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泰国舞蹈
1. 泰国舞蹈是怎样发展的
泰国的舞蹈华丽典雅、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泰国的传统舞蹈古典舞基本没变,可见泰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他们一直保持着舞蹈的本土气息。泰国人民和政府对泰国传统舞蹈有着较好的保留和继承,诺拉舞蹈同泰国传统面具舞剧、东北风格演唱、皮影戏一样,已成为泰国50项文化遗产之一,南部当地居民正在下一代中推广这种民间信仰和娱乐方式。为确保诺拉舞蹈作为国家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泰国文化部门正加快申请该舞蹈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泰国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加强与东盟各国文化界进行友好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泰国的舞蹈艺术以多种方式走进中国,并向中国人民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泰国高校的舞蹈艺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泰国高校的舞蹈教师与学生也不断加强与中国高校的联系并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广西艺术学院坐落在中国西南部,占据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与东盟各国高校开展如“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音乐周”等文化艺术活动,并多次与泰国高校舞蹈教师和演员进行交流。
泰国洛坤府皇家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宋卡拉皇家大学、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泰国阿育塔亚皇家大学、泰国布拉帕艺术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们都曾与广西艺术学院开展过学术交流、联合演出、教育参访等一系列活动,成功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演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使得中泰舞蹈专业的师生彼此加深了对中泰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艺。在中泰交流演出和工作坊教学活动中,泰国舞蹈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由各校学者发掘、整理的18至19世纪的泰国传统乐曲、乐舞(如泰国洛坤舞)、北方舞蹈和南方舞蹈,透过舞蹈的服饰、舞步、手势、面部表情等舞蹈语汇,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泰国舞蹈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泰国高校的舞蹈专业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学生主要以古典舞“孔”和“洛坤”两种舞蹈形式来学习,此外,还会学习一些北方民间舞和南方民间舞,如南旺舞、象脚鼓舞、诺拉舞等。泰国高校非常重视对泰国传统音乐、舞蹈、美术的保护与发掘,舞蹈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对泰国国粹——“孔”剧的人才培养,其尊重本民族传统的态度令人叹服。
泰国高校师生观摩广西艺术学院舞蹈课
2. 泰国中部有哪些舞蹈
泰国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物产丰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米和水果种植地区之一。这里的人民生活较为富足,人民勤劳朴实、爽朗幽默。泰国中部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舞蹈活泼幽默,如“丰收舞”、“特腾舞”、“兰达舞”等都表现了当地人勤劳乐观的精神风貌。
1.丰收舞
表演“丰收舞”的舞者头戴草笠,手持秧苗边歌边舞,表现秧农耕耘、播种、收割、打谷的景象,抒发人们在一年劳作之后喜获丰收尽情欢舞的欢悦情绪。
2.特腾舞
这个地区非常流行的“特腾舞”是模拟鼓声而取名的,也称“长鼓舞”。该舞蹈传自缅甸。跳“特腾”是泰国民间集会上很流行的娱乐方式,常在宋干节或欢庆的节日的各种游行队伍中表演。表演时,男子司乐,女子舞蹈,背着长鼓奏乐的男子和女子在游行的队伍中相对而舞。男子在奏乐时,也可用身体各部位撞击乐器,可以花样翻新打击乐器,可以挤眉弄眼,做出各种鬼脸取悦女子,节拍由慢而快,舞蹈动作也随之由慢而快,最后在高潮中结束。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锣、钹、鼓等鼓乐伴奏使舞蹈十分热闹欢快。
3.兰达舞
兰达舞主要是对唱,舞蹈动作是配歌而舞,比如划船歌,男女各在一条船上,需一边对唱一边做划桨撑篙状的舞姿,主要是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
3. 泰国民族舞蹈的介绍
泰国民族舞蹈,指泰国民间流行的各民族具有观赏性的群众舞蹈。伴奏主要用鼓、锣、钹、拍板、笛、胡琴、芦笙等乐器,节奏轻快,旋律优美。
4. 泰国舞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风格
泰国舞蹈是接受柬埔寨宫廷舞蹈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接受了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宫廷舞蹈的影响,但由于本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的决定,泰国舞蹈呈现出与柬埔寨舞蹈风格的很大区别。泰国宫廷舞蹈显得活泼、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
5. 泰国舞有哪几个分类
泰国舞有宫廷舞剧与民族舞剧和民间舞蹈之分。“孔”是泰国舞剧的表现形式,“孔”也即哑剧之意,是一个戴面具表演的舞剧。它受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艺术影响,演员表演富于程式化的手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程式化的舞姿有68式,伴奏乐器主要有木琴、套锣、木竖笛、鼓和撞铃等。
6. 泰国南部舞蹈是怎样的风格
由于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因此舞蹈服饰装扮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国南部的舞蹈欢快活跃。流行的舞蹈有诺拉舞、浪迎舞、玛努拉舞、差蒂舞、匕首舞、色叨舞等。
1.诺拉舞
诺拉舞起源于泰国南部,是泰国最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于南部的“诺拉”泛指泰国南部的所有舞蹈,狭义上是指“洛坤”舞剧艺术。最初,诺拉舞蹈只是单纯的舞蹈,后来逐渐包含了宗教经典、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的内容。这类舞蹈的舞姿优雅活泼,舞步多变且细腻,富有韵律感,造型具有雕塑性,动作幅度较大,可以做站立或地面上的动作,尤其是手臂动作千姿百态,并且要求舞者的腿部、腰部、手腕具有一定的软度技能。诺拉舞很受南部人民的喜爱。许多泰国古典舞蹈的表演程式是从“诺拉”中起源的,泰国哑剧“孔”和舞剧“洛坤”都受到诺拉舞的深刻影响。
2.浪迎舞
浪迎舞是泰国南部边境的舞蹈,该舞蹈源自马来西亚的宫廷舞,舞者全是女子,后来该舞传出宫廷,进入泰国南部,“浪迎”二字为泰语的音译。舞蹈开始前先奏乐,乐器有锣、单面鼓、小提琴等。然后,女演员按乐曲歌唱,邀请周围男子入圈共舞。男演员头戴黑帽,身穿长袖圆领衫、长裤,围一“纱笼”,女演员穿“纱笼”和开襟衫,男女可以眉来眼去,逗乐调情,边唱边舞,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动作节奏和舞姿变化。
3.其他舞蹈
南部着名的民间舞蹈还有玛努拉舞、差蒂舞、扇舞、割胶舞等。玛努拉舞是一种滑稽舞蹈,产生于泰国南部回教部落,表演时动作轻松滑稽,用对答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舞蹈内容。差蒂舞与玛努拉舞很相似,也是滑稽舞。泰国南部地区还流行西维猜舞,虽经王朝更迭,但此舞至今仍保留着马来舞蹈修长的舞姿造型和舒缓的踮脚舞步等固有的风格。
7. 泰国的民间舞蹈“南旺舞”和“诺拉舞”分别有什么特点
“南旺舞”又称圈舞,有19种基本舞步,男女对舞。表演时,女子面颊、上身及手臂朝向男子,男子以双臂拱护女子,环绕而舞。“诺拉舞”起源于泰国南部,舞姿婀娜,手臂动作比较多,富有韵律感。
8. 泰国民间舞蹈有哪些部分
泰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多样。有表演结婚习俗的“婚礼舞”,有妇女下田插秧的“农民舞”,有庆祝五谷丰登的“丰收舞”,有渔民的“捕鱼舞”,有在宗教仪式上庆祝赐福的“长鼓舞”,有为自卫挥剑对阵的“剑舞”,有男女青年集体游戏的“竹竿舞”,各地区还有其独特的地方舞蹈。泰国民间舞蹈来自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并因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民间舞蹈又分为季节舞蹈(表达人们庆祝丰收的舞蹈)和社交舞蹈(城市中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民间舞蹈舞步简易,舞姿优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地方特色,舞蹈多有歌曲伴唱,嘹亮的歌声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泰国的民间舞蹈具体可分为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民间舞蹈。
9. 泰国传统舞蹈是什麽舞
1、南旺舞
南旺舞即圈舞,是民间集体舞,原属泰国东北民间舞“笙”的一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国广泛流行。南旺舞舞姿端庄,步伐轻盈,手势优美。舞时男女成对,一步一趋,女子以面颊、上身、手臂向男子作情致委婉状,男子则以双臂拱护女子,在其周围环绕而舞。
南旺舞的每套动作,各有相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较着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嘿嘿哈》、《十二月月儿明》等等。南旺舞也是东南亚各国男女青年喜爱的交谊舞。
2、蜡烛舞表演者双手挂明烛而舞,身体弯扭蹲伏,手臂作方形屈伸,与缅甸舞相仿佛。
3、兰达舞主要形式为男女边对唱边舞蹈。如《划船歌》的表演者,需一边对歌,一边做划桨撑蒿状的舞姿。
4、特腾舞其名称取自该舞的鼓声,男舞者身背象脚鼓与女舞者对舞,由木琴、锣、钹、铃等打击乐器伴奏,情绪热烈欢快。
5、竹竿舞将竹竿平放或呈井字形置于地面,由握竿人碰撞竹竿,表演者在竹竿间隙舞蹈,竹竿夹击的速度由缓到急,舞步由简到繁,情绪欢快活泼。
6、“笙”为泰国东北部着名民间舞蹈,共19种舞蹈语汇。“笙”原意为“跳”,是民间舞蹈的统称。它包括捕鱼舞、饭篮舞等。表现农民田头送饭、河塘网鱼,采撷野菜等农村生活情景。
舞蹈开头是一段引子,由表演者随着象脚鼓、芦笙的伴奏边舞边唱,之后,男女结伴起舞,并随着小铙钹的节奏变化而改换动作。此舞节奏鲜明,舞步洒脱流畅,表演风趣滑稽。
7、诺拉舞是泰国舞蹈最古老的形式。广义是泛指泰南舞蹈,狭义是专指起源于南方的洛坤。诺拉舞舞姿婀娜妩媚,造型具有雕塑性,舞步细腻多变,富于韵律感,尤以手臂的千姿百态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