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有多少华人帝王
1. 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他们是华人的后代吗
他们不是华人后代 ,但是却名义继承,华人郑信王位,建立今天的曼谷王朝后,向清帝国冒姓郑氏,以求宗主国承认。
2. 震惊:最受泰国人尊奉的泰国国王居然是一个中国人吗
小编在前几天的三篇文章中,介绍了越南历史上最厉害的五位皇帝、日本历史上最厉害的五位天皇、朝鲜历史上最厉害的五位国王,这些皇帝、天皇、国王都对自己国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这是小编自己的看法和排名,也许不同的读者有自己的看法和排名。
阿瑜陀耶王朝纳黎萱大帝的雕像
二、阿瑜陀耶王朝纳黎萱
阿瑜陀耶王朝是泰国第二个历史朝代,又叫“大城王朝”,建立于1350年,同年灭素可泰王朝而统治泰国,享国417年,是泰国国祚最长的朝代,纳黎萱是第20代国王,1590年继承父亲坦马罗阇的王位。纳黎萱最大的历史贡献是抵抗了外敌缅甸东吁王朝入侵,维护了泰国独立,而且开拓了阿瑜陀耶王朝的疆域,使泰国疆域扩充到比今天泰国还要辽阔,所以纳黎萱被后世泰国人尊为大帝,史称“纳黎萱大帝”。
吞武里王朝达信大帝的雕像
三、吞武里王朝达信
吞武里王朝是泰国第三个历史朝代,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外敌缅甸贡榜王朝灭亡,泰国被纳入缅甸版图,中国潮州人后裔达信领导泰国人,在两年后的1769年把缅甸人赶出泰国,泰国成功复国。同年,达信登基称王建立吞武里王朝,完成泰国统一。
由于达信是泰国人的民族英雄,领导泰国人复国,所以后世泰国人尊达信为大帝,史称“达信大帝”。泰国人还把每年的12月28日定为“郑皇节”,用来纪念达信为泰国作出的伟大贡献。
3. 在东南亚诸国中曾经当过国王或国主的华人都有谁
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1770年(清干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人罗芳伯。后来被荷兰人消灭。
广东汕头人郑信,在暹罗称皇帝,建立吞武里王朝,统一泰国和缅甸王国;立国十三年。
广东梅州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帝国,自封天子。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福建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另一个没有特定名称的王国。于19世纪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
三佛齐国王张琏(广东饶平北部客家人);
婆罗皇帝何显达(广东汕头人);
爪哇顺塔国王某(广东潮州人);
4. 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有汉姓他们的先辈里是否有中国人
当时的曼谷王朝。最高统治者叫郑信,当时他与清朝建立的朝贡关系,但是,担心清朝不会承认他的地位。于是就称郑信之子郑华,后来成功获得了清王朝的册封,这也就是为什么泰国历代国王有汉姓的来历。郑信父亲是中国人,郑华虽然不是郑信的亲身儿子,但是他的母亲也有一部分华人血统。并且泰国国内华人众多,因此国王有个汉名也不奇怪。
虽然在史书上认为郑信是中国人,不过准确来讲,他应该算是个中泰混血儿,因为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去到泰国不久后,郑信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被暹罗国财政大臣收为养子,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泰文、华文、越文。
5. 泰国历史上的华人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当上泰国皇帝
在泰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堂堂正正的华人皇帝,华人能在泰国当皇帝其中必有段历史震古铄今,后人还修建一座大庙——郑皇庙供奉这位皇帝,可见非同小可。
这时清朝干隆皇帝为牵制缅军北上,便从海.上资助郑达信集结部队,这支抗缅大军乘势驾驶500艘战船浩浩荡荡进入了湄南河:在郑达信的指挥下经过一场浴血奋战很快夺回了重镇吞武里。当泰军最后轻取原皇朝所在地大城时,不禁令入新亭对泣,这里已是一片废墟,难以收拾。泰军将士只好挥泪而去,把吞武里作为临时首都,郑达信在众星捧月的欢呼声中登基称帝。泰国又在黎明的曙光中重整山河的破碎,“黎明寺”便由此得名。郑皇在位14年,泰国入民对他衷心敬佩,尊他为"郑皇大帝”,并建庙修志颂其一世之雄,其救民于水火的功绩为后人永世难忘。
6. 泰国国王中文名郑冕,他父亲中文名郑固,他们为何姓郑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是闻名世界的度假胜地。
作为中国古代的附属国之一,泰国旧称暹罗,在元代向朝廷称臣,每年按例缴纳朝贡;上世纪初期,中国正遭受战乱,许多沿海地区人民纷纷前往泰国避难。
有野史记载,扎克里的母亲是闽南女子,所以他也有一半的华裔血统。可事过多年,在现在的泰王身上,流淌的中国血液恐怕是微乎其微。在泰国王室中,中文姓名也只是形式,早已失去了其本质内涵。
7. 泰国历任国王为什么都有中文名泰国历任国王为什么都有中文名
1、泰国也是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并非每一代王朝的国王都有中文名字;
2、老实说,只有从1782年开始至今的却克里王朝(又称为“曼谷王朝”)才有汉姓;
3、却克里王朝第一代国王拉玛一世,原名:昭披耶却克里,是当时泰国国王郑信手下的将军。在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发动政变,杀死郑信,自立为君。因为泰国(当时称为“暹罗”)是清朝的属国,拉玛一世不敢告诉清廷他篡位的实情,因此他向清廷上表的文书中坚称郑信是病逝,他是郑信的儿子郑华。清廷信之,封其为暹罗国王。
此后拉玛二世登基进贡称“郑佛”,三世王、四世王各自称为“郑福”、“郑明”,皆以郑姓。现任泰国国王拉玛十世叫做玛哈·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郑冕。
PS:郑信是泰国着名君主,华裔,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
8. 泰国国王是不是有华人的血统
很明确告诉你,有,那得追逐到拉玛二世起,但是泰国人不在乎也不关心,泰国官方记录有14%的人口为华人,民间实际带华人血统的达到80%,但不管是泰族还是华族,他们身份认同就是泰人,共同信奉佛教。至今日,泰国华人除了外貌带点华人特征,思想及行为与本土人已无差别,不同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泰华人为什么“甘愿”被同化,除了泰国社会整体佛教文化宽容的氛围外,还有一个拜咱们毛爹爹的“输出革命”“红色恐怖”所赐
9. 泰国皇帝是谁
郑信(1734年~1782年),又名郑昭,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1、拉玛一世(Rama I,1737年-1809年)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原名通銮。又称为昭批耶却克里(Chao P'ya Chakri),谥号帕佛陀约华朱拉洛(P'ra P'utt'a Yot Fa Chulalok),在中国史书上称郑华。
2、拉玛二世,泰国国王,依刹罗颂吞(Isara Sunt'orn),谥号帕佛陀洛罗那帕莱(P'ra P'utt'a Loat La Nap'alai),进贡称郑佛,是暹罗国的国王。
3、 拉玛三世,泰国国王,策陀皇子(Prince Jett'a),谥号帕喃格劳(P'ra Nang Klao),进贡称郑福
4、拉玛四世 ( 1804年10月18日 –1868年10月18日) 名为蒙固(�2�8�2�3�2�6�2�4�2�8�2�1�2�0�2�1�2�2�2�8�2�9�2�6�2�8�2�3�2�6�2�6�2�3�2�1�2�2�2�9�2�5�2�1�2�8�2�2�2�6�2�1�2�8�2�3�2�2�2�5�2�0�2�1�2�7�2�7)是暹逻曼谷王朝国王,进贡称郑明,拉玛二世儿子。1851年,拉玛三世去世,蒙库特继承王位,谥号为帕琼格劳(Phra Chom Klao),称为拉玛四世,
5、拉玛五世,名朱拉隆功,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1853年9月20日出生于曼谷,1910年10月23日逝世于曼谷)是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他被普遍认为是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现代泰国的缔造者。
6、不清楚
7、拉玛七世巴差提朴国王(1893年11月8日出生于泰国曼谷,1941年5月30日逝世于英国)是暹罗国王(1939年改名泰国),1925年至1935年在位,为却克里王朝第七位国王。
8、拉玛八世阿南塔·玛希敦国王(泰语全名�2�8�2�3�2�6�2�4�2�8�2�1�2�0�2�1�2�2�2�8�2�9�2�6�2�8�2�3�2�6�2�5�2�3�2�2�2�1�2�3�2�1�2�3�2�1�2�1�2�8�2�3�2�8�2�3�2�7�2�3�2�1�2�1�2�1�2�0�2�8�2�5 �2�8�2�3�2�6�2�3�2�7�2�4�2�1�2�3�2�8�2�1�2�8�2�2�2�0�2�4�2�8�2�0�2�3�2�1�2�3,1925年9月20日出生于德国海德堡,1946年6月9日逝世于泰国曼谷)是泰国却克里王朝的第八位国王。
9、拉玛九世(�2�8�2�3�2�6�2�4�2�8�2�1�2�0�2�1�2�2�2�8�2�9�2�6�2�8�2�3�2�6�2�5�2�3�2�1�2�0�2�3�2�1�2�3�2�1�2�1�2�8�2�0�2�5�2�1�2�0�2�8�2�5�2�3�2�8�2�4�2�5�2�2�2�2�2�8�2�8�2�1�2�1�2�8�2�3�2�8�2�8�6�0,英文:Bhumibol Alyadej)(1927年12月5日- ),即普密蓬·阿杜德(Rama IX) ,现任泰国国王,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他是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的第9位国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最长的国家元首
10. 泰国唯一的华人皇帝,受国民爱戴却被部将残杀,死前留下恶毒诅咒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东南亚华人的主要聚居地,从元末明初开始,便有大批中国人移居泰国,经过数百年的生息、繁衍,华人数量已占该国总人口的14%。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华人活跃在泰国的政界、商界、文体界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者难以计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无疑是泰国史上唯一的华人皇帝,同时也是该国史上最伟大的皇帝-郑信。
01 由华商之子到泰国皇帝
郑信属于第二代华人,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其父郑镛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后来移居暹罗(泰国的旧称)做生意 ,由于头脑灵活、多财善贾,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郑镛发达后,迎娶暹罗贵族女子为妻,婚后生下郑信。由于商人在泰国的地位低微,因此郑镛并没有让郑信学做生意,而是把他托付给密友、权臣坡耶节基,希望后者能帮助儿子在政坛闯出一番名堂。
坡耶节基没有辜负好友的殷殷期望,不仅把郑信收为义子,并且利用权势为他保驾护航。由于义父的大力提携,加之郑信才能卓越,因此他在政坛上崛起的速度很快,由宫廷侍卫做起,仅用了十余年时间,便爬升到达城城主的高位,并获封为侯爵。 老王毋隆葛驾崩后,新王亿卡塔继位,邻邦缅甸利用暹罗国丧之际入侵。当此危难之际,极富军事天赋的郑信被召回京师阿瑜陀耶(华人称之为“大城”),协助御敌 。
虽然郑信辛苦支撑危局,但由于朝廷腐朽不堪、守军内部互不配合,加之军械、粮草的供应严重不足,遂导致京师最终沦陷,而阿瑜陀耶王朝(华人称之为“大城王朝”)由此覆灭,时在1767年4月。 阿瑜陀耶沦陷前,独木难支的郑信率部突围,先后在西南部的罗勇府、尖竹汶府建立根据地,通过大规模的招兵买马、联络各地反抗力量,以图将来驱逐侵略军、复兴国家 。
阿瑜陀耶王朝覆灭后,缅甸军队在暹罗大肆烧杀淫掠,激起各地军民的强烈反抗,无形中推动郑信复国大业的开展。就在阿瑜陀耶沦陷半年后,郑信率领拥有百艘战船的大军挥戈北伐,一路上势如破竹,仅用了1个月便收复阿瑜陀耶,并将缅军全部驱逐出境。 同年底,领导军民复国成功的郑信接受部下们的拥戴,正式登基为王,并将国都迁往吞武里,史家因此把他创建的王朝称为吞武里王朝 。
02 祸起萧墙
在郑信的辛苦经营下,暹罗不仅收复全部失地,并且陆续消灭喃奔、帕、难、兰那、占巴塞及河仙等政权,并迫使老挝、柬埔寨等国沦为附庸,由此成为称霸整个中南半岛的强国。 伴随着暹罗实力的剧增,郑信的威望也达到顶峰,被群臣拥戴为大帝。迄今为止,泰国史上仅有5位国君获得“大帝”的称号,而郑信的成就排在榜首,是该国无可争议的最伟大帝王 。
平心而论,郑信在位前期锐意进取,不仅完成光复国家的伟业,而且把暹罗的国力、威望提升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堪称一代圣主。然而, 郑信的军事成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穷兵黩武的基础上,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得人心的政策很自然会引起民众的反抗,甚至连将士们也多有抱怨。对此,郑信并未改弦更张,而是一律采取强力镇压的手段,由此更加激化矛盾 。
就在这样微妙而紧张的情况下, 久怀异心的大将昭披耶却克里趁机发动兵变,逼迫郑信退位并自立为王 ,由此建立曼谷王朝。新王既然已经上台,老王断无存活的可能,但 由于暹罗是佛教国家,规定臣下不得加兵刃于帝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却克里便命侍卫们用檀香木将郑信活活打死,时在1782年4月7日。郑信遇难时,年仅48岁 。
03 身后风波
由于暹罗是清朝的藩属国,新王登基前必须获得清帝的册封才具有合法性,因此昭披耶却克里便冒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请求清朝册封 。对于暹罗的变故,清廷毫不知情,因此不明就里的干隆帝上了当,便真的册封昭披耶却克里为国王。 此后,昭披耶却克里在对华交往中便以郑华自称,后世子孙沿袭为惯例,无一例外地也都会取一个郑姓中文名,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
郑信虽死,但依旧深受国民的爱戴,如果让他们得知昭披耶却克里弑君的真相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昭披耶却克里拼命封锁消息,对外宣称郑信是突患重病而死,并为他举行极为隆重的国葬,事后又将郑信的诞辰定为重大节日,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追思活动。 时至今日,每逢12月28日郑信诞辰纪念日,泰国都会举行隆重的朝祭大典,由此可见他的 历史 地位和受国民爱戴的程度 。
昭披耶却克里及其子孙虽然把郑信捧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想以此消减罪愆,但内心却始终惴惴不安。原来, 郑信临死前深恨昭披耶却克里的背叛,曾发下极为恶毒的诅咒:夺我皇位者,十世而亡。到目前为止,曼谷王朝正好传承10位国王,而现任国王拉玛十世由于荒淫无度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王位很不稳定。正因如此,或许用不了多久,郑信的诅咒便会应验 。
参考书目
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段立生:《泰国通史》,上海 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