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年产粮食多少吨
① 在2008年,有一种农作物在泰国的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什么粮食
水稻
据泰国农业部统计,2008 年泰国的水稻产量已超过3000 万吨。
② 泰国有哪些支柱产业或拳头产业
泰国三大支柱产业为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但于“九八经济危机”中受重大挫折,之后陷入衰退和停滞,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
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2)泰国年产粮食多少吨扩展阅读:
以下为泰国经济支柱详述:
一、农业:农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农产品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橡胶、木薯、玉米、甘蔗、热带水果等。全国耕地面积1573.5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8%。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429亿美元,占GDP的11.6%。
1、大米:世界着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稻田面积共119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五分之一多,占全国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二多;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约400万户。
21世纪以来大米年产量2000万吨左右,曾常年位列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2014年泰国水稻产量3667.3万吨(折合大米2050万吨),出口1096.9万吨,出口额53.8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4%,位列世界第一。
2、橡胶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橡胶年产量约400万吨左右,占全球橡胶总产量三分之一。所产橡胶绝大部分供出口,年出口量占全球橡胶出口总量的40-45%。全国77个府中有52个府种植橡胶,从事橡胶生产的农户约150万户。
2014年种植面积289.3万公顷左右,约占其国土总面积5.6%,在世界上排第二,仅次于印尼。传统的橡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近年来逐渐开始在北部和东北部扩大种植。2014年泰国橡胶总产量427.1万吨,出口340.9万吨,出口额59.6亿美元。
3、木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尔爾利亚和巴西)和第一大出口国,2014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132万公顷,主要产区在东北部、北部和中东部,其中东北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多。从事木薯种植的农户有48万户。
2014年木薯产量3124万吨,鲜木薯和木薯干出口680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木薯淀粉出口153.8万吨,出口额6.4亿美元。
二、工业:泰国2014年制造业产值1550亿美元,占GDP的42.0%。制造业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2014年泰国汽车产量达200万辆,跻身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
三、旅游业:泰国旅游资源丰富,有500多个景点,主要旅游点:曼谷、普吉、帕塔亚、清迈、华欣、苏梅岛等。据泰国旅游局统计,2014年泰国到访外国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6.7%。其中,中国入泰游客462万人次,同比增长-0.29%。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及其带动相关产业占泰国GDP的近五分之一。
③ 地理问题:泰国的稻米出口量是世界第一吗
对!中国是稻米生产第一大国!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世界,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稻米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其国际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常年在30%以上
一、泰国稻米发展的基本情况
泰国位于北纬6°-20°,属热带地区,气候呈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可明显分为三季:3-5月为旱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全年月均温度22°-25℃,年均降雨量1000mm,全年日温差较小,太阳辐射较充裕,适合于水稻生长。
水稻是泰国最主要的农作物,既是泰国人的主食,又是出口创汇农产品。泰国的稻田约1093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52%;从事水稻生产的有406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77.5%;稻米年产量为1800万~2600万t,稻米生产总值1128.27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235亿元),稻米年出口创汇800亿泰铢。稻米产业在泰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泰国稻米科研情况 泰国对水稻科研工作十分重视,1983年成立了直属泰国农业合作部农业司领导的全国性水稻研究所,负责管理全国的水稻研究工作。水稻研究所下设7个区域性研究中心(含一个民间研究中心),每个稻作研究中心负责管理若干个稻作试验站,全国共有23个稻作试验站,每个试验站负责若干个省(全泰国共76个省区)的稻作问题研究工作。由此形成了履盖全国的强大水稻科研网络。泰国的稻作研究所、中心和试验站隶属泰国农业合作部农业司垂直领导,属政府公务员序列,科研经费充足,科研人员待遇高,可以潜心搞好科研工作。
品种改良是泰国稻作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品种改良上,始终注意品质优先,符合品质标准的方能进入区试和审定,否则即使产量提高再多也不应用于生产,因而1959年推出的优质香米品种“好茉莉”(Hommali,商品名)现在仍然是泰国主要的应用品种之一。为了防止“好茉莉”退化,泰国的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站非常注重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不断生产原种提供给推广部门和农民,确保每2-3年能更新一次,从而确保高档优质大米的品质。
泰国的水稻科研机构在注重品种改良、提纯复壮的同时,也注意水稻其他技术的研究如耕作栽培、生理、植保、土壤肥料、种植制度、农业机械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十分重视产后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稻米加工技术,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如米食糕点、冰淇淋)开发技术等。
2.稻米生产情况 泰国的水稻以普通稻为主,兼有小面积的深水稻和陆稻。全国都可种植水稻,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作方式,划分为四个稻作区,即北方稻区、东北稻区、中部稻区和南部稻区。泰国稻米生产条件较差,绝大部分稻田属“望天田”,因而雨季是泰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季节,只有在灌溉地区或水源充足地区才种植双季稻。泰国常年种植收获的947万—1030万hm2水稻中,作主季种植的为893万-913万hm2,在旱季靠灌溉的双季稻仅为49.3万-114.7万hm2。由于“望天田”面积大,加上米价较低,稻农投入积极性不高,肥料投入少,呈广种薄收状况,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平均单产为1650-3000kg/hm2。为了改变泰国水稻生产水平低的状况,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泰国大米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泰国致力于推广和尝试应用HYV综合技术、施肥技术、病虫综防和生防技术、直播和机耕及省工节本技术、提高品质技术和实施一系列“国王项目”,对推动泰国水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水稻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过去的5年中,虽然主季稻面积年均下降0.45%,而总产仍然维持在1600万—1900万t,单产达到2063.5~2187kg/hm2,分别提高了2.44%和0.57%。同期,由于灌溉条件改善,双季稻也有所发展,面积年均增长23.34%,总产达到190万-480万t,单产达到4074~4537.5kg/hm2。
泰国水稻生产所用的品种也有较大发展,目前已有产量显着超过“好茉莉”且有茉莉花香味的品种如RD15等,单产水平比“好茉莉”高10%以上。当前品种的分布状况是地方性农家种占18.38%,RD系统占30%,“好茉莉”占26.04%,改进型品种占25.1%。值得关注的是,泰国在水稻面积下滑的情况下,香稻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种植面积年均递增2.4%以上,由1993年的229.2万hm2上升到2000年的281.6万hm2。
3.稻米加工情况 泰国稻米加工业十分发达,已由过去的小企业向中大型加工企业方向发展。如帕图木(Patum)大米加工仓储大众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4个子公司的大型稻米上市公司,日加工糙米达1000t、抛光100t、包装500t、装卸3000t、风干2400t,有容纳7万t稻谷和1.2万t大米的大型仓储。公司的产品包括香米、白米、蒸米、糙米、碎米、米粉、糠油、谷灰等。稻谷收购入厂时,公司要对稻谷进行抽样和小型加工试碾,测定水分、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等(全过程仅需10min),依质定价,然后再送贮存库进行清洁、干燥、分贮。加工生产过程十分讲究,全自动化程度高,程序包括粗选→精选→剥壳→去皮→筛选→色选→抛光→去杂→分级→包装,泰国大米抛光的技术含量较高,主要是水分和湿度控制技术十分严格,确保了大米质量上档次。该公司还对加工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将谷壳做燃料用于发电,将发电后的稻壳灰做肥料供应出口,而将米糠提取糠油,干糠作饲料。
泰国对出口大米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生产厂家都建立了企业质量标准,国家有统一的稻米分级标准。泰国稻米标准中将白米分成11个等级,各级中对米粒长度、米粒完整度、碾磨程度、杂物允许量、水分含量都有对应的规定。
4.稻米贸易情况 泰国的稻米贸易受开放式的贸易环境影响较大。目前普通稻谷的收购价为5000泰铢/t,香稻的收购价为8000泰铢/t,有机稻谷的收购价比相同类型的稻谷高30%-40%。
在泰国的稻谷总产中,每年国内消费的约为1200万—1300万t,占稻谷总产量的60%,近年来尽管泰国人年均消费稻米大幅下降,由1977年的148.61kg降到现在的109kg,但在整个国内稻谷消费中,直接的家庭消费仍有1000万-1100万t。除此外,每年作为稻种的约90万~100万t,其余部分被加工成工业产品,工业用粮呈现上升趋势。
稻米是泰国最主要的出口创汇品种,为保证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出口的泰国大米必须经专门的稻米监察委员检查,符合标准的方能出口,1994—1998年泰国每年平均出口量为480万-650万t,约占总产量的26%,年出口创汇800亿泰铢。在所出口的大米中,香米出口量约为每年110万t,占出口总量的20%左右。但近几年香米的出口价格几乎翻一番,由1994年的12080泰铢/t上升到1998年的23739泰铢/t。
泰国大米出口遍及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主要的出口市场在亚洲,占出口总量的63.78%,其次是北美、南非和欧洲,分别占13.4%、9.83%和8.09%。中国是泰国香米的最大出口国,年出口量为20多万t。近年来,由于中国香米生产的发展,香米进口量正在缩小,已由1995年的26.155万t降到1998年的22.479万t。
④ 粮食是人类的必需品,各国粮食的单产为多少
中国是世界第四大耕地面积,世界上最多的粮食33542017年生产了6.179亿吨,加上其他油料作物,总计超过6.6亿吨。当然,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年进口总量超过1亿吨,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豆。美国的粮食产量约为4.4亿吨,在全球排名第二,加上大豆等油料作物超过5.5亿吨。印度的粮食产量是全球第三大约3.136亿吨。另外,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年产量超过1亿吨,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豆。美国每年的粮食产量约为4.4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加上大豆的产物,粮食的年产量将超过约5.5亿吨。
印度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年产量达3.136亿吨。美国是世界价格的粮食出口监,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监。实际上,印度人口也已经接近13.5亿,但中国的13.95亿人口紧随其后,印度的粮食产量为什么与中国相差这么大?其中形成的现车原因主要是印度的饮食结构不同。印度的很多居民主要以素食为主,印度绝大多数人口每天只吃两餐,这为印度省下了很多粮食,在粮食供需方面没有中国那么大。
⑤ 东南亚的农业生产有哪些特点
把粮食生产作为国家稳定的基础
泰国是东南亚着名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泰国一直注意发展稻米和玉米的生产。1981年以后,泰国一直保持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的地位,其稻米出口约占全球稻米出口量的40%。
马来西亚的粮食生产长期以来是薄弱环节。为了实现自给,马来西亚农业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并通过兴修水利、增加水稻灌溉面积等措施,使稻谷产量从1965年的68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176万吨,1989年粮食的自给率达到70.6%。
粮食产值约占印尼全部农业产值的60%。1965年以来,印尼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政府颁布了“粮食价格支持计划”,包括对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在生产上的投入给予补贴、发放粮食生产贷款等。这一计划的实施以及政府大力推广高产稻种、投资兴修水利等措施的落实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稻米产量从1967年的118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259万吨,增加了一倍以上,并在1985年实现了粮食自给。
菲律宾是传统农业国,主要粮食作物是大米和玉米,约占全部种植面积的25%。由于生产技术和耕作的落后以及水利灌溉设施不足,粮食的单位产量较低。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菲律宾政府在1973年和1974年分别制定了“稻米99方案”(指每公顷平均收获稻谷99袋,每袋44公斤)和“玉米丰收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稻谷和玉米产量的措施,诸如在农村推广先进耕作技术、扩建水利设施、推广良种和杀虫剂等。由于措施比较实在,粮食单位产量从1965年每公顷1.3吨增至1986年的2.7吨,在1978年实现了粮食自给,1978年后的有些年份,还有少量的大米出口。
越南的粮食生产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从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粮食出口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的粮食生产也不断增长。
经济作物走向多样化
东盟多数国家不满足于发展传统的一两项经济作物,而是根据本国气候、土壤等具体条件,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需求,开发新的收益较大的经济作物。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东盟已是全球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马尼拉麻等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和输出地区。
马来西亚长期保持全球最大天然橡胶和自胡椒生产国的地位,菲律宾在椰子生产和出口仍居世界第一,印尼的热带林木和橡胶出口在世界上仍占重要地位。橡胶是泰国主要的传统作物,1979年后泰国成为全球主要橡胶生产国之一,产量约占全球的15%,1989年泰国生产橡胶16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规定了“四加一”的种植政策,把油棕、可可、椰子与橡胶并列为4项优先发展的经济作物,将他们与大米的种植比例作了规定。1989年油棕的出口收入超过橡胶,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单项生产国。此外,可可、椰子、胡椒的生产发展也很快,1989年马来西亚跃居全球第四大可可生产国。橡胶、咖啡和油棕是印尼的主要传统经济物,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橡胶、椰子、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1978年至1988年间,橡胶、油棕、咖啡、甘蔗、烟叶和椰子等经济作物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8%。在菲律宾的经济作物中,椰子、甘蔗和马尼拉麻曾长期占压倒优势,但上世纪70年代以后,香蕉的生产异军突起,另外,芒果、咖啡、棉花和橡胶的生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泰国在经济作物多样化的目标下,发展了木薯、甘蔗、豆类和热带水果的种植,其中木薯的生产和出口特别令人瞩目。1979年起,木薯成为仅次于大米的第二大单项出口商品,每年出口均超过60万吨,1989年木薯的出口增加到950万吨。
⑥ 世界四大粮仓是指哪四个国家
世界四大粮仓是指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近年来,每年生产5亿多吨粮食。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年产粮食5亿吨左右,是世界粮食生产第二大国。美国的粮食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量约1.5亿吨。
印度也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年产粮食约2.3亿吨。印度是人口大国,其生产的粮食基本用于国内消费。
巴西2009年粮食产量达1.41亿吨,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位。
(6)泰国年产粮食多少吨扩展阅读
中国粮仓基地
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米等国内外贸易。
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米、大米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油业务网络。
中国建有27个独资和合资公司,其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建有饲料厂、榨油厂、高糖果厂等各类加工厂,并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
⑦ 为什么泰国稻米商品率高
为什么泰国稻米商品率高:据报道,因为泰国政府高度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把培育优良品种防止稻种退化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泰国大米年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
⑧ 世界三大粮食进口国是哪几个国家
世界三大粮食进口国最新数据是:中国、日本、韩国。
1、目前来看,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是美国,这几年粮食出口总量都超过了1亿吨,约为全球粮食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以大豆和玉米为主。
2、其次是俄罗斯,2017-2018农业年俄罗斯粮食出口量达5200万吨。与美国不同的事,俄罗斯出口的粮食中,小麦占比较高(约为4020万吨,接近80%)。并且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3、乌克兰则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按照乌克兰农业部的数据,2017/2018年度(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乌克兰粮食出口量已达3820万吨。其中,小麦1660万吨,玉米出口量1710万吨,大麦出口量420万吨。
4、而在粮食进口方面,中国则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去年为例,中国进口的粮食总量约为1.3亿吨(就算俄罗斯和乌克兰把出口的粮食都运到中国,也不够哦),较2016年增加了13.9%。
5、不过,中国进口的粮食中,最多的是大豆,约为9553万吨,占比高达73.136%。而作为主粮的大米、小麦等进口量都只是几百万吨。
6、另外,在粮食产量上,中国去年约为6.18万吨,这远远超过了美国的4亿多吨,稳居世界第一位。
(8)泰国年产粮食多少吨扩展阅读:
世界粮食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至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3亿吨增至18亿吨,增长了180%还多。此期间,世界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增长约90%。
2、由于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所以世界人均粮食呈增长趋势。然而,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均。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1/4,生产粮食占世界1/2。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生产粮食占世界1/2,因此人均产粮少、消费少。
3、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少数发达国家又苦于粮食“过剩”卖不出去。
⑨ 世界十大产粮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近年来,每年生产5亿多吨粮食。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年产粮食5亿吨左右,是世界粮食生产第二大国。美国的粮食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量约1.5亿吨。
印度也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年产粮食约2.3亿吨。印度是人口大国,其生产的粮食基本用于国内消费。
巴西2009年粮食产量达1.41亿吨,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位。
俄罗斯也是世界产粮大国,2008年粮食产量近1.1亿吨。2009年,俄罗斯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
阿根廷,2015-2016年度阿根廷粮食产量将达10,940万吨,略低于上个年度的1.16亿吨。
加拿大,全国耕地面积68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人均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农业是加拿大的五大产业之一,全国粮食产量一般年份为5000万吨上下。
乌克兰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年粮食总产量为4600万吨,出口量超过2100万吨,与俄罗斯并列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小麦、大麦年产量超过2800万吨,出口达1860多万吨。
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2010万吨,其中约1000万吨用于出口。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国。食品加工业是法国获取外汇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