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泰国火虎符
1. 虎符是做什么用的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
2. 古代调兵只能用虎符,虎符为什么没有人仿制
虽然古代调兵只能用虎符,但是无人仿制原因有:虎符制作工艺要求高没有人有能力仿制;仿制虎符的罪罚重;虎符的独一无二;虎符分为两半,难以仿制,一半在皇上手里,一半在将军或者官员手里,两半都拿到并且完美的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军队。
原因之四:虎符分为两半,难以仿制。虎符作为兵符一半在皇上手里,一半在军官或者地方官手里,只有两半虎符合二为一严丝合缝才能调动兵。缺一不可。所以要仿制也是一件难事。
3. 古代虎符能调动百万大军,为何古人宁可盗取,也不仿制虎符
古代虎符能调动百万大军,为何古人宁可盗取,也不仿制虎符?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地域辽阔,凭皇帝一己之力,很难掌控整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就要有人替皇帝镇守一方。通常情况下,替皇帝镇守边关的大将麾下都有一支或数支军队。而要调动这些军队,便离不开一项凭证,那就是古代的调兵凭证——虎符。而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盗取虎符的事件,却很少有人仿制虎符。这是为何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
信陵君,最后,对于一些实力强大的藩王,即使不用虎符,一样可以调兵。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皇帝的虎符很难调动军队。但在中央政权衰弱,地方实力强大时,藩王并不受这一条件的制约。因为兵是他们养的,军饷是他们发的,地方军队只听命于他们。正如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藩王不需要虎符便可调兵围攻朝廷。
4. 泰国虎符代表什么意思
虎符乃是兵符,统领军队的凭证,兵权的象征。
5. 和虎有关的文物有什么
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保存。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
6. 虎符的虎符文物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1989年在陕西咸阳秦都区沣西乡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汉代铜质虎符,虎符长5.8厘米,错银、篆书,脊文8字:“与齐郡太守为虎符。”魏晋南北朝时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将虎符改为鱼符,宋代以后皆用牌
7. 窃符救赵盗的是哪国的虎符
魏国的!
8. 虎符可以调动千军万马,为何后世全都消失不见
我们通过古代战争类的电视剧都可以知道以前有一种东西叫虎符,虎符虽然十分的小,但是它却是可以调动军队的重要物件。但是自从唐宋之后就很少听到虎符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制造业越来越强大,很多人的制造手艺越来越好,无法再做到不造假的情况了。
但是之后随着各种产业的发展,这项技术民间也开始广为流传。所以之后的人们完全具备这种虎符的制作技巧。如果只是一味地去改变,在这样一个小虎符上做文章,实在是不方便,不如换一种方法了。
9. 符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符节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史记·五帝本帝》中便有黄帝“合符釜山”的记载,反映了原始时期的“合符”制度。
符节起源于古老的契刻记事,是文字产生前将某些特殊的符号刻于竹木之上作为标志或象征,当将其剖为两半,各执其一时,便成为信物。随着战争的发展,这一方法被用于军队,便成为后来各式各样的兵符。
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符节,是周代用玉制作而成的牙璋。《周礼·春官·典瑞》中有这样的记载:“牙璋以起军礼,以治兵守。”郑司家注:“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符发兵。”后来,符不再用玉来制作,一般改为铜制,上面写着相关的文字,剖而为二,由朝廷和出征的战将各执其一。当朝廷需要调动军队时,使者必须持符前往,用以表明自己的确实身份,将军通过“合符”验明无误时,才接受调兵的命令。由于这种兵符大多制成虎的形状,故又称作“虎符”。考古发现的新郪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的铜制兵符,上面记有如下一段文字: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地名,为秦新攻占的魏地)。凡兴士被(同“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
这段铭文清楚地说明,除有烽火报警的特殊情况外,凡调兵达到五十人以上者,都必须以兵符作凭证,不合符者一概不能发兵。可见,兵符作为调兵的信物,在当时的军事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除了国君与将军之间所用的虎符外,军队内部的上下级之间也有信符。《墨子·号令》载:“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即百夫长,军队中的基层官吏)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这类符的实物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由于《庄子》中有“焚符破玺”的说法,估计应该是竹木制成的。
除了符之外,分而执之以为信物的还有节。《周礼·地官·掌节》记载了很多种节,如玉节、旌节、角节、虎节、龙节等。《墨子·旗帜》载:“五兵各有旗,节各有办。”“办”字通“判”,即为剖开之意。与符相比较,节的用途相对广泛一些,从军事的角度看,主要是外出执行重要公务时的凭证,也可作为机要通信的标志或授予权力的象征。从出土的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发给鄂君的节来看,节和符一样,一般也书有文字,写明持节者的权限或使用规定等。
符节盛行于先秦时期。秦汉以后,节便只作为权力的象征,其通信功能已基本消失。
东汉时期,曾一度废用虎符,“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时人杜诗上疏请求恢复虎符的使用,说:“臣闻兵者国之兇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着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杜诗的建议得到东汉统治者的重视,合符制度旋即得以恢复。唐代时,为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之讳,虎符而改成鱼符。但这仅仅是名称和形制的变化而已,其用途则与以往完全相同。中国历史上的符节,由于时代的不同,形制、质地的变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称,诸如传、玺书、契、柒、传符、檄牌、牌符、令箭、信牌、驿符、堪合火牌等。当然,最常用也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虎符。
10. 古代兵符上面的字是什么
朝代不同,字也不同。所谓“兵符”,又叫做“虎符”。
秦始皇时代绝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意思是:“右半符存于君王之处,左半符存于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
或者错金铭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
或者更少:“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或者为小篆,左右两半铭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东君。”
汉代虎符上的铭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采用错银书,用篆书刻写“一、二、三、四、五”等字样。
除了秦代,后来发展一般都是图形。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之所以叫虎符,就是因为它的形状是老虎造型。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于是这种动物形状的兵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