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检察院院长叫什么名字
1. 法院最高级别的是叫院长,在检察院里最高级别的是叫检察长还是叫院长
叫检察长
法院的级别排序:
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长和助理审判员
法官的级别分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级。
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
检察院的级别排序: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查委员会委员、检察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分为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四等十二级。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
2. 检察院检察长和检察院长有什么区别
准确的说检察长就是检察院长
二者并没有什么分别
检察长是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由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经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对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职责
1、全面领导全院的工作,包括对全院的检察业务、检察行政工作、检察队伍建设的领导。
2、组织领导全院干警学习中央、省、市、区委、人大、上级院的重要指示,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并主持研究、贯彻、实施。
3、组织领导副检察长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培养选拨后备干部,加强班子建设。
4、领导和主持党组会、检察长办公会、检察委员会和院务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重要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
5、根据区委和上级院的指示部署,领导制定本院的工作计划,并组织检查实施。全面了解和掌握全院的工作情况,随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全院检察工作的意见。
6、组织领导全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7、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意发现和总结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以指导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扩大检察工作的宣传面、影响面。
8、负责向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工作,领导全体干警努力完成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9、关心干警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10、依法向区人大常委会提请任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
三、职权
1、对全院工作有全面组织和指挥权。
2、对涉及全院检察工作的重大问题有决策权、建议权。
3、对本院主诉检察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有任免权。
4、对本院的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成员和检察员的任免的建议权。
5、决定检察人员的回避。
6、检察委员会上,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再行审议或按照法律规定,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会委员会或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
3. 现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的院长叫什么
检察院的最高领导,是检察长,没有院长这么个称呼
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是:云布俊
4. 非洲安哥拉
安哥拉
①国名:安哥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ngola)
独立日:11月11日(197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97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黄色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黄色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面积12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50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比那高原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构成全境主要分水岭。高原西侧陡落北宽南窄(240—48公里)的沿海平原,局部形成高达1,000米的悬崖。海岸线平直。河流众多,呈辐射状水系,多数是刚果河(扎伊尔河)与赞比西河的上游支流,富水力。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750—1,500毫米。 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南部草原广阔。
人口:1310万(2001年估计)。主要有奥温本杜族、姆本杜族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居民多数讲班图语。4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拜物教。
首都:罗安达(Luanda)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南部和内地扩张。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称葡属西非洲。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政府解体。葡当局于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97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975年11月11日颁布,197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总统兼任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政府部长、军队高级将领、省长、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议会同政府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独立行使审判权。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经济:矿物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和钻石,石油开采居国民经济重要地位,金刚石、铁、铜和锰等次之。农业人口约占90%,可耕地很少开垦,主要农产品有咖啡、剑麻 (两者均居非洲第二位)、棉花、油棕、玉米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沿海渔业发达。过去粮食自给有余,咖啡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旷日持久的内战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受阻,造成近百万人死亡,近10万人成为残疾,农田荒芜,工业凋敝。工业多属农、林、牧、渔产品加工,罗安达有较大炼油厂。石油出口居首位,咖啡、金刚石、铁矿石、剑麻、鱼类制品、木材等次之;进口车辆、机器、原材料、化工产品、消费品等。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尔爾利亚。安哥拉的石油主要用于出口,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90%。石油生产占安哥拉国内生产总值的45%,国家财政收入的85%至90%来自石油业。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与中国关系:1983年1月12日,安中两国建交。
政治概况:
安独立后长期处于内战状态。在葡萄牙、美国和前苏联的推动下,安政府与安盟经过六轮谈判,于1991年5月3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了《比塞斯和平协议》。协议生效后,双方基本遵守停火。1992年9月29-30日,安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安人运获议会选举胜利并在总统选举中领先。安盟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安重新陷入内战。1994年11月20日,安政府与安盟签署《卢萨卡和平协议》,重新开始实施和平进程。1998年底,由于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协议,内战再次爆发,和平进程夭折。2000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安盟制裁的决议。2002年2月22日,安盟主席萨文比在战斗中被政府军击毙,和平进程出现重大转机。3月13日,安政府停止军事进攻。4月4日,安政府与安盟正式签署停火协议,多斯桑托斯总统宣布内战结束。8月,安盟完成非军事化,5000名安盟军人被编入安武装部队。12月初,安总统任命前内政部长南多为总理,并陆续任命一批安盟人士担任省长、部长和驻外大使。同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全面解除对安盟的制裁。至此安哥拉和平进程取得决定性不可逆转的胜利,真正实现了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安哥拉从此掀开历史新的一页,走上和平重建道路。
宪法:现行宪法于1975年11月11日颁布并先后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安的首要目标是消除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建立一个繁荣、民主和没有剥削的国家。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总统兼任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政府部长、军队高级将领、省长、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宪法还规定,安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议会:安哥拉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职能:修改宪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审批国民议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家和政府机关的工作;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并监督执行;批准大赦;宣布戒严和紧急状态法,以及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两次例会。
本届议会于1992年11月根据多党选举结果组成。目前,在220个议员席位中,安人运占129席,安盟70席,其它21个议席分属另外10个政党。现任议长:罗伯托安东尼奥德阿尔梅达(Roberto Antonio de Almeida),安人运议员,1996年当选。
政府:安哥拉现任民族团结和解政府成立于1997年4月11日,并于2002年12月5日再次改组。改组后重新设立总理职位,共设29个部,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总理和各部部长名单如下:
总理费尔南多多斯桑托斯南多(Fernando dos Santos“Nando”)
总理助理部长阿吉纳尔多雅伊梅(Aguinaldo Jaime)
国防部长昆迪帕亚马(Kundy Paihama),
内政部长奥斯瓦尔多范杜嫩(Osvaldo Van-Dúnem)
外交部长若昂米兰达(Jo?o Miranda),
计划部长安娜洛伦索(Ana Dias Louren?o, 女)
国土管理部长费尔南多穆特卡(Fernando Muteka)
财政部长若泽德莫赖斯(José de Morais)
石油部长德西德里奥达科斯塔(Desiderio da Costa)
工业部长若阿金杜阿尔特戴维(Joaquim Duarte David)
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吉尔贝托布塔卢图卡塔( Gilberto Buta Lutukata)
渔业部长萨洛芒西林宾比(Salomao Xirimbimbi)
运输部长安德烈布兰当(Andre Bran)
贸易部长维多利诺奥西(Victorino Hossi)
卫生部长阿尔贝蒂娜儒利亚(Albertina Júlia,女 )
教育部长安东尼奥布里蒂达席尔瓦(Antonio Burity da Silva)
文化部长博阿文图拉卡多佐(Boaventura Cardoso)
救济和社会安置部长若昂库苏穆阿(Joao Kussumua)
司法部长保罗蒂吉皮利卡(Paulo Tijipilica)
公共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长安东尼奥内图(António Neto)
新闻部长恩德里克内图( Hendrik Neto)
饭店旅游部长若热瓦伦廷(Jorge Valentim)
邮电部长利西尼奥里贝罗(Licinio Ribeiro)
家庭和妇女促进部长坎迪达达席尔瓦(Candida da Silva,女)
老战士部长佩德罗范杜嫩(Pedro Van-Dúnem)
公共工程部长弗朗西斯科卡尔内罗(Francisco Carneiro)
青年和体育部长若泽巴里卡(José Barrica)
能源和水利部长若泽博特略(José Botelho)
地质矿产部长曼努埃尔阿弗里卡诺(Manuel Africano)
城建与环境部长维尔吉利奥佩雷拉(Virgilio Pereira)
科技部长若昂巴蒂斯塔(Jo?o Baptista)
中央银行行长阿马德乌毛利西奥(Amadeu Mauricio)
司法机构: 设有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上诉法院和共和国总检察院。军事法庭受国防安全委员会直接领导;上诉法院专门受理上诉案件;总检察院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受总统直接领导;最高法院院长克里斯蒂安诺安德烈(Cristiano André),总检察长奥古斯托达科斯塔卡尔内罗(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
政党:自1991年起实行多党制,全国现有126个合法政党。主要政党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o de Angola),简称安人运(MPLA),自安独立后一直为执政党。1956年12月成立,现有130万党员。1990年安人运"三大"决定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将党改为群众党,确定其战略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并决定在安实行多党制。1998年12月,安人运召开"四大",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总统)再次当选为党主席。会议还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若昂洛伦索(Joao Lourenco)当选为总书记。
(2)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ência Total de Angola),简称安盟 ( Unita )。主要反对党,成立于1966年3月。1967年开始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1975年初同安人运、安解阵和葡当局组成过渡政府。安内战爆发后,转移到农村和丛林山区,开展反对安人运政府的游击活动。1991年与安政府签署《比塞斯和平协议》。1992年注册成为合法政党并参加当年的大选。1994年与政府签署《卢萨卡议定书》。1998年9月,内部分裂,部分高级成员成立安盟革新委员会,公开反对党主席萨文比。2002年2月22日,萨文比被政府军击毙。现任主席伊扎伊阿斯萨玛库瓦(Isaías Samakuva)2003年7月当选。
较有影响的政党还有:安解阵(FNLA)、社会民主党(PSD)、民主革新党(PRD)、安国家民主党(PNDA)、安民主论坛(FDA)、安国家进步与联盟民主党(PDP-ANA)、民主联盟联合会(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农民联盟党(PAJOCA)等。
②过去西方对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称呼。土耳其名产细山羊毛即称安哥拉羊毛
5. 格鲁吉亚资料
国名:格鲁吉亚(Georgia)
独立日:4月9日(1991年)
国旗:2004年1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停止使用1990年确定的原国旗,取而代之的是“白色旗底,5个红色十字架”的新国旗。
国徽:在一枚七角星内套着一个圆,圆面上一匹白色骏马飞奔在山峰之上,马上的骑士是英雄吉特里格奥尔基,他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和圆盾,白色披巾随风飘扬。骑士的上面有五枚小八角星,其间镶有太阳和月亮。
国家政要: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ail Saakashvili),2004年1月当选;议长妮诺·布尔贾纳泽(Nino Burdzhanadze),2001年11月当选。
自然地理:6.97万平方公里。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全境约2/3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低地仅占13%。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中间为山间低地、平原和高原。大高加索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境内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为5068米。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里奥尼河。有帕腊瓦纳湖和里察湖等。西部为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各地气候垂直变化显着,海拔490~610米地带为亚热带气候,较高处气候偏寒;海拔2000米以上地带为高山气候,无夏季;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
行政区划:格鲁吉亚由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阿扎尔自治共和国、南奥塞梯自治州、两个直辖市和九个大区组成。 阿扎尔问题的由来 南奥塞梯问题
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区着名古都。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濒临库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库拉河在第比利斯穿过陡峭的峡谷,呈弓形由西北向东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库拉河两岸以阶梯式向山麓展开。面积348.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2004年),年平均气温12.8℃。
人口:430万(2004年)。格鲁吉亚族占70.1%、亚美尼亚族占8.1%、俄罗斯族占6.3%、阿塞拜疆族占5.7%、奥塞梯族占3%、阿布哈兹族占1.8%、希腊族占1.9%。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格鲁吉亚语属于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族,它有多种方言形式,通常分为东格鲁吉亚和西格鲁吉亚两个分支。
简史: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4至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至10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之下。公元6至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并于公元8至9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爱列京、陶-克拉尔哲季等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3至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至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至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01年至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被沙皇俄国兼并,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8年德国、土耳其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21年2月2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31年2月以后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22年3月12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11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于1991年4月9日宣布独立,后于1993年10月22日正式加入独联体。1995年8月,格鲁吉亚通过新宪法,将国名由原来的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政治: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体制。2004年2月6日,格议会三读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格实行总理领导的内阁制,总理由总统与议会协商后任命;议会有权以五分之三的多数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政府辞职;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和政府。议会是最高权力代表机构和最高立法机构,实行单院制,每届议会任期4年,共有235个席位。其中150个席位由得票率超过7%的政党按得票率分摊,75个议席由全国75个地方选区各选出一名代表产生。此外,1992年在阿布哈兹当选的格议会10名议员将保留他们在议会中的席位。
经济:格鲁吉亚是一个工业农业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产有煤、铜、多金属矿石、重金石等。锰矿石储量丰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工业生产中以锰矿石、铁合金、钢管、电力机车、载重汽车、金属切割机床、钢筋混凝土等为主,尤以锰矿石开采闻名。轻工业产品以食品加工着称,主要产品有罐头、葡萄酒等。格鲁吉亚酿造的葡萄酒着称于世。农业主要包括茶业、柑桔、葡萄和果树栽培等。畜牧业和养蚕业较发达。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向日葵、大豆、甜菜等。但谷物产量较低,不能自给。近年来,格鲁吉亚在西部、东部和黑海地区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独立后,格鲁吉亚致力于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并在国际组织的指导和援助下进行经济改革。格鲁吉亚境内有许多着名的矿泉疗养区和气候性疗养区,如加格拉、苏呼米等。
外交:主张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奉行均衡外交战略,密切与美国关系同时调整对俄罗斯关系;积极谋求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积极谋取经济援助;重视同独联体各国和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格鲁吉亚独立。1992年6月9日,格鲁吉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6年4月,萨卡什维利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
6.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的现任院长
张金锁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男,汉族,1949年1月生,河北武安人,研究生学历,经济法专业,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1974年12月至1980年07月,吉林省浑江市委宣传部干事、副科长,
1980年07月至1982年09月,共青团吉林省浑江市委书记、市委委员,
1982年09月至1984年07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干修班学生,
1984年07月至1985年03月,吉林省浑江市副市长(副处级),
1985年03月至1986年07月,吉林省浑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工商局长(正处级),
1986年07月至1990年05月,吉林省浑江市三岔子区委书记、市委委员,
1990年05月至1994年02月,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94年02月至2001年07月,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
2001年07月至2005年08月,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正厅级),
2005年08月至2008年01月,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
2008年01月至2008年02月,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书记,
2008年02月,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