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拉克三国用什么河
A. 伊拉克境内经过巴格达的河流是
伊拉克境内经过巴格达的河流是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底格里斯河地势:
地势北高南低,土耳其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的上游为山地和高原,中部为荒漠,下游为平原(三角洲、沼泽区和沿海平原)。此河发源于一座山间湖泊哈札尔湖,在土耳其迪亚巴克尔以北的安纳托利亚东部山丘盘结的地带汇集一些溪流,大致作东南走向绵延约1900公里,朝着波斯湾流去,最后与幼发拉底河会合为阿拉伯河,长193公里。底格里斯河450公里直到马阿拉阿拉贝希的一段属土耳其,大部分河段都在伊拉克境内,仅阿拉伯河约有65公里一段是伊拉克与伊朗的界河。
B. 中东地区亚洲部分的河流有哪些。。。。
中东地区的河流主要发源于土耳其境内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东托罗斯山南麓,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如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有两条河流注入里海。底格里斯河是中东名河,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向东南,经迪亚巴克尔市,后经叙利亚东北边境进入伊拉克,继续向东南流经摩苏尔、巴格达等城市,至古尔奈与幼发拉底河汇合后,继续东南流至法奥附近注入波斯湾。
C. 为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提供水源的河流或湖泊是()A.幼发拉底河B.利塔尼河C.约旦河D.太巴列
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大体上流向东南,穿过叙利亚和伊拉克南部,与底格里斯河汇合而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所以为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提供水源的河流或湖泊是幼发拉底河.
故选:A.
D. 幼发拉底河主要流经哪三国
幼发拉底河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内托罗斯山脉,源头称卡拉苏河,穿越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在古尔奈附近汇纳底格里斯河,改称阿拉伯河,于法奥流入波斯湾。
E. 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公用什么河
应该是幼发拉底河,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
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内托罗斯山脉,源头称卡拉苏河,穿越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在古尔奈附近汇纳底格里斯河,改称阿拉伯河,于法奥流入波斯湾。
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在土耳其境内绵延约1000千米,从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再到伊拉克,全长2700千米,90%的水来自土耳其山区,它是3国的重要经济命脉.1979年土前总理厄扎尔访叙,和叙领导人阿萨德就塔托克大坝建成后幼发拉底河河水问题签订了一项议定书,并成立了3方技术委员会具体研究此事,这关系着土、叙、伊3国的切身利益.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做是本国的河流,声称拥有绝对主权.从20世纪60年代起,土叙伊三国就幼发拉底河水资源问题进行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协议.
F. 伊拉克着名的两条河流在哪里图片
底格里斯河(Dijla)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幼发拉底河(ㄆ、al-Frat)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最后与底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西南亚最大河流。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大体上流向东南,穿过叙利亚和伊拉克南部,与底格里斯河汇合而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幼发拉底河全长约2800千米。
(6)土耳其伊拉克三国用什么河扩展阅读
历史文化
1、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在5000年前与幼发拉底河是两条分开的河。直到约3、4千年前,由于从两河流域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河口的波斯湾沉积,填出土地来,最后使两河下游在伊拉克南部汇合在一起。
两河均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幼发拉底河经土耳其、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全长2750公里;底格里斯河经土耳其进入伊拉克,全长1950公里。
两河流域面积共104.8万平方公里。两河在古尔奈汇合后称阿拉伯河,长近200公里,河口宽约800米,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内,下半段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
两河中下游河水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灌溉水源,航运价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轮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巴士拉的港口。
2、幼发拉底河
幼发拉底河是从苏美尔到阿拔斯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1000年初期,该河流域分别为南部的巴比伦人,中部的阿拉米人和北部的赫梯人所据。阿拉米地区后来成为亚述帝国的一部分。
幼发拉底河流经叙利亚的一段,后为罗马与安息之间的边境。幼发拉底河也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的发源地,巴比伦就是一个。
G. 中东地区气候属于什么类型 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的河流是
应该是伊拉克。
黎凡特(Levant,又译作累范特)是一个不精确的历史上的地理名称,它指的是中东托罗斯山脉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
今天位于该地区的国家为: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广义上包括埃及西奈半岛地区和奇里乞亚(土耳其东南部的小亚细亚半岛)。
所以答案是C。
H. 土耳其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دجلة、Dijla)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底格里斯河流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2亿立方米,为西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圣经》是最早提到底格里斯河的文献。在创世纪第二章提到此河是流经伊甸园的四条河之一,在《圣经》中底格里斯河依其希伯来名称译为希底结河,其余三条分别是比逊河(Pishon)、基训河(Gihon)及“伯拉大河”,也就是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在5000年前与幼发拉底河是两条分开的河。直到约三、四千年前,由于从两河流域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河口的波斯湾沉积,填出土地来,最后使两河下游在伊拉克南部汇合在一起。
土耳其流域开发
底格里斯河在土耳其境内的水能蕴藏量十分丰富,尤其是西部流域,水资源占全国的1/10,水能蕴藏占全国的1/12。本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政府对其境内整个底格里斯河流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包括兴建一系列水坝、电站和抽水灌溉工程。这些工程完建后,年发电量将达到81.41亿kW·h,总装机容量219.3万kW,灌溉农田接近65万hm2,需设水泵容量78万kW。
迪亚巴克尔
迪亚巴克尔是土耳其东南部最大城市。迪亚巴克尔省省会。人口30万(1984)。旧称阿米德,二十世纪初改今名。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控制重要通道,历史上向为军事重镇,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先后占领该城,保有罗马时代的城墙。现为土耳其东南部重要军事中心。有地毯、棉毛纺织、皮革制品与铜器制造厂,金、银丝细工制品着称。
I. 中东那个国家用哪条河流!!
中东地区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它们分别是古代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狭窄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死海。死海湖面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J. 在两河流域,经常因为水资源发生冲突的国家有哪些
第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缺水的程度。尽管全球面临淡水资源缺乏的潜在危机,但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陷入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一些国家的水资可能不很宽余或刚刚够用,另一些国家则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年人均淡水量有的达到10 万立方米以上,如美国年人均淡水占有量为9900 立方米,加拿大为12 万立方米。有关专家将1000 立方米定为一个国家人均年淡水占有量的警戒线,年人均淡水拥有量在1000-1600 立方米以下的为淡水紧张国家,说明这些国家面临严重缺水,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将受到威胁。而实际上,许多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远远低于这一警界线。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的人均淡水量在600-700 立方米之间,以色列、突尼斯等国为400-500 左右,而像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等国家年人均淡水量仅有200-100 立方米左右。对这些国家来说,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这些国家也容易因水资源问题与他国发生争端,或爆发因水资源纠纷引起的战争。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曾说,如果公路通向文明,那么,水就通向和平。反映了缺水地区和平受到的威胁以及水与安全的关系③。
第二,大量水冲突发生在共同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之间,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越多,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世界上大约有200 多条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如非洲的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等10 个国家;约旦河流经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四国;幼发拉底河是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的重要水资源。在这些流域地区,国家间的冲突和纠纷长期存在。咸海问题在苏联解体之前属于一个国家内部问题,现在咸海以及阿姆河、锡尔河都变成了国际共有的水资源,涉及5 个独立的国家,因此中亚国家如何解决面临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水资源专家的关注。中亚地区人口多,水资源又不足,过度用水已经使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咸海的面积缩小40%,水容量减少67%。此外,南亚的恒河、美洲的亚马逊河等,都是国际性的河流。如前所说,并不是所有国际河流都会引起冲突,但由于流域内国家多,且政治、经济利益不同,在水资源的分配、利用、管理等方面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
第三,拥有共同水资源国家的差异愈大,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一些河流虽为若干国家共有,但如果这些国家在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方面差异不大,可能不会因共同拥有的水资源而发生严重冲突。如果拥有共同水资源的国家在政治、种族、宗教等方面原本就存在尖锐的冲突,那么,各种冲突将相互影响,水资源必然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中东地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一地区存在尖锐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同时又是严重的缺水地区,因此水资源一直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阿拉伯国家与非阿拉伯国家之间争夺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引起同一流域内国家在水资源上的冲突。
第四,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国内水分布特征也是影响水冲突的一个因素。有的河流虽然流经多个国家,但它的流量不大,对沿岸国家水资源没有生产重大影响,围绕这类水资源的争夺可能不很激烈。但有些河流同是若干国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这种分布使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一些国家所需要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境外,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水资源在其他国家的控制之下,有的是在被认为有敌意的国家控制之下,对这类国家来说,水资源问题是个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敏感问题,它们可能担心其他国家因种种原因而切断自己的水资源供应,担心水资源被用作战争的工具。埃及依赖尼罗河水,可97%的尼罗河水来自境外,以色列55%的水资源来自阿拉伯国家。据水资源专家分析,三分之一的水资源来源于境外的国家,发生水纠纷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预计像亚洲的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匈牙利、德国、比利时、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有可能因此发生水冲突,因为这些国家50%以上的水资源来自境外④。
第五,人口发展速度对水的影响。水资源冲突与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其人口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水资源危机也许并不急迫,此时国家往往没有将水问题提到日程。一旦人口迅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农业、工业发展起来,对水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水则变得越来越缺乏,这时水资源问题将日益突出。在一个国家范围可能发生地区间的水纠纷,在国家间则可能导致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到2025 年,中东北非地区的人均水消费量将从60 年代的3500 立方米下降到600 立方米,而人口已经从60 年代的1.07 亿上升到1995 年的2 亿。20 世纪以来,埃及人口增加了9 倍,而尼罗河水却日益减少和恶化,这使埃及和尼罗河沿岸国家面临水资源危机。尼罗河下游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它们对已有的尼罗河水分配不满,这将影响它们同埃及、苏丹的关系。1948 年以色列建国之初人口为不到200万,到随着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仅前4 年人口就增加了120%倍,到90 年代已经增加到500 多万人。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也是以色列一直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争夺作为国家最重大政治目标的主要原因,也是它占领阿拉伯国家领土不愿撤出的一个主要原因⑤。
第六,在政局动荡、对抗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水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在相对和平的政治气氛和环境下,水资源纠纷比较容易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在冲突严重的地区,即便冲突不是水资源引起的,水资源也往往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 而且以水自愿作为威胁对方的手段或战争工具的可能性也更大。例如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和非洲大湖地区,如果不先实现地区和平,围绕水资源的冲突也将愈演愈烈。
三,水资源冲突的主要类型
水资源的缺乏可能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是非暴力、非军事性的,但如果受其他因素影响,则可能扩大、升级,演变为军事冲突。以下列举的属于最有可能发生的几种冲突类型,在很多情况下,这几种情况可能相互联系、同时存在的。
第一,历史遗留的水纠纷。在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从历史上就已开始。尽管有关国家和当局就水争端达成过一些协议,但随着地理、政治版图的变化,随着有关国家国内的发展,这些协议不但不能为有关国家接受,还成为引起纠纷的历史原因。一些国家边界的划分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形成国界与水界不相一致的情况,埋下后来水纠纷的种子。这在非洲、中东地区最为明显。例如英国统治时期,为确保埃及的用水,与上游各国签订协议,确定了埃及使用尼罗河水的优先地位。60 年代以来,尼罗河上游国家纷纷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以及埃塞俄比亚表示不承认过去有关尼罗河的协议,它们称埃及得到了更多的尼罗河水资源,应该对其他国家给予补偿。它们坚持保留充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力。叙利亚、以色列的国界至今未定,很大程度是因为英、法统治时期划定的界线涉及到水资源的分配,两国都不满足已有的几种划分。
第二,水资源缺乏国家与其他国家争夺水资源导致的冲突。以色列是个缺水的国家,水是这个国家最关注的战略资源,为了得到更多的水资源,以色列采用扩张的军事手段,占领大片了阿拉伯国家领土,使阿以冲突更为复杂。50-60 年代,以色列单方实施“国家输水工程”分引约旦河水,阿拉伯国家为了与之对抗,实施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双方互不相让,导致多次破坏工程的军事冲突,最后成为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得到被占阿拉伯领土后,以色列水资源状况大为改进,并在制水权方面占据了优势。叙利亚、伊拉克同土耳其之间围绕两河流域水资源的冲突也非常激烈。因此许多人预言,下个世纪发生战争将不是因为争夺石油而是因为争夺水资源。
第三,以水资源作为威胁手段或战争工具。从古至今,以水为战争手段的例子很多,如以水淹没敌方大军队,或摧毁敌方供水系统,污染水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都发生过摧毁对方水利系统、灌溉系统的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科威特两国的水坝、海水淡化厂、水利系统等同样成为双方的军事目标,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有关水资源专家认为,越是在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水的价值就越大,其被作为军事目标的价值也就越大。以水资源作为军事目标和武器的例子虽然有,但这毕竟是水冲突中最激烈、也最危险也是最少的一种。由于存在这种可能,一些冲突国家在涉及水资源和制水权的问题上非常敏感。1986朝鲜计划在汉江支流上修建水坝,引起韩国的不安,担心一旦发生冲突,水坝被当做战争的工具,汉城有被淹没的危险。因此韩国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第四,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有关水利工程引发的冲突。在若干国家共有水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或工农业发展计划往往会对邻国的水资源或其他方面生产影响,由此而引起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利比亚通过人工河开采地下水,这一工程引起苏丹、埃及的不满,因为地下水层是三国共有的,利比亚的行为被认为会导致这一地区地下水的减少。土耳其在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修建水利工程,导致流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河水减少。引起土耳其与伊、叙两国关系的紧张,为此伊拉克曾中断对土的石油供应。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修建水利工程,影响了流入墨西哥的河水质量,导致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争吵,最后通过外交谈判才得以解决。以色列在国内实施人工降雨,引起约旦的抱怨,约旦认为如果以色列不搞人工降雨,雨水可能会降到约旦,而不是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