等国工业地位不断下降,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弱。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欧洲各国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去工业化”成普遍现象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其中以西班牙、法国、英国、比则仔利时等国尤为严重,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0万个就业岗位。
西班牙IE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庞比隆在对比西班牙宏观经济相关数据后发现,1970年西班牙工业和能源产业占GDP的比例为34%,服务业占46.3%,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5.6%和71.6%。
导致欧洲国家“去工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三产业的崛起是一个带有共性的因素。具体到西班牙则有其特殊原因。首先,西班牙中小企业多,普遍具有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密集等特点,非常容易转向劳动力更低廉的发展中孙慎汪国家。其次,西班牙长期缺乏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1997年至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期间,大量资本和就业流向地产建筑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去工业化”的势头。
瑞典也曾经走过很长一段“去工业化”道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给瑞典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带来冲击,瑞典的制造业雇员人数大幅减少。到2008年制造业雇员人数仅为70万,不到全国劳动力的20%。同时,工业品价格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走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减少。
弱化实体经济降低抗衰退能力
整体来说,“去工业化”并未动摇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体的地位,但欧盟智库“罗贝尔·舒曼基金会”专家让—弗朗索瓦·雅梅说,尽管欧盟工业竞争力尚存,但就业流失严重,这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庞比隆认为,“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西班牙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过去4年,西班牙共失去了80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这无疑大大削弱了西班牙应对危机的能力。
瑞典的案例则更有借鉴意义。由于及早意识到“去工业化”的危害,瑞典政府重新加大对工业投入。瑞典在《2010—2011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二,超过新加坡和美国,这与其“再工业化”密不可分。据瑞典中央统计局预测,今年瑞典工业领域总投资将达532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74瑞典克朗),比去年增加10%。预计2012年工业投资还将增加7%左右。
重视制造业是德国的传统,也是政府、企业和工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定期同“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举行会议,分析工业国家发展现状和德国技术生产趋势。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英美制造业部门大量裁员,而德国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尽量维持制造业的就业稳定,这是危机过后德国的研发密集型制造业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因为“资本没有思想,人才有”,工程师一旦被解雇就很难重返岗位了。
“再工业化”主打高端制造业
面对“去工业化”在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带来的孝姿威胁,欧盟委员会几年前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如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技术与工艺,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
“去工业化”严重的西班牙也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2011年西班牙政府共收到了2412份援助申请,受理908份,拨付的援助金额达4.624亿欧元,这些援助将带动16.8亿欧元的投资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676个。
瑞典政府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爱立信、ABB、SKF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走上“再工业化”之路。
瑞典工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林德指出,这种制造业的再次繁荣被一些学者称为“积极的去工业化”,而从生产率及其在实际GDP中所占的比重看,这其实就是“再工业化”。“再工业化”代表欧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高端制造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Ⅱ 17 18世纪 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的衰落,1598年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去世,说明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终结。无敌舰队的失败是军事上的失败,但黄金时代的终结却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金银
有了金银就意味着富强,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强国,与之不无关系。但金银的大量输入引发了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首要的就是通货膨胀。大量的金银使得金银的价格下降,物价上涨,首先是农产品,既而是工业品。到了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谷价上涨了5倍。法、英、德等地区的平均物价上涨了2倍半以上。价格的上涨使西班牙制成品价格昂贵,因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在国内由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造成群众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日益狭小。其次,就是对国内工商业的打击。由于本国产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不占优势,为了挣钱,国内外纷纷把其他国家的产品走私到西班牙来,从而进一步打击了西班牙本已弱小的工商业。由于菲利浦二世利用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打击异端,迫使1568年~1570年摩里斯哥指留在西班牙的皈依了基督教的摩尔人。人被迫举行大规模起义。1609年在大主教瓦伦西指使下,西班牙颁布驱逐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敕令。1609年~1610年,大约50万有熟练技艺的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被逐出西班牙,这严重阻碍了西班牙经济的发展。第三,是引发国内奢侈和好逸恶劳之风。在拥有大量金银后,国内的贵族和富人把它用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对他们的工商业起了促进作用,也使自己高度依赖于外国,主要是尼德兰、英国、法国、德意志;另一方面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一些人则离家到美洲去追求金银。人口的减少影响了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和工业进步。由于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危机,使它不能吸纳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物品,而国内不能以优惠的价格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又加剧了殖民地经济的困难。从西班牙涌入美洲的大量人口需要美洲增加食物供应,而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这种增加远远赶不上需要。同时,西班牙王室由于财政困难(战争消耗、税收减少和海盗)又迫使它不断地攫取更多的金银,进而加剧了危机。国内和殖民地的人口变动和经济危机正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相互作用增加了损失,激化了矛盾。
荷兰的成功是充分发挥了自己优势的成功,再加上自由宽松的政策,远离欧洲的矛盾中心,一个一半国土在海平面以下的国家,最终成了世界的霸主。失败永远比成功要容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荷兰身上应验了,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Ⅲ 曾经美洲大陆的主宰西班牙,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之一,与葡萄牙一样,西班牙在殖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以及财富。1519年,查理五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后,在查理五世的努力下,将原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合二为一,
此时的西班牙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国家,到1526年,其势力已经扩充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领土面积达1024万平方公里,成了一个“日不落强国”。一时之间,无人能望其项背,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其通过殖民掠夺所积累的财富同样数不胜数。
但正所谓“月圆则亏”,西班牙帝国的衰落也正是从查理五世开始的。1588年,在与英国的战斗中,无敌舰队覆灭,西班牙则开始走向了衰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导致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因此,综上所述,虽然西班牙在前期积累了大量财富。然而,尽管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西班牙却未能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
最后,这些庞大的财富反而成了负担,最终导致了西班牙的衰落。
Ⅳ 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霸权而双双衰落时,最大的赢家是谁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赢家还得是他们俩,因为他们俩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能够更上一层楼。
Ⅳ 历史上西班牙的衰落与白银有关吗
有很大关系。经济学上有个词叫“资源诅咒”。
说的就是某地如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那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结构未必是好事。
因为该地区的所有经济都会围绕开采那种资源展开,导致经济结构单一。同时,为了争夺该自然资源,往往政治又不稳定。所以该地区反而不发达。
比如中东、非洲某些地方等等。
相反,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瑞士等等很多发达地区,没有自然禀赋,反而摆脱了“资源诅咒”,发展起了自己的多结构经济。变成了发达国家。
西班牙从这种角度来看,同样陷入了“资源诅咒”。
西班牙前期的殖民扩张,完全靠简单粗暴的掠夺和开采银矿。
美洲两大总督府设在墨西哥、秘鲁。就是两个大银矿的地方。
几乎所有的经济模式都是围绕开采银矿。
大量的银子导致十六世纪以后的通货膨胀。并且对中国的经济也造成了影响,直接导致明朝成为了银本位国家。
那么好。又这么多银子,还需要发展其他展业吗?不需要了。
因此,西班牙将大量银子花销在教堂、战争、奢侈品的同时,没有留下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更小的葡萄牙倒是有一些蔗糖种植园。
反而后起发展的荷兰大搞贸易,发明了各种现代金融制度。股份公司、银行等等纷纷上马。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当然,后来荷兰被英国取代。
西班牙在银子大量通货膨胀、银矿枯竭后,经济没有后继之力了。除了斗牛和职业体育,近现代西班牙的影响力就逐渐下滑。
Ⅵ 西班牙的GDP是多少
西班牙(GDP:1.53万亿美元)君主立宪单一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有自己的国王,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但是实际权力都在西班牙首相那里。首相来自每一次的议会选举,新议员诞生新首相和内阁政府也跟着诞生,所以西班牙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在内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前者领导了后者,原因是西班牙也玩着“单
Ⅶ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制度落后导致“两牙”衰落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首先是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自己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与当地部落的联盟需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满风险,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国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时候,西班牙面对财政的崩溃、国内的叛乱、普遍的贫困无可奈何。紧接着和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最终使西班牙在欧洲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走向衰落的国家的地位。(本报综合报道)
深层原因
致使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更实质的原因是,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在那以后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它们缺乏从事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0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却并没有实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这就是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Ⅷ 十五世纪,十六世纪葡萄牙,西班牙为什么走向衰落
这两个国家应区别看待。葡萄牙实在是国力所不及,当时期全国人口不过百万,却要看守非洲,亚洲的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还要不断向前开拓探索新的领土。虽然其成功的建立的多个商站,如阿尔金岛和澳门。但终究是实力不足,在经历本土被西班牙占领,海外商业殖民对手竞争加剧,殖民地人民激烈反抗等众多事件后终于衰落。其实后来荷兰的衰落与此也有几分相像。
西班牙则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赢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银后,西班牙的贵族统治阶级急剧腐败。而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欧洲出现了商品短缺,货币贬值的现象。英法荷通过货币革命和实行重商主义成功地发展了本国经济。而西班牙采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国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杀了本国的制造业。再加上政治上的专制腐败使得金银大量流入西欧。 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挥霍!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只用于消耗不用于生产,结果非但不能发展自己,反而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西班牙从卡洛斯一世开始起先后有五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成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菲利佩二世、菲利佩三世、菲利佩四世、卡洛斯二世。由于卡洛斯一世和菲利佩二世在欧洲连年征战,四处树敌,造成国库空虚,负债累累。为弥补财政赤字,税收负担不断加重,人民群众的不满和离心主义情绪日增。西从拉美运回的黄金白银被海盗掠夺或通过贸易方式流入英、法等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西班牙却因工农业竞争力低而日趋衰落。由于经济和宗教冲突,1588年菲利佩二世对英进行讨伐,但西海军装备落后,加上风暴袭击,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从而西班牙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1648年,西对法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此后,在王位继承战争中,又向英国割让了直布罗陀并陆续丧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和荷兰的领土,西逐渐走向衰落。
随着美洲贵金属流入减少,这两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国家终于慢慢衰落。
Ⅸ 在欧洲发达国家中,为何西班牙的工业化起步非常晚
因为西班牙那个时候农业落后。
类似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坏账和持续赤字的负面记录使它们的贷款利率急剧上升,这对投资极为不利。德拉拉曾经在马德里证券交易所坦率地嘲笑西班牙信用已被埋葬在那里。要知道,那是1836年。教育的失败也是诱因,西班牙的教育通常远远落后于大多数西欧国家。在1880年代,小学等小学教育的入学人数达到了顶峰,但在随后的30年中却急剧下降。除了恩斯特内图萨大学以外,西班牙的现代教育一无是处。保护性农业在国际市场部门中没有竞争力。农业收入太低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原始资本积累太少不足以支持工业发展。总是赤字的政府财政挤占了私营企业,而不是鼓励人们投资。
Ⅹ 西班牙现在经济怎么样
一、2006年西班牙经济形势
无论是以前的人民党政府还是现在的工社党政府基本采取了相同的经济政策,即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生产率;抑制通货膨胀;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推动企业国际化,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正是由于西班牙政府经济政策到位,西班牙经济已连续十多年保持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就业不断增加,失业率不断下降,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八大、欧盟第五大经济强国。
1、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为9761.8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3.9%,远远高出欧盟平均水平。2006年内需对西班牙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9个百分点,是西班牙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外需对西班牙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个百分点。
2、就业成绩显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西班牙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供了有利条件。2006年西班牙创造了68.76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增长了3.56%,失业率从2005年的8.7%下降到2006年的8.3%;其中新创造的全日制净就业岗位为55万个,比上年增长了3.1%。最近十年间西班牙新创造就业岗位绝对数在欧盟国家中居首位,相当于欧盟15国的1/3强。
3、建筑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功不可没。2006年西班牙建筑业产值达185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建筑业新创造了18.6万个就业岗位,占西班牙新创造就业岗位的1/4。近年来,西班牙建筑业成为西班牙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6年西班牙经济增长了3.9%,其中建筑业对经济的推动力为1个百分点。
4、通货膨胀率有所好转。西班牙能源匮乏,消费量不断增加,对外依赖严重。专家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5美元,西班牙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西班牙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2006年西班牙通货膨胀率仍高达2.7%,比欧盟25国平均水平(2.1%)高0.6个百分点,严重影响西班牙产品的竞争力。
5、外贸逆差继续扩大。2006年西班牙外贸总额为4294.31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1.56%;出口为1698.7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6%,为近6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是2005年增速的2倍多;进口为2595.5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2.2%;外贸逆差896.8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5.3%,仅为2004年增幅的一半,也远低于2005年的28.3%,但西班牙仍为西方国家外贸逆差第二大国家。
6、企业、家庭负债沉重。2006年西班牙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大企业兼并数量大增,从而导致企业债务增加。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企业负债高达1.025万亿欧元,比上年底增加了28.1%,西班牙企业负债远远高出国内生产总值。由于西班牙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喜欢负债消费;使用抵押贷款购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家庭负债达7760亿欧元,其中5700亿欧元是购房抵押贷款。另外,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公共债务为388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比上年减少了3个多百分点,为最近20年来最好水平。2006年欧洲央行5次加息,官方利率从年初的2.25%提高到3.50%,大大加重了企业和家庭负担。
7、公共开支盈余继续增加。近年来,西班牙政府加快税收体制改革,经济加速增长,税收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西班牙所得税增长了14.8%,公司税增长了14.5%,增值税增长了9.6%;同时中央政府严格抑制公共开支,因此中央政府收支出现大量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2%。通过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大量外来移民加入社会保险体系,加上西班牙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社会保险体系也出现大量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另外,2006年各自治区政府公共收支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2%,市政府公共收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1%。因此,2006年西班牙公共收支连续第二年出现盈余,达178.9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
8、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旅游强国地位。2006年西班牙共接待外国旅客5850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仅次于法国;旅游外汇收入387.4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0.7%,仅次于美国。
9、西班牙对外投资大幅增长。2006年由于西班牙企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对外投资比上年增加了80.8%,达588.38亿欧元。同期,西班牙吸引外资为132.46亿欧元,比上年下降了23.78%。
二、2007年西班牙经济预测
西班牙经济已连续十多年快速增长,在西方国家中是少见的。最近十年,西班牙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65%,在欧盟15国中,只有爱尔兰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西班牙相媲美。据西班牙经济财政部预测,2007年西班牙经济增长率将达3.4%;在今后3年,西班牙经济仍将会以高于3%的水平增长,到2009年人均收入将超过意大利,与法国和德国持平。尽管如此,西班牙在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抑制通货膨胀、改革劳动市场、控制债务风险、减少巨额外贸逆差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