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鲮鱼食什么
1. 鲮鱼吃什么食物
专家解答
鲮鱼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但是不同的生长阶段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
鲮鱼出生4天左右开始捕捉一些浮游生物为食,像常见的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它们都会吃。
出生10天左右,它们就开始少量进食一些浮游类的植物,主要以藻类为主。
出生40天以后,就会完全以浮游类的植物为主食了。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知识扩展
鲮鱼的养殖难度相对来说还是偏高的,因为它们是生长在水温偏高的地区,无法接受较低的水温。它们耐寒的能力较差,当水温低于7℃的时候,它们就会直接死亡。如果养殖鲮鱼的话,需要将水温保持在20-28℃之间。不过它们对氧气的需求量是比较低的,当溶氧量低于0.24毫克每升的时候,它们也可以正常生长,所以养殖的密度可以适当的高一些。它们是偏素食性的鱼类,投喂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谷物和蔬菜。2. 饰鳍多鲮鱼吃什么
鲮鱼是杂食性鱼类,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小型枝角类等,体长1.4厘米时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且浮游植物随着鱼体生长占比越来越大,体长4厘米以上时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喜欢舔刮水底泥土或岩石表面生长的藻类,也吞食少量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
二、摄食规律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常栖息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中,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珠江、闽江、澜沧江、元江等水域,水温在15~30℃时食欲旺盛,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水温低于14℃时聚集在深水区,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若水温低于7℃则不能生存。
鲮鱼
三、常见种类
1、土鲮:土鲮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鱼类,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及高等植物的碎屑、水底腐殖质等。
2、麦鲮:麦鲮为底栖鱼类,喜活水,善跳跃,常靠近岸边觅食,个体大,适应性强,无论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生长,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抗寒能力高于土鲮。
3、泰鲮:泰鲮是从泰国引进的鲮鱼,别称露斯塔野鲮、泰国鲮等,鳞片有红色半月牙斑纹,眼与鳍为红色,以有机碎屑、藻类、水生植物等为食,也吃麦麸、米糠和配合饲料。
3. 鲮鱼吃什么味的饵料
甜饵,酸饵,香饵鲮鱼都可以吃。鲮鱼是素荤兼食的中下层杂食性鱼类,食谱很宽,蚯蚓、河虾、面团(粉)、饭粒等均可作饵,因为鲮鱼嘴小,上唇偏长,上钩之后会拼命往深水区逃窜,宜用小钩粗线。
鲮鱼生活习性与鲫鱼基本相 似,嘴圈不大但牢固,吃相斯文且挣扎乏力,特别是机敏性及警觉性均不如鲫鱼。所以,钓鲮鱼无论诱饵、钓饵、钓具均不甚讲究,凡适宜钓鲫鱼的,都可用来钓鲮鱼。
(3)泰国鲮鱼食什么扩展阅读
鲮鱼钓法:
1、春天垂钓
春天钓鲮鱼,应在白天8∶00~18∶00为好。手竿垂钓宜采取双钩悬坠近底钓或半水钓。诱饵多采用大块的花生麸饼。
2、夏、秋天垂钓
夏秋季节浅水区的水温常常可达30℃以上,这时的鲮鱼一般都躲到回水湾或有树荫的深水处。所以夏、秋天的钓位,应选荫凉的深水处,饵料也应以素饵为主。
3、冬天垂钓
冬天垂钓应在阳光充沛,晴暖无风的日子,选择向阳水深之处撒大窝以荤饵垂钓。钓饵以肉厚、结实的红蚯蚓为宜。
4. 鲮鱼喜欢吃什么味型的饵料
鲮鱼喜欢吃甜饵,酸饵,香饵,是中下层杂食性动物,可食蚯蚓、河虾、面团(粉)、饭粒,饮食非常广泛。由于鲮鱼口小,上唇太长,钩入深水后会尽量逃生,建议用小钩划粗线。鲮鱼的生活习性与鲫鱼基本相似,嘴圈不大但牢固,食甜而战弱,特别是警惕性不如鲫鱼,因此鲮鱼的诱饵、诱饵和钓竿并不特别。春季最好在白天8:00~18:00捕捉鲮鱼。钓竿应在近地或半水处使用双钩捕鱼,诱饵通常使用大块花生蛋糕。夏季和秋季,浅水区水温往往达到30℃以上,此时鲮鱼隐藏在回水湾或有阴凉的深水区,因此,夏季和秋季的捕鱼位置应在有阴凉的深水区,诱饵也应以简单诱饵为主。
5. 鲮鱼爱吃什么料
2、摄食规律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经常会栖息在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中,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珠江、闽江、澜沧江、元江等水域,水温在15-30°C时食欲会非常旺盛。水温高于31°C时食欲就会减退,水温低于14°C时回聚集在深水区,水温低于13°C时就会停止摄食,如果水温低于7°C则不能生存。
6. 鲮鱼喜欢吃什么
鲮鱼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也喜食猪粪、牛粪和一些商品饲料,如花生麸、米糠等。
由于鲮鱼有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南方池塘养鱼的必养品种。鲮鱼能吃掉水底的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故又称为池塘的“清道夫”,肥水塘更是非养鲮鱼不可。
鲮鱼是杂食性,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小型枝角类。孵出后10天,体长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动物外,开始摄食浮游植物。
(6)泰国鲮鱼食什么扩展阅读: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5℃至30℃时,食欲旺盛。当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而水温低于14℃时,就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
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鲮鱼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5月初至6月中旬为盛期。鲮鱼是底层鱼类,对溶氧量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
7. 泰陵鱼是什么鱼
楼主讲的应该是泰鲮吧,据说来自泰国。属鲤科,味道鲜嫩,可烧烤炖。
泰国鲮鱼又称“露斯塔鲮鱼”简称“泰鲮”,原产于恒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传统的养殖品种。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从泰国引进养殖,80年代人工繁殖成功。鲮鱼形似草鱼,腹部圆,无腹棱,头部扁平,口下位,有须2对,鳞片大,尾鳍分叉深。体色为青绿色,眼红色,外露水面时有蓝色金属光泽,腹部灰白色。
泰鲮为温水性鱼类,喜底栖生活,适宜水温为10~37℃,适宜生长水温为30~35℃,水温在6℃以下即会被冻死,故此鱼在长江以北地区不能自然越冬。泰鲮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饲养一年可达500~700克,两年可达2000克,最大的可长到数十千克。
泰鲮食谱广,是以植物性有机碎屑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贪食量大,喜食花生饼、豆饼、玉米粉、谷物粉、花生麸、麦麸、米糠等饲料,也吃蚯蚓、小虾等。泰鲮在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可钓,夏秋两季气温高时为旺季。
8. 钓泰国鲮鱼用什么料最好
泰国鲮鱼食性较杂,面食蚯蚓都吃。
推荐面食:玉米粉+红薯粉+香料
9. 对不起,打错字了,我想请教泰国鲮鱼的生活习性,哪位老教知道谢谢了
鲮鱼是亚热带地区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和福建、云南的部分地区,是这些地区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
(一)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腹部圆。头小,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一对,吻须较长,颌须极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8—1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联成一片,形成一棱形的斑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二)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河川极其附属水体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喜活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逸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为22—28℃时,溶氧1毫克/升,鱼能正常摄食,溶氧0.24毫克/升也不发生窒息。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则不能生存。水温高于31℃时,食欲也将减退。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稳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三)繁殖 鲮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体重1斤左右,少数体重0.5斤的个体也能成熟繁殖。胸鱼的个体略小些。产卵习性与四大家鱼相似。产卵时,雌雄互相追逐,雄鱼不时地发出“咕、咕”的求偶声。卵为漂浮性,水温27—29℃时,孵化时间约25小时。
鲮鱼的怀卵量,池养亲鱼一般15万粒/公斤体重或更高一些,天然水体中的亲鱼的怀卵量通常低一点,一般为10—15万粒/公斤体重。
(四)食性与生长 鲮鱼是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喜舐刮水底岩石上的附着物,浮油植物和固着藻类是最主要的食料,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它有机碎屑,还吃少量的浮游动物。能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的种类与鲢鳙相同,具有厚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种类均不能消化。在池养条件下,常投喂各种商品饵料及人畜粪便等。
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
鲮鱼是中型鱼类,天然水体中最大个体可达8斤多重(10龄),1—2斤的个体较常见。通常情况下,1龄鱼可达0.5斤左右,2龄鱼可达1斤,3龄可达2斤左右,4龄鱼2斤以上。就个体的生长速度来说,比大型的四大家鱼显然要慢得多,但是它的群体产量很高,一般以鲮鱼为主的养殖水体,其总渔获量常可达亩产千斤以上,其中鲮鱼就要占50%以上鲮鱼的食用规格一般要求不很大,0.5斤左右的鱼就能上市,就是说,1龄鱼就能达商品要求,所以一般不进行第二年越冬,以减少越冬的麻烦。
鲮鱼肉味鲜美,有些地方称之为“甜鱼”,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由于鲮鱼的食性广、耐肥、产量高,两广地区视为高产塘的必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