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土耳其内战
㈠ 关于二战后土耳其内战
不咋的的啊
㈡ 美国为何在二战后担心苏联颠覆土耳其政权土耳其二战后并没有发生内战
冷战开始初期到土耳其参加朝鲜战争前的美土关系
“在朝鲜战争之前,美国是以尽力争取的态度看待土耳其的。在美国眼中,土耳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阻止苏联力量南下和进入地中海的前沿阵地’”。①
这一阶段的美土关系受到了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苏土关系的转变。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实行“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包括加强与苏联的友好关系。1921年3月,土耳其与新成立的苏俄政权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土友好条约》。该条约体现出双方平等互惠的原则。在条约中,苏俄政府完全放弃了以往强加在土耳其身上的所有不平等条款,还免除了所欠沙俄的一切债务。总体上,土苏关系在二战爆发前一直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
二战爆发后,土耳其政府立即制定了中立的外交政策。即土耳其既与英美苏保持着关系也与纳粹德国互通有无。1941年6月,土耳其与德国签订了《土德友好与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中规定土耳其向德国提供重要的战略原料铜、铬等矿石,封锁黑海海峡,禁止美、英援助苏联的军事物资通过黑海海峡。土耳其政府的政策立即招致苏联的不满。“苏联认为土耳其的亲德路线使其南部边境受到了直接的威胁,土耳其这种投机的骑墙政策是不可容忍的。到战争后期,苏联对土更是施加巨大的压力,要求土放弃中立政策,立即加入盟国参战。英国和法国一度也对土耳其的中立政策持怀疑和批评态度,盟国中只有美国一直对土耳其的中立外交政策给予理解和支持。”②后来在美国的劝说之下,土耳其向轴心国宣战,结束了五年之久的中立政策而且加入了联合国。1945年,苏联要求监管黑海海峡。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土耳其都对苏联的要求感到震惊。苏联的态度是对土耳其国家主权的严重干涉,而且还将美英等国排除在解决海峡争端的大门之外。因此,美国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的反应便是将“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派往地中海保护土耳其。
美国在中东的力量增长。美国战后在中东的扩张首先是为其冷战这个大战略服务的。中东自然属于美苏争夺的势力范围之一。“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对争夺世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战后中东地区就一直成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东北部、东地中海区域的战略地位,认为这是遏制苏联军事力量进入地中海与中东的防御地带。”③
美国为了不使土耳其落入苏联之手,向土耳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而且还在土耳其修建了军事基地。这个措施是美国加强中东霸权地位的重要一环。美国对中东如此重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东的石油资源。除此之外,中东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富饶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得中东成为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渗透的重要原因之一。
㈢ 土耳其与俄罗斯有过几次战争都谁赢了
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等地进行的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俄土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了。
俄土战争的开始,为了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未能分出胜负,于1681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俄土战争第二次,1683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次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的“神圣同盟”,俄国加盟。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
俄土战争第三次1710年,土军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重围。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俄土战争第四次,1735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和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借口。之后,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
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最后签署的巴黎和约使俄罗斯丧失了几乎历次对土战争的成果,这也是土耳其在对俄作战中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㈣ 叙利亚土耳其发生冲突的原因
原因有三:
1、土耳其政府亲美。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忠诚狗腿子。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正好向美国主子表明忠心,好捞点好处。
2、土耳其以土耳其族(属突厥人)为主,与阿拉伯人的国家关系一直比较微妙。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可以挑起叙内战,使阿拉伯世界大乱,让土耳其人渔翁得利。
3、土耳其人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叙利亚反对派也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而叙统治者巴沙尔家族是什叶派,土耳其在情感上更愿意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㈤ 土耳其内战打仗的原因
是政变不是打仗,土鸡有这个传统,土鸡国父开摩尔就是这么上台的,他赋予军队权利,保证国家世俗化,防止伊斯兰极端化,曾经爆发了4次政变,也打击了伊斯兰势力,在现任总统时期和IS暧昧不清,击落俄罗斯飞机打死飞行员,和美国人关系也不好,极端势力抬头了
㈥ 杜鲁门主义出台前的希腊土耳其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
1944年到1949年,希腊发生了内战。内战一方是先后受到英美支持的希腊政府军。另一方是战争时期领导抗德运动的希腊共产党武装,内战中一直受到南斯拉夫的支持。 内战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44年—1945年),控制希腊大部分领土的左翼抵抗力量对抗回到祖国的希腊流亡政府,这一流亡政府战争期间在英国的支持下成立于开罗。在第二阶段(1946年—1949年),经过不公正选举上台的右翼政府继续和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最后,由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破裂,希腊左翼内部也分列为赞成斯大林和赞成铁托的两派,结果希腊放弃了支持他们的那斯拉夫,选择了苏联,苏联却没有给他们有力的支持,最终失败。内战给希腊留下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分裂,这一局面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结束。
二战结束后,苏联向土耳其提出共管黑海海峡和割让卡尔斯-阿尔达汉地区的要求,遭到土耳其拒绝后,苏联在苏土边境集结兵力,土苏关系紧张。面对苏联在中东北部地带造成的威胁,美国立即给予反击,并乘机扩大在土耳其的影响。
㈦ 土耳其内战简介
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奥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被迫与协约国代表签订《摩得洛司停战协定》。协约国军队占领首都伊斯坦布尔、海峡地区以及安纳托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以及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在英法支持下占领伊兹密尔及其邻近地区。土耳其各地纷纷成立护权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1919年7月23日至8月7日,东部各省护权协会召开埃尔祖鲁姆大会,凯末尔被选为大会主席和代表委员会主席;大会决议宣布,停战协定确认的民族边界内的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反对各种形式的外国占领和干涉;一旦伊斯坦布尔政府无力捍卫国家独立,就应成立临时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托管和委任统治。同年9月4日至11日举行的锡瓦斯大会,确认了埃尔祖鲁姆大会所通过的民族斗争纲领,大会成立全国性的安纳托利亚和罗梅利亚护权协会,选举以凯末尔为首的16人代表委员会,民族主义者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920年1月28日,奥斯曼帝国议会代表委员会根据锡瓦斯大会决议精神拟定的、维护土耳其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国民公约》,宣布停战协定规定的边界内土耳其人占大多数的地区“构成一个真正的、在法权上不能以任何借口分割的整体”;反对阻碍土耳其政治、司法、财政发展的种种限制等。3月16日,协约国军队在伊斯坦布尔登陆。1920年4月23日,首届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成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宣布自3月16日起的议定书一律无效,要求苏俄政府支援土耳其的民族事业。1920年8月10日,巴黎和会通过剥夺土耳其民族生存权利的《色佛尔和约》。1921年7月,希腊十余万干涉军在英国支持下,进犯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民军取得萨卡里亚战役的胜利,成为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协约国阵营发生分化。1921年10月20日法土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正式承认大国民政府,承诺在两个月内从安纳托利亚东南部撤出全部占领军。意大利也于同年秋天撤出安纳托利亚南部,英国改变公开支持希腊的立场,转向“中立”。1922年8月26日,土军向希军发动总反攻。9月18日,最后一批希腊军队撤离安纳托利亚。同年10月11日,土希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土耳其收复东色雷斯,伊斯坦布尔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交还土耳其。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和英、法、意、希、日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取得外交上的重大胜利。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废除苏丹制。1923年9月,由护权协会第一集团改组的人民党成立。
1923年10月29日晚8点半,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
㈧ 谁知道塞浦路斯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之间内战,到底什么原因
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国吞并
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占领,1573年正式割让。
1878年,被英国占领,开始82年的统治。
1925年,沦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59年2月,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苏黎世-伦敦协定》,希腊、土耳其、塞浦路斯三国签订《联盟条约》。希、土、英3国保证塞浦路斯的独立。
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组成两族联合政府。
1963年底,两族因制宪问题发生严重流血冲突。
1974年7月,希腊军人政权在塞浦路斯策动政变,土耳其以此为由出兵。
基督教势力的建立
南北塞浦路斯之间复杂的政治与民族关系起源于非常久远以前的时代。历史上可以找到、关于此岛最早的历史记载,说明塞浦路斯是属于亚述帝国的版图之一,岛上的民族属于古代腓尼基人与希腊人族裔,并且在公元前58年时,成为当时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传说,在塞浦路斯属于罗马帝国统治的时代,包括保罗、巴拿巴与马可在内的几位耶稣门徒都曾造访过塞浦路斯岛,保罗将基督教带到该岛上,而巴拿巴则建立了第一座塞浦路斯教会。因为此因素,塞浦路斯成为地中海地区最早开始信奉基督教的地区,而今日岛上的希腊裔居民也都是信奉基督教,属于希腊正教的一支。
伊斯兰教移民进入
而另一方面,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则得到了16世纪以后才来到塞浦路斯岛。1570年奥图曼帝国从当时拥有着塞浦路斯岛的威尼斯共和国手中抢下此岛的控制权,开始鼓励土耳其士兵主动携家带眷移民到该地,新进入的土裔移民对于岛上原本的希腊裔居民来说有很强烈的排挤效应,因而种下数百年后分裂状况的伏笔。在17世纪奥图曼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是移民潮的高峰,在这段期间岛上的希腊正教教会是希腊族裔唯一的凝聚力量。
英国殖民时代
1878年时,为了防止帝俄势力的南侵,奥图曼帝国以塞浦路斯换取英国在俄土战争中对该国的支持,正式将该岛的行政权转移给英国,但是保留该岛的宗主权。1925年英国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塞浦路斯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而岛上也有许多土耳其裔居民在此时搬迁回土耳其本土。在英国统治的期间,塞浦路斯岛上的希腊居民一直在讨论与争取回归希腊“祖国”的可能性,甚至组成极端右翼的塞浦路斯斗士国家组织(Ethniki Organosis Kyprion Agoniston,EOKA,成立于1955年)进行地下抗争活动。在EOKA组成后的四年间,他们持续地攻击了许多属于英国的设施目标,而英国当局也以保护土耳其裔居民的理由武力反击。
㈨ 土耳其是什么社会制度
土耳其是资本主义国家。
土耳其政治是以议会制代议民主制的共和体制为框架(也就是议会制),奉行多党制,土耳其总理是政府的领导人。土耳其的政治体制以分权为原则,行政权由政府行使,立法权则属于政府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司法则独立于行政及立法。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1月7日起实施,宪法奉行世俗主义。2017年4月土耳其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总统制将成为2019年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后的法定政体。
延伸: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urkey),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是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原住民的后裔,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至16世纪和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 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又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及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㈩ 土耳其和库尔德人二者的恩怨情仇是什么样的呢
库尔德人作为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总人口近3000万,其中有1500万人生活在土耳其,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以上,生活居住在土耳其东南部各省。
由于土耳其政府一直主张一个民族理论,不承认库尔德民族文化,信仰和语言的权利和民族歧视,就造成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