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俄罗斯嘲笑土耳其分别是哪个领导

俄罗斯嘲笑土耳其分别是哪个领导

发布时间: 2022-10-21 07:59:56

Ⅰ 土耳其总统曾经说教训俄罗斯总统吗

没有,此前他和普京的个人关系还是可以的,两国关系也可以。
首先,你要明白,美国是北约老大。
然后,你要知道,土耳其怎么敢打毛子的飞机?

Ⅱ 特朗普如何看待土耳其和俄罗斯的联盟关系呢

特朗普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国家领导人,他并不在乎土耳其与俄罗斯结成的联盟关系。特朗普是一个非常自信甚至有些骄傲自大的人,他并不关心哪些国家对美国有威胁。对于特朗普来说,他关心的就是美国需要怎样达成自己的目标,通过怎样的方式让自己更强大。

在世界舞台上,美国一直扮演着一个“挑事”的角色。自从苏联因为经济原因而解体后,全球就只剩下一个“超级大国”了,或许是做老大久了太过寂寞,于是美国开始对小国“施压”,总是将小国“玩弄于手掌心”。这些年来,美国在中东挑起了太多的战乱,时不时的就“教唆”当地的武装分子去推翻当地的政府,最典型的就是利比亚。

Ⅲ 俄罗斯好可怜啊,被土耳其这样欺负了也不能打人家,被誉为战斗民族,以强硬而着称的形象要被毁了

这次俄苏24被击落事件中普京大帝表现非常优异,收放有距干地漂亮!我们不妨来寻寻其行为脉络:一是抢先占领道德制高点。
关于抢道德制高点方面,俄罗斯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首先,俄罗斯是做,实实在在地打击IS,让全世界都看到俄罗斯的打击成果。特别是当法国巴黎爆发恐袭,整个欧洲都在被难民和恐袭折腾的时候,俄罗斯表明这种坚决打击人类公敌——IS的态度地同时又顺手解了阿萨德的围,是面对面与西方打舆论战的基础。
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后,普京当时正在访问约旦,于是在会见约旦国王时就明确表明,土耳其这是保护恐怖分子,是背后放冷箭,已经超出了反恐范畴。这一系列表态,既是明确态度,也是放出底线。
接下来,针对土耳其方面公开说法的一系列漏洞,俄在隔空喊话时逼着土耳其说出是故意击落战机,并让国际社会都知道土耳其的这种行为是在保护恐怖份子。在这方面,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所说的“俄罗斯根本没有打IS,而是在轰炸土耳其的亲戚土库曼人”彻底暴露了土耳其的利益尾巴。试想,俄罗斯打击IS的效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这方面美国都不都不承认,土耳其说这种话显然就会给世界一个袒护IS和说谎的印象。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方面又逼着土耳其说出击落的具体细节。鉴于现实,土耳其最终公布的细节是俄罗斯战机一共越境两次并且只越境17秒。17秒和原来所说的5分钟警告10次明显冲突。如果说俄罗斯战机还没到土耳其领空,土耳其有什么资格警告?如果侵入只有17秒,这哪里有警示沟通的时间?正常人都能联想到,这是事先准备好,看到俄战机越境就击落或追着屁股击落。土耳其为了强辩,不得不说侵入即有权击落。但是,俄罗斯接着拿出来资料,仅2014年一年土耳其战机就侵入希腊领空2200多次,而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时还说临时侵入不应该被指责。你土耳其的飞机一年侵入人家领空两千多次都是正当的,怎么他国飞机才进入17秒就要击落?这不是扯吗?
正是基于这些舆论现实,包括欧盟、德国、法国、美国和北约虽然都说土耳其有权力的这么做,但也只能说做过分了,不应该这么做。美国第一时间撇清,北约更是不给土耳其背书。之所以能达到这些效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舆论战打得好,土耳其完败!
英国《每日邮报》的读者评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支持俄罗斯,他们认为俄罗斯是在帮欧洲打击恐怖组织,而土耳其则是在支持恐怖分子。甚至有很多人让土耳其滚出北约。事实上,就此一件事,欧盟基本上已经对土耳其关上了大门,土耳其这是把老欧洲给得罪的差不多了。想想看,土耳其在给欧洲输送难民,输送恐怖分子,俄罗斯这边打IS土耳其还袒护,这种印象在西欧国家民众中一旦奠定,那么土耳其将面临何种处境?
二、抢外交先机,在舆论上将美逼到死角。
俄罗斯在外交上也非常老练。对待代表整个欧洲的法国,那是张开怀抱欢迎合作,在拉法国的时候还说要和法国、美国建立反IS的同盟,并且在第一时间表明俄罗斯不会与土耳其因此开战。有了这些话,欧盟国家的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俄罗斯这里就是向欧盟表明,俄罗斯不会因此事迁怒于整个欧洲,俄罗斯依然希望和欧洲发展友好关系。有了这样的态度,欧洲就不会对俄罗斯产生反感,反而会有几分同情,毕竟现在西欧国家都在经受IS和难民之苦。
第一天俄罗斯如此态度,但第二天针对美国就玩了变脸,直接问土耳其,这事美国知道吗?奥巴马总统知道吗?是白宫默许的吗?这些发问土耳其没有回答,但这是俄罗斯的一种外交招数。美国第一时间就撇清这一事件与美国无关,那么俄罗斯就进一步逼迫土耳其,这事美国是不是知道。如果对方说知道,那俄罗斯就会直接质问美国。土耳其不敢说,那么俄罗斯这么质问了,白宫是不敢乱说话的,因为搞不好白宫会因此引火上身,在舆论上成为众矢之的。白宫志在领导反IS的联盟,是绝不能陷入舆论漩涡的。
俄罗斯有了这些,其实在外交上就占据了主动。外交上有了主动,那么接下来干“实事”也就有了空间。
三、卸掉西方紧张的心理包袱,摸清美国、北约的战略底线。
在俄罗斯战机被击落后,无论是土耳其、俄罗斯、美国、欧盟、北约全都是非常紧张的,这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因为一旦俄罗斯因此对土耳其开战,整个北约就会被扯进去,那这就成了世界大战。所以,事件发生后,土耳其担心“挨打”忙着“找妈”,美、法、德、英、欧盟、北约赶紧呼吁冷静,不要升级。俄罗斯反应很激烈但也的确很冷静,第一时间放话不会因此爆发战争,不会升级事件,这样先卸掉北约国家的心理包袱,不让事件升级到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
事实上,这里的相关各方,除了土耳其想让这事升级到北约对俄罗斯层面,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所以,当俄罗斯给了这个“定心丸”后,很快北约以及北约的主要国家就表态了。相关表态大家应该已经看到,整体就是一个调子:土耳其有自卫权,但这件事做过头了,这事还是俄罗斯和土耳其自己沟通解决吧。
摸清了西方主要国家地底线也就解放了俄罗斯地手脚。
四、展开报复。
俄罗斯人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民族,在北约表态后,用外交手段分化了美欧的观点,同时就展开了对土耳其的布局与报复。俄罗斯先是在叙利亚北部部署了有强大防控能力的巡洋舰,这样就可以保护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北部执行任务。与此同时,俄罗斯还要部署S400防空导弹,并且用歼击机给轰炸IS的战机护航。有了这些部署,这实际上是给土耳其人设了一个禁飞区,只要土耳其再越雷池一步,那么俄罗斯就可能如法炮制击落土耳其的战机。有最新的S400防空导弹、俄罗斯巡洋舰上装的S300海基版的防空导弹,再加上战机护航,土耳其如果再敢乱来,俄罗斯一定会下手。
在进行了系列部署后,俄罗斯对土耳其保护的叙利亚反对派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俄罗斯对对手最大的打击不是去和土耳其开战,而是狠狠地打击叙利亚反对派。过去,俄罗斯可能还顾及土耳其的情绪下手不那么狠,现在撕破脸了,还顾及什么?所以就有了事发后连续的地毯式轰炸。如果仅止于此,那还是彪悍的毛子吗?睚眦必报的俄罗斯是不会那么做的。所以,我们看到,在舆论战、外交战初步告一段落,俄罗斯在第三天就轰炸了土耳其所谓的“人道援助”的车队,炸死7人,炸伤10人。俄罗斯这次事件中死了两人,这一下土耳其就死7个伤10个。
对这次炸车队事件,土耳其大喊大叫,但北约沉默了,俄罗斯也不证实,土耳其又能怎样?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报复也站得住脚,既然俄罗斯战机侵入土耳其17秒都不可以,你们的车队岂能进入叙利亚境内?来了自然就炸掉。
事实上,现实的情况已经意味着俄罗斯用军事手段截断了土耳其和叙利亚反对派以及IS的经济联系,土耳其人再想通过运输石油赚钱没戏了。叙利亚反对派土库曼旅也将为杀死俄罗斯飞行员付出代价,没有支援再加上地毯式轰炸,恐怕死得比IS还快。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人会把更多轰炸IS的精力转入轰炸叙利亚反对派。
如果报复仅止于此,那还是不但彪悍还有些阴的毛子吗?睚眦必报的俄罗斯是不会那么做的。据11月26日的俄罗斯最新消息,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领队的访问团已经抵达莫斯科。非同寻常的是,叙利亚库尔德人领袖将首次在莫斯科与叙利亚高级代表会晤。几个意思?占豪在前面已经分析,这很可能意味着,普京要推动叙利亚政府给叙利亚库尔德人高度自治,未来一旦谈妥条件,俄罗斯人军事武装叙利亚库尔德人,然后叙利亚库尔德人与库尔德工人党结成联盟,在叙利亚土地上和土耳其库尔德地区的土地上形成一个军事区域,接下来库尔德人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向北打击土耳其,这会是土耳其的噩梦。对叙利亚来说,这事可以借俄罗斯的力量,通过库尔德人将土耳其的土地分裂出来,然后以库尔德自治区的方式加入叙利亚。这些现在虽然还是距离遥远的相反,但普京的这一切,都是在未雨绸缪。未来,这些未雨绸缪很可能会真的要土耳其半条命。
五、划下红线。
在做这些报复的同时,普京在11月26日向土耳其下最后通牒:如果再击落俄罗斯战机,必报复!这话普京说出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听众听起来却觉得有些幽默,因为在普京看来,上述的一系列“报复”都不算“报复”,只是上点眼药。
其实,俄罗斯的这些做法,一边进行打擦边球式的报复,一边又给土耳其划下红线,让你不得不佩服俄罗斯人打擦边球真的是其它国家无法媲美的。当然,埃尔多安也放了狠话,说只要再侵入土耳其领空还要击落。这话说出来,以土耳其这位总统的犯二劲头,也不排除会这么做,但到底是谁击落谁,那可要看谁下手快了。
普京的这5招是一环扣一环,是在排除系统性风险后玩的与土耳其的猫鼠游戏。小国与大国为敌,吃苦的日子还在后面······以普京的性格,后面一定还有后手,我们且看下一步怎么做。
现阶段,考虑到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打破了一些平衡,显然谈判桌上一时半会是难有大的进展了,大家是要在战场上拼出实力,然后再在谈判桌上分胜负。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东完全有可能再发生大的事件,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Ⅳ 历史上,土耳其与俄罗斯有什么恩怨纠葛

1、过去的241年里,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先后爆发了12次战争,平均19年一次,这在世界历史上来说,可以认为是标准的“世仇”。

2、“二战”结束后,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逐渐平稳向好,但是直到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坠毁。事后,双方确认了这一消息,并先后表示,该架战机系被土耳其F-16军机击落。这一行为将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推到了冰点。

作为回应,俄罗斯2016年1月对土耳其实施包括禁止从土进口农产品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制裁。

2016年6月,埃尔多安向普京就击落俄战机事件道歉,两国关系开始解冻,俄方逐步取消对土制裁。

(4)俄罗斯嘲笑土耳其分别是哪个领导扩展阅读:

这两个国家的恩怨则还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宣称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而同一时期,俄罗斯帝国的沙皇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因此沙俄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记,直到今天双头鹰图案还是俄罗斯的国徽。

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在几百年的征服和统治中对东欧巴尔干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东正教信徒的残酷压迫,加上沙俄本身对于扩张领土的强烈愿望,这些都是两国日后几百年战争不断的因素。

Ⅳ 俄罗斯与土耳其这对老冤家,有怎么的恩怨纠葛

俄罗斯和土耳其是邻国离的近冲突也就多了

Ⅵ 如何看待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土耳其关系将再度紧张?俄炸死土军3人土耳其表态惊人

2月7日,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叙利亚划定了反对派的控制范围,两天后,俄土就在叙利亚发生了误炸事件,3名土耳其士兵死亡,11名士兵受伤。不过相比较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这次双方处理得异常低调。

俄罗斯土耳其关系将再度紧张?俄炸死土军3人土耳其表态惊人

从目前公开的情况看,土耳其没有对此次俄军的误炸作出激烈反应。据报道,土耳其军方一名高层人士表示,土方积极看待俄官员就9日的误炸事件采取的建设性立场。

Ⅶ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

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沙皇彼得一世 2.长篇小说

1.沙皇彼得一世 编辑本义项
彼得大帝

网络名片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着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中文名: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
外文名: 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ы
别名: 彼得大帝
国籍: 俄罗斯
民族: 俄罗斯
信仰: 东正教

目录

简介
彼得政绩
彼得大帝改革
改革背景
改革评价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年表
妻子儿女
其他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彼得于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1725年2月8日去世。他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米哈伊洛维奇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彼得地位才真正稳固。 彼得一世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205cm,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与中国的康熙帝同时。【康熙生于1654年 卒年:1722年,比彼得大18岁】
彼得结过两次婚。他17岁时与欧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他26岁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他第二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在大北方战争中被俄国俘虏才到了俄国)。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阿历克谢,终日不学无术,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他曾出逃外国。1718年阿历克谢因反对彼得和通敌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彼得大帝精力充沛,热心俄罗斯国家的福祉,也为俄罗斯的发展付出一生。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堡死去,终年52岁(康熙69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
编辑本段
彼得政绩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落后于清朝政权,主要方面比英法德落后很多。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东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 彼得大帝夏宫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俄国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间鼓励工商业发展。他统治下,城镇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增长了。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了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1]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无情地 彼得大帝画像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产党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
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200年认识到使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基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彼得在本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在决定彼得的名次时,把他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不明白康熙为什么不也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先进知识。这一点不如彼得大帝。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伊丽莎白主要是象征着其臣民的一致愿望,而彼得则把俄国带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全新方向。事实上,要不是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
综上所述,彼得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依然要大于康熙帝和路易十四。
彼得一世雕像,货币(10张)
彼得一世大帝画像(9张)
编辑本段
彼得大帝改革

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时期,俄国的国号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这 彼得一世位身高2米多的皇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帝王。在军事和对外方面,他赢得了为期20年的“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海一带以及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南方,他夺取了亚速堡和巴库,控制了亚速海和里海的门户。在国内,他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彼得一世身体力行,开始了俄罗斯的“欧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服饰和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也学习西欧。他剪掉贵族的大胡子,剪掉客人的长衣袖,把莫斯科公国时代的长袍改为欧洲式的短装,举办“大舞会”,提倡文明交际。
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编辑本段
改革背景

虽然说乌克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历史上的乌克兰,却在俄罗斯文化 彼得大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彼得大帝的行宫依然完好坐落在美丽的第聂伯河之畔。而乌克兰人的文明教养和风度之优雅,这一切也和彼得大帝当年的改革有着深切的关系。
正是那个为恩格斯所赞叹“真正的伟人”的彼得大帝,从1698年开始在自己的国家发起了声势浩大而又严厉无比的改革运动,这场彻底改变国家命运的大改革波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他建立了正规的陆军和海军,使得落后的俄罗斯跃而成为 欧洲的军事强国;他使得落后的农业俄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大跃进。在彼得大帝的时代,俄国出现了第一张报纸,开办了第一批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有了第一个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了第一批的公众剧院和第一批公园,彼得大帝还下达了设立科学院的第一道诏令.....从而,也使得俄罗斯“从愚昧无知的深渊登上了世界光荣的舞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却首先是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开始的。为了改革,他先出国留学考察一年多,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剪胡子,下令全国城乡的男人都不许留胡子。本来,胡子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是“上帝赐与的装饰品”,又宽又密的胡子和肥肥胖胖的身子一样,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但是现在不行!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与世界文化交往的障碍,是在丢人。后来因为阻力太大,彼得大帝也作了些让步,一时想不通的也不会砍头,但是得出钱购买留须权。这个钱可不少,一个富商每年要缴100卢布。就是缴了钱,事情还没有完,还要把政府发的,上面刻着“钱收讫”的小铜牌挂在脖子上,以备随时查验。在彼得大帝的行政命令加经济杠杆加名誉手段面前,你想,不就为了那么几根毛吗,留得累不累啊?
彼得大帝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他在宴会上自己动手,把客人的大袖袍剪个干干静静,一边剪还一边说;“大袖子太碍事,到处惹祸;不是把玻璃杯子拂下来,就是弄汤弄水,撒人一身。剪下来这一段,你还还可以拿去做一双靴子。”现在我们看来,这都不该是皇上干的活。他下令规定:“莫斯科及各城市居民所着衣服,......其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衣。”人总得穿衣服,于是,新的服装很快就出来了。
彼得大帝在国外出访时,曾见过勃兰登选帝侯的夫人和岳母。两位女士认为他“优点甚多,天资极高”,但也觉得其“趣味颇不风雅,殊堪惋惜”。尤其是看到他在进餐时不会用餐巾,更是产生了不讲卫生的感觉。这种损害了的自尊心的补救,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中也明显体现了出来。他专门出版了一本生活教科书《青春宝典》,其中从品德的培养一直到青年人应该如何做客、工作和居家的行为方式,诸此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具体到用餐时一定要使用餐巾,不能“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
此外,彼得大帝在改革中,关于人们如何进行交际,如何开展娱乐,也都有着非常明明白白的说法。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彼得大帝是在搞精神文明的建设,他的一些做法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小很怪甚至很可笑,然而彼得大帝却让人们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为此而送命的人,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马克思语)。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在我们一些中国人看来诸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大声喧哗等等的“小事情”,在别人那里,却可能引发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早在彼得大帝那个年代,他们已经为如此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编辑本段
改革评价

这场改革并未触及根本却也并非原来预料中那般一帆风顺,据资料记载: 彼得大帝雕像1改革首先遭到了旧贵族、守旧僧侣和其他顽固势力的非议与责难;彼得深知不铲除这股顽固势力,改革无法顺利进行下去。1697年,彼得正在西欧考察,得知国内有人企图乘机阴谋政变。他立即回国,当机立断把幕后支持、煽动叛乱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亚拘禁起来,关进新圣母修道院,并处决了大批参与叛乱的“射击军”。 可是,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最使彼得头痛的是以皇太子阿列克塞为中心的一伙旧贵族、“射击军”残余分子结成的所谓“太子帮”,他们暗中还得到皇后的支持,继续破坏改革。彼得大帝掌握了大量的“太子帮”阴谋活动的证据,这位46岁、身体健壮、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沙皇,决定以严厉的手段对付他的不肖之子和“太子帮”一伙,下令逮捕皇太子及其同谋犯,押送到新首都彼得堡进行审讯。彼得大帝要求法庭根据“法律和正义”的准则,严惩“太子帮”,即使是他儿子也不宽恕。法庭最后判处:皇太子阿列克塞死刑,核心人物基金处以磔刑,其余按罪行分别判处死刑、监禁等。彼得大帝与包庇皇太子的皇后离婚。铲除了“太子帮”,改革顺利地进行下去。俄国具备了一支20万人的陆军和拥有48艘战船的海军,向波罗的海方面扩张;并且兴办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开设新式学校、创立科学院,促进了俄国的文化、科学、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这一次成功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的为政之道,他的个人性格、他的方方面面都为俄国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彼得大帝为俄罗斯红色风暴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彼得大帝是一个神,他继往开来,鉴古托今,励精图治、霸业大成。他以自己的卓越奋斗和不懈精神造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伟业和神话。彼得大帝是一个人,他顶天立地,豪气盖世,敢做敢为,敢爱敢恨。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桀傲性格创造出传世佳话。 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在记载历史英雄的名册上,像彼得大帝这样具有政治家的长远预见性眼光,又有敢作敢为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君主,的确应该好好记上浓重的一笔。
编辑本段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年表

1682 年彼得一世和伊凡五世宣布联合执政。
1692 年俄国派使节去北京;“小丑弄臣酗酒的宗教会议”成立。 “彼得一世货币改革300周年”纪念币1695 年首度尝试占据亚速。
1696年伊凡五世去世;第二次尝试占据亚速,并告成功。
1697 年查理十二世登上瑞典王位。
1697-1698 年大使团到西欧。
1698 年镇压宫廷卫队叛乱。
1700 年与奥斯曼帝国和谈;与瑞典爆发战争:俄国在纳尔瓦战败;隐修院受隐
修院衙门管辖。
1701 年成立数学与航海学校。
1703 年建立圣彼得堡。
1705 年成立格卢克大学预备学校。
1707 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1708-1710 年俄国分成8个省。
1709 年俄国在波尔塔瓦获胜。
1711 年俄土交战;俄国在普鲁特战败;成立参政院。
1712 年工程学院成立。
1713 年与奥斯曼帝国和谈;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
1713-1714 年俄国占据芬兰。
1714 年俄国海军在汉科角战胜。
1715 年成立海军学院。
1716 年军事法规;成立采矿学校。
1716-1717 年切尔卡斯基到希瓦远征。
1717 年彼得二度访问西欧;俄国自梅克伦堡一什未林撤兵;阿姆斯特丹条约(
俄国、普鲁士、法国)。
1718 年成立委员会;引进人头税;彼得的儿子阿历克谢去世。
1719 年俄国第二次派使节去北京;地方政府改革(省、行政区、县)。
1720 年规定行政程序的“总则”公布。
1721 年与瑞典签订尼斯塔德条约;成立教会会议;彼得宣布为“皇帝”和“大帝”;整个行政体系受参政院管制;引进参政院里总监的职位。
1722 年引进官阶表;与波斯交战。
1723 年俄罗斯占据波斯的巴库和拉什特。
1724 年成立科学院。
1725 年彼得大帝逝世。
编辑本段
妻子儿女

欧多西娅.费奥多罗夫娜.洛普金娜皇后(1669年8月9日~1731年9月7日),1689年结婚,1698年离婚并被放逐到修道院,1727年被亲孙子彼得二世召回莫斯科
阿列克谢(1690年2月28日~1718年7月7日),其子后为彼得二世
亚历山大(1691年10月13日~1692年5月14日)
保罗(1693年生、卒)
玛尔法.萨穆伊洛夫娜.斯卡夫隆斯卡娅皇后(1684年4月15日~1727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5月17日),1707年秘密结婚,1712年2月19日正式结婚,彼得一世驾崩后登基为叶卡捷琳娜一世
帕维尔(1704~1707)
彼得(1705~1707)
叶卡捷琳娜(1707年2月7日~1708)
安娜(1708年1月27日~1728年5月15日),嫁霍尔斯坦-戈托普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生彼得三世
叶丽萨维塔(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1741年12月6日登基,1742年嫁拉祖莫夫斯基伯爵,无子女
玛丽亚(1713年3月20日~1715年5月27日)
玛格丽塔(1714年9月19日~1715年6月7日)
彼得(1715年11月15日~1719年4月19日)
帕维尔(1717年1月13日~14日)
娜塔莉娅(1718年8月31日~1725年3月15日)
流产的女儿(1720)
彼得(1723年10月7日生、卒)
编辑本段
其他

彼得大帝喜欢亲率部队作战,第一场战役获胜时,他曾亲率部队接受凯旋 彼得大帝雕像2,像个士官长。他经常以自己的最高军衔——海军中将而非沙皇自居。
为拓展海权,迎战强敌瑞典,亲自监工设计今天的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曾乔装成普通人到荷兰学习造船的技巧。
彼得大帝也有不为人知的残暴一面,喜欢看死囚处决。他原本很期待自己的大儿子继承皇位,跟他一样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君主,但他的儿子却只想当个平凡人,后在奥国留学时,想要逃离俄国势力,被抓回,身边的人都处死,最后儿子也被处死,监斩人正是彼得大帝自己。
编辑本段
个人影响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彼得大帝的健康状况本来相当好,但他那超出常人的活动,夜以继日的工作,过度的贪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晚年的彼得,心力交瘁,变得不爱与人来往而且容易动怒。他常常一个人几个小时凝然不动地呆坐,也许是在考虑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该交给谁吧。
1724年3月,彼得大帝为皇后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女皇加 彼得大帝雕像3冕仪式。此后,他回到圣彼得堡,忍住病痛,强打精神,起草和审定各种敕令和指示。就在他逝世的前3个星期还拟定了任命维图斯·白令为堪察加考察队队长的命令。这支考察队在他病逝后启程并最终发现了亚洲与美洲的界线。
在彼得逝世前几天,病痛折磨得他不停地叫喊,老远都能听见。后来他连喊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重重地呻吟。1月27日早上,彼得忍住剧痛,虔诚地祈祷说:“我希望上帝宽恕我的诸多罪孽,因为我是在力图为我的人民做好事。”此后他便沉沉地昏睡过去,并于次日早晨6时去世。叶卡捷琳娜在这天正式宣布即女皇位,并下旨将彼得的遗体停放40天,自己每天为他哭灵两次,以示哀悼。当时的宫廷侍从都感到奇怪:女皇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眼泪?
3月8日,女皇在圣彼得堡保罗大教堂为彼得举行了葬礼。下葬时,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发表了那篇着名的悼词:“啊,俄罗斯人啊!这是怎么啦?我们遭逢到什么?我们眼下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眼下干的是什么?我们正在殡葬彼得大帝!”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用简练的语言对彼得的政绩作了总结。他说:“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已不再是乞丐和贫儿,我们有了无尽的力量和光荣。他把我们俄国改造成了什么样子,它便永远是什么样子;他为善良的人们把俄国变成了可爱的国家,它便永远是可爱的国家;他使敌人对俄国胆战心惊,敌人便永远对它胆战心惊;他在全世界赢得了光荣,光荣便永放光辉。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民政和军事方面的变革。”
彼得大帝将国家发展重心西移,邻近欧洲各国,便于接受欧洲的开化文明,并建立起圣彼得堡的领导势力,结束俄国由莫斯科政权统治以来的黑暗时期,带领俄国进入文明新时代。
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

Ⅷ 请问:俄罗斯与土耳其、伊朗的历史纠葛和现实政治状况

土耳其、伊朗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独立后,土耳其、伊朗也非常重视与这些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力图成为对该地区各个国家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伙伴。

一、历史联系与合作的基础

地处西亚的土耳其、伊朗在地理上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毗邻,历史联系非常紧密。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的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邻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伊朗也有很多接触和历史恩怨。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阿塞拜疆等民族同属突厥民族,语言属突厥语系,与土耳其近似。塔吉克斯坦民族语言则属波斯语系,与伊朗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土耳其和伊朗为争夺外高加索地区曾经多次进行过战争。中亚、外高加索地区与土耳其、伊朗在历史上经常被同样的强国所征服,频繁接触,文化上相互影响,直至近代才由于欧洲列强的瓜分被分割开来。
公元10世纪,中亚古老的民族是东伊朗的各个部落,他们实际上是今天塔吉克斯坦人的祖先。公元前6至前4世纪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曾由伊朗阿契米尼德王朝所统治。数百年后,中亚的操突厥语民族人数逐渐增加,并与中亚原来的居民不断接近、融合。11世纪下半叶统治河中地区的卡拉汗尼王朝同塞尔柱突厥人发生过战争。16世纪以后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地区上升为占有一定优势的民族,进入波斯北部,与波斯人等周边民族间既有战争,又有交流。18世纪30年代,波斯曾短暂征服中亚地区。
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民族由一些古老的土着居民融合而成,曾受到过希腊马其顿人、罗马人的侵扰和影响,与土耳其、伊朗等地的早期国家联系紧密。阿塞拜疆民族形成较晚,大约是在11-13世纪,长期接近南方的伊斯兰世界。到16世纪,外高加索地区成为奥斯曼土耳其与波斯(伊朗)争夺的对象。两个国家战事频繁,最后形成了土耳其占领西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和亚美尼亚、波斯占领阿塞拜疆的格局。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进军”使沙皇俄国也成为一个“竞争者”。由于同时遭到土耳其的进攻,波斯被迫与俄国订立了城下之盟。随后,三方围绕外高加索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1828年和1829年,俄罗斯与波斯、土耳其分别签订条约,夺得了外高加索。[1] 南阿塞拜疆仍属伊朗,西亚美尼亚则有一部分为土耳其所有。被土耳其政府视为“异教徒”的亚美尼亚人在近代史上曾几度受到大规模迫害。[2]
沙俄吞并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土着居民依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就人种、风俗来说,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民族更接近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本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逐步打开国门和各共和国自主权的增加,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邻近土耳其、伊朗很快实现了高层接触和经贸往来。而当时苏联领导人对土耳其现代化模式的“兴趣”也推动一些共和国的领导人把土耳其视为足以信赖的“样板”。1991年,土耳其总统厄扎尔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进行过互访,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议,明确哈土两国将在各个领域建立长期互利合作关系。独立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重新寻找自己的文化渊源,开始了一种“本土化”的回归。在“非俄罗斯化”的过程中,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很容易、也很自然会与土耳其、伊朗等国接近。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上的相近,语言、风俗习惯上的相似,加上经济上的互相需要,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较快。
90年代初,对土耳其模式的“充分肯定”使土耳其成为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最受欢迎的“朋友”,甚至一些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聘请土耳其专家作总统的顾问。1991~1993年,一些中亚国家决定改用拉丁字母,与土耳其在文化、教育、干部培养等方面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对于年轻的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独立初期难以找到一种把国家凝聚起来的力量,难以找到可供依赖的发达的、有着历史延续性的国家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添充进来的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其中占有优势的自然是当地居民最容易接受的伊斯兰思想和突厥主义思想。伊朗和土耳其则被视为这二者的代表。
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因考虑本身的内外部因素,与伊朗关系一般,如担心影响与美国的关系,政治取向上也很不一致。尽管在交通方面伊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伊朗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它既不能提供中亚国家所需的资金,也不能提供新工艺。伊朗不可能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市场上有引人注目的一席之地,只能希望在该地区同外部世界,准确地说,是同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方面起到特殊的“桥梁”作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样也想起到这样一个联系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伊朗由于处于中亚与波斯湾、地中海之间,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邻国多数中亚国家领导人对土耳其、伊朗抱有好感并寄予了较大的期望,想借助于这个有着血缘、语言、宗教联系在一起的“穆斯林兄弟”,使自己早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在经济上、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解决本国面临的现实困难。外高加索国家在发展对外联系时,伊朗、土耳其作为南边的两个邻居也不容忽视。而土耳其、伊朗等国也希望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建立密切的关系,打算借助于这些独联体国家的经济、科技潜力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为在国际事务和国家争端中处于有利位置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土耳其、伊朗1992年把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拉进“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把同土耳其、伊朗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土耳其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地理上和文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土耳其、伊朗丝毫不隐瞒向中亚和外高加索输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战略意图,借此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甚至土耳其和伊朗国内有的政治势力梦想恢复再现“突厥帝国”和“泛伊斯兰国家”的辉煌,试图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找到市场。
(一)土耳其对中亚五国的政策
土耳其是同中亚五国关系非常密切的“南方”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在发展经济和推行社会政策方面有成功之处,其世俗模式对中亚国家有吸引力。[3] 其经验也受到中亚各国的重视。中亚国家希望土耳其成为联系西方大国的“桥梁”,土耳其也很注意在中亚施加影响,关心中亚的能源开发和政策取向。土耳其是第一个承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4]
土耳其对中亚的政策包括:
积极与中亚国家的高层接触,通过签署文件和经常性的磋商确立友好合作关系。如1992-1997年,土耳其总统3次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包括《友好合作条约》在内的共56项文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等各个领域。其中1995年6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签订两国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合作宣言和48项合作协议、备忘录和会谈纪要。土耳其与其他中亚国家也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等许多项协议,还多次邀请中亚国家的领导人到本国访问。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的总统应邀出席土耳其举行国庆活动。每年都有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访问土耳其。苏莱曼·德米雷尔当选为土耳其总统后,非常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中亚国家的关系,仅在1996-1997年他就对中亚地区进行了5次访问。
扩大经济贸易合作,鼓励本国企业对中亚进行投资。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签署了经济贸易合作协定、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议、避免双重课税协议、银行间相互理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至1995年6月,土耳其向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大型项目即达34个,1998年在哈的2200家外国公司中来自土耳其的有319家;1992-1996年土耳其向土库曼斯坦的投资达到15亿美元,合资项目超过60个。1997年土耳其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来监督、协调对中亚的投资和政策。土耳其在中亚的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承包,土耳其公司往往能够在众多对手中一举中标,优势在于与这些中亚国家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加之其价格和施工质量都具有竞争力;二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加工生产领域;还有是旅馆业和旅游等;三是借助于投资土耳其的国际资本进入中亚地区,土耳其公司作为世界上的大跨国公司在中亚的中介与合作伙伴,如同西门子公司联合取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电站权,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工厂。
希望在解决中亚原料和资源的开发和运输方面发挥作用。1992年7月,土耳其电力和自然资源部与哈萨克斯坦动力和燃料资源部签署了在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矿藏以及建设动力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备忘录。
1994年6月,土哈两国签署石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土耳其在36年中可得到21.6亿桶石油和2089亿立方米天然气,总价值达490亿美元。1995年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工作小组对运输哈石油及土石油公司参与哈石油工业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哈方认为经过土耳其的这条运油线路所经地区政局较稳定,因此是很有前途的运油线路。土耳其对土库曼斯坦与伊朗合作的“跨世纪管道工程”持积极态度,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在1994年10月亲自前往土库曼斯坦,参加该工程的动工典礼。1995年1月,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访问土耳其以后,十分赞赏土耳其对中亚在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支持。土耳其计划铺设一条经里海海底的输油管道,以把石油从哈萨克斯坦的油田输送到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1998年10月底,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联袂参加土耳其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在安卡拉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与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领导人就铺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问题签署一项联合声明。
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力图在中亚的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土耳其对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的亚信会议和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提出中亚安全与合作论坛达倡议都表示支持。与中亚国家签署反对恐怖活动、非法扩散武器和麻醉品的协议,帮助中亚国家培训军人。土耳其首倡“突厥语国家首脑会晤”机制,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的领导人定期举行最高级磋商。
重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土耳其向中亚国家在科技、文化领域投入很多,如通过卫星无偿为中亚国家播放土耳其的电视节目。土耳其每年接纳大批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出资在中亚建立国际大学。
(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拥有地缘和文化上的便利,伊朗进入中亚比较早,土库曼斯坦因为与伊朗有长达1700公里的共同边界,而且政治经济中心都靠近伊朗,因此,土库曼斯坦领导人认为,伊朗是土库曼斯坦实施新经济计划的“最有利的伙伴”,土库曼斯坦“在各个方面同伊朗扩大和加深紧密的合作,这对整个地区都是有益的”[5] 。但由于伊朗的经济实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满足中亚国家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因此伊朗与中亚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进展缓慢,在中亚各国的对外贸易额中只占有1%左右的比例,甚至远远落在邻国土耳其的后面。伊朗于是改变策略,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把重点放在帮助解决中亚国家的交通困难方面。在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后,伊朗对中亚地区的跨国合作表现得更为积极。[6]
伊朗对中亚五国的政策表现为:
通过成为帮助中亚国家走向世界市场的“纽带”来确立自己的影响。中亚五国同西方国家、亚太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伊朗积极促进亚欧陆路运输走廊的建设。中亚国家都属内陆国家,缺乏海洋通道,伊朗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便捷的通道,使中亚国家走向波斯湾。1994年8月24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领导人签订一项“跨世纪工程”协议,商定修筑一条经伊朗到土耳其,长约4000公里的输气管道,投资额达70亿美元。1996年5月,从伊朗的马什哈德经萨拉赫斯到土库曼斯坦的捷詹的铁路通车,这使中亚国家有了一条到达出海口的最近的铁路,也使从中国连云港到波斯湾的“大陆桥”全线贯通。1996年哈萨克斯坦经伊朗运输的石油产品达到200万吨。1997年12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和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同时出席了分别在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举行的长度为140公里的土伊天然气管道克尔佩泽-库尔特库姆的开通仪式。这是第一条中亚国家独立后修筑的天然气管道,投资近2亿美元。伊朗在交通方面的努力受到中亚国家的欢迎。
广泛开展经济合作。仅1992年一年中,伊朗在土库曼斯坦的合作项目就达30多个。两国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旅游和经贸合作协定等多项合作文件。双方还在开放边界、简化通行手续、建立边防货站,开设阿什哈巴德-德黑兰空中航线,建立共同的汽车联运公司,建立信贷机构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图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伊朗,两国签订《哈伊相互理解和合作宣言》,建立了经济、交通、文化、科学合作混合委员会,签署在石油采运、能源开发和银行合作的备忘录。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哈萨克斯坦,签署《哈伊相互关系与合作备忘录》等9项文件。1992年11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问伊朗,签订关于乌伊两国关系基础的联合宣言、两国中央银行间合作协议、在经济、工业、科技领域合作备忘录、政府间贸易合作协议、货物运输合作备忘录、邮电通讯协议、政府间航空运输协议等。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回访乌兹别克斯坦,与卡里莫夫总统签署关于建立乌伊两国经贸、工业、科技领域合作混合委员会议定书、货运、汽车运输、道路建设、开辟两国首都间航空线路、解体、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1997年5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塔吉克斯坦斯坦,双方签署了塔伊合作声明和6个备忘录,备忘录涉及两国外交、经济、交通和工业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1998年12月,塔吉克斯坦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签署两国在国防、能源和运输等领域合作的共16项协议。
在中亚地区安全、特别是调解冲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伊朗在调节塔吉克斯坦斯坦冲突中十分活跃,在伊朗首都德黑兰1997年5月举行了塔吉克斯坦斯坦对立两派之间的和平谈判。伊朗还曾表示要在土库曼斯坦的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中亚国家密切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往。伊朗与中亚国家签订电视广播、文化交流等合作协议。伊朗帮助土库曼斯坦在各地修造清真寺并派遣神职人员,大量资助土库曼斯坦的宗教、文化活动。但中亚国家领导人比较谨慎,表示与伊朗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宗教因素的基础上。[7]
(三)土耳其、伊朗发展与中亚五国关系中的困难
尽管占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土耳其、伊朗在中亚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与其他外部势力的竞争和中亚国家的戒心有关。首先,土耳其和伊朗经济实力有限,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如伊朗和土耳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亚五国的外贸伙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很难有大的突破。1994年中亚地区向俄罗斯的出口供货超过土耳其30倍,超过伊朗上百倍。进口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比例。土耳其、伊朗同中亚国家的贸易水平低,方式落后,非常不稳定。如1996年土库曼斯坦同土耳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近2亿美元,成为土库曼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1997年两国的进出口额急剧下降,仅为7000万美元。伊朗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斯兰革命以后,完全“脱离”西方,国内私人资本发育缓慢,生产状况不佳,很少能给中亚国家的市场提供所需要的商品。而且对于中亚国家急需引进的先进工艺和设备,伊朗不具有优势。
其次,土耳其和伊朗在国际上分别属于不同的集团,前者追随美国和西欧大国,后者与俄罗斯有特殊的关系,两国都无力成为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只能在作为联系国或者中介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土耳其和伊朗能够给中亚五国的援助都是相当有限的,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存在着矛盾,伊朗受到美国的排斥,也使中亚国家在发展同土耳其、伊朗关系时,要考虑俄罗斯对土耳其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态度。 中亚国家都远离石油、天然气、棉花等自己“拳头”产品的销售市场,而且到出海口都要跨越相邻的国家,交通问题亟待解决。土耳其和伊朗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却与其他大国的利益难以相容,如土耳其与俄罗斯是宿敌,伊朗同美国对抗了近20年。修管道和铁路都需要联合一些国家,投入数十亿乃至于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伊朗和土耳其的国力都有限,独木难支,想处于优先的地位都很困难。
再次,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在发展“伙伴”关系方面理解不同。土耳其、伊朗在政治合作上热情很高,而中亚国家在经济上对土、伊的期望很大,双方发展关系时不容易“合拍”。在中亚,按居民的情况划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被认为是应属“穆斯林国家”的行列,伊斯兰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伊斯兰教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与伊朗的伊斯兰教都有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当局对“泛伊斯兰”主义也持坚决抵制的态度,如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对伊斯兰极端势力十分戒备,中亚国家的宪法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西方的原则,而不是伊斯兰的原则。另外,中亚国家对伊斯兰教介入政治和“泛突厥”思想持反对态度,也限制了伊朗、土耳其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
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的关系在经过一个“蜜月”阶段后趋于冷静。1991~1992年,土耳其就开始为这些国家提供贷款,土耳其和伊朗商品的涌入也缓解了中亚市场的贫乏。中亚国家出现的与土耳其、伊朗发展双边关系的热潮到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降温,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亚国家开始学会在国际交往中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转而采取一种现实的态度,从而把同土耳其、伊朗的关系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

三、土耳其、伊朗对外高加索国家的政策

土耳其和伊朗是外高加索国家的邻居,与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同属突厥民族,文化上彼此亲近,又与美国等西方大国有着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伊朗则可以利用宗教、地理及跨界民族方面的优势,背后又联着整个伊斯兰世界,可以为外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架起一座“信仰”桥梁。独立后,伊朗、土耳其成为外高加索三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如土耳其在格鲁吉亚对外贸易中占第一位,超过了俄罗斯。由于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土、伊两国无法对外高加索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加之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伊朗与阿塞拜疆历史上有“宿仇”,因此与外高加索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障碍重重,进展缓慢。
土耳其积极发展同阿塞拜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对亚美尼亚则采取了敌视的政策。1993年初土耳其参与对亚美尼亚的封锁,决定对亚美尼亚的所有飞机关闭其领空,并停止从陆路向亚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在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垮台后,土耳其失去了在外高加索的阵地。俄罗斯强有力的行动也使土耳其被迫退却,但土耳其并不想放弃能够争取到的利益。1994年土耳其开始强调与俄联合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尽可能不与俄罗斯在外高加索正面对抗。同时,土耳其也批评俄罗斯的“扩张主义”,运用经济手段改善同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所有外高加索国家的关系,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关系虽然难以实现正常化,但民间贸易往来有所增加。土耳其在美国的支持下争取敷设一条经本国港口运出阿塞拜疆石油的管道。这条管道计划途经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有绕开俄罗斯的政治目的,同时也使外高加索各国都能在经济上受益。
土耳其对格鲁吉亚也十分友好。2000年1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格鲁吉亚,在与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会谈时,双方一致表示,维护高加索地区的安全是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两国领导人讨论了有关地区形势问题,以及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的问题,并签署了联合声明、两国政府间开展技术合作协议备忘录等4项文件。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德米雷尔提出了有关国家缔结旨在加强高加索地区稳定与和平的“高加索公约”的倡议,谢瓦尔德纳泽对德米雷尔的倡议表示赞赏,并称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伊朗由于同阿、亚两国都接壤,曾力图在调解纳-卡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5月伊朗总统在德黑兰与阿亚两国领导人签署和平解决冲突的声明。伊朗既可以帮助阿塞拜疆解决石油出口的“新交通线”问题,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亚美尼亚对能源的需求,伊朗境内又有阿塞拜疆少数民族。因而,格、阿、亚等外高加索国家虽然都避免与伊朗发展密切的关系(主要因为伊朗同美国尖锐对立,而这些新独立国家又极其需要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政治支持),但也需要伊朗的帮助。

Ⅸ 《平凡的世界》 "就像列宾油画中查坡罗什人在嘲笑土耳其苏丹" 什么意思

《查坡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一幅油画。

查坡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

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 相同,可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网络全书。画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走访了查波罗什人生活过的地方,不仅研究他们的史料,还画了许 多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道具和饰物,借以展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明传统。列宾在画面前景突出描绘两个背向观众的人物,在他们的背后和腰间配有许多小道具,这种精微的配 物既反映查波罗什人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也深刻包含一个哲理,即俄罗斯的哥萨克人有 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整体地向世人展现一个民族的精 神形象——他们是不可征服的。列宾在谈到这幅画的构思时曾说过:“我们的查波罗什人使我高兴的地方就是自由,他们创 造了平等的兄弟友谊来保卫自己的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格。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保卫欧洲抵御东方的掠夺者,而且倾情地哈哈取笑东方掠夺者的高傲。

Ⅹ 俄罗斯和美国,谁对土耳其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呢土耳其最担心谁

俄罗斯参与2014年叙利亚战争最初让土耳其感到不安,因为土耳其想把叙利亚变成自己的领土,不想外部力量介入。随后,土耳其F-16战斗机暂时击落了一架俄罗斯苏-24战斗轰炸机,两名俄罗斯飞行员中有一人死亡。当时,俄罗斯国内有一种对土耳其进行报复的声音,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场好戏的上演,但俄罗斯没有对土耳其进行报复,而是主动面带微笑地陪着土耳其,并将其争取过来。

可以说,为了自身利益,美国粗暴地想要颠覆埃尔多安在土耳其的统治,这对埃尔多安来说是非常致命和危险的。那么埃尔多安对美国的防御显然比俄罗斯强得多。毕竟,美国已经遍布全世界,特别是在埃尔多安的主要对手古伦身后。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3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8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4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5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8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9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2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