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人怎么看待清朝

泰国人怎么看待清朝

发布时间: 2023-02-27 00:57:38

A. 据说泰国王室一直有认一位中国人为老祖宗,其中有何缘由

去泰国旅游的朋友们都知道,泰国人认为他们最了不起的皇帝便是吞武里大帝。吞武里大帝的中文名叫做郑信,他其实是中泰混血,按照中国传统按照父系血统为正统来说的话,他应该是一个中国人。郑信的父亲是在雍正时期从广东偷渡到达泰国的。清朝当时执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广东福建等沿海人民痛不欲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下南洋。

大城国在郑信的杰出管理之下,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了东南亚的一支强大势力,柬埔寨被迫成为其附属国。郑信获得了百姓前所未有的拥戴,被推举为国王,开创了吞武里王朝,他便是吞武里大帝。晚年,郑信由于错误的判断导致穷兵黩武,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最终死于宫廷政变。

B.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灭亡100多年,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都已经灭亡很久了,而曼谷王朝还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的治世态度不一样。提到泰国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泰国的旅游业,很多中国人旅游的时候都会选择去那里,不仅景色优美并且价钱也比较便宜,但是泰国的政权和我们并不一样。他们现在还保留着王室,泰国皇室的地位非常的高,当地的明星和领导者见到皇室的成员都得行跪拜礼。


虽然说泰国和大清时候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统治者和地理位置都造成了不一样的后果,不过他们现在还能够继续发展也能侧面表现这样的国情也是适合他们的。

C. 清朝时期的中国和泰国哪个强大

清朝前期肯定比泰国强大,但是清朝到了后期,真不一定比泰国强大,泰国当时的君主立宪制还是比较成功的。

D. 西方人对于明朝和清朝,是什么样的看法

欧洲人眼里清朝和明朝差距有多大

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皇帝,八卦,类似能拿来当板砖的论据,明清两朝的爱好者们,基本都拿来互拍个遍。却基本是唇枪舌剑,越战越乱。
为啥乱?彼此的立场都如此坚定,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各有不同,丁点好的优点,总是往大了夸,但凡是个缺点,逮住也往狠了踩,于是你夸我踩,自然混乱一片。
不妨找个中立角度:与明清同时代的欧洲人,都是怎么看待这两个朝代的?
从这些来自西方,关于明清两朝各个环节的记载里,彼此的高下可以立判!

1,农业水平

在十六至十七世纪,造访明朝的西方人笔下,中国的农业生产,让他们顶礼膜拜。最出名的就是传教士利玛窦的评语:“远比欧洲富裕得多。”
为什么比欧洲富裕?传教士曾德昭赞扬中国农民体质好,生活态度开朗热情,有比欧洲农民先进的农具。西班牙人拉达惊叹于中国农村琳琅满目的农具,比如风力扬谷的扇车,能在山顶灌溉的超级大水车。水稻全是一年三熟,产量相当高,另外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更相当多。好些中国司空见惯的农具,当时倒卖到欧洲,全引起疯抢。
拉达还曾这样评价明朝农民生活: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
利玛窦尤其盛赞了广东省,说广东就是放大版的威尼斯,美丽富饶交通方便。至于大明朝?“他(明朝)整个看起来就是个大花园,并有无可形容的宁静与安详”。
这个“大花园”到了清代,又变成什么模样呢?以曾出使中国的英国使团成员巴罗的哀叹说:康乾盛世时代的中国农村,简直是“极端的贫穷,无助的困苦”。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沿途常见遗弃的死婴,北京城周围每年就有九千多弃婴,场面触目惊心。
同样叫英国人难忘的,就是清朝人的饥饿。当时英国使团的食物里,有些死掉发霉的猪和家禽,就被英国人随手扔掉了。接着惊呆他们的一幕出现了:周边的中国人全涌上来,疯抢这些食物。巴罗的惊叹说:“(中国人)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的也不放过!”
对传说中富饶的像花园的中国农村。巴罗的评价说:没有看过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2,城市水平
与农村一样,明朝的城市,也曾令那些造访的欧洲人惊羡。
同样还是拉达的叙述,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国西班牙的来客,他眼中的明朝城市,大多建在河边,不但城墙坚固,而且街道铺的极好,两旁好多葱茏的树木,路面比欧洲城市要宽要直。房屋很漂亮。
特别吸引拉达眼球的,还有大明朝的福利机构:惠民药局和养济院。在拉达的记录下,明朝城市有一个“非常好的,让我们对他们这些异教徒惊叹的事”,就是竟然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医院!
拉达去过的几个中国城市,竟没见过乞丐,明朝人告诉他,当地养济院可以收容无力生活的残疾人。而且“始终有充足的大米供应。”
而且哪怕是很小的城镇,食物也都很便宜,也常见大大小小的娱乐和宴会,以拉达的估算说:“超过世界其他民族,因为他们(明朝人)是富有而无忧无虑的。
而除了这些惊艳的外观外,明朝的城市,更有欧洲人赞叹的环境卫生水平。
利玛窦就曾对比过苏州与威尼斯,同样都是“水城”,但苏州除了繁华富饶外,更难得的是水质清澈。“不像威尼斯的水那样又咸又涩。
在杭州居住了十年的葡萄牙人曾德昭,更有深情的笔墨描绘西湖风情:西湖水的清澈程度,简直到了“湖底细沙纤毫悉睹”的地步。为啥干净到这地步?曾德昭解释说,除了人民勤劳,更因明朝有成熟的卫生管理甚至垃圾回收体制,就连“扔到街上的破布”都可以回收。
而几百年后,当干隆的英国使团光顾中国时,对清王朝的城市水平,使团成员斯当东,只有几句冷冰冰的评语:很少公共游玩娱乐地带,公路既少又窄。
当然让英国人更惊讶的,就是清朝的城市,人真的很多,定海这样的小县城,都是人头攒动。而到了北京后,以巴罗的记录,北京东郊街道上,全是摊位和人流,整个大路给挤成一条线。
但这样繁荣的城市,给英国人最难忘的,却是贫富差距。同样是斯当东的感慨说,经过的每个城市,见过的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屋子,只有极少数是高大漂亮的房子。要么是穷人家要么是富有人家,中产阶层非常少。
至于大清朝的都城北京?在这些英国人的日记里,那真个是大多数房屋破败老旧,随处都能看见乞丐,而且道路质量差,一下雨就泥泞得走不动。最让他们开眼的是,城里居然还有荒地,好些坍塌的房屋都成了废墟,长满了荒草。

3,世态万象
在造访明朝的外国人笔下,也少不得对明朝人性格脾气的描述。
嘉靖年间曾客居广州的葡萄牙人克鲁兹,介绍给后人的,是一个充满文艺范的广州。逢年过节,都喜欢演奏音乐。而且毫不排外。他们这些葡萄牙人夜晚在河边纳凉,都常遇上乘坐游艇玩乐器的广州青年,然后他们就会应邀上船,一起弹奏音乐,场面其乐融融。
而且和后人想象中,那些自傲是“天朝上国”的明朝人不同,同样在明朝生活多年的葡萄牙曾德昭,却十分赞叹当时中国人的襟怀。说中国人非常谦虚,能够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发现比自己先进的地方,就能虚心学习。而且还很讲诚信,尤其重视遵守时间与承诺。这真是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
利玛窦在写给西班牙税务司长罗曼的书信里,对中国人的素质,给了一个至高评价:中国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卓越非常,太高太大了。如果详细写出,那就需要几大册。
明朝的军队风貌,以拉达的说法,明朝军队之精锐,是可以横扫四方的。战船也坚固耐用,其火炮以西班牙船长埃尔提阿达的评价说:比欧洲火炮更精致坚固!
而同样是到了清朝,英国使团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却天翻地覆。
以巴罗的嘲笑说,清朝的中国老百姓,真的很怕官,平时不管多么放松,官员面前,立刻变得战战兢兢。
至于清朝的官?以斯当东的描绘:清朝的穷人没什么申诉的机会,做官就是中国人唯一的宗教。
英国人特别看衰的,就是干隆年间的清兵。在他们看来,清朝的海军船只,根本不适合航海,吃水太浅扛不住大风浪。至于陆军?以巴罗的说法,且不论武器如何,军队精神气质都奇差,感觉像跑龙套的演员。因此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只要三艘战舰,就能摧毁中国海岸线!
4,形象影响
明末一系列介绍中国的图书,很快在同时期的西方火热起来,甚至引发一个流行欧洲上百年的热潮:中国热。
在这场中国热里,穿中国丝绸,摇中国纸扇,收藏中国瓷器,看中国皮影,养中国金鱼,都是常见的流行时尚。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里特意建造了“中国宫”。英国女王更是个中国迷,以写鲁滨逊的那位作家笛福的形容:女王房屋的图案家具,都要中国造,且最爱中国汉服。
当然思想文化上的影响,更是持续热烈:早在明朝天启年间,拉丁文版的中国《四书五经》,就在欧洲闪亮登场,立刻引发震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欧洲人一直不遗余力,如饥似渴学习中国。期间对欧洲进步影响之深,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形容:“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
干隆年间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就是在欧洲“中国热”时代长大,造访大清前,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其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正如他自己诗里形容:仿佛我游览中国幸福的海滨,攀登他无比自豪的杰作万里长城!
但等到真正踏上中国土地,见识了清王朝的百态风貌后,曾经的中国迷马戛尔尼,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评语: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与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作者:张嵚)

E. 泰国为啥能成为中国的藩属,和中国维持良好的关系

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两国间关系源远流长。在泰国大约有八百五十多万华人,是泰国重要的民族。泰国华人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为泰国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郑信创建的吞武里王朝昙花一现,却为拉玛王朝长久统治奠定了基础。但为了避免清朝以篡位进行问责,1786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不明就里的干隆皇帝册封他为暹罗国王。拉玛一世还有穿着清朝郡王服饰的画像。说起来,他在血统上与中国也有渊源,他父亲是泰国本地人,但母亲被认为有部分华人血统。由此,泰国王室就以郑为姓。

F. 历代的泰国国王,为什么认这位中国人为祖先

泰国拉玛王朝都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当时向清朝皇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因为拉玛一世的政权,是从一位中国人手中夺取。这位中国人,就是被称为泰国吞武里大帝的郑信,1767年至1782年在位。郑信又名郑新、郑国英,他的父亲,《清史稿》考证名叫郑昭,应该来自中国潮州一带。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不少民众下南洋谋生,郑昭应属其中之列。尽管在史书上,郑信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更准确地说,他父亲是中国人,他本人则为中泰混血。
郑信的雕塑当时的东南亚各政权混战,尤其是缅甸与泰国征伐不断,这种仇怨,其实今天依然存在。郑信在起兵反抗缅甸侵略中崭露头角,并先后征服了今天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地方,奠定了今天泰国政权的基础。当时清朝与缅甸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为取得清朝的援助,郑信以中国人后裔身份与清朝修好,泰国成为清朝的属国之一。但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与佛教寺院关系紧张,据信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当时,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郑信则铁血镇压,于是民怨四起,反叛不断。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拉玛一世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按照泰国王室的记载,1782年4月10日,郑信被公开斩首,他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亲信的拉玛一世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但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G. 泰国(暹罗)近代历史为什么能和平发展

一、古代的大成王朝,与中华民族一样,经历过内部改朝换代的进化;

泰国,古称暹(xian)罗国,史书称最早源于三国时期孔明七擒孟获之地。据说暹罗最早的民族就是孟获等少数民族组成。

中国史书上,有时又称泰国为“赤土国”,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公元6世纪,隋炀帝派使臣常俊到泰国,7-13世纪期间泰国称南昭王国,直到公元1238-1438年素可泰王朝的兰甘亨国王(泰国人尊陈为泰国之父),方为泰国留下历史记载,同时,他以平等的民族政策,团结了国内的各族少数民族,如高棉、马来人、华人等,因而得到所有泰国人的尊重。

二、分久必合,抵御外侮的国家统一战争

泰国古代历史上,也曾多次抵御过西边的缅甸、东边的安南(今越南)入侵而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也经历了曲折跌宕的历史发展进程。曾几何时,古暹罗的首都阿育耶陀被攻陷,差点被灭国。然而一个英雄的出现,挽救了泰国,收复了失地,统一了各民族,建立了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吞武里王朝,并且大力发展了佛教等宗教。他就是泰国公认的建国君主——郑信王。这位英雄,竟然还是华夏后裔,其父为广东人,母为泰族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干隆年间。

三、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是十八世纪泰国兴盛的主要原因

郑信王之后,就是当今泰国王族(拉玛九世)的祖先——拉玛一世登基。从拉玛一世开始,就着力发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他们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之路。

在近代亚洲,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不仅光临过中国,同时也光临过暹罗国。他们首先要求通商、传教等商业、文化交流活动。而当时的中华民族,正以泱泱大国自居,对于外来文化,正不屑一顾。而泰国王族,在佛教博大心怀的教义下,对于外来文化却十分开放。因此,西方的传教士很早就进入到泰国,可以说,泰国比中国早100多年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四、明智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在牺牲局部利益的条件下,保全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同时代的亚洲国家,都遭遇了类似的屈辱经历。从拉玛一世时代,英法就通过其殖民地印度、越南等地,向暹罗国贩卖鸦片,导致很多人倾家荡产。因此,从拉玛二世起,就认识到了自身与西方的差距,一方面颁布法令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但不针对外国人,因此避免了类似中国清朝遭遇的鸦片战争。另一方面,从拉玛三世起,甚至与传教士交上朋友,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字,同时派出自己的王子去西方留学读书,因此,王族后代几乎都能够很好的与西方进行交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五、亲西方的经济政策以及对于资产阶级改革派的宽容,促使泰国进入现代社会发展模式

后来的拉玛四世到拉玛七世,都先后出访了英、法、俄、美等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不仅与西方列强的王室、政府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同时还逐渐引进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同时,在与西方的贸易往来中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好处。

拉玛七世时(二十年代),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被迫削减开支,减少军事投入,此时泰国王室已经对经济滑坡束手无策,由此引发军队不满。当时与中国的革命家孙中山同一时期的泰国西方留学生——激进的资产阶级代表,与泰国国内的军人共同进行了军事政变,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此时的拉玛七世,勇敢的接受了这一要求,他大赦了政变的党派——民党及其参与者,通过放弃干政,建立了选举体制。虽然王室放弃了尊贵的特权,但是从此泰国走上了总理组阁的君主立宪道路,引进了民主制度,并且避免了国家陷入内战。此后的泰国,再次经历了2次政变、几次小规模内部势力冲突和摩擦,但在拉玛七世坚持的“还政于民”的基本思想下,他宁愿辞职不做国王,也要压制当时政府制定的有集权化倾向的宪法,

六、优秀的领导,创造了一个祥和、安宁的国家,成就了今日泰国的稳定和繁荣。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2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