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赛象节在哪里举行

泰国赛象节在哪里举行

发布时间: 2022-12-22 18:53:26

⑴ 泰国简介

泰国是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泰国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4~30℃。

国徽: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色的大鹏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身人面的神灵。

民族宗教:
泰国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佛教为国教。95%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节日:
国庆国王诞辰日12月5日 宋干节(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佛诞节 5月23日,又称浴佛节,为佛祖释加牟尼诞生纪念日。按规定可放假一天。佛寺在这一天都要举行斋戒、颂经法会,以各种香水、鲜花水浴洗佛像。这天善男信女都要到寺庙敬香,参加浴佛仪式。

水灯节(泰历十二月十五日)

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

⑵ 元旦联欢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男: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合:晚上好!

男: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们生命的年轮里又增添了一记深深的印痕;

女:不知不觉中,我们25颗年轻驿动的心已逐步走向成熟;

男:500次的朝阳,带给我们青春的气息,拼搏的动力;

女:500次的暮霞,带给我们幸福和安详,对明天的期待;

男:在这间充满温馨气息的教室里,有我们成功时的欢笑,也有我们失败时的苦恼;

女:在这间充满温馨气息的教室里,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

男:我们庆幸人生,庆幸自己搭上了脱产电大的末班车;

女:我们感恩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还有我们25名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因为

合: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男: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胡校长上台为今天的晚会拉开序幕,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气球破,“相亲相爱”条幅出)

女:“相亲相爱”是今晚联欢会的主题!现在请胡校长为大家致新年祝词!(...)感谢胡校长的祝福!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主持人

1、成语连珠,就是先说个成语每个组或每个人用最后一个字接成语......接不上的看着处罚就可以了,挺有意思.

2、来个BINGO游戏吧.一张纸.100个问题10×10.首先回答完一行或一列的有奖.问题为对班级成员特点的描述.请描述对象签名方为答对一道.

3、让你们班的同学用家乡话说一段对白,越经典的越好哦
比如:大话西游里的那个曾经有一段。。。。。。

4、在会场中间拉很多绳子,然后选一些人让他们不能碰绳子穿过去,然后这些人的眼睛蒙住眼睛,在把绳子去掉,然后就看这些人的精彩表演吧,不过只能用一次,大家晓得了就没意思了

5、跳舞吧,俺前两天刚跟外教学了个“宫廷转圈舞”(偶自己命名的)很适合大家一起跳的,不会蹦迪的都能学会的。

6、写纸条送祝福(各自以匿名方式写在纸条上交主持人,然后叫大家轮流抽取,并大声地念出祝福内容。)

7、事先准备一些纸片,上面写好各种职业,或者体育运动。然后让每个人分别抽一个,不要让别人知道。然后分别表演,不能说话,让别人猜猜看是什么职业。

8、分成2组,同样准备一些小纸片,上面写一些电影名字,最好是动作片,或是有特色的,然后分组抽签表演,让对方猜。MATRIX, SPIDER MAN, SUPER MAN都很有意思的

9、抢椅子啊,分两组,每组6--8个人,椅子比人数少一把,然后大家围着椅子转,听到坐下就抢位子,每轮淘汰一人,依次1/8决赛...决赛,剩下最后一人获胜,有奖品,输的人得表演节目,或参加下一个游戏.

10、可以选两排人,三个一组,其中两个蒙上眼睛,用筷子喂对方食物,剩下能看的那人指挥.
嗡嗡~~

11、首先准备问题若干,报纸一张.
规则:一男一女同站一张报纸上,开始回答问题
答错问题,报纸折半继续
答对问题,问下一道
男女在回答问题时,身体不能接触报纸以外的事物
总共20道问题,问完时,男女还能符合上一条规则时,游戏结束发奖品

12、善解人意
分成2组,每组3~5个人,排成两纵列
人与人之间不能说话,只能靠动作表达意思

13、铁人三项
连续完成吃汉堡+喝啤酒+吹爆气球
最后还要闭眼旋转15圈
速度最快者有奖

14、小九九游戏,挺好玩的!
比如,站上一圈人,从其中一个开始说,4 9,下一个赶紧答36,她再接着说6 8,下一个回答48,以此类推...
谁说错了,就输了就受罚:)

15、踩气球。一组出2-3个人,每只脚上都绑有气球,让他们一起出来互相踩,看到一定时间后哪个组的队员脚上剩的气球多。

16、真心话大冒险。
嗬嗬,感觉不错的游戏啊。

17、十人一组
男女间隔
两组人用嘴将扑克牌传递
先传完的胜利

18、有电脑有投影仪的话
搞个经典影视配音也不错啊。

19、报纸时装表演!抢椅子!食神比赛!

20、逢x,x的倍数,带有x的数字不能说,要以蹲一下来表示。
例如:x=3
那么几个人排好队,一个一个说:
1,2,(蹲一下),4,5,(蹲一下),7……11,(蹲一下),(蹲一下),14……

21、 以前我猜里面玩的,“九九乘法表”

22、买奥利奥,然后打中间的奶油刮下去,涂上牙膏!
让人吃掉,事先不能让他知道,看他什么反应,哈哈哈!

23、每个人分两个烤地瓜,4个人一起比赛,看谁先吃完!!

24、发两张纸。每人写下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和最不开心的事情。
然后念出来。。。
不用写名字的。
念出来一样很好玩的说!

25、三句半!
~传统精粹,效果奇佳
4人合作第4人半句(其实就画龙点睛一个词)
应结合本单位情况编词

26、先用纸写好词语,可以分很多类的,然后一个人面对着形容什么意思,但不能带那个词。另一个背对着猜。
哎,一说就明白了,和幸运52一样,我没开楼上的是不是有一样,反正就是个建议,帮你顶。

27、一个桌子两头,分别竖直拜上3个碗,碗里分别装1/3的面粉,分别在靠桌边的两个碗里各放一个乒乓球,然后两边各站一个人,看谁先把乒乓球吹到第三个碗里谁就算赢。
这个游戏很能调节气氛,也很整人哦。。。。

28、男的当伤员,女的当护士,用卷筒纸(每人一卷)包扎,从头到脚,做木乃伊状,谁包扎的最好、最严得奖!

⑶ 泰国人也过春节吗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全球各地的华人买年货、贴春联,迎接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泰国是拥有中国大陆以外全球最大海外华人社区的国家,在泰国,中国的农历新年也是非常受重视的节日之一,当地的华人华侨一直保持着过年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会张灯结彩的组织春节活动,热闹程度比起国内也不差分毫。

泰国人也过中国年

泰国华人众多,占全国人口12%



众所周知泰国是传统的华人移民国家,华人数量上千万,占到全国人口的12%-14%左右,其中以来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的华人最多,他们是泰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金融、制糖、运输、纺织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泰国多元文化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次将中国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2020年12月29日,泰国内阁会议决定增加法定假日,其中中国农历新年赫然在列,这也是泰国历史上首次将春节列为全国性的公共假日。中方也非常欢迎这一举措,中泰一家亲!日前泰国诗琳通公主还用汉字写下新春贺词“牛气冲天”表达美好的祝福,并用泰文释意“祝福2021牛年生意兴隆,兴旺发达”!

由于泰国当地的华侨华人数量众多,所以一直保持着过年的传统习俗,吃喝玩乐的活动一应俱全,只有一些习惯上与国内略有不同,不妨来看看在泰国大家都是如何过春节的吧!

泰国华人过年习俗

除夕祭祖吃年夜饭



在泰国的华人们会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进行祭祖和聚餐,在国内年夜饭被视为过年最重要的头等大事,而在泰国祭祖则是被视为比年夜饭更重要的活动。通常华人们都会提早准备好当天要用的东西,到除夕那天在家中的祭台上摆放各类祭品,摆上香炉,点燃香烛,进行祭拜,以感谢祖先创下的基业,并祈祷来年的健康平安。完成祭拜仪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布施祈福



和国内大年初一就走亲戚拜年不同,泰国的华人们在初一并不会着急去拜年,而是遵循佛教传统选择前往寺庙行布施礼,以求佛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顺遂。仅需准备上几种简单的食品或甜品,放入僧侣手捧的钵中,即完成了仪式,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交融的结果。除了布施,在寺庙为自己的运势求签也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休闲娱乐节日气氛





整个春节期间,泰国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舞龙舞狮、花灯展览、花车游行以及放鞭炮等等,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挂起红艳艳的灯笼,上面用中文写着各式各样的祝福语,无论是否是华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当中,在某一瞬间就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在某个中国城市。

泰式特色春节礼遇











每逢中国农历新年,泰国各地还会举办以春节为主题的各类特色夜市,既充满了泰式特色,又有满满的中国年味。各大商场也会推出各种纪念活动,到处都挂满了各种灯笼、中国结等。Central Chidlom尚泰百货与新锐设计师Gongkan合作,将传统的中国龙融入商场,贯穿了整个一楼;EM商圈则在商场外挂满了彩色灯笼,极具中国特色,是泰国人春节期间必去的逛街打卡点之一。

旗袍唐装中国服饰



如果你在除夕夜到唐人街,会发现唐人街变成了一片红海。很多人都穿着红色的唐装和旗袍,穿梭在红色的广告牌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如此,打开电视,还能看到穿着唐装和旗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春节的欢乐与气氛无处不在。许多电视台还会组织艺人拍摄中国风的日历,这些也深受泰国人的喜爱

⑷ 泰国是怎样庆祝新年的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在节日里,泰国人民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他们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祝福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⑸ 泰国的新年节在越南称为什么

泰国过春节。

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亚洲国家中,与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鲜、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另外,泰国、菲律宾和蒙古国也有过春节的传统。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宋干节即将来临,从4月13日的宋干节或是除夕,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自古以来宋干节就是庆祝泰国新年的重要节日,象征与家人、社会及宗教之间的关心、爱及紧密结合。

家人趁此齐聚一堂,对家中长辈表示敬意,年幼者请长辈在手心上洒水祈福,之后,借由积德、贡献食物给和尚、堆沙佛塔、相互洒水祝贺。感受社会的和谐、关怀大众、保存环境等,有助于居家、寺院及建筑的清洁。

(5)泰国赛象节在哪里举行扩展阅读:

泰国春节的习俗

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⑹ 泰国的赛象盛会短文介绍哪几种赛象项目

场内的另一边,有的驯象人在和象跳舞;有的象用鼻子在拉秋千绳,很是得意自在。最惊险的节目要算是象从卧在草地上的人身上跨过。因为躺在草地上的人都是自告奋勇的观众,不是当地人。他们成排躺下,象要一个一个跨过去。试想,一只几千斤重的大笨象在好多人的身边跨过,稍有差错,人就会被踏成肉饼,观众无不为他们提心吊胆。然而众象都一一步步准确无误地迈过去,躺在地上的人安然无事,观众为之热烈鼓掌叫好。
还有一个节目是拔河比赛。这是一头体重约八千五百多磅的庞然大象和六十条彪形大汉比赛拔河。大汉们全神贯注,非常紧张,而另一端颈上套着绳索的大象却若无其事,站在那里巍然不动。大汉们弃心协力拼命拉,他们的手肘几乎碰着地面,全身向后倒,大象毫不在乎地踏步向前,没怎么费力气就将六十条大汉拉了过去。后来大汉们一再增加人,最后加到一百人,这时大象才感到有点吃力,腿微曲,抵抗着对方的拉力。最初几秒钟,绳子静止不动,处在僵持状态,后来大象渐渐用劲,不久又把绳子拉过去了。
大象比赛足球,这是个很逗人的游戏。大象看起来好象又笨重又迟钝,但是经过训练之后,却相当机敏灵活。比赛时,象在驯象人的指挥下,用脚和鼻子传球、截球,动作灵活有趣,引起观众不断的掌声。有时它多次踢不着球,一怒之下竞用象牙把球刺破了,只好再换一个球继续比赛。
最后一个节目是古代象阵表演。场地两端,排列着许多穿着古代战服的士兵,士兵后面是参加战斗的象群,指挥官打着伞坐在象背上指挥作战,重演泰国古代战争的情况。
表演结束后,观众还可以骑象游玩,在场内环行一周骑在这庞然大物上,亲身体验一番大象的脾气。
泰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大象家园。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林市举行盛大的赛象会,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素林府府尹宣布赛象开幕时,一大群象便浩浩荡荡走到场中,向参加盛会的观众表示欢迎。象群过后便是火箭舞,一百多名青年男女,穿着鲜艳的服装,婆娑起舞。火箭舞结束后,开始表演捕捉野象,先由捕象人的妻子举行宗教仪式,为她的丈夫祈求平安。接着,一大群野象冲入场内,后面紧跟着一群驯象,每头驯象背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人专管驾驭,一个人用绳圈套野象的后腿。野象东躲西闪,千方百计避开圈套,然而在技艺娴熟的捕象人手下,最后仍被乖乖地驯服。
大象表演的节目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跑象拾物”就是其中一项轻松而有趣的节目。在跑道上每隔10米远放一小物件,如火柴盒、香蕉、瓶子、洋娃娃等,最末一件是一面红旗。众象在跑道的起点各就各位,一声令下,个个向前奔跑,用它们灵巧的鼻子将自己跑道上的物件一一捡回终点。直到最后,看谁先捡回红旗,谁便是优胜者。另外还有“大象足球赛”、“大象跨人”、“象人拔河”等精彩的表演。
表演结束后,观众还可以骑上大象,在场内环行一周,亲身体验一下这庞然大物的脾气,分享一下群象嬉戏的欢乐。

⑺ 泰国新年和中国新年的不同

泰国传统的新年:
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中国年: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详细解释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白居易 《绣妇叹》诗:“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饷小姑。”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立春在新年,则于小除日进;在旧年,则于立春前三日进。” 鲁迅 《书信集·致叶紫》:“除夕信新年四日收到。”
[编辑本段]春节的由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矿场、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编辑本段]春节的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编辑本段]新年习俗

贴春联和门神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着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编辑本段]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着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也有来年节节高之意。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吃年夜饭、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1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