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地瓜什么意思
⑴ 这个学名叫啥
玛卡(学名:Lepidium meyeniiWalp.),(西班牙语:Maca)。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营养成份丰富,有“南美人参”之誉。玛卡的下胚轴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或者绿色。淡黄色的根最常见,形状、味道也最好。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
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分布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于秘鲁中部和南部,中国的云南和新疆等地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
⑵ 洋芋、薯仔、马铃薯三者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都是同一种蔬菜。只是各地叫法不同。
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中国东北称薯仔、华北称山药蛋、中国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
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称为马铃薯(汉语、客语、台语)或荷兰薯(台语)。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荷兰薯等等。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薯仔)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薯仔”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2)西班牙语地瓜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历史——
薯仔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发起的研究,通过在350种不同的薯仔上使用遗传标记,最终确定全世界的薯仔都起源于今天的秘鲁南部所在区域种植的薯仔,从那里逐渐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传播出来。
随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薯仔在16世纪下半叶被西班牙人带回到欧洲传播开来。然后再被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到全世界各地。在薯仔被传入欧洲的早期,它的消耗量并不是很大。薯仔引到英国爱尔兰时,甚至很长阶段都作为奇花异草观赏。
到了19世纪欧洲人口膨胀时期,薯仔已经成为重要的食物和农作物。根据保守估计,薯仔的引进在1700年至1900年间至少造成旧大陆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长以及促进了欧洲的城市化过程。
薯仔从何时、何地传入中国,目前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和1700年修的福建省松溪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至19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根据明朝的记载和着述,也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万历年间,薯仔就传入中国。薯仔在17世纪由荷兰人传入台湾,薯仔在台湾的专业栽培约于1914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