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航母下水多少米
1.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历程是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历程是很艰辛的,在1999年7月,“瓦良格”号开始了赴中国的漫长航程。航母准备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美国以及其他北约国家的施压之下,土耳其以航母船体过大,影响海峡其他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由,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
在最困难的时刻,祖国为航母赴中国之旅提供了最大的帮助。2001年8月,经过中土两国的不断交涉和谈判,土耳其终于同意有条件放行“瓦良格”号,其中仅安全条件就有20项,包括先交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中国官方需提出书面保证,拖船数量必须超出一倍等等。
2001年11月1日,天公作美,博斯普鲁斯海峡罕见地风平浪静,“瓦良格”号在11艘拖船,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之下,终于完成了“突围”,离开了被困两年多的海峡。此后,“瓦良格”号还在归途中经历了大风暴,与拖船相接的缆绳被挂断等重大险情,好在最终都化险为夷。
在2002年3月3日,历尽千难万险之后,“瓦良格”号终于安全抵达了大连港。
(1)土耳其航母下水多少米扩展阅读:
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2003年建成的30万吨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大连港轮驳公司的六艘大马力拖轮全部出动,大连港航道全部封锁,大连造船厂也加强了保卫措施。
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
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2. 为什么航母不能通过斯普鲁斯海峡
1、土耳其是专门针对俄罗斯航母的,俄罗斯航母需要许可才能通过。斯普鲁斯海峡
2、当年的瓦良格号航母是没有动力的,所以土耳其非常担心会造成损失,所以,要了10亿保险金。
后来通过谈判,瓦良格号通过海峡期间,对土耳其造成一切损失,由创律公司来赔偿;如果创律部分或全部赔不起,那由中国政府来赔偿;其次,赔偿金额由土方专家提出来,由双方专家共同商定。如果出现分歧意见,由土方法律部门裁定。第三,其他问题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土耳其这才答应通过海峡。
在通过海峡是航母确实是拖船钢缆断裂,航母被大风卷走,不过没有触礁而已。后来被中国重新拖了回来,所以土耳其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3. 介绍一下瓦良格号航母。
http://ke..com/view/790436.htm
◆建造始末
1985年12月4日,“瓦 良 格”号航母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造船台安家落户。这是继按照1143.5设计方案刚刚完成建造和下水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之后,在造船台上实施建造的第二艘航母。
1982年5月7日,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做出了按照1143.5设计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决定。9月,“定单105”(1143.5设计方案的工厂编号)第一艘航母首先在黑海造船厂造船台开始建造。第二年,决定建造“定单106”第二艘航母。在建造之前,“定单105”原准备以苏联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首府里加命名,但这一命名方案很快被否决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姓,后又以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的姓命名。
“定单106”排水量为55000吨,舰长302米,舰宽35.4米,飞行甲板长70.5米,吃水10.5米,采用了4台蒸汽轮机。与”定单105”不同,”定单106”装备了改进型舰载电子设备。
1988年11月25日,“定单106”下水。随后,根据苏联政府的决定,黑海造船厂开始按照1143.7设计方案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编号为“定单107”。1143.7方案采用了核动力装置,增加了外形尺寸和排水量,除在舰首安装滑跃式起飞甲板外,还计划安装两部燃气弹射装置。
1990年7月,“定单106”航母被命名为“瓦 良 格”号,以纪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 良 格”号装甲舰。截止1991年11月,“定单106”航母的建造率已达68%。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瓦 良 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建造工作全部停止。
◆寻找买家
随着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瓦 良 格”号航母变成了乌克兰的财产,但依然在俄罗斯海军战斗编成之内。若要完成“瓦 良 格”号剩余的32%建造工作,至少需要2亿美元资金支持。对于捉襟见肘的乌克兰来说,根本没有能力拿出这笔开支。
“瓦 良 格”号被长时间遗弃在尼古拉耶夫市的岸边,期间,俄罗斯也曾与乌克兰方面商谈“瓦 良 格”号航母的赎买问题。但谈判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乌克兰向俄罗斯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天价。在乌克兰眼里,“瓦 良 格”号航母价格远远超过了自身价值,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国防潜力。
据苏联圣彼得堡涅夫斯基设计局的设计师们透露,20世纪90年代中期,“瓦 良 格”号也有过被拯救的机会。当时乌克兰计算,如果要解体“瓦 良 格”需投2.5亿美元,而出售解体后的废钢铁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因此,乌克兰没有再向俄罗斯提出无法接受的天价。这时,“瓦 良 格”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俄罗斯的手中,但谈判再次决裂。
1995年,“瓦 良 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乌克兰迅速地找到了出售“瓦 良 格”的潜在对象—中国。但美国进行了粗暴干涉:若向中国出售,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采取经济制裁。在美国的压力下,“瓦 良 格”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层建筑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1999年,乌克兰终于与澳门一家“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购买“瓦 良 格”号航母的理由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在埃维拉岛搁浅
1999年,在下水11年和停建8年之后,“瓦 良 格”号航母准备移居中国。启航前根据买方要求,在舰首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 良 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圣文”字样(圣文是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的首府)。同时,乌克兰与中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 良 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俄罗斯海军在黑海作战力量的削弱,土耳其不顾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强化了对过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外船只的限制,尤其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限制。
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 瓦 良 格”通过。明眼人很清楚真实背景:土耳其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为尽快加入北约,土耳其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以满足北约提出的各种要求。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土耳其认为即使中国答应遵守事先规定的20条海上防范措施,“瓦 良 格”号对海峡内的其它船只的威胁程度只能减少60%-70%。为确保该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海事部门将命令所有船只停航,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为其提供保障。土耳其还要求所有保障船只,必须安装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设备,航行时打开船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对于土耳其的苛刻要求,中国答应每年为土耳其安排200万名旅游者,作为补偿。但这一条件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在中国答应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的前提下,才允许“瓦 良 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2001年11月1日,“瓦 良 格”号航母顺利通过了长32千米、宽650-3300米、深30-12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穿越连接欧亚长达280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专家)参加了“瓦 良 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
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瓦 良 格”号航母顺利地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11月3日进入爱琴海。在爱琴海,“瓦 良 格”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由于风暴很大,它与3艘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瓦 良 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当时,“瓦 良 格”号航母上有3名俄罗斯籍水手、3名乌克兰籍水手和1名菲律宾籍水手。水手们竭尽全力拯救“瓦 良 格”号航母。由于人手少,加上海风过大,“瓦 良 格”号航母在希腊埃维拉岛浅滩搁浅。
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将7名水手救走。这时,“瓦 良 格”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变成无人看守的“空巢”。最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 良 格”号,终于控制住了航母。
7名水手重新回到“瓦 良 格”航母上,于是它继续向东航行。从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再从西环绕非洲大陆。2001年12月11日,“瓦 良 格”号航母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 良 格”号航母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 良 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 良 格”号航母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4. 你知道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吗
瓦良格”号航母是前苏联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1985年开工建造,1988年下水。苏联解体后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加无力继续建造,“瓦良格”号1992年1月停止建造。1999年“瓦良格”号启程被拖往中国,2002年“瓦良格”号抵达中国大连。
瓦良格号航母 - 基本资料
主尺寸:舰长302米(全长)、281米(水线)、舰宽70.5米、吃水10.5米
飞行甲板:长300米、宽70米
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
排水量:55000吨(标准) 67000吨(满载)
动 力:4台蒸汽轮机 4轴 200000马力
航 速:29~31节
续航力:>7000海里/18节
舰 员:1960+626(航空人员)
瓦良格号航母 - 历史资料
瓦良格号航母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在积累了60年代建造“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和70年代建造“基辅”级轻型航母舰的经验后,正式启动了开发新一代航母的发展计划,以扩大其海上防御范围。新研制的航母代号为“1143”级,后来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首府之名命名为“第比利斯”级。前苏联原计划建造3艘“第比利斯”级航母,首舰为“第比利斯”号”,二号舰为“里加”号,三号舰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与前两代仅能搭载直升机或垂直短距起降轻型飞机的“准航母” 不同,“第比利斯”级航母具有搭载常规起降固定翼作战飞机的能力。其设计搭载机为12架苏-27K重型舰载战斗机、12架米格-29K轻型舰载战斗机、12架苏-25K舰载攻击机或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以及18架卡-27K舰载反潜直升机。按照西方国家海军标准当属重型航母。
1983年2月22日,首舰“第比利斯”号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始建造。随后几年内,二号舰“里加”号和三号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相继在此开工。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除“第比利斯”号接近完工外,“里加”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地建造工程都被迫中止。
瓦良格号和库兹涅佐夫号的合影,摄于1989年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只支付了完工的“第比利斯”号的建造费用,将其改名为“库兹涅佐夫”号并装备给俄罗斯海军。已经完工70%的“里加”号被改名为“瓦良格”号,等待俄罗斯政府支付进一步建造费用,只完成船体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则被拆毁后当作废铁出售。
由于俄罗斯政府无力负担继续建造“瓦良格”号的高昂费用,乌克兰政府只得拆除“瓦良格”上有价值的部件,将其送入国际废船交易市场。1998年,“瓦良格”号在被搁置七年后终于迎来了澳门买家。这笔交易立刻为各国媒体争相报道。成交后,“瓦良格”号于同年11月起航开往澳门。返航途经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政府以“瓦良格”号会对海峡航运造成威胁为理由,拒绝其通过。
一直停工,摄于1997年实际上,土耳其政府是迫于美国政府在背后的不断施压才拒绝“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为此,中国政府多次出面交涉,承诺中方将完全负担“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安全保险及可能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并将从中国大陆派遣牵引船协助拖行“瓦良格”,以保证整个航行的安全。 2001年9月,土耳其政府终于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海峡。2002年3月,抵达大连。
钢材特殊延缓其修复工作
“瓦格良”好到达大连后放了三四年。经过船厂和海军方面进行检查后发现,母舰建造所使用的钢材非常特殊,具有非常高的防海水腐蚀能力和防磁化能力。经过多年海水对舰体的浸泡后舰体的腐蚀程度非常低,而且没有被地磁所磁化。而一般材质建造的军用舰船容易因地磁磁化后带有磁性,容易为磁性水雷攻击,或为利用磁力探测的装置所捕获,为此需要三四年进船坞进行逆向消磁。采用已有的钢材焊接后,连接的强度和防护能力大大受损。后经东北特钢集团引进技术生产出所使用的特殊钢材后,修复工作才有了基础。
瓦良格号航母 - 基本构造
“瓦良格”号在05年早些时候进入了干船坞进行了外壳维护工程, 是否还有其它现在还不清楚, 如舰首声呐的安装, 减摇鳍, 尾部螺旋桨, 方向舵。 一段时间后她又停泊在栖装码头, 这时舰体已油漆一新, 舰桥也做了防锈处理。而又在短时间内甲板的番翻新工作也完成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设备安装, 内部的设施基本完成。 从近期的图片可见舰桥已搭好横架, 并在近期进行舰上设备栖装。
瓦良格号航母该舰命名尚未公开, 全舰长304.5米, 水线长280米, 总宽70米, 水线宽37米, 吃水10.5米. 飞行甲板长304.5米, 宽70米. 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 采用两套现代级相同的动力, 总功率200000马力, 航速30节。 主搜索雷达采用了052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备用雷达为顶板, 安装在主桅顶端。其下面是飞机战术导航指挥通讯系统天线, 与库兹涅佐夫上的相同。舰桥前后两端各装备一部短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与052C主桅顶的雷达相同, 其它电子设备与系统都是由052C舰移植过来。
舰体四角装备有HHQ16防空导弹4X8垂直发射井, 全舰共128枚导弹。由舰桥中部四个角的四部与船身中部的两部前罩雷达控制。另外舰体的四角各装备有2部CADS-N-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尾部装备两座AK630M1速射炮, 四座金属风暴24管多用途火箭发射器。
原型舰装有SS-N-19舰毁导弹的发射井, 中国没有该型号导弹, 只能将发射井拆除, 改为机库。苏-33M的最大载机数由18架增加到24架。 战时将载有16架苏33M, 8架苏33UBM, 4架雅克44E预警机, 2架雅克44M空中加油机, 8架卡28M反潜直升机, 2架卡29多用途直升机。 共40架载机, 其中机库能容下70%的战机。L15超音速战斗/教练机也可上舰, 平时担任训练任务。在研的歼15为舰载机, 可望在后续舰上装备, 以增加载机数量与执行任务时的灵活调配。 [1]
瓦良格号航母 - 动力装置
武器装备:
12单元SS-N-19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12枚)
4座六联SA-N-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导炮合一近防系统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 12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最大可载50架各类飞机,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战斗机、Ka-27反潜直升机、Ka-31预警直升机
电子设备:
声纳:Zvezda-2 主动搜索/攻击(中低频)声纳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舰体声纳
雷达:两座三面对空搜索雷达;1座MR-710“顶盘”三座标对海/空搜索雷达,D/E波段;2座MR-320M“双支柱”对海雷达,F波段;3座“棕榈叶”导航雷达,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剑”,K波段,控制对空导弹;8座“热闪”火控雷达,J波段,控制近防系统
电子干扰:2部PK-2、10部PK-10
瓦良格号航母 - 落户中国
1985年12月4日,"瓦良格"号(当时的名字为"里加"号)航母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
1988年11月25日,"里加"号下水。1990年6月19日,"里加"号航母被改名为"瓦良格"号。
1995年,建造率68%的"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海军的编制,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
1999年,在下水11年和停建8年之后,”瓦良格”号航母准备移居中国。启航前根据买方要求,在舰首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圣文”字样(圣文是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的首府)。同时,乌克兰与中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俄罗斯海军在黑海作战力量的削弱,土耳其不顾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强化了对过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外船只的限制,尤其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限制。
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明眼人很清楚真实背景:土耳其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为尽快加入北约,土耳其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以满足北约提出的各种要求。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土耳其认为即使中国答应遵守事先规定的20条海上防范措施,”瓦良格”号对海峡内的其它船只的威胁程度只能减少60%-70%。为确保该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海事部门将命令所有船只停航,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为其提供保障。土耳其还要求所有保障船只,必须安装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设备,航行时打开船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对于土耳其的苛刻要求,中国答应每年为土耳其安排200万名旅游者,作为补偿。但这一条件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在中国答应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的前提下,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1999年,乌克兰与澳门"创律旅游与娱乐公司"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出售。该公司当时购买航母的理由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航母/顷利通过了长32千米、宽650-3300米、深30-12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穿越连接欧亚长达280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专家)参加了”瓦良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
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瓦良格”号航母顺利地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11月3日进入爱琴海。在爱琴海,”瓦良格”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由于风暴很大,它与3艘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瓦良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当时,”瓦良格”号航母上有3名俄罗斯籍水手、3名乌克兰籍水手和1名菲律宾籍水手。水手们竭尽全力拯救”瓦良格”号航母。由于人手少,加上海风过大,”瓦良格”号航母在希腊埃维拉岛浅滩搁浅。
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将7名水手救走。这时,”瓦良格”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变成无人看守的”空巢”。最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终于控制住了航母。
7名水手重新回到”瓦良格”航母上,于是它继续向东航行。从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再从西环绕非洲大陆。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航母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航母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瓦良格号航母 - 日媒体炒作
瓦良格号航母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根据中国军方和造船厂的消息源透露,中国将于2009年在上海开工建造第一艘航母,中国军方着眼于到2015年前建成两艘中型航母。两航母都采用常规动力,而不是核动力,排水量大约在5~6万吨,将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主要用于巡视南中国海。上海长江口附近的长兴岛已经建成了世界顶级造船厂,该造船厂中的一个港区将用来建造航空母舰。该造船厂计划从俄罗斯进口一批电动控制零件,同时也向国内的军工制造企业下了订单。中国还希望从俄罗斯获得建造航母的关键技术,如果这种愿望能够实现,航母的建造周期将大为缩短,新航母有望提前2年完工。与此同时,中国东北城市大连的造船专家们也将完成6万吨级航母“瓦良格”号的改装任务,“瓦良格”将被用来训练舰载机飞行员和航母舰员。
《朝日新闻》称,一位中国海军高级官员向其透露,目前中国还十分依赖中东的石油,航母可以有效保护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石油运输线。《朝日新闻》还引述日本拓殖大学的安全问题专家茅原郁夫的话说,中国计划建造航空母舰是“提高海军战斗力的关键手段”,“中国希望拓宽其沿海缓冲区,应对来自美国的威胁”。
称“瓦良格”号可随时开动
日本媒体的上述报道引起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和评论。2009年1月3日,美国《海军时报》报道指出,如果日方有关中国海军建造航母的消息可靠,那么中国海军的航母可以比得上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开工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可搭载40架舰载战斗机和一些直升机,性能十分先进。美国环球战略网则在1月2日称,停泊在中国大连的库兹涅佐夫级“瓦良格”号航母已经被改装成训练舰,甚至可以随时开动。 [2]
5. 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诞生于哪个国家
世界上最早搞航母的国家是英国。1913年,英国皇家海军就将巡洋舰“竞技神”号改装成水上飞机航母。1915年8月12日,萧特184型水上飞机从英国航母“彭米克利”号起飞,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击沉一艘土耳其补给舰。不过,这时的航母都是水上飞机航母,与现代航母有很大差别。1918年,英国人把“暴怒”号巡洋舰改装成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它可以搭载20架飞机。世界上第一艘不用旧船改装,专门设计建造的航母是日本于1922年下水的“凤翔”号,它排水量7000吨,长160米,可搭载21架飞机。
6. 当年瓦良格从乌克兰到大连造船厂的航行路线
瓦良格当年是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买回来的,号称是要把她改成一个大型海上赌场,说的真是很象那么回事。因为有基辅,明斯克的先例,又有老瓦内部被破坏的传言,一时之间,这个谎言被大多数人接受。
老瓦到了大连的第一年,保安工作形同虚设,甚至有网友说只要你开车进码头,保安就不会管,因为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不敢管。种种迹象都让人觉得她的归宿肯定是公海赌船,即使一年多以后加强了保安也不会改变当初给人的印象。
不知道当初这种安排是不是一种策略,但我只能说这种安排成功的骗过了一大群军迷。直到2005年8月,瓦良格披上中国海军的灰白涂装从船坞里出来,这个谎言才彻底被揭穿。
1988年11月25日,"里加"号下水。1990年6月19日,"里加"号航母被改名为"瓦良格"号
海上赌场的创意其实是很令人向往的,想象一下把机库改成赌场大厅,把下层数百个隔间改成客房,装修成本估计大到超出想象,而且海上保安工作也很成问题,百十号全副武装的保镖大概是不够的。当年乌克兰人下手狠点,估计现在赌场已经开张了,现在没机会了。
1999年,在下水11年和停建8年之后,"瓦良格"号航母准备移居中国。启航前根据买方要求,在舰首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圣文"字样(圣文是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的首府)。同时,乌克兰与中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俄罗斯海军在黑海作战力量的削弱,土耳其不顾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强化了对过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外船只的限制,尤其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限制。
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明眼人很清楚真实背景:土耳其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为尽快加入北约,土耳其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以满足北约提出的各种要求。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土耳其认为即使中国答应遵守事先规定的20条海上防范措施,"瓦良格"号对海峡内的其它船只的威胁程度只能减少60%-70%。为确保该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海事部门将命令所有船只停航,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为其提供保障。土耳其还要求所有保障船只,必须安装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设备,航行时打开船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对于土耳其的苛刻要求,中国答应每年为土耳其安排200万名旅游者,作为补偿。但这一条件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在中国答应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的前提下,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1999年,乌克兰与澳门"创律旅游与娱乐公司"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瓦良格"号出售。该公司当时购买航母的理由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航母/顷利通过了长32千米、宽650-3300米、深30-12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穿越连接欧亚长达2800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专家)参加了"瓦良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
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瓦良格"号航母顺利地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11月3日进入爱琴海。在爱琴海,"瓦良格"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由于风暴很大,它与3艘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瓦良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当时,"瓦良格"号航母上有3名俄罗斯籍水手、3名乌克兰籍水手和1名菲律宾籍水手。水手们竭尽全力拯救"瓦良格"号航母。由于人手少,加上海风过大,"瓦良格"号航母在希腊埃维拉岛浅滩搁浅。
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将7名水手救走。这时,"瓦良格"号航母实际上已经变成无人看守的"空巢"。最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终于控制住了航母。
7名水手重新回到"瓦良格"航母上,于是它继续向东航行。从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再从西环绕非洲大陆。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航母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航母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