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有哪些工业集中
㈠ 泰国有几座工业城市
泰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首都曼谷,这里的工厂已达饱和,十分拥挤。泰国政府六十年代初在开始实行工业化时,就想把工业分散到其他地方。1960年2月18日划定的工业区有那空巴统(佛统)的坤西施、北揽府的新城县和直辖县。这几个工业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972年12月13日泰国政府颁布第339号法令,再次提出设立工业区,以便使工厂企业规范化和现代化,并把工业区的建设列为第四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7—1981年)的
㈡ 泰国有哪些支柱产业或拳头产业
泰国三大支柱产业为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但于“九八经济危机”中受重大挫折,之后陷入衰退和停滞,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
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2)泰国有哪些工业集中扩展阅读:
以下为泰国经济支柱详述:
一、农业:农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农产品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橡胶、木薯、玉米、甘蔗、热带水果等。全国耕地面积1573.5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8%。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429亿美元,占GDP的11.6%。
1、大米:世界着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稻田面积共119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五分之一多,占全国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二多;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约400万户。
21世纪以来大米年产量2000万吨左右,曾常年位列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2014年泰国水稻产量3667.3万吨(折合大米2050万吨),出口1096.9万吨,出口额53.8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4%,位列世界第一。
2、橡胶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橡胶年产量约400万吨左右,占全球橡胶总产量三分之一。所产橡胶绝大部分供出口,年出口量占全球橡胶出口总量的40-45%。全国77个府中有52个府种植橡胶,从事橡胶生产的农户约150万户。
2014年种植面积289.3万公顷左右,约占其国土总面积5.6%,在世界上排第二,仅次于印尼。传统的橡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近年来逐渐开始在北部和东北部扩大种植。2014年泰国橡胶总产量427.1万吨,出口340.9万吨,出口额59.6亿美元。
3、木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尔爾利亚和巴西)和第一大出口国,2014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132万公顷,主要产区在东北部、北部和中东部,其中东北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多。从事木薯种植的农户有48万户。
2014年木薯产量3124万吨,鲜木薯和木薯干出口680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木薯淀粉出口153.8万吨,出口额6.4亿美元。
二、工业:泰国2014年制造业产值1550亿美元,占GDP的42.0%。制造业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2014年泰国汽车产量达200万辆,跻身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
三、旅游业:泰国旅游资源丰富,有500多个景点,主要旅游点:曼谷、普吉、帕塔亚、清迈、华欣、苏梅岛等。据泰国旅游局统计,2014年泰国到访外国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6.7%。其中,中国入泰游客462万人次,同比增长-0.29%。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及其带动相关产业占泰国GDP的近五分之一。
㈢ 泰国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泰国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农业是泰国传统经济产业,全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农产品是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泰国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市场的汽车制造中心。
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曼谷、普吉、清迈、帕塔亚、清莱、华欣、苏梅岛等。
㈣ 泰国的经济
泰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和被认为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印尼,但其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5,390美元,在东南亚居中游位置,排在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之后。截至2013年3月29日,国际储备总值1,712亿美元,金额是东南亚第二大,仅次于新加坡。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也在东南亚排名第2,次于新加坡。工业和服务业是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两个主要行业,前者占整体39.2%。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低于贸易业(13.4%)和物流科技及通讯业(9.8%),建筑及采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其他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酒店及餐厅等行业共占24.9%。电信和新型服务贸易业是工业扩张和经济竞争力的焦点。
世界银行根据社会和发展指标,把泰国作为其中一个重大发展成功的故事。虽然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5,210美元,加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只有第103位。根据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的新订贫穷线,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1988年的65.26%降至2011年的13.15%。2013年首季的失业率为0.7%,是世界上失业率第四低的国家,仅次于柬埔寨、摩纳哥和卡塔尔。2013年上半年主要通胀率为2.70%,而政策利率为2.50%。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泰国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
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72亿美元贷款。2012年人均GDP约5390美元。
1963年起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2012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66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5%。
货币名称:铢。
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31.08铢。
通货膨胀率:3.02%。
失业率:0.7%。 2012年财政年度预算支出1.98万亿铢, 收入2.15万亿铢。
截至2012年底,外债1337亿美元,外汇储备1816亿美元。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012年对外贸易额为444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62亿美元,进口额2178亿美元,分别增长3.2%和7.8%。中国、日本、东盟、美国、欧盟等是泰国重要贸易伙伴。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加工海产品及罐头、大米、木薯等。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品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 主要对美国、东盟、中国大陆及台湾投资。
泰国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近些年有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泰来华直接投资新增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1.5%。在华投资的公司主要有:正大集团、盘谷银行等。 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工业品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成衣、鲜冻虾、宝石和珠宝、初级化纤、大米、收音机和电视机、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泰国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市场的汽车制造中心。2004年汽车产量达到93万台,超过2001年两倍之多。丰田和福特是在泰国活跃的汽车制造商。汽车业扩张导致本地钢铁生产蓬勃。大多数车辆都建在泰国的开发和国外生产商授权的,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泰国汽车产业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为它的许多产品找到销路。八制造商,五日,美国,和印度塔塔集团,在泰国生产的皮卡车。[ 105 ]泰国是世界第二大货车的消费者,仅次于美国。2014需要][引文,接UPS占泰国新车销量的42%。 在百货公司都有标准的固定价格,在大多数其它的地方需要讨价还价。一般情况下,你最终的成交价格可以比原先的开价低10-40%。主要取决于您的技巧和店主的心情。但是要记住,泰国人欣赏良好的举止和幽默感。只要有耐心和开朗的笑容,您不仅仅可以得到较好的价格,而且还会将购物当作一门艺术来享受。
㈤ 泰国的面积有多大他们的经济发展以什么为主
51.3万多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人口:6308万(2006年)。泰国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泰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等。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几百年来,泰国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到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首都: 曼谷(Bangkok)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着标志辉煌传统的名胜古迹。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镂金镶玉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使游人流连忘返。有人口约584万(2006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现有76个府。府下设县、区、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各府名称如下:曼谷(直辖市)、暖武里、巴吞他尼、大城、北标、北揽、佛统、夜功、那空那育、红统、信武里、素攀武里、乌泰他尼、猜那、华富里、龙仔厝、甘烹碧、北榄坡、帕、拍瑶、披集、清莱、夜丰颂、南邦、南奔、素可泰、清迈、程逸、彭世洛、碧差汶、难、呵叻、四色菊、加拉信、色军、孔敬、武里南、耶梭通、乌汶、乌隆、素林、那空帕农、猜也奔、莫达汉、廊开、黎逸、玛哈沙拉堪、巴真、北柳、尖竹汶、春武里、罗勇、达叻、巴蜀、叻丕、北碧、佛丕、达、甲米、北大年、宋卡、沙敦、也拉、拉农、洛坤、春蓬、陶公、素叻、普吉、博达伦、董里、攀牙、沙缴、安纳乍能、廊莫那浦。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是世界着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的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约120万吨,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蕴藏量达187万吨,褐煤蕴藏量约20亿吨,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天然气蕴藏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25%。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工业品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成衣、鲜冻虾、宝石和珠宝、初级化纤、大米、收音机和电视机、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泰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以“微笑国度”闻名于世,有500多个景点,主要旅游点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迈和帕塔亚外,清莱、华欣、苏梅岛等一批新的旅游点发展较快。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陷入衰退,1999年开始复苏。近年来,泰国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扩展国际市场,使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目前,泰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2525美元。 泰国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