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摔跤为什么要把手
① 那些摔交,柔道的在倒地时为什么要用手拍地
我是武警,我们都要练摔擒,这是摔擒的一个部分,倒功的前倒,正确的动作可以减少身体倒地的伤害,长期训练可以增加骨质密度,不过一般刚练的人摔个几次就不行了,肘部会肿的老大,吃饭拿不动筷子,起床全身其痛,建议你一个人别学。我可以教你些散打套路:
个人以为,格斗技术包括五个原则: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2、以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位置;
3、在攻击敌人并使其失去身体平衡的同时,必须尽量保证自身的平衡;
4、善于借助敌人的动作增强自己的攻击力量,也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
5
、在准确掌握每个格斗基本动作的前提下,通过锻炼、对练甚至实战,不断提高攻击动作的速度、准确和力量!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二)
在这里首先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攻击敌人!
1、在进行徒手格斗时,自己的生命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应当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制服敌人,总之就是什么招管用就用什么招,千万别不好意思啊!
常见的招数有朝对手脸上扔沙土,用身边可以找到的东西(以战场上为例)比如挖战壕的工兵锹,构筑工事的钢筋、随身的钢盔、皮带等等等等打击对手!(如果在大街上那就用传统的十八般兵器好啦~比如斗殴兵器谱上的第一利器——板砖,还有折叠凳西瓜刀高跟鞋啤酒瓶子等等等等)
如果运气实在不好,找不到任何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屁股后面一摸,假装掏出个飞刀暗器什么的向对手投掷,使对手退缩或闪避、遮挡,如对手出现上述动作,可利用其迷盲之际向其迅猛攻击,并将其置于死地!
2、如果真的什么武器都找不到,则应该运用你自身的武器了!
比如:
手掌外侧——手指紧紧并拢伸直,使手掌外侧尽量坚硬;拇指紧贴食指。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军人都懂得的招式,稍加训练,找准打击位置,手掌的打击效果并不亚于一根木棍,至少可以至敌伤残!
小拳——一般成年人的拳头打击面大概是50平方厘米左右,但如果在握拳时,以拇指紧扣食指将手绷紧,腕关节保持挺直以手指第二关节构成打击面,用尖锐的拳刃攻击敌人,其着力更好!通常一个成年人的小拳打击接触面大概是11平方厘米,压力压强作用力什么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拳尖——也就是传统无数中的凤眼拳的改版,主要用来攻击敌人的全身比较软弱、容易受伤的部位。握拳时,弯曲中指的第二关节,相临两个手指的第二节固定住中指两侧;拇指的末端紧扣中指的指甲(一定要扣紧,要不很容易伤到手指),腕关节保持挺直,然后你看对手哪脆弱就往哪敲吧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三)
实拳——只要用力抓紧手掌就可以啦!但打法上的差异就多了,直线攻击和侧摆勾拳之类的就不在此赘述了,但大部分人都只习惯用拳头的正面、侧面攻击,其实用拳头小指外侧好象使用破冰锥那样锤击也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反手攻击太阳穴,马上可以让敌人毙命,至少也让对手晕乎半天
掌后部——也就是掌跟啦!一般的动作是手指微曲,手掌后仰,尽量保证掌后部的坚硬,用掌后部攻击敌人,往往比拳头更有效果:弯曲的手指可以挖敌人的眼睛,要不就干脆从上到下逮着什么是什么一路猛抓下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身材不是很高大的人使用,试想一下,当一个身高165厘米的人攻击一个180厘米的对手,在近身后用掌后部攻击对手下巴,然后从眼睛一路抓下来恐怖啊
有一双上好的皮靴其实就拥有了一件犀利的武器——个人认为用皮靴的内、外侧蹬踹比用靴尖踢更有效果,因为蹬踹的接触面比较大,用意攻击敌人的手部位较小和突出外露的骨骼最为合适,而靴尖的攻击往往只针对小腿的骨骼才能显出良好的攻击效果。
当然啦,膝盖、手肘、肩膀甚至头部的顶撞攻击也相当有效,尤其是个子不高的人,利用近身攻击的瞬间以较短的发力过程抢先攻击,往往能战胜比自己高大的对手。
在这里还说个缺德招式啊——如果您使用的是某种牙好胃口就好吃啥啥香的牙膏,那么恭喜您咯!近身格斗、尤其是贴身缠斗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秒钟时间发挥你的生存本能,就有可能改变格斗的结局。当你的门牙狠狠地咬在对手的颈动脉或喉结上的时候,估计你还没怎么使劲,对手已经给吓软了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四)
好了,现在聊聊用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和如何保持格斗中的身体平衡。
用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这个原则不但适用于格斗,也同样适用于作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对手总有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也一定有疏于防范的漏洞。
根据实际情况,用最大的力量攻击主动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可以取得速战速胜的效果!积极进攻是徒手格斗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积极进攻才有可能制服甚至杀死对手!
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使敌人失去平衡,是格斗中克敌制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街头,在遇到敌人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迅速调整成防守姿势,首先保护好自己才能K别人嘛~~
一般的防卫姿势有很多,这里就说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姿势吧!(别告诉我你是黄飞鸿的徒弟啊~那姿势打死我都不用,太费劲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脚跟与右脚尖基本在同一个直线上,上身微微前倾,双膝稍微弯曲,注意一定不能让双腿僵化啊!
双手成立掌,至少左手要保持立掌,这样方便拨挡对手的攻击,距离自己的脸部大概十五厘米,掌外侧向前,侧身面对敌人。这姿势有点象拳击的姿势,但平衡效应比较好,在与对手接触前,这个姿势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自己的平衡。
在与对手进行搏斗时,记得按照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重心,脚掌稍微向外斜摆以保持自己的平衡!当然,如果你自认为嗓子不错比得上张学友那记得用吼叫来乱敌精神啊~~(还记得武侠电影里出招前那些高手哈哈嘿嘿的没完没了的吧)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五)
格斗中利用敌人的冲力,保证自己的准确和速度都相当重要!
冲撞攻击通常出现在一些身材高大,体魄强健的对手身上,尤其是某些国家的打法中经常出现腰间发力的抱摔,肩头发力的扛摔和顶摔,这些打法的前奏就是冲撞!
针对亚洲(那杂种国家不算啊!)人均身高比欧美国家人均身高低十五CM左右的现实,对于进攻中出现的冲撞只有采取利用、闪避为主的打法,要不就太(别人我不知道,我是不去找那个不痛快,几年前和个俄罗斯军爷友谊比赛了一把,被那家伙的肩头侧撞扫了一下,我肋骨疼了一星期,喘气都疼啊!)
善于利用敌人的冲力也是格斗的另一个原则。毛主席说得好,要在战
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啊!在格斗发生的时候,应该永远假设对手比你强大N倍,尽量不要马上与对手进行体力消耗上的较量。
利用对手的冲力和体力将对手制服,比如说看见对手冲过来,在调整好自己的姿势的同时往侧面横跨一大步,迅速闪过对手的攻击或撞击,顺便把对手绊倒等等等等
在与敌人格斗的时候,绝对没有任何时间让你考虑该用什么招式!也没有任何时间让你耍帅摆POSS之类的,任何格斗动作都必须成为人的本能一般流畅的出现才能起到效果!
在训练格斗的时候,从掌握格斗的基本要领开始,必须尽量加快自己的动作,一招一式都要准确无误,再通过不断地锻炼、对练和积累实战经验来提高动作速度!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六)
寻找正确的攻击目标是一个格斗者的必修科目,格斗是人与人之间的殊死争斗,格斗对象的弱点也就是自己的弱点,下面列出的这些人体上的位置基本上是人体最脆弱、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大家看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啊!
人体在格斗中划分为三大部分:头和颈部、躯干、四肢。其各个部分的要害部位有:
头和颈部:耳、太阳穴、眼睛、鼻梁、上唇、下巴、喉结、咽喉、颈侧、颈背。
躯干:锁骨、腋窝、太阳神经丛、腹部、裆部、肋部、腰部、脊椎。
四肢:手指、手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脚腕关节、脚背。
在格斗中只要攻击这些要害部位,至少可以使人受伤,严重一点的就所以最好别找个没训练过的尝试啊,那会死人D!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七)
在人体的重要部位,只要轻轻地压迫或攻击,就有可能使人至伤,致死!所以嘛~~~~呵呵,万一有兄弟愿意照着练练那千万记住啊!动作一定要由慢到快,由轻到重,通过训练和适应逐渐加大攻击的力量,千万别把你的对练玩死了啊那是要赔钱D!
先说说头部和颈部上的一些重要位置的攻击!
1、耳:一般的打法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双风贯耳,最好是从后面攻击!两手保持杯状,同时排击敌人的双耳,尤其要记得用比较坚硬的掌根发力,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吧,被一个成年男人来这么一下子,轻则会击穿敌人的儿膜,使其神经受到冲击,或者是耳内出血,重一点嘛那就是脑震荡,要不就OVER了!
2、太阳穴:为什么太阳穴是每个格斗者的首选目标之一呢?太阳穴部位的骨质脆弱,还有一条动脉和大量的神经丛集中在皮下,稍加打击,最少就是个中度脑震荡,重一点的攻击就只有一个后果了(我亲眼看见一个身高不到160CM的女人,用菜篮子打一个身高至少178以上的家伙,一击毙命!那男人是个城管,天天早上去菜市场没收人家东西,他家里的塑料脸盆都一千多个了)
3、眼睛:传统武术中的双龙戏珠大家应该知道吧?是用食指和中指成V字形刺入敌人的双眼,手指和手腕要挺直!但是一般没有受过训练的都玩不好这招,一是对手不会站着不动让你瞄准,二是发力的过程中产生偏差,搞不好想插眼睛的反倒捅进人家鼻孔了
这里说一种安全系数高,成功率大的方法啊,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在近战的时候,尤其是贴身缠斗的时候,猛戳对手眼窝,这样的打法攻击距离短,发力过程也短,容易击中目标!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八)
接着上一章的说说啊~
1、鼻子:只要是打过架的都知道鼻子上挨一下的后果吧?但一般的兄弟都习惯正面攻击,那样看起来效果不错,但本人以为,从侧向攻击,尤其是用掌或拳头横击鼻梁效果更好,至少是个暂时失明!
要是用的力度够大,还可以将鼻梁骨的碎片嵌入敌人脑部,做到一击毙命!如果已经是贴身缠斗的局面了,那试试用掌后部从下至上顶击,只要击中了那就热闹咯~~~~~你可以在一分钟内看到不同颜色的人体分泌物!
2、上唇:估计知道打上唇的人不多。上唇是鼻软骨与硬骨的连接处,这里的神经很靠近皮层,是脸的要害部位之一!可以用角度稍微向上的手掌外侧或小拳猛击敌人上唇,就算是轻轻地来一下子,那疼痛的感觉啊我是疼得当时就晕乎了,腿都打颤!
3、下巴:用掌后部的攻击比用拳头来得安全有效!用拳头攻击有可能伤到自己的手指,而且发力时间比较长,对手会有防备D!
4、喉结:提倡的攻击方式是用掌外侧攻击喉结,但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啊~个人认为用小拳攻击效果也不错D,还有种打法是将右手八字张开,就象是要抓住对手脖子一样猛地撞过去,呵呵~~我试过最好的效果是我的对练狂吐了十分钟,一个下午喘气都带血腥味!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九)
在这里说明啊,凡是有兴趣照着这些动作操练的兄弟,千万别随便找个人就试!万一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可就违背了我交流探讨的初衷了,再次感谢那些关心我的朋友,是你们给我提了个醒!
1、咽喉:知道具体位置吧?就是脖子下面的那个窝窝!一般的方法就是戳击,用一到两个手指挺直,迅速地戳击咽喉下部的凹处。效果很明显,至少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严重点的会窒息、咳嗽,再严重点~如果戳破了咽喉皮层,那
2:颈外侧:自己把手放在脖子两侧感觉一下,找到那两条血管没有?用手掌外侧猛然砍击对手的颈外侧(要是没找着血管的我说明一下、就是耳朵下面略微靠前的地方),可以马上使对手失去知觉。这方法无论用正手或反手都可以,不必拘泥于自己的站位或一定用右手,这么打一下,对手将因为颈动脉、颈静脉和迷走神经受到打击而昏迷,但是不至于马上毙命,用于纯粹的防卫比较合适。
3、颈后部:用手掌外侧和拳头外侧猛击对手的颈后部,一般的效果是一击必杀!当对手低头向前或没有用手保护其上部的时候,通常用这样的方法。这种打法最普遍的出现是在二战的欧洲战场,通常用来袭击敌方的哨兵,有时候也用来抢啊~大家知道了吧?
脑袋上的一些位置就先说到这里,有遗漏的或失误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我等着各位高手的板砖啊~不过我说过的位置就不要打了,会死人~~~~~~~D!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
—— 脑袋和脖子都说完了,该轮到躯干了!
人体的构造很奇特,所有的骨骼都有支撑人体重量,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就象是一套铠甲!但再好的铠甲也有空隙可钻,现在说说躯干上薄弱的地方。
1、锁骨:打这位置有个身高限制,万一你的对手比你高大半个头就不用想了,估计你的攻击没什么效果,除非他坐着蹲着什么的。用手掌外侧向下用力直砍对手的锁骨位置,可以打断对方的锁骨,马上达到使对方瘫痪的效果,最少也可以让对方的胳膊抬不起来!在这里我说说切身体会啊,如果身高悬殊太大,可以用肘关节攻击,效果更好。
2、腋窝:腋窝皮下有一条粗大的神经,打击腋窝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并导致局部瘫痪,好象在传统武术中那地方叫‘血藏’,一般是不允许随便攻击的。这种方法适合在对手倒地的时候用靴尖攻击,让对手进一步失去反抗能力!
3、太阳神经丛:这地方就是心窝,传统武术中的‘黑虎掏心’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针对太阳神经丛来的!打击这个部位,一般提倡用尖拳猛戳,用尖拳攻击太阳神经丛这样的小目标比较有穿透力,比用拳头或手掌更有效果!
对太阳神经丛的任何有穿透力的攻击,都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或向前趔趄,或干脆就地瘫倒;猛烈的打击,也可以起到一击必杀的作用!
4、腹部:这个位置适合用小拳攻击,也就是拳棱。一般对腹部的攻击都是其他攻击的前提辅助动作,如果在遭受攻击后对手屈身向前,则可以用膝盖撞击其脸部,或用手掌猛击其颈后部!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一)
1、裆部:这个就不用我详细说了吧?大家都是男人,还是留点余地比较好,万一造出个太监来了就影响人家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了
2、肋部:正面或后面攻击肋部都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但本人的意见还是提倡攻击对手的右肋,因为肝脏的位置在右策肋部下方,在右边肋部的攻击可以导致肝脏的严重损伤!
对肋部的攻击,手掌外侧、拳外侧、折叠的第二指关节、脚后跟和膝盖都可以攻击,效果差异不大。
3、腰子:学名好象叫肾吧?肾部皮层下面有一些从脊椎骨分支的大神经,打击这个部位,可以使对手的腰子损伤,并引起严重的神经震动,至少要上医院里躺上好几天。
打击的时候,拳外侧、折叠的第二指关节、膝盖和靴尖都可以,效果比较相近!
4、脊椎:脊椎里面的东西是脊髓,打击脊椎,可以导致对手的脊椎关节脱位,轻的瘫痪,重的当场挂掉!其中用膝、肘、脚跟或脚尖的攻击效果比较好,建议攻击对手腰带上方7到9厘米的地方,这个位置比较薄弱!
总的来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在进攻前确保自身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武侠小说里那种以命搏命的打法最终结局就是同归于尽,绝不是格斗的中心!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二)
在格斗中,一般最危险的就是对方的手臂攻击,但最常见的也是针对对方的手臂进行攻击!
首先说说指关节的攻击,以敌人从后方抱腰攻击为例,当对手从后面抱住自己腰部时,以一只手抓住对手的一只手指,另一只手则必须紧紧抓住对手的手腕,在将对手手腕用力向下拉的同时,将其手指作反关节别压,然后就会听到一声清脆的骨折和对手发自肺腑的呐喊
手腕关节的攻击也是比较常见的攻击方式,将对手的手腕向任何方向用力折别,都会让对手产生剧痛,一般的方式是将双手的拇指置于对手的掌背,将对手的手腕向前臂方向折别成直角,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快让对手丧失攻击能力!
在中国武术中,用以折别关节的方式数不胜数,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效果,但关键在于熟练地掌握格斗技巧并熟悉人体结构,才能达到一击制敌、一击必杀的目的,因此,长期的锻炼和不断地实践(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啊!!!)才是掌握格斗技巧的关键所在!
感谢言言大大的指教,感谢各位高手的指点,有任何谬误和错失,请马上在书评区指出,本人不胜感激!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三)
摔打在格斗技巧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徒手格斗中,有时候需要将对手摔倒后才能有效地攻击其要害部位,常见的摔打方法有“臀部顶摔、臀部转动顶摔、过肩扛摔、过头摔、绊腿摔、由后摔等等等等。
本人以为,在摔打的练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几点有:
1、速度是摔打制敌的首要因素,但在训练中应该首先注重动作的精确,只要完全掌握了这些动作,速度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得到提高!
2、在摔打过程中,一般首先不强调在对方反抗的状况下进行练习,彼此间只要注意倒地时的姿势就可以了,让对练配合自己准确地完成摔打的动作!
在传统武术中,个人以为摔交就是格斗中摔打的鼻祖,格斗中的摔打几乎全是摔交中演变出来的动作,在这里希望懂得摔交的朋友不吝赐教,谢谢谢谢!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四)
先说说臀部顶摔,一般在臀部顶摔开始时,首先面向对手成防守姿势,左脚置于对手左脚内侧前,同时以左手掌后部猛力顶击对手右肩并揪住或抓住其衣服,以首先让对手失去平衡为主要目的!
以左脚为轴心向左转动180度,同时以右臂搂住对手腰部,双臂猛然发力前拉,将对手拉至己方右臀部,使其离地悬空,在完成这个动作的时候应尽量保持双膝弯曲,这样效果更好!
迅速伸直双腿,用臀部猛顶敌腰部!与此同时,向前弯腰并用双手往前往下猛拉将敌摔倒在地。就是以臀部为支撑点,将敌顶在右臀部上(一定记住啊~不是腿外侧哦!)!
最后将敌摔倒在地成左侧倒姿势,尔后攻击敌要害部位。整个动作要尽量保持自身的平衡,尤其是在转体的时候,切记要把握好用力的方向的力度,要不自己就一起倒了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五)
臀部转动顶摔和臀部顶摔的差别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不要搞混淆了!
开始时面向敌人成防守姿势,比臀部顶摔距敌稍微近一些;左腿向前跨一大步,置于敌后右脚外侧几厘米的地方,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左脚;与此同时,左手猛击敌右臀上部并牢牢抓住这个部位,此一击可使敌失去平衡而后仰!
右脚绕敌跨步置于其身后,同时右臀抱住敌腰部;臀部尽量向右挤转,与敌屁股相对,将敌拉向已之右臀部使其悬空;然后以左肘夹住敌右臀。
伸直双腿,以右臀部为支撑点将敌猛地摔在地上。务必记住,应将敌置于右臀部,而非右腿外侧;始终挽抓敌右臀;将敌摔倒成左侧倒姿势。格斗中,这种打法可以置于敌于昏迷状态并可任意打击其要害部位。
这里多说两句啊~这种打法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力度掌握,万一在摔打过程中出现力量不到位的状况,那就有可能受制于人,所以最好是玩得熟练了再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六)
过肩扛摔,在传统摔交里好象叫背包吧?(不一定对哦)
开始时面向敌人成防守姿势。这个开始动作及步法与右臀部顶摔的技巧相同。左脚置于敌左脚的前内侧。与此同时,以左掌后部狠击敌右肩并牢牢抓揪其衣服。
以左腿为轴向左转体180度,并在转体之时始终以右臀护住头,颈部位。靠近敌人,并以右手抓揪其右肩,然后用双手牢牢揪住此处;在完成转体的同时,将敌前拉并将其腰部置于臀部处;右脚位于敌右脚之前并稍靠外侧,臀肘紧靠自己的身体,两膝弯曲。
双腿伸直,弯腰,两手往前下猛拉,一下子将敌扛上肩,并将其仰摔在地。
过头摔(好象又叫滚摔吧?)
应用这种扛摔方法的时侯应该充分借助敌人的冲力。开始时以防守姿势面对敌人,距敌约五至六步;当敌冲来时,即已双手抓揪其衣领,迅速抬腿(左、右腿都可以,反正怎么顺腿怎么来),以脚掌牢牢蹬住其腹部。
双手始终牢牢抓住敌衣领,脚掌牢牢蹬住敌腹部;借助敌人冲力,用力猛拉敌人并以脚将其蹬悬空;同时,趁势后坐,待臀部着地成坐地姿势时,继续向后翻滚,直到背部和肩部着地。
手抓牢不放,弓背,双臀回拉,双肩着地以脚猛蹬敌腹部,将其弹向空中。敌摔下成后倒姿势。
双手牢牢抓住敌衣领,使自己完成后翻动作,并骑坐在敌胸部之上。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七)
绊腿摔(嘿嘿~估计大家小时候没少用这招吧!不过我小时侯巨胖,基本上是摆出个驾架势,然后干脆利落地被别人摔在地上)
开始时面对敌人成防守姿势,然后左脚跨出置于敌右脚外侧,迅速以双手掌跟猛力击敌双肩并抓住其衣服。这种方法可以使敌失去平衡而后仰。
身体前移,重心置于左脚,两手始终抓住敌肩部;在转移身体重心的同时,右腿向前成弧形,在自己的左腿和敌右腿之间摆动。
以抬起的右腿猛然向下后方摆动,以小腿部猛力击敌小腿;在击中其右腿的同时,猛推敌肩部,将其摔倒在地;接着猛击敌要害部位。
(个人推荐部位是肋骨,还有就是啊~呵呵~知道了吧?)
由后摔
开始时为防守姿势,站于敌背后,面向其背部;然后左脚向敌跨步置于其左脚稍后处,同时双手迅速举起,手掌向下,至敌双肩上方处。
用脚踹敌膝窝,同时以双手猛力打抓敌双肩并向右后拉,使敌失去平衡仰摔在地,当敌倒地后,马上以膝顶撞其头颈部位,可以使敌人瞬间失去知觉,然后就看个人爱好作第二次攻击了!
② 土耳其摔跤的介绍
土耳其摔跤(土耳其语:yağlı güreş),又称油脂摔跤或橄榄油摔跤,是土耳其当地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每年举办一次。这项运动因参赛者在比赛中赤裸上身和脚,只穿一条紧身皮裤,全身上下包括皮裤都要涂满橄榄油而得名。
③ 自由式摔跤动作3种名称
18世纪末,另一种更加自由的摔跤形式风靡了整个英国和美国。这种自由式摔跤,被称为“想抓哪就抓哪”的运动,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里成为了人们在集市和节日里常见的节目,甚至成为流行的娱乐职业。 又称自由式角力。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头、颈、躯干、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许抓衣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将对手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1904年,在圣路易第3届奥运会上,增添了一项摔跤项目,名为“自由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允许选手用腿来压迫、挑起和绊倒对手,也允许扭抱对手腰部以上或腰部以下的部位。在最初的比赛中,选手们不分级别都在一起参加比赛,这样体重较重的就占有一定优势,比赛中经常出现大块头轻松战胜体重较轻的选手的场面,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此后,摔跤比赛开始按体重分级别进行。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设男子自由式54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6公斤、85公斤、97公斤、130公斤级;古典式54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6公斤、85公斤、97公斤、130公斤级16个项目,共32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古典式、自由式各160人。 虽然可以使用腿进攻,但不可以使用剪刀腿。
[编辑本段]【自由式摔跤概述】
与希腊罗马式摔跤近似。从站立开始,可以握抱头颈、躯干、上下肢,可以用腿使绊,但不许抓摔跤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直至将对方摔到两肩着地为止。 自由式摔跤于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兴起,最后在英国定型。从1904年的第 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1950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决定举行世界希腊罗马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冠军赛或锦标赛。美国的自由式摔跤有优良的传统,其特点是力量大、耐力好。土耳其的自由式摔跤具有民族传统,多以体力好取胜。苏联、保加利亚运动员技术精湛。伊朗、日本、蒙古、朝鲜等国的运动员动作灵活、技巧性强。 自由式摔跤技术除了包括希腊罗马式摔跤技术外,还有用手臂握抱对方下肢的动作和用腿使绊的方法。站立摔时,抱住对方一腿或两腿,把对方摔倒的方法是现代自由式摔跤站立技术的主要攻守方法。握抱对方的头颈、躯干或四肢后,用腿脚勾绊对方腿脚的摔法很多,例如握臂抱腿里勾。还有在跪撑中手脚并用的骑缠,是应用最多的、威胁性最大的进攻方法。 过去比赛不分级别,自1904年第 3届奥运会自由式摔跤比赛开始,按体重分级。现在不仅按体重分级,而且还按年龄分组:儿童组(13~14岁)和少年组(15~16岁)分为13级,青少年组(17~18岁),青年组(17~20岁)和成人组(19岁和19岁以上)分为10级。青年组和成人组的体重级别是48公斤级、52公斤级、57公斤级、62公斤级、68公斤级、74公斤级、82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100公斤以上级。 1920年,在比利时举行的第 7届奥运会上,开始有比赛时间的限制。现在一场比赛分两局,每局 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1分钟。少年和儿童组每局2分钟。 正式比赛在不超过 110厘米高的台上进行。台上铺有12米×12米的海绵垫子,垫厚 8~10厘米。垫子中央画出直径 7米的圆圈为比赛区,比赛区的中心画有直径1米的红色圆圈,在比赛区外有1米宽的红色消极区。在消极区外有 1.5米的保护区。运动员穿红色或蓝色的摔跤服及高腰软底的摔跤鞋。 每场比赛有 3名裁判员,场上裁判员身穿白色服装,左臂戴红袖章,右臂戴蓝袖章,在场上执行裁判任务,并评定分数和宣布胜负。侧面裁判员及裁判长分别坐于台上相对的两侧,负责评定和记录分数。 比赛时,一方运动员使对方的两个肩胛骨同时着地,并有明显的停顿时间(1秒钟),即判为获得两肩着地的胜利,该场比赛就此结束。如果比赛没有出现“两肩着地”,则根据双方运动员使用的进攻方法评定分数,得分多者为胜,每个进攻方法根据其质量和效果可以评为1分、2分或4分。 运动员为了逃避战斗,只防守不进攻,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谓之“消极”。站立摔时,运动员踏入消极区,要自动退回比赛区,否则判为“消极”。比赛双方一只脚踏入保护区,应立即中止比赛。运动员表现消极时,裁判员应提醒。如果提醒无效、继续消极,则罚跪撑(消极运动员做跪撑,另一名运动员做进攻姿势,但两手掌要张开平放在下边运动员的背上,待裁判员鸣笛后,双方均可进攻或反攻)。如果仍消极,则令其起立,如果再消极则取消其该场比赛资格。 比赛时,不许击打对方,不许用手、肘、膝、头撞击或用脚蹬踹对方,也不许抓衣服或揪头发,不许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 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按抽签排列顺序,单号为A组、双号为B组,每轮的小号同最近的大号比赛,输两场即被淘汰。小组名次按获得场次分多少而定。每组前3名参加决赛:每组第1名争夺决赛1、2名,以此类推。
④ 土耳其摔跤的土耳其摔跤 -简介
“土耳其摔跤”比赛是土耳其仅次于奥运会的古老体坛盛事,每年在柯尔珀纳尔举办一次。至2013年,土耳其橄榄油摔跤比赛已经举办了652届,这项赛事已经成为土耳其人的节日,深受土耳其人民的喜爱,在土耳其人看来,比取胜更重要的是赛场上的礼仪和选手之间的互相尊重。时逢比赛,数以千计来自土耳其甚至是欧洲各国的摔跤爱好者慕名而来,或参赛,或观看。
⑤ 土耳其摔跤为什么会把手伸进裤子里
有橄榄油,太滑,这样可以固定手位吃上劲
⑥ 土耳其摔跤的土耳其摔跤 -赛事起源
传说这项赛事是为了纪念两名勇猛强悍的奥斯曼帝国士兵,他们在经过整整一天的角力后终因体力耗尽而死。此后,两人被埋葬在柯尔珀纳尔。而另一个起源,是相传在14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为鼓舞军队士气,命令士兵们全身涂满橄榄油,只穿一条皮裤进行摔跤比赛
⑦ 土耳其雪地摔跤比赛是怎样的
日前,一场特殊的摔跤比赛在土耳其北部村庄Velikoy上演。比赛中,选手们要顶着严寒赤膊上阵,在雪地中一决高下。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⑧ 关于摔跤的知识有哪些
是两个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最简单的摔跤技术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或在部落冲突中,利用徒手搏斗,逐渐形成摔跤动作,演变成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
古埃及和古印度盛行过摔跤活动。摔跤在古希腊已相当普及,是奴隶主训练青少年的军事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古代奥运会最受欢迎的竞技项目。当时很多着名的哲学家、诗人、活动家以及军队统帅都是杰出的摔跤手。如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一名摔跤能手。第1次职业摔跤比赛于公元前284年在罗马举行。
现代摔跤运动分以下6类:
(1)不许抓握下肢,不许用腿使绊的站立摔跤(摔倒终止)。藏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的摔跤都属这一类。
(2)可用腿使绊,但不许抓握下肢的站立摔跤。如蒙古族、苏联的格鲁吉亚族摔跤。
(3)可抓握下肢,也可用腿使绊的站立摔跤。如中国式摔跤、朝鲜族摔跤和日本的相扑等。
(4)不许抓握下肢,不许用腿使绊的站立和跪撑摔跤(倒下后继续翻滚角斗)。如希腊、罗马式摔跤。
(5)可抓握下肢,也可用腿使绊的站立摔跤和跪撑摔跤。如自由式摔跤、土耳其摔跤、古埃及摔跤等。
(6)可抓握下肢,可用腿使绊,可逼迫关节,可勒绞颈部使对方窒息的站立和跪撑摔跤。如柔道、美国自由式摔跤、荷兰摔跤等。
中国古代摔跤称“角柢”,又叫“角力”,后来又称“相扑”或“争跤”。1958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体育学院自由式、古典式摔跤比赛”。1959年4月在上海第1次举行了全国自由式、古典式摔跤锦标赛。
⑨ 土耳其摔跤跟国际摔跤(古典式+自由式)有哪些区别
土耳其摔跤,土耳其语:yağlı güreş 是土耳其的一种摔跤运动,在比赛时选手们会全身涂上油脂,所以又被称为“油脂摔跤”。 它至今已有649年的历史,据传说,这项赛事是为了纪念两名勇猛剽悍的奥斯曼帝国士兵,他们在经过整整一天的角力后终因体力耗尽而死。此后,在两人被埋葬的柯克珀纳尔每年都要举行类似的摔跤赛。 这项运动因参赛者赤裸上身和脚,只穿一条紧身皮裤,全身上下包括皮裤都要涂满橄榄油而得名。 橄榄油摔跤比赛的规则十分简单,只要把对手撂倒,使其双脚离地,或着将对手举起了走三步等都算获胜。
起源和发展
世界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中国、日本、希腊以及埃及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胶的文字记载。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已有摔跤比赛项目。比赛形式有古典式和自由式两种,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古典式于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自由式于1904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仅男子项目。
规则和知识
比赛在每边长12米的垫上进行,垫的厚度根据使用材料的弹性而定,一般6厘米左右。垫中间直径9米的圆圈为比赛区。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身穿红色或蓝色摔跤服,鞋为平底软靴。每场比赛两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古典式摔跤
又称古典式角力。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盛行摔跤。后国际奥委会认为法国摔跤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摔跤,故将法国摔跤命名为希腊罗马式摔跤。比赛时不许抓衣服、不准用手和腿进攻对方的下肢,只许用手臂抱头、颈、躯干和上肢。将对方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自由式摔跤
又称自由式角力。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头、颈、躯干、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许抓衣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将对手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