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秃鹫吃什么
⑴ 秃鹰主要吃什么类型的东西
秃鹫喙很软,很难撕咬动物比较新鲜的肌肉组织.
所以秃鹫专门吃已经腐烂的尸体.
秃鹫的体内有着特殊的抗菌体,完全能够免疫那些腐烂的肌肉上的细菌.
⑵ 秃鹫主要吃什么
纠正一点,秃鹫虽然被称之为“清道夫”,但它与所谓的“清道夫”是不同的,而这个称呼是因为它“以腐肉为食”,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吃,它的全称号叫“草原上的清道夫”。
最后说说秃鹫被称之为“清道夫”的原因,秃鹫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腐烂的动物尸体,倒不是说它不吃新鲜的肉,而是基于它本身的一些特质,比较喜欢吃动物的尸体而已。一旦在草原或者荒漠中发现动物的尸体,那么它们会多次的确认猎物是否还活着,一旦确认动物死去了,它们就会一起飞过去开始进食。之所以被称之为“草原清道夫”,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可以清理草原上的动物尸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动物尸体腐烂,滋生瘟疫或病菌,因为这点才有了这个称号。
⑶ 土耳其秃鹫de资料
红头美洲鹫(学名:Cathartes aura),又名土耳其秃鹰,是分布在美洲的一种新大陆秃鹫。[2]它们分布在加拿大南部至南美洲南端,栖息在辽阔至半开放的地区,包括亚热带森林、丛林、草坪及沙漠。[1]
红头美洲鹫是一种大型的鸟类,翼展1.7-1.83米,体长64-81厘米,重0.85-2.26公斤。[3][4][5][6]它们呈深褐色至黑色。头部及颈部没有羽毛及呈紫红色。喙短而钩,呈象牙色。它们生活在野外的寿命为16岁,饲养的可以超过20岁。[7]
红头美洲鹫是食腐动物,差不多只吃尸体。[5]它们会以视觉及嗅觉来寻找食物,以低飞来嗅出腐尸的味道。[5]它们的飞行是依赖空气的热流,很少会拍动双翼。它们是以一大群聚居。它们没有鸣管,只可以发出低嘶声。[8]它们会在洞、空心树或灌木丛里筑巢。它们每年可以哺育两只雏鹫,都是吃双亲的反刍液长大。[9]它们的天敌非常少。[10]它们在美国受到了保护。[11]
//
分类
红头美洲鹫的正面。
红头美洲鹫又名土耳其秃鹰,是因它们的秃头及深色主羽像雄性的野生火鸡。[12]其属名的意思是“清洁者”[13],种小名是源自其墨西哥语的称呼。[12]它们最初是由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于1758年描述。[14]它们现时与大黄头美洲鹫及小黄头美洲鹫一同分类在美洲鹫属中。
红头美洲鹫共有五个亚种:
•C. a. aura:指名亚种。它们分布在由墨西哥,南至南美洲及大安地列斯群岛。这个亚种的分布地有时会与其他亚种的重叠。它们是所有亚种中最细小的,而颜色与C. a. meridionalis的很难分辨。[15]
•C. a. jota:分布在智利,较指名亚种大及褐色,但却较C. a. ruficollis淡色。次羽及廓羽边缘灰色。[16]
•C. a. meridionalis:分布在曼尼托巴南部、英属哥伦比亚南部、艾伯塔省中部及萨克其万、亚利桑那州中南部及得克萨斯州中南部。[17]它们会迁徙远至南美洲,与C. a. aura的分布地重叠。廓羽呈深褐色及较窄。[15]
•C. a. ruficollis:分布在巴拿马南部,南至乌拉圭及阿根廷。它们也远及特立尼达。[18]它们比C. a. aura更为深色,翼边没有或较少褐色。[18]头部及颈部呈深红色,有黄白色或绿白色斑纹。成鸟的冠上有淡黄色。[16]
•C. a. septentrionalis: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南至美国东部。它们迁徙的路线较短,也很少会到美国南部。[15]
分布及栖息地
飞行的红头美洲鹫。
红头美洲鹫的分布地很大,估计占地达2800万平方公里。它们是美洲中数量最丰富的秃鹰[2],全球约有450万只。[1]它们栖息在整个美洲辽阔及半开放的地区。它们是美国南部的永久居民,不过北部的甚至会迁徙至南美洲。[5]它们广泛分布在辽阔的郊野、亚热带森林、丛林、沙漠及山脚。[19]它们也会在草坪、草原及湿地出没。[1]
生态及行为
成年红头美洲鹫。
红头美洲鹫是以大群群居的,日间会单独出来觅食。一群红头美洲鹫可以多达几百只,甚至包括黑美洲鹫在内。它们会在枯萎及没有叶子的树上筑巢。也有在洞穴筑巢的,但一般都只会在繁殖季节才会到洞内。[9]它们夜间的体温约为6至34 ℃,稍为低体温症。[20]
红头美洲鹫站立时很多会张开双翼,尤其在潮湿或下雨天。这种姿势相信有多种功能:烘干双翼、暖身及消毒。其他新大陆秃鹫、旧世界秃鹫及鹳科都会有这种姿势。[10]它们会像鹳科般在自己的脚上排粪,藉蒸发来帮助降温。[21]这可以冷却脚及脚掌上的血管,而在脚上会有白色尿酸的斑纹。[22]
红头美洲鹫只有很少天敌。成年、未成熟及换羽的都会是金雕、白头海雕及大雕鸮的猎物;蛋及雏鹫就会被哺乳动物所猎食,如浣熊、北美负鼠及狐狸。[5][10]它们会反刍出半消化的肉,造成难闻的气味来赶走掠食者。[9]若掠食者非常接近,它们甚至会直接呕吐到其面或眼睛上。某些情况下,它们会呕吐得很剧烈,并飞走逃避掠食者。[23]
红头美洲鹫在地上时很不灵活,要废很大的功夫才能起飞。[23]起飞后,它们会保持V型,很少会拍动双翼,只会顺着气流上升。[24]
食性
正在吃尸体的红头美洲鹫。
红头美洲鹫主要吃尸体,由细小的哺乳动物至大型的牧食动物不等,当中特别喜欢刚死去未腐化的尸体。它们也会吃植物、南瓜及其他农作物、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19]在南美洲,它们甚至会吃油棕属的果实。[25][26]它们很少会自己动手杀死猎物。[27]它们有时会在路边吃路杀,或是在水边吃冲上来的鱼类。[5]它们也会吃浅水中的鱼或昆虫。[9]它们在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清理尸体,免于细菌滋生。[28]
红头美洲鹫凭嗅觉来觅食,是鸟类中较为罕有的。它们一般会低飞来侦测尸体散发的乙硫醇。[10]脑部嗅叶的体积特别大。[10]王鹫及黑美洲鹫都不能嗅出尸体所在,只会跟随红头美洲鹫来寻找尸体。红头美洲鹫,或与大黄头美洲鹫及小黄头美洲鹫会先找到尸体[10],红头美洲鹫会赶走黄头美洲鹫[28],而王鹫则会待红头美洲鹫撕开尸体后才赶走它们,因王鹫的喙不够强壮撕开尸体。这是一个物种间共生的例子。[29]
繁殖
1天大的雏生红头美洲鹫及鸟蛋。
红头美洲鹫的繁殖期是于3月开始,最高峰为4-5月,一直至到6月。[30]它们示爱时会有几只鹫聚集成圈,张开双翼跳动。在空中,一只鹫会紧随另一只鹫拍动双翼或俯冲。[19]
红头美洲鹫一般会在受保护的地方,如洞穴、悬崖、石缝、空心树或灌木丛筑巢生蛋。它们巢并不怎么完善,差不多只是在地上生蛋。雌鹫一般会生1-3颗蛋,蛋呈奶白色,有褐色或薰衣草色的斑点。[19]双亲也会负责孵化,雏鹫在30-40日就会出生。雏鹫出生时是需要照顾的。双亲会用反刍液来喂哺雏鹫,照顾它们10-11星期。当受到威胁时,成鹫会逃走、向入侵者呕吐或装死。[9]若雏鹫受到威胁,成鹫会保护它们。[19]雏鹫约于9-10星期大就会换羽。一家会一起待至冬天的来临。[19]
与人类关系
红头美洲鹫被指是传播炭疽病及猪瘟的兇手[31],不过,引发猪瘟的病毒在经过红头美洲鹫的消化道后就已被消灭。[23]它们也被误会是会攻击欧洲牛,因它们与黑美洲鹫混在一起,随其后吃尸体。它们的粪便对树木或其他植被是有害的。[32]它们可以被饲养,但却被法例所禁止,除非它们是受伤或不能回到野外。[33]饲养下的红头美洲鹫可以吃鲜肉。[23]
红头美洲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群落数量稳定。[1]
。
⑷ 秃鹫的食物有哪些,它可以算是消费者么
你好,秃鹰的食物主要是肉类,比如一些动物,兔子、羊等等,它属于消费者,小草、树木属于生产者。
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⑸ 秃鹫的食性是怎样的
秃鹫的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
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在白色。
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
(5)土耳其秃鹫吃什么扩展阅读:
秃鹫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3-5月。通常营巢于森林上部,也在裸露的高山地区营巢。巢多筑在树上,偶尔也筑巢于山坡或悬崖边岩石上。巢域和巢位都较固定,一个巢可以利用很多年,但每年都要对旧巢进行修理和增加新的巢材,因而常常使巢变得极为庞大。
通常刚建的新巢直径为1.3-1.4米,高0.6米,而到后来直径竟达2米以上,高超过1米。巢呈盘状,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放有细的枝条、草、叶、树皮、棉花和毛。巢距地不高,通常为6-10米。交配在巢上进行,伴随着交配而发出呻吟声。
每窝通常产卵1枚,卵污白色、具红褐色条纹和斑点,卵的大小为84-97毫米×64-72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52-55天。雏鸟晚成性,生长极慢,通常在亲鸟喂养下经过90-150天的巢期生活,雏鸟才能离巢。
⑹ 秃鹫是老鹰吗
不是
秃鹫是吃腐的,老鹰是吃活的
⑺ 内蒙古被放生秃鹫赖警局每天伙食费150,秃鹫平时都吃什么
内蒙古被放生秃鹫赖警局2021年1月9日,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出现了一只野生秃鹫,目前在警局内被投喂。当地派出所所长称这只秃鹫是上个月被救助后放生的,前日跟随警车被派出所民警带回警察局,据悉这只秃鹫胃口极大,每天光肉就要吃6斤,伙食费上百元。
曾经有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一张照片《饥饿的苏丹》表面是秃鹫在等着猎食小女孩的画面,但追根溯源正是人类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打破了一直存在在自然界食物链的法则,才导致秃鹫将目光锁定到了人类的身上。据《大自然》期刊的报道称,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灭绝的生物种类远超之前几个时代的总和,地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点,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存在,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得到破坏,乃至不复存在,因此对于人类和自然界共同生存的问题的探讨,应当是所有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
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人类能够从自然界提取原料,获取一系列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心存悲天悯人的气度,就像我们一直信奉的科学真理一样:能量是守恒。我们获得了馈赠也应该给出自己的给予,这样才能塑造一个长久发展的地球。
⑻ 青藏高原秃鹫爱吃什么
秃鹫吃的大多是哺乳动物的尸体。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这种观察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也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察看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开始降落到尸体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走去。这时候,它犹豫不决,既迫不及待想动手,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它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展开双翅随时准备起飞。秃鹫又走近了一些,它发出“咕喔”声,见对方毫无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这时,它再一次察看尸体。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狼吞虎咽起来。
⑼ 秃鹫如果实在找不到尸体的情况下也会像老鹰一样捕食活的动物吗
会捕食活的动物
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秃鹫吃的大多是哺乳动物的尸体。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这种观察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也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察看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开始降落到尸体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
(9)土耳其秃鹫吃什么扩展阅读
分布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不丹、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马其顿、蒙古、
黑山、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葡萄牙、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西班牙、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区域性灭绝:塞浦路斯、意大利、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
旅鸟:奥地利、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柬埔寨、埃及、德国、直布罗陀、匈牙利、日本、约旦、拉脱维亚、马来西亚、荷兰、阿曼、波兰、斯洛伐克、瑞士、泰国、突尼斯、也门。
产地不确定:阿尔巴尼亚、摩洛哥。
⑽ 草原清道夫(秃鹫)的资料和吃什么
物种名称
中文正名:秃鹫 拉丁学名:Aegypius monach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1766) 藏名音译:夏过 英 文 名:cinerous Vulture 中文俗名:狗头鹫 夭勒 狗头雕 座山雕
形态特征
秃鹫
体形大,全长约110厘米,体重7~11公斤,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整个身体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成年秃鹫头部为褐色绒羽,后头羽色稍淡,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白褐色。上体暗褐色,翼上覆羽亦为暗褐色,初级飞羽黑色,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胸前具绒羽,两侧具矛状长羽,胸、腹具淡色纵纹,尾下覆衬白色,覆腿黑褐色。秃鹫虹膜褐色,嘴端黑褐色,腊膜铝蓝色,跗跖和趾灰色,爪黑色。由于食尸的需要,它那带钩的嘴变得十分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拖出沉重的内脏;裸露的头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秃俊脖子的基部长了一圈比较长的羽毛,它像人的餐巾一样,可以防止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 秃鹫形态特殊,可供观赏,其羽毛有较高经济价值。在牧区,秃鹫受到民间保护,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有人捕杀制作标本,做为一种畸形的时尚装饰,加上秃鹫本身繁殖能力较低,使本种群受到了一定破坏。 体型硕大(100厘米)的深褐色鹫。具松软翎颌,颈部灰蓝。幼鸟脸部近黑,嘴黑,蜡膜粉红;成鸟头裸出,皮黄色,喉及眼下部分黑色,嘴角质色,蜡膜浅蓝。幼鸟头后常具松软的簇羽,飞行时更易与深色的Aquila属的雕雕类相混淆。两翼长而宽,具平行的翼缘,后缘明显内凹,翼尖的七枚飞羽散开呈深叉形。尾短呈楔形,头及嘴甚强劲有力。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蜡膜蓝色;脚-灰色。 叫声:通常无声。
生活习性
秃鹫
秃鹫栖息范围较广,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草原均有分布,栖息于高山裸岩上,筑巢于高大乔木上,以树枝为材,内铺小枝和兽毛等。多单独活动,有时结3~5只小群,最大群可达10多只,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而是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其他腐烂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也捕食一些中小型兽类。 秃鹫吃的大多是哺乳动物的尸体。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这种观察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也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察看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开始降落到尸体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走去。这时候,它犹豫不决,既迫不及待想动手,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它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展开双翅随时准备起飞。秃鹫又走近了一些,它发出“咕喔”声,见对方毫无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这时,它再一次察看尸体。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狠吞虎咽起来。 秃鹫
有时候,秃鹫飞得很高,未必能发现地面上的动物尸体。其他食尸动物如乌鸦、豺和鬣狗等的活动,就可以为这种猛禽提供目标。如果发现它们正在撕食尸体,秃鹫会降低飞行高度,作进一步的侦察。假如确实发现了食物,它会迅速降落。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在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 在猛禽中,秃鹫的飞翔能力是比较弱的,好在它找到了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这些大翅膀的鸟儿,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用它们特有的感觉,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它们依靠上升暖气流,舒舒服服地继续升高,以便向更远的地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