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为什么要进攻土耳其
1. 丘吉尔的傲慢,你了解他吗
从各种事例不难看出丘吉尔的傲慢。
1914年,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德、奥与英、法、俄两种阵营开始针锋相对。最感惶恐还是奥斯曼土耳其,那时奥斯曼帝国不只有今天的土耳其的国土,它有着北非以及中东的大片领土,今天的阿拉伯国家大部分都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像巴勒斯坦、沙特等国家。由于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注定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
土耳其找到英国人,英国人保证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做出支持土耳其的样子。大战前夕,英国人的傲慢是他们幡然醒悟,对其提出的结盟的建议。身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直接拒绝。同时,丘吉尔傲慢的告诉土耳其人:英国是“欧洲内唯一保持制海权的国家”。也就是说,土耳其无论是什么立场,对英国来说无关紧要。丘吉尔的傲慢会付出代价的。
2.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
他开始是中立的,后来倾向于同盟国了
当时隆美尔入侵埃及时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军舰队开火,如果真是那样英军本来就不妙的处境将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没有这样做~~
3. 丘吉尔为什么轰炸巴库油田
重要战略资源要地,以防落入敌手
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 ,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1]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1]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5. 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国二流跟班,超级败家子丘吉尔如何拖垮英国
“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蔑视一切恐惧的胜利——胜利,不论道路多么漫长,多么曲折。只有胜利才能生存!”
这是英国着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在第一次当选首相时的发言。
此时正值二战时期, 面对着德军的炮火,丘吉尔赌上了英国的全部家底。
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英国从此跌落“日不落帝国”的神坛。
丘吉尔的一生,经历丰富,世人评价不一:多次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曾是四位国王的臣民。
然而,丘吉尔看似辉煌的一生,却是 将英国一步步地带入了深渊,硬生生地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打造成了美国的“二流跟班”。
那么,丘吉尔是如何使英国人低下昔日高贵的头颅,甘心成为美国的小弟呢?
在丘吉尔卸任后,英美两国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丘吉尔出身显赫,其祖先是英国 历史 上极为重要的战略家——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
其祖父对他的影响颇大,丘吉尔一直将约翰·丘吉尔视为毕生的追求与偶像。
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丘吉尔如愿以偿,担任英国海军部大臣和英国军需大臣。
然而,正是在这段时期,贵族出身的丘吉尔把英国海军带得一塌糊涂,使得曾经横行于大洋的英国海军被打得一蹶不振。
而使得英国海军盛名不再的关键性战役,就是丘吉尔力主的 加里波利战役 。
在丘吉尔初入政坛的这段时期,正是西方大国围绕东方问题博弈的新阶段。
在丘吉尔的强烈建议下,作为欧洲传统强国的英国、法国协同俄国开始共同密谋对奥斯曼帝国进行瓜分。
奥斯曼帝国控制着要地达达尼尔海峡。而达达尼尔海峡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进军巴尔干地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及后面的十字军东征都是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进行的。
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沿岸各个国家和地区与外界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欧洲大国在海峡周围地区都有很重要的经济利益。
从19世纪末开始,以英国、法国和俄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国开始围绕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海峡,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
英国人始终坚信,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这条路便能赢得世界大战。
德国着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其着作《战争论》中认为:
战争是由政治产生的,政治是战争产生的土壤,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丘吉尔上任海军大臣之后,依然自顾自地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美梦之中。
他对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与英法俄三国敌对的德奥同盟一事深感不满, 便借由事端挑起战争,想要夺取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
担任英国海军部大臣的第一年, 傲慢自大的丘吉尔就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战术方针:
要凭借英国海军的实力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然后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直取奥斯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这般天方夜谭的想法,遭到了约翰弗伦奇将军的极力反对。
他认为,英国以武力占领达达尼尔海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极易使英国失去埃及这一战略要地,建议最好让海峡掌握在奥斯曼土耳其手中。
然而,丘吉尔一意孤行。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英国议会批准了他的决议,英法两国合力组建联合舰队。
整支舰队由16艘战列舰、20艘驱逐舰、30艘扫雷艇组成,舰队共配备178门大炮。
其中的大部分炮比土耳其堡垒的炮先进、炮火猛烈,射程更远。
毋庸置疑,丘吉尔进攻土耳其的选择是出于英国的利益考虑。
但是,在战争过程中,丘吉尔完全以自己的想法为准则,对诸多将领的建议置之不理。
战争打响一周后,西线战壕便陷入了僵持。
国内的主战派在议会上提出:要在其他地区另辟战场,以攻击敌人战略性侧翼,这样才能打破僵局。
然而,丘吉尔反对在海洋之外开辟任何新战场。
他坚信强大的英军舰队可以在西线取得胜利,对于开辟新战线的看法持不屑的态度。
就这样,西线的英国海军暴露在土耳其军队集中的炮火轰击之下,土耳其军队的榴弹炮对军舰的甲板产生重大的杀伤。
英法战舰的甲板起火后,产生了滚滚的浓烟。
这使得舰队根本无法瞄准目标进行攻击。
英军将领只得命令舰队撤退。
然而丘吉尔不断地发电报催促各部继续进攻。
一艘德国潜艇于1915年5月,在加里波利半岛附近的海面击沉了英国战列舰“歌利亚号”,造成470名英国海军死亡。
之后,英国战列舰“胜利号”被土军军舰的鱼雷击沉,570名士兵被淹死。
德国潜艇在加里波利半岛附近海域的出击给英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德国潜艇数次击沉英军引以为傲的战列舰,使得英国政府高层震动不已。
身为海军大臣,丘吉尔担心“伊丽莎白女王号”被击沉,在国际上使得英国海军的声誉再受打击,向前线将领基钦纳提出最后通牒:
迅速将“伊丽莎白女王号”从地中海撤回。
基钦纳坚决地反对这一提议。
他向首相阿斯奎斯报告说,假使海军准备放弃达达尼尔海峡的行动,则所有的陆军部队也许就该调往埃及,否则滞留在奥斯曼大地上的英军难以回到英国境内。
然而,阿斯奎斯和丘吉尔早已吓破了胆子,怎么会听从基钦纳的建议,把“伊丽莎白女王号”留在茫茫大洋之上呢?
最终,加里波利战役以英法俄的撤退而结束。
英国阵亡2.8万余人,受伤的士兵达到20余万人。
此役过后,英国再也不能从正面对奥斯曼帝国造成威胁,英国政局也因此发生变化。
英国国内要求改变战争的政治方向的呼声越来越高,前保守党首相鲍尔弗乘机打击自由党在决策层的势力。
保守党的领袖们在议会上正式表达了他们对于丘吉尔的不信任,在使得英国海军的名誉一落千丈之后,丘吉尔正式下台。
可以说,丘吉尔第一次的政坛表演就深深地“震撼”了世人。
但事实上,他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善于钻营的丘吉尔很快地回到了政坛,家族的威望使得他担任财政部部长一职。
恐怕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丘吉尔的这次回归竟然使得英国的经济从此一落千丈——他力主推行的“金本位制”为英国经济带来了大崩盘。
在18、19世纪时期,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金本位政策的推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英国的物价和汇率的波动在稳定的金本位政策下逐渐趋于平稳。
这给英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使得英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
到了 19世纪中叶, “近乎全世界的商业活动都为伦敦汇票所左右,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伦敦来融资,英国的信贷向全世界提供资本”。
19世纪70年代,伦敦正式成为国际金融交易的中心,英镑成为了国际上最重要的储备资产。
直到一战的爆发,金本位制才告一段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仍然可以把自己称作“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地仍然遍布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但维持这一庞大帝国的经济基础却在一战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包括商船在内英国的财物损失达到了5.7亿英镑。
一战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英国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巨大的落差,使得丘吉尔难以接受。
战前,英国金融繁荣的政策基础源自金本位政策下英镑拥有很高的信誉。
当时不少人心中,英镑就如同黄金一般。
但是,一战最先摧毁了这一根基,战争期间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入美国。
这让英镑的稳定性受到了冲击。
战争期间,美国黄金储备增加最多,而英国则是战胜国中黄金储备损失最多的国家。
金储备大量集中于美国的事实,使得英镑极有可能无法及时地兑换黄金。
这沉重削弱了英镑的信誉,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金融赖以生存和繁荣的政策基础。
此外,英国在战争期间背负了大量的债务。
这让战后英国金融的运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国在战后仍算是债权国,英国的盟国总计亏欠英国17.4万英镑。
但战后英盟国大多因政局交替或经济困境迟迟不履行还款义务。
在战争中获利的美国,在战前拖欠英国近5亿英镑,但是一场战争过后,英国竟是倒欠美国近9亿英镑。
这些外债实实在在地给英国施加了沉重的负担,丘吉尔面对着一笔笔的坏账焦头烂额。
黄金储备的流失,债务情况的恶化,再加上海外投资的损失,三重打击给英国的金融运转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战后英国的金融运作不得不需要观察大平洋彼岸美国的眼色。
这极大地削弱了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1925 年3月,恢复金本位制的政策被野心勃勃的丘吉尔提上了日程。
但是这一提案刚刚透露风声,就遭到了极大的反对。
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极力反对的理由是:
当时英镑的价值被明显高估,恢复金本位制将使得英国在调整生活成本、工资成本方面面临极大的压力,进而大大增加英国出口行业所面临的困难。
报业大亨比弗布鲁克更是在《每日快报》上发起一场批判恢复金本位制的运动。
他还特意发表文章点名批评英国财政部,认为丘吉尔的政策偏袒金融业而损害工业。
然而,自命不凡的英国财政部长丘吉尔不顾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反对,选择贸然出击,在仓促之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
这一举措为英国经济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在跌跌撞撞中维系了短短四年之后,英国经济大崩盘。
在纽约股票市场,1929年10月24日这在一天之内跌幅超过 10%,引发了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 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危机在美国迅速向全世界蔓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也开始初露端倪。
而这就意味着, 英格兰银行在捍卫金本位的同时,不得不兼顾着刺激经济发展的重担。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英格兰银行开始不断下调贴现率。
贴现率的下降再次引发了英国黄金的外流。
到1930年5月,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降至令人震惊的1.29亿英镑,远远低于坎利夫所说的维持金本位制的1.5亿英镑黄金的最低限额,英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翌年,奥地利最大的商业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而英国在这家银行至少有500万英镑的存款。
两个月后,近亿英镑的英国贷款因为德国达姆施塔特银行的破产而被冻结。
迫不得已,英格兰银行在同年9月20日,正式宣布再次暂停金本位制。
力主恢复金本位制的财政大臣丘吉尔遭到了同僚们的批判:
“财政大臣应该被控以不作为或过失的罪名,他必须受到指摘。”
1925到1931年间英国的恢复金本位政策,恰恰处于大英帝国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关键结点。
这一消散的政策被深深烙上了时代的烙印。
同时,人们对这一政策,也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指责。
在短短六年间,大英帝国几百年的黄金储蓄付诸东流,很大原因在于丘吉尔的武断。
可以说,丘吉尔以一己之力将英国拉下“日不落帝国”的宝座,英国再也不复昔日的辉煌。
但是,丘吉尔的表演还未结束。
在一战后,英国举国上下都不想再卷入世界大战,因为战争会进一步掏空英国空虚的国库。
时任首相张伯伦自认为是“从灵魂深处爱好和平的人”。
英国上上下下都忽略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将和平视作最大的追求。
英国外交部 20年代制定的一份备忘录提到:
“我们唯一的目的便是保持我们所有的东西,并和平地生活。”
在1935年还强调:
“英国今后几年不应卷入战争,这是最为重要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长久地避免战争风险,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欧洲的战争风险……对于这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
基于此,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对于德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坐视不管,甚至还会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英国政府的错误战略并没有填饱德国人的胃口,反而完全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
德国在1939年闪袭波兰,英国的绥靖政策彻底失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卷入了战争之中。
二战时期,德军的进攻使得张伯伦黯然下台,丘吉尔在二战时期继任英国首相。
强硬的丘吉尔上台伊始,便宣布了全民抗战的战略,表示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抗击德国。
从世界反法西斯的角度来看,丘吉尔的战略无疑是伟大的。
但是对于英国人民来说,同样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能够抗衡德国,丘吉尔大手一挥,和美国签署了驱逐舰换基地的协议。
内外交困的英国选择将自己环大西洋的8个军事基地租借给美国99年。
而换来的,不过是50艘超龄服役的驱逐舰。
而纵观整个二战期间,丘吉尔除了成功领导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便再无建树。
面对着战争的巨大开销,丘吉尔苦不堪言。
而他最终的选择,竟是向英属的海外殖民地借取大量的资金。
为了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资金,丘吉尔开出了各个殖民地国家难以拒绝的条件:战争胜利后承认各国的独立。
这样一来,大量的殖民国家民族意识觉醒,纷纷展开独立斗争。
而损失惨重的英国军队再也无力管控海外。
英国虽然赢得了二战,但是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对于英国人而言,英国祖先数百年的基业在丘吉尔手中毁于一旦。
英国彻底地从“日不落帝国”,跌落为世界上的“二流岛国”!
按理说,丘吉尔已经败完了祖宗的基业,也该消停了吧。
然而,丘吉尔之后将英国的未来也赔了进去。
为了止住不断下跌的国际地位,丘吉尔转向美国寻求帮助,这一次,英国人膝盖在美国人面前彻彻底底地软了。
二战爆发后,英美两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更是出现了“特殊关系”一说。
两国的亲密关系除了意识形态和 历史 文化传统的相同、 社会 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相似外,还有一致的国家利益。
后者实为根本原因。
对于经济上窘迫的英国来说,美国的帮助尤为重要。
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国家实力。英国政府损失惨重,负债累累;
近三成的国民财富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折损。
二战后的美国情况与英国大相径庭,虽然和英国等国同为二战参战国,但美国是二战中所有交战国里唯一一个本土没有遭到重大损失的国家。
而且在战争期间,美国向同盟国提供大量武器及战争物质,大发战争财。
二战后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
丘吉尔为了弥补英国的惨状,积极向美国示好,希望从美国那里得到经济援助。
所以在丘吉尔的执政时期,英国对美国是亦步亦趋,全然地把自己当成了美国的“二流跟班”。
日落西山的英国因为急需要一位强大的盟友来保护其国家利益,所以频频向美国献殷勤,急于建立一种“特殊关系”。
那么,如日中天的美国买英国的帐,又是为了什么呢?
不少学者表示,英美“特殊关系”大部分还是英国的一厢情愿,英国比美国更加在意这种“特殊关系”。
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 历史 发展来看,美国同英国的关系确实不同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有别于其他西欧国家。
虽然当时的英国实力已经大为下降,但是在欧洲地区,英国仍然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将英国视为“一个无法替代的强大同盟”。
在丘吉尔的主张下,英美两国在1951年签订《共同安全》条约:
美国将向英国提供设备和防卫支持,而英国本土就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和物质中转站。
在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之中,英国是唯一拥有战场核力量、战略和力量和常规力量的国家。
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需要利用英国来掌控欧洲局势。
面对着丘吉尔的殷勤,美国自然是不要白不要的态度。
美国于1950年9月,在三国外长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一支包括德国部队参加的欧洲防务部队的建议。
威胁说,如果这项建议被否决,美国将会退出欧洲军事一体化的进程。
丘吉尔对于美国的政策哪敢说不?
迫于英国此时对美国立场的支持与合作,对德国武装最为反对的法国也不得不妥协。
而丘吉尔此举,无疑是让遭受战火的国民深恶痛绝,纷纷指责丘吉尔是“欺骗了欧洲的同胞”。
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联邦德国于1952年5月,签订《欧洲共同防御》,决定建立一支包括西德在内的欧洲军队。
但法国仍然担心德国会借机重新发展武装,威胁自身安全,因此在 1954 年对条约进行否决。
这使得美国大为不满,威胁要对西欧政策作出重新的评估。
美国在对欧外交上面临着极大的挫折。
此时,丘吉尔又站了出来,授意时任外交大臣拜登提出:
以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为框架,吸收西德和意大利,成立西欧联盟,并对西德的武装进行限制。
最终,英国的建议被所有《布鲁塞尔条约》的缔约国所接受。
美国对于自己的这个“跟班”更是越看越顺眼。
在丘吉尔的带领下,英国放弃了骑士的荣光,被心甘情愿地打造成了美国的“二流跟班”。
英美间的“特殊关系”,建立在两国二战时期和二战之后两国亲密而特别的关系上。
它本身是英国地位下降和美国地位上升的产物,因而“特殊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相对于英国对美国的依赖,美国对英国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暧昧。
在公开场合,英美两国仿佛兄弟一般共同进退。
但在私底下,两国间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
在希思继任英国首相之后,开始暗中脱离美国的影响。
英国政府摒弃了丘吉尔时期极力讨好美国的政策,重新审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而美国同样的降目标转向了欧洲大陆。
德国地位的不断上升使美国开始拉拢德国,并且表现出对欧共体的支持,希望能够摆脱英国独立直接的和欧洲大陆对话。
随着英美关系的变化,英国开始偏离了当初的初衷。
由于外交基石的变动,英国外交开始陷入了一种茫然的状态。
英国不愿意失去美国这位“特殊”伙伴,但是又不得不融入欧洲。
英国和美国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也使得欧洲对英国大为不满。
同时。英联邦对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做法也颇有微词,英国的外交陷入了一种困境。
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英国与其一直抱着美国“特殊关系”的腿不放。
实际上,英国不如想办法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直中坚力量——放下日不落帝国的身段,加强与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合作,使欧洲一体化得以最终完成。
也许只有成为多极中的一极,不再受“特殊关系”的左右,英国才能摆脱这种外交上的困境,英国也才能弥补丘吉尔执政时期带来的困境。
参考资料:
《丘吉尔大战略思想研究:驾驭暴力与激情的战略/政治领导艺术》 于海峰 中国人民大学
《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 李怀顺 肇庆学院 旅游 与 历史 文化学院
《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异常现象”琐议》 阎照祥 北京师范大学高研院史学研究中心
责编:Thalia
6. 二战时土耳其是个什么状况
凯末尔死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麦特伊诺努(smet nnü)于1938年当选为土耳其第二任总统和人民共和党主席,执政直到1950年. 伊诺努刚当上总统就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纳粹德国和美英都竭力争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阵营参战.希特勒派特使游说伊诺努,而丘吉尔于1943年1月亲赴土耳其的安达纳,在一节列车车厢里密会伊诺努.同年4月,伊诺努密赴埃及,与出席第二次开罗会议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 在二战初期,英美均觉得土耳其中立比较符合盟国利益,可以切断德国与中东油源间的通道.但1942年盟军战事不利,丘吉尔一度希望土耳其参战开辟中东战线牵制德国,但罗斯福依然坚持土耳其中立较好.后来盟国考虑,土耳其一旦战败会造成无法收拾的灾难性影响,因此还是决定让土继续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诺努虽然内心倾向盟国并且与美英领导人多次密晤,但他考虑,当时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仍在进行中,经过多年战乱的国民经济并未完全恢复,仍需休养生息,而且土军装备与素质远不能与德国相提并论,冒然与德宣战将带来一场民族灾难.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护中立,同时与盟国保持友善关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苏联染指海峡. 伊诺努的计划无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的聪明选择,使土耳其在二战中得到休养和发展,改革也继续推进并获得成功.二战后,伊诺努就全面倒向美英并加入北约. 图为1943年1月丘吉尔在安达纳郊外一节列车车厢内密会伊诺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国的立场可见一斑.
希望采纳
7. 二战后期苏军在苏联和伊朗部署大量军队准备攻打土耳其 为何最后斯大林放弃了攻打土耳其的计划转而攻打日
土耳其地处欧亚陆交汇处,把守战略要道。战争刚刚开始,各国使节就蜂拥而至,希望用各种阴谋诡计动摇这个年轻的共和国的中立立场。但土耳其的策略是同时向德国和英国出口矿石等资源,换回武器和其他物资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并借此机会寻求发展。德国将帮助土耳其建设道路和铁路,英国将帮助土耳其建设机场和港口,两国会相互竞争,各自提供最好的设备,而土耳其则允许两国势力在国内用各种阴险的伎俩明争暗斗。
土耳其组建了50个旅,80万人的军队。土耳其领袖伊诺努决心维护国家的独立,1943年1月30日,伊诺努与丘吉尔在土耳其南部城市阿达纳举行会谈,并同意在圣诞节那天加入战斗。随后同盟国向土耳其提供了350辆坦克,48门自动炮,300门野战炮,近3000门防空炮,大约100万枚反坦克地雷和10万把步枪,作为第一批军事援助。
1944年8月,土耳其停止向德国出口铬铁矿。
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才对德国宣战——再过5天,就要超过同盟国定下的有权在战后加入联合国的最后期限。
由此可见,土耳其好歹是站在盟国这边的,斯大林也不好公然拉下脸解决土耳其。而这时苏联红军还在波兰-匈牙利和德国人血战,对土耳其暂时鞭长莫及
另一方面,西方盟国对苏联一直有戒心,土耳其的存在可以在黑海堵住苏联,让他难以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当初,英国和法国不惜为此在克里米亚和俄国一战
8. 丘吉尔在一战时是如何从海军大臣到营长的
说起丘吉尔,大家都知道他是二战时英国的领导人。在他的带领下英国打赢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以说他在二战中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丘吉尔的精彩历史并不是从二战开始的,在一战的时候他就开始出现在历史上了。而且丘吉尔在一战的经历比二战丰富的多。我们看一下大致状况。
9. 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的经历
1914年,日后的英国首相当时英国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下了一招臭棋,他以一战爆发为由把两艘土耳其人已经付清全款的超无畏舰在交付当天“征用”走了。虽然英法两国曾经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帮助土耳其抵抗过死敌俄国,但如今这三个国家都在协约国阵营,土耳其苏丹正犯愁是要掺和这场群架还是当围观群众的时候英国人却来了这么一出背信弃义的闹剧--两艘价值七百七十万英镑的超无畏舰是土耳其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搞来撑门面表达发奋图强理想的形象工程,英国人这么干让土耳其人的脸丢到太平洋去了。同年八月,德国的地中海分舰队被英国人追得走投无路,一脑袋躲进伊斯坦布尔,而后精明德国人居然顺水推舟把包括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在内的数艘军舰连人带船送给了土耳其海军,彻底把苏丹的芳心打动了。土耳其人后来不但加入了同盟国阵营,更是大方地把相当一部分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德国人。可以说,正是丘吉尔先生和德国人一起把土耳其推进了同盟国阵营。1914年10月,土耳其封锁了协约国通过达达尼尔的航线,跟英国人彻底翻脸。为了两艘超无畏舰把拥兵百万的土耳其推到对手的阵营,海军大臣丘吉尔先生的智商是需要不少人重新认识的。
估计在土耳其倒向同盟国之前,丘吉尔就考虑要拿土耳其人开刀了---征用土耳其的宝贝军舰正是为了给自己的计划找个好借口。他在1914年9月就向首相提交了从海路进攻土耳其的计划,建议夺取加里波利半岛,而后杀进马尔马拉海,直接威胁伊斯坦布尔,或者叫做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更合基督子民们的胃口。但当时整个英国只有他一个人对土耳其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其他的英国人都把目光盯在西线和德国的鏖战中。直到另一头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发来求援信--这个俄国的末代沙皇是个很彻底的败家仔,战争一爆发,他便响应英法的召唤向德国发动进攻,却忘记掂量自己有多少斤两,第一批出发的俄军甚至有拿着冷兵器的。结果体制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俄国人被新锐的德国陆军在坦能堡一顿胖揍之后领着追兵把战火烧到境内来了。同时,俄国在高加索和土耳其也打了起来。两线作战的沙皇撑不住了,写信要求协约国对自己“英勇”进攻德国的举动给予“报答”,信里饥不择食地说明这种报答是“某种对付别处土耳其军的牵制行动,海军的或陆军的都可以。”
英国人是有求必应的,尤其是这种引狼入室的要求,丘吉尔本来被束之高阁的计划被迅速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加里波利半岛,它犹如一只土耳其人从东北方向伸进爱琴海的靴子,从鞋底开始到小腿部分与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形成了细长的达达尼尔海峡,最窄的“鞋跟”部分仅有不到两公里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之后便进入了土耳其的内海马尔马拉海,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建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上。一旦加里波利半岛失手,伊斯坦布尔就将暴露在英法海军的舰炮射程之内。英国人这份热情高涨的计划终于把沙皇从饥不择食的状态中拉了回来,断然拒绝了丘吉尔提出的南北夹攻土耳其的建议---伊斯坦布尔又名君士坦丁堡,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们历来自称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是第三罗马,君士坦丁堡可是东正教徒们嫡出正溯的圣地,让新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染指君士坦丁堡都将是对“第三罗马”最大的侮辱。撇开宗教单从地缘政治上考虑,与其让如日中天的英国人分享君士坦丁堡日后威胁自己富饶的南方,俄国人不如让老迈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这里苟延残喘。
即使北边的俄国人按兵不动,丘吉尔仍然坚持要单干。但这个固执的英国人只是个政客,他只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到了加里波利的价值,至于如何夺取它,他是一窍不通的。更可悲的是前面讲到过---除了丘吉尔,之前英国人对这里没有兴趣,包括英国的将军们。虽然对达达尼尔海峡和加里波利半岛的情况两眼一抹黑,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豋上将依然觉得只要协约国的海军力量一出现在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将不战自溃。
在卡豋上将的指挥下,由1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7艘潜艇、一艘飞机运输舰组成的英法联合舰队在2月19日就杀到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炮击这里的土军炮台,并派了数量有限的步兵上岸毁坏了部分土军撤离后留下的岸炮。虽然第一天的进攻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但由于没有派飞机校对目标,布置在纵深区域的土军堡垒并没有被摧毁,在卡豋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土耳其人鼓起勇气反击了。
第一个倒霉的是最前沿的扫雷渔船,或许是日不落帝国的荣耀让这些人脑袋不清醒,这些英国渔民驾驶拖网渔船径直杀向了海峡的蜂腰处--土耳其人重兵防守的恰纳卡莱。结果可想而知--英国渔夫们的自杀式裸奔受到了土耳其大炮的热烈欢迎。而后埋伏在半岛沿岸制高点的土耳其士兵突然开火,前面上岸的英国登陆部队恰好正在攀岩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击溃退回海上。土耳其人并不准备束手就擒,况且他们身后还有德国人---由德国顾问团指挥的土耳其第一、第二集团军已经开赴海峡两侧,而海峡里则按照德国顾问的计划密密麻麻地布置了十道由300多颗水雷组成的封锁线---在达达尼尔海峡这种狭长水道中水雷是最有效的非对称武器。
卡豋上将在发现大英帝国的米字旗没能起到他想象中那种让土耳其人望风而逃的威力之后立刻就病倒了,据记载是因为“长时间紧张”。丘吉尔先生一定没有想到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军上将体质这么差,但上将不行了就换中将上,约翰.罗德贝克中将接过了指挥权。很快,不到一个星期,事实就证明卡豋上将病得是多么急流勇退且恰到好处。3月18日,罗德贝克同志把舰队开进达达尼尔海峡继续和土军用大炮对轰。一开始顺利得不得了,因为有飞机进行火力校对,仅一个早上沿岸的土军炮群就被打哑了,毕竟这些几万吨的大家伙不是吃素的,为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拥有十五英寸(381毫米)的主炮,没有任何土军堡垒能受得了这种怪物的轰击。然而到了下午情况忽然急转直下,英法舰队不知不觉跑进了土军的雷区,虽然之前扫雷艇清理过这一带,但一条土军小木船在前一天又来这里布了一批水雷。更不幸的是走在舰队前面的扫雷渔船在遭到土军炮击之后竟然自己掉头跑了,估计是前些天在雷区受的惊吓太大,英国渔夫不准备再为那些躲在厚钢板后面皇家海军当替死鬼。法国人率先中标,老式战列舰布韦号在返航的时候触雷,难以理解的是它触雷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边开边沉,最后带着舰长和六百余名船员一起沉没了。之后触雷的是英国人的不屈号和不可抗拒号,达达尼尔海峡舰队的旗舰不屈号战列巡洋舰触雷后撤出战场搁浅在博兹加岛附近,老式战列舰不可抗拒号则在沉没前拉了一个同伴垫背,同为老式战列舰的海洋号在试图去拖带它时触发了第四枚水雷,两舰则相继沉没。人们都没有料到布韦号、不可抗拒号和海洋号三艘前无畏舰在水雷面前居然如此外强中干。相反不屈号战列巡洋舰倒是体现出了比较强悍的生存能力。但不管怎么说,用几万吨钢铁数百万英镑打造的高科技大家伙被这么几颗猥琐而便宜的老式水雷弄得如此狼狈,大英帝国的脸丢大了,为了避免剩下的面子也跟着沉到海里去,罗德贝克赶紧下令幸存的舰只撤回爱琴海。
不过倔强的英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发现单纯依靠海军无法夺取海峡之后决定海陆一起上,搞一次陆海军联合战役。但从加里波利半岛的什么位置登陆?英国陆军部没想好,他们任命的登陆部队统帅伊恩.汉密尔顿爵士是个着名的诗人,在诗歌方面造诣颇高,诗人一接到任命就激情四射地行动起来,他冲进书店买了一本君士坦丁堡的旅游指南,跟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起放进包里就走马上任了。和手忙脚乱的诗人将军一样,他的部队也是陆军部七拼八凑来的,七万八千名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法国的士兵陆续抵达战区,其中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军队被称为澳新军团。这两个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非常骁勇,比本土的英国陆军厉害多了。如果没有这些勇敢的士兵,英国人会输得更加难看。
协约国舰队休整和集结登陆部队用了四十八天,期间隔海相望的希腊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动三个师协助英法进攻加里波利。这份热情立刻招致沙皇俄国的强烈反对,沙皇不但自己不肯出兵策应加里波利的英法联军,而且绝不容许希腊染指土耳其。说来也在理,希腊这么一个几十年前刚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独立的东正教小国万一真跟着英法混成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沙皇做为“东正教的庇护者”面子往哪搁?为了沙皇的面子,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联军还是回绝了希腊的热情,不过他们依然相信少了希腊这点兵力并不影响自己摧枯拉朽般地夺取眼前这个小小的半岛。
这段时间里土耳其人在德国人的指导下有充裕的时间来布置它的防御体系。为了此次战役土耳其组建了拥有八万四千人的第五集团军,并将原来的第一集团军驻扎在半岛区域内的兵力也划归第五集团军,全部由德国名将奥托.利曼.冯.桑德斯指挥,桑德斯敏锐地判明了协约国的进攻方向,利用加里波利半岛多山的复杂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工事,并增强了炮兵火力。而此时英国人却连一张加里波利准确的地形图都还没搞到。
鉴于本方对战场地形极度不熟悉这个客观现实,诗人将军汉密尔顿异想天开地布置了一个充分发放前线官兵主观能动性的的登陆计划,他只大致安排了登陆方向—澳新军团从北路、英军从南路、法国部队则佯攻海峡另一侧,具体登陆场由前线指挥官“自由选择”。于是数万登陆部队在只有大致方向不知道登陆地点和登陆时间的情况下被派了出去。北路澳新军团的指挥官威廉.伯德伍德爵士认为夜间发动进攻能够起到奇袭的效果,而南路的亨特.维斯顿将军却觉得白天进攻比较有利于舰队的火力支援。在无线电已经普及的1915年,这两位指挥官却在相隔仅有几十公里的两个地方各自为战,在没有通知友军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登陆。4月25日,澳新军团在位于加里波利半岛的鞋尖位置赛迪尔巴希尔登陆,由于夜间光线严重不足,大批登陆部队在还没有到达海滩前就开始迷路抓瞎,土耳其人这个晚上却没有打瞌睡。伯德伍德爵士即兴选择的登陆场居然是一块两侧都是悬崖的狭窄绝地,登陆兵力无法展开,大批人员和物资被限制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长滩头。土耳其人居高临下的炮击从澳新军团登上海滩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盟军的偷袭变成了强攻,澳新军团拥挤的滩头阵地成了一块巨大的活靶子,每一发土军炮弹都能卷起不少士兵的血肉。天亮前整个登陆场已经堆满了尸体和伤兵,所幸的是海上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英法舰队在天亮之后压制了土耳其人的炮火,缓解了澳新军团的困境,一些伤兵得以撤离滩头,同时也给土耳其人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到黄昏时分,双方的死伤人数就超过了五千人,其中澳新军团的伤亡占了其中的一半。之后这块登陆场成为了整个加里波利战斗最惨烈的地方,上万澳新军团将士埋骨于此。英勇的士兵和惨烈的伤亡让两国人民难以忘怀,十年之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都把登陆的这一天定为法定假日,称为“澳新军团日”。
到了第二天,已经有一万六千多澳新军团的官兵登陆,但由于土耳其人占据了制高点,联军没有能力扩大登陆场,反而是得到增援的土耳其人加强了炮击力度,登陆部队只能就地寻找山洞和弹坑来躲避炮火,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战线却推进得极慢。当面的土耳其军队是由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指挥的第19师,凯末尔应该是很多中国人唯一认识的土耳其人,他因后来领导了凯末尔革命被称为“现代土耳其之父”,如今土耳其但凡有阅兵或者游行,第一个抬出来的就是他的画像。凯末尔当时虽然已经参加了反政府组织,却没有在国家被入侵的时候倒打一耙,反而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第19师在后面的几天里与澳新军团开始了以不断死人为代价的僵持,双方一边用大炮对轰一边努力挖掘工事,伤亡数字不断攀升。由于土军占据了有利地形,虽然火力远不如有舰炮支援的澳新军团,但伤亡却和对手差不多,基本上一个换一个。这个结果对于联军而言是彻底的失败,当年的八旗兵在八里桥如果能跟英法联军取得这样的交换比,别说圆明园不会被烧,指不定到1915年都满清能混成列强了。
5月5日,桑德斯觉得在炮弹横飞的沙滩上已经趴了十天的联军应该精神崩溃了,于是命令土军发动反攻,但没有想到这些来自南半球的牛仔们在挨了十天炮击之后依然精神抖擞,脱离防御工事的土耳其军队显然不是澳新军团的对手,反攻的土耳其人被迅速击溃,但澳新军团在第二天乘胜追击的时候又被躲回工事的土耳其人挡了回来,双方不得不回到几天前的状态。
海上的战斗也很热闹,这里的主角是德国潜艇U21号,它在爱琴海两天之内搞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这条潜艇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的一段传奇,它之前曾经闯进大英帝国的内海爱尔兰海一连击沉三艘商船之后旁若无人地开到海岸边上,用艇上的舰炮轰击岸边的一个英军机场,大胆程度让交战双方都大跌眼镜。5月25日U21长途奔袭4000多海里,在夜里偷偷溜进位于希腊角的协约国海军锚地,等到天亮才升起潜望镜挑了艘最大的英国战列舰凯旋号下手,仅用一条鱼雷就把凯旋号击沉。而后U21居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潜行到沉没的凯旋号旁边坐底等候,英国人的巡逻艇、驱逐舰在锚地折腾了一天都没有找到它。待到第二天U21又浮上来挑了另外一艘战列舰尊严号发射了艇尾的鱼雷,把尊严号也击沉了,至此U21才趁乱离开。在英军重重警戒的海军锚地,U21用两天时间两条鱼雷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后全身而退,彻底羞辱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U21的艇长奥托.豪森也成为了德国海军的偶像。当然,英国潜艇也曾经有过战绩,在达达尼尔分舰队到达土耳其之前的1914年12月,英国潜艇B11曾经成功穿越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土军封锁线,击沉了土耳其人的古董铁甲舰马苏迪号,不过从军舰价值上看,马苏迪号已经下水40多年了,十艘马苏迪号也比不上一艘凯旋号战列舰。
在遭受U21重创之后,英国海军终于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舰船损失。之前的5月12日巨人号战列舰被土耳其鱼雷艇偷袭得手,再加上U21的战绩,协约国在达达尼尔海峡共损失了六艘战列舰。而后来跟德国公海舰队的大决战日德兰海战也才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和三艘巡洋舰。5月底,海军这些大家伙们彻底没了继续呆在达达尼尔的勇气,撇下还在滩头苦战的陆军灰溜溜地离开了。也在这个月,海军大臣丘吉尔下台。
虽然丘吉尔下台后自愿下放到法国前线体验生活,但其实丘吉尔先生最应该去的是他魂牵梦绕的加里波利,在那里,他倡导这场“海陆军联合”奇袭登陆并没有随着他的下台而结束,而是演变成和西线一样的战壕战,双方的步兵连续数月在堆满尸体的烂泥里毫无意义地反复厮杀,所有的进攻和反击在到达对方的战壕跟前时都是乏力的。虽然8月份英军在苏弗拉湾开辟了一个新的登陆场,但仍只得到了一条无法推进的战线和一连串新的伤亡数字。很难理解协约国为什么在舰队撤离之后不但坚持将登陆部队留在半岛上继续伤亡,而且还不断向半岛加派军队。任何人都清楚:离开了舰炮的火力支援,协约国夺取半岛的希望比原来更渺茫了。战壕中的士兵已经明白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僵持期间双方逐渐变得不那么以命相搏,很多距离仅有几十米的战壕时常心照不宣地停火数天,甚至还互相朝对方的战壕内投掷香烟和牛肉罐头等补给品表达友谊。但地中海干热的夏天让远道而来的协约国军队苦不堪言,痢疾等传染病开始迅速在战壕中传播起来,而舰队的离开也削弱了滩头阵地的医疗救治力量,战场上发生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随之而来的秋冬季节则是长时间的暴风雨天气,充沛的雨水甚至冲塌了双方的临时工事,数百名士兵被塌方的战壕活埋。僵持的战线和恶劣的气候让加里波利半岛变成了一个不断吞噬生命和物资黑洞。在1915年结束之前,陆续登陆的50余万协约国军队伤亡了59%,而土耳其方面则有25万人伤亡。
到了1915年底,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丘吉尔先生的战略意图已经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协约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笨拙表现先是把旁边的保加利亚恶心到德国那边去,而后德国和保加利亚在巴尔干的联手又把做为协约国前进基地的希腊搞得意乱情迷,也有了倒向德国的苗头。担心后院起火的协约国被迫撤离战场。诗人将军汉密尔顿对从这个原本应该让他获得史诗般胜利的战场中撤离显得非常不满,他认为“撤离将会损失一半以上的部队”。很明显,汉密尔顿准备轰轰烈烈敲锣打鼓地“体面撤退”。所幸陆军部派了查尔斯.门罗将军来接替他指挥部队撤离。近代史告诉我们,英国人在撤退方面的天赋是无人可以企及的,从12月19日开始,在门罗将军的指挥下,21天的撤离行动有条不紊无声无息人员伤亡极少,土耳其人在几天后还在向空无一人的协约国阵地开炮开枪和扔手榴弹,全然不知对手已经坐船远去。这些应付了事的炮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下半年半岛上的战斗是多么乏味无聊和缺乏目的性,以致土耳其人在开火前根本不想知道准心里有没有敌人。
1916年1月9日,当最后一船协约国士兵离开加里波利半岛,这场伤亡总数超过50万的无谓屠杀终于结束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它结束得比一战早得多。
整个事件都是丘吉尔海军大臣拙劣的表演啊,损失了2个国家+6条战列舰+25万大军......德国人只是送出去2跳军舰给了盟友做“军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