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二战土耳其的人口有多少

二战土耳其的人口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0-24 19:34:23

A. 求二战期间某国人口数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着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着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爆发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05-08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希特勒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9月2日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编辑:李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005-05-09 10:33:47 新华网

--------------------------------------------------------------------------------
相关新闻
·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05-08
· 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爆发 05-0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而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兵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阿尔巴尼亚。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二战中的中立国都有哪几国

二战中立国有: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瑞典、瑞士5个国家,这是历史公认的。

二战中立国的鉴定标准:

一个国家由于完全置身于其他国家间所进行的战争之外,对交战双方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取得的法律地位。

二战中立国的义务: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援助。为此而付的种种义务称为回避义务;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也有把回避义务和防止义务合称为公平义务的);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护权),这类义务称为默许义务。

(2)二战土耳其的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世界仅有的七个永久中立国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位于伊朗以北,东南面和阿富汗接壤、东北面与乌兹别克斯坦为邻、西北面是哈萨克斯坦,西邻里海,是一个内陆国家,曾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约684万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储备位列世界第五,联合国在1995年12月12日承认土库曼斯坦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位于拉丁美洲,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国土只有5万多平方千米。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农业国家,但其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旅游业蓬勃发展。

哥斯达黎加与中国自2007年6月1日起签署建交公报,并于2007年6月7日宣布与中国建交。1983年11月17日,总统阿尔瓦雷斯宣布哥斯达黎加为永久中立国。

爱尔兰

爱尔兰国土只有8万多平方千米,有接近460万人口,有五千多年历史,爱尔兰铅锌矿储量丰富,是欧洲最大的铅锌生产国。

爱尔兰经济在欧洲名列前茅,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因经济发达赢得了“欧洲小虎”的美誉。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宣布脱离英联邦,独立后一直保持着中立不结盟的政策。

奥地利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南面是意大利,北面是德国与捷克,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国土面积只有8万多平方千米,1955年宣布永久中立。

芬兰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面积33万平方千米,人口500多万,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国内湖泊岛屿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和个人素质。1971年独立,一直保持和平中立政策。

瑞典

瑞典,北欧五国之一,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900多万,是北欧最大的国家。

瑞典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采取中立政策,都宣布其为永久中立国。

瑞士

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全国面积为4.1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

1815年以后就未卷入过战争,瑞士是第一个永久中立国,1515年就宣布永久中立政策,但300年之后才得到国际承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立国

C. 以色列和土耳其打仗,谁会赢

以色列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是中东,不仅相对较近,而且他们的全国意识形态也相对接近,而且他们都是美国独特的超大国家。虽然土耳其,土耳其对美国非常不满意,这对美国非常不满,而是对美国非常不满,但随着各方面,土耳其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开始缓解。

也可以说,如果以色列和土耳其大,毫无疑问,胜利必须是以色列。毕竟,以色列是一个常规的军事力量,用于对土耳其加压,而且它也是一个标准下标,就在这一点,土耳其无法比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多少人口,(是波及人口)答句要有波及2字,高分悬赏!!!!!!!!!!

1914到1918 主要发生在欧洲,波及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两亿多的人口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主条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
比利时:13.7万
英帝国—澳大利亚:60万
英帝国—加拿大:55万
英帝国—印度:25万
英帝国—新西兰:16万
英帝国—南非:7千
英帝国—联合王国:71.5万
法国—本土:112.6万
法国—殖民地:11.4万
希腊: 5千
意大利:65万
中国:3千
日本:3百
黑山:3万
罗马尼亚:33.6万
俄罗斯帝国:170万
塞尔维亚:45万
美国:50.6万
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
奥匈:120万
保加利亚:8.75万
德国:177万
土耳其:32.5万
平民总被杀:6,493,000
奥匈:30万
比利时:3万
英国:3.1万
保加利亚:27.5万
法国:4万
德国:76万
希腊:13.2万
罗马尼亚:27.5万
俄罗斯:310万
塞尔维亚:65万
土耳其:10万

E.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是什么

这里指是的在狗的队伍里哈士奇很二。而在世界各国中土耳其也是这样类型的国家。

F. 二战时各国人口排名

二战时期,印度的总人口约 3.78亿,再加上英国的其他殖民地,英国总人口超过4.4亿。也就是说,在二战时期,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该是英国。其次中国,苏联和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实际上只有8个,分别是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以及德日意轴心国。而人口大国也主要在这些国家里面。简单分析下二战各国人口。

德国的人口比较复杂,但由于德意志民族的单一性,一般以民族来算德国人口,1933年德国人口6603万。奥地利被德国合并时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75万人口,梅梅尔区应该还有若干,波兰200万日耳曼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150万。不算波兰、罗马利亚、意大利总人口人口一般认为是8000万。

而日本和意大利人口分别为7200万、4100万。德国的标准是5个国民出一个兵,日本的标准时7个国民出一个兵,意大利动员力差,30个国民才出一个兵,最后德国动员了1700万军人,日本动员了900万军人,意大利动员了120万军人,合计2720万军人。

1939年的时候,英国人口4700万,法国人口4100万。苏联人口超1.6亿,美国人口超1.3亿,日本人口7800万,南斯拉夫有1300万,中国1937年人口超4.4亿。1939年苏联人口为16000万,1940年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后,1941年战前苏联人口达到了18000万。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口大国。

美国自1790年开始,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1940年末13216万,1930年末12320万,10年只增长了不到1000万,平均1年一百万不到,13300万可以认为是1941年战前美国的人口。

同盟国5国英美苏中法,人口合计81000万人口,最后英国动员400万,美国动员了1600万,苏联动员了3400万,中国动员了800万,法国动员了估计200万,合计6400万军人。

然而,如果广义地说,这个数据实际上也不准确。因为二战时的英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英国本土只发动了400万军队,但英国还拥有埃及、英属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印度仆从军都有数百万。


大英帝国崩溃,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依然是中国:

不过在二战结束后,英国被两次世界大战打的已经没有实力维护大英帝国,他的殖民帝国分崩离析。加拿大独立、澳大利亚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也全部独立了出去。当今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依然是中国。其次印度,而美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然而,随着中国生育率下降,不出十年,印度人口就将超过中国。

G. 二战前和二战后世界各国人口排名榜

二战前

中国4.5亿,印度4.6亿,苏联2.5亿,美国2.2亿

二战后

中国3亿,印度4亿,苏联2亿,美国2.1亿

战争阵营介绍:

轴心国阵营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

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爾尔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战争范围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7)二战土耳其的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战争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

(欧非战场约占23,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1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

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战争评价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3、近几年来,美化其对外战争,为其对外战争侵略翻案的议论甚嚣尘上,日本首相、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下至数目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乃至个人;

掀起了这场美化侵略战争的运动,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各国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对。

4、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

H. 土耳其在什么地方

土耳其1923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凯末尔上台了,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很有思想,他不想让土耳其重蹈一战的覆辙,所以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其实当时的土耳其地理位置处于苏联和德国的夹缝中,是个非常不错的缓冲国,所以双方也没有对土耳其的中立有什么压力。

I.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

他开始是中立的,后来倾向于同盟国了
当时隆美尔入侵埃及时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军舰队开火,如果真是那样英军本来就不妙的处境将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没有这样做~~

J. 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各国分别都有多少军队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统计
国别 死亡(人) 负伤(人) 被俘(人) 失踪(人) 合计(人) 占总动员兵力(%) 死伤比例
苏联 7 000 000 3 450 000 5 750 000 —— 16 200 000 60 2∶1
美国 292 000 671 000 119 000 29 000 1 111 000 6.8 1∶2.3
英国 398 000 480 000 331 000 98 000 1 307 000 22.2 1∶1.2
法国 211 000 400 000 140000包括失踪 —— 751 000 17.9 1∶1.8
德国 2 850 000 7 250 000 1600000包括失踪 —— 11 700 000 68.8 1∶2.5
日本 1 553 000 305 000 303 000包括失踪 —— 2 161 000 22.3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参战兵力及减员率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减员(指阵亡、伤员、失踪,以下同)人数1 070 364人,减员率7.6%。其中阵亡占25%,伤员占61%,失踪占14%。)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减员人数1 233 796人,减员率10.3%。其中阵亡占28%,伤员占38%,失踪占34%。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减员人数12 000 000人,减员率52.2%。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减员人数9 900 000人,减员率58.2%。其中阵亡占21%,伤员占50%,失踪占29%。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 700多万人死亡。其中:
前苏联:死亡2 060万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被纳粹军队俘虏的前苏联士兵575万人中有330万人死于战俘营。
波兰:死亡600万人,是受纳粹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奥斯威辛等三个集中营被杀害的就有290万犹太人。
德国:死亡730万人,其中有士兵370万人。
法国:死亡81万人;南斯拉夫:死亡170万人;美国:死亡38万人;匈牙利:死亡42万人;意大利:死亡33万人,罗马尼亚:死亡37万人;荷兰:死亡21万人;希腊:死亡16万人;芬兰:死亡8.4万人;保加利亚:死亡2万人;挪威:死亡1万人。此外,欧洲各国被希特勒分子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人种有500万~600万人;吉卜赛人被杀害50万人。
在亚洲战场,中国:死亡1 200万人;日本:死亡180万人。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数目:61 持续时间:2 194天(6年) 中立国数目:6 参战国总人数: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 战争中被打死的人数:3 200万人 受伤人数:3 500万人领土上进行过军事行动的国家:40个 军事行动区域的面积:2 200万平方公里动员入伍人数:11 000万人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8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9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5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5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4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7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