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国语叫什么
Ⅰ 泰国曼谷王朝的国王并非汉族后裔,为何有一个中文名,姓“郑”
现在,泰国的曼谷王王朝的国王都是纯正的泰国人,并非是汉族后裔,为何他们都有一个中文名,姓“郑”呢?这其中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历史,权力就是一场游戏,令世人为之着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秘密。
于是,从此之后,泰国国王除了自己的泰国名字之外,还有一个汉文名字,以“郑”为姓,并且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权力有着令人着迷的魔力,在权力的斗争中,骨肉相残,弑父杀兄都是家常便饭。像泰国国王为了王位,改一个汉族名字,自称为郑信之子,认个父亲,骗骗无知的干隆皇帝,就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而已。
Ⅱ 为什么泰国历代国王都有中文名呢
如今,泰国总理换了33个,泰国国王才换了9个,而这9个泰王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名字,为啥呢?这事要从1782年说起。那年,清朝道光帝刚出生。但泰国历史上最受人敬仰的“五大帝”之一郑信已经老糊涂了,且患有精神疾病,工作屡屡犯错,百姓一闹饥荒,他就拿高官开刀,惹得一票大臣怨气冲天。时间长了,郑信麾下大将军通銮实在看不惯,决定开除国王。通銮三下五除二就把郑信一脚踹开,一屁股坐上王位,自称拉玛一世,登基称帝后迁都曼谷。自此,泰国进入曼谷王朝,现任泰王为拉玛九世。
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郑信,的确姓郑。因其爹具有中国潮汕民系血统,于清朝雍正年间移民到泰国。而郑信凭着这层中泰混血儿的特殊身份,在早年打江山路上,同中国清朝建立宗藩关系,共同把缅甸收拾服帖后,才坐稳王位。
奇怪的是,挤走郑信后,拉玛一世完全没必要改名换姓,他怎么非要自家爷们儿都起个郑姓中国名字呢?因为心虚。
凡事名不正言不顺,就心虚。其实,每一任泰国国王必须信佛,且必须到庙里修行完毕,才能登基称王。而这拉玛一世就是在郑信去庙里当和尚修行期间结实的好兄弟,他这一脚踹飞郑信,有点插兄弟两刀的意思。因此,为了心安理得坐稳江山,这拉玛一世就上书给当时的清朝皇帝干隆,撒谎自称其为郑信之子,名叫郑华,情深意切地表忠心,希望继续建立百年好合宗藩关系,请求清朝册封。清朝干隆皇帝能享受到一位遥远海边国王这等高档马屁,自然是拍手叫好一口就答应了。自此,拉玛二世、拉玛三世上台后,都会上书清朝请求册封,目的就俩,一来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继承郑信江山,二来和大国搞好关系永以为好也嘛。
到了拉玛四世在位期间,泰国和清朝断交。这位拉玛四世是个妙人,他本来是太子,第一位继承人。但他去寺庙当和尚修行期间,迷上了佛经,于是20岁那年就真的出家为僧。这下,王位只能由异母兄弟继承了。等他当了27年和尚后,拉玛三世郑福临终遗言是必须把泰国托付给他。于是拉玛四世郑明47岁登基称王,64岁离世,期间共有35位妃子及82个子女,成为泰国王室拥有最多子女的国王。
起初,拉玛四世和清朝好得很,好到甚程度?堂堂一个国王穿着清朝官服玩自拍,这是清朝忠实粉丝吧?猜错了!自鸦片战争后,这拉玛四世就已主动切断与清朝往来。这不难理解,自打英国人炮轰开亚洲大门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气数已尽。这泰国国王自然不傻,掉头就去和英国人手拉手了。但他们给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的嗜好还是当作传统留了下来。
如今的泰国国王为啥还整个中国名字?非要刨根问底的话,大概是因为他们身上也流淌着一部分中国血液吧。据称,拉玛一世出生在泰国福建人社区阿瑜陀耶,其母亲是福建人。如此看来,不管是泰国五大帝之一郑信,还是现在拉玛九世的祖辈父辈,都和中国沾点亲带点故呢。
Ⅲ 泰国国王为啥会姓郑
现任泰国国王是玛哈·哇集拉隆功又称拉玛十世,是曼谷王朝自1782年建立以来的第十位君主,他还有个中国名字叫郑冕,一个泰国国王为什么会有中文名字,而且为什么姓郑?这要从被曼谷王朝推翻的吞武里王朝说起。
但吞武里王朝建立15年后,达信因近卫军发动叛变被迫退位并被处死,通銮(即拉玛一世)被拥护即位建立曼谷王朝,因想得到清王朝的认可,而向清王朝上书称自己是郑信之子郑华,清王朝相信了,从而认可了他的新王朝,并封他为暹罗国王。因此自此之后曼谷王朝的国王都有一个中文名字,并且都姓郑。
Ⅳ 泰国历代国王都姓“郑”,不是华人后代,为何还要起中文名
在泰国有一个很有威望的如果王叫做郑信,他的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泰国人。而且也因为他有着一半的中国血统,所以他们是可以和清王朝搞好很多关系,但是后来在泰国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郑信是被杀死了。为了能延续和清王朝的友好关系,所以后来的国王都冒充自己是郑信的后代奶和清朝维护好关系,从此以后每一个国王都会用正这一个姓来取一个中国的名字。但是他还是,想要和清王朝搞好关系的,所以他瞒天过海冒充是郑信的儿子。当然清王朝的皇帝也没有太过疑心这一件事情毕竟都相隔这么远。所以他们是为了得到清王朝的一些援助或者是物资,他们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冒充是郑姓的后代,用郑来改一个中国的名字。
Ⅳ 历代的泰国国王,为什么认这位中国人为祖先
泰国拉玛王朝都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当时向清朝皇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因为拉玛一世的政权,是从一位中国人手中夺取。这位中国人,就是被称为泰国吞武里大帝的郑信,1767年至1782年在位。郑信又名郑新、郑国英,他的父亲,《清史稿》考证名叫郑昭,应该来自中国潮州一带。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不少民众下南洋谋生,郑昭应属其中之列。尽管在史书上,郑信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更准确地说,他父亲是中国人,他本人则为中泰混血。
郑信的雕塑当时的东南亚各政权混战,尤其是缅甸与泰国征伐不断,这种仇怨,其实今天依然存在。郑信在起兵反抗缅甸侵略中崭露头角,并先后征服了今天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地方,奠定了今天泰国政权的基础。当时清朝与缅甸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为取得清朝的援助,郑信以中国人后裔身份与清朝修好,泰国成为清朝的属国之一。但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与佛教寺院关系紧张,据信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当时,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郑信则铁血镇压,于是民怨四起,反叛不断。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拉玛一世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按照泰国王室的记载,1782年4月10日,郑信被公开斩首,他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亲信的拉玛一世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但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Ⅵ 泰国曼谷王朝的国王并非是汉族后裔,为何都有一个中文名字,姓“郑”呢
这是因为当时曼谷中有一些汉族后裔,而且这些人们对曼谷进行了一些侵略,所以他们的中文名字都姓郑。
Ⅶ 泰国的国王姓什么
泰国王室(泰语:จักรี),即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的都以郑氏为王族中文姓氏,如拉玛一世名为郑华,拉玛二世名为郑佛等等。1786年(清干隆五十一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干隆册封其为暹罗国王。此后,拉玛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均多次向清廷朝贡。
现任准皇位继承人为玛哈·哇集拉隆功(郑冕,拉玛十世)。泰国王位由王子世袭,后因缺少合法男性继承人,泰国现行的王位继承条例规定,女性可继承皇位。国王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并根据宪法,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行使权力。政府每年拨一亿泰铢供王室开支。
依泰国1997年的宪法,泰国国王及其王室没有实权,国王本人主要是国家及其完整统一的代表。但自2006年政变后,泰国王室实际上又重新控制住泰国的军政大权。2016年10月13日晚间7点,泰国王室宣布泰王普密蓬(郑固,拉玛九世)于下午3时52分驾崩,享年88岁。
Ⅷ 为什么泰国新国王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冕
据相关消息,泰国总理宣布,根据泰国宪法,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将是新的君主。
玛哈·哇集拉隆功,1952年7月28日出生,泰国王储,国王逝世后刚刚被泰国政府宣布将继位为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唯一的儿子,其中文名为郑冕。
刚刚去世的普密蓬·阿杜德国王作为曼谷王朝的第九位国王(即拉玛九世),也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固。
他们为何都有一个中文名字?而且都姓郑?
我们发现,泰国曼谷王朝(泰语:จักรี,也称却克里王朝)的历代君主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向当时的清朝皇帝干隆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
中国人之后的说法和郑信有关。郑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郑昭、披耶达。他是华裔暹罗人,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
(郑信塑像)
郑信的父亲因家境贫寒,出海谋生来到暹罗,他头脑灵活,因承包赌税,逐渐发达,娶暹罗女子洛央为妻,产下一子,取名郑信,这一年是清朝雍正十二年。
郑信后来成为泰国财政大臣的养子,精通华语、泰语,深受当时朝野上下的喜爱,后来还担任军政长官。此时,统治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1767年4月,缅甸大军攻陷当时的暹罗都城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正式灭亡。但缅甸军队没有来得及消灭暹罗残余势力,因为此时清军已经打到缅甸腹地阿瓦地区。
趁着缅军主力撤退的时机,郑信率领几百人开始驱缅复国大业。郑信得到了华侨商人的支持,军队迅速扩充到1万多人,而且基本上每人均配备火枪,战斗力大幅提升。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郑信用7个月的时间,驱逐缅军,光复国土,然后在吞武里正式称王,并最终得到清朝的承认。
但是,前往中国的使团还没有回到暹罗,郑信已经被杀害。
(拉玛一世,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又称为昭披耶却克里,汉名郑华)
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受到严重精神疾病的困扰,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因此与佛教势力关系紧张。同时,民怨四起,反叛不断。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部将昭披耶却克里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
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郑信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自己发小和亲信的昭披耶却克里的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关于郑信死亡的方式有被斩首和被用檀香木击杀两种说法,而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郑王庙,又称黎明寺,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郑信的寺庙)
1782年4月6日,昭披耶却克里加冕为王,是为曼谷王朝的开国国君拉玛一世。
干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八日,拉玛一世入贡,在所进表文中自称为郑信之子郑华。清廷信之不疑,依例封为暹罗国王。
从此以后,每当新一任的泰王,都有郑姓的中文名。
Ⅸ 每任泰国王都会取一个中文名,这有哪样的讲究
说起泰国很多人都会想到人妖、沙滩、香米等标签,殊不知泰国的王室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在当今世界平等民主的思潮下,泰国国王仍然有着极高的权力,行使者类似封建时代的统治。除此之外,泰国王室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一任泰王都必须有一个中国名字,即便他们并不是中国人。这又是为何呢?
▲ 现任泰王拉玛十世
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但今天的泰国王室仍然遵循的这个传统,比如如今的泰国国王拉玛十世,其泰国名字叫做“玛哈·哇集拉隆功”,而且中文名字叫做郑冕,就是如此。
Ⅹ 泰国历任国王为什么都有中文名泰国历任国王为什么都有中文名
1、泰国也是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并非每一代王朝的国王都有中文名字;
2、老实说,只有从1782年开始至今的却克里王朝(又称为“曼谷王朝”)才有汉姓;
3、却克里王朝第一代国王拉玛一世,原名:昭披耶却克里,是当时泰国国王郑信手下的将军。在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发动政变,杀死郑信,自立为君。因为泰国(当时称为“暹罗”)是清朝的属国,拉玛一世不敢告诉清廷他篡位的实情,因此他向清廷上表的文书中坚称郑信是病逝,他是郑信的儿子郑华。清廷信之,封其为暹罗国王。
此后拉玛二世登基进贡称“郑佛”,三世王、四世王各自称为“郑福”、“郑明”,皆以郑姓。现任泰国国王拉玛十世叫做玛哈·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郑冕。
PS:郑信是泰国着名君主,华裔,原籍中国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