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为什么支持加沙
A. 求土耳其在以巴冲突中的态度
土耳其反对世界上任何恐怖主义活动,土方主张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基础上寻求中东问题的解决。土耳其原本是以色列的主要盟友,不过,自去年以色列挥军大举进攻加沙,以及安卡拉同伊朗的关系逐渐改善之后,土以两国便开始交恶。突袭行动发生后,土耳其立即召回驻特拉维夫大使,取消两国联合军演,并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此事。
土耳其向来希望融入欧洲,可是申请加入欧盟一直未果。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上台后开始实行疏离西方的“东进”政策。埃尔多安政府一改以前的亲以色列而向伊斯兰世界靠拢,且更靠近伊朗。这就理解伊朗为何会在核问题上与西方僵持不下时,能与土耳其和巴西签署核燃料交换协议了。
自2009年初以色列对加沙发动“铸铅”行动后,土以关系恶化。对加沙问题,土耳其反应甚至比埃及、约旦、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更加强烈。这虽然是有土耳其民众出于宗教原因支持哈马斯,但土耳其对以色列入的不满直接反映到了土政府的对外政策上。在2009年初达沃斯论坛上,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就因为在加沙问题上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发生言语冲突而愤然离场了。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的土耳其,已经显露出在中东地区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强烈愿望,进而在国际事务中强化自己的利益。土耳其来淌这中东混水,必然会使巴以局势甚至伊核问题更趋复杂。
B. 加沙的历次战争
巴勒斯坦西部地中海岸与埃及接壤的一片土地。1948-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由埃及管理。主要城市加沙。该区呈矩形,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6-8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
加沙地带是位于以色列与埃及之间、面向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区,一个交通要塞。面积365平方公里,2015年约有22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1937年的“皮尔方案”中,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南部阿拉伯区的一部分,在地理上并没有同约旦河西岸分离。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1.15万平方公里地域划归“阿拉伯国”。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阿拉伯国”未能成立。1967年“六·五战争”中,加沙地带被以色列占领。
根据巴以签署的相关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并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5年8月15日,以强硬着称的以色列阿里埃勒·沙龙总理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开始从加沙地带撤离了8000名犹太人,当年9月12日,以色列军队完成了撤军,包括约旦河西岸的4个地方,结束了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加沙真正回到巴勒斯坦人怀抱。但长期以来,由于以色列动辄实行封锁政策,加沙地带民众处于极端贫困状态,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以色列从加沙地带的撤离是因为据沙龙判断,根据人口比例继续占领下去是很困难的事情了。包括约旦河西岸,意图是要建造起隔离墙,把占领的土地合并在一起,与巴勒斯坦人分离开来,维持以色列的犹太性,总之,就是要保持以色列的住民大多数是犹太人。 在加沙地带,活跃着众多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伊斯兰圣战组织等主要武装派别都集中在这里。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巴武装人员不时从加沙地带向以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以色列则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军事打击,多次进入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 2007年6月,哈马斯与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在加沙地带发生冲突,哈马斯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自哈马斯全面控制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关闭了加沙地带通往外界的关口。以色列的封锁造成加沙地带生活用品极度短缺,民众生活十分艰难。
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向加沙地区发动了代号为“铸铅行动”的作战计划,造成至少14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500人受伤。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2010年5月27日向多国外交官解释以方封锁加沙地带的政策时表示,哈马斯一直试图损害以安全利益并羁押以被俘士兵沙利特,因此,以方的封锁还将继续。
然而,近3年的封锁已在加沙地带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分析人士指出,封锁对正在进行的巴以间接谈判构成负面影响。封锁一日不除,巴以僵局恐难打破。
加沙:城如监狱民不聊生
2007年6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通过武力夺取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视其为主要安全威胁之一的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外围修建了十米高的厚重水泥隔离墙,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岗楼,隔离墙以外300米是安全隔离区,闯入隔离区者将遭到无情射杀。此外,根据国际规定,加沙地带西部沿海有15公里的捕鱼区,但目前以色列仅允许加沙地带的渔民在距海岸线3公里的范围内打渔,以军舰随时在海上巡逻,向越线的渔船开火。
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将当下的加沙地带形容为一所巨大的“监狱”。据不完全统计,150多万人口的加沙地带目前有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耕田荒废,失业率奇高,大部分居民生活只能靠联合国的救济维持。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哈马斯势力,而哈马斯的宗旨是通过武力,抵抗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色列以阻止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为由实施“铸铅行动”。军事打击共造成14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5500余人受伤,约5万人无家可归,巴勒斯坦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40亿美元。
由于担心哈马斯利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以色列禁止任何钢筋、水泥等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即使联合国也无法将建筑材料运入加沙地带,当地居民只能把遭战火摧毁的建筑手工拆除,然后用畜力车将废料运送到水泥厂回收再利用。当地遭损毁破坏的建筑无法被修复,断壁残垣只能凄凉地“滞留”原地,各条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
以方:面对谴责坚持封锁
2010年5月27日,以色列政府的一位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以方打算强制要求一支由多国民间机构组织、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队接受检查。这一决定反映了以政府现阶段在加沙地带封锁政策上的态度。
以色列一直视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为主要安全威胁之一。但从长期看,封锁政策无法给以色列带来彻底的安全保证。“铸铅行动”后,来自加沙地带方面的袭击活动虽然有所减弱,却没有消失,哈马斯仍坚持武装反抗以色列占领巴方领土的方针。
封锁政策以及“铸铅行动”让以色列面临巨大国际压力。一名未公开姓名的欧盟资深外交官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政策让其成为欧盟地区官方和民间的批评对象,缩小了以色列外交空间。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迪·沃弗斯菲德也对上述看法表示认同。他说,类似强制检查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物资船队这样的行动对以色列来说就像“外交公关上的一次灾难”。以色列内阁多名部长也在2010年5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表达了对加沙地带政策损害以方国际形象的担忧。
近一段时期,以政府迫于国际社会压力在封锁加沙的问题上出现些许松动。但按照专家普遍看法,以色列短期内解除加沙封锁的可能性不大。沃弗斯菲德认为,以色列强制检查运送人道物资船队的决定表明,以方将维持加沙封锁政策,即使清楚这一政策将损害自身外交利益和国际形象。
前景:解封不易尚需努力
加沙地带民众深受以色列封锁之苦,不断组织各种集会、游行等活动,一再呼吁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敦促以色列尽快解除封锁。
阿巴斯多次表示,对加沙地带百姓的封锁令人痛心,应尽快解除对那里的封锁,使加沙地带居民享有正常生活的权利。阿巴斯呼吁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未来考虑,尽快恢复与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举行对话,签署由埃及起草的民族和解协议,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内部团结。
封锁也对正在进行的巴以间接谈判造成严重影响。哈马斯明确表示,以色列在持续封锁加沙地带同时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的谈判前景令人担忧。
为解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联合国付出了不懈努力。2010年3月以来,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不少联合国官员先后走访加沙地带,对那里的经济、人权、教育、儿童发展等问题进行调查和评估。潘基文3月访问加沙时说,以色列封锁加沙的政策“令人无法接受”。
虽然国际社会将继续致力于解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但在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下,解除封锁之路依然漫长。 以军袭击救援船队
当地时间2010年5月31日凌晨,以色列军舰向试图驶入加沙地带沿海地区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开火。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冲突造成19人死亡,26人受伤,伤者包括4名以军士兵。以色列军方当天下午证实,已将船只拖至以南部港口,并对船上人员和物品进行了检查。
这支船队由40多个国家资助,计划于当地时间31日抵达加沙地带。船队共装载了超过1万吨的食品、药品和建筑材料等物资,船上有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约750名船员。
双方各执一词 一支由6艘船只组成的国际救援船队当天凌晨试图进入加沙地带海域,正在该海域巡逻的以色列海军强行拦截该船队后,登上了其中一艘土耳其货船,随后双方人员发生激烈冲突,并造成多人死伤。
冲突发生后,双方对事件的起因各执一词。
反对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的国际和平组织“自由加沙运动”表示,以军登船后立即开火,船上平民出于自卫进行了还击。
以色列军方则发表声明,称以军登船后发现部分船员手持武器,并有一名船员试图抢夺以军枪支,枪支走火引发了其他士兵开火。以色列副外长阿亚龙则强调,从救援船只上搜出的部分枪支推断,此次冲突很可能是该船队事先策划好的。
多方反应强烈
以军的袭击行动招致多方强烈反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0年5月31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向前往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的船只开火,并呼吁对这起事件展开彻底调查。
土耳其副总理阿林奇宣布召回土驻以大使,并表示将向联合国安理会发出申请,要求彻查此事。此外,土耳其原计划与以色列联合举行的3场军事演习也被全部取消。同一天,上万名土耳其人上街游行,抗议以军向国际救援船队开火。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对以方的行为进行了措辞强烈的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表示哈马斯将举行紧急会议。
埃及外交部谴责以色列军队对国际救援船队的袭击行为,呼吁以立即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和对其他巴勒斯坦领土的限制措施。
叙利亚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指出,以色列的行为是“血腥的海盗行径”。叙外长穆阿利姆还号召国际社会帮助被以色列拘捕的船员平安返回各自的国家。
阿盟对以军的行径“强烈谴责”,认为这一“恐怖主义行为”是对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的藐视。阿盟将就此召开紧急会议。
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的外交部已就此召见以色列驻西班牙大使,要求以方就这一“严重事件”作出解释。 法国外长库什内发表声明,谴责此次事件,并要求立即就此展开调查。
英国政府对事件表示遗憾,并呼吁以方开放所有通道,以便让国际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2010年6月5日,备受关注的以色列拦截加沙国际救援船一事再生枝节,一艘驶往加沙地带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雷切尔·科里”号当地时间5号遭到以色列海军拦截,以海军士兵在没有与船员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登船。
据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海军三艘军舰从当日清晨就开始尾随该船,并五次发出令其改道的要求,但最终无果,海军士兵中午时分由舰艇登船,而没有采用像5月31号登船时直升机空降的形式。报道还称,以军是得到对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才登船的,登船后船员服从以军命令,以军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控制了船员,并没有与对方发生任何冲突。
“雷切尔·科里”号救援船来自爱尔兰,载有约1200吨物资,其中包括建筑材料和纸张等以色列严格控制运入加沙的物资,船上的19名国际人士包括志愿者、媒体记者以及船员,大部分来自爱尔兰和马来西亚。该船原计划于2010年5月31日被以军拦截的6艘船同行,但因故障取消了行程。加沙地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5号拦截行动之后发表讲话说,今天我们看到这两艘船的区别,科里号是一艘和平之船,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是尊重他们表达的权利,而土耳其船的背后是一群支持恐怖势力的暴力极端分子,他还表示,以色列将继续行使自卫的权利。
实际上,在“雷切尔·科里”号救援船出发前,就已经遭到以色列外长利伯曼的警告:“任何伤害以色列主权的船只都将被截流,‘雷切尔·科里’号抵达加沙的机会为零”。
联合国人权组织官员当天对以军登船的行为表示不满。
以色列空袭加沙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阿拉比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加沙的持续空袭,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承担起责任,依据国际法采取果断行动,阻止以色列的行为。
阿拉比说,这些敌对行为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他表示将继续与巴勒斯坦领导层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保持磋商,以便采取行动阻止冲突继续。
另据埃及官方中东社报道,埃及驻以色列大使奥斯曼表示,埃及正全力斡旋以促使以色列尽快结束敌对行动,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
2012年3月9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人民抵抗委员会”下属军事派别“萨拉赫丁旅”总书记祖海尔·盖斯在加沙城西部遭以军导弹袭击身亡并引发此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迄今已造成2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73人受伤。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动空袭。这是四年来以色列最密集的轰炸行动,到目前为止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包括哈马斯武装组织一名军事领袖。
C. 土耳其总统说以色列总理是侵略者和恐怖分子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以色列的恐怖分子与恐怖组织比较多, 而且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十分恶劣。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上星期天(12月10日)在一个讲话中称以色列是一个“恐怖分子”和“杀害小孩兇手”的国家,他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把美驻特拉维夫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此警告称,耶路撒冷的地位是穆斯林的“一条红线”,土耳其或因此考虑切断与以色列的联系。
D. 土耳其和以色列有什么矛盾为什么关系很紧张
原因:
其实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在二战后,土耳其倒向西方,是非常支持以色列的。因此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土耳其那是第一个承认的,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伊斯兰国家。
可以说那个时候同为西方下,两国关系密切。但是此后,土耳其逐步发现跟着西方不是长久之计,又要回归阿拉伯世界,做阿拉伯的领袖。
而以色列却不断开启战争模式,尤其是对巴勒斯坦贫民的袭击,使得土耳其国内民族主义者,宗教主义者不满。尤其是在1980年,以色列占领伊斯兰圣地东耶路撒冷,使得土耳其跟以色列关系彻底降温,开始相互指责。
在2010年,土耳其抗议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而土耳其派遣救援船的时候,还被以色列攻击,造成十多位土耳其人死亡,一时之间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而土耳其要求以色列道歉,但是以色列就是不道歉,更加激怒土耳其,两国开启了对抗模式。而近几年来,以色列支持库尔德人,不断的攻击巴勒斯坦贫民,让土耳其更加反感。
而以伊斯兰领袖自居的土耳其,更加痛恨以色列的强硬,尤其是耶路撒冷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让土耳其无法忍受。
而且从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宗教势力抬头,力争让土耳其恢复伊斯兰影响力,恢复往日的荣光。
因此,更加在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矛盾上,采取更加激进,迎合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因此,在以色列攻击巴勒斯坦,耶路撒冷问题下,土耳其跟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同仇敌忾,现在直接驱逐以色列大使就是这个的表现。
对于土耳其来说,对以色列是历史仇恨,加上宗教矛盾,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两国走向死敌关系。
其实本质上来看,两国的关系跟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伊朗反美,而土耳其不敢反美。所以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紧张,但是不会发生战争,毕竟都是一个老大,都在北约混呢。
领土纷争
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克了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加沙地带(当时被埃及占领)与西奈半岛。以色列在1982年从西奈半岛撤出了所有的驻军和殖民地,并在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了加沙地带,不过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仍未解决。
自从1967年以来耶路撒冷东部一直在以色列司法、行政管辖范围之内,戈兰高地自从1981年以来也属以色列管辖,虽然它们都不属以色列的正式领土。
以色列国的主权范围,若去除所有以色列在1967年攻克的领土,总计为20777平方公里(1%水域面积)。而若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辖范围内的领域,包括耶路撒冷东部和戈兰高地在内,则是22145平方公里,水面积不到1%。
而全部由以色列控制的领土,包括军事控制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区,则是28023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以色列
E. 土耳其与加沙问题有什么关系
这是土耳其在故作姿态。
1、土耳其虽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它是一世俗民主政权,从本能上是反对哈马斯等原教旨主义政权的。
2、土耳其历史上与以色列关系很好,两国从未开战。经贸关系也很密切。
3、请注意,土耳其1952年就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本世纪初,北约通过了协防土耳其的计划。土耳其对美国巴结都来不及。对于美国的太上皇---以色列,土耳其不会也不敢有任何行动。
4、以色列打击哈马斯,实际上得到了巴解组织的秘密配合,也得到了埃及和沙特的默许。
5、在国际上,基本一致的看法是:以色列打击哈马斯是正义战争,但应该尽量避免平民伤亡。
6、前几年,土耳其打击伊拉克的库尔德工人党,比以色列打击哈马斯要狠得多。
F. 土耳其和以色列怎么了
关系急转直下:
一、以色列跟土耳其曾经关系很好,原因如下:
1、土耳其是突厥人,跟阿拉伯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种,虽然他们都信伊斯兰教。
2、在阿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的时候,倒下的第一块砖就是阿拉伯人的埃及。所以土耳其人一直记忆犹新。
3、土耳其人是北约第二大军事强国。以色列是美国铁杆盟友,加上两国什么矛盾都没有,自然天然亲近。
4、在穆斯林国家中,土耳其是少数几个与以色列建交的国家。
二、现在以色列跟土耳其关系很差,这其中原因完全是以色列造成的。
1、起因——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该地人民缺医少药。有40多个国家援助,组成“自由加沙运动”,向该地区运送救援物资。
2、由40多个国家资助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计划当地时间2010年5月31日中午抵达加沙地带沿海地区。船队悬挂土耳其国旗,共装载了一万多吨医疗用品、建筑材料、帐篷、食品等物资,船上人员共750人,包括197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3、以色列军海军在2010年5月31日对这6艘船进行拦截。以色列士兵登上船只,打死19人,大部分是土耳其人。该事件造成轩然大波,土耳其威胁断交、中国、欧盟一致谴责。
4、加上2009年的铸铅行动、2013年10月,土耳其蓄意暴露以色列在伊朗的间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已经没法回到从前了。
5、在两国关系中,土耳其对以色列没有需求,而以色列则非常需要土耳其的支持。但是纵观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就是一句话,责任都是别人的。你土耳其向加沙运送救援物资就是你土耳其不对,船上那些志愿者们才是此次流血冲突的罪魁。
G. 土耳其对于加沙地带危机的立场(急)
新华网安卡拉2009年2月7日电(记者 文怡)土耳其总统居尔7日呼吁巴勒斯坦内部实现民族和解并建立联合政府。
新华网大马士革2009年5月15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与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15日在大马士革呼吁巴勒斯坦各派尽快举行认真对话,以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和解。
新华网安卡拉2007年11月13日电(记者文怡)土耳其总统居尔13日表示,土耳其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推动中东地区早日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从以上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土耳其作为伊斯兰国家,是支持巴勒斯坦民族统一和建国的。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认为加沙局势不断升级的全部责任应由“挑衅的”以色列来承担,而非象阿拉伯国家政府和国际上的官方文书所指控的那样:是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一再向以色列定居点发射火箭弹而导致了现今的加沙局势。埃尔多安认为,就加沙局势升级的责任而指控哈马斯是“不可接受,也是不允许的。”
埃尔多安表示,为斡旋哈马斯、以色列和安理会,他已经作好了全部准备,力促在加沙停火和解除对加沙的封锁。此外,他还将调停哈马斯和法塔赫,力促双方继续民族和解进程。
1月4日,星期天晚上,埃尔多安在卡塔尔半岛卫视的访谈节目中说:“导致现今的加沙局势,以色列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是以方没有遵守停火协议,而不是哈马斯。哈马斯为了能够解除封锁,停止以色列的对加沙的侵犯而遵守了停火的协议,但是以色列一再持续封锁加沙,从不解除对加沙的封锁。”
埃尔多安认为:“让哈马斯承担这样的责任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允许的,因为,正是以色列以其饥饿政策挑衅了哈马斯,逼迫哈马斯宣布终止停火,更何况,哈马斯还因其是民选政府,面临着满足民众需求的巨大压力。”
从以上看出土耳其并不将哈马斯当做恐怖分子,是支持哈马斯的。
tips:巴勒斯坦现在又两个政权,法塔赫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哈马斯控制着加沙地带。
H. 土耳其真的成为中东老大了吗
近日,美国在国际战事上表现极为跳跃,重点就在中东战场。刚激化完伊朗同以色列之间的战事,转脸又插手巴勒斯坦。就近几天发生的,美国毫无征兆的将大使馆迁移至耶路撒冷,引发巴勒斯坦极大不满,美军对以色列的偏袒还可以再明显一点吗?
一直以来,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之间因为耶路撒冷所属权不止一次大打出手,此番本国公然将的大使馆迁移至耶路撒冷,无疑是在支持以色列才是所属国,巴勒斯坦自然不甘就此罢休,从而引致加沙一带爆发了巨大冲突,最终巴勒斯坦不少平民丧生其中。
原本以色列依仗美国在国际上的形式风格就不受各国看好,此番更加称为众矢之的。其中土耳其就及其看不惯以色列的形式做风,另外也是觉得巴勒斯坦接连在冲突中死亡的群众尤为可惜。成功站队巴勒斯坦指认以色列在国际上的暴行。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冲突是发生在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之间,但是战争的源头却是美国。美国一味的想在中东地区达成自己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其把大使馆迁移至耶路撒冷就是先给以色列“一块糖”,只有这样以色列在后续才能协助其达成目的。
尽管特朗普千算万算,但是节骨眼上还是有意外。特朗普原本是想团结中东所有国家共同应对外来力量,这股团结力量的领导人正是以色列。土耳其的出现可谓时候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因为不堪美军接连刺激,跻身成为中东“反美”老大,带头和美军过不去。美国大呼:不能接受!
据悉,就在美军将大使馆迁移后,土军也立刻有所行动,紧急召回了美国以及以色列的驻国大使。如此来看,土耳其本次来势汹汹,短期内中东战火将持续高涨。难道美军真的就不能歇停会儿吗?到处搞事情,中东现在已经一团糟了。
I. 土耳其为啥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土耳其有着很好的外交手段,可以说在很多国家都是很受欢迎的。应该说得上是左右逢源,这对于他的邻国叙利亚来说,却非常的不利。因为土耳其一直都在支持叙利亚的反对派,比如埃尔多安索就是一个叙利亚的反对派。这一个派别一直都梦想着想要恢复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他们觉得那时的帝国非常荣耀,那一种荣耀不仅是国土面积特别的庞大。
土耳其之所以要支持叙利亚的这两个反对派,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因为他们一直都对叙利亚的一些土地产生兴趣,因为那里土地肥沃,他们一直都梦寐以求的想要得到。而只有在叙利亚战局混乱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才有机会发起战争,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获取这一片肥沃的土地。
J. 土耳其总统,为会何支持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
土耳其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不过是想要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战的时候发一笔巴基斯坦的国难财而已。乍一看土耳其总统的这一态度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一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就小编的看法,小编觉得在这个时候土耳其总统突然高调支持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无疑是给自己树敌。因为土耳其现在和叙利亚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去支持另一作战方,只会让印度把矛头指向自己,给自己添加了一个仇人。所以说,土耳其总统支持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其实是不太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