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获得过什么奖
㈠ 2005到2010年诺尔贝文学奖获得者
*2005年 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2005年获奖作品) 、《看门人》(The Caretaker,1960)、《生日派对》(TheBirthdayParty,1958)、《回乡》(TheHome coming,1965)等。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6年 奥尔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 《我的名字叫红》(2006年获奖作品) 、《伊斯坦布尔》等。
*2007年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07年获奖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2008年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诉讼笔录》、《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 《战争》(2008年获奖作品) 、《乌拉尼亚》等。
*2009年 赫塔•缪勒(Herta Müller,1953-),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呼吸钟摆》(2009年获奖作品)等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表彰略萨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城市与狗》是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谁是杀人犯》、《叙事人》、《谎言中的真实》、《天堂的另外那个街角》等。
㈡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
1、1901年法国的苏利·普吕多姆获文学奖,其着作为《孤独与沉思》。
2、1902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蒙森获文学奖,其着作为《罗马风云》。
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获文学奖,其着作为《挑战的手套》。西班牙的何塞·埃切加赖着作《伟大的牵线人》获奖。
4、1904年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获文学奖,其着作为《金岛》。
5、1905年波兰的亨利克·显克维支获诺贝尔文学奖。
6、1906年意大利的乔祖埃·卡尔杜齐获诺贝尔文学奖。
7、1907年英国的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获诺贝尔文学奖。
8、1908年德国的鲁道尔夫·欧肯获诺贝尔文学奖。
9、1909年瑞典的西尔玛·拉格洛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0、1910年德国的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11、1911年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12、1912年德国的盖哈特·霍普特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13、1913年印度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14、1915年法国的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
15、1916年瑞典的魏尔纳·海顿斯坦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16、1917年丹麦的卡尔·耶勒鲁普获诺贝尔文学奖。
17、1919年瑞士的卡尔·施皮特勒诺贝尔文学奖。
18、1920年挪威的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921年法国的阿纳托尔·法郎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922年西班牙的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21、1923年爱尔兰的威廉·勃特勒·叶芝获诺贝尔文学奖。
22、1924年波兰的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23、1925年爱尔兰的乔治·萧伯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24、1926年意大利的格拉齐亚·黛莱达获诺贝尔文学奖。
25、1927年法国的亨利·柏格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26、1928年挪威的西格里德·温塞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27、1929年德国的保尔·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28、1930年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29、1931年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30、1932年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获诺贝尔文学奖。
31、1933年俄国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获诺贝尔文学奖。
32、1934年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获诺贝尔文学奖。
33、1936年美国的尤金·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4、1937年法国的罗杰·马丁·杜·加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5、1938年美国的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
36、1939年芬兰的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获诺贝尔文学奖。
37、1944年丹麦的约翰内斯·威廉·扬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38、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9、1946年德国的赫尔曼·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40、1947年法国的安德烈·纪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41、1948年英国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42、1949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43、1950年英国的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获诺贝尔文学奖。
44、1951年瑞典的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45、1952年法国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46、1953年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47、1954年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48、1955年冰岛的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50、1957年法国的阿尔贝·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
51、1958年苏联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52、1959年意大利的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53、1960年法国的圣琼·佩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55、1962年美国的约翰·斯坦贝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56、1963年希腊的乔治·塞菲里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57、1964年法国的让·保罗·萨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58、1965年苏联的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59、1966年以色列的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获诺贝尔文学奖。
60、1967年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61、1968年日本的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
62、1969年爱尔兰的萨缪尔·贝克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63、1970年苏联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
64、1971年智利的巴勃鲁·聂鲁达获诺贝尔文学奖。
65、1972年西德的亨利希·伯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66、1973年澳大利亚的帕特里克·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67、1974年瑞典的埃温特·约翰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获诺贝尔文学奖。
68、1975年意大利的埃乌杰尼奥·蒙塔莱获诺贝尔文学奖。
69、1976年美国的索尔·贝娄获诺贝尔文学奖。
70、1977年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获诺贝尔文学奖。
71、1978年美国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72、1979年希腊的奥德修斯·埃里蒂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73、1980年美国的切斯拉夫·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
74、1981年英国的埃利亚斯·卡内蒂获诺贝尔文学奖。
75、1982年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76、1983年英国的威廉·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
77、198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78、1985年法国的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
79、1986年尼日尔爾利亚的沃莱·索因卡获诺贝尔文学奖。
80、1987年美国的约瑟夫·布罗茨基获诺贝尔文学奖。
81、1988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哈富兹获诺贝尔文学奖。
82、1989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获诺贝尔文学奖。
83、1990年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84、1991年南非的内丁·戈迪默获诺贝尔文学奖。
85、1992年圣卢西亚的德里克·沃尔科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86、1993年美国的托尼·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87、1994年日本的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
88、1995年爱尔兰的谢默斯·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
89、1996年波兰的维斯瓦娃·辛波丝卡获诺贝尔文学奖。
90、1997年意大利的达里奥·福获诺贝尔文学奖。
91、1998年葡萄牙的若泽·萨拉马戈获诺贝尔文学奖。
92、1999年德国的君特·格拉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93、2000年法国的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
94、2001年英国的维·苏·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95、2002年匈牙利的凯尔泰斯·伊姆雷获诺贝尔文学奖。
96、2003年南非的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
97、2004年奥地利的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98、2005年英国的哈罗德·品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99、2006年土耳其的奥罕·帕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100、2007年英国的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
101、2008年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
102、2009年德国的赫塔·米勒获诺贝尔文学奖。
103、2010年西班牙/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诺贝尔文学奖。
104、2011年瑞典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105、2012年中国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106、2013年加拿大的爱丽丝·门罗诺获诺贝尔文学奖。
107、2014年法国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诺贝尔文学奖。
108、2015年白俄罗斯的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109、2016年美国的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110、2017年英国的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
㈢ 介绍一下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 )于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学习建筑的他是当今土耳其最重要也最畅销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波赫士、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自197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以来,帕慕克的写作生涯可谓荣誉等身,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种荣耀。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他的作品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项。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并于1991年获得得到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黑书》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他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
1997年《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作者发表小说《雪》。
2005年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年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在西方出版,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于2003获得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十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地理上伊斯坦堡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占据了欧洲文学的主流位置。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凶杀案,宫廷细密画家陆续死亡,在死亡背后,则是东方的宗教和艺术为了“自卫”而拒斥来自威尼斯的影响。谋杀和东西方交汇,是帕慕克的一贯主题;在这之上,则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个人的传奇命运。在帕慕克笔下,东方的固执,终将让步于西方的强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
有“亚洲最聪明的小说家”之称的奥尔罕·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近日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引进,将于7月底上市,这是这位土耳其最负盛名作家的作品首次在内地出版。
◆200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历年获奖纪录
1979 Milliyet Press Novel Contest Award (Turkey) for his novel Karanlık ve Işık (co-winner)
1983 Orhan Kemal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Cevdet Bey ve Oğulları
1984 Madarali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Sessiz Ev
1990 Independent Foreign Fiction Prize (United Kingdom) for his novel Beyaz Kale
1991 Prix de la Découverte Européenne (France) for the French edition of Sessiz Ev: La Maison de Silence
2002 Prix Meilleur Livre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2 Premio Grinzane Cavour (Italy)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3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Ireland)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5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Germany)
2005 Prix Medicis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Snow
2006 Nobel Prizein Literature (Sweden)
㈣ 0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国籍、代表作
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7万美元)的奖金。
奥罕·帕慕克于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学习建筑的他是当今土耳其最重要也最畅销的作家。自197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以来,帕慕克的写作生涯可谓荣誉等身,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种荣耀。
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1998年奥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立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于2003年获得都柏林文学奖,这是达10万欧元的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地理上伊斯坦布尔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站上了欧洲文学的主流位置。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很庆幸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发给中国作家,现在的中国作家似乎都不愿意去对这个奖项发表观点与意见,然而逃避终究带不来耀眼的光环与荣耀。王朔说中国作家的心思都去争茅盾文学奖了,这是种具有麻痹性的自我安慰。它不仅象征着对区域文化的认可,而且象征着通往文学圣殿的门票。他不只是留给本区域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样给世界的文明增添一笔异样色彩,惟有获此殊荣的人,才有资格与那些文学大师与巨擘们谈论相关人类世界的文明。)
㈤ 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穆斯林吗
当然是穆斯林,在穆斯林世界生活的人,理所当然是穆斯林,然而他似乎是一个虚伪的穆斯林
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从中立的角度来描绘这个信仰,有褒有仰,所以他不是忠诚的穆斯林
㈥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名单
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凭借作品《孤独与沉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凭借作品《罗马风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凭借作品《挑战的手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凭借作品《金岛》,何塞·埃切加赖凭借作品《伟大的牵线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凭借作品《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凭借作品《青春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凭借作品《老虎!老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凭借作品《精神生活漫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凭借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凭借作品《特雷庇姑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凭借作品《青鸟》、《花的智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凭借作品《群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评价作品《吉檀枷利》、《飞鸟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5年,罗曼·罗兰评价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凭借作品《朝圣年代》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卡尔·耶勒鲁普凭借作品《磨坊血案》 ,亨瑞克·彭托皮丹凭借作品《天国》 ,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19年,卡尔·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施皮特勒凭借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凭借作品《土地的成长》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1年,阿纳托尔·法郎士凭借作品《苔依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2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凭借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凭借作品《丽达与天鹅》、《凯尔特的薄雾》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凭借作品《福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乔治·萧伯纳凭借作品《皮格马利翁》、《圣女贞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6年,格拉齐亚·黛莱达凭借作品《邪恶之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亨利·柏格森凭借作品《创造进化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8年,西格里德·温塞特凭借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凭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凭借作品《大街》、《巴比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凭借作品《荒原和爱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凭借作品《福尔赛世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凭借作品《耶利哥的玫瑰》、《米佳的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4年,路伊吉·皮兰德娄凭借作品《寻找自我》、《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凭借作品《天边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凭借作品《蒂伯一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8年,赛珍珠凭借作品《大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凭借作品《少女西丽亚》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4年,约翰内斯·威廉·扬森凭借作品《漫长的旅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凭借作品《柔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6年,赫尔曼·黑塞凭借作品《荒原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7年,安德烈·纪德凭借作品《田园交响曲》、《背德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8年,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凭借作品《荒原》、《四个四重奏》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威廉·福克纳凭借作品《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喧哗与骚动》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伯特兰·罗素凭借作品《哲学—数学—文学》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凭借作品《大盗巴拉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凭借作品《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凭借作品《不需要的战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凭借作品《老人与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5年,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司内斯凭借作品《冰岛之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凭借作品《小毛驴和我》、《悲哀的咏叹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阿尔贝·加缪凭借作品《局外人》、《鼠疫》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凭借作品《日瓦戈医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凭借作品《水与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圣琼·佩斯凭借作品《蓝色恋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凭借作品《桥·小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凭借作品《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凭借作品《“画眉鸟”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借作品《词语》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凭借作品《静静的顿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凭借作品《行为之书》 ,奈莉·萨克斯凭借作品《逃亡》,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67年,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凭借作品《玉米人》、《总统先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凭借作品《等待戈多》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凭借作品《癌病房》、《古拉格群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凭借作品《情诗·哀诗·赞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亨利希·伯尔凭借作品《女士及众生相》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凭借作品《风暴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4年,埃温特·约翰逊凭借作品《乌洛夫的故事》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凭借作品《露珠里的世界》 ,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凭借作品《生活之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6年,索尔·贝娄凭借作品《赫索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凭借作品《天堂的影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凭借作品《魔术师·原野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凭借作品《英雄挽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凭借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米沃什词典》,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凭借作品《迷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3年,威廉·戈尔丁凭借作品《蝇王》、《金字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凭借作品《紫罗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5年,克洛德·西蒙凭借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6年,沃莱·索因卡凭借作品《雄狮与宝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凭借作品《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凭借作品《街魂》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凭借作品《为亡灵弹奏》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凭借作品《太阳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1年,内丁·戈迪默凭借作品《七月的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凭借作品《西印度群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3年,托尼·莫里森凭借作品《天堂》、《宠儿》、《所罗门之歌》、《最蓝的眼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4年,大江健三郎凭借作品《个人的体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5年,谢默斯·希尼凭借作品《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6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凭借作品《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7年,达里奥·福凭借作品《喜剧的神秘》、《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凭借作品《里斯本围困史》、《修道院纪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9年,君特·格拉斯凭借作品《铁皮鼓》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0年,高行健凭借作品《灵山》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维·苏·奈保尔凭借作品《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街》、《大河湾》、《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凭借作品《无形的命运》、《英国旗》、《船夫日记》、《惨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3年,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凭借作品《耻》、《彼得堡的大师》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凭借作品《利莎的影子》、《钢琴教师》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5年,哈罗德·品特凭借作品《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奥罕·帕慕克凭借作品《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多丽丝·莱辛凭借作品《金色笔记》、《幸存者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勒·克莱齐奥凭借作品《战争》、《逃之书》、《墨西哥之梦》、《非洲人》、《诉讼笔录》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9年,赫塔·米勒凭借作品《河水奔流》、《行走界线》、《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呼吸秋千》、《心兽》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凭借作品《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凭借作品《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莫言凭借作品《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爱丽丝·门罗凭借作品《逃离》、《快乐影子之舞》、《爱的进程》、《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亲爱的生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凭借作品《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鲍勃·迪伦凭借作品《随风飘荡》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7年,石黑一雄凭借作品《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8年,补颁奖项给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2019年,奖项颁发给彼得·汉德克。
㈦ 土耳其布犹高斯禾足球俱乐部得过什么大奖吗
布犹高斯禾即伊斯坦布尔巴萨克赛尔足球俱乐部(Istanbul Basaksehir FK),是土耳其一家成立于1990年6月15日的足球俱乐部,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目前仅仅在19/20赛季获得一次土耳其超级联赛冠军。
㈧ 戛纳电影节史上土耳其获奖的电影有哪些
1、《冬眠》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2、《小亚细亚往事》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3、《远方》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4、《三只猴子》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5、《在人生的另一边》
导演:费斯·阿金
6、《乌扎克》
导演:努里·贝吉·塞兰
7、《自由之路》
导演:尤马兹·古尼
戛纳国际电影节亦译作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每年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自开办以来,戛纳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其创立初衷即推动电影节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国际舞台。
除了对电影节初衷的坚持,电影节也准备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节在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也一直在进步发展,他们致力于发现电影行业新人并且为电影节创造一个交流与创造的平台。
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文学奖都是谁
l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l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1905年作品《你去什么地方》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作家典。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belgium@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l 1914年未颁奖
l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
l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8年未颁奖。
l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5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7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着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5年未颁奖。
l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l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l 1946年 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47年 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48年 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着《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49年 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0年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1年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2年 莫里亚克 F. Mauriac 法国作家。 小说:《黛莱丝·苔斯盖鲁》。戏剧方面,莫里亚克发表有《阿斯摩泰》、《不为人爱的人们》、《地上的火焰》等剧本。还写有回忆录《内心回忆录》、《内心回忆新录》和《政治回忆录》等。1952年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l 1953年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4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5年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冰岛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6年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7年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8年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在街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题与变奏》;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等。 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59年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0年 圣.琼.佩斯 Saint-John Perse 法国作家。1960年凭借《蓝色恋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l 1961年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黑海之滨》和《动-乱》;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并称为“波斯尼亚三部曲”等。1961年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2年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烦恼的冬天》等。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
l 1963年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折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4年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哲学着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剧本《苍蝇》和《禁闭》等。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5年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着《静静的顿河》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6年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婚礼的华盖》、《大海深处》、《过夜的客人》、《钉婚记》等。1966年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l 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逃亡与蜕变》、《无尘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诗剧《伊莱》等。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7年 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8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69年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0年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1970年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1年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2年 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3年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1973年作品《风暴眼》
l 1974年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
l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5年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6年 索尔·贝娄(1915~)美国作家。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7年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8年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79年 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初生的太阳》、《英雄挽歌》、《理所当然》等。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0年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波兰诗人。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1年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英国德语作家。1981年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2年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1982年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3年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4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1984年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5年 克洛德·西蒙(1913)法国小说家。1985年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6年 沃莱·索因卡(1934~)尼日尔爾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1986年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7年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8年 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埃及作家。1988年作品《街魂》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89年 塞拉 Camilo Jose Cela 西班牙作家。1989年凭借小说《为亡灵弹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l 1990年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墨西哥诗人。1990年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1年 内丁·戈迪默(女)(1923~)南非作家。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2年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圣卢西亚诗人。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3年 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4年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5年 希尼(1939~)爱尔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6年 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7年 达里奥·福(1926~)意大利讽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等。199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8年 若泽·萨拉马戈(1922~)葡萄牙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99年 君特·格拉斯(1927~)德国作家。1999年作品《铁皮鼓哈里》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0年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2000年作品《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1年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骑士。主要作品有小说《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2年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非劫数》、《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等。200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3年 库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待野蛮人》、《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耻辱》、《钢铁时代》等。 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
l 2005年 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l 2006年 奥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l 2007年 多丽丝·莱辛(女)(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为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l 2008年 勒·克莱齐奥,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诉讼笔录》、《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战争》(2008年获奖作品) 、《乌拉尼亚》等。
l 2009年 赫塔·缪勒(女),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l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西班牙(双国籍)着名作家。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位拉美作家获奖。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对权力结构作了深入的描述,并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进行了犀利的刻画。”
l 2011年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等诗集。
l 2012年莫言 中国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着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
l 2013年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颁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主要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等。她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