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为什么能打过帝国
❶ 控制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帝国,为何没能吞并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为何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帝国,却不能吞并近在咫尺的西班牙呢?这其中有许多复杂因素。
在此后的时间里,拿破仑又陆续向西班牙增加兵力,甚至他本人也一度亲临西班牙前线。虽然法国几度占据压倒性优势,但却始终不能彻底吞并西班牙。与之相对,西班牙人并没有因为战场上的不利而导致战斗意志瓦解,相反游击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随着战事的发展,法国人逐渐发现他们其实是跳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泥潭中,这将成为拿破仑和法兰西帝国的“溃伤”。
英国与葡萄牙的并肩作战事实上,西班牙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早在1807年法军就已在对伊比利亚半岛展开军事行动,起初,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葡萄牙本土,而葡萄牙残余势力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继续与法国人作战。1808年夏季,随着西班牙反抗法国人的规模越来越大,英国人也开始支援西班牙人抵抗法国人。1808年8月,凭借着海上优势,英国直接派出一万七千人的英国军队从葡萄牙登陆协助葡萄牙、西班牙在伊比利亚半岛对抗法国人。而英军在威灵顿的率领下多次大败法国人,其中还以劣势兵力击败了法国名将朱诺所指挥的两万六千名法军。由于英国人的有利支援,西班牙游击队很快控制了西班牙本土的大部分区域。法军一度被压缩到靠近比斯开湾海域的地区。
❷ 西班牙人在16世纪中是如何征服印加帝国的
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F·皮萨罗侵入印加帝国,诱捕并处死国王阿塔瓦尔帕,立曼科·卡帕克二世为印加王。1533年,西班牙殖民军围攻印加首都库斯科。次年11月,占领首都库斯科。1536年,曼科·卡帕克二世发动反对西班牙人的起义,1537年被镇压,曼科·卡帕克二世被迫逃亡,但其他起义者的反侵略斗争一直延续到1572年,才被西班牙殖民军完全镇压下去。
❸ 西班牙士兵是如何摧毁阿兹特克帝国的
❹ 大英帝国怎么打败的西班牙帝国
历史上着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西班牙国王为远征英国而组成的舰队。自16世纪中叶起,英国资本主义得到了极大发展,其走私生意扩展到西班牙殖民地,不仅如此,为了攫取更大利益,英国对西班牙货船以及殖民据点进行袭击劫掠。为此,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军征伐英国。1588年7月,双方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载入史册的海战。在当时,西班牙无敌舰队号称世界上最强盛舰队,拥有一百三十多艘大型兵船和运输船,七千名船员和水手,两万三千名步兵。反观英格兰,没有一艘船能达到西班牙舰船的吨位,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以果敢聚集起英国人的信心,虽然只有200余艘小型船只,且多为海盗船,可英国人充分利用无敌舰队速度慢的弱点,战术灵活。在海军统帅霍华德勋爵以及副手海盗德雷克和豪金斯率领下,率先展开偷袭与游击战术,并借用天气优势展开火攻,令由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率领的无敌舰队以折损惨重的代价狼狈逃离,被迫绕道苏格兰返航。祸不单行,在途经苏格兰北部海岸附近时还遭遇风暴,舰队几乎覆没。最终,英国人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海上霸权。关于无敌舰队败在英国“杂牌”海军手下的原因,诸多史学家纷纷予以解读,矛头直指舰队总司令西多尼亚公爵。虽然西多尼亚公爵素来享有威望,但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并无经验,指挥失当是导致无敌舰队惨败的主要原因。不过,战败责任国王腓力二世也要承担,因为深得信赖的西多尼亚公爵自知没有海战经验,曾主动要求腓力二世改派人选,但未获批准。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是客观因素导致了西班牙人的失败。无敌舰队起航不久,便遭到可怕的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食物等补给严重损耗,使得水手与士兵苦不堪言。还没有交战就先堕了士气与战斗力,而返航时所遭遇的大风暴,更使得一些船只或翻或触礁——天时不合,给予了无敌舰队一前一后两次重击。西班牙人在大航海时代曾经辉煌一时,发现新大陆、征服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垄断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而英吉利海战的失败,使所有这些辉煌渐渐不再,由此,西班牙进入由盛而衰的不归路。
❺ 印加帝国为什么会被西班牙人推翻
因为西班牙有坚船利炮。落后就会挨打,甚至因此丢掉国家主权。
❻ 为什么强盛一时的印加帝国抵挡不住西班牙的入侵,最终遭到了彻底的覆灭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建立印加帝国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步北迁,一路征战,于1243年来到现今库斯科,在瓦纳卡里山上扎下营寨。据印加入的传说,此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从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杀害,印加国大约经历了整整3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其问共传12世、13王。
公元1492年,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诸岛。从此,先进的“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开始发生碰撞。伴随着宗教的狂热和寻宝的梦想,一批批欧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其中,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率领士兵征服庞大的印加帝国。皮萨罗在向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进军途中,仰仗钢铁和骑兵优势,又先后在豪哈、比尔卡苏阿曼、比尔卡康加和库斯科四次战役中大败印加军队,参加这些战役的西班牙人分别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战役击溃的印加军队则往往数以万计,经过连番的打击,曾经强盛一时的印加帝国逐渐消亡了。
❼ 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主要原因在哪
本来在特斯科科湖的外围,有许多受阿兹特克统辖的村落。但这些村落向来受到压迫,故此埃尔南·科尔特斯围攻特诺奇蒂特兰前便先将之降服,成为他自己的盟军。尽管后来埃尔南·科尔特斯在围城战中失利,但由于这些村落“对墨西哥人心怀敌意,所以仅在一旁观望”。在孤军作战的情况下,库瓦赫特莫克难以收拾残局。
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武士及居民众多,被西班牙军围攻数十天,(卡斯蒂略说一共围攻93天,另有说法围攻了75天。)粮食供应极为紧张。原本,阿兹特克人可靠着独木船把粮食运进城内,但特斯科科湖区被西班牙军控制后,断绝了粮食供应。而城内的泉水又带有咸味。在断水断粮的情形下,城内士气受到动摇,库瓦赫特莫克开始众叛亲离。
西班牙军的人数,比起盟友特拉斯卡拉军及敌方阿兹特克军的人数少得多(卡斯蒂略说这次围城战前,西班牙兵士有420名,特拉斯卡拉军大约有2000名,阿兹特克方面则不详,然而根据其他资料,西班牙人总数约在2000人左右,特拉斯卡拉军可能在10万到22万间,而阿兹特克方面约在10万人上下,阿兹特克人在数量上已居下风)。但西班牙兵士配备了火枪、弩弓等武器,同时具有钢铁铸造的剑,然而阿兹特克人的武器则是由木头与火山岩所制造,尽管非常锋利,但容易损坏。而西班牙人的铠甲,内里填满棉,能卸去箭、矛投射过来时的冲力,减低受伤机会。因此,至这场战事结束为止(不包括之前墨西哥城动乱时的“悲痛之夜”),只有62名西班牙兵士被活捉去祭神,另有若干兵士伤重而死,但数目有限。
阿兹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里加装的木桩,虽然一度令西班牙军的双桅帆船因容易搁浅而丧失威力,但后来,西班牙军发现,只要张满船帆,快速划桨,把船只开得够快,便能撞开木桩。凭着这种技巧,西班牙军终于控制了整个湖区。相反,阿兹特克人一见此情形,便大感洩气。这是西班牙军打破僵局的一个关键。
科尔特斯联合外地的一些印地安人族群,利用阿兹特克帝国内不同势力内斗,来夹击当时控制着帝国中枢的提诺契特兰人。提诺契特兰的国王蒙特祖马二世初时误以为白种人的科尔特斯是印地安预言中的白皮肤神明(魁札尔科亚特尔)归返,因此待其如上宾未加防备,而被轻易俘虏控制。
科尔特斯包围帝国首都时,据知他故意送给城内的印第安人不少沾有天花病毒的毛毯,让瘟疫开始在城里流行,而科尔特斯带来的西班牙人因为已经罹患过,所以得以免疫,此举不但造成印弟安人人口减少,也加深了他们对西班牙人的敬畏。
因为美洲地区没有马,所以当时印第安人极少见过马,更没有看过马上的骑兵,因此一旦对战,总是伤亡惨重。西班牙人可以对欧亚大陆上几千年来战争的经验进行研究,而印第安人没有文字(玛雅文字使用范围极窄);西班牙人的火器虽然杀伤力不大,但很有威慑力。
❽ 为什么一百多名西班牙人灭掉了两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
我们知道,世界近代 历史 开启于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英国人和美国人占领了北美洲,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洲。在征服南美洲过程中,西班牙以不到二百人和二十多匹马消灭掉了当时新大陆最大(人口多达两千万)、最先进的专制国家——印加帝国。这场战役不但对于印加帝国来说是很大的耻辱,在人类史上也绝对算得上是奇迹。那么印加帝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美国着名 历史 学家戴蒙德在他的大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西班牙人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以枪炮、钢铁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和航海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流行病。南美洲土着对西班牙人带去的传染病毫无免疫能力,故而皮碧在有着代际差距的西班牙人先进武器面前溃不成军。那为什么美洲的土着民没有发展出类似西班牙人一样的技术,产生西班牙人一样的免疫力和文明呢?
围绕人类文明竞争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人种优劣导致了文明的优劣,而戴蒙德教授的观点是:“不同民族的 历史 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而且认为只有亚欧大陆具备全面发展文明 社会 的自然资源库,其它大陆要么这缺一点要么那缺一点,总之都先天不足,当地土着再聪明,也没法独自发展到能与亚核租欧大陆抗衡的 科技 和文化水准。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开地图看,人类文明与 科技 中心的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一个是地中海东部,一个是东亚,其它地区要么只做出次要贡献,要么仅在这两个发源地的创造基础上进行改进。地中海东部和东亚正好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纬度相近,都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这里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都便于人类繁衍生息,人口基数一直比较大,交通也比较便利,各种创意简直是层出不穷,而且在不同的 社会 群体当中交流也很方便。通过对最原始部落的大量统计研究,戴蒙德指出,只有几百人的群体,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无限期地生存下去的,一个有4000人的群体也会迅速失去大部分 科技 ,文化成果倒退回石器时代。人口越多 社会 流动性越强,各个 社会 之间交往越频繁,许多技术进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历史 上,地中海东部和东亚这两个创造中心之间不断交流,例如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而带动了整个亚欧大陆的 科技 、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枪炮为例,中国人发明的早期火器经过阿拉伯人改进之后传入欧洲,然后在欧洲各国的战争中被不断改良,最后由于佛朗机炮的形式被中国从葡萄牙人手里重新引进 。这是由于亚欧大陆地形状东西长,南北窄,物态气候相似,便于人类互通有无,而非洲和美洲大陆南北长,东西窄,物态气候差异大,人类交往少。结果无论是农业牧业和工艺都首先出现在亚欧大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最终亚欧大陆的居民征服了地球上其他大陆的人类 社会 ,所以在戴蒙德看来,亚欧大陆的技术优势是不断交流的结果,而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亚欧大陆的地形和气候适合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在欧洲人征服美洲 历史 上,枪炮与钢铁作为先进技术的作用众所周知,但是戴蒙德教授却发现了比这两样更强大的武器——细菌。 科学研究表明,传染病菌多从动物身上变异而来,比如麻疹、肺改握兆结核、天花来自牛,流感来自猪和鸭,百日咳来自猪狗,总而言之一个民族养殖牲畜和家畜的种类越多,规模越大,就月可能感染流行病,但是反过来看,时间长了也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正如前文所述,欧亚大陆居民的频繁流动和交流,促进了包括农牧业的的快速发展,不但解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问题,同时为提升欧亚大陆居民对传染病的免疫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反,由于美洲大陆总体呈南北分布,南北地理气候相差很大,不同部落文明交流很少,因而无法发展成熟的农牧业,结果导致美洲人体内对各种传染病的抗体最少,在面对西班牙人带来的传染病的时候免疫力很差,所以在病菌面前溃不成军。
总之,按照戴蒙德教授的思路,枪炮代表着技术,钢铁指代资源,病菌则意味着传播的隐喻。在印加帝国灭亡事件上,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个文明唯有对外不断交流,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一个国家,唯有不断对外交流才能焕发生机;一个团队唯有不断对外交流,才能产生活力。
关于“相交“、”“交流”的巨大作用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在《易经》的“泰卦”卦象中,上卦为地,象征地阴;下卦为乾为天,象征天阳。阴气凝重而下沉,阳气清明而上升,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泰安。天地之气相互交流,才使得万物通达;上位者与下位者有对流,才会欣欣向荣。而否卦与泰卦正好相反,也由干卦和坤卦组成,但乾上坤下。乾在上,上为天,坤在下,下为地,各在其位,互不交往,闭塞不通,万物无法生存。
❾ 比大英帝国还早200年的日不落帝国,西班牙是靠什么崛起的呢
说起“日不落帝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英帝国。其实还一个国家比大英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还早整整200多年,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
当麦哲伦呈上自制精美的地球仪,滔滔不绝述说自己伟大的理论,并承诺亲带船队环球航行帮西班牙帝国找到更多殖民地以增强未来国力时,查理不紧不慢地了解追问各种细节。因为查理不仅是玩弄权术的高手,还是对当时各项新发明以及航海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发烧友。在追问中,查理发现麦哲伦有两下子,绝不是信口胡说。于是,查理决定资助麦哲伦的环球探险船队。
这让葡萄牙国王十分恼火,并在途中使了不少坏,虽然麦哲伦在菲律宾想为查理拿下这个殖民地参与部落冲突中而死亡,但他带领的船队还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探险。
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地圆说的证明,让西班牙帝国在日后的殖民掠夺中处在绝对优势和领先地位,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帝国逐步走上了殖民掠夺之路!鼎盛之时的西班牙帝国,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和对欧洲大陆的控制,都是绝对的霸主!
❿ 致命冲击:印加帝国真是被168个西班牙人给灭的吗
回望历史,思考当下,这里是啸看风云 在秘鲁南部山区,有一座雄伟的古城,它们建立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11年,一个美国人发现了古城,因为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字,只能以附近的一座山来命名,今天,人们把这座古城称作“ ”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被发现时,南美大陆已经由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了三百多年,19世纪以前,他们禁止任何外国人踏进这片土地,以至于很多人对它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历史一无所知。 西方人为马丘比丘的壮观所惊叹,他们认为当地土着不可能造出这样的城市,马丘比丘是否出自外星文明的手笔,如同埃及金字塔或者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一样?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除了西方人,第三世界的居民根本没有能力创造文明。 然而,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马丘比丘完全由本地人所建,历史上,他们被称作印加人,马丘比丘,正是当年印加帝国的遗迹。 如今的马丘比丘,是秘鲁最着名的旅游景点,每天接待着数以万计的游客。问题是,它的建造者去哪儿了?人们为何要建造这座城市?它背后的那个庞大帝国,又是怎样灭亡的? 这是人们花了近百年时间尝试解答的问题。 1/7 曾经的南美头号强国 考古学家认为,印加文明的历史,与欧亚大陆的古文明同样悠久。奇怪的是,关于它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殖民者撰写的,这些以征服者口吻写成的着作难免夸大其词,且充斥着各种神话传说,这就进一步给印加帝国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印加帝国兴起于15世纪,是当时南美洲最强盛的帝国,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也一再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皆诞生于平原,且通常是河流密集之地,比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中东的两河流域等等。但印加帝国是个例外,它的居民长期生活在平均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这里气候恶劣,地势陡峭,难以发展出复杂的文明。然而,印加帝国却在此培育了丰富的农作物,先进的灌溉系统,以及高度等级化的社会。 印加帝国的疆域也很独特,它的统治范围从北到南是一个长条形,纵贯南美大陆,涵盖今天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等地区,西临太平洋,东边被安第斯山脉阻隔,它的面积大于当时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跨越了整整32个纬度。 绿色部分为印加帝国鼎盛时期的领土 15世纪前,印加帝国还是个小国,后来迅速扩张,征服了周边上百个部族。每征服一个地区,印加国王就会把当地居民迁出故土,安排到自己方便管辖的地方。为此,他专门铺设了总长达四万多公里的道路网络,这些道路从山区延伸至平原,最后汇聚到帝国的首都——库斯科。 被征服的臣民必须效忠于国王,不仅如此,他们还得将国王视为神的化身。在印加帝国,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近国王,能给国王抬轿,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印加帝国统治着那么多部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了统一各部族的管理,印加人还发明了一种绳结语,通过在绳子上有序列地打结传递各种信息,堪称印加人的计算机代码。 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印加国王用上述方式,对庞大的疆域实施了有效统治,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帝国,它使美洲文明发展出了新的高度。如果不出意外,印加帝国至少能繁荣500年,成为像中国那样的超级帝国。 然而,这一切在1532年画上了休止符,因为西班牙人来了。 2/7 168人如何击败八万大军 147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出生于西班牙特鲁希里奥,他是个文盲兼私生子,既没文化,也无地位,在崇尚门第等级的西班牙社会,除了去当兵,没有别的翻身机会。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然而,当兵也得看种类,做个小兵肯定没啥前途,好在对当时的平民百姓,还有一个地方值得冒险,那就是美洲大陆。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欧洲就流行着各种关于那里的传说。对于从未去过美洲的欧洲人,那里是冒险家的天堂,那里遍地黄金,无论你何等贫贱,只要到了美洲,马上能富可敌国。 三十多岁时,皮萨罗离开了西班牙,1522年,他在巴拿马定居,并得知了印加帝国的存在,他听说印加人住在由黄金砌成的房子里,平时用黄金做成的器皿吃饭喝水,统治这个帝国的国王,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于是,皮萨罗带领他的小队出发了,他们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发财。这支小队的人数只有168人,而他们前去征服的国家,却有着近1000万人口。 1532年,皮萨罗一行抵达秘鲁小镇卡哈马卡,当地人立即通知了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此时,印加人刚打完一场胜仗,正在回库斯科的途中,听闻不速之客到访,阿塔瓦尔帕决定会会他们。 如果阿塔瓦尔帕不理会西班牙人,或者像后来的干隆皇帝那样,在自己的宫殿里接见个别使节,下面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遗憾的是,他没有这么做。 皮萨罗已经在广场上等候多时,根据西班牙人的说法,宾主双方一开始还进行了礼节性问候。但形势不久后急转直下,西班牙人称,当他们的神父把基督教祈祷书献给印加国王时,对方粗鲁地将其扔到一边,这个草率的动作给他们发动侵略提供了口实。 几分钟后,八万名印加士兵看见一群身披盔甲,手持钢剑,骑着高大怪物的骑兵朝他们冲了过来,这是他们从未遇见过的敌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印加人立即组织反抗,然而,西班牙人手中的钢剑能够轻而易举地刺穿他们的身体,而印加人手中的石质武器却伤不了敌人分毫。他们成批成批地倒在西班牙人的剑下,地上到处是印加人的尸体与残肢断臂。 比起利剑,更令印加人恐惧的是西班牙人的马匹,这个对他们全然陌生的物种。 美洲大陆并没有马匹,印加人此前驯化的最大牲畜是羊驼,羊驼由于个子小,根本无法骑乘。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有人骑着动物向他们发动进攻,且速度之快,力道之猛,实在是前所未见。印加人被马匹惊吓地四处逃窜,转眼之间,八万大军被冲地七零八落。 尽管国王的卫队拼死抵抗,但在骑兵与利剑面前仍旧不堪一击,阿塔瓦尔帕眼睁睁看着士兵被敌人像割韭菜一样大肆屠杀,自己也最终沦为西班牙人的俘虏。 3/7 悲惨命运的开始 这场发生在卡哈马卡的大屠杀彻底改变了印加帝国的命运,也因其富于戏剧性的结局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68个西班牙人,仅用几个小时就打败了数量百倍于自己的印加军队,还生擒了对方的国王,而侵略者却毫发无损。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太过科幻,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犹如漫威电影中地球人抵御外星文明的入侵,只是地球人的超级英雄足以抵消文明的差距,而印加人的神灵却对国家惨遭蹂躏无能为力。 五百多年后,美国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枪炮、细菌与钢铁》。卡哈马卡之战,也因为这本书的描写变得格外有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区区168人就毁灭了整个印加帝国。 但历史永远比想象复杂,卡哈马卡之战仅仅是印加人悲惨命运的开始。 阿塔瓦尔帕是印加帝国历史上最倒霉的国王,被西班牙人活捉的时候,他从严格意义上尚未登基,本想用一场胜利为自己加冕,却不幸成了敌人的阶下囚,国王当到这份上也算够憋屈了。 西班牙人之所以不杀阿塔瓦尔帕,是想利用国王的权威命令印加子民给自己大量黄金。他们告诉国王,只要黄金给足了,他们马上撤兵,阿塔瓦尔帕相信了他们。 然而,几个月过去,西班牙人非但没撤退,索要的黄金却越来越多,印加人这才意识到,这群浑身长毛的家伙不打算走了。 但现实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西班牙人非但不走,还要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阿塔瓦尔帕死到临头还天真地相信,西班牙人会信守诺言。然而,他再也等不到这一天了。 阿塔瓦尔帕临死前受洗 1533年,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人处死,新的傀儡被扶持上台,年轻的国王名叫曼可·印加,年仅20岁,西班牙人本以为,这个新国王会一如既往地听话。 但西班牙人错了,他们过于贪婪,不仅觊觎印加人的财富,还渴望得到他们的女人。 据说曼可·印加的妻子非常漂亮,引起了皮萨罗一个兄弟的兴趣,他坚决要将这个女人占为己有。国王的妻子被敌人抢走,这是整个国家的奇耻大辱。曼可·印加决定不再受西班牙人摆布,1535年,他从西班牙人手里逃了出来,从那时起,曼可再也不相信西班牙人的话,他决定和对方死战到底。 印加人并没有如后人想象地那样不堪一击,当曼可回到印加人身边后,他们开始迅速组织反击。此时的西班牙人还被蒙在鼓里,他们相信,曼可的离去仅仅是与失散的贵族见面,并嘱咐他们给西班牙人送更多的黄金,直到数十万印加大军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才感受到对方收复失地的决心。 4/7 印加人的反抗 曼可的反攻经过了精心策划,直至兵临城下,西班牙人仍不敢相信他们具有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包围库斯科的印加军队达二十万人,而西班牙的守城兵力才196人,另外,还有少量黑奴,以及与印加帝国为敌的印第安友军,但即便如此,面对漫山遍野的数十万大军,他们仍感到末日将近。 1536年年底,印加大军正式发起猛攻,无数石块、标枪和弓箭如雨点般向库斯科射来,与此同时,印加步兵也向城中进发,这场战役集中了印加人最优秀的将领,他们深知,西班牙人在军事技术上拥有压倒性优势,想要战胜敌人,除了依靠人数优势,还得避其锋芒,尤其是骑兵的冲击,而市中心拥挤的街道能够使他们的战马毫无用武之地。 包围圈不断缩小,绝望的西班牙人发现,印加人开始点火焚烧他们的房屋,如果躲在室内坚守,就只能被活活烧死。 西班牙人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殊死一搏,用手中的利剑与火枪杀出重围,然而,印加士兵此时暴露了一个致命缺陷,他们高度仰赖自己的指挥官。 印加人打仗有个习惯,自己的指挥官往往身先士卒,会同大伙一起冲锋陷阵。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极大地鼓舞士气,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旦将领阵亡或被擒,整个军队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西班牙人及时抓住了这一弱点,他们开始袭击敌方的指挥官,并成功杀死了对方多位优秀的将领。 失去主心骨的印加部队即刻乱成一团,加上石块已经用尽,他们不得不再次面对西班牙可怕的骑兵。曼可·印加本想孤注一掷把敌人全部歼灭,但他的部队却开始溃不成军。整场战役,印加人在付出了四千人的伤亡代价之后,仅仅杀死了35个西班牙士兵。更重要的是,他们没能夺回自己的首都。 曼可领导的围城之战虽然可歌可泣,但是对扭转帝国的颓势没有任何帮助。这场失败背后的原因,除了军事技术上的差距以外,印加部队僵化的组织体系同样难辞其咎。 由于过于依靠将领,印加士兵在失去长官后马上变成一盘散沙,他们未能像古希腊马其顿步兵那样组建起方阵,来抵御骑兵的冲击,而后者曾以类似的方式阻击了波斯大军的入侵。 虽然此次进攻宣告失败,但印加部队却保存了实力,在之后的几十年内,他们与侵略者不断周旋,持续袭扰着西班牙军队。 直到1538年,西班牙在印加帝国的总人口仍未超过两千人。即便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他们仍旧只能控制大城市。为应付印加人的游击战,西班牙人损失了几百人的兵力。 5/7 杀死印加帝国的元兇 只要给印加人足够的时间,他们也许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毕竟他们拥有人数优势和对地形的熟悉,而强大的学习能力正使他们逐渐掌握御马技巧,从西班牙俘虏那儿,他们缴获了钢剑与长矛,甚至学会了用火绳枪迎击入侵的西班牙士兵。 但上帝并没有眷顾他们,因为比钢铁和骑兵更可怕的敌人已经渗透到帝国体内,它悄无声息,却比侵略者的利刃更为致命。 早在阿卡瓦尔帕被俘以前,他的父亲与兄长就相继死于一种神秘的疾病,得了这种病的人浑身会长出水泡,并伴随着高烧、呕吐和剧烈的疼痛。在欧亚大陆,它已经肆虐了数千年,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种病就是天花,据说它起源于骆驼与沙鼠,而人类由于饲养了不少大型畜类,对天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不幸的是,美洲大陆既没有骆驼也没有沙鼠,印第安人蓄养的牲畜非常有限,因此,他们体内并无天花的抗体,当这种病毒第一次登陆美洲大陆时,没有人知道这将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 有人统计,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天花为代表的传染病夺走了95%的印第安人的生命,比起钢铁与火炮,欧洲人带来的病毒才是导致印加帝国灭亡的真正元兇。 当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时,印加人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甚至没有采取任何隔离措施。这里的关键在于,天花不同于某些突然爆发的瘟疫,它不会在短时间内让大量人口死亡,相反,天花在美洲的传播,如同流感和伤寒一样,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蔓延开来的。 当你身边死去一两个人的时候,你不会在意。但久而久之,病死的人越来越多,等你发现疾病已经大面积蔓延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如同温水煮青蛙,天花病毒就这样一点点蚕食着印加社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摧毁了帝国的根基。 病毒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它横扫了印加社会,包括皇室成员与贵族也大批倒下,而他们死去之后导致的权力真空,则引发了残酷的内战,内战各方为了击垮对手,纷纷试图拉拢西班牙人,给侵略者制造政治分裂提供了可乘之机。 印加帝国的灭亡并非一朝一夕,虽然1532年的卡哈马卡之战打了印加人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之后也尝试过另立新君,并组织了数百次顽强的抵抗。然而,在凶残的侵略者、落后的技术,肆虐的病毒与部族内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印加社会渐渐分崩离析,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座座雄伟的废墟供世人凭吊。 6/7 枪炮、细菌与钢铁 戴蒙德教授的《枪炮、细菌与钢铁》如今已成为一部经典着作。由于书中对印加帝国的灭亡做了自然主义的解读,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甚至被当作理解印加文明乃至美洲文明灭亡的权威观点。 戴蒙德认为,西班牙人之所以能以极小的代价征服印加帝国,归根到底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比如,美洲与欧亚大陆长期隔绝,这导致了文明之间无法交流,而像冶金技术这种重要的科学成果,就无法传递到美洲大陆。 但考古证据已经表明,印加人并非没有自己的冶金技术,只不过他们把金属更多地用于装饰,而非批量生产。欧洲人把金属做成工具,而印加人把它当成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至于戴蒙德的第二种说法更是被人广泛引用,戴蒙德说,美洲大陆一直缺乏大型牲畜,这些牲畜不仅能给人们提供毛皮与脂肪,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与作战武器。 然而,除了羊驼以外,印加人再也没有可供蓄养的大型牲畜,所以,他们无法实施长途运输,即便发明了轮子,也无法推广,因为没有牲畜可供拉车。而在交战过程中,印加人更是在拥有马匹的欧洲人面前吃足了苦头。 甚至天花在美洲盛行也和缺乏大型牲畜有关,欧洲人在和牲畜的长期接触中产生了抗体,从而对天花有一定免疫力。但美洲人没有抗体,只能被病毒接二连三的杀死。 综合以上观点,戴蒙德认为,地理环境是决定早期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加帝国被欧洲文明战胜是必然的,因为它天生就缺乏对抗先进文明的自然条件,印加人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那么,印加帝国真是败给了“ ”枪炮、细菌与钢铁”吗?也不尽然,事实上,从16至17世纪,西方人再也没有取得过征服印加帝国那样的胜利。 从1510年至1560年,西班牙人六次试图攻占佛罗里达,也就是今天北美洲的东南角,均以失败告终。 葡萄牙人于1532年试图侵占巴西,经过二十余年仍未取得成功。美国人直到19世纪末才彻底征服了印第安人,而此时印第安骑兵的战斗力足以令他们胆寒。 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部落,也不曾屈服于西班牙人的统治,欧洲人的骑兵在丛林中深陷泥潭,连他们的微生物病菌也在热带雨林里消失无踪。 由此可见,无论技术还是自然因素,都不足以作为印加帝国灭亡的全部原因。 7/7 致命的冲击 印加文明并不落后,他们拥有发达的农业,雄伟的石头建筑和密集的路网,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印加人口一直在攀升。在帝国历史中,我们未曾有过有关饥荒的记载。 印加人怎么做到的?原因很多,但其独特的社会组织也是重要因素。 印加帝国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它实行着一种指令性经济。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国王把土地分配给人民。作为回报,人民必须定期地为国家服役,他们有时候为国家耕田,有时候充当旷工,有时候为 *** 修建水渠,战时则作为帝国的士兵。而他们所工作的农田、牧场与工厂,也统统隶属于国王。 所以,印加帝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像是一个大公社,这里的每个子民,都是国王的“ ”员工”。 农民以劳役的形式向国王缴税,这给印加帝国带来了强大的动员能力。但从经济上,这样做是缺乏效率的,它使农民丧失了自我选择的时间和余地,他们的价值仅限于为国家建设提供劳动力,却无法自发地组织生产、劳动或交易。而且,一旦帝国中枢系统瘫痪,他们就很难再被动员起来。 这样的治理方式,在没有遇到劲敌的情况下,可以运转良好,蓬勃发展。但西班牙人不是一般的敌人,他拥有比印加社会更复杂的文明,而印加人对此毫无准备,按照着名商业学者理乍得·福斯特的说法,他们遭遇了“ ”非连续性”。 印加人的体制,更适合于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犹如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大公司,拥有完善的制度,明确的目标,员工从上到下听从上级的指挥,公司像一台机器那样运作着,所有人深陷完美一致的连续性之中。 然而,一旦消费者需求发生转变,或者竞争对手出现破坏式创新,“ ”非连续性”就会发生,而追求统一的管理体制会扼杀公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当这种连续性遭遇市场的“ ”非连续性”时,看似强大的公司往往最容易倒下,因为它庞大、集中而有序的整体,正是它前进的羁绊。 十五世纪的印加帝国,便是类似的大公司。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阿塔瓦尔帕被擒之后,帝国会乱成一片,而在之后的数次战役中,西班牙人只要控制了发动起义的国王,就能够平息叛乱。 甚至病毒的传播也与此有关,印加人相信灵魂永生,他们把高贵的死者制成木乃伊,然后由死者通过祭祀向众人“ ”发号施令”,死者继续占有生前的资源,并作为彰显家族尊贵的标志。所以每当有人染病死亡后,他的家属不会去掩埋尸体,而是把尸体供奉起来,这就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而后来北美的印第安人,以及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却没有被枪炮和病菌毁灭,因为它们尚未建立印加文明那种统一的大帝国,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彼此分散,规模又小,不仅阻隔了病菌,也不易受到阴险的政治挑拨,因而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印加帝国既高度发达,又极端脆弱,在飞速发展的成长期,它依靠高效的集权管理不断壮大。但追求一致性的结果,使它对外来的冲击丧失了消化能力,它的灭亡,除了自然因素,也是因为其内在的有序统一,无法兼容外部世界的复杂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