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奖励土耳其科学家多少钱
① 985研究生毕业在西安工资五六千,如何能改变现状赚得更多
西安是二线城市中等地位的,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其实客观地讲,已经属于中上了,就像在我们老家山西太原,一个月拿3500,已经中上了,一个意思。
不要觉得,读了985、211研究生本科,工资自然就高。
这个高,是相对而言的,这么讲吧,只要是职场人,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国企事业单位员工,还是私企打工,工资这东西,对绝大多数职场人,大概86%,一辈子的工资,其实就是你的入职工资,然后,随着工龄增加,每年自然增加100-300不等。而只有14%的职场人,可以升到主管、总监、高管这样的职位,而且,每升一个职级,都是几十个人中有一人。而升职的要求,可不止学历一项,学历,只是充要条件罢了,不是必要条件。
考上了985的研究生,说明你考试厉害,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较强。
很多人误把书本知识当成能力,书本知识本身还不是能力。你知道了E=mC^2,就能把原子弹造出来?华为看到了土耳其科学家阿尔坎发表的极化码理论,到把这套编码理论应用于5G通信中,100多人的团队连续奋战了10年,才实现了目标。可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要产生实际经济价值,是多么的不容易。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效益持续比较好的企业,都是要把书本知识应用起来,研发出来产品,然后投放市场去赚钱。
那种只靠书本知识就来赚钱的,比如学校,要想有很高的收入,比例都非常低。同时还要求你的口才要好,对待学生也要有亲和力。而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注重传授书本知识,长期忽视把书本知识应用起来的实践教育。而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书本知识,又懂如何把书本知识应用起来的人才。你是这方面的人才吗?你985学校的研究生毕业,月薪才5000多,一看你就是缺乏把书本知识应用起来的能力,不然才这点待遇?
不要动不动就把985挂在嘴边,不懂得如何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去,即便你是清华北大毕业又如何?误把知识当成能力,甚至当成智慧,那是十分幼稚可笑的。把头埋下来,把手动起来,手脑并用,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而不是只懂一点书本知识就牛气冲天的眼高手低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你才能闯出一片天地。否则,你永远也只能口上炫耀你的文凭,月底领着可怜巴巴的一点薪水。
故事分析:
工资水平与城市有很大关系,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985毕业生随便找一份工作,收入过万是很正常的,西安作为二线城市,985研究生毕业工资五六千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物价、房价与一线城市没法比。在西安,985研究生能够拿到五六千,好像还没有很多没有学历的人跑外卖的人挣得多,因此很多研究生为了生存去跑外卖,一时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读书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却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我就拿我自己举例吧!我是出身在河南农村,我们那个地方很穷,直到现在家门口还没有通公交,如果要坐公交车,需要走三公里才可以搭到县城的公交车。在我们那个地方,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不读书,小学或初中毕业,只能在农村种地,农闲的时候可以出去打工,但要走出农村基本上不可能。父母为了让我能够从农村走出来。
自从我上小学,父母就不遗余力地支持我,希望我能考一所好大学,摆脱种地的命运,我还算比较争气,最后考上了一所211大学,本科毕业报送本校读研究生。211研究生在大城市多如牛毛,根本不算什么,但在我们那个村,我已经是我们村几十年来学历最高的了。在我们村,教育资源非常匮乏,最近20年,我们村常住人口3000多人,考上大学的累计不超过100个人,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毕业。
我211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央企,刚进入公司,见习期工资8400元,半年后转正,转正后工资9800元,目前刚工作一年多,工资10500元,以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增强,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坚持读书,就根本没有进入央企的可能性,收入过万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弟弟。当时父母也是逼着他上学的。
而他实在不喜欢上学,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刚出去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工资五六千,现在已经打工七八年了,还是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左右,每个月工资七八千。弟弟没有读大学,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工资才涨了一两千,而且每天还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了;我读了大学,用了半年的时间月入过万,且每天只需工作八个小时。
读书的意义在于,你有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不读书,那你只能从事全体力,或者半体力的劳动,而且,你能从事的工作,也就十几种,基本上以快递员、工地、保安、物业等等为主了。可是,如果你读书了,那你可选择的范围,可就是至少上百种职业了,而且,你基本上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为何读书不读书,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因为,读书,改变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单来讲,就是认知。
然后,让你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习能力,而不是瞎动手去摸索,现在,没人给你摸索的机会。所以说,书,还是要读的,至少读个大专吧。否则,你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我现在教育孩子也是这么说,我觉得读书和工资可能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只不过,读书会让你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能让你多一些选择。就像我是硕士毕业,我可以从事我本专业的工作。
当有一天我累了倦了,不想做脑力劳动的时候,我也可以去送外卖,送快递,这样也没啥问题。但是,反过来,我如果只是小学毕业,可能除了送外卖等一些体力劳动,想做脑力类的工作都很难。这就是我们读书上学的意义,无非就是让自己多一些可能性。所以,并不是说高学历一定等于高收入,低学历就一定等于低收入。只能说,只要你足够努力,专业够扎实,技术拔尖或者善于人际沟通,懂管理,那么高学历能够助你一臂之力获得高收入。
读书和高工资,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在我本人看来,读书也不是为了高工资。能在名校研究生毕业,至少说明你是一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人这一辈子很长,可能你目前过的并不顺利,和同学一比,觉得自己差距很大,有点发牢骚。这都很正常!谁都有不顺的时候,但是,建议你不要沉溺于这种心态,就是不要总觉得是命运不公,我学历这么高,凭啥就给我5-6K的工资。而是要找出解决方案!看看自己缺乏的是什么?
如果是这个公司机会一般,你完全可以换个工作。如果是西安整体收入就不行,你可以去闯闯北上广深,那边收入和机会都比西安多很多。如果是自己能力上还有什么差距,就放下你名校的光环,坚持学习,我相信,以你的学习能力,应该很快会有所收获。不要放弃自己进步的脚步,也不要因为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加油,相信你的明天会更好!
总结语: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读书,也可以获得七八千的收入,但更多的是通过长时间的体力工作换来的,而且天花板比较低,就算工作一辈子,收入不会涨太多;如果读书,刚进入职场,收入可能比没有读书的少,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进入职场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没有读书的,不久的将来读书的收入就会超越没有读书的,所以要坚信读书是有价值的!
② 华为首席科学家年薪多少
至少千万。
③ 一个科学家的出场费是多少钱
我觉得科学家出场也就是几千块钱。
④ 科学家能挣多少钱
一名科学家一天的工资大概是500块钱左右
,当科学家是为了做出贡献,不是为了要钱
⑤ 华为5g科学家年薪多少
华为5g科学家年薪上百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早在1999年,华为就已经在俄罗斯设立了数学研究所,吸引顶尖的俄罗斯数学家来参与华为的基础性研发。进入21世纪后,华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吸引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增大:设置在德国慕尼黑的研究所已拥有将近400名专家,研发团队本地化率近80%。
从2001年开始,华为加快了国际化研发布局的推进速度。美国是CDMA、数据通信和云计算的发源地,华为便在硅谷和达拉斯设立了两个研究所。
欧洲是3G的发源地,爱立信是3G技术的领导者,为此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设立了3G技术研究所。俄罗斯在无线射频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华为便在莫斯科建立了以射频技术开发为重点的研究所。
华为在德国、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
2015年, 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79000名, 占公司总人数45%。
⑥ 华为是怎么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的
这个阶段中国的民众特别关心华为公司的一些现状,超级大国打压是不是影响到了华为正常的运转,作为一个普通的民众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内幕消息,但从央视面对面节目对于任正非的专访可以可以很多端倪,现在的华为公司可能比我们想象还要强大,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基础研发的重视在国内中算是奇葩一朵了,华为公司员工已经超过18万人,比谷歌,微软,苹果公司的员工都要多,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公司了,华为之所以之前不被外界熟知,主要做的领域和普通大众的关联不是很强,只是最近华为公司在战略上做了大调整开始在消费电子上发力,才有了华为智能手机这个版块,最早华为也是做手机主要做一些运营商的定制机,最早在十几年前还参与给华为做过一款欧洲的定制机。
华为的这种模式放在全球也是奇葩,这么大的公司竟然没有上市,所以对于华为的财富报表一直不被人熟知,所以在之前低调是华为公司的代名词,在很早之前了解华为主要看到和思科的专利案子,转向消费电子领域属于大量的宣传和曝光真正的华为公司才慢慢浮出水面,一家每年投入上千亿公司完全靠自己挣的钱养活和发展自己,真正有实力的 科技 公司,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在财务上巨亏,但在估值上一路走高,更多是靠圈地运动加上资本的运作,本质上地盘是站住了但技术实力发展一般,很多人在茶余饭后谈话华为公司如果上市该有多大的体量。
任正非在谈话中也提到了华为公司不会上市,不会轻易让资本进来破坏这种理想主意的规则,完全靠巨大的订单来养活自己,非常纯粹的做生意的原则,没有资本运作所以华为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生存能力也很强大。资本的本质是贪婪的,如果真的资本进来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做更多的战略投资,这也是华为公司比别的公司的高明之处。
回到题目的华为是如何吸引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的,首先华为公司有一个尊重技术的情怀,单靠舍得花钱能招来人但留不住人才,华为公司不但能吸引人才的加入,还能长期留住人才,这已经不是单单金钱的东西了,证明华为公司已经有了一整套的人才梯队机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就以技术人员的角度来尝试分析这个问题。第一点华为公司舍得花钱这是在业内有名的,有了挖一个人才可以送上几倍的工资,一般的人很难抵得住这种诱惑,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存,让自己或者家人生活的更好一点,这点比国内很多守财奴公司也好太多了。
第二点华为公司的股份非常分散,创始任正非只不过1点多点,其余全部散落在6万华为员工身上,就凭这点很多人公司就做不到,调动集体的力量靠的不是喊口号,需要真金白银,所以华为员工的收入不仅仅是基本工资,很重要一块是大量的分红和奖金,让很多核心员工都有了非常强的归属感,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给自己打工了,战斗力也会几倍的提升。
看看华为公司的发家 历史 ,就是无数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任正非说到华为公司的员工就是比别人多出点力,少喝点咖啡,其实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华为公司也不会因为公司已经规模这么大了变得形式化,反而变得务实更加居安思危,这样的华为公司是技术人员非常理想的出去,痛并快乐着这句话可能更加适合华为公司的技术人员。
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资金给足同时给与足够的尊重,并且纳入一个大家的氛围,这样规律适合于任何国家和企业,而华为公司的确是做到了,所以在5G技术上做出突破绝对不是偶然,是前面做了N多的积累得出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希望能帮到你。
事实上,任正非在此前采访中就已经表示了他们会在全球去寻找最优秀的人才,比如说在英国建立芯片工厂同时,从德国招聘博士过去处理相关的事情。
与此同时还到各个大学层面,是疯狂的,招揽优秀的人才,比如说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竞赛排名靠前的学生一般都是华为的目标对象,而任正非也表示他们企业通过高于其他市场五六倍的工资来将这些优秀的人才挖到华为自己手中。
除此之外,在俄罗斯也是提高了工资待遇之后,才会有相关的数学家或者是基础科学的一些学生,啊,来到华为做相关的研究,而华为从2g到3G的一个专利突破,也就是俄罗斯一个数学家所解决的。
所以可以看出,其实薪资待遇首先对于人才来说是绝对的吸引,马云也曾经说过,一个员工能够离开这个企业,一个是钱没给够,另一个则是干的不爽,对于华为来说干得爽不爽这另说,但钱肯定是给到位了。
这可以从很多华为员工的反馈看出,而且任正非也表示有很多华为员工讨论的时候,他们觉得啊不够有名气,但任正非说,钱够不够,员工表示钱给够了,任正非就说那钱给够了还要求什么呢?
除此之外,华为本身也不是靠基础工资生活的,企业毕竟华为最大的还是包括股权奖励,包括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也就是说刚开始两三年可能还靠着高额的工资,而到后面已经是所谓的分红机制。
另一个则是华为本身作为高 科技 企业的一个后来者,后来者居上和挑战者让这一些工程师包括基础学科的专家有了更大的成就感,以一个弱者来挑战曾经的世界巨头,这显然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恰恰是做了曾经马云所说的那两件事,一钱给到位,二工作的很爽,虽然我们说加班文化确实是值得诟病,不过从某一种层面来说,或者说从追赶者的态度来看的话,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与世界级别的巨头差距如此之大,就需要比世界巨头付出几倍甚至10倍的努力。
而这样的代价则是更多的资金更多的钱哦,我个人觉得从供需角度来看的话,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摆放有专长的贤人。
但话又说回来了,诸葛亮绝对不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才答应出山,而是在三次攀谈中,两人都觉得臭味相投能够相互成就。诸葛亮是因为从刘备那里得到了施展抱负的职位和足够的重视才决定出山。套用现在的一句话就是钱到位了,工作也开心。
华为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已经不仅仅是招个人然后蹲这个职位的坑位那么简单了。华为早已经将人才上升为战略的层面,并且有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架构和人才管理模式。华为的人才观和人才战略曾一度引起 社会 各界的重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等等众多华为践行的人才管理金句,被各界学习和采用。
华为这艘大体量的船已经足够吸引很多人和它一起乘风破浪了试问,如果让你选择在小公司、中型公司、大型公司、跨国公司上班,你会选哪个?毫无疑问你会选择在跨国公司上班。首先薪资待遇和相应的福利待遇肯定是最好的,还会有更多的资源来发挥你的特长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果,从而获得职位晋升的资格。
诚如“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小公司可能工作一辈子还活在老板的呵斥之下没有很大的改变,而在大型公司就很难触碰到天花板,每个人好像自己就是一个“永动机”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并且时时刻刻会让你体会到前进的紧迫性,你不努力很可能就会被别人取代,所以每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巨大的提升。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国太阳》,主人公水娃出生在一个永恒干旱的村庄里,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雨水过活。他离开了村庄,去向了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第一个目标:喝不苦的水,挣点钱。
水娃到了私开的小煤窑,发现吃饭时喝的水是甜的,连洗澡用的水也是甜的,每个月还可以挣到二百。水娃很满足,但在好友国强的推荐下,水娃决定进城。
第二个目标:到灯更多水更甜的城里,挣更多的钱。
水娃来到省会城市,在火车站擦皮鞋一天就挣了十四块。在合租房里,水娃遇到了固体物理学博士陆海正在为研究出来的纳米镜膜寻找出路。陆海得知了中国太阳工程,于是带上水娃去北京。
第三个目标:到更大的城市,见更大的市面,挣更多的钱。
水娃和陆海分开后当起了“蜘蛛人”清理高楼的玻璃,每月工资一千八百元。
第四个目标:成为一个北京人
干了两年蜘蛛人的水娃热爱这份工作,并且给了他一种奇妙的满足感。他悟道:“事情从高处才能看清楚。”于是水娃又触摸到了一个新的梦想,买房子!当北京人。当水娃再遇已经成为中国太阳的首席科学家陆海时,是陆海为水娃找到了“擦亮中国太阳”的工作。
第五个目标:飞向天空擦太阳
在太空做“镜面农夫”的水娃在北京买了房子,建立了家庭。更让他觉得震撼的是他在太空俯瞰地球和星空的那种震撼,远比在北京当蜘蛛人俯瞰整座城市要震撼多得多。于是他毅然的树立他第六个目标:飞向星海,把人类的目光引向宇宙深处。
眼界能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和决策。从农村、县城、省城、首都、天空、宇宙,每个人的一生能走多远的呢?而有华为这么大体量的跨国企业又有多少呢?华为这个平台不仅仅能带来接近ICT行业世界顶尖公司水平的薪酬,还能带给许多人更大的眼界,树立更大的目标。
在华为工资并非收入大头,分红才是任正非只占有华为股份的1.01%,而另外的98.99%股份是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控制。由员工持股的华为,在世界上都是一个特例。虽然华为工会持有的是虚拟受限股,员工没有股权凭证,只有分红权,也不能进行买卖,一旦离职就自动丧失相关权益。但这样比很多只知道画饼的公司好太多,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还要员工把企业当自己家的企业。
华为的股权结构在某种意义上让员工分享整个公司的成长,让每一个有股票的人都会把华为的生意当成自己的生意,主观能动性上就愿意把生意打理好。这样内部也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了沟通成本。
华为重视技术、重视科学家据此前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华为有一万五千多名基础科学家,包括800名数学家、700名物理学家和120名化学家。华为的人才招募计划也“触动”了整个 科技 界,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研发工作。
拥有这样口碑的华为,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华为邀请你,你去还是不去?肯定会去。作为一位有学识的高傲的科学家,一方面希望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自己的研发中来,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快降生而不夭折; 另一方面也希望企业能够足够重视并尽快的投入到生产应用中来,而华为恰巧都满足这些要求,并且还能给每位科学家不错的回报。
说的简单点就是待遇;说到庸俗点就是钱!给的钱多,我自然愿意去你那研究。我一直认为人生四件事:吃穿住行!当华为将物质问题解决了,才能让科学家们研究,因为他们是需要吃饭的人,其次才是科学家。
任正非在《面对面》中提到了怎么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如今的华为已经有了将近18万员工,其中研究人员占45%;而在华为,至少是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
我们看看华为的工资待遇:2018年年报中,雇员工资,薪金等1123.03亿元;离职后,还有设定受益计划37.71亿元; 定额供款计划及其他 135.04亿元。 我们算一个最简单的账,假如18万员工分着1123亿元,每个人一年收入是62万!我相信这个工资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吧!
不仅如此,科学家需要的是研究费用,我研究的时候,你要给我研究的钱:我们在2018年年报中发现,仅仅一年的研究费用,就达到了1015亿元。
有工资,有费用,有环境,科学家没有理由不在华为干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吧:
1、国内外影响力
现在提到华为,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不管是在5G上的领先,还是移动手机业务的突飞猛进,这都让华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段时间,美国将华为加入“实体名单”中,同时让美国企业停止和华为的合作,本以为这样就能限制华为的海外发展道路,没想到任正非直接宣布启动备胎转正计划,华为自己研发的鸿蒙系统也已诞生,预示着继安卓、iOS之后,第三家拥有独立操作系统的公司出现了。其他就不多说了!
2、胸怀与格局
现在美国正在排外,它的科研就受限了。我们要敢于超越美国公司,最多就是输,华为已做出这么大贡献了,垮了也无怨无悔。如果没有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因为国家未来的前途在“开放”。
3、不惜重金,爱惜天才之前,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邮件显示,华为对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了年薪制管理。邮件显示,华为今年将从全世界招20-30名天才“少年”,往后每年增加,调整队伍作战能力。并制定了2019届顶尖学生年薪制。年薪89.6万起,201万封顶。
华为要用顶级的挑战和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今后逐渐增加,调整队伍作战能力结构。一年200万,一天5000 ......比普通工作月薪还要多,再看华为工作环境,世界500强,上升阶段的大公司,食堂也很棒,这样的工作环境也吸引人吧,这样的待遇你心动了吗?但是何谓“顶尖学生”?至少应该也是博士吧。华为对八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这八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40.5万-156.5万元;最后还有四名员工的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
总之,华为无论是从品牌、战略、胸怀、格局、待遇等各个层面,都具备了很高的人才吸引力。
众所周知,一家公司的核心就是人才!古往今来,任何伟大之创举都是由人推动,得人才者,方可得天下!所以,有远见的公司通常都会招揽天下英才为其所用!那么问题来了,近些年在全球舞台上名声鹊起的华为公司,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招揽全球英才的呢?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华为英才何其多?
我们都知道,华为公司奋斗33年,到今天已发展到让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来制压的一家企业!可华为公司的实力。
有数据显示,华为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8万研发人员,占总人数45%左右。用倪光南的话来说,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比很多美国企业还大一倍,这也是看他好华为公司的原因之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何为人才?就是有本事,或者说有独当一面能力的人!要想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效力,除了钱给到位之外,还要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8月份的时候,华为在全球招揽人才,涉及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材料学、芯片、智能制造及化学领域。据悉,华为今年以最高201万元年薪的高价在我国签下了2019届顶级毕业生人才,均为博士学历。
除了现金外,任正非也在不断降低自己在华为的持股比例,目前仅为1.01%。正所谓,人无股权不富,而且还没有安全感!华为大多员工都有股份,这大大提升了华为公司的战斗力!
正如董明珠和马云所说,人才就应该给更多的钱,而不是玩什么虚假的套路!因为人才不傻啊!
华为的科研投入华为公司没上市,华为做事就不用看资本市场的脸色。华为每年将赚来的钱都投入了科研投入。
数据显示,2018 年,华为公司的研发费达 1015 亿元,比剩余 25 个省份的研发费用还要多。华为 2019 年计划研发投入1200亿元。这个研发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苹果等公司!
所以我们就不奇怪了,华为在5G领域里有领跑的优势,那都是背后付出了常人所看不到的艰辛!
结论: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吸引人才?我觉得就是2点,钱给到位,让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我们要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是你是科学家,你的诉求是什么?
我觉得科学家的诉求可能是有几个:
第1个,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平台,供他们进行科学研究,这个平台包括它的物理条件,包括实验仪器,实验设备,信息的获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度等等,有了这些条件会更加有利于科学家进行科学发明和技术研究的。
第2个,就是生活,如果能够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当然这个里面包括物质待遇,能够让科学家和家庭有一个体面的生活,也是吸引科学家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第3个,就是受尊重。科学家除了物质待遇之外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在所在所在国家的 社会 地位比较高,在企业里面的地位也比较高,自然也是吸引科学家的重要因素。
这三个问题点实际上就回答了华为能够吸引科学家加入的最关键的因素。
比如华为在欧洲建设有30多个研究所,研究所布局是围绕欧洲各地的科学家来确定的,科学家在什么地方,他们就会把研究机构设在什么地方,包括一些风景如画的地方,比如法国和瑞士的一些地方,也许这个地方科学家只有一两个,但是华为可以单独地为那些科学家设置一个研究机构和相关的组织机构,就是为了那些科学家能够在靠近家的地方,安心的做科学研究,华为在人才获取上面是用心良苦。
最近华为老板任正非说了,他们要在华为成立专门的高端人才定薪科,针对各个国家市场薪资的水平要定高于平均水平的薪酬,来吸引各国科学家加入华为。
这个政策实际上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最近公布的法国数学家加入华为公司,英国BBBC前高管也加入了华为公司等等。
未来华为还要在上海淀山湖打造国际人才社区,依托上海国际化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来吸引国外的高端人才来中国安家和就业,实际上这个也是一项战略性的措施和投入。
经过新冠疫情这一年多以来的实践,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个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其实是在中国,因此很多外国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想法,甚至很多人已经产生了要定居中国、移民中国的想法。
最近上海市政府也发布了相关的一些文件,就如何开放外国高端人才在上海就业,在签证等等方面做一系列的安排。
总之,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华为公司作为中国高 科技 的典型代表,在全球人才竞争和人才获取当中已经有了布局。
在这个基础之上,华为针对未来3~5年“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的战略目标,做出了进一步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战略决策,未来我们会看到华为有更大的变化,而华为的变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 科技 发展,推动中国在引进高 科技 人才方面的变化。
加油,华为!
就俩字实力
1.钱2.荣耀3.认同感
一是高薪留住人才。二是把工作当事业干都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