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战多少军舰
❶ 土耳其为什么要参加一战
在一战爆发以前,土耳其虽然在国力上不如那些世界强国,但它最起码还是一个世界大国。但是在一战结束以后,土耳其遭到了一系列的严重制裁,以至于丧失了全国70%的。其实土耳其原本可以宣布中立,可是它最终在1914年11月对协约国阵营宣战。那么,土耳其为何会加入同盟国集团呢?
在一战爆发的初期,德国在东西两线都取得了胜利,土耳其误认为战争将会在半年内结束。土耳其与沙俄存在领土争端,它试图借助德国的力量对付沙俄,等沙俄战败以后,自己好收复一些土地。1914年11月,土耳其正式对协约国参战。在此之前,土耳其的主要对手就是沙俄,两国海军在黑海反复鏖战。战局的发展很让人意外,德国速战速决的战法失败,战争演变成了消耗战,这对德国来说很不利。时间进入1916年以后,虽然德国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战略上仍处于被动状态。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二年,在法国的凡尔赛举行战后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处置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的问题,正是在这次会议中,土耳其丧失了70%的领土。
❷ 中国与土耳其军事实力谁更胜一筹
中国与土耳其军事实力相比,中国更胜一筹。依据国外的知名军事机构全球火力指数网站公布的2020年世界最强大军队排行榜,中国排名第三,而土耳其排名第九。
这份最新榜单显示,美国毫无悬念的稳居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俄罗斯,中国则以第三名上榜,印度排名惊人位列第四,日本第五创新高。6-10名分别是:韩国、法国、英国、埃及和巴西。
全球火力指数,简称GFP,是世界最着名最权威的军事排行榜之一,其数据库主要收集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全球火力指数使用复杂的评估方法,考虑50多个不同因素,根据相关计算结果,得到一个大致反映某国军队实力的评分。
(2)土耳其一战多少军舰扩展阅读
2020各国军事实力排名前四的详细信息:
1、美国
美国总人口3亿1666万人,适宜服役的人力资源总数为1亿4220万人。必要时可以征召1.2亿名17至45岁的人入伍。每年能补充的潜在新兵数量为420万人。目前美军现役人数143万人,预备役85万人。
美国陆军8325辆坦克、25782辆装甲车、步兵战车,1934门自行火炮、1791门牵引火炮和1330门多管火箭炮。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器总数为13683架,包括2271架歼击机、2601架攻击机、5222架军用运输飞机、2745架教练机,及6012架多用途直升机和914架攻击直升机。
美国海军和其他机构目前使用470多艘军舰、潜艇、快艇和辅助船只,包括10艘航母、15艘护卫舰、62艘驱逐舰、72艘潜艇、13艘岸防舰和13艘扫雷舰。
2、俄罗斯
俄罗斯位居第二,总人口1亿4550万人,其中6910万人可以服役。每年有135万人达到征召年龄。目前现役人员76.6万人,预备役248万人。
俄军现有15500辆坦克、27607辆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和类似车辆,5990门自行火炮、4625门牵引火炮和 3871门多管火箭炮。俄军飞行器总数为3082架,其中包括736架歼击机、1289架攻击机、730架军用运输机、303架教练机,以及973架多用途直升机和114架攻击直升机。
俄军海军和边防局使用350多艘军舰、潜艇、快艇和辅助船只,包括1艘航母、4艘护卫舰、13艘驱逐舰、74艘轻型护卫舰、 63艘潜艇、65艘岸防舰,以及34艘扫雷舰艇。
3、中国
中国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14亿人口。必要时可以为军队征召7.5亿人。每年有1950万人达到服役年龄。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人员228万人,预备役230万人。
解放军陆军拥有9150辆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坦克、4788辆装甲车辆、1710门自行火炮、6246门牵引火炮,另外还有1770门多管火箭炮。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器总数为2788架,其中包括1170架歼击机,885架攻击机。执行运输任务的飞机有762架,用于培训飞行员的飞机为380架。
解放军另外还有865架多用途直升机和122架攻击直升机。中国海军拥有520艘军舰、潜艇、快艇和船只,包括2艘航母、45艘护卫舰、24艘驱逐舰、9艘轻型护卫舰、69艘潜艇、353艘岸防舰艇,以及119艘扫雷舰艇。
4、印度
印度在GFP排行榜上位居第四。印度已成为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进口国,今后显然还将继续与外国伙伴发展军事技术合作。
印度人口世界第二,为13亿人,必要时可征兵6.152亿人,每年可补充2290万名达到服役年龄的人力资源。印军现役人数132.5万人,预备役人员214.3万人。
印度陆军拥有3569辆坦克、5085辆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290门自行火炮、6445门牵引火炮和292门多管火箭炮。空中力量拥有1785架各级各类飞行器,包括535架歼击机、468架攻击机、706架军用运输机、237架教练机,另有504架多用途直升机,20架攻击直升机能够消灭敌方装备和有生力量。
印度海军力量相对不强,只有184艘舰艇,包括2艘航母、15艘护卫舰、11艘驱逐舰、24艘轻型护卫舰、17艘潜艇、32艘岸防舰艇和7艘扫雷舰。
❸ 一战战舰哪几款性能最好
有点复杂:
首先要进行战略背景讲解:
德国统一后,在俾斯麦的规划下,第二帝国只实行欧陆第一强的地位,放弃海军的投资,以便维持英德盟约,避免跟英国交恶;但威廉二世1888年上台后,这个才29岁的年轻崽,本身因为出生时候难产,给接生医生拿产钳夹了一下脑袋,搞得有点智力障碍加左手萎缩残废,自卑的很。照片都永远是露右手左手放口袋的。自己也没经历过普法战争这些艰难,上台后跟现在粪青一样,老想陆海双强跟一哥(也是自己的表哥)较量,看不惯当时已经73岁的老家伙俾斯麦,上台一年多就赶走了。然后开始大规模扩建海军,德国佬很快就造出大量舰艇,成为世界第二海军,而且都是新船。
英国佬当然不干,就绞尽脑汁在1906年弄出一个专门夺取制海权的军舰,无畏舰(Dreadnaught)
这种军舰的特点是主炮都是相同口径的,弹道完全相同,而且布置在中轴线上,可以集中最大火力击沉对方,取消了以往战列舰上的用于攻击的第二口径主炮,只保留了用于防御轻型军舰的副炮,以及使用高功率蒸汽轮机做动力;这种军舰一出现,就将以往的军舰全部淘汰,德国佬的投资打了水飘。从此海军进入无畏舰时代。
无畏舰时代主要是几个大强国建造这种皮厚肉粗炮管大的战列舰,但由于皮太厚,速度都才20节左右,速度追不上当时的装甲巡洋舰;而德国有很多装甲巡洋舰可以到处去打击英国的商船队,为了对付这些巡洋舰,就把无畏舰的装甲拆卸一部分,加装锅炉,在保持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巡洋舰级别的装甲和速度,这就是战列巡洋舰;
在战术上,利用速度差,战列巡洋舰可以充当主力舰队的先锋,而且也可以跟战列舰进行一战,纠缠等待战列舰到来进行决战,也可以通过速度差迂回抢夺战位来包抄主力舰队。
一战的主要海战中,也基本是都是战列巡洋舰出场的,战列舰慢吞吞赶到战场战斗都结束了。
这两种军舰分别赋予不同的战术理念,有不同的任务,是一起建造的;
由于英国的国力强,自1906年无畏号下水到1914年大战爆发,共造了无畏舰38艘,德国才造了14艘。英国占据绝对优势。战列巡洋舰德国4艘,英国8艘。
1916年日德兰海战双方参战如下:
英国 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8艘装甲巡洋舰
德国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6艘前无畏舰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双方建成的无畏舰级别如下:
先说德国:
无畏舰:
拿骚级4艘:拿骚,威斯特法仑,莱茵兰,波森;
赫尔戈兰级4艘:赫尔戈兰,东弗里斯兰(又译作“奥斯特弗里斯兰”),图林根,奥尔登堡;
凯撒(又译作“皇帝”)级5艘:凯撒(又译作“皇帝”),腓特烈大帝,凯瑟琳(又译作“皇后”),阿尔伯特国王,路易特博尔德摄政王;
国王级4艘:国王,大选帝侯,边境总督(又译作“边境伯爵”),威廉王储。
超无畏舰:(主炮口径在13.5 英寸以上者)
巴伐利亚级4艘: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未建成),萨克森(未建成)。
战列巡洋舰:
冯-德-坦恩级1艘:冯-德-坦恩;
毛奇级2艘:毛奇,戈本;
塞德利茨级1艘:塞德利茨;
德弗林格级3艘:德弗林格,吕佐,兴登堡。
英国的:
无畏舰(1906-1910)
无畏级战列舰(同级舰1艘) 第一艘
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1906)
柏勒罗丰级战列舰(Bellerophon class)(1907)(同级舰3艘)
柏勒罗丰号(HMS Bellerophon)壮丽号(HMS Superb)鲁莽号(HMS Temeraire)
圣文森特级战列舰(St.Vincent class)(1908-1909)(同级舰3艘)
圣文森特号(HMS St.Vincent)
科林伍德号(HMS Collingwood)
前卫号(HMS Vanguard)
海王星级战列舰(Neptune class)(1909)(同级舰1艘)
海王星号(HMS Neptune)
巨人级战列舰(Colossus class)(1910)(同级舰2艘)
巨人号(HMS Colossus)
大力神号(HMS Hercules)
超无畏舰(1910-1945)(主炮口径在13.5 英寸以上者)
猎户座级战列舰(Orion class)(1910-1911)(同级舰4艘)
猎户座号(HMS Orion)君主号(HMS Monarch)征服者号(HMS Conqueror)雷神号(HMS Thunderer)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1911年)(King George V class)(1911-1912)(同级舰4艘)
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
百夫长号(HMS Centurion)
大胆号(HMS Audacious)
阿贾克斯号(HMS Ajax)
铁公爵级战列舰(Iron Duke class)(1912-1913)(同级舰4艘)
铁公爵号(HMS Iron Duke)
马尔博罗号(HMS Marlborough)
本鲍号(HMS Benbow)
印度皇帝号(HMS Emperor of India)
阿金科特号战列舰(HMS Agincourt)(1913) 七炮塔妖怪,巴西订造,卖给土耳其,英国没收。
爱尔兰号战列舰(HMS Erin)(1913) 土耳其订造,英国没收。
加拿大号战列舰(HMS Canada)(1913) 智利订造,英国购买。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Queen Elizabeth class)(1913-1915)(同级舰5艘)
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zabeth)
厌战号(HMS Warspite)
巴勒姆号(HMS Barham)
勇士号(HMS Valiant)
马来亚号(HMS Malaya)
复仇级战列舰(Revenge class)(1914-1916)(同级舰5艘)
复仇号(HMS Revenge)
皇家橡树号(HMS Royal Oak)
君权号(HMS Royal Sovereign)
决心号(HMS Resolution)
拉米利斯号(HMS Ramillies)
战列巡洋舰: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 (同级3艘)
无敌、不屈、不挠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同级3艘)
不倦、新西兰、澳大利亚
狮级战列巡洋舰 (同级3艘)
雄狮、皇家公主、玛丽女王
虎号战列巡洋舰 (1艘)(日本4艘金刚级与其类似)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2艘 )
声望号、反击号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1艘 也是最后1艘)
最后评论:
一战以后,由于技术发展,战列舰已经可以有巡洋舰的航速,战列巡洋舰由于生存力差,被淘汰了,旧的加装装甲,改建锅炉成为高速战列舰。
相对而言,越靠后的军舰越先进,德国最好的战列舰是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相比同期的英国伊丽莎白级别防护更好。
战列巡洋舰德国的更出名,
塞德利茨号被命中22发大口径穿甲弹和1枚鱼雷,全部的五座主炮炮塔被毁,船舱内大量进水,总进水量超过排水量的五分之一,还可以独自回港,号称不沉战舰。
戈本号原来服役地中海舰队,给堵住回不去,就送给土耳其,把土耳其拉进一战。最后,还一直服役到1954年才从土耳其海军退役。
而英国的都是皮薄馅大,很容易打沉,死伤惨重。
❹ 奥斯曼帝国在一战时兵力有多少,参加过什么战役
曾经辉煌一时令欧洲人闻之色变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战前已经沦为“欧洲的附庸”。其腐朽的政体和日渐衰败的国力已经难以同工业革命后“筋强骨壮”的欧洲国家一较高下。1908年7月土耳其裔改革派组成的青年土耳其党武装起事夺得政权。该党上台后将君主独裁制改为君主立宪制,同时对帝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未触及帝国统治的根基,但该党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1914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年土耳其党似乎又看到了重振帝国的机会,在权衡了各方利弊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加入了同盟国一方。这样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就多了一个战争伙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部分领土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东端,正好处于俄国的南面。因此,这时俄军不仅要在东线和德、奥匈军队作战,还得抽出兵力来对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915年1月,俄军总司令请求英国出兵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的理由很充分:五个月前,俄军为了减少英、法在西线的压力,在东线用几十万兵力进攻德国,现在轮到英国来报答俄国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竭力主张报答俄国的支持,进攻土耳其以便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切断德、奥匈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联系。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答应俄国的请求,采取这一军事行动,并且要求法国协同作战。2月19日,由18艘英国主力战舰、四艘法国战列舰以及各种辅助船组成的联合舰队驶入达达尼尔海峡。指挥这支舰队的是英国海军上将卡登,他准备在海峡欧洲一边的加利波力半岛登陆。 加利波力半岛有90多公里长,6~20公里宽。半岛上荒芜多山,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达达尼尔海峡的许多山脊和陡坡为土军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但是拥有15英寸口径大炮的联合舰队,借助猛烈的炮火很快打哑了土军的炮台。舰队随即派出突击部队登陆,当突击部队向海峡旁的山峰攀登时,却遭到了炮火的袭击。原来,土军有坚固的防御阵地隐蔽在悬崖后面,舰队向土军阵地盲目的开火,以致没有获得什么战果,到3月3日登陆部队被击退。 卡登海军上将原以为只要他的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一出现,土军的斗志就会消失,因此根本没有制订具体的作战计划。这种冒险的军事行动,结果遭到了失败,使他大为懊丧。卡登吸取了教训,决定改变方式指挥第二次进攻。这次,他准备把重型舰只驶进达达尼尔海峡,沿着这条水道轰击土军在半岛沿岸设置的炮群。由于他突然生病,因此临时把指挥权移交给德罗贝克海军上将。德罗贝克首先扫除了土军在海峡内设置的水雷,3月18日他确认海峡内没有水雷了,才下令军舰驶进海峡。所有军舰最后都安全的驶过了布雷区,进入了狭窄的达达尼尔海峡,这条水道不过60多公里长,在付出了损失一艘法国军舰和600名官兵的代价后,德罗贝克在当天下午4时把土军的岸炮几乎全部摧毁。然而在退出达达尼尔海峡的过程中随着几声巨响,3艘行驶中的英国军舰迅速沉入海底。“水雷,是水雷!狡猾的土耳其人,混蛋的扫雷人员!”德罗贝克铁青着脸喊道,随后又有3艘英国军舰被水雷炸裂,只能勉强航行。原来,在英法舰队进入海峡后,一只土耳其小船又放下了一排新的水雷,它的位置就是联合舰队原先经过的地方。德罗贝克当然不可能知道,以致吃了大亏! 由于两次进攻均未能取得成效,英国决定起用汉密尔顿将军来指挥加利波力半岛战役。交给他的部队约78000余人,大部分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还有法国一个师和印度的一支部队。汉密尔顿在伦敦受命时,对加利波力半岛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他手头的全部资料,只是一本土耳其的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域地图,以及一册刚刚从书店买来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用旅游指南打仗?真是“奇才”啊!==!)。他命令把部队集合在加利波力半岛西南的一个岛屿上,于4月23日用船只载运士兵渡海。两天后,部队抵达加利波力半岛,随即开始了对半岛的冒险进攻。防守加利波力半岛的是土耳其的第五集团军。这支84000人的部队,是由德国将军赞德尔斯指挥。在英、法联合舰队撤离达达尼尔海峡以后,他抓紧时间组织防御把几个师驻守在预料敌军登陆的地方。汉密尔顿对怎样登陆并没有周密的打算,只是把登陆地点划定在半岛南端两边的20英里内。至于滩头阵地的选择,由现场指挥官自行决定。 澳、新军的指挥官深信,夜间登陆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所以让士兵在黑暗中上岸。在付出了一些人员损失后,到第二天,已有16000名澳、新军登陆。但他们受到高地炮火的猛烈压制,只能呆在较低的斜坡和山脊上。有四五天时间,双方就这样对峙着,谁也驱赶不了谁。5月1日,土军第五集团军向滩头阵地发动反攻。经过三天激战,汉密尔顿的部队死伤1/3,但第五集团军也仍然只是控制着高地,无法赶走已经登陆的澳、新军队。到5月底,狭小的战场上布满了双方的8000具尸体,空气中充满了恶臭。在医务人员的敦促下,澳、新军指挥官与土军商定,双方实行九小时的安葬休战。8月初,英国又派来了10万援军,在加利波力半岛西北的苏夫拉湾登陆。土军经不起强大兵力的冲击,从海滩撤退到高地待援。英军向高地继续进攻,就在土军防线快支持不住时,土耳其第19师师长凯末尔(后来的“土耳其国父”)挺身而出对手下的部队说:“我不是要你们去战斗,我是要你们去送死;你们死了,会有新的士兵来接替你们,我死了,会有新的指挥官来接替我!”在其强硬的命令下,土军在进行了残酷的肉搏战后击退了英军的进攻!为土耳其第五集团军赢得了时间,调来了大批援军。当英军再次向高地发动进攻时,面临的是加强了的土军。结果,英军遭到了在半岛南端的同样命运,在一个月内伤亡了4万人以上。不久,汉密尔顿被解除了指挥权。11月间,加利波力半岛上空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下了24小时的倾盆大雨,然后又刮起了暴风雪,地上积雪两英尺。暴雨使沟壑和溪谷成为咆哮的奔流,冲下了数以吨计的泥浆。英军指挥部对这种恶劣的气候毫无准备,没有准备额外的保暖衣物。许多士兵淹死或冻死在堑壕里,5000多人患了冻疮。 英国陆军部这才决定结束在加利波力半岛的战役,下令12月19日起开始撤退。撤退的时间足足用了20天。撤退的路上铺了沙袋,几乎听不到脚步声。尽管进攻加利波力半岛的战役失败了,但撤退却是成功的。在部队完全撤离半岛后,土军还蒙在鼓里,继续向空无一人的英军堑壕开枪放炮。 1915年约有50万协约国士兵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伤亡人数在一半以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参战的也有50万人,其中半数遭到伤亡。虽然双方的伤亡人数相当,但土军成功的阻止了英国的战略企图,其国内的媒体也大肆报道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不过土军的主力也伤亡殆尽。另外由于加利波力半岛战役的失利,力主发动这次战役的海军大臣丘吉尔被调离内阁,到法国去服役。直到1917年,他才重新得宠,再度被任命为海军大臣。
❺ 一战时,为什么土耳其仅仅为了两艘战舰,便和德国结盟
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再衰落也不至于那么不开眼,只能后来德国把被英国地中海舰队追逐的躲到当时还是中立国的土耳其的两艘战舰送给土耳其发挥了临门一脚的作用。毕竟当时土耳其的政局控制在本来就很亲德的青年土耳其党的手里。就算没有那2艘军舰,在青年土耳其党的忽悠下,土耳其早晚也会倒向德国的。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战败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法国和英国掌握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命脉,德国则控制了帝国的政治和军事。德国里曼将军率领的70名德国军官组成的军事代表团,操纵着土耳其的政府和军队,并于1914年8月迫使土耳其签订《德土军事同盟条约》,把土耳其拖入对协约国的战争,最后土耳其战败。
土耳其战败,标志着50年庞大帝国的崩溃。根据签订的战败和约:土耳其军队立即复员;交出全部军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黑海海峡各处要塞等等。随后,协约国军队先后进占了土耳其几乎全部的国土。1919年底,占领军达10万多人,其中英、法军队均在4万以上。1920年8月,英、法、日、意、希腊等国同土耳其苏丹政府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和约,共433条,基本精神就是肢解和灭亡土耳其,不仅把土耳其原有属地削减了3/4,而且对本土进行瓜分,仅剩下的安那托利亚高原地区(即小亚细亚半岛)也丧失了政治和经济主权。条约把土耳其推向了亡国的边缘。
❼ 一战时期是否用过军舰或航母
一战参战国大部分使用了军舰.海战主要以战列舰舰对轰为主.由于当时飞机技术并不成熟,飞机主要任务是侦察和巡逻.要知道那时距飞机发明不过十年.所以并没有航母参战.
❽ 二战中一共有几艘战列舰(包括战列巡洋舰)
以下均为服役的。计划舰,改装成航母的与未完工不算。
美国:怀俄明级:阿肯色。纽约级:纽约,德克萨斯。内华达级:内华达,俄克拉荷马。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级:新墨西哥,密西西比,犹他。田纳西级:田纳西,加利福尼亚。北卡罗来纳级:北卡罗莱纳,华盛顿。南达科他级:南达科他,印第安纳,马萨诸塞,阿拉巴马。衣阿华级:衣阿华,新泽西,密苏里,威斯康星,共22艘BB。(注:怀俄明是训练舰,阿拉斯加级两艘分类不明算上就24艘BB/BC)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厌战,巴勒姆,勇士,马来亚。R级:复仇,君权,皇家橡树,决心,拉米雷斯。纳尔逊级:纳尔逊,罗德尼。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威尔士亲王,约克公爵,安森,豪,共18艘战列舰;声望级:声望,反击。海军上将级:胡德共3艘战列巡洋舰,共21艘BB/BC。(注:铁公爵是训练舰,前卫算战后的,君权后来借给苏联叫阿尔汉格尔斯克号)
日本:金刚级:金刚,比睿,榛名,雾岛。扶桑级:扶桑,山城伊势级:伊势,日向。长门级:长门,陆奥。大和级:大和,武藏,共12艘。(注:金刚级四艘舰原为战列巡洋舰,改造后为高速战列舰)
法国:布列塔尼级:布列塔尼,洛林,普罗旺斯。黎塞留级:黎塞留,让-巴尔,共5艘战列舰,敦刻尔克级:敦刻尔克,斯特拉斯堡两艘BC,共7艘BB/BC。(注,让巴尔战后才建造完毕)
意大利:加富尔级:加富尔伯爵,朱利奥-凯撒。安德烈亚级:安德烈亚-多利亚,卡约-杜伊里奥。维内托级:维托里奥-维内托,利托里奥(意大利),罗马。共7艘BB。
德国:三个前无畏:西里西亚,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俾斯麦级:俾斯麦,提尔皮茨两艘新锐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两战巡。德意志级:德意志(吕佐夫),舍尔海军上将,海军上将斯佩伯爵3个袖珍战列舰,共7艘。
苏联:甘古特级:甘古特(十月革命),塞瓦斯托波尔(巴黎公社),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马拉),波尔塔瓦(伏龙芝)。R级:阿尔汉格尔斯克(君权)共5艘BB。(注:阿尔汉格尔斯克号为英国借的君权号)
西班牙有三艘西班牙级战列舰:西班牙,阿方索十三世,海美一世。不过在内战时就沉了(没活到二战)。
南美ABC三国战列舰历史上基本是酱油角色,也都是20世纪初建造的老战舰了
巴西两艘战列: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
阿根廷两战列:里瓦达维亚,莫雷诺
智利一个战列舰:拉托雷
土耳其从一战继承的:戈本号战巡
北欧的几国还有岸防战列舰像挪威级,瑞典级,已经不能算真正的战列舰了。
❾ 二战土耳其海军有哪些军舰
土耳其有首发大中锋--战列巡洋舰(原德国戈本号)塞利姆苏丹号(后改名严厉号,直到71年才拆解),还有替补大中锋图尔吉特雷斯号战列舰(原德国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魏森堡号),1910年出售给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但是于1938年解体。
巡洋舰:阿布杜拉哈米德二世号,1908年改名哈米迪耶号,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1903年建造的防护巡洋舰,1918年改为训练舰,48年破烂的哈米迪耶号被解体。
阿布杜拉马吉德号,1903年改为梅奇蒂埃号,美国威廉克朗普船厂1901年建造,一战中被沙俄缴获,后又被德国夺回归还土耳其,27年进行现代化改进,饱经风霜后于47年退役解体。
驱逐舰:阿达特佩级2艘(阿达特佩号、科察特佩号),意大利1931年为土耳其建造,1800吨,32节,4门120MM炮,6具533MM鱼雷,2舰于50年退役
提那兹特佩级2艘(提那兹特佩号、扎菲尔号),意大利1931年为土耳其建造,阿达特佩级的微小改进型,2舰于57年退役
德米尔黑萨尔级2艘(德米尔黑萨尔号、苏尔坦黑萨尔号),英国41年建造的I级驱逐舰,土耳其原定购4艘,英国扣下2艘自用,无常号战沉,天使号45年归还土耳其
鱼雷艇:海鸥级3艘(海鸥、隼、海雕),31年意大利建造
鱼雷艇海鸥号
❿ 俄土战争的第六次
1787~1792年的俄土战争是由于土耳其推行复仇计划而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最后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战列舰19艘、巡航舰16艘、轻巡航炮舰5艘)对俄开战。俄军统帅部展开了两个集团军:叶卡捷琳娜集团军(8.2万人,由波将金元帅指挥)和乌克兰集团军(3.7万人,由鲁缅采夫元帅指挥),以及克里木军和库班军,此外,还有黑海舰队(军舰24艘,由海军少将沃伊诺维奇指挥)。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舰队的大部兵力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国护卫舰发起攻击。9月13日夜,土军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陆,但被俄军击溃。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陆兵(5千人)在炮火掩护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陆,但遭到苏沃洛夫军的急剧突击,几乎被全歼。1788年战局初期,奥地利加入俄国一方参战,并派出科布尔格斯基亲王率军2.6万人开赴摩尔达维亚作战。战局进程中,俄军围攻并夺取了霍京和奥恰科夫要塞。在奥恰科夫要塞攻坚战中,舰队起了重要作用。在1789年的战局中,乌克兰集团军(后联合为南方集团军,由波将金指挥)在比萨拉比亚对宾杰里等要塞展开了争夺战。1789年8月1日,苏沃洛夫将军指挥的5000俄军和一个奥地利军(1.2万人,由科布尔格斯基亲王指挥)在福克沙尼击溃奥斯曼帕夏的一个军(3万人)。9月22日,俄奥联军(2.5万人)在苏沃洛夫的指挥下,勒姆尼克河畔一战,击溃了土耳其宰相优素福的十万大军。但波将金却未乘胜向多瑙河对岸发展进攻,而仅限于占领宾杰里、哈吉别伊(今敖德萨)和阿克尔曼诸要塞。
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国捕船队在土耳其舰队交通线上采取行动。1790年战局中,波将金又是集中主力围攻要塞,而不是在野战中歼灭土军。土耳其统帅部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黑海高加索沿岸,令巴塔尔帕夏率部4万人开往阿纳帕要塞地区攻取库班,并准备在克里木登陆。俄军黑海舰队在海军少将(自1790年3月起)乌沙科夫指挥下,在锡诺普海域、刻赤海峡和坚德拉岛海域的海战中接连实施突击,击败了土耳其舰队。9月8~9日坚德拉岛一战,俄国舰队再次获胜。南方集团军在舰队的协助下占领了基利亚、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诸要塞。向卡巴尔达进攻的巴塔尔帕夏一个军也被击溃。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致使俄国的处境恶化。尽管如此,俄国仍向多瑙河发动了进攻。
1790年12月22日,苏沃洛夫所部以强大攻势一举攻克土耳其坚固设防的伊兹梅尔要塞(参见伊兹梅尔战役)。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将军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一个军(2.3万人)。7月9日,俄军主力(列普宁元帅指挥)在默钦战役(1791)中重创土军。7月3日,古多维奇将军所部在西高加索攻克阿纳帕。俄军在陆战和海战中的胜利,以及8月11日乌沙科夫在卡利亚克里亚角击溃土耳其舰队的胜利加速了雅西和约(1792)的签订。
1787~1792年的俄土战争中,陆军和海军在战略和战术上协同作战的新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纵队与散开队形相结合的战术和围攻要塞的战法得到了发展。对于俄军的先进经验,苏沃洛夫在《致胜的科学》这一军事着作中作了总结。
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