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什么将领
A.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的人物经历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土耳其现任总统。反对派称他为“土耳其第一狂人”。1954年2月26日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儿时家境贫寒。在一个盛产美男子的国度,他的长相顶多算周正,但他从小就有着过人的抱负,并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学习方面,他毕业于马尔马拉大学商学院;体育方面,年轻时他曾是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一直以加入国家队为目标;政治领域,他在15岁时就加入了支持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荣党青年预备队。
在埃尔多安出生前两年,土耳其就加入了北约;在他5岁的时候,土耳其表达了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兴趣,当时,欧共体只有区区六个会员国。可以说,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埃尔多安见证了土耳其这个国家“脱亚入欧”的艰辛历程。1963年,土耳其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签订了结盟协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欧洲委员会首任主席沃尔特-霍尔斯坦称颂此项协定是对“土耳其是欧洲一部分”的明确承认。可悲的是,那似乎成了土耳其与欧洲关系最近的一刻,半个世纪过去了,霍尔斯坦的同党后辈默克尔明确表态,不支持土耳其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国内政治也一样,在土耳其,政党出现得快,消失得更快,形形色色的政治联盟组建了,又反目成仇,军队时不时还会出面将出格的政府赶下台。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里,这些挫折埃尔多安全都经历过。1994年,40岁的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当时土耳其刚刚经历了长达15年同库尔德分裂势力的战争,内战导致3万多人死亡。上任后,埃尔多安把一个拥挤喧嚣的第三世界大城市治理得整洁、干净,甚至一度解决了腐败问题,他当市长期间,伊斯坦布尔经济繁荣,治安良好,外国游客纷至沓来。但一场巨大的挫折也正在等待着他。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埃尔多安: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他总是西装革履,也主张妇女在公共场合不要蒙面纱,但他的妻子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用头巾严严实实地裹住自己的头发。在反对派眼中,埃尔多安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主义者。他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祷告。国父凯末尔规定土耳其是个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要土耳其人抛弃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让男子剃掉胡须,让妇女摘下头巾,甚至规定,妇女在政府机关及学校佩戴头巾为非法。然而,这一规矩遭到埃尔多安夫人和女儿的挑战。她们佩戴传统的头巾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外人或许很难理解一条小小的头巾竟然会成为土耳其政治斗争的焦点,但很多土耳其人的确把头巾看作是“保守”和“世俗”的分水岭,更担忧这背后有西方女权势力的入侵。
1998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引用了一首古诗:“宣礼塔是我们的剑,穹顶是我们的头盔,清真寺是我们的兵营,信徒们是我们的士兵,”这首诗因为隐含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思想,一直被主导世俗化的土耳其军方认定为“禁诗”。刚讲完这几句,就有几位秘密警察冲出来拉住埃尔多安,在被拖走前,他大呼:“这首诗还没颂完!”随后,埃尔多安因“反世俗罪”被判处4个月监禁,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所在的政党也被取缔。但在这段时间里,他率领相对温和的旧党派同僚创建了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该党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随后对相应宪法条款进行修改,恢复了埃尔多安的从政资格。2003年3月9日,埃参加地方议会补选并当选议员,同月11日,原总理,正义和发展党副主席阿卜杜拉·居尔辞职,艾哈迈德·内杰代特·塞泽尔总统任命埃为总理并授权组阁。遭遇牢狱之灾5年后,埃尔多安终于成功的迈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 埃尔多安能够卷土重来,是因为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连续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接近40%,100万土耳其里拉只能兑换1美元,成为全球最不值钱的货币之一,银行利率一度高达1000%,但依然无法阻止大量资本外逃。无奈之下。土耳其只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条件苛刻的110亿美元紧急援助方案,同意推动私有化改革,政府也开始了紧缩政策。军队干政的情况才有所收敛。上台之后,埃尔多安和他的正义与发展党一直牢牢把持着土耳其的政权。对此,卡内基基金会的土耳其专家亨利·巴尔基评价说:“大多数人看自己的钱包投票。”埃尔多安任总理后,不仅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8%左右,还让土耳其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3%,速度超过俄罗斯、巴西和韩国。从2003到2011年,人均产值从2500美元增加到10522美元。来自沙特和阿联酋等富裕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源源而来,土耳其的企业也和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做起了生意。可以说,土耳其就是中国在中东的翻版。它的制造业、建筑业快速发展,土耳其建筑公司还成了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2007年7月17日,土耳其议会大选前夕,他再出狂言:“如果我们不能独立组建政府,我将从此退出江湖,再不过问政治。”23日,选举结果揭晓,他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大胜,在550个席位的大国民议会中获得340席,稳居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并将继续单独组阁。 埃尔多安在政治领域的改革更为大胆。军方干政在土耳其历史上屡见不鲜,过去40多年里,军方曾经四次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埃尔多安执政后,却对给予军方太多权力的法律进行了修改,引起军方的不满,他还依靠强大的民意,数次大规模清洗军队高级将领 。
未来除了继续推进改革,在外交上,埃尔多安手中还有两张路线图,它们分别指向美国与欧洲。一张是伊拉克问题路线图。埃尔多安认为,美国应该尽快拿出一份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并表示不排除土耳其军队“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可能。而且,对于美国所谓“驻军伊拉克是防范伊朗”的说法,埃尔多安也不以为然。他相信伊朗发展核能是出于和平目的。他认为:“一把刀子,要是在兇手手里,就会杀人。要是在医生手里,就会救人。”
而另一张路线图指向的则是欧盟。这张图,从上世纪末他当伊斯坦布尔市市长时就开始成形。伊斯坦布尔是亚欧两大洲的联结点,兼具东西方血缘,但有9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究竟是该走向西方还是东方?埃尔多安的回答是:走向西方,加入欧盟。但欧盟内部对于土耳其入盟分歧严重,阻力颇大。在埃尔多安看来,罗马是欧洲之父,伊斯坦布尔是欧洲之母。欧洲人却无法像接纳自己的母亲一样接纳土耳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浓重的“宗教情结”。
“欧盟到底是一个一视同仁的文明的联盟,还是一个基督教的俱乐部?如果是前者,那么土耳其愿意参加;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别再浪费双方的时间了。”埃尔多安2006年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失望。虽然为了满足欧盟提出的入盟条件,土耳其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方面,埃尔多安表示,让步是有限度的。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懂得抓住时机,埃尔多安就是如此。2011年,他先后走访了埃及、突尼斯以及利比亚,然后又在联合国大会上大出风头,奥巴马亲热地赞美埃尔多安在中东地区显示出了“伟大的领导能力”。美国总统并不是一直这样称赞埃尔多安的。2003年,埃尔多安坚决拒绝美国越境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他对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了强硬的镇压,同伊朗的态度暧昧不明;作为北约中的军事强国,土耳其在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问题上常常不顾北约和美国单独行动;最重要的是,埃尔多安对以色列态度强硬,而这一点,尽管让美国非常不满意,却让他赢得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尊敬。 当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尔多安访问埃及时,迎接他的场面仿佛是歌迷在等待一位摇滚巨星——数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举着印有他头像的大幅海报。在他走下舷梯的一刻,许多人失声痛哭,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将黑夜照得如白昼一般。走进专车的刹那,埃尔多安挥手向人群致意,埃及人大声喊道:“你是个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懦夫!”201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出资在伊斯兰国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谁是你们最尊敬的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结果埃尔多安以绝对优势当选。在埃及、突尼斯等国的年轻人走上街头开始游行前,他们在Facebook上留言说,希望本国也能诞生埃尔多安这样的领导人。
B. 二战土耳其有哪些将领
整个二战,土耳其基本上都是保持中立的。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才对德国宣战。土耳其未出一兵一卒,未费一枪一弹,根本没有什么将领可说。
C. 19世纪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是如何实现自强的
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疆域辽阔、实力强大。但随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不断加深,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的欧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革命,内战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加入德奥同盟集团作战,战败后,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瓜分的对象。
3
经济领域鼓励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凯末尔还提出了“国家主义”的经济发展思路,宏观调控国家的重要经济领域,为土耳其轻、重工业打下基础。社会生活方面,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主要是为了摆脱宗教的影响,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文化教育方面,文字改革、建立现代化公共教育体系、颁布教育法令等等,都使得土耳其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世俗化改革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渗透人们的思想,使得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
三、“凯末尔主义”的指导
在土耳其争取国家独立,进行世俗化改革的过程中,凯末尔一派所强调的改革思想成为了土耳其现代化的精神指导。“凯末尔主义”主要有6项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归根究底,就是要以开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打破一切陋俗、敢于为自由和平等抗争、敢于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D.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是一个日趋衰败的封建性帝国——奥斯曼帝国。由于它站在同盟国一方参战,实际上已沦为帝国主义的“保护国”。土耳其于1910年10月30日后,英法意等国军队进驻土耳其,希腊军队在1919年5月占领伊兹密尔,土耳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土耳其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核心人物主要由知识分子和军官组成。其领袖人物阿·凯末尔历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是一位爱国将领。他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亦称凯末尔革命。
E. 土耳其人民掀起了哪些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土耳其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核心人物主要由知识分子和军官组成。其领袖人物阿·凯末尔历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是一位爱国将领。他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亦称凯末尔革命。
1919年5月,凯末尔着手组织全民族抵抗运动;7月和9月两次召开代表大会,成立全国性民族主义者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尼亚保护权利协会;大会选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这时,凯末尔党人还没有公开反对在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已经成为英国傀儡的苏丹,而是推动苏丹政府召开土耳其议会。同年底,以安卡拉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
1920年1月,奥斯曼帝国最后一届议会会议上,凯末尔及其支持者取得议会多数,从而使议会通过实现土耳其的统一、独立和自由的《爱国公约》。这个纲领性的文件,成为民族解放斗争的旗帜。但是,苏丹政府在英国的唆使下,竟然解散议会。
土尔其军队兵临城下,土麦拿居民惊恐万状地跳上任何一艘可以载运他们的船只逃离起火的港口。
F. 咸鱼翻身的“西亚病夫”土耳其
1920年6月22日,希腊军队从其占领的土耳其良港伊兹密尔地区发起进攻,一路向北直指巴勒克西尔和布尔萨地区,另一路则向东开往乌沙克和阿菲永地区。同时,从小亚细亚方面派出1个师,进攻马尔马拉海北岸的特基尔达。7月,希腊所属的西色雷斯境内希腊军队,也越过马里查河向东进攻,以对色雷斯地区的土耳其军队暂编第1军构成夹击之势。
由于土耳其是一战战败国,战争初期大部分土军已被协约国缴械复员,大国民议会又两面受敌,有9万兵力的希腊占领军占据着强大优势,仅用半个月就向前推进了250公里,7月20日,希土双方在埃迪尔发生激战,土军腹背受敌,而且由于得不到后方援助,形势日见危急。就在此时,暂编第一军司令扎法尔·泰亚尔将军被希军俘虏。失去领导的土军迅速土崩瓦解,纷纷逃散, 色雷斯也被希军完全占领,协约国占领军出兵土南部穆达尼亚和班德尔马,与希军遥相呼应。而亚美尼亚也在东线攻入土耳其。土耳其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凶险境地。
在此危急情况下,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决定西防东攻,先打最弱小的亚美尼亚,先找软柿子捏,以便对其他围攻之敌形成震撼之势。国民议会即刻任命第十五军军长卡塞姆·卡拉拜基尔为东线司令,立即下令进行反攻。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早在1919年初就被凯末尔调至埃尔祖鲁姆任15军军长,同时他还受命在此间扩充军队,收集武器,宣传抗敌思想,因此当大国民议会政府决定对亚美尼亚开战的时候,土军在东线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而且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也是做为东线反攻最合适的将领人选。
1920年9月28日清晨,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的指挥下,土军开始反攻,很快便占领了萨勒卡默什,之后趁胜进攻,又突破亚美尼亚人在萨勒卡默什到拉拉奥卢之间构筑的防线。10月28日,土军再次发起强攻挫败了亚美尼亚人的抵抗,2天之后土军占领了卡尔斯城,不久之后又收复了居鲁姆城。
与此同时,俄军也来助攻。1920年11月28日,艾纳特里·海克将军率领红军进入亚美尼亚,仅用一个星期就打得亚美尼亚军队俯首称臣,至此,亚美尼亚已不再对土耳其构成威胁。
俄国居中协调,让土耳其通过与格鲁吉亚交涉,收回了阿尔达汉、阿尔特温,并占领了巴统。东线获得重大胜利后,使得土政府可以抽调出一大部分军队增援吃紧的西线和南线。
一向贪婪的俄国为什么愿意出手帮助土耳其呢?其时的土耳其基本没有本土的军事工业,所以土耳其政府想到得到俄国的帮助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于是土耳其国民军总司令凯末尔与苏俄代表谢苗·布琼尼会面求援。恰好苏俄意图吞并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高加索部分地区,于是顺水推舟与土耳其达成援助意向。凯末尔通过承诺割让纳希切万及巴统,来换取苏俄的资金及武器支持。 意向达成后,苏俄政府向土耳其援助包括60门克虏伯大炮、3万发炮弹、70万发手榴弹、1万发地雷、6万柄罗马利亚刺刀、150万支鄂图曼步枪、100万支俄国步枪、100万支曼里夏步枪,甚至还有一些旧式的马蒂尼-亨利步枪以及25000柄刺刀等在内的大量军事武器援助。
由于苏俄的大量援助,凯末尔开始武装土耳其军队,形成强大的反攻力量。
拥有大量苏俄武器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开始组建新的土耳其国民军。大批青年纷纷应征入伍,一战后被迫复员的军人也纷纷归队。并撤换指挥不利的原西线司令阿里·福阿德,任命伊斯迈特上校为新的西线司令。
土耳其西线司令伊斯迈特,因为两次伊诺努战斗的胜利,后来以伊诺努为家族姓氏
1921年1月10日,伊斯迈特率部6000人在厄斯基色希尔西面伊诺努村附近山谷中与2.2万希军遭遇。在军队人数上土耳其国民军明显处于劣势。但刚组建起来的土军士气高涨,并且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与希军展开激战。希军虽人数众多,但在狭谷地带难以展开军团作战,最后只能在入夜以后悄悄撤退。在这场遭遇战中希军死亡51人,伤130人;土军死亡95人,伤183人,土军的损失略高于希军。
此次遭遇战又被称为“第一次伊诺努之战”,它规模虽小,却是希腊人在土耳其遭受的首次军事失利,同时又是希土战争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土耳其人民打败外国侵略者的信心。
1921年3月23日,装备有4万支步枪、3700挺机枪、114门火炮及配备1200名骑兵的希腊军队分南、北两路向土军防线发起进攻,北路依然是攻击重点。伊斯迈特采取防守反击战术,预设战场依然在伊诺努村。
西线的土军在经过短时间的补充之后,已经拥有2.4万支步枪,214挺机枪和107门火炮,只有1.5万人的土军在数量上输于对手,但骑兵数量却比希军多3倍。土军稳住阵脚后不断组织反冲击,将希军左翼击溃。希军遂于31日夜里匆忙撤退。土军死追不放,又给希军造成重大伤亡。在这场战役中,希军死亡707人,失踪503人,伤3075人;土军死亡681人,伤1822人,失踪1369人。西线司令伊斯迈特指挥军队迅速向南推进,与南路土军夹击希军,将其击败。至此,第二次伊诺努之战又以希军失败告终。
虽遭两次失利,但根本没有锉动希军锐气。1921年7月,希军改变主攻方向,以1个军攻击北路,2个军在南路发动猛攻。土军在南线只驻防有1个师,在希军冲击之下根本措手不及。凯末尔见此情形毅然下令西线土军全线撤退。这一决定挽救了西线部队,否则继续固守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希土战争形势图,蓝色为希军进攻线路
希军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而土军则再次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危急之中,总司令凯末尔向全军发出号召:“阵地的防线是没有的,有的是肉体的防线,这种肉体的防线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人民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我们都不能抛弃。”激战中,凯末尔的一条肋骨被流弹打断,但他依然带伤指挥作战。
凯末尔的实际行动大大鼓舞了土军全体官兵的士气。他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希军进攻,至9月10日,希军终于被击溃,损失2.3万人,土军损失3.8万人。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胜利者”荣誉称号,并晋升他为元帅。
萨卡里亚战役是希土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使安卡拉政府转危为安,还使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朝有利于土耳其新政权的方向转变。法国和意大利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开始从土耳其境内撤军。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军队向希腊侵略军发起最后大反攻,9月2日俘获希军总司令特雷库皮斯,9日收复伊兹密特。9月18日将希腊军队彻底赶出小亚细亚。
1922年10月11日,以英国哈林顿将军为首的协约国代表团与土耳其国民政府签订《穆达尼亚停战协定》:希腊完全归还东色雷斯;土耳其国民政府恢复对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废除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与协约国签订的卖国条约《色弗尔条约》,重新开始和平谈判。“西亚病夫”土耳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从而避免了一场严重的亡国危机。11月1日,土耳其大国民会议废黜土耳其苏丹。次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开始了伊斯兰国家的首次世俗化改革,将政教分离入宪;废除阿拉伯字母,采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实施各项西式世俗化改革措施。凯末尔主义成为现代土耳其国家的着名 历史 文化遗产。
G. 请问如今的土耳其足球队有哪些较着名的球员
星月军团,曾经辉煌的2008年欧洲杯,被广泛认为是本届欧洲杯的黑马之一,而带领球队在2002年世界杯取得第三名的功勋教练冈内斯的回归,更是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除了本场比赛(阿塞拜疆)有半个主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国际球员的水平相当高,大部分都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有几名核心球员本赛季状态极佳。“里尔3大师赛”带领球队打破法甲大大麦的规则,夺冠。
5.德米拉尔(尤文)曾经被认为是尤文图斯和Driget之间的“双德”组合,从“玄冥二老退役”后,由于不满和迟迟不能打好球队主力,在今夏的转会期间,他正积极寻求离开尤文。我不知道转会传闻会不会影响他在欧洲杯的表现,但他也有可能和瑟云聚一起组成土耳其的主要搭档。
H. 如何评价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奥斯曼-土耳其在 19 世纪,就受到来自欧洲国家的巨大压力,国土不断收缩。同时,这个国家还在不断的吸纳从欧洲涌入的难民:那些因为不断涌出的欧洲民族国家,而被赶出家园的穆斯林。同时,在自己的核心地区,巴尔干,还有新的民族主义力量涌动,要打出新的民族国家。
凯末尔所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完成了一个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维系旧帝国的纽带,伊斯兰教,被推到了后排,人民主权被推到了前排。
但是,这个过程相当的痛苦,也需要天时地利。
首先,凯末尔是个胜利者。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在加里波利之战中,击败数国联军成名。土耳其在一战中虽然未胜,但至少没输。这很重要。在一个处于节节败退中的帝国,改革者必须能用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1906-1908 年 Young Turks 革命没能走到底,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胜利。
其次,民族国家的形成非常血腥。
奥斯曼-土耳其是一个帝国,帝国的意义在于包容,犹太人,基督徒,或许地位低,但有自治权,能取得相当的经济成功。
土耳其是民族国家,其意义在于平等。作为民族国家,平等意味着内部的同一性,也就意味着要把国家内部不属于自己民族或信仰的人驱逐出去。
土耳其的诞生,意味着几百万基督徒要被一下子驱逐出去,也可能有几百万穆斯林被赶回来。这也是现代土耳其和欧洲在文化上的重要矛盾:大屠杀在土耳其是禁忌,他们至今不愿承认自己在一战期间直接或间接的清洗掉了上百万的亚美尼亚基督徒。
第三点,土耳其的成功转型,时运使然。
一战后,传统上的土耳其的敌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俄国算是暂时出局了。英国法国没有力气了,同时帝国解体,土耳其把中东的大片土地送给了这两个国家来分割,满足了他们对资源的需要。说白了,以土地换和平吧。
这样一来,只有希腊一个国家,是土耳其真正要对付的。凯末尔战而胜之。
于是土耳其是成功建国了,但至今,其实还在还当年的债。
在同时期,中国也在做类似的事。但我觉的,让土耳其成功的这几点,中国要么没有,要么做不出来。
I. 冯 赛克特将军的介绍
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列奥佩德·冯·西克特
(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常被称为汉斯·冯·西克特,1866年4月22日生于石勒苏益格(Schleswig),1936年12月27日死于柏林。他是“十万陆军”的缔造者,奠定了德国陆军得以重新崛起的基础,当之无愧的二战德军之父。他还在中国帮助蒋介石打赢了“第五次反围剿”,也是德军总参谋部“少说多做”原则的完美样板,同时还是笔者在世界军事史上最敬佩的人之一。
他沉默寡言的天性和谦虚保留的处世方法为他赢得了“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外号。英国驻德大使曾评论说:“他的头脑比其拘谨的军人外表广阔,他的见识比其严谨整洁的外貌广博”。
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生于1866年,贵族出身,他是一个普鲁士将军的儿子。1885年起就在亚历山大皇帝近卫掷弹兵团服役。19岁时即被升为步兵团军官。他有文学方面的特长,而且在体育方面曾获得过名为“Abitur”(类似“体育健将”之类)的非同一般的称号。
在1889年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后调入参谋本部服务,此后官运亨通。一战开始时,塞克特任第3军团参谋长,他与魏采尔在法国北部作战成功,被调到新成立的11军团任参谋长。
1893年与多萝西·法比安Dorothea Fabian结婚,婚后无子女,但夫妻感情很好。两人一起游历了英国、地中海周边国家,遍访名胜古迹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1896年进入参谋学校,之后交替服役于一线和参谋单位,在每一处服务时他的良好声誉都日渐上升。
1914年一次大战爆发时,他是驻柏林的第3军参谋长。 西克特所在的军是亚历山大·冯·克鲁克第1集团军的一部分,在德军着名的“史里芬计划”中担任最重要的右翼攻势。随着“马恩河的奇迹”,德军的计划破产,第1集团军被迫回撤。但冯·西克特在Vailly和Soissions等地的战斗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个人才能和领导能力。他被认为是高级参谋人员的当然候选人。
1915年3月,他担任了在东加里西亚新组建的第11集团军参谋长,上司是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后来的德军元帅、大十字勋章获得者)。在5月2日开始的大攻势中,第11集团军和奥匈第4集团军一起担任主攻,他们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歼灭了俄国第3集团军,两周之内推进了100英里。
第11集团军12天之内抓了140,000俄国俘虏,一个月收复了奥匈要塞普热米什尔,威廉二世皇帝授予了冯·西克特最高军事荣誉奖章Pour le Meritè(又称英勇勋章)。6月底第11集团军夺下伦贝格时俘虏超过了25万,然后8月4日拿下华沙,8月底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第11集团军一共向前推进了300公里,到9月底完全拔除了波兰突出部,彻底解除俄军对加里西亚的威胁。冯·西克特越级晋升准将,他的上司马肯森获得了元帅军衔。同时他们被调往新成立的“马肯森集团军群”,任务是完成奥匈军队无力达到的目的——消灭塞尔维亚的反抗,打开通往巴尔干和土耳其的通路。德国第11集团军、奥匈第3集团军、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组成的进攻部队在10月6日发起攻击,11月底时所有的塞尔维亚部队要么被歼灭,要么逃到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一共抓了150,000俘虏,冯·西克特获得了Pour le Merite上的橡树叶(带橡树叶的英勇勋章)。
“马肯森集团军群”在保加利亚一直待到1916年春季,准备一举消灭协约国在萨洛尼卡的部队,但由于凡尔登的会战消耗了大量德军兵力而被中止。
1916年6月,俄军在勃鲁希洛夫Brusilov攻势中大败奥匈军,法金汉Falkenhayn(德军总参谋长)和康拉德Conrad(奥匈军总参谋长)将西克特紧急调往加里西亚担任奥匈第7集团军参谋长,任务是协助制止俄军前进和恢复两军信任关系。这时东部前线德军和奥匈军关系十分紧张,西克特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他名义上的上司冯·弗朗泽-巴尔丁将军(General v. Pflanzer-Baltin)的尊敬,这位将军“从来不是德国人的朋友”(西克特语),但战后弗朗泽-巴尔丁把它归咎于两军对参谋长这一角色的不同观念,。西克特自己回忆道他当时:“到达、观察,然后下达命令”,似乎他的上司不存在一样。这种关系当然不会长久,西克特很快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卡尔大公集团军群”(Army Group Archke Karl)的参谋长,协助大公指挥整个奥匈俄国战线。西克特与卡尔大公合作得很好,经过血战终于将俄军制止在卡尔巴阡山一线。随即卡尔大公的部队与法金汉的第9集团军(当时由于凡尔登战役的失败,法金汉被免去总参谋长一职,降职担任第9集团军军长)一起参加了罗马尼亚战役,将愚蠢地投入战争的罗马尼亚人狠狠教训了一番。战役的最后阶段,由于86岁的奥匈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1916年11月去世,卡尔大公继任皇帝,约瑟夫大公Archke Joseph接过了集团军群的指挥权。
1917年西克特担任“约瑟夫大公集团军群”(Army Group Archke Joseph)的参谋长,这个工作由于德国与奥匈帝国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而显得越来越困难。尽管如此,当西克特最终离任时,约瑟夫大公写道他不能想象出一个比西克特更好的参谋长来。
1917年12月西克特来到了伊斯坦布尔,以少将军衔担任土耳其军队总参谋长。本来德军派出的是利曼·冯·桑德斯Liman v. Sanders将军,但土耳其军队指挥官埃文帕夏Enver Pasha拒绝了这个任命。当时巴勒斯坦前线是最活跃的一个战区,英国将军艾伦比Allenby在西克特到达前一周刚夺得了耶路撒冷,所以桑德斯将军被派往巴勒斯坦战线,设法维持了一个僵持的局面。作为土耳其军队总参谋长,西克特是桑德斯的上司;但从德军在土耳其的军事任务方面来讲,桑德斯级别更高。这两者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结果是西克特的活动逐渐集中到政治方面,这是他不擅长的。
由于在1918年同盟国、协约国双方都对法国战场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东地中海战场在上半年显得很平静。但9月中旬情况突变,盟军突破了萨洛尼卡的封锁,艾伦比在巴勒斯坦击溃了桑德斯的土德联军(三心二意的土耳其人一触即溃,让英国人大批俘获。但英军军史中这样记载:“少数德军分遣队纪律严明,在周围满是七零八落的部队、难以辨认的脸孔和一大堆散兵游勇的灾难洪流中,约有两个团的德军保持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精神,像在阅兵场上那样机动自如,停止间射击,再向后方转移。”)。当保加利亚在10月退出战争时,饱受打击的土耳其已经毫无希望了。
10月30日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允许所有的德国人在30天内离开土耳其。西克特在11月4日经黑海到达敖德萨,11月13日回到德国(11月11日德国已经签署了停战协定)。 西克特受到了新的共和国勉强的欢迎,但他清楚地表明了为祖国继续服务的决心。兴登堡Hindenburg让他去柯尼斯堡组织在乌克兰和整个东部前线德军部队的撤离事宜,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种表现让他进入参加巴黎和会的德国代表团担任军事代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1919年7月他担任了战后德军的总参谋长,一年后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
1920年到1926年间他在这个职位上立下了怎么评价都不为高的丰功伟绩。在那个政治动荡、国家一片混乱的时代,他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被证明为同时代训练最佳、领导能力最强的军队。他制定了重新武装和重振士气的计划,使德军最大的优势——军官团得以保留,使新的战术战法得以酝酿而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军人数不得超过十万,所以西克特制定的标准是:士兵身体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经验;军官要有25年以上的从伍经验。一旦成为国防军的一分子,要接受某一方面的专门培训,重点是领导才能。他极为重视士兵的个人技能和主观能动性。合约禁止德国拥有军事院校,他就联合团一级的单位建立了一个建在部队上的军事教育体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为军士的培训,每一位军士都受到成为军官的培训,每一位军官都受到成为将军的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演习,使专业技能得到精进,职业素养得到提高。没有坦克、高炮,就用纸板、木料仿制,德军也许是唯一用玩具飞机模拟真飞机演练对空射击的军队!单兵在演习中要自称我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个8人机枪组。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冯·西克特的“十万陆军”!
1918年1月塞克特到君士坦丁堡担任土耳其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当时土耳其有一个的德国顾问团,由理曼封德在战前建立。后塞克特派理曼封德赴巴基斯坦前线,指挥F集团军作战,将驻土军事顾问团置于其直接管辖下。虽然最后土耳其因国力有限,无法长期作战,与协约国和谈,但却给了他对非基督国家服务时的经验和信心。回国后,塞克特出任巴黎和会德国代表团军事代表,合约签订后,塞克特被任命为和平军组织委员会主席。从此以后塞克特最终目标在于建立一支十万人的受训建军,使每一名士兵具备可再训练其他新兵和领导作战的能力,军官需要培养到有资格成为未来的司令官和统帅。二战时XTL所有的高级将领统帅如隆美尔、博克、龙德斯泰特等元帅此时均为其中下级军官。塞克特在德国军事史上被誉为“国防军之父”“国防军杰出缔造者”,与毛奇、里希霍芬齐名。
1926年秋,塞克特未经兴登堡总统同意,擅自邀请前德皇储校阅军队,成为共和政F攻击对象,被兴登堡总统免职。
在6年国防军总司令生涯结束后,他短暂地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写了几本书。
1933年,塞克特接受南京政府邀请,来华作私人访问,在此期间呈上“陆军改革建议书”,此项建议不但为中国未来抗日建军的蓝图,而且使蒋介石坚持塞克特必须再次来华监督工作的推行。最有趣的是,日后史迪威抄袭该书的精神原则,将其并入自己的建议书内,当史迪威洋洋得意将自己的改革国军建议书将于宋美龄时,宋美龄大略看了一遍,沉思一会儿,对史迪威说:“这是德籍顾问(塞克特)以前所提出过的”。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精炼陆军的建立与军官班素质的培养
基于在1920年初创德国国防军的经验,塞克特为中国建军立下三项中心思想1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与防卫外来侵略的安全盾牌。2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3军队之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基于上述思想,塞克特建议成立一新教导旅,新教导旅包括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坦克与通讯连,以及一个骑兵中队,并配有一较老且具有战场以验与较年轻但精力充沛的军官所组成的顾问参谋小组,对于受训者施于个别训练。由此可见,塞克特所提议的教导旅与鲍尔及其他德籍顾问所组成的不同。后者为训练部队之用,期望在相当期间内全国部队达到统一水准,而前者为教导在职军官之用,期望军官具有新的军事技能与指挥现代战争的经验。两者实有互补的作用。
二武器与装备问题
有前军队的武器装备问题,塞克特也主张注得质的问题。他认为当时中国兵工厂生产的大部分武器弹药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靠国外输入。但从长期来看,必须发展国内兵工工业。兵工厂的建立应以欧洲军火公司协助为基础。长期向国外购买军火与武器,不但费用昂贵,在某种环境下,还很危险。塞克特二次来华后,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上。K战最初几年,重要的港口几乎全为日寇所占领。军火输入大受影响。迁往后方的兵工厂尚能够提供前线部分需要,其基础即塞克特所打下。
三军事指挥与行政系统
关于军事指挥与行政系统,塞克特建议当时中国陆军职权划分和军官团的地位应当改善。中央政F统治权基础在于军队置于单一指挥系统,即直属于委员长,但其先决条件应使军官的任命依照统一原则行使,而不应置于个别师长或将领手中(当时军官任命很混乱,军长可以委任师长,师长可以委任团长)。军官团的设立应依照全国各处均能实施的明显原则,必要时不惜使用坞手段对付与国家利益对抗的个别分子。
四军费的严格控制
对于军队的财政改革,塞克特认为应该仿效德国主计室,设立独立于军政部之外的特别管制机构。一切单位都必须有严格的预算,会计与审计的格式与程序必须事先确定,在执行上标准一致。可选德国官员负责审计工作的推行,但主管必须由中国官员担任。蒋介石采纳此建议,并请塞克特为其物色一位有经验的德籍军费审计员。
五军政组织重组工作
为使军事行政组织配合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塞克特基于下列3点将军政部重新组织。1军事体系内组织的明显划分是行政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军事指挥系统中,职权必须作清晰的规定2军事机器中诸如训练、行政、指挥等单位均应通过总司令管辖。3层层负责指挥统一是改革国军的必要条件。
塞克特初次来华停留期仅2月,给予蒋介石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蒋坚持塞克特须次来华,监督工作推行。塞克特本以身体原因,拒绝来华,但后来了解到,如其谢绝蒋的邀请,德籍顾问团有被法国取代的危险。故以大局为重于1934年4月二次来华,出任总顾问一职。当年4月11日,魏采尔愤而离职。
塞克特在华期间,不仅担任总顾问,还被委以前所未有的职务“委员长委托人”---即蒋的代理人。他以此身分出面,可代表蒋与国民党政府各机关首脑谈话,地位仅次于蒋。军政部长,陆军训练总监等高级官员,也必须到亲自到蒋的官邸向他请教。而且规定每周二、五上午10时至12时,还需事先登记,过时不候。此不但为前三任无法享受的地位与特权,即使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也恐无第位外等籍人士能被国家元首如此赏识和重托。
塞克特二次来华时正值江西剿共已告结束阶段,蒋介石有意让塞克特对编组国军工作和长江布防工作同时着手实行。塞克特认为剿共虽然基本结束,但中国内部局势仍欠安定,不可贸然大量裁军。同时中国各方面的制度也没上轨道,征兵制也无法实行,目前的目标不如利用有限的财力,先重新装备少数的中央军,配以德式武器装备。蒋介石大批的期望以60至80个师为目标,并令财政部长孔祥熙筹款5千万元作为建军的额外费用,但塞克特认为目标过大,短期内无法完成,最多先整编6-8个师的兵力。此种建军观念是德国M族性的体现,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很值得商榷,中国一向不愁人力兵源,在当时日寇随时可能进攻的情况下,是应该以现有的财力建立少数精锐部队,再图渐渐扩张,还是用大量素质平平,但可应付现代的军队?塞克特及其他顾问所训练的德械中央军事后在淞沪抗战与日寇足足打了3个月硬仗,给予日寇有力打击。,但经此一役,这批中国的精锐部队也蒙受严重损失,难以补充。在长江及沿海的布防工作上塞克特认为工作艰巨,绝非其一人可以兼顾,在德聘任若干专家来华服务,使中国首次能系统地发展防空警戒体系。还曾计划发展一支潜艇舰队,可惜战争来的迅速,计划未能实现。
为应付日益增加的工作,塞克特将过去顾问团的3个组扩充为5个组:第一组为部队组,专门负责部队的编组,防御工事筹建、情报收集,通讯器材运用。一旦战争爆发,引组的中心任务即为协助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行。第二组为装备补给组,凡是武器的生产和采购均在此组管辖范围内。第三组为军事教育组,引组专门负责部队军事教育及训练,协助教导旅的编练,拟定军事教育方针,安排军事演习,派遣顾问至各军校服务。第四组专管人事。第五级负责编译工作。以上分组可以看出,此时德籍顾问纯文职顾问已渐渐消失。
1934年底,塞克特经过一次详细的体格检查之后,医生建议不宜过度工作,塞克特写信给表示有离职返德之意,并决定于1935年春返德。1935年3月6日塞克特离开南京,参谋本部王鹗少将计代表送行,赠送白色杭州丝绸一匹,塞克特坚持不受,并说病好后即可再来,同时以“最诚恳的的心情”推荐他的得力助手法肯豪森为继任者。回国后,塞克特还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并通过,将驻华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并由北平迁至南京。但是塞克特却在1936年病逝,这无疑对蒋介石来说是一大损失。
塞克特第二次来华实际工作时间,不过十个多月,在华期间,处世谨慎,为人深知分寸,工作时严守岗位。在其短暂使华过程中,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建设、中央军校的教育、防空能力的建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3年到1935年他来到了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在西克特担任团长期间,德国顾问对中国统治集团和蒋介石本人的影响力之大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比起中国工农红军的顾问李德,他为蒋介石设计的“围剿”方案显然高明得多(这就是军事素养的差距)。他曾担任委员长委托人,代表蒋介石本人处理军政事务。星期二、五上午十时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军校官员预约登记与西克特会面的时间,由于过时不候,大小官员们提前排队,成为一大景观。
他为蒋介石提出的建军三大思想影响了蒋的一生。这三条是:1)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2)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3)军队之作战潜能在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
他于1936年12月27日死于心脏病。相对于一战时的功绩,他作为战后德国国防军的缔造者的地位是使他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的主要原因。
J. 一战中着名的领袖,将领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着名领袖和将领主要有:
1、拉斯·黑格将军(英)
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英国军队作战,在战争的第一天就有多达6万的英军伤亡。这次战役使得协约国共丧失60万多的兵力——却仅仅向前推进不到八英里。黑格于1918年率军队重新获胜,然而他也成为一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将军之一。
2、德皇威廉二世
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鼓动奥匈帝国采取侵略政策。威廉只是名义上掌管德国军队,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他手下的将军们。于1918年被迫退位。
3、小毛奇
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因为他伟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出身,性格软弱的他出任德军总参谋长,主持一战初期的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默默无闻的死去。
4、埃里希·冯·法金汉(德)
法金汉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国服役,参与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1913年,他出任普鲁士战争部长(相当于德国国防部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
5、亨利·菲利浦·贝当(法)
民族英雄和叛徒集于一身。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在法军索姆河惨败后,他在最黑暗的时候重振了法军的士气。二战法国战败后,出任维希政府总理,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
6、约瑟夫·霞飞
法国元帅和军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法军总指挥。性格稳重,木讷寡言,虽略显迟钝,却极其坚韧,人称“迟钝将军”。
7、费迪南·福煦
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
8、乔治·克列孟梭
法国政治家、新闻记者、第三共和国总理,法国近代史上少数几个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与法国多次重大政治事件紧密相连。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作出重要贡献,被当时欧洲人称为“胜利之父”。
9、英王乔治五世
英王乔治五世在为期4年的战争期间,乔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战争胜利。他视察陆军和海军部队、医院、工厂和船坞并向国库作捐献。
10、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他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却一事无成。十月革命,结束了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