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佛法跟中国佛法有什么区别
1. 泰国和中国的佛教区别
一个是假小乘,一个是假大乘。
2. 泰国的佛教和中国的佛教有什么区别
1、流派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
泰国属于南传小乘佛教,为佛早期所说入门根基,只可自度,济不得别人,所证之最高果位为阿罗汉、辟支佛。中国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实为如来本意。自度度人,可证佛果。
2、泰国礼佛和泰国佛牌与中国是不一样的。
礼佛礼仪泰国的拜佛姿势和我们不同,僧人的“五体投地”式,双肘,双膝,头都要着地,手掌张开向下三拜。男女跪拜脚的姿势不同,男立女平。跪拜时要遵循好看、文雅、大方,不可过快或过慢。
3、佛教派别不同。泰国为上座部佛教,中国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其实是比较传统的佛法,就是释迦摩尼佛在传道的时候所宣扬的佛法。而中国大乘佛教有一些规矩更加的本土化了。
在泰国小乘佛法是允许吃肉的,释迦摩尼佛在传道的时候也是可以吃肉的。因为施主所布施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而中国是不能吃肉的。
4、国内地位不同。
泰国95%的人信奉佛教,因而佛教是其国教。佛教在中国只是众多信仰教派中的一种。
(2)泰国佛法跟中国佛法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中国佛教的宗派:
1、三论宗
依据鸠摩罗什(343—413)传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研究讲习而形成的学派名 “三论宗”。它的宗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从真空的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五蕴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三毒(贪嗔痴)迷惑,以建立一切无所得的中道正观。
隋末的吉藏大师系统地阐发了这一理论。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中观系统的的流派,龙树、提婆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2、瑜伽宗
依弥勒讲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名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600一664)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作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
他的宗旨是广泛分别万有性相皆不离识。阐述诸法因缘体用,修唯识观行以转识成智(转依)。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着、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3、天台宗
天台宗是以罗什译的 《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538~597)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
4、华严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又名贤首宗。
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企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着重阐明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
天台、华严的宗义虽说导源于《法华》、《华严》,而实际上为中国所独创。天台的一心三观、圆融三谛的学说和华严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都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展现了中国独创的的大乘精神。
5、禅宗
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突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相传此宗的禅法是五世纪初的菩提达摩由印度传来。虽有单传心印,不立文字之说,实际上禅宗是以《楞伽》、《金刚》和以后出现的《六祖坛经》以及许多的 “语录”为依据的。
在八世纪,它又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
从唐至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称为七派,都曾盛极一时,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尤为兴盛。
6、净土宗
净土宗是依据《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五世纪的慧远是它的创始者,六世纪的昙鸾和七世纪的善导是它的重要的弘扬者。
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由于简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摄受广大群众,因而使净土宗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行。
7、律宗
在戒律方面,依据昙无德部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律宗”的学派。它的重要人物是与玄奘同时的道宣。由于这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习岁乘三学中,仍注重上座部戒律的止作二持的遵行。
8、密宗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等传入中国,形成密宗。此宗依《金刚顶经》、《大日经》建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三密瑜伽。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这便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八大宗派。此外还有专宗俱舍论的俱舍宗,专宗成实论的成实宗,以及专宗摄论、地论、涅槃经的各宗派,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盛行一时,但不久便失去传承,或并入他宗了。
3. 泰国的佛教和我国的佛教有何不同点
实际上,这就是大乘佛教(我国)与小乘佛教(泰国)的区别。简单的理解,最大区别如下:
1、境界不一样:大乘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小乘佛教则认为“佛只有一个,我们顶多只能修到阿罗汉境界,甚至连释迦牟尼都被他们称为“大阿罗汉”
2、修行步骤不一样:大乘佛教追求既度人又度己,小乘佛教则先度己再度人。
3、地域也不同:大乘佛教以汉地为主,小乘佛教则以东南亚为主。
4、教材不同:小乘佛教只承认早期结集形成的经典佛经(譬如《阿含经》),对后出的大乘经典,如《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一概不承认。但是大乘佛教却承认小乘经,认为那是佛对小根器人说的不了义经,大乘佛经才是根本经典。
5、对菩萨的认识不同。小乘认为菩萨是成佛前的状态,释迦牟尼佛前世是菩萨,大乘的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都是虚构。大乘认为,一切众生,发愿成佛,自利利人都是菩萨,菩萨修行有不同等次,文殊、普贤、观音都是真实存在。
5、对涅槃的认识不同。小乘认为涅槃是“灰身灭智”,即灭除肉体和精神,不再有来生。大乘认为涅槃是“常、乐、我、净”。
4. 泰国的佛教与中国的佛教有哪些不同之处
1、从基本教义来说,没有区别。
2、从传教方式来说,有一些区别:
(1)佛教传入泰国后,基本保持了佛教的原始状态和传教方式,被称为:小乘佛教。其特征: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佛教的原始状态,以自渡修行为主,辅之以传教渡众生;修行者的修行目标是阿罗汉。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泰国小乘佛教在传教方式上,以国家政府强制力给予保障,在教义上国家政府给予尊重。
(2)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形成了适用中国的传教方式,被称之为:大乘佛教。其特征:具有农耕特点,且以传教普度众生为主,自渡修行并行。修行者的修行目标是菩萨、佛。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国家和政府对佛教传教方式和教义均给予尊重,并以民间发展为主,国家和政府给予一定支持。
(3)另外,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西藏苯教相融合,形成了适用西藏地区的传教方式,被称之为:藏传佛教。其特征:师徒秘传为支柱,普度与自渡为补充。修行者的修行目标是佛。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藏传佛教是政教合一,或者说其宗教和行政基本融合在一起,国家和政府对其给予管理和支持。
5. 泰国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1、泰国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佛教这个支流,中国的则是汉传佛教。
2、论核心教理,都是一致的。论创始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传说中的如来佛祖,或说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的释迦牟尼,是指一个人。
3、从创始到传播佛教和历史上其它派别也有很多相同,比如说本来以释迦牟尼所说的法为依据,后来在传播过程中又不断更进分化,优点当然是佛教本身的东西深化了,利于传播了;缺点是和刚开始佛祖说的不完全一样了。
4、按地域分有什么藏传,汉传,南传什么的。还有按教理什么不同分的,光是汉传这一支又分出好多宗派,比如武侠小说什么常听说的禅宗。大致了解一下可以了。
5、泰国信的佛教一般叫小乘佛教,这是因为小乘佛教认为佛祖那样的境界是宇宙间最圆满的,是我们达不到的,我们最多只能通过修行达到低于他的一种叫阿罗汉”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自己永恒快乐了。而中国的佛教则属于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和佛祖一样,达到那个境界不仅要自己永远快乐下去,还要也帮其他人快乐,所以和尚老说要度人,大乘就是意思像大船一样载大家都到快乐的彼岸的意思。
6. 中国佛教和泰国佛教的不同
中国佛教早就与本土的道家和儒家融为一体了,这是泰国所没有的。还有佛教里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也有层次的不同。
7. 泰国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无论是中国佛教还是泰国佛教都是印度释迦摩尼佛教法的分支,泰国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佛教这个支流,中国的则是汉传佛教。从创始到传播佛教和历史上其它派别也有很多相同,比如说本来以释迦牟尼所说的法为依据,后来在传播过程中又不断更进分化,优点当然是佛教本身的东西深化了,利于传播了。
泰国佛教和中国佛教本质上的区别
1、佛教派别不同,泰国为上座部佛教,中国为大乘佛教。
2、国内地位不同,泰国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信奉佛教,因而佛教是其国教,佛教在中国只是众多信仰教派中的一种。
3、普度范围不同,泰国佛教只求自度不可济人,中国佛教度己济人,普度众生芸芸。
泰国佛牌在泰国,你会发现,很多夜市、市场都会出售佛牌,有些泰国人身上带着1、3、5个甚至一串佛牌,古代泰国人拜佛在寺院,但是外出、走路、出门,没有寺院的话就把佛像带在身上或车里,逐渐衍生成了现在的佛牌。
人们相信这些佛牌能让自己改变运气或者满足自己的愿望。早期的佛牌几乎都是寺院或高人自己做然后送人,希望通过佛牌传递好运给信众。最早的佛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佛牌的雕刻制作也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8. 请问泰国佛教与中国佛教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首先,国情不同:泰国是政教合一的君主立宪制王朝国家,佛教成为其国教,教规完全等同于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没有信教与否的自由。中国是政教分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宗教信仰自由是通过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来确保不信教群体的合法权益前提下来实现的。
其次,文化氛围不同:泰国佛教受东南亚佛教文化氛围影响逐渐形成上座部佛教,也称南传佛教。中国佛教除云南地区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以外,由于佛教传播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国佛教形成汉传佛教(汉语系)和藏传佛教(藏语系)两大派系。
南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喇嘛教传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