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发生过什么诗人
①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的人物生平
1881年3月12日,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1887年先后就读于法特玛太太区立小学和沙姆西先生小学。1893年转入萨洛尼卡幼年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因与一位老师同名,被该老师命名为凯末尔·穆斯塔法。
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1899年进入了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1902年进入哈拜参谋学院,因数学成绩优秀,获得“凯末尔”之称(阿拉伯语意为“完善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此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沦落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着作和土耳其大诗人纳默克·凯马尔的爱国诗篇,进一步认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苏丹(奥斯曼君主)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秘密革命小组,办了一份手抄小报,写文章揭露苏丹的黑暗专制统治。 1905年毕业,授上尉军衔。凯末尔因参与政治活动被逮捕,后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马士革第五军营服役。1907年,在马其顿第三军团服役时,凯末尔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并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1908年革命,已获少校军衔的凯末尔在革命中立下功劳。但革命后,凯末尔因为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后被派往保加利亚担任武官。在保加利亚期间,凯末尔对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 1911年,凯末尔因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不久参加了土耳其与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亚(今利比亚)进行的战争,晋升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调任奥斯曼帝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武官,晋升为中校。
一战爆发时,凯末尔已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凯末尔主张土耳其应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被任命为新编第19师师长。1915年晋升为上校。在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军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由于战功卓着,第二年4月,他被晋升为准将军衔。
1916年8月,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名扬全国和欧洲。后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晋升为将军。然而,凯末尔的军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的命运。 主词条:土耳其独立战争、凯末尔革命
1918年10月底,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许多领土均被协约国“委托管理”。昔日的属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奥斯曼帝国的周边国家,妄图将它肢解分裂。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在协议中奥斯曼帝国非但将丢失15世纪以来占领的所有领土,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国家固有领土也被分割殆尽。在控制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军队之后,凯末尔立刻通过电报与地区内所有帝国军队取得联系,并联络多个民族主义团体,之后与劳夫·奥尔贝、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等国民运动领导人会晤,发表阿马西亚公告。国难当头,凯末尔挺身而出,“不独立,毋宁死!”他着手把全国各地分散的爱国组织统一起来,他向战友们发出呐喊:“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正处在危机中”;他号召战友们:“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独立”。不久,凯末尔毅然辞去军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
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1920年1月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该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废除治外法权。这一文献,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但是,协约国很快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妥协的苏丹政府决定解散议会,逮捕凯末尔党人。凯末尔抓住时机,于1920年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会议,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国民政府。他开始组建正规军,并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交,缔结了友好条约,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20年6月,希腊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大举进攻,企图扼杀土耳其的独立运动。危难时刻,凯末尔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希军防线,把希军赶出了土耳其,活捉了敌军总司令。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协约国不得不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签订了《洛桑协定》,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安卡拉被确定为首都。两天后,大国民议会根据凯末尔的提议,废除了封建的苏丹制。 主词条:凯末尔改革
1923年9月,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与罗麦里亚护权协会基础上建立人民党。1924年4月,大国民议会通过了新宪法,实行一党制。11月人民党改名为共和人民党,总统兼任党主席,总理为副主席,党国制度正式得以确立。自1923年直至1938年凯末尔去世,凯末尔一直连选连任共和国总统、党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其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1925年2月,土耳其东部各省爆发叛乱,在托钵僧的唆使下,叛乱者联合起来准备推翻共和国,使哈里发复位。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47人被判处死刑。此次叛乱之后,凯末尔查封寺院,禁止托钵僧活动,并以严厉手段打击任何反对改革的势力。1926年,土耳其以当时最先进的瑞士《民法》为蓝本,颁布了《民法》。民法中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习俗,规定男女平等,妇女可以自由结婚、离婚,穆斯林妇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结婚,女子有权参与国家一切政治、社会生活等。但改革也有妥协的一面,如没有强制规定妇女必须摘除面纱,以避免社会的强烈反弹。至1927年,在凯末尔的铁腕镇压之下,所有反对他的宗教、政治、军事力量都被镇压下去,凯末尔全面掌权。
1928年,土耳其通过立法,将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此后又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种传播西方文化的展览会、学术团体和艺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34年的一项立法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有姓氏。而在此之前,只有名门望族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数土耳其人有名无姓。姓氏改革后,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姓,意为“国父”,故凯末尔全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加兹·阿塔图尔克。从1935年开始,广播电台上播放的几乎是清一色西方音乐。在教育领域中,大学中的神学系被取消,原有的大学被按照西方模式改造,各种类型的世俗学校纷纷建立起来。依照凯末尔的要求,这些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凯末尔的晚年开始与土耳其人民疏离。他将以前苏丹的主要住处多尔马巴切宫整修一新,花在那里的时间较多健康状况日益变坏,当确诊他患肝硬化时已为时过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以极大的毅力和尊严忍受病痛,于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时5分在多尔马巴切宫去世。凯末尔曾说过,我终归于尘土,而共和国却将永存。凯末尔领导土耳其15年,身后给土耳其留下了一只精锐强大的部队,一个根除了专制的共和国,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一个崭新的土耳其民族 。
凯末尔的遗体通过伊斯坦堡运至安卡拉,等待适合的墓地。数年后墓地建成:安卡拉的一座壮丽的陵墓,其中安放凯末尔的石棺,并包括一座纪念他的博物馆。
② 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文学诗歌方面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什么
现代土耳其文学在诗歌方面曾出现过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影响的“七火炬”流派。
20世纪30年代,内吉普·法泽尔(1905—)的表现个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孤独、绝望和痛苦的诗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纳齐姆·希克梅特则以其描写社会生活的自由体诗歌而闻名。后来,迪纳莫(1909—)、勒法特·厄尔卡兹(1911—)和阿·卡迪尔(1917—)等人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诗歌。但由于希克梅特这些进步诗人被监禁及遭受迫害,这些诗人的创作未能顺利发展。
③ 土耳其诗人,塔朗吉个人简介。 万分感谢。
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 (1910 - 1956)。土耳其着名诗人、小说家。
出生于土耳其名门望族,1954年患病瘫痪。1956年1月12日,在维也纳一间医院去世,死后长眠于家乡土耳其。
④ 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诗集有哪些 谢谢
火车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很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手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余光中 译
原文
Tren
Cahit Sıtkı Tarancı
Nereye bu gece vakti?
Güzel tren, garip tren?
Düdüğün pek acı geldi,
Hatıra neler getiren.
Çokmur mendil sallamam;
Her yolcu az çok aşinam,
Haydi, yolun açık olsun;
Geçtiğin köprüler sağlam,
Tüneller aydınlık olsun.
英译
The Train
Where to at this time of night
Beautiful train, solitary train?
Bitter was the sound of your whistle
Bringing so many things to mind.
Why should I not wave my handkerchief
All your pasengers are more or less close to me.
Go, then, I wish you a safe journey,
I wish you strong bridges and bright tunnels.
Translated by Feyyaz Kayacan Fergar
[诗人简介]
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 (1910 - 1956)。土耳其着名诗人、小说家。
出生于土耳其名门望族。婚后第四年,1954年患病瘫痪。1956年1月12日,在维也纳一间医院去世,死后长眠于家乡土耳其。
⑤ 土耳其文学的现代文学
19世纪奥斯曼帝国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革新时期"(即"坦齐玛特"时期)。它的文学也逐步摆脱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响,竭力模仿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如话剧、小说、杂文、政论等;它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纯净的土耳其语。
这时着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勒·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纪70年代末,由于第一次君主立宪运动失败,文学的革新遭到挫折。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学杂志《知识宝库》为据点,形成一个流派,称为"知识宝库派"。
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创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充满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陶菲克·菲克莱特,土耳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及散文家杰纳普·谢哈贝丁(1870~1934)及着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蓝与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利德·齐亚·乌沙克雷吉尔(1866~1945)。
20世纪初,封建势力重新抬头,1901年《知识宝库》杂志被封闭,文学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界才重新活跃起来。一些作家创办《未来的曙光》杂志,继承了"知识宝库派"的事业,但无甚创新。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征主义诗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写历史和社会题材小说闻名的亚库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后又出现民族文学流派,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这个流派的作家被认为是共和国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尽量不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主张广泛采用民歌形式,用音节韵律来代替阿拉伯诗歌的"阿鲁兹"韵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麦赫梅特·埃明(1869~1944)——土耳其国歌《独立进行曲》的词作者,·凯马尔·贝亚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称为"音节韵律派"的青年诗人。
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战争延续了 4年,激起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学潮流,出现了许多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着名长篇小说《磨难》(1922)、《杀死淫妇》(1926)及亚库普·卡德里的长篇小说《私邸出让》(1922)等。
但这个流派中最有才华的作家还是奥马尔·赛福鼎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有的甚至带有自然主义倾向。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在诗歌方面曾出现过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影响的"七火炬"流派。到30年代,内吉普·法泽尔(1905~ )的表现个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孤独、绝望和痛苦的诗歌又风靡一时。与他同时代的纳齐姆·希克梅特则以其描写社会生活的自由体诗歌而闻名。稍后,迪纳莫(1909~ )、勒法特·厄尔卡兹(1911~ )和阿·卡迪尔(1917~ )等人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诗歌。但由于希克梅特及这些进步诗人被监禁和遭受迫害,这些诗人的创作未能顺利发展。40年代期间雄踞诗坛的是以奥尔□·韦利(1914~1950)为代表的"怪诞派"诗人。他们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革新,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体诗歌。这时还有一个不属于任何流派、风格独特的诗人达拉尔贾 (1914~ ) ,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十分引人注目。在短篇小说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反映了严酷的社会现实。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1888~1965)的《乡土故事》 (1939)是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品。 萨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亚纳克(1906~1954)的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1956年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曾出现过一个受存在主义影响的流派。他们的作品内容抽象,结构奇特,语言晦涩,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中一些作家后来也都改弦易辙,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60年代末和70年代期间,政权更迭频繁,各种思潮之间的斗争错综复杂,这一切都由感觉敏锐的青年作家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反映了出来,因而在这期间短篇小说的创作比较活跃。其中引人注目的有贝基尔·耶尔德兹(1935~ )、奥斯曼· 沙欣(1938~ )和女作家菲吕赞·塞尔柱克(1935~ )。
在长篇小说方面,亚库普·卡德里的《外人》(1932),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苍蝇的杂货铺》(1936)及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鸟》(1922),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因而深受欢迎。30至50年代之间出现的萨巴赫丁·阿里、萨德里·埃尔泰姆(1900~1943)和雷沙特·埃尼斯(1909~ )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城市贫民、士兵、农民、工人、囚犯和流亡者的生活。埃尔泰姆的《当纺车停转的时候》(1931)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雷沙特·埃尼斯的长篇小说《泥土气息》(1944),以一个贫苦家庭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农民遭受剥削的处境,成为40年代的名着之一。1954至1967年间是农村小说最风行的年代。亚沙尔·凯马尔、奥尔□·凯马尔、萨米姆·科贾格兹(1916~ )和奥尔□·
汗切尔里奥卢(1916~)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农民的生活。40、50年代期间一些毕业于"农村学院"
(一种从农民中培养为农村服务的人才的学校)的学生也成了着名的农村小说作家。如马卡尔·马赫穆特(1930~ )、法基尔·巴伊库尔特(1929~ )和塔里普。
阿普阿伊丁(1926~ )等。马哈穆特写的《我们的村子》(1950)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60年代后期,长篇小说仍然以社会政治题材为主,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耳其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也逐步由农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作家们不仅暴露社会的黑暗,而且努力探索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
⑥ 近代土耳其文学是什么
19世纪以前主要是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着名的宫廷诗人有富里、巴基、纳比、内菲等。民间文学中最丰富的是诗歌,其主题多为歌颂爱情和反对黑暗势力。
19世纪奥斯曼帝国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革新时期”。它的文学也逐步摆脱阿拉伯、伊朗文化的影响,竭力模仿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如话剧、小说、杂文、政论等;它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纯净的土耳其语。
这时着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尔·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纪70年代末,由于第一次君主立宪运动失败,文学的革新遭到挫折。
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学杂志《知识宝库》为据点,形成一个流派,称为“知识宝库派”。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创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充满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夫菲克·菲克雷特,土耳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及散文家杰纳普·谢哈贝丁(1870~1934)及着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蓝与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里德·齐亚·乌沙克雷吉尔(1866~1945)。
20世纪初,封建势力重新抬头,1901年《知识宝库》杂志被封闭,文学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界才重新活跃起来。一些作家创办《未来的曙光》杂志,继承了“知识宝库派”的事业,但没有创新。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征主义诗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写历史和社会题材小说闻名的亚库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后又出现民族文学流派,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这个流派的作家被认为是共和国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尽量不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主张广泛采用民歌形式,用音节韵律来代替阿拉伯诗歌的“阿鲁兹”韵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麦赫梅特·埃明(1869~1944)、亚赫亚·凯马尔·贝亚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称为“音节韵律派”的青年诗人。
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战争延续了4年,激起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学潮流,出现了许多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着名长篇小说《磨难》(1922)、《杀死淫妇》(1926)及亚库普·卡德里的长篇小说《私邸出让》(1922)等。但这个流派中最有才华的作家是厄梅尔·赛斐丁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有的甚至带有自然主义倾向。
⑦ 20世纪40年代土耳其主要是什么形式的文学作品
20世纪40年代,以诗人奥尔·韦利(1914—1950)为代表的“怪诞派”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革新,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体诗歌。这时还有一个不属于任何流派、风格独特的诗人达拉尔贾(1914—),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引人注目。这时在短篇小说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如: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1888—1965)的《乡土故事》(1939)。此外,萨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亚纳(1906—1954)的作品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⑧ 介绍一下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 )于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学习建筑的他是当今土耳其最重要也最畅销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波赫士、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自197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以来,帕慕克的写作生涯可谓荣誉等身,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种荣耀。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他的作品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项。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并于1991年获得得到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黑书》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他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
1997年《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作者发表小说《雪》。
2005年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年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在西方出版,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于2003获得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十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地理上伊斯坦堡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占据了欧洲文学的主流位置。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凶杀案,宫廷细密画家陆续死亡,在死亡背后,则是东方的宗教和艺术为了“自卫”而拒斥来自威尼斯的影响。谋杀和东西方交汇,是帕慕克的一贯主题;在这之上,则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个人的传奇命运。在帕慕克笔下,东方的固执,终将让步于西方的强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
有“亚洲最聪明的小说家”之称的奥尔罕·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近日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引进,将于7月底上市,这是这位土耳其最负盛名作家的作品首次在内地出版。
◆200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历年获奖纪录
1979 Milliyet Press Novel Contest Award (Turkey) for his novel Karanlık ve Işık (co-winner)
1983 Orhan Kemal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Cevdet Bey ve Oğulları
1984 Madarali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Sessiz Ev
1990 Independent Foreign Fiction Prize (United Kingdom) for his novel Beyaz Kale
1991 Prix de la Découverte Européenne (France) for the French edition of Sessiz Ev: La Maison de Silence
2002 Prix Meilleur Livre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2 Premio Grinzane Cavour (Italy)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3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Ireland)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5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Germany)
2005 Prix Medicis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Snow
2006 Nobel Prizein Literature (Sweden)
⑨ 土耳其“革新时期”有哪些着名的作家和作品
这时着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尔·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