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南北朝时期泰国叫什么

南北朝时期泰国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1 12:31:02

1. 古时世界上各个国家古称叫什么

1、高丽(朝鲜)

高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

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11世纪中叶后以千里长城与辽、金为界。西北在12世纪的高丽睿宗时期达到鸭绿江沿岸,东北在高丽末年的恭愍王时期扩张到甲州(今朝鲜甲山郡)、吉州(今朝鲜吉州郡)一线。

高丽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辽朝)、金朝、蒙古(元朝)、明朝等大陆国家称臣,并曾与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爆发战争。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

佛教是高丽的国教,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阿拉伯商人将高丽的名称传播到欧洲世界,是今天Korea(Corea)单词的原型。高丽是继统一新罗之后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又一统一的国家,“高丽人”也成为全球朝鲜民族的别称。

2、暹罗(泰国)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สยาม(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

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

3、大食(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

阿拉伯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为与当时世界大国唐帝国进行领土争夺,集中全国发展军事水平。710年,军事实力大体赶上吐蕃。由于重视军事而忽视经济发展,导致农业发展落后,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帝国无力东进。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4、大秦(罗马帝国)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对此有所记载。

班超于公元97年率领70000士兵到达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

在唐代,长安与拂菻(东罗马帝国,又称作拜占廷帝国)之间,有着频繁的使节和商旅交往。

很多人不知道唐代的中原和西亚、欧洲、非洲,曾经通过海陆交通有过频繁的交往。

中国唐代旅行家杜环(又称杜还),在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欧洲、北非。

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

5、天竺(印度)

天竺: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去西天取经(即西天取经)此地为西天。

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2. 暹罗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古代的暹罗其实就是今天东南亚的泰国。说起泰国的历史,大约至今已有700多年了,而其在整个历史中也只经历了五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历史溯源还是比较简单的。1350年乌通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建都大城,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

暹罗国就是这样来的,后至清朝也一直沿用明朝的习惯,为清的藩属国,其新任国王大多是要由清朝皇帝进行册封。最后在曼谷王朝建立,其统治一直延续到现在,1949年改国名为“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泰王国了。
泰国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不光是因其本民族很多人有中国血统、国内有着人数居于第二大民族的华人,更主要的是,其王室与中国有着委深的关系。如,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当国王的人就是在泰国,还成了泰国的“民族英雄”。还有,泰国王至今还保留有取中国名字的传统等。那么,泰国王为何非要取个中国式的名字呢?

今天的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号全称泰王国,当今统治泰国的朝代仍然是曼谷王朝。曼谷王朝建立至今,对泰国历史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泰国曼谷王朝开国国王拉玛一世。拉玛一世公元1737年出身泰国大城王朝贵族家庭,父亲是泰国人,母亲有华人血统,所以拉玛一世也是有部分华人血统的泰国人。
拉玛一世名查库里,他从小就习文练武,是个文武双全的贵族子弟,年轻时结识了我国广东潮汕人郑信,并且结为异姓兄弟。郑信即泰国吞武里王朝开国国王,泰国人称其为“郑皇达信”。后来,查库里娶了郑信的妹妹,两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阿瑜陀耶王国灭亡。查库里跟随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击退了缅军,光复了大城。随后,郑信与查库里又开始攻城掠地,于公元1769年成功统一泰国全境,因此郑信和查库里被后世泰国人视为民族英雄。郑信对于泰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泰国今天的版图就是他奠定的基础。
同年,郑信在吞武里登基称国王,史称吞武里王朝,查库里作为吞武里王朝开国功臣受到了郑信的信任,被封为将军统领军队。按理说,拉玛一世是郑信的亲妹夫、好兄弟、开国功臣,理应好好辅助郑信,稳固吞武里王朝对泰国的统治,但是查库里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有了自己取而代之的归心。

公元1782年,即吞武里王朝建立13年后,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据说郑信逐渐应得非常昏庸,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英明神武的开国国王。这时,45岁的查库里趁机发动兵变,废掉并杀害了郑信,把郑信的王位抢过来自己坐,建立了查库里王朝。因为查库里王朝定国都曼谷,所以称曼谷王朝。

3. 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国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混乱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这一个词应该把它化为4段。1、首先魏:对应三国时期,那时候中国有魏、蜀、吴三个国家。
2、然后西晋征服了三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3、但是西晋的立国时间不长,只有51年,就因“五胡乱华”,而灭亡。这五胡共包括十六个国家,它们在中国的北方混战不已,与南方的东晋同处于一个时代,这也是中国北方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那么算上东晋一共是17个国家,分别是:东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4、之后,北方北魏完成了统一,而南方东晋被宋代替。中国进入了南北朝的对峙时期。此时北方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5个政权;而南方依次是宋、齐、梁、陈,共4个政权。
以上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简单介绍。

4. 二战时期,"暹罗"为何执意改名"泰国"

暹罗之所以更名,原因在于:有必要,有历史、有资格。

1、暹罗更名势在必行

暹罗是泰国的古称,是明初作为中国藩属国时,明朝皇帝承认的官方名称。出于政治利益的彼此妥协,一直沿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直至泰国日侵时代的结束。

3、暹罗更名迫有资格

伴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暹罗的海上交通要冲的地位,日渐突出。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世界一体化,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连通,更让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和中国西南的泰、越、缅,变成炙手可热,这些国家不得不变成在美国的太平洋战略一环。所以进入现代社会的泰国,更应该以包括更名在内的全新姿态,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5. 泰国在明朝是叫什么,发什么音

泰国在明朝叫“暹罗”。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สยาม(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时代。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

6. 泰国的佛教和中国的佛教有什么区别

1、流派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

泰国属于南传小乘佛教,为佛早期所说入门根基,只可自度,济不得别人,所证之最高果位为阿罗汉、辟支佛。中国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实为如来本意。自度度人,可证佛果。

2、泰国礼佛和泰国佛牌与中国是不一样的。

礼佛礼仪泰国的拜佛姿势和我们不同,僧人的“五体投地”式,双肘,双膝,头都要着地,手掌张开向下三拜。男女跪拜脚的姿势不同,男立女平。跪拜时要遵循好看、文雅、大方,不可过快或过慢。

3、佛教派别不同。泰国为上座部佛教,中国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其实是比较传统的佛法,就是释迦摩尼佛在传道的时候所宣扬的佛法。而中国大乘佛教有一些规矩更加的本土化了。

在泰国小乘佛法是允许吃肉的,释迦摩尼佛在传道的时候也是可以吃肉的。因为施主所布施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而中国是不能吃肉的。


4、国内地位不同。

泰国95%的人信奉佛教,因而佛教是其国教。佛教在中国只是众多信仰教派中的一种。

(6)南北朝时期泰国叫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佛教的宗派:

1、三论宗

依据鸠摩罗什(343—413)传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研究讲习而形成的学派名 “三论宗”。它的宗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从真空的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五蕴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三毒(贪嗔痴)迷惑,以建立一切无所得的中道正观。

隋末的吉藏大师系统地阐发了这一理论。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中观系统的的流派,龙树、提婆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2、瑜伽宗

依弥勒讲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名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600一664)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作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

他的宗旨是广泛分别万有性相皆不离识。阐述诸法因缘体用,修唯识观行以转识成智(转依)。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着、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3、天台宗

天台宗是以罗什译的 《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538~597)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

4、华严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又名贤首宗。

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企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着重阐明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

天台、华严的宗义虽说导源于《法华》、《华严》,而实际上为中国所独创。天台的一心三观、圆融三谛的学说和华严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都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展现了中国独创的的大乘精神。

5、禅宗

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突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相传此宗的禅法是五世纪初的菩提达摩由印度传来。虽有单传心印,不立文字之说,实际上禅宗是以《楞伽》、《金刚》和以后出现的《六祖坛经》以及许多的 “语录”为依据的。

在八世纪,它又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

从唐至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称为七派,都曾盛极一时,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尤为兴盛。

6、净土宗

净土宗是依据《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五世纪的慧远是它的创始者,六世纪的昙鸾和七世纪的善导是它的重要的弘扬者。

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由于简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摄受广大群众,因而使净土宗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行。

7、律宗

在戒律方面,依据昙无德部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律宗”的学派。它的重要人物是与玄奘同时的道宣。由于这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习岁乘三学中,仍注重上座部戒律的止作二持的遵行。

8、密宗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等传入中国,形成密宗。此宗依《金刚顶经》、《大日经》建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三密瑜伽。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这便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八大宗派。此外还有专宗俱舍论的俱舍宗,专宗成实论的成实宗,以及专宗摄论、地论、涅槃经的各宗派,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盛行一时,但不久便失去传承,或并入他宗了。

7. 历史上,东南亚各国,什么缅甸、越南、泰国等,还有东亚的朝鲜、韩国等是不是都是中国的。

泰国古称暹罗,应该说自古以来都是独立的王国,只是在唐时就对大唐称臣,理论上属于唐的属国,然后实际上不是。
缅甸也类似,古时实际上也不属于我国领土。
越南则不同,汉时就有交趾郡,属于我国固有领土。
五代十国期间南诏之乱时,交趾趁势独立。后来接受中国宋朝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中国古代皇帝正式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国本土。
至于韩国、朝鲜,早在西汉初期,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将其国土分为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到唐朝时,几次征讨高丽,说不上谁赢谁输。之后,高丽作为我国的属国几乎直到清朝末年(当然后来基本上是名义上的)。
俄罗斯的话。。。那些领土很多是争议,尼布楚之后,确定了一部分,清末又割让一部分,后来又割让一部分。。。其实说白了,领土这种东西取决于实力,拳头大领土就是你的,历史上的归属做不得准。。

8. 唐朝时泰国叫什么

兰那泰
唐朝的时间为618-907年
在618-907年这段时间内,泰国的政权为:
6世纪-13世纪为真腊王国吴哥王朝(柬埔寨朝代)统治
773-1080年为兰那泰王国(Lannathai)景线王朝(Chieng Sen),建立者为陶坎丰(Kamphong)

备注1:景线王朝于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统治下独立,当景线王朝建立后,真腊仅统治现泰国领土的部分土地,1080年景线王朝又被吴哥王朝所灭
备注2:兰那泰王国资料
http://ke..com/view/148786.htm
备注3:当时马来半岛半岛的泰国部分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政权
1、斯里维猜雅帝国(Srivijaya,约657-1157),都城猜亚(Chaiya),民族马来族
2、赤土国(约6世纪-10世纪),位于宋卡一带

9. 傣泰民族的历史沿革

名称
傣泰民族的自称从古至今都未发生过大的变化,自称均介于“Dai”与“Tai”之间的发音,但周边民族对傣泰民族的称呼却是多种多样,并随着他们对傣泰民族认识的改变而改变。
最早有傣泰先民记载的民族是汉族,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掸”;隋朝、唐朝(南诏)、五代十国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朝(大理)、元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衣”、“金齿”、“黑齿”;明朝、清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夷”、“僰夷”、“摆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民族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民族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族(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为“阿洪族(Ahom)”,在中国则被分别命名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后才合并命名为“傣族(Dai)”。
此外,跟傣泰民族往来比较多的缅族(缅甸第一大民族),称呼傣泰民族为“shan”,国际上因此也把傣泰民族称作“shan”,中国音译过来为“掸”。
起源
傣泰民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最早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动的怒江、澜沧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其中的“蒲缥人”遗址,经鉴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达光王国。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汉朝只能通过滇、昆明、嶲等部族层层转述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百越”诸民族相似,被汉朝草率地归为“百越”一类的民族,把哀牢人称作“滇越”,把达光(哀牢)王国称作“乘象国”。
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哀牢)王国东面嶲、昆明、滇等部族与其汉朝冲突不断,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涌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逃亡而来的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同时吸收随之而来的汉朝文化,初步形成傣泰民族的雏形。
简史
傣泰先民自古就生活在云贵高原上,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居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泰先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中以达光王国势力最大。
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征服达光王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国家,占领达光王国东部领土,将势力延伸至达光王国中心地区。之后,嶲、昆明、滇等民族接连反汉,大量人口流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公元一世纪中后期,达光王国受到汉朝的挤压,被迫将都城由怒江东面迁到怒江西面,怒江东面的领土被汉朝占领。傣泰民族被怒江一分为二,怒江西面的傣泰忠于达光政权,怒江东面的傣泰成为汉朝的属民。而后几年,西迁的达光政权不断向南伸展,再次崛起并称雄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被汉朝称为“掸国”。为避免汉朝(东汉)的进一步打压,达光(掸)王国选择与汉朝交好,汉朝也作出友善的回应,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公元三世纪初期,达光王国为抵抗骠人的进犯,将王城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一带。此后数百年,傣泰势力不断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很多部族被达光王国兼并。
公元六世纪中期,达光都城被骠国大军攻陷,达光政权土崩瓦解,达光北部的混鲁、混赖兄弟在勐卯(瑞丽)组织傣泰军民抵抗骠人进犯的同时统一了傣泰各部,开创了另一个傣泰政权——前果占璧王国。
公元七世纪时期,怒江西面的傣泰在前果占璧政权的统治下日益强大;怒江东面的傣泰也在中原汉族势力退出后形成了蒙舍(南诏)、蒙嶲等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
公元八世纪时期,洱海南部的傣泰小邦蒙舍(南诏) 通过战争兼并了洱海地区的其他小邦,之后吞并怒江西面的前果占璧王国及云贵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了以傣泰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傣泰势力开始延伸至云贵高原每一个角落。强大起来的南诏与唐朝、吐蕃战战合合数百年,客观上促进了傣泰民族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公元十世纪以后,傣泰失去蒙舍(南诏)政权,傣泰各部分崩离析。离洱海较近的傣泰被河蛮人(白族先民)建立的大理政权纳入统治;远离洱海的傣泰犹如一盘散沙,不断受到外族的侵扰,怒江、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傣泰不断被缅人侵扰,澜沧江中下游的傣泰则陷入孟人的统治。
公元十世纪中期,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在前果占璧王族的主导下,组建了“后果占璧王国”(实际上是松散的联盟)。
公元十二世纪初期,蒙舍的傣泰首领率傣泰军民南下抗击孟人,统一了澜沧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各部,并脱离大理王国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国”。
公元十三世纪中期,蒙古大军入侵傣泰地区,后果占壁王国及勐泐王国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傣泰大量南迁西徙,间接增强了南部、西部傣泰小邦的实力。阿洪王国统治了今印度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兰纳王国统治了今泰国西北部、缅甸东北部地区,素可泰王国统治了今泰国中部、北部地区,缅甸北部的傣泰也控制了缅族创立的蒲甘王国,成为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实际统治者 。
公元十四世纪时期,勐卯的傣泰脱离蒙古人建立麓川王国,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统一了今云南西部、西南部及缅甸西北部等广大地区;琅勃拉邦的傣泰王子借助高棉人势力统一了今老挝大部分地区;控制蒲甘王国的傣泰分裂后又再次统一,建立阿瓦王国统治着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地区;勐泐王国也在蒙古人衰败后,恢复对云南南部及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统治。
公元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各地傣泰政权开始走向衰弱。汉族明帝国三次出兵麓川王国,缅族东吁王国吞并了傣泰的阿瓦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勐泐王国、阿瑜陀耶王国,阿洪王国开始了印度化进程。
公元十六世纪中至十八世纪中,北部傣泰完全被汉族明帝国控制,之后又被满族清帝国控制;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国则脱离缅族东吁王国再次崛起,兰纳、澜沧成了阿瑜陀耶王国的属国。
公元十八世纪中后期,缅族贡榜王国兴兵入侵阿瑜陀耶王国,占领兰纳、澜沧,南部傣泰又陷入缅人的奴役统治。1767年,披耶郑信将军赶走缅军,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国”,兰纳、澜沧也趁机脱离缅族独立。1782年,披耶却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权,在曼谷建立“暹罗王国”,统一了吞武里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等南部傣泰政权。
公元十九世纪,傣泰建立的阿洪王国因宗教冲突元气大伤,逐渐衰弱。1822年,缅人趁机出兵攻占阿洪王国,两年后,英国人又将缅人赶走,将阿洪王国收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国征服缅人后,占领缅北的傣泰地区。1893年,法国强占了暹罗的属国澜沧(此时已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三国)。
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企图统一傣泰地区的暹罗与日本结盟,出兵占领缅甸北部的傣泰地区。原澜沧琅勃拉邦王也利用日本势力,宣布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治下的傣泰民族独立,建立老挝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缅甸北部的傣泰与缅甸南部的缅族联合组建了“缅甸联邦”,并由傣泰贵族苏瑞泰出任缅甸联邦第一任总统;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印度东北)的傣泰被独立后的印度统治;原勐泐、麓川的傣泰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民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各级地方自治政府;老挝因世界冷战爆发,成为东西两大阵营角力的场地,在1975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已改名为“泰王国”的暹罗成了美国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宪制得到巩固和发展。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8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8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2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