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什么时候军事威胁俄罗斯
① 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俄罗斯为什么不敢报复土耳其
土耳其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特殊身份使俄罗斯不敢对土耳其进行报复。土耳其不仅在军事上非常强大,而且得到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支持。土耳其是一个难以撼动的国家,因此俄罗斯不敢轻易对土耳其进行报复。
俄罗斯不敢报复土耳其,因为除了土耳其自身的军事实力外,它也是北约成员国。我们都知道美国支持北约。一旦俄罗斯选择报复土耳其,以美国好事的性格是不会袖手旁观的,绝对会加入他们之间的战争中。
② 云石:土耳其为什么敢击落俄罗斯战机
云石:土耳其凭什么敢击落俄罗斯战机?
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SU24战机在执行叙利亚空袭任务过程中,被土耳其军方开火击毁。消息甫一发布,顿时全球震惊!
对于土耳其攻击俄战机的战略考量,云石君在上一节《地缘政治101:土耳其为何要击落俄战机》一文中已有解读,简单的说,土耳其在叙利亚的亲生崽儿土库曼族武装羽翼未丰,故暂时需要借助IS,让它搅乱战局,消耗阿萨德政府与库尔德武装的实力,以给土库曼武装发展壮大争取时间。而俄罗斯对IS的空袭,使IS短期内衰退的可能性大增。为避免叙利亚被阿萨德和库尔德彻底掌控,土耳其不惜亲自出马,与俄罗斯正面杠上,强势阻止它继续对阿萨德的帮助。
从表面上看,土耳其这么做有些不合情理:要是担心叙利亚局势逆转,土耳其大可借打击IS之名直接进军叙利亚,然后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掌控即可。反正地盘都是从IS手上抢的,代理人也是从叙利亚国内找来,所以也算不上军事入侵叙利亚(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攻打阿萨德政府,构成非法入侵。但打击IS则具备充足政治合法性)。如今仅为了操控叙利亚局势,就和俄罗斯这样的世界大国正面开杠,怎么着也都有些不划算。
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如果土耳其直接介入叙利亚局势,虽然在法理上确有回旋余地,但在现实层面,必将会使自己深陷泥潭。
为什么这么说?这与叙利亚国情,以及中东人文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就叙利亚而言,其国内主流社会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层面的自我认同:以阿萨德政权为代表的什叶派认同,以及以反对派(包括叙利亚自由军和IS)为代表的逊尼——阿拉伯认同,而主流层面之外,还有库尔德势力的民族认同,以及土库曼的突厥族系认同。
土耳其虽然也是逊尼派,但却是突厥族系,自我认同也以突厥为标识。这也就是说,甭管叙利亚内部怎么互掐,但除了土库曼族,剩下的对土耳其文化上并无认同感,政治上也没有以土耳其为尊的打算。一旦土耳其直接介入,以它的外人身份,和强势地位,必然会引发叙利亚各大派别的集体恐慌,甚至有可能使他们暂时和解,一致对外。
而在叙利亚之外,阿拉伯世界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也不会容忍。一旦土耳其在叙利亚站稳脚跟,接下来必然以此为根基,对中东展开渗透,重塑奥斯曼帝国伟业。
现在的土耳其,差不多已是伊斯兰世界第一强国。甭管是出于对昔日奥斯曼帝国的反感,还是出于现实层面对土耳其这个强国南下的恐惧,阿拉伯和伊朗们都会支持叙利亚国内势力抵抗突厥人的入侵,先把这个最大对手撵出去再说。
土耳其虽然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但放眼世界,也不过就是个二流国家。所谓第一,只是相对而言,绝对优势其实没那么大。如果叙利亚内外齐心,自己在当地又缺乏足够的文化认同,这样一来,它必然会深陷大坑不能自拔。所以,在土库曼势力羽翼未丰,叙利亚各派、甚至中东各大土着势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前,直接进入叙利亚并不划算。
但进入叙利亚不划算,惹毛俄罗斯就划算了么?
还真是这样。
表面上看,土耳其之所以有恃无恐,乃因自己是北约国家,如果俄罗斯向自己报复,将招致北约的报复。
这个在道理上确实说的通,但远远不是关键。土耳其是有北约加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可以为所欲为。毕竟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真要把它逼急了,北约也同样讨不到好。
甭管在俄罗斯战机究竟有没有进入土耳其领空,土国采用击落这种极端军事手段,已经完全违反了约定俗成的政治规则。这种赤裸裸的主动挑衅,摆明了就是把俄罗斯往死处逼。
最关键的是,土耳其事先还没有向通气(真要通气,北约绝不会轻易同意它动手,毕竟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事。而只要一扯皮,风声很快就会走漏——不是每个北约国家,都想跟俄罗斯正面开撕的,德法为首的欧洲国家尤其不想)。根据媒体报道,直到战机坠地后,土耳其才第一时间向北约通报。
这也就是说,土耳其不光是摆了俄罗斯,还把北约也架到了火炉上。
这个性质实在是太恶劣了!
如果这么干的是美国,那倒也罢了——这家伙称王称霸,大家奈何不得。
可土耳其算个什么东西?你不过是北约的一个边缘国家,也配跟大家玩这手?北约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恼怒可想而知。
当然,事情已经发生,不管是基于同盟的义务,还是出于遏制俄罗斯的整体战略考量,北约各国纵然万分不愿,也必须为土耳其担待。
可是担待不假,但担待到什么程度,大家却可以商量。
如果俄罗斯直接跟土耳其大打出手,欲灭之而后快,那大家伙儿甭管怎么想,也得赶紧齐心顶上,把俄罗斯先摁下去再说,不然的话北约就得面临一场地缘政治灾难。
但如果俄罗斯只是教训一下土耳其,给它点颜色看看,那北约会不会出手,可就不一定了。
对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来说,现在压根就不想跟俄罗斯作对。去年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被美国绑架,不得已跟俄罗斯杠上,大伙儿已经满心不快。现在土耳其想东施效颦——你丫算老几?至于同盟协约,那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你现在为了一己私欲就想拉大伙儿垫背,凭什么?而且退一步说,欧洲不履行同盟义务,你土耳其一个边缘国家还真敢翻脸?
所以,如果土耳其只是被俄罗斯小揍一番,只要不伤筋动骨,欧洲其实并不在乎,说不定就只会做做样子,应付下就过去了。而如果欧洲不出手,就光靠美国,是拉不起北约这架马车的。
说到这里,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俄罗斯要怎么报复土耳其?
大举入侵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等于是俄罗斯与西方全面开战,这事儿欧洲不想,俄罗斯更不想。
可要小揍一番,让它老实就算呢?
这个倒确实可以。但问题是,俄罗斯做不到!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小打小闹这个层面上,俄罗斯收拾不了土耳其。
如果是俄土大打国战,那俄罗斯确实优势明显。但如果只是中小规模冲突,俄罗斯还真不见得能占便宜。
首先,土耳其是伊斯兰第一大国,论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也算是个中等强国。而反观俄罗斯,虽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但苏联解体后军力大幅下降,至今未能恢复。所谓的世界第二的名头,主要是靠核打击能力支撑,在常规战力上,其实已经大不如前。
以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打打普通国家或者恐怖组织倒还凑合,但对付土耳其这种中等军事强国,其实还是很费力的。而最要命的是。欧洲的底线,顶多容忍俄罗斯教训一下土耳其,不能真把它给灭了,这也就是说,俄罗斯只能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战争。
这就麻烦了。论常规军力的质量,土耳其是美国武装起来的,还真不比俄罗斯差;而论数量,俄军虽然总规模大过土耳其,但也不可能全投到中东方向(实际上,就当下而言,俄军在中东的军事存在还在土耳其这个地头蛇之下);而且土耳其应对俄罗斯打击,是本土作战,后勤保障比俄方便,占了地利之优。这也就是说,俄罗斯没有一战而胜,见好就收的硬实力。
当然,如果不能一击制胜的话,俄罗斯还可以耗,把土耳其给耗垮。但问题是,俄罗斯是世界大国,要消耗资源的地方很多,再加上现在经济十分困难,真要跟土耳其耗上,没准这家伙还没垮,自己就先顶不住了——何况美国还有可能趁火打劫,再别的地方再煽风点火。
而且,如果俄土真的撕破脸,俄罗斯又不能一击制胜的话,叙利亚会出大麻烦。一旦俄土决裂,土耳其首先会封锁俄罗斯经高加索飞往叙利亚的空中战略通道;继而,土耳其还会在伊斯坦布尔设卡,封堵黑海——地中海的海上战略通道。这意味着,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的海空通道都会被切断。如果这种局面真的发生,俄罗斯将失去支援叙利亚的能力,这意味着阿萨德政权很有可能不保。
不能大打出手,小打又无胜算,土耳其的这一次出手,确实击中了俄罗斯的七寸!而正因为看破这一点,土耳其才敢断然出击,并强拉北约下水。
现在的俄罗斯,战略上已经陷入极端别动:打,局部冲突框架下,没有太大胜算;耗,自己又未必耗得起,而且有可能使阿萨德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那难道就这么算了?这当然不行。如果不对土耳其实施报复,首先阿萨德政权必然不保;其次,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影响力急剧衰退;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俄罗斯的国内形势会陷入严重动荡:短期内,普京的强势形象会大打折扣,政治混乱的风险增加,而从中长期看,土耳其此次抗俄获胜,会对俄罗斯境内的突厥语族,以及中亚的四个突厥系斯坦们构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会大大提升它们的突厥自我认同,增强摆脱俄罗斯控制的信心,俄罗斯对内部边缘地区,以及中亚等传统势力范围的掌控,会因此大大松动。
那么,俄罗斯该如何应对?
老实说,俄罗斯很难妥善应对。这从事发后俄罗斯的反应中可窥见一斑:虽然俄罗斯言辞上的反应十分激烈,但在军事层面,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出战争威胁,仅仅是在取消天然气供应合同这种无关紧要的方面做了些表示——以普京一贯的强势姿态,却在这种蒙受奇耻大辱的当口出言谨慎,俄外长甚至直言不会与土耳其开战,这一切都足见俄罗斯转圜余地之狭窄。微信搜索:大国博弈
当然,不管难不难,这事儿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在云石君看来,俄罗斯接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加大对什叶派之弧的支持。甚至,普京有可能推动叙利亚政府与库尔德达成妥协,通过承认库尔德的自治,甚至提供一定支持,将库尔德这股祸水引向土耳其,在土国的库尔德人聚居区挑起事端,作为对土耳其不敬的报复。
这当然不是什么最佳选择。毕竟什叶派和库尔德力量有限,能对土耳其起到多大反制作用尚未可知。其次,俄罗斯究竟能在他们身上投入多少资源,也委实不好说。但事已至此,这已经是俄罗斯所能做到的最好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俄罗斯兵出险招,真跟土耳其正面冲突。只不过那样一来,俄罗斯的战略压力就真的太大了,如果最后处理不好,俄罗斯再次崩溃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俄罗斯虽然有多种选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它多半又得来中国要钱了。只不知这一次,俄罗斯会拿出什么宝贝交换?
③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罗斯为什么不敢报复土耳其
俄罗斯不敢报复土耳其,不但因为土耳其军事力量强大,而且由于土耳其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俄罗斯无法报复土耳其。
土耳其还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国家,就像一个东西方之间的门闩。历史上,无论是从亚洲到欧洲,还是从欧洲到亚洲,捷径都在这里。它还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控制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可以说它扼杀了俄罗斯温暖的咽喉。土耳其在战时关闭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和地中海,这对俄罗斯来说是致命的。如果俄罗斯黑海舰队在内海受阻,它将失去对地中海和高加索地区的控制。
④ 土耳其在叙边境布兵十万,会威胁俄叙联军收复伊德利卜吗
土耳其在叙边境布兵十万,会威胁俄叙联军收复伊德利卜吗?土耳其的这些军队,其实就是一个摆设,他们对于俄叙军队没有什么威胁,下面的内容请大家参考:
三、俄罗斯全力帮助,叙利亚军队进展比较顺利:
现在来看叙利亚军队的进展十分顺利,土耳其军方没有任何的反应,随着俄罗斯的全力帮助,很快伊德利卜,显然土耳其已经失去机会。
⑤ 土耳其与俄罗斯有过几次战争都谁赢了
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等地进行的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俄土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了。
俄土战争的开始,为了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未能分出胜负,于1681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俄土战争第二次,1683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次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的“神圣同盟”,俄国加盟。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
俄土战争第三次1710年,土军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重围。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俄土战争第四次,1735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和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借口。之后,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
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最后签署的巴黎和约使俄罗斯丧失了几乎历次对土战争的成果,这也是土耳其在对俄作战中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⑥ 俄罗斯与土耳其200年战争,为何强大的俄国在12次战争中没占到便宜
因为每一个国家强大了,他们都想要往外扩张扩大自己的国家领域。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两个帝国也不例外。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战争其实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历史的,因为俄罗斯他一次都没有放弃可以发动战争的机会。经常战争不仅仅带来军队上下的心理疲惫,而且他们还要去用很多钱去来制造兵器。经常发生的战争是国家的一个灾难。
但是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俄罗斯在这一场战役之中取得胜利,虽然说苏联最后是被瓦解了,但是过了几年,德国战败之后,土耳其也是被肢解的,现在的土耳其已经不是当年的土耳其,但是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发展还是挺好的。
⑦ 土耳其为什么敢打俄罗斯飞机
首先你要知道美国是北约的老大。、土耳其是美国的小弟。
美俄因素。巴黎事件以后,俄罗斯的正面形象变得清晰起来,欧洲似乎与俄罗斯有了一致的利益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正在恢复,这是正在打压俄罗斯的美国所不能容忍的。美国必须让欧洲知道俄罗斯仍然是敌人。所以必须让北约与俄罗斯产生巨大矛盾,矛盾点在哪?土耳其!
叙利亚政权的因素,美国更不能容忍的是is马上被剿灭,因为is可以加速巴沙尔政权下台,这才符合美国利益。
美国只管利益,他才不管你是不是恐怖主义呢,本拉动、萨达姆包括早期的is都被美国扶植过,双手沾满数千人鲜血的热笔亚,都能跑到美国开记者会。
土耳其因素,土俄是数百年的世仇,这一点可以被美国利用。俄罗斯剿灭土耳其边境上的is之后,那里将被土耳其的敌对势力,库尔德人占领,这不符合土耳其利益,所以他们不希望那里的is被消灭,还有报道说,土耳其与is之间有石油利益。
土耳其也只顾自己利益,更不管你是不是恐怖主义,热笔亚现在就在土耳其!
俄罗斯不会入侵土耳其,因为俄罗斯的经济经不起长期战争,如果不是山穷水尽,谁都不会动用战略武器。但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报复将会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报复,土耳其将独自承担来自俄罗斯的报复措施,美国不会管他的。
已经开始报复了,俄国熊的作风一贯是泼辣彪悍的
袭击土耳其车队,
剿灭当地反政府武装(不是is)杀了个全军覆没。
在国内狂虐土耳其人,
对土耳其经济制裁。
禁止土耳其人入境
终端军事联系。
派歼击机到叙利亚。
在叙利亚部署s400.火力覆盖土耳其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俄国熊真特么狠!
⑧ 土耳其是在什么时间对俄国宣战的
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1853年11月1日,俄国宣布与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在多瑙河战区,土耳其集中了驻克里木土军总司令奥美尔·帕夏元帅约15万人的部队与哥尔查科夫将军8.2万人的俄军相对峙。
⑨ 克里木战争中俄国宣布与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1853年2月,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缅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自恃有同盟国撑腰,于1853年5月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1853年11月1日,俄国宣布与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在多瑙河战区,土耳其集中了驻克里木土军总司令奥美尔·帕夏元帅约15万人的部队与哥尔查科夫将军8。2万人的俄军相对峙。
在黑海,局势对俄国较为有利。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因此,不仅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兵力,而且还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对峙双方都没有制订具体的战争计划。俄国政府认为,事态不会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可以限制在军事威胁的范围内。因此,俄军统帅部出兵多瑙河两公国之后,遂在巴尔干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土军尽管在兵力上占颇大优势,但其统帅部认为还是等盟国参战为妥。在高加索,俄军的绝大部分部队被调去镇压山地居民的起义,只剩下有限兵力防卫与土耳其的接壤边界。因此,为了对付阿勃迪·帕夏的近10万人的土军,俄国匆忙组建了一个3万人的军队,由别布托夫将军指挥。
⑩ 俄土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是土耳其在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发动的。土耳其企图在战争中进行报复,因为当时俄国正与法国、伊朗进行着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1805年签订的关于俄国船只自由通过海峡的条约遭到破坏。
对此,俄国政府于1806年11~12月将米赫尔松将军的摩尔达维亚集团军调到了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多瑙河哥萨克军投靠了俄国。12月30日,站在俄国一边的大不列颠开始行动,其舰队企图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辛亚文海军中将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从1807年2月起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在达达尼尔海战和阿索斯海战中战胜了土耳其舰队。
在巴尔干战区和高加索战区,俄军也多次击败土军。英俄反土联盟崩溃之后,俄国于1807年8月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809年春战火重燃。俄军与阿塞拜疆民团和格鲁吉亚民团在高加索战区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和苏胡姆—卡列,同时还占领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率俄军8万人,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夺取了伊萨克恰、土耳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赖洛夫等要塞。
1810年5月,俄军在新任总司令卡缅斯基将军的指挥下,占领了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里亚和拉兹格勒诸要塞。在9月7~8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败北。9月,鲁舒克要塞和茹尔扎要塞的土耳其驻防军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了洛佛奇,但很快又将其放弃;1811年2月10日以猛攻的方式再次攻克该城。
1811年初,俄国由于面临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被迫将多瑙河集团军一部调往西部边境。兵力几乎减少一半的俄军开始由库图佐夫指挥。他在7月4日鲁舒克战役和12月5日斯洛博德泽亚地区的交战中迫使土军投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库图佐夫具备高超的外交艺术,土耳其才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和约规定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的版图。拿破仑在1812年卫国战争前夕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
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中,陆海军在战略上协同作战的新经验,以及夺取要塞、包围敌人的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
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是由于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而引起的。
当时,奥斯曼帝国严重的国内危机由于希腊民族解放革命战争而进一步加深。
当联合舰队出动保卫希腊自治权而在纳瓦里诺海战中击败土—埃联合舰队之后,土耳其苏丹得知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便撕毁了俄土两国以前缔结的所有协定,并于1827年12月宣布对俄进行“神圣战争”。
1828年4月26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为对付侯赛因·帕夏的15万军队,俄国将维特根施泰因元帅的集团军9.5万人调到多瑙河战区;将帕斯克维奇将军的军团2.5万人调到高加索战区,以对付5万人的土耳其军。
维特根施泰因集团军于5月7日越过国境,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占领了多瑙河各公国,强渡了多瑙河。10月11日,俄军从陆上和海上发起联合攻击,占领了瓦尔纳。帕斯克维奇军团越过国境之后,于7月5日以猛攻夺占了卡尔斯要塞。7~8月间,高加索军团各部队在地方民团的支援下占领了阿尔达甘、阿哈尔齐赫、波季和巴亚济特诸要塞。
在1829年战争中,双方战斗非常激烈。6月11日,季比奇将军指挥的俄军在序列夫恰附近的战役中击溃了兵力比自己多1倍的敌军,并于6月30日占领锡利斯特里亚。7月,季比奇率部1.7万人越过巴尔干地区,向亚得利亚那堡挺进。8月20日,该城守军投降。
俄军向南发展进攻,使伊斯坦布尔岌岌可危。在高加索,俄军于7月9日控制了埃尔祖鲁姆,前出到特拉帕作斯。俄军在两战区取得胜利,主力前出到伊斯坦布尔,舰队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舰船在黑海土耳其沿岸一带游曳,这些行动都迫使土耳其政府于9月14日签订了亚得利亚那堡和约。
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对于改进军队的指挥,组织陆海协同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积累了争夺要塞和进行野战的经验,使战役诸要素得到了发展。
俄土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保留了南乌克兰、克里木、比萨拉比亚及高加索的部分领土,并在黑海沿岸巩固地建立了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