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中美关系会如何演变

泰国中美关系会如何演变

发布时间: 2023-01-08 12:53:28

‘壹’ 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1、1919威尔逊牺牲中国绥靖日本

在19世纪,美国的对华政策常常唯英国马首是瞻,之后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华外交也逐渐独立。1900年前后,欧洲列强各自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

为保护在华利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承认列强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为前提,要求他们向美国开放。对中国来说,这一政策的正面意义是提出了要“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此后三十多年,“门户开放”成为美国对华关系基本原则。

2、1945-1949罗斯福与杜鲁门盟友撤离中美反目

和一战时很相似,二战开始阶段美国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同日,中国也正式对日宣战,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了4年。

接下来4年中美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双方达成5亿美元的贷款协定,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对日战略,《开罗宣言》宣告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领土。

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中,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论”,设想美、英、苏、中,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方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部分是出于礼貌,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亚洲需要有一个支持者。因此,美国不顾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1972尼克松与基辛格借力中国抗衡苏联

朝鲜战争、台海危机、敌意的政策使两国的正常关系中断了20多年。

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年(1955-1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136次会谈只达成了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

4、1989老布什艰难维持中美关系

中国驻芝加哥前总领事王立向记者描述老布什和基辛格的分别:“基辛格跟你见10次也不记得你是谁,老布什见过你一次就认得你了。”这天分显然对从政有利。

1989年1月,老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仅仅一个月后,他的第一次出访就是到中国——这在美国总统中是前所未有的。

1970年代当驻华联络处主任那段经历使他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担任总统后亲自主持对华政策,而不是由国务院或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一些美国的中国学家说他就像是“国务院中国处的主管”。

党内的保守派反对他一上任就访问中国,刚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这机会在参加葬礼后到了中国。

5、2018年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谈中美关系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应邀出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9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演讲。郑泽光就中美关系表示,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

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远远超过在个别领域的竞争。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1)泰国中美关系会如何演变扩展阅读:

中美关系或美中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一些媒体将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最新的定位和表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美关系

‘贰’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

1949-1979年期间,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关于“如何对待红色中国”的辩论。国际大环境和双方共同利益,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

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

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率提高、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中国则在此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泰国中美关系会如何演变扩展阅读:

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这次中美关系的大调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正处于冷战刚结束,美国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国开放刚十年,国力羸弱,美国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关系的走向。但这次,美国正处于危机所导致的焦虑时期,而中国远非30年前之中国。力量对比的大变化意味着,围堵心切却因无力感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可能使美国的行为具有更多的非预期性。

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

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

在这个新阶段里,美国并不必然要放弃很多领域内的“接触”政策,但是“战略围堵”的成分会加大,比如在新近达成的《美墨加贸易协定》里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预计,类似的“围堵”设计将不会是个案,美国所谓的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所禁止的中国投资项目将会更多。

就算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围堵”中国,美国精英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根据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在1994-2002年,美国人视中国为威胁的比例高达57%,之后开始回落,2012-2014年间是41%左右,2015-2018年则是39%。

可见,尽管民意可以动员并发生重大变化,但美国目前的民意基础不支持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不过,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策大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叁’ 中美关系的历程与现状总结

184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美《望厦条约》
1856-1858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1900 八国联军侵华。中美《辛丑条约》。
1900前后。美对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37-1945。主要是二战末期,中美同属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属于盟友关系。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与共产党的关系是敌对的。
1949-1971。 对新中国实行鼓励封锁政策。
1972以后。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缓和。
1978 卡特访华,签订《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总结:现在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合作为主,冲突为辅。
PS:按照楼主要求的时间自己整理的,希望有帮助。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