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为什么土耳其女人戴面纱

为什么土耳其女人戴面纱

发布时间: 2022-11-21 21:02:10

⑴ 土耳其传统服装

土耳其传统服装:

土耳其女性的传统服饰多由花色繁杂的棉质与丝质布料制成,基本款式没有太大变化,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小,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宽大松垮的无裆裤莎伐。

在土耳其许多地区,常见的女性服装还有高领长袖的夹克配以长可及膝的外套,夹克的下摆分为三片,前面两片,后面一片。为了便于跳舞或工作,有时将后面的一片折进腰带里,或将前面的两片折至背部,固定在臀部。

在北部某些地区,人们还会将前面两片交错成围裙的样子。夹克大多是用有着垂直线条且色彩丰富的布料制成,它与款式宽松色调平淡的沙伐形成了鲜明对比。

(1)为什么土耳其女人戴面纱扩展阅读

土耳其男子的红色筒帽一般都附有头巾,有些地区的男子只带头巾,头巾分为单色或多色,佩藏时常常环绕在头部。黑海沿岸的某些地区,男子喜欢戴“巴士里克”,它由条长长的黑 色围巾绕在头上,但在头部两侧会露出像耳朵一样的两端。

土耳其男人大多穿着黑色或褐色的叶梅尼鞋子,在黑海沿岸更常见的是软皮靴再配一.条宽腰带。很多人更喜欢在宽腰带上系上另一条很宽的皮带,便于插置各式武器。

⑵ 问,女生去土耳其,穿着有没有什么忌讳

穿着不宜过于裸露和短少,尤其是女性。进入清真寺能够需求穿长袍。 土耳其社会等级化依旧比较显着,对白叟或有地位的人要示意恭敬。男女之前需求放弃肯定距离,制止亲吻。人们在进入清真寺前要脱鞋,而当旅游尖塔时则要把鞋穿上。

土耳其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清真寺,5次从宣礼塔传出赞颂安拉的声音。清真寺是可以定时参观的,女士进清真寺一定要包头巾、穿裙子。

男孩子长到7岁左右要举行割礼,割礼之后的小男孩身穿白袍,头戴王冠,手握权杖,神气活现地躺在床上,亲朋好友都要来送红包,还有一个陪伴男孩进行割礼的人,将和这个男孩一生关系密切,相当于男孩父亲的地位。

土耳其比较保守的妇女穿袍子戴头巾,而城市开放的妇女则更喜欢穿紧身衣,以显露她们迷人的体形。妇女大多出门工作,结婚后随夫姓。虽然大多数公共场合都不分男女,但按摩、理发必须男女分开。

(2)为什么土耳其女人戴面纱扩展阅读:

土耳其旅游注意事项:礼节

摆手打招呼是最通常的见面问候礼节,用你的食指或脚尖指向任何人都是失礼的行为。当众擤鼻涕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粗鲁的表现。此外,男女情侣们在公共场合不要表现得过于亲昵和做出有伤风化的举动。

游客们在土耳其穿戴可随便,但泳装仅限于在海滩或游泳池时穿着。在一般的场合吸烟不被限制,但禁止在电影院、剧院、公交车和合租的出租车上吸烟。

土耳其表示“赞同”时是向前点头,表示“不赞同”时则向后“点头”同时向上蹙眉,或眉毛上扬。有时土耳其人还说“tsk”来表示“不”。

与此相对照的是如果你左右摆头则表示“我不明白”。将手上举至头则表示’谢谢‘在表达感谢时有时还配合轻微地点一下头。

在大城市,是允许游客拍照的。但在更多的乡下区域,拍照前需要询问被拍照人,得到允许后才可。特别是被拍照的对象是戴者头巾的女人的时候。

⑶ 土耳其女人戴头巾么

土耳其女人是戴头巾的!不过在大城市里,妇女们可以不戴头巾!

土耳其是一个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世俗国家。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但却制订了世俗的宪法。

穆斯林每天要进行五次祈祷,但是在土耳其,在每天五次的祈祷时间里,唤拜的声音仍然会在每一个唤拜塔响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晰地听到这悠扬的“阿拉至大”,但人们并不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而参与到礼拜中去。

是否需要戴头巾是世俗国家的重要标志。关于是否取消头巾在土耳其也有着很多的争论。但至少在大城市里,妇女们可以不戴头巾,她们穿着自由,和中国妇女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她们可以穿着露背装,穿着短裤,在周五的傍晚可以看到很多低胸装;她们可以有刺青;可以戴耳环、鼻环或者在其它部位的sticker;可以在公共场所与恋人携手,拥抱。

⑷ 土耳其的服装是咋样的

土耳其的传统服装,男人戴红色高筒毡帽或呢帽,穿长袍与灯笼裤,妇女则戴黑面纱,穿黑袍与灯笼裤。这种传统服饰如今在一些农村尚可看到,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

土耳其男子讲究蓄须,穿着多为西装革履,而灯笼裤却得以保留;妇女平时穿鲜艳上衣和花俏灯笼裤,但不可以穿无袖上衣和西式短裤。到清真寺做礼拜时,妇女必须包头巾、穿裙子。送给新娘的礼物一般是金手镯,若新娘两个手臂上戴满金手镯,日后即可衣食无忧。

(4)为什么土耳其女人戴面纱扩展阅读:

土耳其民族特色:

土耳其人原过游牧生活,改事农业,兼营畜牧。农产品以棉花、烟草、干鲜果类为大宗。奥斯曼帝国时代,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建立共和国后,推行世俗化运动。经济发展迅速,政治趋向民主,教育受到重视,妇女地位得到提高。昔日社会流行的深闺制已不存在,束缚妇女的面罩和黑袍已被废除。妇女可以参加各项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土耳其人喜爱文学和诗歌。

土耳其造型艺术:

在十八世纪之前,土耳其绘画以绘画为主,通常作为书籍的手工插图。进入十八世纪后,油画越来越受欢迎,最初主要是壁画。从那时起,受欧洲影响,军校开设了一个绘画课程。因此,最早的土耳其画家都来自军队,他们尊重伊斯兰传统,他们沉重而轻盈。

由Osman Hamdibey创立的艺术学校,在土耳其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现代土耳其绘画的开始,人体逐渐成为绘画的主题。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随后出现了许多当代作家,绘画世界形成了许多学派。在土耳其的各个城市举办了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画作。银行和公司也投资艺术品。

⑸ 穆斯林妇女为何戴面纱

面纱的存在一个简单的原因是阿拉伯人生活与沙漠,面纱是遮挡风沙之用,而伊斯兰教最早兴盛于阿拉伯,故此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面纱可以保护妇女避免不必要的骚扰。

许多学者和宗教专家解读《古兰经》要求女性在有丈夫或直系亲属以外男人出现时,至少遮盖头部,但有时也包括面部,手和脚。

伊斯兰教的确是完美的、清洁的宗教。提倡穆斯林在其他人面前无论穿戴、交通工具表现出清洁、优雅的仪表。因此安拉创造了装饰以及所有享受的衣服和点缀。

清高的安拉说:“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这是属于真主的迹象,以便他们觉悟。” [ 第 7 章 26 节 ] 安拉又说:“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

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 [ 第 7 章 31 节 ] 我们可以在一下简略叙述安拉规定的服饰、装饰仪表的礼仪。

⑹ 穆斯林女性为什么非要带面纱

正确的说是穆斯林的妇女都要戴上盖头. 这是伊教教法的规定,其意义为: 1.不许炫耀美色. 2.维护妇女的尊严. 3.尊重妇女的权益. 4.端正社会风气. 5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穆斯林的妇女戴上盖头,穿上长袍,即庄重又大方. 不对外人显示装饰,不许坦胸露背,浓妆艳抹的出游. 这分明是对妇女的尊重和保护. 因为女人的漂亮是短暂的,而男人漂亮,潇洒,成熟感都比女人长久的多. 女人由于怀孕. 分娩. 哺乳和生理上的变化等原因容易衰老. 古人云:"粉正浓. 脂正香. 即刻两鬓就带霜." 当女人的娇艳随着时光的风雨冲刷掉了的时候, 再看女人的丈夫, 还象女人花季时那样喜欢她吗? 所以伊教的规定纯是尊重和保护妇女.

我们再看一下当今社会的年轻妇女,花枝招展.油头粉面.坦胸露背.特别是夏暑时更是不堪入目,穿的少的可怜.(其实哪一个有自尊的男人乐意让自己的妻子和姐妹如此, 成为别的男人眼中的猎物呢?). 其实女人如此地在大街兜售, 到头来吃苦的必然还是女人自己. 当生活的甜蜜变的苦涩的时候, 当丈夫的眼光埔捉到另一个镜头的时候, 天性脆弱的女人们又有什么奈何呢? 所以女人要有自己的尊严.

如今离婚率直线上升. 当离婚时他们总会找出一些原因. 说什么俩人没感情. 妻子不会成家. 脾气不好. 整天叨唠. 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 其实,归根结底的说是因为妻子的鲜花凋零了. 破裂家庭的孩子们生活不会稳定, 由于受不到正常的,和睦的家庭熏陶. 尝不到父慈母爱的家庭的温暖, 他们的犯罪率极高.(其实孩子是最可怜的人). 事实证明, 越黄色的国家,离婚率越高,孤儿.私生子越多, 性病越肆虐. 表面上他们是妇女的解放.自由恋爱.实质上是兽性的解放. 一夜情.三角恋爱.多角乱爱.变相的妓院. 到头来,遭难的主要还是女性. 致使社会风气败坏. 妇女的身心健康受不到保护. 更谈不上尊严了.

我们在看一下. 有的人要求女人和男人一切平等,这不平等的身体素质和不平等的工作量. 这不外乎是对妇女的苛刻. 我们研究一下人体和社会的构造学,就不难发现男人有阳刚之气. 女人有阴柔之气. 阳刚之气遇事先动智. 阴柔之气遇事先动情. 所以伊教要求男女权力.地位的平等 . 在工作上,妇女的阴柔之气适合于温馨的家庭工作. 男子的阳刚之气适合于紧张的社会工作.

总之. 伊教是一个天启的宗教, 它的每一项要求,都是为了人类自身. 人类能够文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有些内容有人不理解,只能说明自己学习不到位. 穆圣说: "学习从摇篮直至坟墓".

⑺ 穆斯林的女子为何都要戴面纱

谦虚与贞节,是伊斯兰的重要思想。通过对穆斯林行为及服饰制定的标准,这两种思想得以贯彻。笃信伊斯兰的妇女,必须遵从伊斯兰的标志性装束——“赫佳帛”(意为面纱、帷幔或遮盖物)。这是虔诚之举,以荣耀、自重及尊严建立起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赫佳帛被视为妇女的解放,因为这种装束的遮蔽性营造了“尊重的氛围”(TAKIM-22)。妇女被认可为因思想和人格而赢得尊敬的个体,而“不以外表的美或不美来衡量”(MUSTAFA)。同时,她们也免遭成为性目标。

与当今社会所认为的正好相反,穆斯林妇女的遮蔽不是受压迫,而是通过约束异性的审视,倡导内在的魅力标准而得到解放。在伊斯兰社会,妇女的内心世界是自由的,并且避免被描绘为性象征和欲望的目标。伊斯兰提升了妇女的地位,命令她“在任何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她与男子是平等的。”(NADVI-11)男性与女性在方方面面都互相享有权利和义务。

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互相等同。他们通过扮演各自所属的角色,来互相超越。“按伊斯兰的观点,把妇女视为性象征是对她的毁誉。伊斯兰坚信,评价妇女应根据她们性格与行为方面的美德,而不是外表和身体特征。”(TATIM-22)。娜赫德-穆斯塔法女士是位受过大学教育的加拿大穆斯林,她在《我的身体是我的私事》一文中写道:“穆斯林的神圣经典《古兰》告诉我们,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不能根据性格、美貌、财富或特权来评判一个人。唯一让一个人优越于别人的东西只有他(她)的品格。”她继续说道:“在西方世界,赫佳帛被视为被压迫的沉默,或是激进与好斗的表现。事实绝非如此。这仅是一个妇女在对世界宣称,评论她的肉体无论在何种场合都毫无意义。”

穆斯林相信,真主把美丽赋予了所有妇女。然而,这种美丽不是用来被世界所观看的,它不是陈列在架上的肉,供人俯视与挑拣。当她把她的身体包裹起来的时候,她已把自身置于一个很高的水平,男性会以尊重的眼光看她,她凭智慧、忠诚与人格而赢得关注,而不是外在美。在许多社会,特别是西方,妇女所接受的教育是:她们的价值是与对异性的吸引力成比例的。她们受驱使去追随男性崇尚的美的标准与抽象的吸引力观念。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的追随是轻浮的,令人感到羞耻的(MUSTAFA)。

贞节、谦逊与虔诚因戴面纱而得到提升。赫佳帛并没有防碍妇女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也没有使她堕落(TAKIM22)。

在丈夫、家人及女性朋友面前,穆斯林妇女可以随意穿戴自己喜爱的衣服。但外出或有丈夫及近亲以外的男人在场时,只可穿能够遮盖头发及其它身体部位的衣服,不应显露身材。这与西方的时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时尚每年都绞尽脑汁向大众展示另一个动情区。西方服饰的目的是展露身材,而穆斯林服饰是为了掩盖身材,至少在公共场合。穆斯林妇女不会因为自身的漂亮及引人注目而有压力,而这在西方文化中是在所难免的,她们不得不去迎合他人的欲望。表面的美不是穆斯林妇女所关心的,她们的目标是内在的、精神上的美。她们不必以身体或媚态在社会上求得认可和接受。其他社会强加于妇女的残酷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她们的价值是由外表来批评的。在工作场合,妇女们遭到歧视,她们因自身的吸引力而被接受或拒绝。

戴面纱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对妇女起到了保护作用,穆斯林认为,当妇女向任何外人展露美貌时,她们就贬低了自身,因为她们成为了性欲的目标,易受男性的攻击。男性以“性欲的满足”之目光来审视她们(NADVI-8)。作为妇女,面纱帮助她们向世人宣告自身是贞节谨慎的妇女,那些犯罪者和好色的男人能够识别出她们,不敢恶意调戏(NADVI-20)。面纱解决了性骚扰及性侵害这一贬损自身身份的问题。与之相反的是,裸露身体的女人向男人们传递了复杂的信号,使之以为她们鼓励亲近她们。

“你拥有的,就应当展示它”的西方观念,这与伊斯兰的教律是背道而驰的,穆斯林妇女服饰的目的不是引起注意,而是为了表示谦恭。在许多社会中,妇女被视为性象征,“只不过是陈列出来招人注意的肉体”(MUSTAFA)。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告,用女人的肉体来推销产品。妇女的不断堕落,原因就在于越来越多地暴露了自身。

面纱使她变得神圣,迫使社会尊重她。非但使妇女丢丑,面纱事实上为妇女营造了尊重的范围,赋予了她一种独立的、特殊的地位(TAKIM-22)。

根据《古兰》规定,在道德律例上,男子与妇女的标准是等同的。谦恭在男性的生活中也至关重要,无论在行为道德、还是在言谈方面。伊斯兰以得体的举止及衣着命令男子,这样,他们就不得嬉戏地显露他们的身体。他们必须穿谦恭的衣服。他们受特殊的命令降低视线,不得厚颜无耻地盯视妇女。

⑻ 好书分享——《静静的顿河》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

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噢噫,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噢噫,静静的顿河,你的流水为什么这样浑?

啊呀,我静静的顿河的流水怎么能不浑!

寒泉从我静静的顿河的河底向外奔流,

银白色的鱼儿把我静静的顿河搅浑。

——哥萨克古歌

关于《静静的顿河》,你若是要我把我想写的全写下来,那我恐怕得写一本书了。因为这部作品实在是太优秀了,关于它,我有太多的话想说。今天,我从我的读书手稿中挑选了一部分,以便读者对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姑且在阅读此书时,可以把我的这篇文章当作一个阅读指南什么的吧。

小说主要人物及内容

参加倒数第二次土耳其战争的哥萨克麦列霍夫·普罗珂菲回到了村子,他从土耳其带回个老婆。土耳其女人戴着面纱,很少露出她那忧郁、野性的眼睛。她总是回避普罗珂菲家的亲属。老麦列霍夫受不了这种屈辱,不久就把普罗珂菲跟土耳其女人赶出家门。

普罗珂菲很快就安排好家业,从那时起,村子里很少见到他了,他与土耳其女人孤独的生活在顿河边的小房子里。关于他与土耳其女人的故事却不断在村子里流传。神秘的女人也渐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妖婆。

村里爆发了畜疫,偏见的哥萨克人把这归咎于土耳其女人。他们杀死了土耳其女人。女人在去世前为丈夫生下一个早产儿—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

普罗珂菲因复仇被判刑十二年,老麦列霍夫把孙子带到了自己家中。刑满归来,他从父亲家领走儿子,重振家业,待其成人后为他娶了个名叫伊莉妮奇娜的哥萨克姑娘。从这儿开始,高鼻子、带点野性、漂亮的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族—村里都叫他们土耳其人—就在村子里繁衍起来了。

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彼得罗已娶亲,儿媳名叫达丽亚;二儿子葛利高里迷恋上了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女儿杜妮亚什卡还是个养在闺房的姑娘。

阿克西妮亚被父亲强暴后嫁给了司捷潘,年仅17岁。丈夫在新婚之夜便对她拳打脚踢。葛利高里给了她真正的爱情,于是葛利高里成了她唯一深爱的男人。

为了制止儿子勾搭邻居的妻子,父亲去村里的首富科尔舒诺夫家提亲,于是娜塔莉娅被嫁到了麦列霍夫家。阿克西妮娅决心把葛利高里从娜塔莉娅手里夺回来。她成功了。

在与父亲争吵后,葛利高里带着阿克西妮娅私奔到亚果德诺叶的贵族李斯特尼茨基家谋生。葛利高里当了他家的马车夫,阿克西妮娅在厨房打杂,他俩生了个女儿。也正是在这时,一战爆发,年轻的哥萨克都被征召入伍。

葛利高里在战争中迷茫与寻找真理,阿克西妮娅的女儿患猩红热死了。痛苦的阿克西妮娅被养伤的李斯特尼茨基趁虚而入。她后悔,请求葛利高里的原谅,但葛利高里已经决心抛弃她回到自己的结发妻子的怀抱中。后来,他与结发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

一战结束后,平静的日子没能过多久。内战又爆发了,葛利高里在红军与白军中徘徊,他参加红军,然后参加白军,最后又倒向了红军。为了赎罪,他英勇作战,一直干到团长,但终因历史问题被复原。

在内战的那几年,葛利高里再次与阿克西妮娅旧情复燃,怀有身孕的娜塔莉亚不愿再生孩子,她因堕胎流血过多而死亡,到死都爱着葛利高里。葛利高里的哥哥、嫂子、父亲、母亲、也相继死亡。妹妹与孩子成了他在这世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葛利高里的妹妹爱上了葛利高里的朋友科舍沃伊,一个杀了彼得罗的红军分子,他们结婚了。葛利高里原本想利用妹夫村委会主席的关系在战后过平静生活,不料后者毫不原谅他为白军作战的过去。一天,妹妹来报信,说村里要抓他,于是葛利高里开始逃亡,走投无路的他加入了匪帮。匪帮解散后,他回到村里,把孩子寄托给妹妹,带着阿克西妮娅准备逃往俄罗斯南方。路上,阿克西妮娅被征粮队打死,万念俱灰的葛利高里像幽灵般在森林里游荡。他失去了所有宝贵的东西,最后,他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到村里。

主题思想

《静静的顿河》到底写了什么?如果我们尽量把它讲得简单一点的话,那就是这是一曲描写顿河哥萨克在战争与苦难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史诗。以主人公葛利高里为例,他是个地道的哥萨克人,一战爆发时,他继承了哥萨克军人的光荣传统,上了战场。在战争中,他迷茫、徘徊,他不明白为什么而战,他在杀人,杀活生生的人啊!哥萨克在流血,首都却在宫斗,可是为沙皇杀敌不正是历代哥萨克人的光荣吗?人们告诉他,你是哥萨克,你不用想那么多,你只管用马刀照着敌人的脑袋砍下去就行了。葛利高里只是个普通哥萨克,他没办法像列宁、斯大林那样站在全俄罗斯的高度,他只关心哥萨克人的生活,他一直在战争中寻找通向哥萨克美好生活的真理。起初葛利高里投身布尔什维克,可是当布尔什维克掌权后,他发现顿河流域并不能与布尔什维克和谐相处;哥萨克起义后,他又投身白军,可是他心里知道这是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人们在讨论哥萨克自治,在讨论建立哥萨克人自己的政府,不过以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行并且片面的。葛利高里看得更全面,他更多的是考虑顿河人如何与新政权共存的问题。不过正是因为全面,他才找不到一点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呢,顿河人接受了布尔什维克,可是顿河人又起义了,这是一场顿河人不可能打赢的内战,所有参加过白军的顿河人都会在战后被清算。人们起义,毁掉了原本不幸福但是至少平静的生活,可是到头来什么都不能改变,一切又回到了从前,顿河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于是哥萨克人在战争中漂泊、寻找真理。朋友们在站队,弟兄们在互相残杀,昔日的好友杀了自己的哥哥,到头来却成了自己的妹夫,顿河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可是顿河终究遍体鳞伤。

除了战争,书中还有很多主题,比如爱情,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娅一次又一次的旧情复燃正证明了他们爱情的牢固。比起很多文学作品对人物正反面的刻意塑造,肖洛霍夫对于人物的塑造更加客观与真实,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的尊重。当然,书中还有顿河哥萨克对土地的热爱!哥萨克爱顿河与草原,爱马与劳动,更爱生活!

肖洛霍夫的特有的文字美

《静静的顿河》不仅是一部恢宏的巨着,也是一首优美的长诗。肖洛霍夫在书中引用了很多顿河传统民谣,使读者能切身感受到顿河特有的风土人情,也增加了本书的文字美。除了民谣,肖洛霍夫写景的天赋让很多作家嫉妒,书中有大量关于景物描写的文字,肖洛霍夫把一草一木,一星一月都写出了生命,更是情景交融,以景寓情,文风优美,画面感十足,读来仿佛读者本身就是书中人物,正切身感受顿河的美!

⑼ 中东妇女从什么时候开始戴面纱

中东国家戴面纱的女性,撩起面纱惊艳世界

掀起中东美女的面纱,惊艳全世界!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7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8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2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