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耳其爆发革命
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爆发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被迫与协约国代表签订《摩得洛司停战协定》。协约国军队占领首都伊斯坦布尔、海峡地区以及安纳托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以及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在英法支持下占领伊兹密尔及其邻近地区。土耳其各地纷纷成立护权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1919年7月23日至8月7日,东部各省护权协会召开埃尔祖鲁姆大会,凯末尔被选为大会主席和代表委员会主席;大会决议宣布,停战协定确认的民族边界内的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反对各种形式的外国占领和干涉;一旦伊斯坦布尔政府无力捍卫国家独立,就应成立临时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托管和委任统治。同年9月4日至11日举行的锡瓦斯大会,确认了埃尔祖鲁姆大会所通过的民族斗争纲领,大会成立全国性的安纳托利亚和罗梅利亚护权协会,选举以凯末尔为首的16人代表委员会,民族主义者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920年1月28日,奥斯曼帝国议会代表委员会根据锡瓦斯大会决议精神拟定的、维护土耳其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国民公约》,宣布停战协定规定的边界内土耳其人占大多数的地区“构成一个真正的、在法权上不能以任何借口分割的整体”;反对阻碍土耳其政治、司法、财政发展的种种限制等。3月16日,协约国军队在伊斯坦布尔登陆。1920年4月23日,首届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成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宣布自3月16日起的议定书一律无效,要求苏俄政府支援土耳其的民族事业。1920年8月10日,巴黎和会通过剥夺土耳其民族生存权利的《色佛尔和约》。1921年7月,希腊十余万干涉军在英国支持下,进犯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民军取得萨卡里亚战役的胜利,成为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协约国阵营发生分化。1921年10月20日法土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正式承认大国民政府,承诺在两个月内从安纳托利亚东南部撤出全部占领军。意大利也于同年秋天撤出安纳托利亚南部,英国改变公开支持希腊的立场,转向“中立”。1922年8月26日,土军向希军发动总反攻。9月18日,最后一批希腊军队撤离安纳托利亚。同年10月11日,土希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土耳其收复东色雷斯,伊斯坦布尔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交还土耳其。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和英、法、意、希、日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取得外交上的重大胜利。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废除苏丹制。1923年9月,由护权协会第一集团改组的人民党成立。
1923年10月29日晚8点半,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
Ⅱ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失败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为什么成功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令印度独立。导致印度独立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二战后实力急剧衰弱,导火索是1946年的印度皇家海军起义,最终印度被一分为二,形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的最终独立结果是违背甘地的意愿的,他的意愿是统一印度,政教分离,世俗主义。
而甘地自身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有显着的弊端,如给群众运动制定清规戒律,束缚群众积极性;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延长了革命历程,丧失了时机;在面对反革命一侧的迫害,自身群众做无谓的牺牲;浓厚的宗教色彩还迎合了世俗愚昧落后,民众无法从革命中觉醒。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凯末尔的卓越领导和人民的坚决抵抗,使土耳其赢得了独立,其次是凯末尔革命胜利后,进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的改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即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为什么土耳其爆发革命扩展阅读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在印度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正是在印度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做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观、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印度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
1920年起,在甘地的领导下,对英国殖民者展开非暴力抵抗运动,曾多次遭到迫害。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该党一直是执政党。国大党分为两派,但都代表印度大地主及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并很快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凯末尔革命的背景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凯末尔革命的深远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导致它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14年8月2日,同德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土耳其的30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18年10月30日协约国迫使土耳其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协定》。1919年5月,希腊侵略军继英、法等国军事占领之后,侵占伊兹美尔。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
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来。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都陷于破产的境地。土耳其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成为土耳其民族最紧急的任务,也是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民族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Ⅲ 为什么俄罗斯、土耳其、中国等国会发生持续的革命动荡、变革的活动
感觉上你应当框定一个时间范围,如果没有这个范围,则这个问题不成立,谁也不会没事闲着玩革命,,
Ⅳ 土耳其为何屡次发起军事行动,土耳其发起军事行动原因是什么
一个国家发起军事行动,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土耳其之所以三番两次的在这一区域动武,主要是担心当地的库尔德武装势力做大,进而严重影响其自身安全。
现在中国是一片歌舞升平,但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处于硝烟弥漫的战火之中。只要有战争就有流血牺牲,更有无数的普通百姓会失去家园,成为难民。和他们相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
Ⅳ 19世纪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是如何实现自强的
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疆域辽阔、实力强大。但随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不断加深,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的欧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革命,内战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加入德奥同盟集团作战,战败后,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瓜分的对象。
3
经济领域鼓励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凯末尔还提出了“国家主义”的经济发展思路,宏观调控国家的重要经济领域,为土耳其轻、重工业打下基础。社会生活方面,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主要是为了摆脱宗教的影响,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文化教育方面,文字改革、建立现代化公共教育体系、颁布教育法令等等,都使得土耳其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世俗化改革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渗透人们的思想,使得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
三、“凯末尔主义”的指导
在土耳其争取国家独立,进行世俗化改革的过程中,凯末尔一派所强调的改革思想成为了土耳其现代化的精神指导。“凯末尔主义”主要有6项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归根究底,就是要以开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打破一切陋俗、敢于为自由和平等抗争、敢于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Ⅵ 土耳其爆发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土耳其内部封建专制;
2、外部列强对土耳其的压迫、侵略;
3、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是一个日趋衰败的封建性帝国——奥斯曼帝国。由于它站在同盟国一方参战,实际上已沦为帝国主义的“保护国”。土耳其于1910年10月30日后,英法意等国军队进驻土耳其,希腊军队在1919年5月占领伊兹密尔,土耳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土耳其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核心人物主要由知识分子和军官组成。其领袖人物阿·凯末尔历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是一位爱国将领。他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亦称凯末尔革命。
Ⅷ 凯末尔革命的背景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凯末尔革命的深远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导致它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14年8月2日,同德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土耳其的30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18年10月30日协约国迫使土耳其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协定》。1919年5月,希腊侵略军继英、法等国军事占领之后,侵占伊兹美尔。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
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来。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都陷于破产的境地。土耳其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成为土耳其民族最紧急的任务,也是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民族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Ⅸ 土耳其革命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土耳其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新的民族国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赢得胜利的一种模式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