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大选是哪个阶段的
⑴ 泰国选举几年一次
泰国每4年举行一次大选。
泰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7℃。
⑵ 泰国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
君主立宪国家,类似于英国,日本!
⑶ 泰国经常会发生政变,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利益分配的不均导致阶层对立的问题比较严重,对立的时间长也意味着社会安定的撕裂程度高,在这样的局面下,每一届的政府班子都得不到所有人的信服,在一方信服一方反抗的情况下,政变的频率肯定就非常高了。
由于矛盾没有解决,在利益上这些有矛盾的人始终没有达成分配上的一致,当利益分配的矛盾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泰国的政变就会接踵而来了。
⑷ 4月12日,泰国反独联为何又示威游行哦,是什么引发的这场游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2006年以来,他信实行的经济改革政策惠及基层的草根农民但是损及了中上层的利益,所以导致中上层联合起来反对他信。2006年他信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2007年底泰国大选,他信势力再次执政,反对派再次掀起了新的反对亲他信政府的行动,并推选反对派阿披实政府上台。他信势力并不甘于被打压下去,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反击。这次阿披实政府举办东盟峰会,这对于他信势力来说是个很好的反击机会,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阿披实政府难堪,借机施压,达到使阿披实下台,重新举行大选,并再次上台的目的。他信势力也摸准了政府的心理,不敢动用武力引发流血冲突,并利用这一点不断冲击政府,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达到了效果,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轮泰国反政府示威游行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东盟系列峰会的推迟,而更深层次的后果则是对泰国本身、东盟一体化以及东亚经济合作的不利影响。
从阿披实政府来说,他们不愿屈服于反政府的压力,而且在他们看来,示威者也确实有违法之举,导致重要国际活动受到了影响。阿披实已经公布要惩治示威肇事者,从法理角度讲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另一方面,泰国政局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局面,很大程度是双方之间彼此不信任、激烈的对抗,不愿做出更多的妥协和让步。如果政府下一步在打击示威者和他信势力上过分严厉,就会引起进一步的反弹,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对泰国政治稳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从外界来说,普遍期待泰国政治斗争的双方能够真正的互谅互让,进行沟通对话,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的方式。再这样对抗下去,事实证明,不仅对泰国发展不利,对地区合作也不利。
⑸ 每年泰国大选时间
上次泰国大选是在去年12月23日。但是泰国大选时间由于政变和解散议会过于频繁而没有具体时间。
⑹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吗
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46年6月9日继位,是当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
二战后,军人集团长期把持政权,局势动荡。上世纪90年代军人淡出政坛后,政坛党派林立,纷争不断,政府更迭频仍。
2001年,电讯业巨子塔信创建泰爱泰党,在大选中赢得下议院过半席位,组阁执政。2005年2月,泰爱泰党在大选中赢得下议院500个议的席中377席,塔信蝉联总理。
2005年9月起,泰社会掀起“反塔”运动,政局出现动荡。为缓解政治压力,塔信于2006年2月解散议会,提前举行下议院选举,政府转为看守内阁。泰爱泰党在4月的大选中再次赢得过半选票,但因三大反对党--民主党、泰国党、大众党抵制大选,导致国会无法在宪法规定时间内成立。5月8日,宪法法院裁定4月大选中存在违宪问题,宣布选举结果无效。9月19日,以陆军司令颂提为首的“行政改革委员会”发动军事政变,废除1997年宪法,解散国会、内阁,接管政权。10月1日,普密蓬国王御准临时宪法,任命原枢密院大臣素拉育·朱拉暖出任新总理,8日御准新内阁,12日御准立法议会,代行国会职责。政变发生后,他信旅居海外,宣布辞去泰爱泰党党首职务,退出政坛。2007年末,由他信亲信沙马·顺达卫领导的人民力量党在泰国大选中胜出,沙马·顺达卫成为泰国新任总理。
⑺ 泰国的历史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
元代国势强盛,锐意向外发展,东南亚各国纷纷向元廷朝贡,泰国也不例外。1350年,乌通王在大城府建都,脱离素可泰王国宣布独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不久吞并素可泰王国,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大城,阿瑜陀耶王国灭亡。大城时代历417年,共有33位君主。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达成利益妥协,间接使得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拉玛七世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泰国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阿南塔·玛希敦国王继位拉玛八世(1935-1946)。1939年6月由暹罗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盟国。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首都曼谷是该区域中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都会区。另外,泰国是东盟始创国之一,亦在东南亚区内事务有积极的参与。
拓展资料
泰王国,通称泰国(Thailand)。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取“自由”之意。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⑻ 泰国历史的现代时期
在经济长期不景气的情况下,1932年6月24日,皇家专制政府被一撮自称“人民党”的军人以及“推动者”颠覆 。在立宪政变之后的几年间,在一种变幻莫测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暹罗长期存在的君主从公共场合中消失了,因为宪政政府认识到国王对复辟叛乱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
在1938年的大选后,深孚人心的披汶成为总理。 他试图通过强化自己对政权的控制力度来施展更多的改革,比如文明开化运动、将暹罗更名泰国。1940-1941年,披汶还通过战争恢复了泰国在支那争议地区的控制权。 不久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披汶给予了日本过境权,但泰国不再打算参与战斗。1944年,随着通货膨胀、物品短缺的日益严重,议会放逐了披汶。
战后的三年是让人感到不快的,小皇帝阿南达在这个时期神秘死亡也是不快的原因之一, 但这一代的大多数人希望能忘掉这个时期的许多东西。一系列官员的变换、可耻的条约与大萧条以及没有真正大众追随的首相们。接着1947年,在军方的威胁下,披汶重新出山。在一种精英阶级不稳定的局面下,披汶遭到了五次政变的挑战,并于1957年最后一次政变中被推翻。
政变发起人沙立·他那叻对选举出来的议会没有一点耐心,而且也缺乏好感,便把议会解散了,不久宪法也被废除,政府颁布戒严令。 但沙立的独裁以及腐败因为他乐意在公务员系统中提升有能力的人而且加强了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谅解 。与此同时,沙立强化了与美国日益密切的关系,并签下了作为城下之盟的《腊斯克-他纳协定》 。1963年底,泰国政治权力交接到他侬·吉滴卡宗与巴博·乍鲁沙天手上,他们持续了沙立那种对经济发展的关注,但没有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变化会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渴望。
1972~1973年,国家经济形势恶化,失业率攀升。1973年五月起,学生、工人开始抗议,他侬政府采取高压措施处理民众抗议。而且此时军人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他侬政权濒临崩溃。1973年10月13日,一份抗议独裁的声明吸引了大约四十万曼谷民众集中在民主纪念碑前,他们是受教育的城市青年、中产阶级以及许多大学生。 第二天,抗议转化为了暴力冲突,至少有100人死于警察的枪口下。但冷静的军事领导人背叛了独裁者他侬-巴博,他侬与巴博等人逃亡美国。随后大量青年走进丛林,从事武装革命斗争。
1973~1976年间举行了两次选举,产生了四届文官政府,其中有两届由民选产生。 不过,社会上司空见惯的是政治暗杀,到处都是激进人物。警察不断骚扰左翼人士,暴力谩骂与非礼成了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泰国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在躁动的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热情地寻找以前没有被代表的群体,如城市工人和乡村穷人等,拓宽民主参与的途径。但上流社会逐渐担心,这场革命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1976年返回国内的他侬尽管出家当上了僧人,实际上他发动了反学生抗议并受国王支持,这激怒了大学生,每天不间断的游行开始,特别是国立法政大学。 在皇室与精英阶级的广泛支持下,1976年10月6日,极右翼的沙鄂·差罗如率领警察与军队冲进了国立法政大学。学生们大量被殴打、处死,并当场焚烧了学生的尸体。接着法官他宁·盖威迁短暂地把国家强制性倒退到了比专制时期更威权、更独裁的局面中。
1977-1988年,反共的保守军人江萨·差玛南与炳·廷素拉暖执掌了政治权力,虽然当时的人们不是很清楚,但泰国政治出现了相当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与后殖民协议彻底脱离的转折点 。多年来政治的狂乱被中止,流亡乡村的不同政见者重返城市,政府也彻底解决掉了共产主义危机。接着在1988年,泰国开始了自1976年以来的第一次自由大选。
在炳的指使下,1991年军人以反腐败为由罢免民选政府。 这个自称“国家和平保卫理事会”的小集团任命了前外交官阿南·班雅拉春为首相。 让人惊讶的是,阿南展现出独立的一面,在他的执政期间内,他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但在之后的选举当中,素金达·甲巴允以非候选人的身份担任了总理,引发了公愤。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专制的可怕影响使公众开始惶恐不安,民众开始聚集在曼谷民主纪念碑前集会。 仅1992年5月17日,就有7万多人在这里集会,当日傍晚,军队向手无寸铁的民众开枪射击。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到处是杀戮、鞭笞、骚乱与放火。 政府控制了广播,封杀了消息,外国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血腥的五月”。后来,国王普密蓬担心军人过激的行动会使得作为幕后黑手的他脱不了关系,不再支持素金达,与军人划清界限,不久危机结束了。 稍后,亳无悔意的素金达离开泰国。泰国官方估计,有100人被杀害,但实际死者比统计结果要多得多。在曼谷北方地区,军人连路过佛庙的摩托车手都要杀死。
2001年2月9日,塔信·钦那瓦成为新任泰国总理,泰国在他的领导下走出金融危机,走向稳定的局面,后他完成4年任期,于2005年成功连任。
2006年是泰王拉玛九世登基60周年,他信执政超过五年,虽然他使政局稳定,但使政局分化,反对派指责他贪污,上街要求他下台,他信被迫提前大选,由于2004年4月2日的议会选举遭到三大反对党的联合抵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2006年4月5日,泰国看守内阁总理塔信·钦那瓦在内阁特别会议上指派副总理奇猜·万那沙提暂时行使看守内阁总理职责。 5月8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泰国选举委员会在国会下议院选举中“有违法和违宪行为”,因此选举结果无效,应重新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 9月19日,军方发动政变,解散他信内阁,由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 9月22日,陆军司令颂提·汶雅叻格林出任管理改革委员会主席。 10月1日,管理改革委员会颁布临时宪法并立即生效,管理改革委员会更名为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10月9日,以素拉育·朱拉暖为临时总理的临时内阁宣誓就职。10月20日,临时立法机构泰国国民立法大会成立。
2007年8月19日,就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草案通过公决。 12月的大选,亲他信的人民力量党赢得大选,再次执政。
2008年泰国政治危机后,在野民主党上台,亲他信的为泰党成为在野党。
2011年7月3日,亲他信的为泰党赢得大选,再次执政。
⑼ 有一部电影是泰国的,其中有—个字是侠
《红鹰侠》
剧情简介 :
2013年,泰国大选进入到最紧张的阶段,自由党主席丹迪•雷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他承诺当选后停建祸国殃民的核电站,由此得到选民的支持,成功击败人民党,当选新一届的泰国总理。然而政客的承诺从来都不值钱,随着丹迪•雷的践祚,仅仅三年泰国上空便被阴云笼罩,罪恶贪婪如病毒般肆意蔓延到每一个角落,曼谷成为臭名昭着的国际化犯罪之都。在社会道德沦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人们心底期盼已久的英雄横空出世。他就是红鹰侠(阿南达·爱华灵咸 Ananda Everingham 饰),游走于法律之外,身怀绝技,嫉恶如仇,对待罪大恶极的腐坏分子绝不手软。与此同时,头号罪犯马杜里正率领手下进行一项罪不可赦的核武计划,红鹰侠的存在恰恰成为阻挡他计划实施的障碍。
百姓和政府的矛盾愈加激烈,为民请愿的红鹰侠冲在最前段…
⑽ 泰国政变
今年年初,泰国总理塔信家族控股的星集团将其股份全部出售给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交易额达到19亿美元。星集团掌握着泰国无线通讯、卫星、传媒等若干国家命脉行业,此举在泰国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一个叫做“人民民主联盟阵线”的组织在泰国号召了数十万民众举行游行静坐示威等活动,称塔信家族出卖国家利益,贪污,逃税,蔑视皇室等,强烈要求塔信政府下台,导致3月间塔信不得不宣布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在接下来4月2日的大选中,多个在野党包括泰国老牌的历史上多次执政的民主党,联合抵制这次选举,不选派候选人,塔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势必依然胜出,对此结果“联盟阵线”表示不予接受,并控告泰爱泰党主导的这次选举是违宪和非法的。
5月份,在泰国国王的授意下,泰国最高法院、宪法法院、行政法院合署裁定4月2日的选举无效。由于被指控在选举中协助泰爱泰党舞弊,中央选举委员会的主席和两名委员随后被免职审查。
6月中旬,由于泰国国王登基60周年纪念,泰国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庆典活动,政界各方暂时放下分歧,塔信以总理的身份接待了各国前来庆贺的嘉宾。
此后的数月期间,“联盟阵线”一直在要求塔信辞去总理职务并离开政界,塔信并不接受,而一直担任着议会解散后的看守政府总理,泰爱泰党依然计划在新定的10月15日的大选中全力争夺政权。
9月上旬,塔信离开泰国赴欧洲参加亚欧峰会,一直没有回国,随后赴美国参加联合国的大会,并准备在大会上发言,预定于9月21日返回泰国。
9月19日深夜,泰国陆海空三军及警察部队发动联合军事政变,夺取了塔信政府政权,称由一个名为“军事革命管理委员会”的机构掌管国家,并发布了一系列的公告。军警占领了所有的重要政府部门和机关,并觐见国王。
军方称,在塔信政府的统治下,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包括有南部分裂势力、政府贪污腐败、阶层矛盾加剧等,在持续的政治僵局中,政界各方都不能找到出路达成和解,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军方决定夺取政权,废除宪法,并决定在两周后成立临时政府起草新的宪法,并于2007年10月根据新宪法举行民主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