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王朝还能维持多久

泰国王朝还能维持多久

发布时间: 2022-11-17 01:16:51

㈠ 泰国国王在泰国是个什么存在

泰国王室

泰国王室,也就是曼谷王朝和楚克里王朝,是泰国的一个皇室家族,从1782年延续至今。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之前是一个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后,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从那以后,所有的国王都成了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三、泰国国王的权可以控制军队

在泰国,由于皇权和军权的分离,皇室和国王的权利逐渐衰落,军队成为实际的国家控制者。在国王、军队和民选政府中,军队往往需要国王的影响力来干预政治,而国王需要军队的支持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相互制约,民选政府成为他们共同的对立面。泰国军队“任性”,非常牛气,一有不顺眼就推翻民选政府,有时候还会把枪扔掉。泰国的内乱似乎无法控制,但最终调解政变的一方是国王。国王说如果他停止战斗,军队会把他的枪收起来。在泰国,国王才是真正的演说家。军队再牛逼,也没人敢拿枪指着上帝,因为国王就是上帝,怕被上帝惩罚。

总结:泰国国王在泰国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国王(比如日本)最大的一点不同是:泰国国王不是空架子,手中有很大的实权。政治权利军事权利,全部都一手掌握。泰国是亚洲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因此泰国国王深受爱戴。

㈡ 曼谷王朝的简介

曼谷王朝Bangkok Dynasty
自1782年起统治泰国的王朝,又称却克里王朝。
曼谷王朝的开国君主为昭丕耶却克里。他原为达信部将,1782年杀达信自立为王,史称拉玛一世 (1782~1809在位),即位后迁都曼谷。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国家版图。1785年后数次击败缅甸的进攻,并征服马来半岛的吉打、北大年、丁加奴和吉兰丹等地。1851年拉玛四世 (又称马古大帝 ,1851~1868在位)继位,主张效仿欧洲,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行改革。1855年被迫与英国订立《鲍林条约》。1856年先后与美法等9国订立不平等条约 ,使暹罗沦为半殖民地。1868 年拉玛五世 (即朱拉隆功大帝)继位,当时他年仅15岁,由王族摄政5年 。执政后实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加速了泰国近代化的进程。1893年被迫签订《法暹曼谷条约》;1900 年3月与英国订立《英暹曼谷条约》,泰国成为英法在中南半岛竞争中形式上独立的“缓冲国”。
拉玛六世 (1910~1925在位) 继续推行维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创建。1917年建立第一所大学 (朱拉隆功大学),1921 年颁布初级教育条例 ,逐步在全国推行强制小学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暹罗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战后暹罗与美法英等缔约国修订新约,收回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并获得国际联盟成员国的资格。1925年拉玛七世 (1925~1935在位) 继位。泰国1932年政变是重大的历史转折,这次政变导致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1938年12月銮披汶·颂堪出任总理,他独揽国防、外交和内政大权。1939年改名为泰国,1945年又改回暹罗,1949年再次改为泰国。
1946年普密蓬·阿杜德 (拉玛九世)继位国王 。国王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并根据宪法,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行使权力。政府每年拨一亿泰铢(泰币)供王室开支。

㈢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在每个国家内,都有属于他们国家的传说和诅咒,在努尔哈赤起兵统一满清后,就曾被人赌咒说:“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一定会败在叶赫那拉氏的手里”,结果在晚清的时候,慈禧太后便是叶赫那拉氏的族人,当时的大清也确实毁在了她的手里。而在大清朝的东南部,也有一个国家王室曾经被赌咒,这个王室便是泰国王氏。

而那个诅咒泰国王室的人,便是郑信,原因便是现在的皇室家族对郑信所作出的一切。

吞武里大帝

可以说,若是没有郑信,就不会有如今泰国的疆域,因为在那个时候,为了暹罗的统一、强大,他在在位的那些年里不遗余力的去建设,去把他的国家变得更好。这位泰国人人尊敬大英雄出生于1734年的时候,因为后来的政变,所以在1782年的时候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正是他的这些成绩,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泰国民众心中最为伟大的“五大帝”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郑信其实是中国人,但是在父亲死后因为楚楚可怜,所以被暹罗国大臣的收为义子,也正是如此,使得郑信从小的时候便接受了最为传统的泰国教育,因为从小便接受文化教育,而且养父又是大臣,所以他在长大成人后也进入到了王朝中为官。

死后赌咒

因为杀死郑信是秘密进行的,所以郑信究竟有没有说过“九世而斩”或是“十世而斩”我们便不得而知了,外界传出的大都是传说和传言。该诅咒具体的意思便是诅咒篡位者在泰国的位置传不过“十世”就会灭亡。

㈣ “十世而亡”的预言真要实现真性情泰王“不受欢迎度”历史最低

对古代封建王朝或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而言,最不愿意听到的预言无疑便是王朝灭亡,但往往却事与愿违,此类预言伴随着王朝的延续常常闪现。如今在泰国民间就流传着“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的预言,而这个预言就如魔咒一般伴随着泰国曼谷王朝。曼谷王朝在 历史 上又被叫做却克里王朝,该王朝在1932年因为政变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泰国却一直未能在“君主”与“立宪”之间形成彻底的制度,目前的泰国国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王,同时还是泰国实际权力的幕后掌控者。

我们言归正传,再次回到泰国“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的预言上。有关这个语言的故事还得从明朝说起,随着郑和率领大明宝船七下西洋,使得国人眼界大开,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东南沿海百姓为了生计纷纷出海寻求生机。广东澄海县一个叫郑镛的当地农民为了出人头地,也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出海,前往南洋寻找发财的机会。郑镛运气还算不错,在暹罗(泰国的古称)赚了不少钱,并且娶了暹罗当地的女子为妻,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郑信(又叫 达信),自此郑镛一家定居暹罗。

后来郑信在其义父的帮助下,成为了暹罗国的一名宫廷侍卫,并一路飞黄腾达,成为城主(泰国地方大员),随后因为功绩被任命为甘烹碧城(暹罗的重要城市)城主。就在郑信前往甘烹碧城赴任前,缅甸大军开始大规模入侵暹罗国,随后缅甸大军打败并吞并了暹罗国。而不甘心失败的郑信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继续组织力量反抗缅甸人,并最终将缅甸人赶出了泰国,建立起了泰国吞武里王朝,郑信成为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之君。

郑信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深受当时泰国百姓的爱戴,在泰国人们为纪念郑信的功绩,将每年的12月28日(郑信登基的日子)定为“郑皇节”,以此表达对郑信的敬仰之情。但是郑信的命运并不好,在其四十八岁时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吞武里王朝内发生了政变,郑信在政变中遇害身亡,吞武里王朝灭亡。据传说发动政变和处死郑信的人便是郑信部将兼女婿的昭披耶却克里,在政变成功后,昭披耶却克里下令武士将郑信装入麻袋内,并用木棍击杀而死,郑信在临死前大声诅咒道: 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郑信去世后, 昭披耶却克里成为泰国新国王,自此泰国却克里王朝建立。昭披耶却克里(史称拉玛一世)在即位后不久,便迁都曼谷,因此 历史 学家们也习惯将泰国却克里王朝称为泰国曼谷王朝。

泰国曼谷王朝建立后,前面几位泰王的王位传承还算顺利,泰王是泰国独一无二的专制统治者。1932年因为一场政变,泰王拉玛七世被迫交出国家大部分权力,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泰国国王成为国家象征性的元首。1935年3月2日由于和总理在政见上的分歧,拉玛七世被迫下台,他的侄子拉玛八世成为新泰王,尴尬的是他没有加冕,也就是相当于没有正式登基。1946年6月9日拉玛八世被发现死于王宫,随后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继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拉玛九世普密蓬。

普密蓬在1946年拉玛八世去世当年继位,那一年他年仅18岁,之后一直在瑞士读书,直到1950年泰国国内局势稍稍平稳之后,他才回到泰国完成登基仪式,之后再次前往瑞士读书。1951年普密蓬在瑞士毕业后,正式回到泰国做起了正式国王。在普密蓬刚到泰国的前几年里,泰国一直处于频繁的军事政变中,而普密蓬也巧妙地抓住机会,开始逐步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使得泰国王室的权力逐步得到了巩固,并在之后使得泰王的权力逐步得到加强。普密蓬掌握泰国政府权力之后并没有直接走上前台,而是始终隐身幕后,努力维持着泰国政局稳定,既为泰国的发展谋得了稳定的环境,又为自己赢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普密蓬执政后期,泰国军队实际掌握在国王手中。我们都知道泰国各党派争斗非常厉害,假如一旦出现过火局面,军队就会发动政变,重新洗牌成立政府,这实际上都是泰国国王在幕后操控,泰王是泰国军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此外普密蓬还被世界着名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富君主”,因为他拥有泰国最大的水泥公司、第三大商业银行和曼谷核心地段的大片土地所有权,持股全世界各地的知名企业,并且他的企业在泰国不用纳税、不受审计、利润不上交国库。2016年10月13日,拉玛九世普密蓬去世, 12月1日,其子哇集拉隆功完成登基仪式,成为泰国新的国王,即拉玛十世。

拉玛十世名叫玛哈·哇集拉隆功,自小在王宫中长大的,十多岁时便开始一直在欧洲留学,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按道理说,拉玛十世在登基成为泰国国王后,应该居住在王宫里,最起码大部分时间应该留在泰国国内,但拉玛十世却是个例外,他如今基本上都是在德国生活,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很少回国。此外拉玛十世的感情生活和花边新闻也特别多,据统计他至今结过五次婚,离过三次婚,还有8个孩子,他还是自自1932年泰国实现君主立宪制以来,首次公开迎娶多位妻子的国王。

如今拉玛十世的风流趣事已成为当下世界人民饭后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另外,拉玛十世还非常的不修边幅,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还看到拉玛十世对穿着的要求也十分随意,白色小背心和低腰牛仔裤也是他的经常搭配穿着,可见拉玛十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性情中人,如今德不配位已成为拉玛十世的代名词。

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泰国的 旅游 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济一落千丈,过去被经济增长掩盖住的矛盾开始暴露和激化。而对于泰国王室而言,他们有用之不尽的财富,据相关统计泰国王室拥有超过300多亿美元的资产,而这些还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私底下的更是无法计算。拉玛十世自小衣食无忧,并且常年在外,也不懂得泰国百姓的民间疾苦。

但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泰国百姓通过手机却经常能看到自己国家国王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各类八卦传闻,于是泰国国内不满的情绪开始越来越大, 拉玛十世已经难以服众,大批民众开始走上街头示威,公开反对政府和王室,真性情泰王拉玛十世的“不受欢迎度”已创 历史 最低。甚至有人提到了“却克里王朝十世而亡”。如果拉玛十世再不收敛自己的做派,也许那个兑现“十世而亡”预言的人真的会是他自己。

㈤ 简要阐述泰国古代封建国家的朝代更替

素可泰时期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逻。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后来当地泰族人起义,夺城掠地,在这里创建起泰国的开国王朝。历史记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繁荣昌盛,疆域远远超过现版图,尤其是兰甘杏大帝在位时首创泰国文字和暹罗最早的宋加洛陶瓷业,开创了泰国历史的新纪元。 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兵败走占城,以后又转避暹逻,终老暹地。

大城时期
元代国势强盛,锐意向外发展,东南亚各国纷纷向元廷朝贡,泰国也不例外。
1350年,乌通王在大城府建都,脱离素可泰王国宣布独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不久吞并素可泰王国,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大城,阿瑜陀耶王国灭亡。 大城时代历417年,共有33位君主。
明永乐元年,成祖又赠暹逻王金银大印,暹逻王也遣使谢恩。
郑和南下时留暹逻者甚多。明初,中国的海外活动是非常频繁的。明成祖为宣扬国威,曾派郑和率领舰队,南巡七次,走的是西洋航线。暹逻位于越南至马来西亚的海程之中,为必经之地。当时,东南亚各地已有华人商贾,居处其间。随郑和南下的马欢,着有《瀛涯暹胜览》一书,其中记述暹逻的情形道:"国周千里,外山崎岖,内地潮湿。土瘠少堪耕种,气候不正,或寒或热。其王居之屋,颇华丽整洁。民庶房地造如楼,一不通板,却用槟榔木劈开如竹片楼,密摆用藤扎缚甚牢固。上铺藤簟竹席,竹卧食息皆在其上。王者之扮,用白布缠头,上不穿衣,下围丝嵌手巾,迦以锦绮压腰。出入骑象或乘轿。一人执金柄伞,茭草叶做,甚好。王崇信释教。国人为僧为尼姑者甚多。僧尼服色与中国颇同。亦住庵观,持斋受戒。其俗凡事皆是妇人主掌。其国王及下民,若有谋议轻重买卖一应巨细之事,皆决于妻。
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大城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神王的头衔。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
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郑信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

吞武里时期
阿瑜陀耶王国灭亡后郑信重建王国,将首都南迁至吞武里。 郑信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迁移到靠近海的地点,这样有利于对外贸易,保证武器的采购,并且万一缅甸重新进犯,便于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新都城。郑信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城沦陷后缺少中央权威导致王朝迅速瓦解,郑信统一各府的统治覆灭了。

曼谷时期
郑信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建造了大王宫。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修建工作。拉玛三世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达成利益妥协,间接使得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拉玛七世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泰国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阿南塔·玛希敦国王继位拉玛八世(1935-1946)。1939年6月由暹罗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1946年6月9日拉玛八世在王宫不幸遭枪击身亡,而王弟年仅19岁的普密蓬继承王兄王位,成为拉玛九世。也就是现任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暹罗倾向日本,1941年被日本占领,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暹罗签订《日泰攻守同盟条约》。1942年1月25日泰国宣布向英美宣战,日本曾将部份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北部占领地割让给暹罗。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暹罗随即在翌日宣布“暹罗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暹罗的“宣战无效”宣言被同盟国承认。1949年改名泰国。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历史中,泰国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盟国。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首都曼谷是该区域中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都会区。另外,泰国是东盟始创国之一,亦在东南亚区内事务有积极的参予。

㈥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灭亡100多年,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都已经灭亡很久了,而曼谷王朝还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的治世态度不一样。提到泰国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泰国的旅游业,很多中国人旅游的时候都会选择去那里,不仅景色优美并且价钱也比较便宜,但是泰国的政权和我们并不一样。他们现在还保留着王室,泰国皇室的地位非常的高,当地的明星和领导者见到皇室的成员都得行跪拜礼。


虽然说泰国和大清时候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统治者和地理位置都造成了不一样的后果,不过他们现在还能够继续发展也能侧面表现这样的国情也是适合他们的。

㈦ 泰国的历史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泰国历史经历过4个王朝素可泰王朝,阿育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至今),时代没有中国5000年文化博大精深,但是4个王朝中都有很出色皇帝如素可泰王,纳丽萱王,及最有名的朱拉隆工大帝。国家是君主制,泰国人对他们的皇帝非常的尊崇,不可以说国王的坏话,每年的12月5日是国庆节同时也是国王生日,任何人不可以侮辱或对国王不敬~~~
泰国人每次见到都要双手合起来拜,那是一种礼貌,对于长辈手要举到鼻子,并低头。等级观念比较严重,在泰国人们认为脚是不干净的,所以女士一般都要斜跪着,让脚不沾地。现今泰国局势大致稳定下来,已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拉玛九世王为王。

以上是我学习泰国概况总结的哈,有什么不懂,可以来问我哈~~

㈧ 目前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保留有皇室

1、泰国王室

泰国王室(泰语:จักรี),即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之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之后,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2、柬埔寨王朝

柬埔寨王朝在1993年复辟,柬埔寨王室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计算母系和父系,互相有血缘关系的柬埔寨王室维持柬埔寨1940多年,在只计算父系的情况下柬埔寨王室也持续七百多年,1296年柬埔寨国王阇耶跋摩八世的女婿因陀罗跋摩三世继承王位。

因陀罗跋摩三世是现在柬埔寨国王的父系祖先,传闻是因陀罗跋摩三世可能迫使自己的岳父逊位。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王朝虽然有着不一样的名称,但这些持续的王朝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血缘关系。现任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是柬埔寨王朝第97代国王。

3、日本皇室

日本皇室是指日本国的天皇及皇族,由于皇室成员是日本传说中神族,所以没有姓氏,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日本的户籍法律管理,而由专门制定的《皇室典范》来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依据日本神话传说,日本第一位天皇是神武天皇。今上天皇为第126代天皇德仁,现任上皇为明仁。

4、温莎王朝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作战。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

但英国王室带有德国姓氏,令英国人觉得不顺。为安抚民心,当时在位的英王乔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颁布一道枢密院御令,宣布将英国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为温莎。温莎一名来自温莎堡,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据闻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选址奠基的。

5、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法语:Maison de Bourbon,英语:House of Bourbon or Bourbon Dynasty ,西班牙语:la Casa de Borbón en España) “旁”=“傍” ,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统治纳瓦拉、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卢森堡等国以及意大利若干公国的跨国王朝。

其在法国的统治于1589年开始。 17世纪中期,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奥尔良家族的统治史称奥尔良王朝或七月王朝。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倾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统治于1860年告终。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于1936年被推翻,但于1975年第三次复辟,是目前西班牙的王室。

㈨ 泰国这个国家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在曼谷王朝之前)

泰国

国名
泰王国(Kingdom of Thailand)。简称泰国(Thailand,Thai)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寮国〕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徽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色的大鹏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灵。

国花
稻花(禾本科)

语言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与台语
泰语与台语都是从英语的Thai翻译而来。英语的Thai可以指一个语言,也可以指一组语言。一般来说,在以中文写就的文章中,表示一个语言时写作泰语,表示包含泰语在内的一组语言时写作台语。

货币
铢(baht)符号:THB

宗教
佛教为国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兰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

面积
513,115平方公里(世界第50名)

人口
总人口:65,444,371(世界第19名)
人口密度:127/km2(世界第59名)

民族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首都
曼谷(Bangkok),注册人口584万(2006年12月)。

国家元首
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玛九世王。1946年6月9日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

国际电话区号
66

国际域名缩写
TH

政体
泰王国宪法规定: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重要节日
宋干节(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灯节(泰历十二月十五日);国庆日(国王诞辰日,公历十二月五日)。

简况
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4~30℃。

1238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同北京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

【地理】
[编辑本段]

国境大部份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份。

泰国西部为山区,是喜玛拉雅山脉的延伸他念他翁山脉为主的山地,一直由北向南走向。位于清迈府的英坦昂峰(海拔2,576米)是泰国的最高峰。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

另外,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气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摄氏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弱。

【历史】
[编辑本段]

泰国目前之地方,于几千年前即有人居住,但并不是泰族。据一般的了解,泰族是发源于中国的南部,而于公元第十一与十二世纪才移居到目前的泰国。

考古学家在泰国东北部的曼清发现许多古老的遗迹,证明泰国的文化起源于大约五千年前的青铜文化期。史前正确的资料至目前仍然不明,因为泰国的风俗和残存的文化一直在变动,而且很少记载下来,尤其在第十八世纪,由于受到外族的侵略而毁了不少早期的文物。

公元第十三世纪末,泰国史上的第一位最英明的国王――盂莱大帝,就在目前泰国北部的清莱与清迈一带建立了一个繁荣的社会,当时所兴建的庙宇显示受到佛教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泰国除了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外,盂族、高棉族对泰国的影响也不小。泰国最大的民族是泰族,这些住在北部的民族,早期已能够自给自足,但他们的军事力量都相当薄弱,在公元十三世纪初,终被邻国吴哥王朝的高棉族所征服,不过,这段人侵时间并不长,泰族在1238年打了一次胜仗,从高棉人手中夺回素可泰城,并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定都素可泰。

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杏大帝,他被泰国人尊称为“泰国之父”。其最大的贡献,是将国内通行的真腊(即高棉)文字,改创成泰国自己的文字。约在1283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兰甘杏大帝受人尊重的另一原因,是他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人、马来人和华人。他本身亦崇尚佛教,并派信徒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学习佛经,让他们回国后宣扬小乘佛教教义。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到公元十四世妃初期,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已经影响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即辽国)一带。兰甘杏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逐渐衰弱下去。此时,泰团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正在日益肚大,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

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堤,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耶(华人称之为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后来的大城王朝。拉玛铁菩堤称王后,立即展开外交和军事攻势,有意占领整个湄南河流域,包括北部的素可泰王朝。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且取代了素可泰王朝的地位。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主。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一带后,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亦相继而来,企图在泰国这块富饶土地上获得利益。此外,泰国与邻国缅甸在这一时期经常发生冲突,持续了一段很长时间。

1767年,缅军再次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断壁,荒草遍地,谨供游人凭吊而已。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陷落后,缅军仍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国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却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在中国史书称郑昭)。郑信是华人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才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34年诞下郑信。郑信当日在大城被侵时,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组织力量,半年后部队分乘战船,沿湄南河而上,首先攻破了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到大城与腼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渝陷的大城。郑信进城,目睹昔日首都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起泰国的第三涸王朝一吞武里王朝,并削减了据地称雄的其他势力,收复失地,统一泰国。然而,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快又再次出现。郑信在执政后期传说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并于1782年一次倒戈事件中被杀。另一说称郑信被乱党困于宫中,后死在囚中,时为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五年。后人为纪念郑王的丰功伟绩,特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为郑倩塑造了一座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的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即郑王加冕之日,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郑王朝祭大典,并封锁附近公路,举行两昼夜的文娱活动。

郑信的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登上王位,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族民间傅说的一位英雄人物),也就是目前泰国的王朝,即当今皇上蒲美蓬大帝(拉玛九世王)之先祖。由于地方太小,加上国防上的理由,拉玛一世王把国都从吞武里移到昭拍耶河东岸,于是曼谷就成了泰国史上的第四个国都。至此泰国开始得到安定,曼谷王朝或称节基王朝或拉玛王朝至今已逾二百多年,而国都仍然是曼谷。

拉玛二世王,1809年登基,在位十五年,曾遣使赴北京二次,时为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拉玛三世王(在位公元1824至1851年)开始又对西洋各国开放,甚至当时美国也派了首任官员出使泰国,接着美国的传教士也来了,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印刷术,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另西欧医学、造船学也传人了泰国。拉玛四世王蒙库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广博。他通晓许多语言。如拉丁文、英文等。他是第一个准许平民可以亲近的国王。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人,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他曾写信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林肯总统,声明以物质支援他。王位传到拉玛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着名的朱拉隆功大帝,他从事大力的改革和积极的建设。他废除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并在国内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其他现代化设施。历史学家称他的执政时期为“维新时代”,实际上可说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他是引导泰国现代化的英明国王,在位直到公元1910年。朱拉隆功于1910年逝世,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在曼谷国会大厦前的广场摆放他的铜像。每年10月23日他的祭辰之日,此广场都有纪念活动举行。朱拉隆功去世之后,英、法便在泰国各自割分势力范围。由于拉玛六世王曾在英国剑桥求学,同时也曾服役于英军,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泰国就派兵到法国支援同盟国。大战结束后,暹罗也就加人了国际联盟。第一次大战以前’泰国人是只有名字而没有姓氏的。大战后拉玛六世王就宣布每个人可有姓,因此至今泰国人虽然有姓但很少用,而通常只叫名字。随着世界潮流之趋势,皇族的权力渐渐被宪法所限制,拉玛七位王执政后,结束了是达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于是泰国成了君主立宪的国家。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一直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泰国为了保持国土的完整,勉强与日本签订友好条约,次年日本军队就进入泰国。泰国军民感到对日本抵抗并非上策,遂加入轴心国。战争结束,虽然轴心国(日本、德国等)失败,但泰国乃因“非原始发战国且没有出兵”而仍被邀加入联合国,目前泰国国内驻有联合国的分支机构。拉玛八世王,是五世王王子公摩銮宋卡王子之长公子。1934年继承王位,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起,随王太后驻跸瑞士,1945年回泰准备举行登基大典。不幸翌年6月9日中枪驾崩。年甘,在位12年。

当今王上拉玛九世王今年圣寿六秩晋九,1927年12月5日在美国麻省康毕城蒙奥本医院诞生,本生爵称蒲美蓬·亚偷耶益德亲王。1934年,拉玛七世王驻跸伦敦宣布逊位,因无所出,宫廷按谱立嗣君,奏请王兄继承大统,号称颂绿巴拉民他拉玛哈南他玛希隆陛下,简称拉玛八世王。1935年,当今王上以王上御弟身份加封昭华蒲美蓬亚伦耶益德王弟。1946年6月9日,拉玛八世王突告驾崩,当今王上以先王无嗣,按王族继承法规定宣布登基继承大统,号称拍昭裕华蒲美蓬?亚伦耶益德陛下,简称拉玛九世王。1950年,王上自国外回泰京都,三月钦命举行先王火葬御礼,同年四月甘八日赐定于十八涌宫殿举行大婚庆典,敕令册封诗丽吉?吉滴耶功女亲王为王后,号称颂缘拍拉·尼诗丽吉王后。1951年4月5日王后在瑞士洛桑之蒙瑞司医院院盆,诞生第一位公主,称号昭华鸟汶乐叻查干耶?诗丽越他那攀哇哩公主。1952年7月28日皇储太子诞生。1955年4月6日拍贴公主诞生。1957年7月4日朱拉蓬公主诞生。1956年10月22日王上剃度出家,皈依佛门,为期十五日,守戒于玉佛寺,政务方面敕命王后代为主政。还俗之后,鉴于王后秉政期间诸事有条不紊,循依古例敕封王后为正王后之位。溯自1946年,王上秉政以来,爱国爱民之圣怀,为国为民之圣务包罗万象,几乎日无稍懈,宣慰四方,视察民瘼,垂询当地官府军警详情,赐问各地民教卫生情况及生活实况。节基王朝第九世王蒲密蓬?阿伦耶勒陛下于1946年6月9日登基以来,至今已五十年,他是泰国有史以来在位世界最长的一位盛世明君。几十年来,王上以他超人的智慧,圣躬不屈不饶的毅力,为泰国的民主自由和繁荣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功绩。王上以坚定的决心,高度的热诚和德泽广被的亲和力,把全国经济地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背景不同的各民族人民团结成一体,朝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总目标。1996年6月9日是王上登基满五十周年之日,泰国全体臣民都以欢欣鼓舞的心情,热烈举行盛况空前的崇庆活勤,以颂扬王上登基五十周年的爱民若赤、圣泽广被和伟大仁政,表达全国万民感戴王恩浩荡的赤诚。

㈩ 暹罗的王朝更迭

素可泰在巴列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称为“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自己的文字,这套书写字体在1292年铭刻碑文时开始启用,于是在1292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
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公元十四世纪初,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已经影响到整个马来半岛河老挝一带。
兰甘亨大帝极受人尊重,其原因是他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人,马来人和华人,他崇尚佛教,并派信徒到锡兰(斯里兰卡)学习佛经,从此小乘佛教开始在泰国占了主要的地位。 兰甘亨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日渐衰退。此时,泰国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日益壮大,并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提,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处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亚”(华人称为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泰国的大城王朝的开始。
拉玛铁菩提称王后,立即开展外交和军事攻势,并且一统天下,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王。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通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来到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一带,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亦相继而来,企图在泰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获得利益。
1767年,缅军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败壁,荒草遍地,仅供游人凭吊而已。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沦陷祜,缅军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中国史书称郑?)。郑信是华人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34年生下郑信。
大城被沦陷时,郑信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重新组织力量,半年后大举反攻。首先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围攻大城,并和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了大城。
郑信进城,目睹昔日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到湄南河西岸得吞武里,并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重建家园得郑信,消灭了据地称雄的其他势力,收复失地,统一了泰国。然而,郑王由于宫廷内部得争权夺利,以及执政后期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1782年在政变中死亡,时年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三年。
后人为纪念郑王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丰功伟绩,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塑造一座郑信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郑王加冕之日,泰国王边亲临该铜像主持纪念仪式,民众循例在铜像附近举行郑王朝祭大典,举行两昼夜的庆祝活动。 郑信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被加冕为王,在位为1782年到1809年,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国民间传说的一位英雄),也称曼谷王朝或节基王朝,也就是延续到泰国王朝。是当今皇上普密篷大帝(拉玛九世王)的祖先。
一世王封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把皇宫的地址从吞武里迁到曼谷,于是曼谷就成了泰国史上第四个国都。然后仿照大城的宫殿模式,开始建造新皇宫。他将旧城里所有劫后余生的工匠师傅全部找来,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建筑,大皇宫河玉佛寺,从此国泰民安,曼谷王朝至今已逾二百多年,而皇族仍为拉玛家族,国都依然是曼谷。
拉玛一世的继位者为拉玛二世(1809~1824),在位十五年。曾遣使赴北京两次,时为清朝嘉庆及道光年间。然而最受后世称道的是他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他所兴建和修复的曼谷庙宇不胜枚举,最着名的便是郑王庙(Wat Arun).他还展开外交活动,并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
拉玛三世王在位期间为1824到1851年,他继续了暹罗重新对外开放的政策,成功地与中国进行了贸易,源源而入的中国彩色陶瓷使他倡导利用陶瓷片来装饰许多寺庙。他还是个极度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美国的传教士把西药和印刷引进了泰国,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天花疫苗也就是当时从美国引进的。
蒙库是拉玛三世的弟弟(1851~1868)他在继位拉玛四世王之前做过二十七年的和尚,他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渊博,通晓多种语言。他探研了许多学科,如西方历史、地理、数学、现代科学,尤其是天文学。他曾成功地推测出1868年8月18日将会出现日全食,当时许多欧洲和亚洲的科学家们持不相信的态度跑到泰国湾东南岸上观察,这一天,果然月亮挡在地球前面,整个太阳被遮掉了。蒙库的成功在东西方的天文学中倍受崇敬。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多国建立外交关系,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签订了商业或友好条约。无疑,这种做法导致他的国家免遭外国的欺凌而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继承蒙库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当时他只有十五岁,继任为曼谷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着名的朱拉隆功大帝。
五世王大帝,英明睿智,高瞻远瞩,韬略艺世,攘外安内保国,在当时帝国主义步步逼近,耀武扬威下,大帝不为武力而屈服,整军经武和外交周旋力挽狂澜,终使泰国保得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并亲手创建拍遵宗诰军官学校,培养了优秀的新一代军事人才,强化了保卫国军疆域的力量。
大帝屡次亲访西欧强国,汲取经验,将国政革新,设行政、法律、医学学院,改革税务和海关制度。大帝建成泰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所医院,并创办完成了自来水、电力、电讯、电话系统。大帝在访欧期间,对文明国家的法治及民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改变了宫廷规章制度,废止了古代的跪拜礼节,废除了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颁布国民教育制度,并在国内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暹罗的第一所医院(是里拉医院)。历史学家称他执政时期为“维新时代”,实际上,这一时期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
朱拉隆功于1910年逝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曼谷国会大厦前放置他的铜像。每年十月廿十三日他的祭辰之日,在此广场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朱拉隆功的继位者瓦栖拉乌(Vajiravudh)为拉玛六世王,他出生于英国牛津,曾服役于英军。他的改革措施乃是以西方精神为指导。他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在1913年颁布诰令,要求臣民采用姓氏,从此改变了泰国只有名而没有姓的历史。他在全国推行初级教育,并成立曼谷的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他的丰功伟绩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要民众提高国家观念,籍以缔造爱国情操。六世王瓦栖拉鸟很晚才结婚,他仅有的女儿是他在1925年过世的前一天才诞生的,于是王位由他的胞弟帕恰迪波(Prajahipok)接任。随着世界潮流,皇族的权力逐渐被宪法所限制,拉玛七世王执政时,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从此泰国变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即国王继续在位,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一直至今。
1935年七世王在英国宣布退位,他保留了素可泰亲王的荣誉头衔,并在英国度过余生。他十岁的侄子阿南达·玛希隆(Aranda Mahidol)于是继位为拉玛八世王。在他尚在瑞士求学期间,由摄政会三人专职辅佐直到他学业完成。1945年,阿南达·玛希隆国王满二十岁,全国人民欢天喜地地迎接他回来执政,可是事隔一年,于1946年6月9日,这位年轻的国王竟然在自己的卧房内中枪驾崩。于是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继位。即现今节基王朝第九世君主。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