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基督教是什么意思
㈠ 基督教起源是什么
基督教起源于《旧约圣经》的弥赛亚信仰。
由于历史原因,在华人中长期以来都习惯只把新教称为基督教。大陆的新教教会也从不称自己为新教,而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
港、台华人为了解决这一混乱状况,把广义基督教称为“基督宗教”,以与专指新教的狭义基督教相区分。这一用法现也渐被大陆学者所接受。把广义基督教称“基督宗教”,而“基督教”一词就专指新教。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宗教发展上的第一个阶段。
到了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这是基督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㈡ 关于土耳其的宗教信仰
洗劫君士坦丁堡时,土耳其还在东罗马帝国统治下。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击败了东罗马,于15世纪攻陷君士坦丁堡,并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土耳其将其回教信仰带至土耳其半岛,但巴尔干的东正教徒却大部分坚持下来了,并未改宗。但阿尔巴尼亚人和少部分塞尔维亚人(今波黑的穆斯林)改奉回教。
㈢ 土耳其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官方数据是百分之九十九是伊斯兰教,剩余的的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但是,实际情况伊斯兰教为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其余的百分之五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和少量的无信仰者。望采纳
㈣ 土耳其的两种文化是什么文化
土耳其的历史,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东罗马帝国时期和奥斯曼帝国时期。
东罗马帝国信奉东正教,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
所以,可以认为土耳其是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㈤ 土耳其为什么信伊斯兰教
土耳其民族源于中亚西突厥乌古斯人的游牧部落联盟。7世纪中期至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中亚后,一部分突厥人归信了伊斯兰教,10世纪塞尔柱土克曼人实现了伊斯兰化。
11世纪下半叶,以塞尔柱人为首的突厥部落开始征服并迁居小亚细亚各地,在科尼亚建立了罗姆苏丹国(1077~1308)。
13世纪初,蒙古人大举西侵。居住在中亚阿姆河一带的乌古斯突厥人的卡伊部落,12世纪已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领埃尔图格鲁尔带领下被迫西迁,进入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瑟于特定居,依附罗姆苏丹国。
1299年,首领奥斯曼一世蚕食拜占庭帝国领土,定都耶尼谢希尔,宣告独立,奠定了奥斯曼帝国的雏形。伊斯兰教遂在小亚细亚得到广泛传播,当地原信奉基督教的部分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改宗了伊斯兰教,并同突厥人开始融合。
奥斯曼帝国的真正缔造者奥尔汗统治时期(1324~1360),迁都布尔萨。后又攻占尼西亚、尼科美迪亚、斯库塔里,势力达于马尔马拉海及加利波利半岛,他信奉逊尼派教义,修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支持苏菲派毛拉维教团和拜克塔什教团的传教活动,促进了该地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土耳其的基督教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伊斯兰教在土耳其:
土耳其拥有7400万人口,其中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大多数属逊尼派。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当天在伊斯坦布尔出席了米马尔·希南清真寺启用庆典活动,并祝全国人民斋月愉快。
斋月是穆斯林的重要宗教活动和节日,土耳其许多城市都搭起露天帐篷,向穆斯林提供免费斋饭。伊斯坦布尔艾米诺努街区的巨大帐篷可向5000多名市民提供免费开斋饭。
伊斯坦布尔省长侯赛因·穆特鲁当天也来到帐篷里,和市民共享开斋的快乐。土耳其穆斯林的传统开斋饭包括椰枣、清水、汤、烤肉、烤饼、干果、酸奶和甜点等。
㈥ 土耳其人信仰什么宗教
土耳其人信仰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源自奥斯曼帝国时期。该民族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法国。
及其他一些国家如伊拉克、阿塞拜疆、北塞浦路斯、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马其顿、科索沃、波斯尼亚、罗马尼亚、奥地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澳大利亚、中亚、北美等地。
他们使用的语言为土耳其语。他们的血统,多数是安纳托利亚的安纳托利亚人、希腊人、高加索民族、库尔德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后来巴尔干半岛的居民的血统。
土耳其人最早是与拜占廷希腊人混血。1071年之后,开始在安纳托利亚建国,后蒙古伊儿汗国时代大量乌古斯人进入,是真正奠定时代。
(6)土耳其的基督教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约公元570年,他在麦加出生,属于麦加古来氏族的哈希姆家族,也就是今天约旦的王族。
他祖父是哈希姆家族的族长,但是他年青时很穷,参加商队去过叙利亚等地。25岁时,与富孀海底彻结婚。
约公元610年,穆罕默德称得到“天启”。从此开始传教,伊斯兰教创立。但是,伊斯兰教不认为穆罕默德是创教人,而认为自己是古已有之的“伊布拉欣的宗教”。
伊斯兰教承认基督教、犹太教的先知,承认两教的教徒是“有经人”,古代个别伊斯兰教的教派还曾把新旧约作为常用经典。
伊斯兰教规定,可以与两教人通婚,可以吃他们宰杀的动物。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犹太教都主张世界由真主(或名上帝)主宰,好人上天堂、坏人下火狱,还有末日审判。
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典中都有一句话,意思是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所以,从学术上看,犹太、基督、伊斯兰三教是姐妹宗教。
伊斯兰教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穆罕默德在宗教宣传中把麦加人呼唤的主神“安拉”定为独一的真主,宣传信主独一,反对多神崇拜。
他反对部落政治,提倡全世界各民族、种族的人民都是真主创造的,所以都有平等的权利;他反对为富不仁,主张提高妇女的地位,保护弱势群体。
伊斯兰教适应了当时部落纷争、相互仇杀的阿拉伯半岛社会走向统一和稳定的客观需要。所以,伊斯兰教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的作用。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胜利公元622年,由于当时麦加人的迫害,穆罕默德率领信徒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史称“希吉来”。
17年后,哈里发欧麦尔决定以迁徙年作为伊斯兰纪元的开始,现在是伊斯兰历1423年。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从一个宗教领袖变为一个政教合一社会的领袖。
并开始了与麦加人作战。他于公元631年攻占麦加,进入麦加的万神殿克尔白,扫除了数百偶像,确立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崇高地位。
㈦ 基督教是哪个国家的
基督教是一个教派,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的学术界使用时比较混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罗马公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内,狭义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
由于历史原因,在华人中长期以来都习惯只把新教称为基督教。大陆的新教教会也从不称自己为新教,而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
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宗教发展上的第一个阶段。到了476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这是基督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㈧ 东正教和基督教的区别是什么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
1、历史不同。最初基督只有一个教会,1054年西部、东部教会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正教”即东正教。16世纪,西欧和北欧发生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离出革新教会,统称基督新教。
2、教会形式不同。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统一的教会,自称“至圣、至公、至一,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罗马教廷为世界天主教中心。东正教原有以居士坦丁为中心的统一教会,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国教会不相统属,但驻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牧首保留“普世牧首”的称号。
3、宗教语言不同。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宗教语言,但现在也允许各地以民族语言祈祷。东正教最初以希腊语为宗教语言,但因为现在已不存在统一的东正教会,所以一般用各民族语言。
4、对神职的要求不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可以结婚。东正教原也如此,但现在已不严格。
5、神职的称谓不同。天主教为教宗(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主教、神父。东正教为牧首、神父。
㈨ 基督教的信仰是什么
基督教的信仰是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节经文也是圣经的精髓,凡是基督徒都能够背诵,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
基督教的特点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宗教发展上的第一个阶段,到了476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
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这是基督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宗教改革运动直接的导火线是教宗利奥十世以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于1517年派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到德国去兜售赎罪券,此事激起极大反感,据传马丁路德于同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教堂门前张贴反对兜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这场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路德提出“唯靠圣经、唯靠恩典、唯靠信仰”的改教口号,为以后的改教者所继承和追随,改教浪潮波及西欧全境,在教廷势力薄弱的地区引起一场又一场改教运动。
瑞士苏黎世发生了茨温利领导的改革运动,在日内瓦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建立市民阶级共和式的长老制教会,由此产生新教加尔文派(即归正宗或改革宗)。
英国在亨利八世国王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圣公会),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自上而下地改革,相继以路德派教会代替天主教为国教,基督教由此开始了在全世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