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在泰国注意什么
‘壹’ 泰国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
泰国过春节的习俗是:拜访亲戚送四个橘子。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于华人占据的比例非常大,所以每年农历春节到来的时候,仿佛整个泰国都在欢庆春节。除了各式各样热热闹闹的春节活动,泰国华人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在春节期间暂停一切工作,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
真正属于泰国人的过年是每年4月13日起一连三天的“宋干节”,宋干一词起源于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迈进”的意思,泰国也有宋干女神,泼水节的时候,随处可见泰国人虔诚膜拜宋干女神。
泰国人过宋干节,就像中国人过春节一般,甚为隆重、热闹、喜庆。不同的是,中国人过年是在爆竹声中除旧岁,而泰国人则在泼水狂欢中迎新年。而且,泰国的宋干节,别于中国的年味渐淡,迄今依然风情万种、传统延续,吸引国外游人络绎不绝。
‘贰’ 广州人有什么风俗与忌讳的东西啊
"璀璨“岭南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饮茶”文化 “饮茶粤海未能忘。”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喝茶了吗)。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着特质。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无花不成年。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再穷的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束。每年市政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广东人少看中央台,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舶来品中有欧洲的薰衣草、泰国的富贵掌、荷兰的郁金香、北欧的玫瑰、南美的五代同堂、比利时的杜鹃等等;国产品种有江西的金边瑞香、吉林的君子兰、洛阳的牡丹、章州的水仙等等。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广州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仅此而已。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而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高档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这是风俗!!!
‘叁’ 我广东人…在北京读书…放假时想去泰国旅游,需要什么手续呢我已办护照。
这种出国旅游如果才加旅行团的话应该都会帮你办好各类手续的吧
‘肆’ 下个月中旬就要到泰国了,要过那边工作学习啦;第一次出国啦,到曼谷去了
泰语不难学,有类似声母和韵母的东东,就是比较难写= =。在泰国有很多的华人、中国人、缅甸人和欧美人,咱两样都不行还不是在泰国呆着好好地,在泰国不要用手对他人指指点点的,在经过他人面前的时候,特别是长辈一定要低头弯腰的过去,不管遇到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遇见陌生人之类的一个微笑也会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泰国人很善良,也比较好相处,但是很多人对时间的观念不是很重视,迟到什么的是经常地事,习惯就好。在泰国虽然信仰佛教的占大多数,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泰国人信仰基督教,平时注意一下就好。(咱也在泰国上学,泰国是一个很好在的国家,希望你在泰国过的愉快~~)
‘伍’ 广东人有什么忌讳吗
上菜时鸡头要对着长辈;请客上鱼时忌把把鱼脊对着主客;跟船员、渔民、司机吃饭不可翻鱼;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上;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不可以点七道菜;切忌对别人说:“你吃完啦?”……人们总说,广州人对吃的讲究远甚于对穿的讲究,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广州人在餐桌上的禁忌也有很多。
一句“你吃完啦”惹怒老板
“广州人吃饭时禁忌太多啦,一不小心就把他们得罪了,自己还蒙在鼓里!”在天河某大型写字楼上班的程先生说。程先生的老板是广州本地人,除了不苟言笑,平时对员工态度还算温和。程先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职位也算较高。他自认对东西方的社交礼仪常识都了如指掌。可就在前几天公司的冬至聚餐上,他却因为“失礼”,惹怒了老板。
当时,聚餐临近结束。程先生见坐在他旁边的老板放了筷子,背靠在椅子上准备抽烟,随口问道:“您吃完啦?”孰料,老板很不高兴:“哪有你这么讲话的?今天是冬至,你却说我‘吃完啦!’”
无独有偶,广州某社区论坛的网友浩儿妈妈也说,有一次她问一位广州本地人:“就吃完了啊?”结果对方生气地说:“我吃饱了,没吃完,我还有一辈子饭要吃呢!”原来,广州人忌讳别人说他“吃完了”,因为这意味着这是最后一餐了。
请客吃饭千万别上七道菜
有意思的是,家住白云区春兰花园的陈伯最近也因为外省亲戚在餐桌上“不懂规矩”而生了好久的闷气。陈伯的远房表侄因为来广州求职,这段时间一直住在他家。“人倒是很聪明的,”陈伯说,“就是不懂规矩。”最让陈伯不高兴的是,表侄吃鱼时,总爱翻鱼身。
陈伯的二儿子是出租车司机。因此,陈伯一家都最忌讳吃鱼的时候翻鱼。可是,他的表侄不懂,每次吃清蒸鲈鱼,吃到最后,他都要把鱼翻过来。跟他说了不要翻,他每次都忘记。陈伯说,在广州,跟渔家、船员和司机这三种人吃饭,是不能把鱼翻过来的。这样的禁忌,又不好明说。还有一次,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因为陈伯的儿子有事要晚点去,所以他叫表侄先去点菜。菜上齐了之后,大家都傻眼了。因为不多不少,桌上正好摆了七道菜。“我们广州人是很忌讳这个的。那叫‘食七’啊!只有在办丧事时才上七个菜。”陈伯现在说起来还很是生气!
在一家五星级餐厅当服务员的任小姐说,跟外省“鸡不献头,鸭不献尾”的饮食礼仪不同,在广州的酒店,出菜时,如果是一道切碎后仍搭成鸡的形状的白切鸡,服务员必须把鸡头对着主客,以示尊敬。而主客在动筷时一般也会把鸡头稍稍拨偏,以示谦逊。另外,上整条鱼时,应将鱼腹而不是鱼脊朝向主宾,以示尊重。
年轻人已不太讲究禁忌
据网友lalacc1984介绍,广州人吃完饭之后不可以说“好饱”、“饱死啦”之类的话。因为老人家通常都认为:“呻饥莫呻饱!”网友叮当则“告诫”大家,最好不要用碟子吃饭,这样的人会“小气”,容易流眼泪。另外,筷子掉地上要讲“筷落”,打碎了碗要讲“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不过,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年轻的广州人已经不太讲究这些禁忌了。在媒体工作的李小姐说,虽然在家里奶奶会时时提醒她一些禁忌,但在外面跟朋友同事相处时,都不大讲究这些。“我经常在吃好饭后大叹‘好饱呀’,现在年轻人都不相信那些迷信说法了!”不过,李小姐说:“有些礼节性的禁忌还是会注意的,比如请客时不点七道菜,不乱用筷子敲打碗盆等。”
切忌用筷子敲打碗盆
广州人很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一种经常的说法是,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还有一种说法与古代“蛊毒”传说有关。相传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将百虫放进坛里,经过多年后打开看时,必定有一个虫子把其他的虫子都吃光,这个胜利者就叫“蛊”。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以便使蛊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讳。
用餐时莫随便“横筷”
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这种横筷的礼仪,我国古已有之。横筷礼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可跟着这么做。据史载,宋代有个唐肃在陪皇帝进膳时,因先横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结果被发配边境。现在人们用膳时,即使先吃完了,也不立即收拾碗筷,等全桌用膳毕再一起收拾,可以说是古代横筷礼仪的延续,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另外,用餐前或用餐时,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也被认为不吉利。这叫“三长两短”,代表“死亡”。因为用来装死人的棺材是由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三长两短。
为何鱼腹要对着主客
一般而论,把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腴嫩味美。不过,这其实也有个典故。春秋时,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但专诸平时无机会接近吴王僚。得悉僚爱吃炙鱼,专诸就去拜太和公为师。炙鱼手艺学成后,专诸乘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宴宾客,都需把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陆’ 打算去泰国清迈玩,有哪些美食小攻略分享的
刚从清迈回来,分享下吧。
我不是旅游景点党,所以每次出国玩都是为了开火车(逛吃逛吃~),这次去清迈也不例外,主要想看看邓丽君生前最喜欢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清迈的消费真的很低,当然酒店除外,应该有背包客住的那种吧,不过因为我们是去享受生活的所以酒店订的略贵,但后面吃饭很便宜哒(现在人民币汇率1:5左右)!
首先,强烈建议不要在清迈寻找特定的某家店。
清迈是个很奇特的城市,与中国的丽江之类不同,尚未完全发展,尤其是在古城里面,时常会看到当地居民和游客交织生活的氛围。
你可以看到街口海鲜大排档、巷尾泰式小馆子、街边各种小特产,也可以看到高大上的西式、泰式餐厅,边走边找吃的,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探险。
如果你钟情于泰式料理,每家馆子不论贫贵,都会有好吃的泰式炒粉、炒饭、芒果冰沙、泰式冰茶、冬阴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根据我这几天的经验看下来,越是街边小馆味道越正宗。
第二,走街串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咖啡馆。
我们在清迈除了吃饭、压马路之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喝咖啡,经常找到一家环境好的咖啡馆,一坐就是大半天,然后晚上在转场。清迈古城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巷子,有时候可能你看到一个两面是墙的地方,觉得里面肯定是居民区或者没有路,可走过去一看,竟然又是一个休闲氛围十足的咖啡街。
最后补充一句:宁曼路能不去就别去了。
我们大费周章从古城坐车过去,还赶上下班高峰期的traffic jam,但是发现不过是条旅游街,咖啡厅、小店虽然看上去小资,但不过是给游客看的而已,挺没劲的。
‘柒’ 早年为什么潮汕人会去泰国
在东南亚各国中,泰国政府对华人最是友好,积极推行吸收中国移民的政策,由此吸引了众多华人涌入。其中就包括大批与泰国一海之隔、素有“经商天才”美誉的潮汕人。
1、外交原因
早在暹罗素可泰王朝(1238-1378)建立时,泰国便成为中国的藩属,向中国进贡方物,并与中国维持了良好的关系。中泰两国互赠礼物,形同贸易;中方允许泰方豁免缴税,使泰方有厚利可图。
2、经商原因
13、14世纪之际,克拉(Kra)地峡两岸如春蓬,素叻他尼华人锡矿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中国海盗林道乾及其随从,因与六坤等商港,最早吸引了华裔前往经商。
16世纪西方努力参透泰南时,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户,并与当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渐地发展为华人的聚落。
华人在商场上所向披靡,17世纪时日本人在阿瑜陀王成失势,华人更乘机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对贸易深感兴趣的心理,成为皇家贸易的代理人,从中取得利益。
3、历史原因
泰王视华人为自己人,给予特殊的待遇,因而华人与欧商竞争时占尽优势。
1766年,缅甸军队围攻首都阿瑜陀,城内华人居民奋勇抗敌,保卫城池,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事后,中泰混血儿郑昭带领500名部下突围而去,并在1767年10月率军收复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1767-1782)王朝。
郑昭的父亲是潮汕人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移民暹罗后发迹;母亲是泰国人。郑昭在执政期间(1767-1782年),鼓励潮汕人大批涌入泰国。他们有的从商,有的从事垦殖,种植甘蔗与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东岸靠近今王城处,开始出现一个新的华人聚集区。
郑昭死后所建立的王朝,为却克里,泰国的皇家贸易空前繁荣,华商参与其盛,大批移民涌入。拉玛一世(1782-1809)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带,兴建了一个华人商业区。
(7)广东人在泰国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随着185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的步伐。
19世纪上半叶时,华商季节性地涌入泰国。到了下半叶时,一种有组织的预付船票应运而生,导致大批劳工移民的涌入。
到了19世纪末,泰国华人已遍布各地。
绝大部分华人来自广东与福建。在20世纪初,潮汕人占绝对优势,占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广府人9%。
潮汕人之所以占尽优势,除了郑昭的厚爱及连锁性的移民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曼谷与华南间的轮船通航,要以汕头为最早,大批潮汕人从这里下船到泰国去。
‘捌’ 广东人是不是很喜欢泰国而且粤语听着和泰语有点亲切感!😂
粤语和泰语在语气上的确有相近的地方。但这点不一定是广东人喜欢泰国的原因哦!更主要的是泰国的美女和食物有诱惑力。
‘玖’ 泰国人为什么喜欢穿一次性拖鞋广东人也爱穿拖鞋吗
泰国平均气温高,在路上走一会儿就会特别的热,穿拖鞋不仅舒适,而且特别凉快,旅游体验也会相当的好。广东人喜欢穿拖鞋,因为天气闷热,到处都是脏东西,还有就是他们非常讨厌脚臭,所以喜欢穿着拖鞋。
‘拾’ 为什么广东人不吃很辣的菜但泰国人吃
生活习惯而已。广东除了天气湿热外,水质也相对燥热,如果吃太多辛辣的东西容易上火,这也是广东凉茶文化发扬光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